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JAVA版)
数据结构Java版实验报告
packagecfj;
importjava.util.Scanner;
publicclassData {
int[]cfj;
publicData(int[] str){
cfj=str;
}
publicvoidprintMax(){
intmax =cfj[0];
for(inti = 0; i<cfj.length;i++){
(2)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编写完整的程序实现一个抽象数据类型(如三元组);
(3)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参考程序,上机运行程序,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及结果
(1)编程实现对一组从键盘输入的数据,计算将计算过程写成一个函数,并采用引用参数实现值的求解。
if(max <cfj[i]){
max =cfj[i];
}
}
System.out.println("最大值为:"+max);
}
publicvoidprintMin(){
intmin =cfj[0];
for(inti = 0; i<cfj.length;i++){
if(min >cfj[i]){
min =cfj[i];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i+1)+"数字");
cfj1 [i] = in.nextInt();
}
Data d =newData(cfj1);
d.printMax();
d.printMin();
}
}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而言,实验的目的包括:1、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理解,掌握其特点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算法设计和程序实现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或 Linux 操作系统。
2、编程语言:C、C++、Java 等编程语言中的一种。
3、开发工具:如 Visual Studio、Eclipse、Code::Blocks 等集成开发环境(IDE)。
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相关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编写好实验程序的代码框架。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独立思考,认真调试程序,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实验完成后,学生应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问题分析与解决等。
四、实验内容(一)线性表1、顺序表的实现与操作实现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分析顺序表在不同操作下的时间复杂度。
2、链表的实现与操作实现单链表、双向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等基本操作。
比较单链表和双向链表在操作上的优缺点。
(二)栈和队列1、栈的实现与应用实现顺序栈和链式栈。
利用栈解决表达式求值、括号匹配等问题。
2、队列的实现与应用实现顺序队列和链式队列。
利用队列解决排队问题、广度优先搜索等问题。
(三)树1、二叉树的实现与遍历实现二叉树的创建、插入、删除操作。
实现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算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
2、二叉搜索树的实现与操作实现二叉搜索树的创建、插入、删除、查找操作。
分析二叉搜索树的性能。
(四)图1、图的存储结构实现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两种图的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java)实验4.1
实验四数组、集合和矩阵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数组、集合和矩阵的基本概念、存储表示和实现。
2.熟练掌握数组、集合和矩阵的有关操作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1.对于MyVector类●设计和编写删除全部数据元素的成员函数removeAll()。
●设计一个测试程序,测试上述新增的成员函数。
2.设计一个集合(Set)抽象数据类型接口(SimpleSet)和其实现类(MySet)●要求接口SimpleSet包含集合常见的操作(参见教材19页),包括集合的并、交、差、相等、真子集等基本操作以及集合元素的输出等操作。
●设计和编写实现类MySet中的两个集合的并、两个集合的交和两个集合的差等成员函数。
●设计和编写实现类MySet中的比较两个集合相等否的成员函数equals1(MySet),调用集合的包含成员函数include(MySet)来实现。
●设计和编写实现类MySet中的比较集合相等与否的成员函数equals2(MySet),要求通过调用属于成员函数contains(obj)来实现。
●设计和编写实现类MySet中的真子集成员函数。
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是指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同时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数据元素在集合A中没有。
●为了能够使集合中数据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为任意的类类型,练习使用泛型来定义接口和类。
●设计一个测试程序,测试上述接口、实现类和新增的成员函数。
3.对于Matrix类●设计和编写Matrix类的添加一行成员函数,要求在矩阵的最后一行后边添加一行。
●设计和编写Matrix类的添加一行成员函数,要求在矩阵指定行下标index前添加一行。
●设计和编写Matrix类的添加一列成员函数,要求在矩阵的最后一列后边添加一列。
●设计和编写Matrix类的添加一列成员函数,要求在矩阵指定列下标index前添加一列。
●设计和编写Matrix类的删除一行成员函数,要求在矩阵指定的index一行。
●设计和编写Matrix类的删除一列成员函数,要求在矩阵指定的index一列。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new(完整版)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线性表的创建与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表的定义2、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链接存储结构上的运算。
二、实验内容1、阅读并运行本实验程序(有序顺序表实现)2、用单链表方式实现本程序相应功能(有序单链表)3、利用有序单链表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加法的功能。
三、实验要求1、认真阅读和掌握本实验的参考程序(有序顺序表)。
2、上机运行该程序。
3、保存和打印出程序的运行结果,并结合程序进行分析。
4、按照有序顺序表功能,重新改写程序并运行,打印出文件清单和运行结果5、创建有序单链表时,要用头插法和尾插法同时实现。
6、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加法的功能,并输出结果。
7、最好能将结果写入到文本文件中。
四、注意事项:1、实验学时:4学时2、实验完成一周内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本)3、实验结果要求抓图打印4、严禁抄袭五、实验附件程序(有序顺序表)Odsqlist.h文件:#define LIST_INIT_SIZE 8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初始分配量#define LISTINCREMENT 1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分配增量#define OVERFLOW -2#define ERROR 0#define OK 1#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 {ElemType *elem; // 存储空间基址int length; // 当前长度int listsize; // 当前分配的存储容量(以sizeof(ElemType)为单位)}SqList; // 俗称顺序表typedef SqList OdSqList; //有序顺序表Status InitList(OdSqList&); // 结构初始化void Destroy(OdSqList&); //销毁有序顺序表void ClearList(OdSqList&);//清空有序表Status ListEmpty(OdSqList);//判有序表为空int ListLength(OdSqList);//求表长int LocateElem(OdSqList,ElemType); // 查找void ListInsert(OdSqList&,ElemType); // 插入元素Status ListDelete(OdSqList&, int,ElemType& ); // 删除元素int ListDeletem(OdSqList&L, ElemType e); // 删除所有值为e的元素,返回删除的元素个数int ListDeletemn(OdSqList&, ElemType, ElemType ); // 删除所有值界于mink~maxk的元素,并返回删除的元素个数void ListTraverse(OdSqList);//遍历非递减有序线性表odsqlist.cpp文件:#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 "odsqlist.h"Status InitList( OdSqList& L ){// 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elem = (ElemType*) malloc (LIST_INIT_SIZE*sizeof(ElemType));if (!L.elem)exit(OVERFLOW);L.length = 0;L.listsize = LIST_INIT_SIZE;return OK;} // InitListvoid ListTraverse(OdSqList L){//遍历线性表int i;printf("listsize is %d.\n",L.listsize);printf("listlength is %d.\n",L.length);printf("the list is:(");for(i=1;i<=L.length;i++)printf("%d ",L.elem[i-1]);printf(")\n");}int LocateElem(OdSqList L, ElemType e){// 在顺序表中查询第一个满足判定条件的数据元素,若存在,则返回它的位序,否则返回 0int i;i = 1; // i 的初值为第 1 元素的位序ElemType *p;p = L.elem; // p 的初值为第 1 元素的存储位置while (i <= L.length && *p++!=e) ++i;if (i <= L.length) return i;else return 0;}void ListInsert(OdSqList &L, ElemType e) {// 在顺序表L中保序插入新的元素eElemType *newbase,*p,*q;if (L.length >= L.listsize) { // 当前存储空间已满,增加分配newbase = (ElemType *)realloc(L.elem,(L.listsize+LISTINCREMENT)*sizeof (ElemType));if (!newbase) 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L.elem = newbase; // 新基址L.listsize += LISTINCREMENT; // 增加存储容量}q = &(L.elem[0]); // q 指示第1个元素位置for (p = &(L.elem[L.length-1]);p>=q&&*p>e; --p)*(p+1) = *p; // 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右移*(p+1) = e; // 插入e++L.length; // 表长增1}Status ListDelete(Od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ElemType *p,*q;if ((i < 1) || (i > L.length)) return ERROR;// 删除位置不合法p = &(L.elem[i-1]); // p 为被删除元素的位置e = *p; // 被删除元素的值赋给 eq = L.elem+L.length-1; // 表尾元素的位置for (++p; p <= q; ++p) *(p-1) = *p;// 被删除元素之后的元素左移--L.length; // 表长减1return OK;}void Destroy(OdSqList& L){//销毁有序顺序表free(L.elem);}void ClearList(OdSqList& L){//清空有序表L.length=0;}Status ListEmpty(OdSqList L){//判有序表为空if(L.length==0)return TRUE;else return FALSE;}int ListLength(OdSqList L){//求表长return L.length;}int ListDeletem(OdSqList& L, ElemType e){// 删除所有值为e的元素,返回删除的元素个数ElemType *p,*q,*r;int i=0;//删除的元素个数p=&L.elem[0];//扫描指针for(q=&L.elem[L.length-1];*p<e&&p<=q;p++);if(p<=q&&*p==e){i++;for(r=p+1;*r==e&&r<=q;r++,i++);if(r<=q)for(;r<=q;r++,p++)*p=*r;}L.length-=i;return i;}int ListDeletemn(OdSqList& L, ElemType mink, ElemType maxk){// 删除所有值界于mink~maxk的元素,并返回删除的元素个数ElemType *p,*q,*r,temp;int i=0;if(maxk<mink){temp=maxk;maxk=mink;mink=temp;}p=&L.elem[0];for(q=&L.elem[L.length-1];*p<mink&&p<=q;p++);//p指针指向第1个大于等于mink的元素if(p<=q&&*p<=maxk){//若*p小于等于maxki++;for(r=p+1;*r<=maxk&&r<=q;r++,i++);//r指针指向第1个大于maxk的元素if(r<=q)for(;r<=q;r++,p++)*p=*r;}L.length-=i;return i;}app.cpp文件:#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 "odsqlist.h"void main(){OdSqList L;int k;char i;ElemType e,mink,maxk;printf("OdSqList is init……\n");i=InitList(L);ListTraverse(L);while(1){printf("\n\nplease select:\n");printf("1------insert\n");printf("2------traverse\n");printf("3------deletei\n");printf("4------deletek\n");printf("5------deletemink-maxk\n");printf("6------locate\n");printf("7------isempty\n");printf("8------length\n");printf("9------clearlist\n");printf("0------quit\n");scanf("%d",&k);switch(k){case 1:printf("please input e:");scanf("%d",&e);ListInsert(L,e);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2: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3:while(1){printf("please input delete i:");scanf("%d",&i);if(ListDelete(L,i,e)==ERROR)printf("delete positon is error!\n");else {printf("Deleted elem is %d\n",e);break;}}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4:printf("please input delete e:");scanf("%d",&e);ListTraverse(L);printf("%d elem is deleted.\n",ListDeletem(L,e));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5:printf("please input delete mink and maxk:");scanf("%d%d",&mink,&maxk);ListTraverse(L);printf("%d elem is deleted.\n",ListDeletemn(L,mink,maxk));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6:printf("please input locate e:");scanf("%d",&e);i=LocateElem(L,e);if(i==0)printf("locate Defaulted!\n");elseprintf("located no. is %d\n",i);ListTraverse(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7:if(ListEmpty(L))printf("the orderlist is empty!\n");elseprintf("the orderlist is not empty!\n");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8:printf("length is %d.\n",ListLength(L));scanf("%c",&i);print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9:ClearList(L);printf("the orderlist is empty!\n");scanf("%c",&i);print f("please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scanf("%c",&i);break;case 0:Destroy(L);exit(1);break;}}}实验二栈(队列)的创建与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栈(队列)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栈(队列)、判栈(队列)为空、出栈(队列)、入栈(队列)等运算。
数据结构java实验三
《数据结构(JA V A)》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开设时间:《数据结构(JA V A)》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栈和队列及递归算法指导教师:实验组长(姓名+学号):组员(姓名+学号):实验时间:组长签名:一、实验报告撰写提纲1、实验目的1.理解栈和队列抽象数据类型,掌握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和操作实现,理解栈和队列在实际应用问题的作用。
2、实验内容(1)使用一个栈,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2)分别用循环单链表、循环双链表结构设计队列,并讨论他们之间的差别。
(3)使用3个队列分别保留手机最近10个“未接来电”、“已接来电”、“以拨电话”。
(4)走迷宫。
一个迷宫如图所示,他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其中白色单元表示通路,黑色单元表示不通路。
试寻找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路径,每一部只能从一个白色单元走到相(5骑士游历问题是指,在国际象棋的棋盘(8行*8列)上,一个马要遍历棋盘,即走到棋盘上的每一格,并且每隔只到达一次。
设码在棋盘的某一位置(x,y)上,按照“走马日”的规则,下一步有8个方向走,如图所示。
若给定起始位置(x0,y0),使用站和队列探索出一条马遍历棋盘的路劲。
3(1)①审题:使用一个栈,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②编程:本代码使用了一个顺序栈SeqStack,编写一个循环让十进制数除2的余数入站,然后让全部余数出栈,输出二进制数。
③验证结果:图 1(2)①审题:分别用循环单链表、循环双链表结构设计队列,并讨论他们之间的差别。
②编程:首先先编写一个队列抽象数据类型QQueue,然后编写循环单链表SlinkedQueue和双链表DlinkedQueue逐一实现Qqueue中的三个方法,即判断是否队列为空、入队和出队。
循环双链表所占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比单链表多。
③验证结果:两个均可被调用。
(3)①审题:使用3个队列分别保留手机最近10个“未接来电”、“已接来电”、“以拨电话”。
②编程:1—10代表未接来电,11—20代表已接来电,21—30代表以拨电话,编写三个顺序栈stack1,stack2,stack3,运用条件语句存储10个号码,然后输出。
数据结构_java_实验1指导
实验一线性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结构中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以及线性表合并等运算在顺序存储结构和链接存储结构上的实现。
3.熟练掌握链表的各种操作和应用。
二、本实验使用的接口public interface SimpleList {/***返回此列表中的元素个数。
此列表中的元素个数@return**/int size();/**将指定的元素插入到此列表中的指定位置。
** @param obj 要插入的元素* @param index 指定元素插入位置的索引如果索引超出范围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throws*/void insert(Object obj, int index);/**删除此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 @param index 要删除元素的索引如果索引超出范围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throws**/void delete(int index);/**返回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 @param index 指定的索引指定索引处的元素@return*如果索引超出范围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throws**/Object get(int index);}三、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带头结点的循环单链表类。
(1)要求z实现SimpleList接口,成员函数包括取数据元素个数、插入、删除、取数据元素。
z设计一个测试主函数,实际运行验证其各成员函数的正确性。
(2)测试z将1,2,3,…,9,10依次插入链表;z将0插入到索引为0的地方;z将100插入到链表末端;z删除索引为10的元素;z根据当前链表元素个数依次取得数据元素并打印。
(3)算法思想参见教材第二章。
注意:每次包含索引操作时检查索引是否合法,插入、删除操作时正确调整size大小。
20140925 数据结构(JAVA版)实验报告
public Object delete(int i) throws Exception{ if(size == 0){ throw new Exception("链表已空无元素可删!"); } if(i < 0 || i > size - 1){ throw new Exception("参数错误!"); }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或程序及运行结果)
第 14 页 共 18 页
实验报告
评语:
第 15 页 共 18 页
实验报告
实验六:图
实验目的:
1. 掌握图的存储结构; 2. 掌握图的相关操作,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
一、 实验内容 1、构建一个 Java Application。 2、定义一个名为 Stu 包,在这个包中定义一个实现显示学生的学号、姓名、 性别和班级的 Student 类;然后定义另一个引用 Stu 包的类,在这个类中 用 Stu 包中的 Student 类生成一个对象。 3、定义接口,继承接口,实现接口的实验。 二、 实训步骤 第一:新建一个名为 Exp1 的工程。 第二:包的创建与使用。 算法分析: 先在两个 java 源文件中分别定义了两个包,并且在第 1 个包中定义了一个 MyClass1 类,在第 2 个包中定义了一个 MyClass2 类。 在第三个 java 源文件的主类 TestPackage 中分别引用前面定义的两个包,并 分别将 MyClass1 类和 MyClass2 类实例化。 1、在该工程中新建一个 java 源文件,并输入如下代码: package Mypackage; //定义包 Mypackage public class MyClass1 { //定义类 MyClass1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类 MyClass1"); } } 2、在该工程中再新建一个 java 源文件,并输入如下代码: package Mypackage.Mypackage1; //定义包 Mypackage.Mypackage1 public class MyClass2 { //定义类 MyClass2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这是类 MyClass2"); } }
数据结构 实验指导手册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据结构》课程实验
指导手册
目录
实验1:顺序表的定义及其相关操作算法的实现 (1)
实验2:链表的定义及其相关操作算法的实现 (2)
实验3:栈和队列的定义及其基本操作算法的实现 (4)
实验4:串模式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
实验5: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及其它基本操作的实现 (6)
实验6: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的算法实现 (7)
实验7:查找算法的实现(1) (8)
实验8:查找算法的实现(2) (9)
实验9:几个主要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10)
实验1:顺序表的定义及其相关操作算法的实现
实验2:链表的定义及其相关操作算法的实现
实验3:栈和队列的定义及其基本操作算法的实现
实验4:串模式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5:二叉树的创建、遍历及其它基本操作的实现
实验6: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的算法实现
实验7:查找算法的实现(1)
实验8:查找算法的实现(2)
实验9:几个主要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其答案pdf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
1.实验环境配置
1.1硬件要求
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
操作系统要求
附加硬件设备要求(如虚拟机等)
1.2软件要求
编程语言要求(如C/C++、Java等)开发环境配置(如IDE、编译器等)1.3实验库和工具
实验需要使用的库文件和工具
如何获取和配置实验库和工具
2.实验内容介绍
2.1实验目标和背景
数据结构实验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背景和相关应用领域介绍
2.2实验概述
实验内容的大致流程和步骤
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2.3实验要求
对学生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的要求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3.实验步骤
3.1实验准备
配置实验环境
获取实验所需数据和文件
3.2实验具体步骤
根据实验要求将数据结构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根据实验要求实现相应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3.3实验示例代码
提供示例代码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解析示例代码中的关键步骤和实现细节
4.实验答案
4.1实验题目
实验题目及相关说明
确定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4.2实验答案解析
对实验答案的具体实现进行解析
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分析和解决4.3实验答案示例
提供实验答案的示例代码
解析实验答案中的关键实现步骤和说明
5.实验总结
5.1实验成果评估
对学生实验成果进行评估
分析实验结果的优点和不足
5.2实验心得
学生对本次实验的收获和感想
学生对未来实验的建议和展望
总结。
X2050876数据结构(Java)实验教学大纲
X2050876数据结构(Java)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数据结构(Java) / Data Structures(Java)课程代码:X2050876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设置类别:非独立设课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升本)课程总学时:64 课程总学分:4.0实验学时:20 实验学分:0开实验学期:二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当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要涉及到数据的表示及数据的处理,而数据表示及数据处理正是数据结构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这两方面内容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软件方面的课程打下了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技能训练。
因此,数据结构课程在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的实现方法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掌握,并对在不同存储结构上实现不同的运算方式和技巧有所体会。
实验课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实验课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二、实验项目设置三、实验报告要求、实验考核方式、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实验报告要求:对于每份实验设计报告应首先给出实验内容的一个概要性描述,提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说明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主要的程序代码;给出实验结果和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报告要认真书写,格式要规范,内容完整,不允许雷同,每次实验结束后一周内交报告;实验考核方式、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本课程实验采用实验报告质量与实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的目的重点在于要求学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实验内容。
实验报告质量方面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正确性,同时考察学生在报告书写方面的情况;上机实验情况方面主要考核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情况和纪律情况。
数据结构(Java版)-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
数据结构(Java版)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目录第1章绪论 (1)1.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1.2 算法 (2)第2章线性表 (3)2.1 线性表抽象数据类型 (3)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实现 (4)2.2.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4)2.2.2 顺序表 (5)2.2.3 排序顺序表 (7)2.3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和实现 (9)2.3.1 单链表 (9)【习题2-8】单链表结点类问题讨论。
(9)【习2.1】使用单链表求解Josephus环问题。
(12)【习2.2】集合并运算,单链表深拷贝的应用。
(14)2.3.2 双链表 (16)【习2.3】循环双链表的迭代方法。
(19)【习2.4】循环双链表合并连接。
(19)第3章串 (21)3.1 串抽象数据类型 (21)3.2 串的存储和实现 (22)3.2.1 串的存储结构 (22)3.2.2 常量字符串类 (22)【习3.1】C/C++语言,string.h中的strcpy()和strcat()函数存在下标越界错误。
(22)【思考题3-1】逆转String串,分析算法效率。
(24)【实验题3-1】MyString类,比较串大小,忽略字母大小写。
25【例3.2思考题3-2】MyInteger整数类,返回value的radix进制原码字符串。
(26)【实验题3-9】浮点数类。
(27)3.2.3 变量字符串类 (30)【实验题3-11】删除变量串中的所有空格。
4-样卷 (30)3.3 串的模式匹配 (31)3.3.1 Brute-Force模式匹配算法 (31)3.3.2 模式匹配应用 (32)【思考题3-4,实验题3-13】MyString类,replaceAll(pattern,s)改错。
(32)3.3.3 KMP模式匹配算法 (33)第4章栈和队列 (37)4.1 栈 (37)4.2 队列 (39)4.3 递归 (42)【习4.1】打印数字塔。
8253163数据结构(JAVA)指导书-2011修改
《数据结构(JA V A)》实验指导书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杨春主编目录第一部分《数据结构(JAVA)》实验要求 (1)一、《数据结构(JAVA)》实验教学概述 (1)1、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 (1)2、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 (1)3、实验项目表 (1)二、《数据结构(JA V A)》实验教学规范 (2)1、实验课的意义 (2)2、实验步骤 (2)3、实验报告(文档)规范 (3)4、实验考核 (4)第二部分数据结构(JAVA)实验 (5)实验一算法设计与分析 (5)实验二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6)实验三栈和队列及递归算法 (8)实验四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9)第一部分《数据结构(JA V A)》实验要求一、《数据结构(JAVA)》实验教学概述1、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课程总学时数:48学时;课程总学分:3学分实验总学时:16适用专业: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核方式及方法:实际操作+程序运行+实验报告。
实验成绩、考勤及书面作业成绩组成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30%,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70%。
成绩评定:在参考“难度系数”的基础上>=90——选做内容/必做内容功能完善,编程风格好,人机接口界面好;80~90——必做内容功能完善,完成部分选做内容,编程风格好,人机接口界面良好;70~80——完成必做内容,编程风格良好;60~70——能完成必做内容;<60——未按时完成必做内容,或者抄袭(含雷同者)。
2、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1)指导思想: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精讲多练,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数据结构(JAVA)的熟练使用,使学生全面了解数据结构(JAVA)的特点,熟练掌握数据结构(JAVA)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
2)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课堂教学的理论,并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综合应用程序或小型的模拟数据结构(JAVA)。
3、实验项目表由于只学习过JA V A,所以要求对真实数据结构(JA V A)的各种数据结构进行操作,而是对你自己所设置的一些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或队列)进行操作,来模拟实现数据结构(JA V A)中的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java版)
实验一、单链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链表的操作特点,即指针是逻辑关系的映像。
2、掌握动态产生单链表的方法。
3、熟练掌握单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特点,即指针赋值的先后次序。
4、熟练掌握单链表的取元素操作二、实验内容1、定义单链表类型并动态创建单链表;2、实现单链表的取元素操作、插入操作和删除操作;3、实现输出单链表中各元素值的操作;4、将单链表中的最小元素移到最前面。
三、实验环境eclipse环境四、实验步骤1、定义单链表节点类;2、定义单链表类,并实现单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取元素操作和将单链表中的最小元素移到最前面的操作;3、从键盘上依次输入21、75、30、18、42、56,顺序或逆序创建单链表,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5、分别在单链表的第3个位置和第9个位置插入67和10,给出插入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6、删除单链表中的第6个数据元素和第8个数据元素,给出删除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7、取单链表中的第5个数据元素和第7个数据元素;8、将单链表中的最小元素移到最前面,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以检查操作是否正确实现。
五、问题讨论1、单链表具有什么优缺点?2、单链表的定义与顺序表的定义有什么区别?3、逆序创建单链表有什么好处?六、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3、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程序清单5、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6、问题讨论回答7、实验心得实验二、二叉树的遍历和二叉查找树一、实验目的1、掌握二叉树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2、掌握二叉树的创建;3、掌握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的基本方法及应用;4、掌握二叉查找树的特点;5、掌握二叉查找树查找(包含contain)、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1、用前序方法建立一棵二叉树;2、实现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二叉树的操作;3、实现统计二叉树叶子结点个数或计算二叉树深度的操作;4、将输入的一组数据逐个插入实现创建二叉查找树;5、用非递归实现二叉查找树的查找和删除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含答案模板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含答案《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专业:__电子商务___班级:___ 级电商2班_____组序:_____________学号:__12134675_____姓名:____王苏桐____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年 12 月上篇程序设计基础实验一 Java编程环境【实验目的】1.掌握下载Java sdk软件包、Eclipse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2.掌握设置Java程序运行环境的方法3.掌握编写与运行Java程序的方法4.了解Java语言的概貌【实验内容】一 JDK下载与安装1. 下载JDK为了建立基于SDK的Java运行环境,需要先下载免费SDK软件包。
SDK包含了一整套开发工具,其中包含对编程最有用的是Java编译器、Applet查看器和Java解释器。
下载链接。
2.安装SDK运行下载的JDK软件包,在安装过程中能够设置安装路径及选择组件,默认的组件选择是全部安装,安装成功后,其中bin文件夹中包含编译器(javac.exe)、解释器(java.exe)、Applet查看器(appletviewer.exe)等可执行文件,lib文件夹中包含了所有的类库以便开发Java程序使用,demo文件夹中包含开源代码程序实例。
安装成功后,文件和子目录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bin文件夹中包含编译器(javac.exe)、解释器(java.exe)、Applet查看器(appletviewer.exe)等可执行文件,lib文件夹中包含了所有的类库以便开发Java程序使用,sample文件夹包含开源代码程序实例,src压缩文件中包含类库开源代码。
图1二.设置环境变量JDK中的工具都是命令行工具,需要从命令行即MS-DOS提示符下运行它们。
很多人可能会不习惯,但这是Sun特意采取的策略,为的是把精力更多投入到Java语言本身而不是花在开发工具上。
以Windows XP 为例说明设置过程。
右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选择“属性”菜单图 2在“高级”选项卡中单击“环境变量”按钮,将出现“环境变量”设置界面图 3在“系统变量”框中点击“新建”按钮,在出现的“编辑系统变量”对话框中,在“变量名”栏的文本框内输入“JavaHome”,在变量值栏的文本框内输入jdk安装的主目录。
8253163数据结构(JAVA)实验大纲-2011修改
《数据结构(Java)》实验大纲课程代码:8253163 课程类别:专业必选实验学时:16数据结构课程的实验部分共设置4个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3个,综合性实验1个。
实验使用《数据结构(Java)》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算法设计与分析(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三)实验学时数:4学时(四)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现简单算法功能,加深对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的理解。
(五)实验内容参见《数据结构(Java)》实验。
(六)实验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编写可以正确运行且符合实验内容的程序,撰写实验报告。
(七)实验设备Windows机房,编程语言Java等。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系实验二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三)实验学时数:4学时(四)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现线性表数据结构功能,加深对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的理解。
(五)实验内容参见《数据结构(Java)》实验。
(六)实验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编写可以正确运行且符合实验内容的程序,撰写实验报告。
(七)实验设备Windows机房,编程语言Java等。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系实验三栈和队列及递归算法(一)实验类型:验证性(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三)实验学时数:4学时(四)实验目的通过模拟栈和队列数据结构功能,加深对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的理解。
(五)实验内容参见《数据结构(Java)》实验。
(六)实验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编写可以正确运行且符合实验内容的程序,撰写实验报告。
(七)实验设备Windows机房,编程语言Java等。
(八)实验课承担单位: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工程系实验四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类型:综合性(二)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实验(三)实验学时数:4学时(四)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现树和二叉树数据结构功能,加深对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单链表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链表的操作特点,即指针是逻辑关系的映像。
2、掌握动态产生单链表的方法。
3、熟练掌握单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特点,即指针赋值的先后次序。
4、熟练掌握单链表的取元素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定义单链表类型并动态创建单链表;
2、实现单链表的取元素操作、插入操作和删除操作;
3、实现输出单链表中各元素值的操作;
4、将单链表中的最小元素移到最前面。
三、实验环境
eclipse环境
四、实验步骤
1、定义单链表节点类;
2、定义单链表类,并实现单链表的创建、插入、删除、取元素操作和将单链表中的最小元素移到最前面的操作;
3、从键盘上依次输入21、75、30、18、42、56,顺序或逆序创建单链表,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5、分别在单链表的第3个位置和第9个位置插入67和10,给出插入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6、删除单链表中的第6个数据元素和第8个数据元素,给出删除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值;
7、取单链表中的第5个数据元素和第7个数据元素;
8、将单链表中的最小元素移到最前面,并输出单链表中的各元素以检查操作是否正确实现。
五、问题讨论
1、单链表具有什么优缺点?
2、单链表的定义与顺序表的定义有什么区别?
3、逆序创建单链表有什么好处?
六、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
3、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程序清单
5、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
6、问题讨论回答
7、实验心得
实验二、二叉树的遍历和二叉查找树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叉树的特点及其存储方式;
2、掌握二叉树的创建;
3、掌握二叉树前序、中序、后序遍历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4、掌握二叉查找树的特点;
5、掌握二叉查找树查找(包含contain)、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
二、实验内容
1、用前序方法建立一棵二叉树;
2、实现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二叉树的操作;
3、实现统计二叉树叶子结点个数或计算二叉树深度的操作;
4、将输入的一组数据逐个插入实现创建二叉查找树;
5、用非递归实现二叉查找树的查找和删除操作。
三、实验环境
eclipse 环境
四、实验步骤
1、二叉链表节点类的定义;
2、二叉树类的定义;
3、建立下图所示的二叉树c
a
b e f
d 以字符串的形式“根左右”定义一棵二叉树时,写出创建二叉树的操作:
4、编程实现以上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操作,输出遍历序列;
5、完成统计以上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或计算以上二叉树的深度;
6、定义二叉查找树类;实现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7、从键盘上输入六个整数45、24、53、12、37、9构造二叉查找树,输出二叉查找树的中序遍历结果;
8、在二叉查找树上查找37和50,并输出能否查找成功;
9、删除数据元素24和53,输出其中序遍历结果。
五、问题讨论
1、先序、中序、后序遍历二叉树的区别?
2、在先序、中序非递归算法中为什么使用栈?能不能借助其它数据结构来实现?
3、二叉查找树中序遍历结果有什么特点?
4、在二叉查找树中插入一个新结点,总是插入到叶结点下面吗?
5、在任意一棵非空二叉查找树中,删除某结点后又将其插入,则所得二叉查找树与原二叉查找树相同吗?
六、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
3、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程序清单
5、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
6、问题讨论回答
7、实验心得
实验三、内部排序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排序的有关概念和特点。
2、熟练掌握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
3、关键字序列有序与无序,对于不同的排序方法有不同的影响,通过该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
二、实验内容
输入一组数据,然后用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算法进行排序。
三、实验环境
eclipse环境
四、实验步骤
1、实现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算法;要求输出各种排序算法每一趟排序的结果;
2、从键盘输入8个整数{12,45,21,12,30,2,68,33},存放在数组quick[8]中,调用各种排序算法,观察每一趟排序结果次序的变化;
3、如果上述8个整数按照升序输入,即k1={2,12,12,21,30,33, 45,68},输出各种排序算法每一趟排序的结果,观察关键字次序的变化;
4、如果上述8个整数按照降序输入,即k2={68,45,33,30,21,12, 12,2},输出各种排序算法每一趟排序的结果,观察关键字次序的变化;
5、随机产生3万个数,对其进行排序,观察其结果,并测试各排序算法的执行时间,比较执行效率。
五、问题讨论
1、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中哪些是稳定的排序方法,哪些是不稳定的?
2、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中哪些排序方
法比较次数与初始序列有关,哪些无关?
3、在初始序列基本有序的前提条件下,哪种排序方法效率最高?
六、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
3、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程序清单
5、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
6、问题讨论回答
7、实验心得
实验四、图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结构;
2、掌握图的创建方法;
3、掌握求顶点度的方法;
4、掌握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分别定义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存储结构;
2、分别在两种存储结构下根据输入的顶点和边(或弧)创建图;
3、分别在两种存储结构下实现求顶点度的操作;
3、分别在两种存储结构下实现图的深度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
三、实验环境
eclipse 环境
四、实验步骤
1、定义图的存储结构
2、实现图的创建方法,并创建一个如下的图:
3、实现求第一个邻接点firstAdjVex()和下一个邻接点nextAdjVex()的操作;
4、写一个算法,求各个顶点的度;
5、对创建的图进行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
五、问题讨论
1、图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的存储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2、对于稀疏图和稠密图分别选择邻接矩阵和邻接表中的哪个存储更合适?V 1
V 2
V 3V 4
六、实验报告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和具体要求
3、完成情况和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程序清单
5、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
6、问题讨论回答
7、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