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满族将领
东北抗联将领中牺牲的巾帼英雄
![东北抗联将领中牺牲的巾帼英雄](https://img.taocdn.com/s3/m/eacbf00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e.png)
东北抗联将领中牺牲的巾帼英雄东北抗联中有一大批女战士,她们个个都是巾帼抗日女英雄。
例如赵一曼、冷云、李秋岳、裴成春等。
据不完全统计,有军籍、级别较高且可以称为“将领”或领导的有以下5位:1.李瑾淑:女,原名李根淑,朝鲜族,1913年生于朝鲜庆尚道礼川郡,1923年在宁安东京城读书。
1927年入团,1932年6月任中共绥宁中心县委妇运部委员,7月入党。
1934年10月任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妇女主任兼宣传处长。
1936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3年。
1939年回国从事地下工作。
1940年被捕,1941年4月牺牲于宁安县东京城。
(画像)2.蒲秋潮:女,字振声、逸民。
1905年生,四川广安人。
蒲秋潮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读书期间,曾参加“五卅”运动,被选为全国女学生代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毕业后回国,任中共河北省委秘书长。
1929年,同爱人胡伦一起被中共中央派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1930年,中共满洲省委遭到破坏,她同爱人相继被捕入狱。
在狱中,受到敌人的百般折磨和威胁利诱,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使敌人无据定罪,囚禁2年后释放。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组织利用蒲秋潮和胡伦在狱中与郭宝山的这一特殊关系,派他们2人打入伪警备旅搞秘密工作。
胡伦担任伪警备旅机枪连连长,蒲秋潮做了郭宝山两个女儿的家庭教师。
蒲秋潮和胡伦借此有利条件,为党收集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为抗日联军第四军提供了许多物资,使党组织和抗联四军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出奇制胜。
同时,利用这种联系,从伪连队买子弹,供给抗日联军。
1934年上半年,蒲秋潮和胡伦接到中共密山县委的指示:将伪警备骑兵旅中的机枪连策反出来,投奔抗联四军。
蒲秋潮任抗联四军敌伪工作部办公室主任,胡伦任抗联四军参谋长。
蒲秋潮在与敌斗争中,积劳成疾,1936年6月病逝于哈尔滨,时年30岁。
3.高俊凤:女,1898年生于黑龙江宁安县,1931年九一八后,任“中国国民救国军”总部秘书,1933年1月任代副总司令。
抗日英雄马占山简介
![抗日英雄马占山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95c3b1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c.png)
抗日英雄马占山简介马占山,满族秀芳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1885年11月30日出生于吉林怀德县,祖籍河北冯润县。
军队的中将被世人称为“抗日英雄”。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抗日英雄马占山简介,供大家阅读参考。
抗日英雄马占山简介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字秀芳,吉林怀德人(今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九一八事变后,任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该省副司令,后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领导了江桥抗战,打响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七七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率部在晋绥抗击日本侵略军。
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
1950年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
马占山人物生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11月30日生于今吉林省公主岭市一个农民家庭。
贫苦农民,行伍出身,早年当磨房工人,精于射骑。
他从小给地主放马,后因丢失一匹马,被抓进官府,遭毒打和关押并被逼赔偿。
后来,那匹马跑回来,地主仍不退钱。
马占山一怒之下,上山落草,因善骑射,为人讲义气,不久被推为头领。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马占山决定“金盆洗手”,率弟兄接受从军。
1911年他投靠清军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峻升,从四营中哨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升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等职。
1925年11月,郭松龄反奉,张作霖在新民巨流河一带组织力量抵抗郭军。
1925年12月,马占山随同吴俊升在辽宁新民白旗堡附近,同郭松龄军展开激战。
郭军大败,马占山部尾随搜索,并活捉郭松龄夫妇。
1925年,马占山升任东北陆军第17师骑兵第五旅旅长。
1928年6月4日,日本侵略者在皇始屯炸死张作霖和吴俊升,他发誓“公仇私恨,必报复之”。
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
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兼黑河警备司令。
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任命他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东北抗联牺牲的十六个高级将领。
![东北抗联牺牲的十六个高级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1860d5c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2.png)
东北抗联牺牲的十六个高级将领。
在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中决不可忽视的就是抗联这样一支孤军奋战在敌后沦陷区的部队,他们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血红雪白奋战在白山黑水的东北大地。
前后共计牺牲十六名副军级以上高级将领。
不忘历史,缅怀先烈!夏云杰(1903-1936),山东沂水人,早年闯关东到达东北。
曾先后担任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是汤原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
夏云杰,活动于松花江两岸,被日寇视为'北部国防线上的心腹之患'。
作战中身负重伤不幸牺牲。
夏云杰王德泰(1907-1936),辽宁大石桥人。
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杨靖宇同志的亲密战友,王德泰为“东满一只虎”。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
率领300余名战士宿营在抚松县小汤河村的王德泰,突遭600余名伪军的攻击。
他沉着镇定,指挥部队抢占该村南山东西两个小山头,战斗从早7时一直进行到下午3时,敌人死伤惨重,惭惭不支,向南逃去,王德泰亲自率部队发起追击。
就在这时,他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29岁。
王德泰陈荣久(1904-1937),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镇三家子村人。
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军长。
1937年3月,率150余名战士在饶河大顶子山后天津班屏岭山下阻击300余人的日伪军讨伐队,为掩护部队转移,不幸中弹牺牲。
陈荣久张甲洲(1907-1937),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北平市委代理书记,巴彦抗日游击队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军长等职。
1937年8月28日在黑龙江省富锦遇害,时年30岁。
张甲洲李学福(1901-1938)朝鲜族,1901年旧历12月11日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县山菜沟老虎山屯。
1938年1月,中共下江特委决定整编东北抗联第7军部队,李学福同志当选为第7军军长和7军党委执行委员会常委。
不久,李学福同志因长期艰苦斗争,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半身不遂症,于同年8月8日病逝,时年37岁。
李学福李延平(1903―1938)吉林省延吉县人。
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序列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
![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序列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https://img.taocdn.com/s3/m/c465f395b9d528ea81c7793a.png)
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1、景振卿:1880-1934.05.01吉林长春人。
1934.03-1934.05东北民众救国军副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
2、朴翰宗:1911-1935.01.11朝鲜庆尚道人。
1934.11-1935.01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参谋长。
3、李红光:1910-1935.05.12朝鲜京畿道人。
1934.11-1935.0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师长兼政委。
4、何忠国:1909-1935.06.17湖北人。
1934.10-1935.06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师政治部主任。
5、韩浩:1905-1935.08.28朝鲜人。
1934.11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副师长、1935.05-1935.08师长。
6、李松波:1904-1935.09吉林磐石人,朝鲜族。
1934.11-1935.09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2师参谋长。
7、杨太和:1904.08.17-1935.09又名杨景荣,吉林省吉林市人。
1934.11-1935.09东北抗日同盟军第4军1师师长兼第1团团长。
8、李光林:1910-1935.12.24吉林延边人,朝鲜族。
1935.02-1935.12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2师政治部主任。
9、傅显明:1900-1936.02.17黑龙江双城人。
1935.02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2师师长,1936.01-1936.02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2师师长。
10、李敏焕:1913-1936.07.15朝鲜咸镜北道人。
1934.11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1师参谋长,1936.01-1936.07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1师参谋长。
11、李学忠:1910-1936.08.09又名李宗学,山东人。
1935.0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1936.03-1936.08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政治部主任。
12、史忠恒:1906-1936.10吉林永吉人。
1936.01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2师师长,1936.03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2师师长、1936.07-1936.10第5师师长。
2005人民军队早期将领
![2005人民军队早期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1c783242f7ec4afe04a1dfce.png)
2005-26 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二)(J)杨靖宇(1905-1940),河南确山人。
1927年4月领导确山农民暴动,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县城西南7公里处壮烈牺牲。
为纪念抗日英雄杨靖宇,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左权(1905-1942),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生于湖南醴陵县平桥乡。
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中,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扫荡。
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麻田镇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
为纪念左权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彭雪枫(1907-1944),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生于河南镇平县。
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新四军豫东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
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县孔庄乡八里庄指挥作战时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
罗炳辉(1897-1946),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生于云南彝良县大河区。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11月率部起义。
1939年起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开展游击战争,参与创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
1946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兰陵病逝。
关向应(1902-1946),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和优秀指挥员。
辽宁金县人,满族。
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政治委员,参与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由于长期艰苦的战斗环境,积劳成疾,1941年秋到延安修养,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
延安军民为关向应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和追悼大会。
2005-26 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二)【商品名称】:2005-26 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二)【全套数】:10枚【发行日期】:2005-8-1【规格】:40*30mm【设计者】:阎炳武【版别】:影写版【印刷厂】:北京邮票厂【图案面值】(5-1)J 杨靖宇 80分(5-2)J 左权 80分(5-3)J 彭雪枫 80分(5-4)J 罗炳辉 80分(5-5)J 关向应 80分邮票介绍:杨靖宇: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https://img.taocdn.com/s3/m/f8f32b374b73f242336c5fa8.png)
抗日战争中牺牲殉职的271位国民党将领(上将19人,中将81人,少将171人)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
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拉开了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阶段。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附:抗战中牺牲殉职的国民党将领名单,共271人国军上将(19人)=========1、佟麟阁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2、赵登禹上将,1937年7月于北平南苑阵亡3、郝梦龄上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4、饶国华上将,1937年11月于安徽广德自戕殉国5、刘湘上将,1938年1月于湖北汉口因病殉职6、王铭章上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7、蒋方震上将,1938年11月于广西宜山因病殉职8、张谞行上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9、陈安宝上将,1939年5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10、廖磊上将,1939年10月于安徽因病殉职11、宋哲元上将,1940年4月于四川绵阳因病殉职12、张自忠上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13、唐淮源上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14、周复上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15、李家钰上将,1944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16、陈训泳上将,1944年因病殉职17、邹洪上将,1945年4月因伤殉国18、方振武上将,1941年遭暗杀殉职(另一说法:1945年因病殉职)19、陈季良上将,1945年于重庆因伤病殉职国军中将(81人)==========1、王凤阁中将,1937年4月于吉林通化被俘殉国2、黄梅兴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3、蔡炳炎中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4、姜玉贞中将,1937年10月于山西崞县阵亡5、刘家麒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6、郑廷珍中将,1937年10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7、庞汉桢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8、秦霖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9、朱耀华中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自戕殉国10、吴克仁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1、吴继光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2、夏国璋中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3、吴国璋中将,1937年11月26日于浙江湖州阵亡14、萧山令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5、高致嵩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6、司徒非中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17、赵锡章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阵亡18、张培梅中将,1938年2月于山西大宁自戕殉国19、刘震东中将,1938年2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0、谢升标中将,1938年3月于安徽广德阵亡21、陈钟书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2、方叔洪中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自戕殉国23、周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4、李必蕃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5、黄启东中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26、陈德馨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27、税梯青中将,1938年9月于四川成都因病殉职28、范荩中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29、陈芝馨中将,1938年10月于广州马口河船沉殉职30、江煌中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31、朱炎晖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金牛地区阵亡32、冯安邦中将,1938年11月于湖北襄阳阵亡33、郁仁治中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肥城阵亡34、李国良中将,1939年3月于陕西西安遇敌机轰炸殉职35、王禹九中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36、柳漱风中将,1939年3月于湖南桃源因车祸殉职37、唐聚五中将,1939年5月于河北迁安阵亡38、赵侗中将,1939年于河北阵亡39、马玉仁中将,1940年1月于江苏阵亡40、郑作民中将,1940年3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41、罗启疆中将,1940年4月于长沙会战中因病殉职42、钟毅中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自戕殉国43、戴民权中将,1940年5月于河南遂平阵亡44、陈烈中将,1940年10月于广西靖西因病殉职45、俞星槎中将,1940年阵亡46、丁炳权中将,1940年于江西武宁因病殉职47、朱鸿勋中将,1941年初于湖北阵亡48、陈师洛中将,1941年2月于江苏淮阴阵亡49、蒋志英中将,1941年4月于浙江海门阵亡50、邢清忠中将,1941年春于中条山会战中因病殉职51、王竣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52、寸性奇中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自戕殉国53、陈中柱中将,1941年7月于江苏泰县阵亡54、金崇印中将,被俘后1941年7月于山西绛县殉国55、刘克信中将,1941年7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56、章亮基中将,1941年8月于江西宜春遇敌机轰炸殉职57、武士敏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沁水阵亡58、李翰卿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59、赖传湘中将,1941年9月于第2次长沙会战中阵亡60、石作衡中将,1941年9月于山西绛县阵亡61、朱世勤中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62、戴安澜中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63、王凤山中将,1942年6月于山西临汾阵亡64、常恩多中将,1942年8月因病殉职65、王赓中将,1942年于埃及开罗因病殉职66、王立业中将,1943年2月于山西稷山阵亡67、黄维纲中将,1943年3月于湖北南漳因病殉职68、吕继周中将,1943年10月于甘肃临洮因病殉职69、彭士量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0、许国璋中将,1943年11月于常德会战中自戕殉国71、孙明瑾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2、柴意新中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73、韩文英中将,1944年4月于福建光泽因伤病殉职74、吕公良中将,1944 年5月于豫湘桂会战中阵亡75、王甲本中将,1944年9月于豫桂湘会战中阵亡76、陈济桓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77、阚维雍中将,1944年11月于豫湘桂会战中自戕殉国78、李忍涛中将,1944年因飞机失事殉职79、洪行中将,1944年于滇西反攻中因车祸殉职80、高双成中将,1945年1月因伤病殉职81、齐学启中将,被俘后1945年于缅甸殉国国军少将(171人)==========1、杨特少将,1925年5月于山东济南阵亡2、滕久寿少将,1932年2月于淞沪抗战中阵亡3、韩家麟少将,1932年7月于黑龙江海伦阵亡4、王润波少将,1933年3月于长城抗战中阵亡5、曾邦宪少将,1937年7月于河北宛平阵亡6、眭宗熙少将,1937年8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7、张树桢少将,1937年8月于河北怀来阵亡8、张本禹少将,1937年8月于北京南口阵亡9、路景荣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0、李友梅少将,1937年9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1、尉迟凤岗少将,1937年9月于河北涿州阵亡12、梁鉴堂少将,1937年9月于忻口会战中阵亡13、杨杰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4、庞泰峰少将,1937年10月于河北宁晋自戕殉国15、秦庆武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6、刘眉生少将,1937年10月于山西洪山阵亡17、宫惠民少将,1937年10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8、丘之纪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19、吴桐岗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0、邓玉琢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1、朱之荣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2、刘启文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3、唐惠洽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4、高志航空军少将,1937年11月于河南周家口机场殉职25、李伯蛟少将,1937年11月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6、曾庆敏少将,1937年于淞沪会战中阵亡27、万全策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28、蓝运东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29、朱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0、易安华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1、姚中英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2、李兰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3、李绍嘉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4、罗策群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5、黄纪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6、韩宪元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7、华品章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8、陈节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39、刘国用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0、雷震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1、谢承瑞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2、蔡如柏少将,1937年12月于南京保卫战中阵亡43、赵渭滨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4、邹绍孟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5、范廷兰少将,1938年3月于河南修武阵亡46、陈纯一少将,1938年3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7、杨怀少将,1938年4月于江苏溧阳阵亡48、罗芳珪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49、江帷仁少将,1938年4月于安徽蒙城阵亡50、吕晓韬少将,1938年4月于山西安泽阵亡51、刘桂五少将,1938年4月于绥远黄油干子阵亡52、严家训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3、李友于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4、扈先梅少将1938年4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5、朱家麒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6、马骥德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7、彭璋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58、马威龙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兰考阵亡59、邓佐虞少将,1938年5月于徐州会战中阵亡60、陈蕴瑜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兰考阵亡61、毛麟义少将,1938年5月于河南开封阵亡62、傅忠贵少将,1938年9月于山东惠民阵亡63、梅一平海军少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64、杨家骝少将,1938年9月于江西麒麟峰阵亡65、李秉君少将,1938年9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66、毛岱钧少将,1938年9月于江西庐山阵亡67、雷忠少将,1938年10月于安徽霍邱阵亡68、钟芳峻少将,1938年10月于广东福田自戕殉国69、王锡山少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0、李大中少将,1938年10月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1、王桢祥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2、蔡劭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3、田耘少将,1938年于武汉会战中阵亡74、邵令江少将,1938年11月于广州三水船沉殉职75、范筑先少将,1938年11月于山东聊城自戕殉国76、张镜远少将,1938年11月于湖南城陵矶自戕殉国77、徐积璋少将,1938年12月于山西闻喜阵亡78、周卓然少将,1938年于山西风陵渡阵亡79、李少初少将,1938年阵亡80、张廷玉少将,1938年于山西沁源遇敌机轰炸殉职81、胡文臣少将,1938年于江苏宿迁阵亡82、林英灿少将,1939年1月于广东清远阵亡83、卢尚秀少将,1939年1月于河北阵亡84、李树棠少将,1939年2月于山西太原自戕殉国85、王自衡少将,1939年3月于山东阵亡86、朱毅先少将,1939年3月于河南新乡阵亡87、龚选登少将,1939年3月于南昌会战中阵亡88、陈世藩少将,1939年8月于江西景德镇遇敌轰炸殉职89、武汉卿少将,1939年8月于河北安次阵亡90、马秉忠少将,1939年9月于河南淮阳阵亡91、邵一之少将,1939年11月于广西昆仑关阵亡92、韩炳宸少将,1939年11月于山东莱阳阵亡93、潘滨少将,1939年于江西广丰阵亡94、韦灿少将,1940年2月于桂南会战中阵亡95、吴赓恕少将,被俘后1940年3月于上海殉国96、袁聘之少将,1940年3月于河南宁陵阵亡97、张敬少将,1940年5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98、蓝挺少将,1940年6月于枣宜会战中阵亡99、田温其少将,1940年于枣宜会战中因伤病殉职100、夏杨寿先少将,1940年于河南安阳阵亡101、燕鼎九少将,1941年1月于河南汝南被俘殉国102、张雅韵少将,1941年3月于上高会战中阵亡103、艾亚春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104、梁希贤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自戕殉国105、陈文杞少将,1941年5月于中条山会战中阵亡106、李石安少将,1941年于中条山会战中被俘殉国107、杨生少将,1941年7月于江西南昌阵亡108、梅明章少将,1941年8月于安徽阵亡109、朱实夫少将,1941年9月于甘肃因伤病殉职110、刘世焱少将,1941年9月于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111、王儒钦少将,1941年9月于山西阵亡112、黄红少将,1941年9月于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阵亡113、程啸平少将,1941年于浙江绍兴阵亡114、李挺少将,1942年4月于浙江桐乡阵亡115、谢晋元少将,1942年4月于上海“孤军营”内殉国116、刘星南少将,1942年5月于山东单县阵亡117、郭子斌少将,1942年5月于山东潘庄阵亡118、胡义宾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19、凌则民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20、柳树人少将,1942年5月于滇缅会战中阵亡121、岑家焯少将,被俘后1942年6月于新加坡殉国122、袁福崇少将,1942年6月于浙赣会战中阵亡123、窦来庚少将,1942年8月于山东莒县自戕殉国124、张庆澍少将,1942年8月于山东莒县阵亡125、薛如兰少将,1942年10月于陕西阵亡126、黄光炎少将,1942年12月于广东乳源因车祸殉职127、闵季连少将,1942年于云南保山阵亡128、周致中少将,1943年2月于山东恩县阵亡129、张少舫少将,1943年2月于山东城顶山阵亡130、杨世立少将,1943年4月于山西垣曲阵亡131、陈涉藩少将,1943年5月于鄂西会战中阵亡132、高道先少将,1943年5月于山东被俘殉国133、江春炎少将,1943年7月于山东邹县阵亡134、李竹林少将,1943年夏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35、陈飞龙少将,1943年10月于安徽凤台阵亡136、黄德兴少将,1943年10月阵亡137、陶绍唐少将,1943年10月于湖南桃源阵亡138、张惠民少将,1943年12月于常德会战中阵亡139、董瀚少将,1943年因飞机失事于云南芒市阵亡140、陈范少将,1944年1月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41、张剑虹少将,1944年1月阵亡142、丁立群少将,1944年1月于江苏阵亡143、王成桂少将,1944年2月于重庆遇敌机空袭殉职144、曾万里海军少将,1944年4月于印度孟买殉职145、肖孝泽少将,1944年4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6、黄永淮少将,1944年4月于豫中会战中被俘后自戕殉国147、杨尚武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8、李培芹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49、卢广伟少将,1944年5月于安徽颍上阵亡150、覃子斌少将,1944年5月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51、陈绍堂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2、周鼎铭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3、王家让少将,1944年5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4、徐亚杰少将,1944年5月于湖南雪峰山阵亡155、张景南少将,1944年5月于山东邹平阵亡156、林谋盛少将,1944年6月于新加坡被俘殉国157、王剑岳少将,1944年6月于豫中会战中阵亡158、余子武少将,1944年8月于长衡会战中阵亡159、王寿廷海军少将,1944年9月于上海因伤病殉职160、易凤翔少将,1944年9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1、史蔚馥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被俘殉国162、胡厚基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3、吕旃蒙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4、吴展少将,1944年11月于桂柳会战中阵亡165、李颐少将,1944年于缅北滇西反攻中阵亡166、王魁一少将,1945年2月于山东阵亡167、萧健九少将,1945年3月于山东临清阵亡168、王宇震少将,1945年5月于豫西鄂北会战中阵亡169、胡旭旰少将,1945年6月于浙江孝丰阵亡170、曹向经少将,1945年于湖南被俘殉国171、张治平少将,1945年于湖北阵亡。
满族人的爱国情怀与抗日斗争
![满族人的爱国情怀与抗日斗争](https://img.taocdn.com/s3/m/ba5aa54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0.png)
满族人的爱国情怀与抗日斗争撰稿:李标满族人热爱国家,是爱国民族的典范。
无论是清代,还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满族人始终爱国。
尤其是面临外敌侵略的时候,满族人的爱国情结更是可歌可泣。
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抗日期间的事迹,既有军人的事迹,也有文化界的事迹。
上世纪30年代,日军占领北京,满族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率军抗击日寇,满族将军佟麟阁、中国共产党党员白乙化是杰出代表,是满族军人的领袖。
1932年5月,白乙化在家乡组建“平东洋抗日义勇军”,任司令。
由于他好穿白衣,指挥作战灵活机动,人称“小白龙”。
1935年,白乙化参加“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被誉为运动中的“虎将”。
1939年,白乙化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司令员;年底,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
1941年,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白乙化的在指挥密云马营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
在文教界,满族同胞抗日形式多种多样。
满族爱国知识分子,有的南下到大后方,有的留在北京继续斗争。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他是程派京剧的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代表剧目有《锁麟囊》、《荒山泪》等许多剧目。
1943年,程砚秋无视日本宪兵和汉奸的政治迫害与武力威逼,坚决拒绝为侵略者演出。
他表现'宁死枪下、也不从命'的民族气节,弃伶从农,隐遁西山,以耕田为生,不登台唱戏。
程砚秋归隐两年,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他满怀胜利的喜悦在北平广播电台做广播演说,愤怒控诉日寇在华的种种罪行,这才重返舞台,又急急忙忙到东北为观众演唱。
新中国解放后,程砚秋成为了满族人中的杰出代表,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
还有的满族人从事地下抗日活动,惊心动魄。
辅仁大学教授英千里组织进步社团,后任地下爱国组织'华北文教协会'书记长。
他们收集敌伪情报,向后方输送青年,进行爱国抗日宣传,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地下抗敌工作。
后遭到日伪警察逮捕,在狱中倍受酷刑,但他威武不屈,体现了满族人独有的坚韧精神。
抗战中牺牲的十大名将
![抗战中牺牲的十大名将](https://img.taocdn.com/s3/m/0b45e10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4.png)
抗战中牺牲的十大名将抗战中,有很多英勇无畏的将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十位名将中,他们或者一人带领一支部队,或者为整个抗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们的牺牲也使得我们更加珍惜和宝贵和平。
一、彭雪枫将军彭雪枫将军,男,四川威远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76军军长、第98军军长等职务。
他率领第76军在黄河北岸的鲁南地区坚守近六个月,后因负伤离开战斗,于1938年7月12日在南京病逝,年仅三十三岁。
彭将军的光辉事迹,被誉为“六个月的狙击”,为我党我军树立了伟大榜样。
二、叶挺将军叶挺将军,男,1902年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曾任红军第四军军长、新四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在抗日战争中,他曾率领的部队持续多次地打败了日军,并在淞沪会战和太原保卫战中取得了全胜。
1941年6月,叶挺将军在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战功最高的将领”。
三、白崇禧将军白崇禧将军,男,湖南浏阳人,曾任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等职务。
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着军队投入到了抗战的阵地上。
在侵华日军对日本第一次全面轰炸中,白将军曾呼吁国民志愿军组织迎敌。
在他的建议下,五千余名民众共聚成“五千人拼命队”,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保卫了城市的安全。
四、谷正伦将军谷正伦,男,四川仁寿人,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司参谋长、西康保安都司指挥官等职务,是我军革命的先驱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在战场上负伤,但仍然坚持战斗,最终就是在集火中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了整个部队战斗的信念。
五、蒋光鼐将军蒋光鼐将军,男,湖北黄梅人,曾任第25路军司令、新一军军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部队在江西地下进行游击战争,并多次成功地打败了日军,成为了中国军队中的英雄。
1941年,他在贵州打击南昌方面蒋介石的多次攻击中牺牲,留下了令人钦佩的事迹。
六、林仙洲将军林仙洲将军,男,广东南海人,曾任中国远征军协理区司令、中原边区政府副主席等职务。
二战时期中日战死将领
![二战时期中日战死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b6e24b39453610661ed9f4dd.png)
二战时期中日战死将领2008-02-27 14:46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15日止的时间内,死于中国境内的日军将领名单。
一.被国民革命军击毙1.林大八,陆军少将,1932/03/01,毙于上海。
2.仓永辰治,陆军少将,1937/08/29,毙于上海吴淞。
3.家纳治雄,陆军少将,1937/10/11,毙于上海。
4.浅野嘉一,陆军少将,1937/11/14,战伤毙命天津。
5.加藤仁太郎,海军少将, 1938/07/ 31 毙于长江下游。
6.杵春久藏,陆军少将,1938/08/02 毙于山西运城。
7.饭冢国五郎,陆军少将,1938/09/03毙于江西德安。
8.小笠原数夫,陆航中将, 1938/09/04 坐机于湖北孝感被击毁。
10.饭野贤十,陆军少将,1939/03/22 毙于南昌。
11.山田喜藏,陆军少将,1939/05/12 毙于湖北大洪山。
12.田路朝一,陆军中将,1939/06/17 毙于安徽南部。
13.小林一男,陆军少将,1939/12/21 毙于内蒙古安北。
14.中村正雄,陆军中将,1939/12/25 毙于广西昆仑关。
15.秋山静太郎,陆军少将,1940/01/23 毙于山东。
16.左藤谦,陆军少将,1940/03/02 毙于江西潘阳湖。
17.木谷资俊,陆军中将,1940/03/20 毙于江西。
18.水川伊夫,陆军中将,1940/03/22 毙于内蒙古五原。
19.前田治,陆军中将,1940/05/23毙于山西晋城。
20.藤堂高英,陆军中将,1940/06/03 毙于江西瑞昌。
21.大冢彪雄,陆军中将, 1940/08/05毙于晋东南。
22.井山官一,陆军少将,1940/10/16 毙于湖北宜昌。
23.大角芩生,海军大将,1941/02/05 坐机于广东中山被击毁。
24.须贺彦次郎,海军中将,1941/02/05 坐机于广东中山被击毁。
东北抗联著名将领 杨靖宇等多半将领壮烈牺牲
![东北抗联著名将领 杨靖宇等多半将领壮烈牺牲](https://img.taocdn.com/s3/m/9695832b0b4c2e3f572763a2.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东北抗联著名将领杨靖宇等多半将领壮烈牺牲导语:杨靖宇(1905-1940) 抗联一军军长、抗联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化名张贯一,1905年2月13日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杨靖宇(1905-1940)抗联一军军长、抗联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化名张贯一,1905年2月13日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村。
1926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同年5月初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做白区工作。
1929年春到东北地区工作,担任抚顺特支书记,后被捕入狱。
“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满洲反日会党团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
1932年初中共哈尔滨市委重新建立,杨靖宇任市委书记,同年4月代理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
1933年1月将磐石游击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时任政治委员,同年5月当选中共满洲省委委员。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时任师长兼政委。
1934年11月任南满特委常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
1936年2月部队宣布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7月成立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任总司令兼政委,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委员。
1940年2月23日被日伪军封锁围剿在吉林省蒙江县(现靖宇县)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激战中壮烈牺牲。
李红光(1910-1935)抗联一军一师师长李红光,原名李弘海,别名李义山,朝鲜族,1910年生于朝鲜京畿道龙岩郡丹洞。
1925年随父母到吉林省磐石县。
1926年到伊通县流沙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抗日战争阵亡将领名单(国、共)
![中国抗日战争阵亡将领名单(国、共)](https://img.taocdn.com/s3/m/483ca0c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b.png)
中国抗日战争阵亡将领名单(国、共)中国抗日战争阵亡将领名单(国、共)一、八路军:114名文字1、王平陆1902-1938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政委。
冀热边区特委书记1937年12月30曰在热河省青河沿战斗中负重伤,1938年1月1曰牺牲2、陈锦秀1912-1938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1938年1月22曰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作战牺牲3、理琦1908-1938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委员会主席1938年2月13曰在山东省牟平县雷神庙作战牺牲4、刘礼年1909-1938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1938年3月31曰在山西省宁武县石湖河作战牺牲5、陆省三1915-1938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
鲁东地区工委书记1938年4月在山东省昌邑县瓦城村被敌杀害6、叶成焕1913-1938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1938年4月16曰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牺牲7、王育民1914-1938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1938年5月11曰在河北省南宫县被敌杀害8、刘连科1917-1938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8年8月在河北省蓟县潮白河战斗中牺牲9、秦进乐1909-1938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1938年9月23曰在山西省辽县作战牺牲10、陈宇环1896-1938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1938年9月与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11、张襄国1911-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1938年9月于北平市北西野山坡战斗中牺牲12、洪麟阁1902-1938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1路总指挥1938年10月在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13、韩明柱1913-1938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1938年10月8曰在山东省长山县西蒙家庄战斗中牺牲14、金道松1911-1938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1938年11月21曰在曰军空袭延安时牺牲15、杨靖远1902-1938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1938年12月14曰在河北省盐山县牺牲16、宣侠父1898-1938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7、那恕1915-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1938年于河北省涞水县作战牺牲18、杨万林1911-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1938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村战斗中牺牲19、温健公1908-1938河北==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1938年12月26曰在敌机空袭中牺牲20、黄政1908-1938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1938年在绥远省陶林县章旦沟战斗中牺牲21、李剑卜1914-1939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1939年2月在河北省霸县新镇被敌杀害22、邓永耀1913-1939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3曰在河北省武邑县徐沙村战斗中牺牲23、陈生庆1912-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1939年3月26曰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24、鲍辉1904-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30曰在山东省博山县遇害25、高唏1913-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1939年3月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26、蒋洪高1909-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1939年3月在河北省定县长庄战斗中牺牲27、苏苏1914-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1939年6月与河北省迁安县大峪战斗中牺牲28、马耀南1902-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1939年7月22曰在山东省垣台县牛王庄战斗中牺牲29、黄胜斌1912-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1939年于河北省获鹿县作战牺牲30、魏大光1911-1939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1939年8月在河北省永清县大宁口村乘船时与曰军汽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31、郭征1915-1939八路军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1939年9月28曰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战斗中牺牲32、王铭森?-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11月15曰在山西省应县马牙寺作战牺牲33、胡一新1913-1939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1939年11月于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作战负伤后牺牲34、余化臣1908-1939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9年于河北省丰润县城关作战牺牲35、段世曾1904-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1939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战斗中牺牲36、董少白1912-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牺牲于山东省费县37、杨铁成1914-1939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牺牲于河北省霸县38、牟光义1901-1939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1939年12月12曰在山东省掖县河南村与扫荡的曰军遭遇,被捕后牺牲第二部分1940年1月-1941年12月39。
最新抗日英雄事迹 抗日英雄的故事
![最新抗日英雄事迹 抗日英雄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c5dce202020740bf1e9bce.png)
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国军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时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身体充当火药支架。
随着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敌军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牺牲时,年仅19岁。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国共产党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
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
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
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
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
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
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
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实施爆破。
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
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部分共产党将领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部分共产党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e54f76e4f61fb7360b4c659c.png)
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部分共产党将领左权1905年出生,湖南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兼任第二纵队司令员,1942年五月二十五日在山西辽县麻田牺牲邓振询1904年出生,江西兴国人,1927年出生时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新四军苏南军政委员会书记兼任行政公署副主任1943年八月三日在江宁县牺牲彭雪枫1907年出生,河南镇平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师长,时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任淮北军区司令员,1944年九月十一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于日军作战时牺牲。
杨靖宇1905年出生,河南确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任政治委员,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任政委,1940年二月二十三日,与日军作战时牺牲。
赵一曼1905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被派往苏联学校,1930年回国从事地下工作,曾任哈尔滨工会代理书记,时任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三团政委,1935年冬与日军作战时被俘,1936年八月二日在珠河县牺牲。
赵尚志1908年出生,辽宁朝阳人,黄埔军校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时任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
1942年二月十二日在鹤立县作战牺牲。
项英1898年出生,湖北武昌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
时任中央东南局书记兼任新四军副军长。
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与三月十三日被叛徒杀害龙树林1911年出生,江西上饶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大学学习。
回国后曾任红军教导总队训练处主任,时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挺进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五日,随三支队在度江北上江都县牺牲。
田守亮1916年出生。
安徽六安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十五军团师长,时任新西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1941年三月十六日在赴延安中,在连云港北海面牺牲朱文立1900年出生,广西百色人,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军团参谋长,时任新四军第十五师十五旅副旅长,1942年一月在汉阳牺牲刘别生1915年出生,江西安福人,1927年参加红军,时任新四军第四十八团长,苏浙军区第一支队司令员,1945年六月四日,在浙江新登战役中牺牲。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铭刻牺牲者名字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铭刻牺牲者名字](https://img.taocdn.com/s3/m/ff0630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8.png)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铭刻牺牲者名字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的9月18日,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它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序幕,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段血泪斑斑的历史。
在这一天,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英勇牺牲的无数人们的名字,他们的牺牲不仅代表着对敌人的抵抗,更承载着纪念与警醒的使命。
一、铭刻在历史长河中的牺牲者名字1. 张作霖:张作霖,沈阳火车站遭遇爆炸,以身殉国,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军事家之一,他坚决反对外国侵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 章太炎:章太炎,中国近代的著名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先驱,他长期致力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的名字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3. 杨靖宇:杨靖宇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位英雄将领,他率领游击队,进行了长期的抗日斗争,在长时间的战斗中,他为了保卫祖国,坚守岗位,最终牺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前线。
4. 叶挺:叶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九一八事变中始终抵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积极投身于中国抗日战争,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5. 包公祠:位于辽宁沈阳市的包公祠,作为对九一八事变的永久纪念和警醒,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前来祭奠,牺牲者们的名字铭刻在祠堂之中,让人们铭记历史、警醒未来。
二、铭记牺牲者的意义1. 纪念历史:铭刻牺牲者名字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英勇牺牲的人们,他们无私奉献、舍生忘死,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热血。
铭刻牺牲者的名字,是对历史的警醒和反思,不让过去的悲剧再次发生。
2. 警示未来:九一八事变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我们不能忘记其中的教训。
铭记牺牲者名字,是为了警示我们,面对内外压力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永远不要让敌人侵犯我们的土地。
3. 唤起民族自豪感:铭刻牺牲者的名字,是为了唤起民族自豪感。
他们是中国历史中的英雄,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独立,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应该永远被铭记并传承下去。
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抗日烈士与英雄人物
![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抗日烈士与英雄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5be581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c.png)
九一八事变中的中国抗日烈士与英雄人物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也被称为“九一八国耻”。
它发生在1931年的9月18日,是指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在中国东北辽宁省的沈阳市引爆了一列属于日本南满铁路的列车,借此借口占领了中国东北三个省份。
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并为中国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在九一八事变中,许多中国抗日烈士和英雄人物崭露头角,他们用血肉之躯和坚定的信念,为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张学良将军张学良是九一八事变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中国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儿子,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意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意图,积极参与中国的抗日斗争。
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参与了许多抗日战斗。
他的行动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斗志,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陈赓将军陈赓是九一八事变中的另一位英雄人物,他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将领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陈赓站出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并积极组织军事抗日力量。
他在1932年成立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带领这支军队坚决与日军作战,保卫了中国东北的领土。
陈赓将军的英勇事迹激励了许多中国人民,他被誉为“东北抗日第一名将”。
三、邓演达九一八事变中,邓演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杰出领导人,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事变后立即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组织东北抗日力量,并与张学良等人合作,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邓演达为中国东北的抗日斗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坚持和勇气为后来的抗战奠定了基础。
四、林彪将军林彪是九一八事变中一位杰出的中国抗日英雄人物。
他当时在东北的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他放弃学业,投身到东北抗日的事业中。
林彪参与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并积极与日军作战,保卫中国东北的领土。
他的英勇事迹令人钦佩,为后来的抗日战争种下了抗日的种子。
五、杨靖宇将军九一八事变中,杨靖宇以其英勇的抗日精神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备受赞誉的英雄人物。
历史趣谈:抗战英烈吴克仁 淞沪抗战牺牲最高级别的将领
![历史趣谈:抗战英烈吴克仁 淞沪抗战牺牲最高级别的将领](https://img.taocdn.com/s3/m/896e5c1352ea551810a6878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吴克仁淞沪抗战牺牲最高级别的将领导语:抗战英烈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满族,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省)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军长。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抗战英烈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满族,吉林宁安(今属黑龙江省)人。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军长。
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吴克仁烈士简介吴克仁烈士是吉林宁安人。
1915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
1925年,赴日本炮兵学校学习。
回国后,先后任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研究班主任兼炮兵教导队队长、东北炮兵第18团团长、117师师长等职。
1936年4月,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7军副军长,随军长王以哲驻延安,执行合作抗日的协定,为红军输送弹药物资。
不久,升任第67军军长,率部驻防皖北、豫东地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克仁指挥所部在津浦线姚马渡阻击南下的日军中岛师团。
后因上海战事吃紧,吴克仁率部调往松江。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6、第18师团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猛扑松江,企图迂回包抄上海。
吴克仁奉命死守松江三日,以掩护上海守军撤退。
吴克仁率部在松江苦战至11月8日夜,终于完成死守松江的任务。
9日,率余部从松江突围。
傍晚,吴克仁余部撤退至青浦白鹤港时与日军穿插部队遭遇,交战中,吴克仁中弹牺牲。
吴克仁烈士生平经历淞沪抗战阵亡的最高将领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满族,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三道湾一个农民家庭。
童年入乡塾受启蒙教育,民国成立生活常识分享。
英雄抑或叛徒“满族第一抗日将领”赵侗死亡之谜
![英雄抑或叛徒“满族第一抗日将领”赵侗死亡之谜](https://img.taocdn.com/s3/m/ed6a36f603d8ce2f016623d2.png)
作者: 王龙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同舟共进
页码: 65-7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抗日将领 英雄事迹 死亡之谜 叛徒 满族 民族英雄 抗日战争 东北地区
摘要: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间,多少不甘屈服的血性儿女挺身围难.誓死抵抗。
杨靖宇及东北抗联等英雄事迹已耳熟能详,百代流芳,然而,另一位功败垂成、死于非命的抗日领袖赵侗,至今面目模糊,毁誉难分。
在国民党看来他
是“当代岳飞”、“民族英雄”,死后被追赠陆军中将;在共产党眼里他则是卖身投靠的叛徒,抢地盘、搞摩擦的“马前卒”.其事功荣辱,有着天壤之别。
抗日战争中的河北满族
![抗日战争中的河北满族](https://img.taocdn.com/s3/m/bd5ee80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4.png)
作者: 铁男
出版物刊名: 满族研究
页码: 30-37页
主题词: 满族人;宽城;抗日政权;抗日战争;暴动;遵化;司令员;汉族人民;丰宁;青龙满族自治县
摘要: <正>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于革命斗战精神的民族。
笔者在长期积累的资料和参加《河北省民族志》“满族部份”编写过程中,在河北各地,了解了大量满族人民参加反封建统治,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的事实。
现仅就河北各地满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就已经掌握的材料,做一简易介绍。
河北省是满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河北满族约有172多万人,接近全国满族982万人的六分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佟麟阁将军1892年10月生,河北高阳人,字捷三。
行伍出身。
1925年任冯玉祥部国民军第一师师长,1926年兼陇南镇守使。
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教导团团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7年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事训练团团长。
七七事变爆发,任北平(今北京)南苑驻地指挥官,1937年7月28日被日机炸死,是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1947年3月13日,佟麟阁生前在北京居住过的南沟浴大街被命名为佟麟阁路。
今北京佟麟阁路就是为纪念这位满族抗日民族英雄而命名的。
陈翰章将军(1913—1940),满族,吉林敦化人。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抗联将领。
陈翰章自幼性情刚毅,聪明好学,曾被誉为敦化的“小才子”。
1927年夏,他进入敖东中学,开始接受反帝爱国思想。
很快就成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并主编校刊《敖中》,撰写和发表宣传爱国思想的文章。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陈翰章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2年9月,他投笔从戎,参加了东北裙吻胺剿玖畈棵厥椤M辏馊偌尤胫泄膊常⒊晌裙忻孛艿匙橹幕愀涸鹑酥弧?934年,陈翰章被党组织派往关内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活动。
1935年,陈翰章回到东北,脱离抗日救国军,加入到抗日联军的队伍之中。
以后历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参谋长兼师党委书记,第二军第五师师长、党委书记、中共南满省委委员、抗联第三方面军指挥等职。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部转战于镜泊湖等吉黑两省交界地区,同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940年秋,敌人调重兵围剿陈翰章部。
在雪野寒冬,给养匮乏的严重形势下,他毅然决定亲自率领60余人的小分队留守镜泊湖地区牵制敌人,掩护三方面军主力突围转移。
同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小分队被敌人包围。
在生死关头,陈翰章拒绝了敌人的劝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积极掩护其他同志奋力突围,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
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
这首至今仍流传在东北地区的民歌,表达了人民对抗日英雄陈翰章的深切怀念。
吴克仁将军吴克仁(1894-1937)字静山,满族,黑龙江宁安人。
镶白旗满洲乌拉那拉氏。
1915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5年赴日本军校学习。
历任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教导队队长,国民党陆军一一七师师长、六十七军军长。
先后参加和城抗战、华北抗战和淞沪抗战。
1937年11年6日,为掩护主力战部队撤退,率六十七军扼守松江,与日军展开恶战。
9日部队撤退至青浦白鹤,与日军穿插部队遭遇,中弹阵亡。
唐聚五唐聚五(1898--1939),字甲州,满洲正黄旗人,生于双城县新镶兰旗三屯(今兰棱镇新化村)。
唐聚五幼时,天资聪颖,喜武好斗,常作领兵打仗的游戏,指挥井然有序,俨然儿童领袖。
11岁入私塾读书,四年后进城里一家木匠铺学徒,1916年入东北军二十七师当兵,因作战勇敢,加之枪法好,受张学良赏识,1926年升为少校副官。
同年五月入东北陆军议武堂第六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晋升为团长。
唐聚五的上司东边道镇守使于芷山"九?一八"事变后投敌叛变。
1932年4月2日唐聚五毅然率辽东十四县与警民众起义,成立“辽宁民众自卫军"。
同年5月初。
自卫军总部至通化县,整个东沿十余县,方圆数千里完全在自卫军的控制之下,并成立了银行,发行了货币,安定了人心。
[ 转自铁血社区/ ]1932年8月15日,唐聚五在通化主持召开各路司令、县长及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根据张学良指示,立即成立辽宁省临时政府,任命唐聚五为代理省主席,晋升陆军中将兼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二军区总指挥、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当时下辖七个方面军,兵力约15万人以上。
日寇调集大量兵力,围剿聚五所领导的抗日武装,皆被粉碎。
后日寇出动大批飞机、装甲车向民众自卫军根据地发起猛攻,唐终因寡不敌众,将余部就地分散隐蔽,他只带几名随从,轻装入关。
"七、七"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于1937年7月23日任命唐聚五为东北游击司令,授陆军中将衔。
8月3日唐率部北上,进入太行山区,特拜见十八集团军总指挥朱德,请求援助。
朱德命令吕正操部拨出部份武器弹药予以补充。
9月间挺进冀东一带,聚集辽宁民众自卫军旧部,历时30天就编成6个纵队,达5千余人,分驻迁安,玉田、宝坻,莲花、青龙一带。
1938年9月16日,日伪在迁安县的平台山包围了唐聚五部,几经突围,皆被腰部负伤,仍然继续顽强指挥战斗,击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后,头部连中三阻。
唐弹,壮烈牺牲,时年41岁。
唐聚五牺牲后,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在重庆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冯玉祥将军和孙科分别送来挽联:"气壮山河,忠光简册,早复东北,告慰英灵"和"忠烈壮千秋,自有殊勋腾上国,乾坤存正气,那堪挥泪吊忠魂。
"当时的东北著名人士李杜、莫德惠、刘尚清等也送了挽联。
1940年2月12日,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发表了《追悼唐聚五将军》的社论。
对唐聚五将军的抗日救国业绩和英勇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表示沉痛悼念。
邓铁梅1931年11月22日满族**民族英雄邓铁梅组织东北民众自卫军,于凤城举事,打响了“九一八”事变后辽东民众抗日的第一枪。
1893年2月15日出生于本溪小市一个满族家庭。
自幼读书,曾任凤城县公安局长,1929年被免职调省警务处岫岩小汤沟顾家堡子(当时属凤城县)等地,召集朋友、旧部150多人,收集枪支100多支,在顾家堡宣布成立抗日队伍,开始称东北民众义勇军,后改称东北民众自卫军。
东北民众自卫军当时编成了3个大队,1个武术队(俗称大刀队),共六七百人。
1931年12月25日,邓铁梅司令在周家堡子(今宝山镇周家村)集合战士500人召开进攻凤凰城动员大会,他慷慨陈词,揭露日军侵我国土、钉我同胞的滔天罪行,号召战士们一定要消灭侵略凤凰城的日军,相伺机夺回凤凰城。
邓铁梅率领全体战士向凤凰城进军,行军到三义庙(今宝山镇岔路村三义庙村民组)稍事休息,进行战斗部署,兵分3路进攻凤凰城:第一大队从南河沿进南大街(今龙源路)经衙门胡同(今振兴街)攻取老营房**守备队驻地,武术队随队参战;第二大队从白家岭(今凤白山区龙山村与良种村交界处)经城西沟直取火车站;第三大队从赫家沟(今凤山区团山村)渡河进山东街进攻警察局(今八一二五五部队院内)、税捐局(今石桥路247号楼后部)、东三省官银号(农行凤城市支行对门原自来水公司处)等敌伪机关。
同时派出两小股部队于凤山岳城站南北两侧破坏铁路和通讯设备,阻止日军从安东(今丹东)、鸡冠山两个方向增援。
部署停当,邓铁梅于三义庙坐镇指挥,任命第一大队长于深海为总指挥,率领部队乘夜色向凤凰城挺进。
12月26日零时30分战斗打响。
喊杀声、枪声把日本侵略者从睡梦中惊醒,慌忙迎战。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老营房。
于深海命令武术队为先锋,战士们手持大刀,翻越院墙,几次冲进院内,遭到日军拼死抵抗,伤亡惨重,始终未能攻下这个锯点。
负责攻打凤凰城站南北两侧的部队未能按计划破坏铁路,凌晨2时30分、4时20分,日军增援列车开进凤凰城,邓铁梅部随即撤出战斗。
这次战斗,邓部先后攻进火车站、砸开监狱(今振兴街与邓铁梅路交*处北侧)、冲进“县维持会”院内(今满族大楼前)、烧毁日本人平井贞一郎开办的药房,共打死日本侵略者10人,缴获机枪2挺、手枪1支,放出凤城监狱中的“犯人”50多人,借得税款3587元(大洋),缴获药品等物资。
清晨5时,部队撤到三义庙,邓铁梅对随队前来的从凤城监狱放出的“犯人”进行教育,一部分当即参加东北民众自卫军,走上抗日道路。
战斗中邓部牺牲第二大队长王希臣以下30多人。
日本侵略者统计这个战斗“损失程度超三万元”。
西河小队长认为是一次“艰巨的战争”,使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
夜袭凤凰城表现出东北民众自收军“以自卫手段,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大无畏精神和“为自卫而死,为国家而死,为民族争生存而死,死有余荣”的英雄气慨。
1932年2月邓铁梅联合李子荣部进军庄河,获得一批弹药。
3月邓铁梅将司令部设在尖山窑,6月夜袭龙王庙,打死李寿山伪军六七人,俘虏100多人,把李寿山赶出龙王庙。
7月东北大学毕业生苗可秀来到邓铁梅部,参赞军务。
8月于尖山窑设立军官学校。
9月邓铁梅进驻龙王庙,设立司令部,下设参谋、政务、副官、秘书、军械、军需、军法、军医8个处,辖18个团、3个支队、1个大刀队,人数发展到七八千人。
在进军庄河、智取三义庙、夜袭黄圭坎、攻打大孤山、血战红花岭等战斗中屡创日军,战功显赫,威震辽江。
1933年有人叛变,部队减员,化整为零,坚持抗日。
1934年6月邓铁梅被日军捕获,9月遇害。
东北民众自卫军逐渐解体。
但是邓铁梅创建抗日军队,立下不朽的功勋,1935年我党发表的《八一宣言》将邓铁梅誉为“民族英雄”。
1988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早在1946年,凤城人民就将凤城市内主要街道市场街命名为邓铁梅路,以纪念邓铁梅。
1988年,政协凤城满族自治县委员会主持集资,在凤城山下修建了邓铁梅、苗可秀纪念寿,纪念值得崇敬的抗日民族英雄。
王光宇王光宇,1911年出生,吉林省德惠县人。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宁安县委领导的游击队。
1936年2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2师师长,次年任第4军副军长。
1938年率第4军主力西征,同年12月在战斗中牺牲,年仅27岁。
1938年后,在黑龙江东部三江地区活动的东北抗日联军各部,进入了异常艰苦的斗争阶段,敌人调集6万余正规部队,对三江地区实行分割包围、重点“讨伐”,企图将抗联部队“聚而歼之”。
1938年5月27日,王光宇和第4军军长李延平率第4军西征部队踏上征途。
经过一个多月边筹粮、边战斗的艰苦行军,到达牡丹江岸与第5军西征主力会合。
经过混合编组休整后,穿越300里无人烟的高山密林,7月8日突然出现在苇河县楼山镇。
在攻打楼山镇战斗中,王光宇率奋勇队负责穿插突破。
镇内驻有一个伪军守备中队、一个铁道守备中队和数十名伪警察。
7月12日拂晓,王光宇率奋勇队出敌不意地攻入镇内,将敌人分割包围。
激战中,敌守备队长带着几个队员挥刀扑向王光宇,王光宇临危不乱,闪身躲过刀锋,反手一枪,子弹穿过敌队长胸膛,又打进他身后另一个敌人的脑袋。
“王副军长一枪打死俩家伙!”成为西征途中的美谈。
张兰生张兰生,(1909-1940.7)又名包巨魁,满族。
呼兰县城人。
在呼兰模范小学读书时,正值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呼兰各界群众纷纷上街游行,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
张兰生和同学张克明、滕永庆及县中学学生王文魁、常武明等联合发起成立呼兰县学生联合会。
发表声明,号召呼兰人民“猛醒”!"速起"!"为学生之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