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结合自然》读后感——身边的自然
陈维彬
园林研1602班
2016104061001
关于人居环境的的书籍众多,我挑了一本我未曾读完的经典《设计结合自然》作为此次参考,就书中的一些内容观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讲一下自己对于现在人居环境的思考,以及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以及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城市与乡村
尽管出生于浙西南的丽水庆元,对于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书中或多或少还是能够感受到一些相似的体验。老家位于集镇与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从我家出发有两条清晰的道路,十分钟车程到达市区,半小时车程到达国家自然保护区,最后通往临近的龙泉市。
到集镇的路是一段下坡路,很快就能到达我们当地最著名的企业的一个工厂,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每到周末那个方位的工厂总能飘来阵阵黑烟。即便如此,庆元依旧获得“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称号,我想这应该归功于县城周边高密度的植被覆盖率。
另一条路线的情况确是相反,越往上坡方向行驶,植被更加丰富,虫鸣鸟叫不绝于耳,沿着山脊修垦出的梯田在秋天总是金黄满地,远处的山谷总会传来瀑布隆隆的水声,再继续向前就是百山祖冷杉的遗存地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了。
我童年时代在老家度过,初中开始外出求学,对于近十年来乡村的蜕变与城市的变化都接触得较多,通过阅读《设计结合自然》第一章:城市与乡村,让我想起很多以前未曾注意,但是确实是发生在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故事。
乡村:每年的八九月份是我们当地的梅雨季节,门前的松源溪总会定时的发一次洪水,并且严重的时候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损失,并对河床的地形带来巨大的变化。松源溪在我印象里最初的样子是河床中间高出一块由卵石自然冲击堆砌的“岛屿”岛,上面长满了藤本植物和到处飞的蝗虫,而河水被这块高地一份为二,水流量终年相差无几,村民过河依靠大石块做成的汀步(小时候很畏惧,因为汀步之间距离太大,往往一不小心就掉入水中)。而98年的洪灾过后,河中高地被冲得支离破碎,汀步的石块也不见踪影,河水由两条变成一条,小时候的一个娱乐场所就随之消失,我那时候天真的以为过一年就会有新的“岛屿”产生,可事实是,在极小程度下的人为干预下,直到现在也只是一个雏形,零星的乌桕与银叶柳在河床中间孤单摇摆。
图1松源溪上游近况
再接下来就是松源溪上游和下游都开始修建各种小型水库,虽然水库对于防洪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终究干扰到大自然自身的系统。在无水库年代,每年夏天捕鱼,冬天的时候下游的鱼就会补充上来,这样才能持续下去,而自从修建了小水库,加上人们的无节制的捕杀,家门口这段溪流已经多年不见满溪的河鱼。加上靠近居民区的一段驳岸被做成硬质驳岸,不见当时长满了野草的溪边绿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垃圾的堆积,严重影响了水质。
城市:对于13岁的我来说,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水脏得不堪入目,松源溪一直流动到城市的过程是一段慢慢变脏变丑的过程,沿河的铅笔厂,木制品厂、水泥厂、生活污水等等都给这条庆元人的母亲河带来毒素。初中宿舍窗前就是松源河,沿河的溪沿路总是破败不堪,过往的行人因为难以忍受河里飘来的臭味,都是匆匆而过;第二个印象是城市道路的拥挤不堪,老城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往城市拥挤,导致城市进一步的拥堵;第三个印象是这里有乡村没有的大超市,便利的服务设施、丰富的游乐场所。(那会儿庆元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园)
在县城的六年时间,经历了县城重要的改变:整治松源河,建立污水管道系统,将污水收集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整治沿河工厂,净化水质;整治河边场地,建设水边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去处;征用大片农田,建设居民区,扩展城区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城市居民来考虑的措施。相比于城市,我还是更喜欢乡村的味道。
当然不是说在城市和乡村之间选择何者比较重要,而是两者都重要,都有利弊所在,但是共同点在于自然环境对于两者而言都是极为重要,乡村依靠自然环境生活生产,城市依靠自然环境进行休闲娱乐,两者都是不可或缺。
我的这段关于城市与乡村的记忆加深了我对于设计结合自然的理解,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把人类从世界中分离出来,而要把人和世界结合起来观察与判断[1]。现在很多设计师都在说自己的设计原则是以人为本,而我觉得以人为本的设计,不仅仅是针对人性化的设计,还要自然化的设计,应该跳出人的视角,站在自然的角度,艺术、生态的范畴去看待设计,设计必须结合自然。
海洋与生存
通过学习沙丘的演变形成过程,我们应当相信:自然是进化的,自然界的各种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是具有规律的;人类利用自然的价值和可能性是有一定限制的,甚至对某些方面要禁止。
通过对比荷兰人与美国人两者对于海洋与沙丘截然不同的态度,能够发现:荷兰人对于海洋与沙丘的尊重的态度使得自己能够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先天不利的国土条件下,在尊重自然演变的前提下,依旧能够创造出一定的生存空间;而美国人无视自然的承受与不可承受,未能顺应自然条件,在不适合的地区建设城市,汲取仅有的地下水资源,恶化海洋环境等等,都是造成灾难发生的原因。
行文至此,想起十年前“桑美”台风袭击浙南地区时,因为泥石流爆发而近乎全村覆没的庆元荷地镇石木下村,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因为不尊重自然,过度的向自然索取价值,而导致灾难发生的例子:石木下村的经济产业主要以香菇种植业为主,而香菇种植主要以木材为原材料,因为当地工业较为欠缺,所以更多人投入香菇种植行业,导致村子周边的山林被严重砍伐,这样的后果就是平时掉以轻心,一到关键时刻就因为水土保持能力下降而引发洪灾与泥石流,导致灾难发生。如今,灾难已经过去满八年,八年时间能让人忘记很多事情,泥石流过后的村庄也重建好,裸露的山坡也渐渐披上新装,但是伤痕仍在,依然在提醒石木下人,提醒庆元人要正确对待与自然的关系,从村庄布局与自然的关系到发展产业与自然的关系,都需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与自然和谐相处。
图2石木下村受灾之后留下的伤痕
设计结合自然,关键在于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开发利用自然,否则会带来不期的灾难。
困境---东西方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
原文中提到西方世界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的处理的失误根源在于“流行的价值观”即为“在我面前展示的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在此社会中,人们相信现实仅仅由于人能感觉它而存在;宇宙是为了支持人到达他的顶峰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结构;只有人具有天赐的统治一切的权利”。根据这些价值观的存在,西方人不是要去寻求与大自然的结合,而是要征服自然。
书中关于东方人对人与关系的态度是对于接受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为例来进行阐述,而在此,我想浅谈下中国人对于自然的态度的演变过程。
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周维权老先生曾提到“在生产力的水平很低的古代,人们不可能科学地区理解大自然界,因而视之为神秘莫测,对许多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怀着畏敬的心情加以崇拜,这种情况一直到文明社会的初期仍然保留”。中国人一直到秦朝统一六国都对着自然有着谜一般的崇拜心理,最高权力者喜欢以“天子”自居,象征着自己的权利是上天赋予,所能做的上限也是在自然规律之内,寻常百姓更是对自然有着更加的依赖:近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二十四节气”,便是中国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且依靠自然得来的精神财富。
图3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而“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等态度,更是为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一个和谐的基础,风水学说等想法则是顺应自然设计而衍变产生的一种关于人居环境的想法,这种学说还在影响着中国人关于自然与生活环境的态度,并且还会继续影响下去。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老一辈人的逝去,传统思想的断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蔑视老一辈人视为珍藏的财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性更是嗤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