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以不拘常理,天地任逍遥的观念,以“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境界,庄子为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世界。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主”的,从“道未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就像一棵难看的树被认为无用,有一个木匠要找一棵树作房梁,但这棵树太弯了,没法做房梁;第二个木匠找树做磨的握柄,要弯的,但这棵树太难看了,又没办法;第三个木匠要做车轱辘,但这棵树长得不行,从某方面讲是无用的。但从庄子的角度看,无用就是有用,大无用就是大有作为,所以庄子提倡无用精神(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即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认识境界。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
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这样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子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惬意。这是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了一会儿,他醒过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而以“物我合一”为前提,逍遥便显现出来。然而,逍遥作为自由的精神之境,同时又总是以自我为主体或承担者,后者决定了个体的不可消逝性。事实上,庄子确乎将逍遥之游,同时理解为个体的“独来独往”。这样,在逍遥的精神形态和存在方式中,统一性的追求与个体性的承诺得到了双重确认。与之相近,逍遥一方面体现了存在意义的追求:作为人的存在方式,逍遥之游的根本特点在于超越外在限定而合乎人性;正是逍遥中,人性化的存在达到了完美的形态。
庄子视权贵如腐鼠,宁做自由之龟,安于贫穷,知鱼之乐。他安时处顺,穷通自乐。他
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¹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庖丁解牛的故事这样说道:当文惠君惊叹于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艺时, 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 进乎技矣。,,方今之时,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在庖丁自己看来,他解牛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技艺,而是接近于道,接近于直觉。他解牛的时候并不需要用眼镜去看,而是凭借“神遇”(直觉)。要想领悟“神遇”,技艺的高超是最基本的前提。有了十分优秀的技艺,心里也要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不能被外在的事物所左右,做到“忘物”。。道是凭借语言所无法把握的, 技艺的直觉同样是语言所无法靠近的, 就此而言, 庖丁解牛确实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技能, 进入了与道相邻的境界。/神遇是庖丁解牛时精神上的一种自由状态, 同时也是其高超技艺行云流水般的表达, 是心灵直觉与肢体行为的浑然合一。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
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庄子还教会我们如何对待知识。“无知”是原始的、如婴儿般的混沌的整体,“有知”
则是获得了关于事物之间区别、是与非的有限知识,而“不知之知”经过了有知阶段又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知识。因此,获得知识的逻辑过程可表示为:无知———有知———不知之知。婴儿是无知的,但不失可爱;若是愚妇莽汉,则极有可能做出很幼稚可笑的、甚至危害社会的蠢事来。因而,不能停留在愚昧无知的状态。我们已经充分体验到了“知识”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现代科技革命,一方面迸发出改造自然的巨大的力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另一方面又破坏了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科学本身带来的双刃剑效应是对人类自我陶醉的极大讽刺。重估“知识”的价值已经成为一个极端重要的课题。现阶段,我们只有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或者说在有知阶段纵深拓展,才能逐渐提升到“不知之知”的更高层次,真正实现真善美的完全统一。
参考文献:【1】周广文. 庄子哲学中的直觉观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