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六大案例
化工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报告(PPT 70页)
![化工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报告(PPT 70页)](https://img.taocdn.com/s3/m/fe8367bf5fbfc77da269b1e3.png)
2015.12
目录
一、安全生产形势
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1.湖北省宜昌枝江市富升化工有限公司“2·19”燃爆 事故
• 2.福建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4·6”爆炸着火事 故
• 3.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7·16”着火爆炸事故 • 4.山东滨源化学有限公司“8·31”重大爆炸事故 • 5.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2·28”重大爆炸事故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石大科技公司在进行倒罐作业过程中,违规采取注水倒罐置 换的方法,且在切水过程中无人现场值守,致使液化石油气在 水排完后从排水口泄出,泄漏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放电或消防水 带剧烈舞动金属接口及捆绑铁丝与设备或管道撞击产生火花引 起爆燃。违规倒罐、无人监守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管理原因。 1.企业主要负责人重效益、轻安全,工程建设期间,工程建 设、设备设施采用最低价中标方式招标,质量较差,埋下潜在 致灾隐患多,有“豆腐渣”工程之嫌。 2.节假日开工安全风险大,管控不到位。 3.企业管理机制不顺畅,员工不稳定。 4.企业装置规划布局不科学、不合理,加热炉、罐区距离太 近,没有考虑相互间安全风险。 5.地方政府重发展、轻安全,对企业监管不到位。(视频)
2.福建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4·6”爆炸着火事故
腾龙芳烃公司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古雷经济开发区,台资 企业,年产对二甲苯80万吨,2013年5月22日开始试生产,同 年7月30日,发生加氢裂化装置爆燃事故,福建省安监局责令停 产整顿;2014年11月10日恢复试生产,期限至2015年11月9日。
7时40分,林朝云在中控室发现2#混合槽温度偏高 (190℃~200℃),在通知张进安排人员给2#混合槽加水 降温的同时,赶往2#混合槽,看到曹小贵正在给2#混合槽加 水,并在操作室观察到温度已降至100℃左右,安排曹小贵 关闭加水阀后离开,下塔去参加公司的调度会。在车间门口 遇到工艺员梁勇,告之2#混合槽温度偏高已作加水处理,让 他上塔按新配方组织试生产,随后离开。其间,前来上班的 一班人员与三班人员相继完成交接班。
石化行业六大案例(精选)
![石化行业六大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b49411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4.png)
石化行业六大案例(精选)第一篇:石化行业六大案例(精选)石化行业六大案例1.中化集团扩大泉州炼油厂打造石化联合体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12月7日表示,批准中化集团到2018年在其1200万吨/年的泉州炼油厂增加300万吨/年产能的计划,并建设石化联合体。
该投资为433亿元(67.6亿美元)的项目将使泉州现有的原油蒸馏装置扩大25%,至30万桶/天(1500万吨/年)。
中化集团也将新增13套化工装置,其中包括100万吨/年乙烯装置、8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3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和其他一些设施,包括1万桶/天的汽油加氢和2万桶/天的柴油加氢装置。
泉州炼油厂是中化集团唯一的全资炼油厂,投产于2014年7月,主要加工沙特的阿拉伯轻质油、阿拉伯重质油和伊拉克巴士拉轻质原油,以及一些安哥拉和阿曼的原油。
2.中国海油与壳牌将扩建南海石化工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2015年12月15日表示,中国海油与壳牌公司在广州签署了一份重大条款协议,扩建双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已有股比为50:50的合资企业。
按照该协议,一俟政府批准,壳牌将参与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海油项目,在现有南海石化联合装置近旁参资兴建另一套石化联合装置。
该协议包括正在建设中的一套乙烯裂解装置和多套下游化工装置,以及一个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SMPO/POD)装置。
新建裂解装置将使南海工厂的乙烯产能提高100万吨,使现有产能增加一倍左右。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壳牌将其生产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的OMEGA 专有技术,以及SMPO/POD技术应用于合资企业。
扩建项目将增加南海石化工厂高质量产品的产量和种类,并提高合资企业的总能量效率。
中国海油已经开始建设该石化联合装置,预计两年后投入商业运行。
扩建项目将使南海石化工厂的乙烯产能提高到大约每年两百万吨。
该工厂将多种液体原料转化为乙烯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消费品,包括电脑、塑料瓶、洗涤液等。
石化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石化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67c8e8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f.png)
他们错在哪里?
建议: (1)动火前必须办理用火作业票。 (2)罐必须清洗置换彻底。 (3)测爆合格后方可动火。
案例四 2003年12月23日重庆井喷事故。 2003年12月23日21时57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发生一起井喷特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职工2人,当地群众241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4、其它 (1)输送系统与储存系统的设备、容器必须接地,接地点必须均布,间距不得大于18m。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接地引下线必须采用断接卡连接方式,断接卡的接触电阻不得大于0.03Ω。断接卡必须用2个大于M10的螺栓连接。 (2)输送系统与储存系统的所有管线必须接地。所有的法兰、阀门必须进行跨接,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3)必须保证脱气系统的脱挥率,避免罐内出现大量可燃气脱挥现象。 (4)经常检查料仓及其它容器设备的过滤器,坚决避免过滤器堵塞现象。 (5)布袋过滤器必须是防静电过滤器,用于布袋固定的金属紧箍必须接地。 (6)输送管道内不得有毛刺、突出物。 (7)各种临时接料口下部接料容器必须接地,不准使用不接地的金属容器或绝缘容器接料。 (8)粉体物料包装口应安装离子风静电消电器。 (9)当停止粉体料仓(罐)进料时,不得停止进入料仓(罐)输送风量和松动风量。 (10)料仓内壁不得涂有绝缘性涂层。 (11)操作人员在料仓(罐)内外进行各种操作时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防止人体静电放电引燃可燃粉尘。 (12)清理料仓(罐)时,一定要使用防爆工具,杜绝使用非防爆工具进行清理。
中国石油事故案例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回顾事故案例 牢记事故教训 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安全生产
全国范围石化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讲解
![全国范围石化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b0ec87ea98271fe910ef91e.png)
全国范围石化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讲解案例一:上海某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液化气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8年10月22日凌晨,上海某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小凉山球罐区发生液化气爆燃事故,死亡25人,烧伤17人,直接经济损失9.8万余元。
10月21日23时40分,该厂在三区14号球罐开阀放水,违反操作规程,没切换开关,阀门全部打开,致使液化气随水外溢达9.7吨,通过污水池扩散到罐区西墙外,与工棚明火相遇,在连续沉闷的爆炸声中,南北350米、东西250米的地带燃起熊熊大火。
毗邻球罐区的10多间简易工棚代为灰烬,围墙内建筑受到破坏,变压器、电缆、电讯仪表等严重损坏,变电室房顶开裂,一扇铁门飞出60多米远。
二、事故原因分析这是一起违章操作,纪律松驰,管理混乱,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
班长在接到门岗保安人员发现异常气味的报告后麻痹大意,保安队书记、保卫科、值班室等接到门岗电话后不及时处理,贻误了时机。
当班的7个工人中,3个拨葱做饭,后又有2人关门睡觉。
球罐区民工安炉灶,各级领导熟视无睹,无人制止。
案例二:某石化公司炼油厂储油罐爆炸起火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3年10月21日18时15分,南京某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
1993年10月21日13时许,某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米,接近警戒高度14.30米,黄马上向该厂总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合量。
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
13时30分许,黄在给31O号油罐作汽油调合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
15时许,黄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合,由于错开了311号B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
10起很适用的化工安全案例
![10起很适用的化工安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dc51dde783e0912a3162aa3.png)
10起很适用的化工安全案例1、严禁在厂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入厂。
典型案例:抽烟酿惨祸,化肥厂3人被烧死2013年9月11日,某化肥厂空分车间氧气装瓶站休息室,1名工人点燃香烟时,因为环境富氧,火柴发生剧烈燃烧,并迅速引起室内着火。
导致3人因烧伤过重抢救无效死亡,2人轻伤。
2、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作业许可证”,在厂内进行用火作业典型案例:用火不办作业票,违章作业导致闪爆事故2008年4月7日,某石化分公司分包商某工贸有限公司在油品车间零位罐南系统管廊更换蒸汽管网排凝阀作业过程中,违章动火,发生闪爆事故,并引发火灾,导致管道坍塌,4名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被严重烧伤。
事故直接原因是施工人员违章作业,在未办理用火作业票的情况下,使用气焊切割蒸汽管线上的排凝阀螺栓,产生明火,引发事故。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
典型案例:静电导致化工厂轰燃爆炸6人死亡2020年9月28日,湖北省天门市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进行设备调试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
初步查明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在进行压滤试验时,静电引燃危险物料分解爆炸,导致事故发生。
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置。
典型案例:工人装卸货物,一脚踏下后瞬间被大火包围!2019年1月22日,广东某工业园内,两名员工从生产车间往货车车厢装卸货物时,一名工人因踩到车厢地板金属,脚下产生静电火花瞬间点燃物料引起火灾,火灾导致工人脸部被烧伤。
5、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典型案例:白电油惹祸,一工厂爆燃3死1重伤2014年10月18日,深圳市某公司员工使用白电油对整个办公区域的地面进行清洗时发生一起爆燃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据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就是该厂违规使用白电油清洗地板,而白电油易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引发爆燃。
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汇总
![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da282f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2.png)
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汇总化工企业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较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
以下是一些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
1. 基本介绍爆炸事故是化工企业中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其中最严重的一起案例发生在1984年印度Bhopal。
该事件是整个化工史上最严重的人类原因灾害之一,造成数千人死亡和数万人受伤。
此外,液化气泄漏和火灾也是常见的化工企业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操作错误、设备老化或未能遵守安全标准。
2. 爆炸事故案例1984年,印度Bhopal的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气体泄漏事故。
该工厂经营生产农药,其中一种药品是异氰酸甲酯。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水进入了储存异氰酸甲酯的罐中,导致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甲基异氰酸烷。
这些气体泄漏到了周围的环境中,导致在周围的村庄中有数千人死亡和数万人受伤,甚至至今仍然有人在受到影响。
1994年,阿根廷的一家石油化工公司也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故。
一座石化厂中的储罐发生了泄漏,导致物料流向了一个相邻的储罐,进一步导致了爆炸。
这次事故造成了22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周围居民被迫疏散。
3. 液化气泄漏和火灾案例2010年,美国的一家化工企业的一辆液化气罐车在行驶时发生了泄漏。
火焰和气体从车辆中发出,导致路上的交通事故,多辆车和建筑物被波及。
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周围的住户被迫疏散。
2008年,日本富士电影的一家工厂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
该工厂中有大量的化学品存储,其中包括危险品。
火灾起因不明,但是据信是由于操作错误而导致。
这次事故造成2人死亡和12人受伤,工厂被毁。
化工企业事故的风险是极高的,需要仔细制定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确保工厂的运作能够安全顺畅。
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配备先进的设备和良好的管理体制。
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制造体系优秀案例
![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制造体系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ee23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e.png)
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制造体系优秀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石油和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争议。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日益普及,石油和化工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绿色制造的路径。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关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制造体系的优秀案例,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启发。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化工企业之一,也是全球500强企业。
该公司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实现绿色制造的目标。
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高效节能的装备和技术,加大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中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中石油大庆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核心子公司之一。
该公司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致力于将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打造绿色制造的示范工程。
该公司重点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利用现代装备和先进技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排放,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巴斯夫公司巴斯夫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化工企业集团,也是绿色制造的先行者之一。
该公司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全方位推行绿色生产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探索绿色制造的新路径。
该公司重点研发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4.茅台集团茅台集团是中国著名的酒类企业,也是绿色制造的成功案例之一。
该公司在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装备和管理模式,实现了酒类生产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循环化。
该公司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绿色环保的双管齐下,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稳居国内外市场的龙头地位。
绿色制造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各个企业应该把握机遇,勇敢创新,积极探索绿色制造的新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dc157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3.png)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消失”的防护栏。
话说有这么一家化工厂,厂里有个大型的反应釜。
这个反应釜就像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巨兽,要是操作不当,那可不得了。
反应釜周围呢,本来有一圈防护栏,这防护栏就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在附近工作的人员,防止他们不小心掉进反应釜这个危险区域。
有一天,来了个新的维修工人,这小伙子干活倒是挺麻利,就是有点毛手毛脚的。
他来给反应釜旁边的一个小设备做维修。
这维修啊,得把一些工具和零件搬来搬去的。
这小伙子嫌防护栏有点碍事,就自作主张把防护栏给拆了一部分,想着等修完了再装回去。
可是啊,这维修工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修着修着他就把这防护栏的事儿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时候,另一个工人路过这个区域,他当时正拿着个本子在记录一些数据,眼睛就盯着本子呢,没注意脚下已经没有防护栏了。
结果,“扑通”一声,直接就朝着反应釜掉下去了。
还好当时反应釜没有在进行危险的反应,周围的工友听到声音赶紧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把他给救了上来。
这可真是差点就酿成了大祸,就因为一个防护栏被拆了又没及时装回去。
二、“调皮”的化学品混合。
在另一个化工车间里,有两种化学品,咱们就叫它们A液和B粉吧。
这A液呢,是一种酸性很强的液体,就像一个性格暴躁的小恶魔。
而B粉呢,是一种特别活泼的粉末,只要和一些东西混合,就容易产生剧烈的反应。
本来在操作规程里明确写着,这两种东西要分开存放,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要有严格的流程,得先把A液按照精确的量加到一个特殊的容器里,然后在特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再慢慢加入B粉。
可是有一天,车间里的两个工人,一个叫老张,一个叫小李,他俩在工作的时候开起了小差。
老张负责加A液,小李负责加B粉。
老张呢,那天和老婆吵架了,心里正烦着呢,加A液的时候就没太注意量,一不小心就多加了好多。
小李这边呢,本来就有点迷糊,他看老张加完了,也没看温度和搅拌速度对不对,就直接把B粉一股脑儿地倒进去了。
这下可好了,就像点燃了鞭炮的引线一样,两种化学品瞬间就剧烈反应起来。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6e63e8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0.png)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石化安全事故案例【篇一:石化安全事故案例】化工生产易燃易爆,每年发生此类事故的比例都较高,小编在网上整理了10起化工企业爆炸事故的案例,供同行们鉴阅。
一:山西某化工厂冷凝水闪蒸器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 2003年2月5日凌晨1时55分,山西某化工厂三车间i系列冷凝水闪蒸器 nt112(以下简称nt112)发生爆炸事故,楼上当班职工柴某因操作室坍塌坠落至零米平面死亡。
2.事故原因(1)该设备在停运期间,排水阀f6被关闭,进水阀严重泄漏,当压力为5.6mpa的冷凝水不断流入nt112时,压力逐渐升高,又不能排水卸压,致使其超压破裂,发生爆炸。
(2) 冷凝水闪蒸器nt112,在停用关闭阀门f1的状态下与安全阀不相通,安全阀不能起到泄压作用,没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3)管理不严,职工违章关闭排水阀f6,巡检不到位,交接班无记录,也未口头交接说明。
3.防范措施(1)对安全阀设置不合理问题进行完善,并对其他工艺系统展开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备用设备隔离措施要严密,针对备用设备隔离不严问题,必须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管理,对于生产过程中设备状态,要全面掌握,尤其是关键阀门的开关状态必须明确制度,必要时对开关阀门采取上锁措施。
(3)进一步完善监控仪表、仪器和设备。
进一步研究深化、细化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的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查找和处理事故隐患。
二: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经过1987年6月22日14时05分,安徽省阜阳地区毫州市化肥厂,派往太和化肥厂装运液氨21台储罐车在返厂途中,行驶到仉邱区港集乡时,液氨储罐尾部已向外冒白色氨雾,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液氨储罐发生爆炸。
爆炸后重77.4公斤的储罐后封头飞出64.4米远,直径0.8米、长3米重达770公斤的罐体挣断四根由8号钢丝制成的固定绳,向前冲去,先摧毁驾驶室, 挤死一名驾驶员,冲出95.7米远时又撞死3人。
从罐内泄出的液氨和氨气使87名赶集的农民灼伤、中毒,先后66人住院治疗。
炼油厂安全经验分享100例
![炼油厂安全经验分享100例](https://img.taocdn.com/s3/m/bfe2449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1.png)
石油炼化企业安全经验分享案例10则一、凉水塔着火事故事故经过:2003年1月8日15时15分,某化工集团公司新上片碱装置凉水塔突然发生火灾,经公司消防人员奋力扑救,半小时后大火熄灭,但火灾现场已是一片废墟,2台凉水塔全部烧毁。
事故原因:这2台凉水塔均属玻璃钢结构,内部填料极易燃烧。
事故发生前,主体安装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只剩余部分电气线路的安装正在进行中。
电气施工人员安装电源线套管时,在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证的情况下,也没有采取任何的安全防护措施,就用电焊在凉水塔顶部焊接固定电源线套管,焊渣将凉水塔内部填料引燃,将2台凉水塔烧毁。
责任分析1.违章动火。
工作人员没有按要求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在无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私自动火,严重违反了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2.安装施工人员全部是电气安装人员,在没有电气焊特殊工种专业操作资格证的情况下,私自进行焊接作业,纯属违章操作。
事故教训:1.应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杜绝因违章操作而造成同样的事故重复发生。
2.应加大对各工种人员,尤其是特殊工种人员的持证上岗、持证操作的监督、和考核。
二、灼烫事故事故经过2007年10月24日下午三点左右,某化工装置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在装置加碱作业。
作业前的检查中,发现罐顶冒气、罐温过高,就采取了关闭加温设施的措施;等候大约20分钟后(罐温显示为60℃)操作人员将整袋块状碱倒入罐中后,罐内碱液突然发生喷溅,少量碱液穿过防护面罩底部缝隙溅到脸上,造成轻度烫伤。
事故原因分析及责任划分1、操作人员加碱作业的风险认识不充分,在加碱前虽然针对罐温过高采取了措施,但作业实施时没有检查罐位(当时罐内液位较高),也未等罐温降低到安全范围就把整袋碱大量倒入高液位的罐中,造成罐内碱液飞溅,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2、加碱作业的操作技能培训不够,监护人也没有尽到监护职责。
纠正预防措施1、制定并完善加碱作业的风险削减措施加强监护,对作业条件进行安全确认,加强操作技能培训。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
![石化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3aeb20dd36a32d73758183.png)
摘的一些石化企业安全事故1、因操作工操作不当,冬季液化气罐脱水时贪图速度,两人分别脱水,因天冷阀门[/wiki]口冻死,操作工硬性拧动脱水阀,导致脱水阀水击、炸裂。
罐内10吨液化气外泄,装置紧急停工,方圆3公里内警戒。
事故造成两人重伤(深度冻伤),三人轻伤;因处理的及时,未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检修期间,塔内忽然失火,表征现象是塔顶冒黄烟,塔内蒸汽吹扫48小时后才打开的人空。
处理措施:紧急关闭塔内的进出口阀门,打开新鲜水线向塔内注水。
事故原因是因为塔内积存的硫化亚铁自燃造成,扑救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
3、冬季,司机为了尽快卸油(汽油),私自开大卸油阀门(监护人员疏忽),导致流速过快静电负荷过大,运油罐闪爆。
造成两人死亡,三人大面积烧伤。
(这个本想照隔图片的,那车已经送到收购站去了,无从查找)4、焦化汽柴油加氢[/wiki]岗位发生的事故:装置开车时(非原始开车)循环机开机未开最小出入口跨线,循环量过大将油带到压缩机,造成圧机自停。
机体轻微损坏、高分界位过高一操作工开底部倒淋时因底部倒淋长时间不开有杂质,将倒淋全部打开结果高压酸性水外泄,造成眼部轻伤。
因处理及时未影响生产。
5、在打开罐体检查的时候氮气窒息,还有次硫化氢中毒。
还有次同事被减顶气熏晕了。
恐怖啊!大家要引以为戒。
6、催化裂化装置停工检修,沉降器催化剂[还没有卸完,器内微正压,检修人员提前打开沉降器下部人孔,结果100多度的催化剂喷出,当场死亡1人,伤3人。
7、装置开工,回炼油线一放空未关,造成大火,塔板被烧变形达到十几层。
8、分馏换热器轮换检修,检修人员解法兰[/wiki]时,管内未泄净的粗汽油喷出,当场烧死1人,烧伤3人。
9、还有一次开工,辅助燃烧室人孔磨穿,300多吨高温催化剂跑的满装置都是10、上午精馏塔检修,维修工人从人孔进入检修,中午休息,维修工人吃饭,总控以为检修完毕,通入氮气置换。
下午一名维修工人进塔继续检修,氮气窒息而死。
石油化工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汇总
![石油化工行业典型事故案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a9d559d0029bd64783e2c8b.png)
事故案例一
事故案例一
事故案例一
事故案例一
我们的废油装车静电接地要注意哪些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019年10月交流
事故案例二
事故案例二
我们的硫酸罐如果修补要注意哪些问题?
事故案例二
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三
我们在碰到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要注意什么?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第一联合车间60万
重整脱砷罐“3.14”床层爆裂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原因及性质
在事发前整个作业过程中,可燃气体、氧含量始终在合格范围内, 事发后现场也未检测到可燃气体,事故调查组排除了现场化学爆炸的 可能性,确认反应器内部催化剂床层发生物理性爆裂。
直接原因
因催化剂结焦严重反应器内形成不规则的半封闭空间,加之反应 器底部持续通入氮气(管道充氮气压力0.6MPa),大连石化公司对 R-101反应器内脱砷剂硫化过程产生结焦形成局部封闭空间、卸剂过 程中反应器底部通入的氮气是否通畅没有确认,在卸剂过程中,半封 闭空间内的压力突然释放,发生物理性爆裂,将反应器内作业人员冲 至反应器顶部,造成其头、胸多处骨折、多发肋骨骨折,经抢救无效 后死亡。
间接原因
大连石化公司对反应器脱砷剂硫化后床层异常增高,进行卸剂 施工前工艺处置措施审核不严。对R-101特殊受限空间施工作业过程 中使用氮气吹扫(压力0.6MPa)工艺处置形成局部封闭空间的潜在 风险认知不到位,没有向作业单位提供安全的作业条件。
事故处理:技术部、生产部、设备部、安环部人员被处分。
3. 公司对此类电气系统可能出现的工艺风险认识不足 4. 公司与医疗救护单位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不畅。
宁波环洋化工有限公司关于“6.23”事故
石化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石化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a335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2.png)
石化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引言:近年来,石化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石化企业的不断增加,火灾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几起典型的石化火灾爆炸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原因与应对措施,以期提醒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事故案例一:某石化企业罐区泄漏导致火灾爆炸该案例发生于某省份的一家大型石化企业。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由于管道老化未及时更换和操作错误等原因,罐区内液体储存罐附近突然发生泄漏并遇到明火。
随即,在缺乏应急处置和扑救措施的情况下,泄漏物质引发了剧烈爆燃。
此次事故造成多人死亡、重大财产损失,且爆炸引发的毒性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了长期污染。
分析与总结:- 管理不善:该企业存在安全管理漏洞,对于管道老化和设备维护未能及时发现和修复,缺乏有效的巡检和维护措施。
- 人为操作错误:事故中操作人员没有根据应急预案迅速反应,未进行扑救措施,导致泄漏物质燃烧进一步蔓延。
- 应急处置不力:缺乏针对罐区泄漏火灾的合理处置方案以及紧急撤离和警告机制,导致无法及时控制扩大的火势。
二、事故案例二:储罐油料装卸过程意外引发爆炸这起事故发生在一家规模较小的化工企业。
在一次常规储罐油料装卸过程中,由于使用了低质量的接口密封件以及操作人员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在装卸过程中出现泄露情况,并很快积聚成易燃气体。
当一个可见明火介入时,爆炸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数人死亡和多人受伤。
分析与总结:- 印证不严谨:该化工企业在储罐装卸过程中没有使用高质量的接口密封件,并忽略了正常保养维护程序。
- 隐患暴露不及时:泄漏情况未能及时侦测和汇报,工作人员对于危险条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性。
- 危险源管理不严格:该企业在装卸过程中没有进行等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油料泄漏处理、防静电措施等。
三、事故案例三:化工厂酸碱混存引发火灾该案例发生在一个大型化工企业。
化工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aeebeef61fb7360b4c6580.png)
事故4: 关键词 循环泵 电机进水 跳车
• 1995年2月28日,某化肥厂气化车间洗涤塔 循环泵电机进水烧坏,造成系统停车5小时。 • 事故经过 • 28日17时15分,气化203岗位对检修完 的A#洗涤塔循环泵试车。首先对泵进行全 面检查,其中对泵入口管线上的仪表根部 阀用扳手进行确认,
• 当打开泵入口球阀时,大量黑水从入口管 线仪表根部阀喷出,致使正在运行的相邻 的B# 洗涤塔循环泵电机进水烧坏,造成B# 气化炉断激冷水。17时36分,气化炉液位 低引起气化装置连锁跳车。
事故5: 关键词 煤磨机 水冲地 绝缘 跳车
• 1996年1月14日,某化肥厂气化车间临时 工用水冲地,造成煤磨机跳车及电机绝缘 低不能开车。 • 事故经过 • 14日中班,煤磨机开车后,23时15分临 时工用水冲地时,污水溅入控制柜内造成 煤磨机跳车,因煤磨机电机绝缘低不能开 车,煤浆储量低,气化系统于15日6时10分 被迫停车。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1:气化烧嘴断冷却水 造成系统停车
• 1994年11月16日,某单位气化车间因烧 嘴冷却水断水造成系统跳车。致使烧嘴冷 却水盘管烧坏,造成系统停车5小时14分。
• 事故经过: • 6日9时,烧嘴冷却水槽溢流,正在现场的调度员 立即通知操作人员处理。10时30分左右,控制室 记表时发现烧嘴冷却水槽已没有液位,烧嘴冷却 水流量为零,回水温度35℃,烧嘴冷却水备用泵 已自启动。经现场检查发现,烧嘴冷却水槽补水 的阀门已基本关死,A#烧嘴冷却水泵出口压力 2.4MPa,B#泵出口压力0.7 MPa,操作人员立即 向冷却水槽补水。10分钟后,因无烧嘴冷却水触 发安全系统跳车。
• 事发现场距松花江约3公里,周围没有地下 排水管网,附近1公里内也没有居民,距离 最近村的井水只供畜禽饮用,居民吃自来 水。 • 该企业没有任何环保审批手续,曾经被有 关部门取缔,该化工厂负责人写下书面承 诺不再进行生产,到发生火灾时刚刚开始 非法生产不到3天,属于擅自投入生产。经 初步确认,事故原因为工人违章操作所致。
石化装置停工大检修典型事故汇编
![石化装置停工大检修典型事故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205375f482fb4daa58d4bde.png)
石化装置停工大检修典型事故汇编Ⅰ、人身事故(一)、高处坠落事故1、四建公司分包商“5.15”高处坠落事故,死亡1人2011年5月15日下午,四建公司分包商——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2名工人,在北海炼油异地改造工程重整装置构十框架7.6米层铺设钢格板。
钢格板放置在构十框架的西北侧。
19时5分左右,廖某在钢格板堆放处作业时坠落至地面,头部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一是作业通道上临时铺设的钢格板没有固定。
二是廖某未将安全带系挂在旁边设置的生命绳上,且违章用安全带挂钩去拖拽堆放的钢格板。
因脚下的钢格板滑落,廖某随同坠落,导致了事故发生。
事故间接原因:一是廖某安全帽带未系好,坠落时安全帽脱开,头部碰到地面时因没有安全帽防护导致伤害加重。
二是现场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现场铺设钢格板的2人均没有参加过相应的安全交底,作业许可证上的作业人员名单中也不包含这两人。
三是现场监督检查不到位。
监管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通道格板不固定、安全带不系挂等违章现象。
2、河北石油公司承包商“7•27”高处坠落事故2010年7月27日下午,岳阳通达建安公司在河北石油唐山分公司任各庄油库进行防腐作业。
孟某(男,42岁)等3人负责201号罐(1万立方米)罐壁底漆防腐工作。
17时13分左右,由于未将滑板绳系牢,绳扣松开,孟某随滑板由罐顶坠落(落差约16米)。
有关人员迅速将其送医院救治,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
事故暴露出企业在承包商安全监管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3、茂名分公司承包商“6.22”高处坠落事故,1人死亡2010年6月22日16时50分左右,茂名分公司承包商——茂名恒孚防腐工程公司(改制单位)承担炼油分部的石脑油罐(容积1万立方米)喷砂防腐作业,准备收工时,1名作业人员在从罐内脚手架下来的过程中,不慎坠落摔伤,经抢救无效,于6月27日19时15分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脚手架的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没有搭设上下通道,作业人员直接沿脚手架攀爬时不慎滑落。
化工安全经验分享案例
![化工安全经验分享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88ad3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3.png)
化工安全经验分享案例标题:化工事故中的警示与教训引言:化工行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注意安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为了分享经验和教训,下面将列举一些化工安全经验案例,希望能够提醒大家重视化工安全,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1. 案例一:储罐泄漏引发爆炸某化工企业在储罐泄漏事故中,由于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点,导致泄漏的有害气体积聚,最终引发爆炸事故。
教训是在储罐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并建立有效的泄漏监测和报警系统。
2. 案例二:操作不当导致中毒事故某化工厂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人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接触到有毒物质,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教训是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案例三:设备老化引发火灾某化工企业的设备因长时间使用未进行维护,导致老化严重,最终引发火灾事故。
教训是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及时更换老化严重的部件,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 案例四:化学品混装引发爆炸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误将不相容的化学品混装在一起,导致剧烈化学反应,最终引发爆炸事故。
教训是在储存和使用化学品时,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分区和分仓储存,避免化学品之间的不相容性引发事故。
5. 案例五:设备操作不当引发泄漏某化工企业在操作设备时,由于操作人员对设备不熟悉,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泄漏,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教训是在操作设备前,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设备操作的安全性。
6. 案例六:未按规定存放危险化学品某化工企业在存放危险化学品时,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分区存放,导致化学品间相互影响,出现泄漏和反应。
教训是在存放危险化学品时,要根据危险性和特性进行分类和分区存放,并建立相应的标识和警示措施,确保化学品存放的安全。
7. 案例七:未进行安全评估导致事故某化工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未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导致设备选型不当和工艺设计漏洞,最终引发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化行业六大案例
1.中化集团扩大泉州炼油厂打造石化联合体
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12月7日表示,批准中化集团到2018年在其1200万吨/年的泉州炼油厂增加300万吨/年产能的计划,并建设石化联合体。
该投资为433亿元(67.6亿美元)的项目将使泉州现有的原油蒸馏装置扩大25%,至30万桶/天(1500万吨/年)。
中化集团也将新增13套化工装置,其中包括100万吨/年乙烯装置、8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3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和其他一些设施,包括1万桶/天的汽油加氢和2万桶/天的柴油加氢装置。
泉州炼油厂是中化集团唯一的全资炼油厂,投产于2014年7月,主要加工沙特的阿拉伯轻质油、阿拉伯重质油和伊拉克巴士拉轻质原油,以及一些安哥拉和阿曼的原油。
2.中国海油与壳牌将扩建南海石化工厂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2015年12月15日表示,中国海油与壳牌公司在广州签署了一份重大条款协议,扩建双方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已有股比为50:50的合资企业。
按照该协议,一俟政府批准,壳牌将参与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海油项目,在现有南海石化联合装置近旁参资兴建另一套石化联合装置。
该协议包括正在建设中的一套乙烯裂解装置和多套下游化工装置,以及一个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SMPO/POD)装置。
新建裂解装置将使南海工厂的乙烯产能提高100万吨,使现有产能增加一倍左右。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壳牌将其生产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的OMEGA专有技术,以及SMPO/POD技术应用于合资企业。
扩建项目将增加南海石化工厂高质量产品的产量和种类,并提高合资企业的总能量效率。
中国海油已经开始建设该石化联合装置,预计两年后投入商业运行。
扩建项目将使南海石化工厂的乙烯产能提高到大约每年两百万吨。
该工厂将多种液体原料转化为乙烯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消费品,包括电脑、塑料瓶、洗涤液等。
3.福建古雷建投资为150亿美元的石化项目
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福建炼化)与台湾企业组成的财团在中国东南部福建漳州的漳州古雷石化基地(ZGPB)一体化石化联合体已于2015年12月18日开工建设。
2015年初,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其总的计划能力为超过120万吨/年乙烯和100万吨/年芳烃,还包括超过1500万吨/年的原油炼制能力。
该项目总投资为955亿元(147.3亿美元)。
预计于2016年开始建设,联合体的某些部分计划于2018年年底建成。
裂解装置将包括18万吨/年MTO装置及石脑油、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液的蒸汽裂解。
中间物流用于以下装置,将包括30万吨/年乙烯-醋酸乙烯、27万吨/年环氧乙烷和和50万吨/年乙二醇。
也计划建设30万吨/年过氧化氢法制环氧丙烷装置,以及以下装置,生产60万吨/苯年乙烯、35万吨/年聚丙烯、16万吨/年丙烯酸和14.5万吨/年丙烯酸酯、10万吨/年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和溶聚丁二烯橡胶、10万吨/年正构烷烃、13万吨/年烷基苯和6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
台湾当局作为其审批程序的一部分,已要求该财团将30万吨/年乙烯运回台湾。
1600万吨/年的炼油厂将在后一阶段建成。
台湾领先的工程建设公司中鼎工程公司(台北)成为承包商之一。
4.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
恒力石化公司20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015年12月9日在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开工建设。
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渣油沸腾床工艺,具有渣油转化率高、能耗低等特点。
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规划建设,预计投资740亿元,计划用2年半时间建设,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300亿元,员工近
6000人,使中国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生产达世界先进水平。
大连现有石油炼化能力3000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5000万吨。
恒力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对于大连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发展后劲具有重要意义。
恒力石化(大连)公司(HPDC) 于2016年2月10日宣布,已与法国Axens公司签约合同,将为其在中国辽宁省大连长兴岛恒力石化工业园区(HPIP)新建的原油制对二甲苯联合体提供一整套的加工装置和技术。
最终的转化型炼油厂设计将使40万桶/天(2000万吨/年)原油大多加工成石脑油,该炼油厂联合体也将包括芳烃装置,将最大量地生产高纯度对二甲苯,以服务于恒力石化公司在长兴岛恒力石化工业园区内现有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
2016年3月8日,恒力石化已将一项合同交付给杜邦公司,以为烷基化装置提供过程技术,用于在辽宁省大连长兴岛石化工业园区(HPIP)新建的原油制对二甲苯炼化一体化石化项目。
作为合同的一部分,杜邦清洁技术公司将为该炼油厂提供烷基化和废酸再生(SAR)技术。
该STRATCO烷基化单元和相关联的技术将使炼油厂可从100%异丁烯的原料生产高质量烷基化油以用于汽油调合。
新单元的设置于2019投用。
炼化一体化联合体可将40万桶/天原油加工成大多数的石脑油,以及芳烃装置,可最大化的生产高纯度的对二甲苯,用作恒力石化现有的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的原料。
除了高纯度的对二甲苯外,新的原油制对二甲苯联合体也将生产符合国5质量规范的汽油和柴油燃料,以及喷气燃料、润滑油基础油和LPG。
投资总额为740亿元一体化项目,是中国迄今被批准的最大的炼油项目。
西比埃公司于2015年12月22日表示,它已获得由恒力石化(大连)公司炼油厂交付的一份合同,将提供其Catofin技术。
该项目范围包括为在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新建的丙烷和丁烷脱氢装置提供技术许可和工程设计。
该装置将采用Catofin催化脱氢技术和科莱公司恩量身定制的Catofin催化剂,以加工含有30万吨/年丙烷和60万吨/年异丁烷的原料,用于联合生产丙烯和异丁烯。
该装置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系列脱氢装置。
除了这项技术许
可外,西比埃与雪佛龙的合资企业CLG公司也将为这个项目转让异构脱蜡催化异构化和Isofinishing加氢精制过程。
5.中国东部海岸将建大型炼油石化联合体
尽管已是炼油大国,中国石化产品需求的超过40%仍需进口。
一家由中国私人领导的集团于2016年4月29日宣布,已计划在上海附近舟山6.25平方公里的大嵛山岛上建设投资为150亿美元的大型石化联合体,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由非国有投资者建设的能源设施。
由纺织巨头荣盛控股集团持股51%的浙江石化公司于2016年3月为该项目签约了关键的设计合同,该项目将与中石化等国有企业主导的市场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
这个项目是中国政府已公开申明的尝试“混合所有制”——即部分私有化意愿的第一个迹象,以使其庞大的国有能源企业提高效率和推动绿色增长。
荣盛控股集团已经与当地企业合作,包括国有化工生产商, 以建设该联合体,其中将包括2000万吨/年炼油厂和140万吨/年乙烯装置。
2016年3月28日,浙江石化公司分别与寰球公司、洛阳院、镇海院签署了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主装置设计合同。
该项目自2016年2月正式启动,2018年底建成投产,寰球公司承接了该项目18套主装置以及21套公用工程单元的工程设计。
该项目可能会在约2020年启动。
2015年7月以来中国政府已允许20多个小型地方的独立炼油厂,首次进口原油,导致炼油产能过剩,致使中国出口创纪录的石油产品。
6.中东海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落户曹妃甸
中东海湾投资集团香港华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合作在曹妃甸区建设的1500万吨/年炼油及下游化工产品生产制造项目已于2016年6
月7日正式签约,这标志着曹妃甸区又引进了以外资为背景的特大型项目。
中东海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总投资60亿美元,项目占地约5150亩,选址位于曹妃甸化学工业园区,炼油规模为1500万吨/年。
项目主要以沙特轻质原油为主,其他地区为辅,主要生产高清洁油品,乙烯、丙烯、芳烃类、碳四等大宗产品及下游具有高附加值产品。
初步计划项目油品与化工产品比例达到1∶1,能耗、环保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所产成品油达到国六标准,销售方向以国内为主,韩、台等区域为辅;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乙烯、丙烯、芳烃类、碳四等主要大宗产品及下游具有高附加值产品,以华东、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为主要市场,以韩国、缅甸、越南等区域为潜在目标。
该项目拟于2017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底建成投产。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