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以气为主”

合集下载

试论文以气为主及相关理论发展

试论文以气为主及相关理论发展

3.论“文以气为主”一.“文气”的提出即理论发展古代文论中,最早提到气韵是魏的曹丕.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 这里的气指的是文章中呈现出的属于作者的一种独特的面貌,相当于常说的人的"气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质的存在,但气质又是虚渺的,它像山中的云一样缭绕在文字间.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提及了这一观念,进一步将“文气说”发展成为了“养气说”: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

”论徐幹,则云:“时有齐气。

”论刘桢,则云:“有逸气。

”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

”并重气之旨也。

而后刘勰更是补充道:“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

文明以健,珪璋乃骋。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意思是说:总之,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气质是相配合的,文辞和风格也是统一的。

文章必须写得明畅而有力,才能像珍贵的玉器那样为人所重视。

既要求起更大的教化作用,还要能增强文辞的骨力;这样才能体现作家的高才,使作品的风教和骨力密切结合而发出光彩。

而后,唐代的韩愈也提出了“气盛言宜说”,韩愈从来都是以孔孟传自居,他的文学主张植根于儒家的道德观念。

韩愈是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还是更加重视道德,他在《答李翊书》中提到:虽然,气,水也;言,浮物也。

水大,而物之大小毕浮,气之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长短于声之高下者皆宜。

意思是虽然文章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仍不可以不加强道德修养。

通过行使仁义的途径,探究儒家经典的起源,不要迷失方向,不能割断它的源头,穷尽我的一生。

文气如同水势一样,文辞如同水势一样,文辞如同水上的浮物一样。

水势浩大,那么物体无论大小都会浮起来,气势宏盛,那么些文章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一样全都适宜,运用自如。

这里的“气”,指的是人的道德修养。

浅论“文以气为主”

浅论“文以气为主”

浅论“文以气为主”13中文基地易浩诚20古代文论中,最早提到气韵是魏的曹丕。

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这里的气指的是文章中呈现出的属于作者的一种独特的面貌,相当于常说的人的“气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质的存在,但气质又是虚渺的,它像山中的云一样缭绕在文字。

用通俗的话来讲,“文以气为主”是指文章要表现出作家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个性才能,每篇文学作品都要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位,以自己的文气贯穿整个作品,这种“文气”是作者内蕴之气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的境界,它是充分的感情酝酿和事理条化的结果,其核心是一个“情”字。

第一次把文论与气结合的是孟子。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养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即“知言养气”,但是孟子的气还没有直接与文关联起来,主要针对的是个人的品性问题,由内而外,由人及文。

气与文之间,隔着一层行文者。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就直接把文与气联系了起来。

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提及了这一观念,进一步将“文气说”发展成为了“养气说”: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

”论徐幹,则云:“时有齐气。

”论刘桢,则云:“有逸气。

”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

”并重气之旨也。

而后刘勰更是补充道:“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

文明以健,珪璋乃骋。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意思是说:总之,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气质是相配合的,文辞和风格也是统一的。

文章必须写得明畅而有力,才能像珍贵的玉器那样为人所重视。

既要求起更大的教化作用,还要能增强文辞的骨力;这样才能体现作家的高才,使作品的风教和骨力密切结合而发出光彩。

浅析曹丕“文气说”

浅析曹丕“文气说”

目录第一章气”的思想渊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在古代哲学著作和文论思想中,关于其的论述相当多。

除去自然之气外,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形态,即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气论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哲学意义之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审美意义之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曹丕的文气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曹丕的文气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曹丕文气说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述魏晋时期随着文学走向自觉,品评文章的论文专著也相继出现,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几个主要的观点,其中“文气说”是《典论·论文》中最核心的观点,曹丕在《文论》中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古代文论—文气说

古代文论—文气说

文以气为主——《古代文论》论文文以气为主关键词:文气,曹丕,风格摘要:“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最早由魏代的曹丕提出,而后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

“文气说”是中国古代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之一,最早由魏代的曹丕提出,而后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发展和丰富。

接下来,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对“文气”说进行阐释。

一、“文气”说的提出与发展魏代的曹丕在其著作《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此所谓的“气”,显然是作家创作的个人特点和独创性,也就是风格,从理论上来讲就是对作家风格的确认和认可。

对于作家来说可发展面扩大了,也更加严格了,不仅要求内容形式的独到有力,其在文体风格语言运用上也要独树一帜,这样也就不会湮没在历史涛涛之河中了。

曹丕把作品风格和作家个性相互联系,以为风格导源于个性,且在其著作中列举四例,分别是:“徐干,孔融,刘桢,王粲”。

在曹丕看来,“气”不外乎两种,即清、浊两类。

清,多指阳刚之气;浊,多指阴柔之气。

两种气,代表两种风格类型。

而“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风格的独创性,而且阐释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作家的创作个性所决定,也是构成文学风格之独创性的基础。

风格导源于个性,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相统一,这是“文气”说最重要的观点,也是表现了曹丕真知灼见的地方。

其后,到了梁代,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也说“缀虑成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

”意思是说:谋思成篇,一定要充分的守住“气”,使文辞刚健充实,这样才有新的光辉,气对作品的作用,犹如飞鸟使用两个翅膀。

刘勰的这一说法,把“气”与文辞联系起来,对后世影响极大。

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韩愈进一步发展了刘勰的思想,使其更加具体化。

韩愈提出:“气,水也。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翻译: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

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

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

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

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

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

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

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原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出处: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

曹丕的文气说及其意义

曹丕的文气说及其意义

曹丕的文气说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题,它首先明确地将“气”的概念引入文学领域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第一次明确强调了作家的个性、气质与文学创作是不可分割的,把作家的“气”视为文章的生命,自觉地抒发个人的情感,追求文学创作的个性,因此,“文气说”的出现促成并标志着“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变,昭示着一个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并把文学创作推向了唯美的时代。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也就是“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

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那么,曹丕所谓的“气”又是什么呢?大体可理解为:“气”就是文章中反映出来的作家的气质个性,也即作者的天赋禀受。

它具体融化在作品里,则表现为作品的精神风貌,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艺术风格。

曹丕的“文气说”受东汉末年品评人物的风气影响,品评文章的风气也逐渐形成。

故而,品文章亦是品人。

首先曹丕所说的“气”,是指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属于生理和心理范畴,全然没有伦理道德色彩,完全不同于孟子所提倡的“浩然之气”。

这种观点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连年的战乱和接连不断的饥荒、瘟疫,导致人口大量丧亡,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极度混乱的社会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产生更多的是感时伤乱的悲凉情绪,“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的凄惨景象使得儒家传统的中庸思想,温柔敦厚的思想价值取向不可能在当时获得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同。

而另一方面,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家们同时又是胸怀远大的政治家,他们有着建功立业,力挽狂澜的雄心壮志和自信,使得他们更多的是探寻自身的价值所在,由广泛的社会道德的研究转向对自己内心的省查和肯定。

从曹丕“文以气为主”到陆机“诗缘情”

从曹丕“文以气为主”到陆机“诗缘情”

从曹丕“文以气为主”到陆机“诗缘情”摘要:曹丕的《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一说,是当时文学自觉意识最主要的体现方面之一,反映出建安文学的慷慨气概与感伤情怀的双重审美性格。

陆机的《文赋》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第一篇全面系统的论述文学审美特征的文章,空前的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重要观点,追求形式美和柔性美。

从曹丕“文以气为主”到陆机“诗缘情”,汉末魏晋的文学审美思想经历了层层深入的变迁,反映着了社会心理、情感的变迁。

最终这一时代唯美主义审美思想走向圆满。

关键词:典论论文;文赋;魏晋;文学审美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认为中国美学思想大转折的关键,而魏晋之际就是“这一大转折的关键的关键,是这一大转折的全面启动时期”(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这一时期,文学审美文化逐渐由社会与伦理名教转向自然与性情,因为这时人们开始向自身个性与情感的回归,使得文学由以前的政治工具而真正变为了一种艺术与美。

但这一时期的文学审美也是一个逐渐的变迁过程。

曹丕的创作被刘勰称为“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文心雕龙·才略》),就是说他的文采具有壮美与秀丽的双重性格;西晋陆机的作品却被后人认为“矫健之气不复存矣”(沈德潜《古诗源》)。

这一变迁表现在文学思想理论上时,在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中有具体反映。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业性著述。

在曹丕的心目中,文学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他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的文学价值观,突出和拔高了文学本身的地位和功用,对文学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评价。

这无疑突破了前人轻视文学的观点,使文学不再仅是汉代作家眼中的雕虫小技。

然后,曹丕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并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这是他的文学自觉意识最主要的体现方面。

以“气”论文和作家,是曹丕《论文》最突出的理论贡献。

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以力而致”。

唐代以“气”论文的渊源、演变与影响

唐代以“气”论文的渊源、演变与影响

47美学史研究“气”在古代文论中是十分重要的理论范畴,“气”作为哲学概念而出现,特指构成万物的原始物质,被认为是艺术和美的根源。

魏晋时期“气”的概念被引入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之中,用以“说明艺术生命的活动或艺术家的审美气质,或概括艺术家审美风格和审美创造力”[1],“文气”成为检验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尺度之一。

本文以唐代“文气”论为中心探讨以“气”论文的渊源、特征与影响。

一、唐前以“气”论文的形成目前学术界对于“文气”论的渊源问题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文气”论是建立在哲学“气”论的基础上,哲学中的“气”论被援引到文学之中便形成了“文气”;二是认为“文气”来源于“原始人的宗教观和生命主义思想”,具有连续性。

先秦时期“气”的旨归多表现为先民对宇宙的朴素感知,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如《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微为五声,淫生六疾。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

”从气与自然宇宙、个体生命、社会方面三个角度对“气”做出了最初的理论阐释。

“气”己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具有普适性的审美理念,并开始成为哲学范畴。

看似朴素的概念实则是先秦原始思维的重要来源,亦为后来“文气”论出现奠定了哲学基础。

先秦诸子对“气”的内涵进行了拓展。

《管子》认为“气”是宇宙万物根源和本体,认为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由“气”构成的,万物都是“气”变化的结果,所谓“专气如神,万物备存”,明确地提出了以“气”为化生世界万物的元素和本原的思想。

孟子则提出著名的“养气说”,“夫志,气之神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这里的“气”已由原先的物质存在上升为主观精神力量,用来指称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对后世文论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先秦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则认为“气”是宇宙间的生息变化,庄子在《知北游》篇中将气上升到与“道”类似的本体论意义层面,“人之生,气之聚也。

文学批评史

文学批评史

3、论曹丕“文以气为主”的理论意义?曹丕在《典论·论文》里,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的关系出发,认为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又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风貌在文章中的体现。

“文以气为主”就是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而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个人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虽是父子也不能相传授,这就说明了作家创作的独特个性和不同作家文章风格的多样性的原因。

早在先秦时代,孟子就提出了“气”的概念,提出了“养气”说,但孟子的“气”是指作家的高尚的道德品格在文章中的体现,曹丕是最早将哲学领域中“气”的概念引入到文学创作和评论中,并加以发展,“文以气为主”说,后世许多文论家、诗论家常以气论诗、论文,形成了传统,这当是受到了曹丕“文以气为主”说的影响。

4、论陆机《文赋》中的“通”与“塞”?“应感之会,通塞之纪”。

《文赋》强调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指出艺术创作成就的取得同“应感之会,通塞之纪。

即灵感问题有密切关系。

认为灵感具有“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的特征。

陆机在《文赋》中提到“应感之会,通塞之际,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这种说法,可以看作是陆机对创作过程中灵感思维的精妙论述。

“应感之会”意思即是,心与物感应之际,心与理通塞之际,思之开通之际,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可见,陆机提出这种说法,是灵感思维来临之际的真实描述,并且“应感之会”说是陆机在魏晋时代相对宽松的文化背景之下,所生发出来的一个关于创作中“灵感思维”的重要理论命题。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陆机《文赋》“应感之会”说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是论述“应感之会”即灵感思维理论生成,对先秦老庄、魏晋玄学背景下“道”和“虚无”等思想资源进行解读。

浅析“文以气为主”

浅析“文以气为主”

浅析“文以气为主”古代文论家主张“文以气为主”,“气盛则言宜”的思想。

愚以为这样的思想早在庄子时就已经提出,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曾说道:“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提到庄子的话,有人也许就疑惑了,文论家们主张的“气”又与庄子提到的“水与舟”“风与翼”有什么关系。

而我当然会慨然叹曰:有关系。

古代文论家们不过是把作文的道理更加概括化了,抽象化了。

而庄子的话呢,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具有普适性的哲理。

但如果以庄子的话来解释文论家们的'话,则更加易于接受,更加容易让人理解。

文以气为主。

当概括的是写文章的大道理,具有包举万括之意,于是一切复杂的事情都显豁了,清晰了。

愚以为,这里的“气”,一是指生命之气,二是指精神之气;生命之气是写文章的物质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生命的调养。

《黄帝内经》里就有关于生命之精气神的重要论述。

生命之气为写文章的物质基础,“五谷补气”,故作家只有在元气充足,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时候才会神思飞驰,气吞山河。

关于这方面的道理,我们不妨可以体验孟子的文章,韩愈的文章以及苏轼的文章。

人道“韩潮苏海”,每每拜读他们的文章,我总会感受和体验到他们生命中的一种强悍和力量。

当然阳刚大气之文如此,阴柔婉约之文也如此。

因为文之时,需要借助灵感,而灵感之产生却需要借助生命之蓬勃元气。

倘若元气衰微,则人之神气昏暗,气血衰弱,不说为文,肌体尚要恢复调整。

故文以气为主,当先要养生命之气。

生命之气当为文章之前提,之基础。

故欲写好文章,当先要养足精气神,在人身体最佳的状态下,在精力最充沛的情势下。

这样,作者气血饱满,神情旺盛,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会气血饱满,感情充沛,具有一泻千里,一气呵成之势。

文章自然首尾圆通,生气勃勃。

精神之气是写文章的内在力量。

这种内在力量是需要作者在写文章之前要做的大量“内功”。

习武之人讲求“内功”,就是练气,气血力量不是一朝一日就能练出来,它有一个渐渐积累的过程。

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

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

1、(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曹丕认为,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所形成的,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这种作家本身的气质、个性,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学风格。

2、(陆机的)"诗远缘情而绮靡"说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

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3、(《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说刘勰提出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因素,即才、气、学、习,才即天赋才能,气即禀赋气质,以上两方面具有先天因素;学,即学识,学问修养,习,即实践经验和习惯,具有后天性质。

4、(《文心雕龙》的)"风骨"说刘勰所谓“风”当是一种表现的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是文学创作中,作家须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的风貌。

5、(钟嵘的)"直寻"说刘勰所谓“风”当是一种表现的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讲,“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是文学创作中,作家须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的风貌。

6.(钟嵘的)"滋味"说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

要做到作品有深厚的“滋味”,钟嵘提出“诗有三义”说,认为要使诗有“滋味”,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好“赋、比、兴”的写作方法。

1.简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关于创作论的论述。

《神思》篇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想为妙,神与物游”的创作观。

作者阐述了志气(情志、气质)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前者“统其关键”,后者“管其枢机”。

浅议曹丕的文气论

浅议曹丕的文气论

浅议曹丕的文气论作者:卢逸蕾来源:《牡丹》2018年第35期在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发展史上,曹丕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不仅擅长创作,同时善于撰写和提出文学理论。

其中,他的《典论·论文》素来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之嘴矢,也是由曹丕起,中国文学批评进入“自觉时代”。

笔者认为,曹丕提出的最具原创性的理论,是他的《典论·论文》的中心论点“文以气为主”,他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遗子弟。

”一般而言,这被认为是对中国文学批评有重大影响的“文气论”的起源。

笔者通过分析曹丕的文气论,参考各位杰出学者的研究与评论,浅议曹丕的“文气论”,表达拙见。

一、曹丕文气论的理论基础(一)“气”为天地自然之气,构成天地万物关于曹丕文气论的理论基础,一般而言有几种说法。

首先是要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特有概念“气”的内涵。

中国古代对“气”的较早定义一般都偏向物质层面,即天地自然之气。

《周易·系辞上》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人是天地的造物,自然也是气所构成的。

《庄子·知北游》继承了这一观点,其曰:“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二)“气”有文学意义的起始:孟子的养气论孟子的养气论,则从精神层面认识“气”,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又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由此可知,孟子的“气”是集义所生,配义与道。

他提出养气,要求文学创作者以儒家的道义来培养自己的思想品格。

也是在这一理解上,孟子的气有了文学理论的意义。

(三)汉代元气论与王充的禀气论此外,曹丕的“文气论”也受到了元气论哲学基础的影响。

元气论把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结合,元气一说在汉代几乎被奉为真理。

比如,《淮南子》用气来说明世界的生成:“天地未有形,冯冯冀冀,洞洞潺潺,故曰‘太昭’。

_文以气为主_论曹丕_文气_说的美学意义

_文以气为主_论曹丕_文气_说的美学意义

第18卷第5期 安康师专学报 Vol118№5 2006年10月 Journal of Ankang Teachers College Oct12006“文以气为主”———论曹丕“文气”说的美学意义孙 鸿(安康学院中文系,陕西安康725000)摘 要:曹丕“文气”说的提出,既昭示了魏晋个体意识的觉醒,又昭示着魏晋审美意识的自觉。

本文从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文化基础等方面探讨文气说产生的背景,并以此进一步探讨文气说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气;文气;建安;个体意识;审美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2006)05-0046-03The Aestheti cs i n Cao P iπs Theory of L itera ture———W enq iS UN Hong(D epart m ent of Chinese,A nkang U niversity,A nkang725000,Shaanxi,China)Abstract:C ao P iπs“W enqi”D oc trine ind ica ted the aw aken ing of ind ividua lity and aes the tic sense in W e i-jin D ynas2 ty1Th is essay is to ana lyze the h is to rica l background of the theo ry from the asp ec t of cu ltu ra l o rigin and rea li s tica l bas is in lite ra tu re h is to ry,so as to revea l its aes the tic na tu re and theo rec tica l s ign ificancs1Key words:Q i;W enqi;J ian;ind ividua lity;aes the tic sense气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

高考作文如何提高“文气”

高考作文如何提高“文气”

高考作文如何提高“文气”“文以气为主。

”古人对“文气”众说纷纭,各持一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都认为“文气”是一种精神,是作文的基础,要为文,必先养“文气”。

我们中学生“作文文气”的内涵:中学生“作文文气”,是由中学生的道德修养、理想情操、学识情感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写作精神,它是中学生作文的基础和根本。

那么,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作文文气呢?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文气是作文的重要根基,写作就像建房子,养气是开辟地基。

地基打好了,很宽厚,很牢固,房子才可建得高大雄伟。

所以,中学生培养文气,是一种打地基的功夫,是一种火山爆发前的积累。

气养足了,到一定时候,一经激发,便会喷涌而出,挥洒成文。

当然,作家为创作而养气与中学生为作文而养气是有区别的。

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养文气是为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扬善惩恶,陶冶人们的性情,使人性更加美好高尚。

因此,作家养气的标准很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无论是道德修养、理想情操,还是学识情感,作家追求的标准比中学生要高得多。

中学生培养文气,一方面是借此提高作文水平,把文章写得思想健康,条理清楚。

文从字顺,以适应高考考场的需要;另一方面,养气的过程本身就是修养才识、涵养性情的过程。

通过培养作文文气,既可加强道德修养,又可增加知识水平,还可培养美好而热烈的情感,这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那么,培养中学生“文气”的基本内容及途径又是什么呢?“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写更要有一点精神。

文气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东西,它虽然是一种精神,但精神是可以培养的。

只要遵循一定规律,掌握科学的方法,文气完全可以养成。

苏辙说:“文者,气之所行。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②苏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读“百氏之书”,“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流……仰观天子宫阙之壮……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③他读书、览胜、交游,终于养成了浩荡的文气,十九岁便写出了著名的《上枢密韩太尉书》,并与其父兄三人一同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成为一代散文名家。

文以气为先论述1

文以气为先论述1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正如每一篇的文章也有不同的风格。

“文以气为先”,依我的理解,“文”,可以理解为“文章”,也就是文学作品。

而“气”可以理解为文章的风格、气韵。

文以气为先,是说要想写得好文章,必须要有俊秀的风格和气韵。

独有的风格气韵会赋予文章灵动的生命力。

无论是情辞浓华繁彩的唐诗还是气骨幽韵冷香的宋词,无论是雅俗相机的元曲还是繁荣通俗的明清小说,都因为其独特的风格气韵而绽放自己的美丽。

“文以气为先”,文章有“气”使文章始终有着独特的魅力。

例如张爱玲的文章,就像一张张散发着沉香屑气味的旧照片,那些再无法振作的华丽词句已经蕴含着无限的苍凉意味,她总是用几乎接近冷漠的表达去诉说一个个爱情故事,那些故事让人觉得很接近自己,但却已经远去了,让人觉得无尽的悲凉,有一种渗透到了骨子里的苍凉的美。

近代作家路遥的文章,以农村题材为主,是许多中国人的集体回忆,但是路遥经历了文革这个“疯狂的时代”,其风格受制于于很多文革时期的思想,他的批判意识太刻意,行文过分谨慎,有着明显的压抑,很多地方不能直抒胸臆,如《平凡的世界》,很真实的开篇,很真实的故事叙述,但到了后面部分,就有一些“气”泄之嫌,渐渐就少了那种真实感,好像是为了故事的完整而述说。

但同样以写农村题材为主的当代作家贾平凹因为成长的时代不同,没有受到这些制约,他所刻画出的农村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对农村的美与丑大胆地提炼白描,使他笔下的农村散发出鲜活的乡土气息,引人入胜,也唤起很多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的同感。

所以说文章的“气”也决定了文章的可观性。

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当今社会的:“文”更要“以气为先”,除了风格气韵外,这种“气”还应该要表现出对人与社会的尊重,对真理和正义的执着,才能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文以气为主在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

文以气为主在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

文以气为主在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示例文章篇一:《文以气为主在文论史上的重要意义》我呀,一直觉得写文章是一件超级神奇的事儿。

就像盖房子,得有各种各样的材料,还得有个主心骨,在文章里呢,这个主心骨有时候就是“气”。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唠唠“文以气为主”在文论史上为啥那么重要。

咱先得搞明白啥是“文以气为主”。

这就好比人得有精气神一样,文章也得有一股气。

这股气不是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更像是一种感觉。

我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候写着写着就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干巴巴的,就像没浇水的花儿,焉儿了吧唧的。

可当我写那些我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像我上次写我和小伙伴们在树林里冒险的事儿,那文字就好像自己会跑似的,充满了活力,这大概就是有“气”的表现吧。

在古代呀,那些大文豪们可重视这个“气”了。

像曹操,他写的诗就特别有气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读着这样的诗,就感觉像跟着曹操站在那碣石山上,看着那浩渺的大海,心里涌起一股豪迈之气。

他的这种气,是他的雄心壮志,是他的英雄气概。

他写文章就把自己的这种气灌注到文字里了,让文章充满了力量。

要是没有这股气,那这诗就成了简单地描写景色的句子,哪能流传这么久呢?再说说唐宋时期。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这里面也有“气”的重要性。

韩愈的文章气势磅礴,像《师说》。

他在里面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那语气多坚定啊。

他就是用自己的文章之气,来表达他对师道的重视。

他觉得文章不能写得软绵绵的,得有一股劲。

这股劲能让读文章的人一下子被吸引住,被他的观点说服。

要是韩愈写文章的时候,没有这种气,就像一个士兵上战场没带武器一样,怎么能在文坛这个大战场上获胜呢?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有时候也会讨论写作文的事儿。

我的好朋友小明,他就老是写不好作文。

有一次,他愁眉苦脸地跟我说:“我写的作文就像白开水,一点味道都没有。

”我就跟他说:“你呀,得把你的气放进去。

”他瞪大了眼睛问我:“啥气啊?”我就给他解释,我说:“就像你玩游戏的时候,那种兴奋劲儿,你要是把那种感觉写到作文里,作文肯定就不一样了。

文以气为主

文以气为主

文以气为主
文以气为主的含义如下:三国魏曹丕的文学美学命题,首先是指文学作品审美价值之高下直接与文气之质性强弱有关,同时作品之气与作者之气也相一致,指作者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等主体精神内蕴,作者之气为其天生禀受之气,气有清浊之分,故作者才性气质亦有昏明之别。

文以气为主是三国魏曹丕的文学美学命题。

谓文学作品的创作、品赏以及作品审美价值之高下都当以“气”为主。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典论·论文》)此处之“气”,既指文学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一种充盈流转的精神活力,也指作者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等主体精神内蕴。

前者为作品之气,后者为作者之气。

第1页共1页。

为文“十气”:“十气”注入文章,文章荡气回肠!

为文“十气”:“十气”注入文章,文章荡气回肠!

为⽂“⼗⽓”:“⼗⽓”注⼊⽂章,⽂章荡⽓回肠! “⽂以⽓为主。

”(曹丕)传统⽂化语境中,“⽓”的概念内涵丰富,谈论做⼈做事时常取其精神状态、道德境界、作风习⽓之意。

⽂秘⼯作者为⽂当有⼗⽓。

⼀⽈志⽓。

“夫志,⽓之帅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诗⾔志,⽂亦⾔志。

古之⽴⼤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为⽂亦然。

⼈⽣⽆志,如⾏船没有航向;为⽂⽆志,提笔则软弱乏⼒。

志存⾼远⽅成⼤器,胸有⼤志乃有雄⽂。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政治追求,⽂章就不会缺钙。

对于⽂秘⼯作者⽽⾔,志⽓,既是为⼈之精神,亦乃⽂章之风⾻。

⼆⽈才⽓。

有才⽓,则能⾔善道,出⼝成章;下笔千⾔,倚马可待。

才⽓⼤⼩既源于天分禀赋,更赖于后天养成。

天分与⽣俱来,难以勉强;⽽后天历练,贵在毅⼒。

涵养才⽓⽆他,唯有学习、思考、历练,在学习中长知识,在思考中摸规律,在实践中增本领。

少些应酬,多些钻研;少些闲谈,多些汲取;完善充实,武装提升,长期坚持,才⽓必增,⽂章必精。

三⽈灵⽓。

灵⽓即悟性,也即开窍的程度。

善学者,由此及彼博通悟;善作者,⼼有灵犀⼀点通。

办事要灵活,为⽂要有灵⽓。

⽤⼼思考,提升悟性,举⼀反三,触类旁通,既是做⼈的能耐,亦是为⽂的智慧。

捕捉信息、领会意图,感觉灵敏、眼光敏锐;调查研究、穷究物理,感受深刻、见解独到;夹叙夹议,情理交融;逻辑修辞,融会贯通。

化于内⼼,付之笔端,既能写新写活,⼜能出奇出彩。

四⽈正⽓。

“铁肩担道义,妙⼿著⽂章。

”有“浩然之⽓”,才有“浩然之⽂”。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后已,出师⼀表,穿越时空撼⼈⼼;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其“⼔⾸”,其“投枪”,正⽓凛然惊⿁神。

讴歌真善美,集聚正能量,当⽴场坚定,旗帜鲜明;反对懒散奢,鞭笞假恶丑,当毫不留情,⼀针见⾎。

⽂以载道,以⽂化⼈;正⽓充盈,以⽂聚⼼;引领风尚,教育⼈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五⽈⼤⽓。

“⼠当以器识为先”,“先器识⽽后⽂艺”。

以“气”析文——浅谈《滕王阁序》之文脉

以“气”析文——浅谈《滕王阁序》之文脉

以“气”析文——浅谈《滕王阁序》之文脉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有言:“文以气为主。

”反推之,以“气”析文,往往可得文章之精髓,作者之情志。

千年前的初唐,才子王勃于滕王阁前挥毫而就,《滕王阁序》遂享誉千古。

后人评此文“神俊无前”[1],其间流淌之气脉令人叫绝。

以“气”纵览全篇,似有乘风而上,气盖山河之势。

一、气势傲然,显气宇非凡开篇谈“胜地”之名,一“故郡”,一“新府”,从名字的变换中便已窥得滕王阁的悠远历史,其厚重底蕴不言而喻,自有一番气场。

其后谈洪州的地理风貌,以三江五湖为襟带,又以“控”、“引”二字将地理位置动态化,仿佛这片土地已带有灵动的生气,豪放的气魄,张力十足。

洪州辖境辽阔,地势宏伟,文中“雄州雾列”中的“雾”实乃妙极,土地怎么会像雾一般陈列?这里实则是将厚重的土地虚化为浓雾,洪洲之地像雾一样地涌起、铺张、扩散,带有压倒性气势地扑向读者眼眸,这是“一团”冲击力十足的土地!当然,出席这场“盛饯”的人们同样器宇不凡。

“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从数量上震慑四方;“腾蛟起凤”、“紫电青霜”,在质量上谁与争锋?俊杰好似繁星,在这片广阔天空中熠熠生辉,跃动驰行。

以群像将饯别盛会中的人物铺展开来,其后以点带面,写个体的精神样貌:宴会之主都督阎公雅洁高贵,广受美誉;新州刺史宇文氏嘉言懿行,德行俱佳。

点面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将人物的风貌与风范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赞叹。

《滕王阁序》首段由地及人,广博外扩的土地,气势傲然;如云满座的宾客,气宇轩昂。

子安在开篇便将雄雄文气与浩荡才思注入其文,读后怎不惊叹行文之势呢?二、气象万千,至气韵之巅秋日登山临阁,自然别有一番景致。

也许前日才下了绵绵秋雨,今日再看,积蓄在地上的雨水只剩下残留数痕,蜿蜒而前。

而在蒸发的水汽之中,湖潭愈发带有秋的意味了,是清幽、清冽,抑或是清冷、凄清,一个“清”字韵味深长。

临远而望,雾气与日色相融,甚至生出了凝结的静态感,继而染上日暮霞光,浸透着神秘且瑰丽的紫色,绕着层峦起伏的远山,缓慢地流动变化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文以气为主”
13中文基地易浩诚20
古代文论中,最早提到气韵是魏的曹丕。

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这里的气指的是文章中呈现出的属于作者的一种独特的面貌,相当于常说的人的“气质”.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气质的存在,但气质又是虚渺的,它像山中的云一样缭绕在文字。

用通俗的话来讲,“文以气为主”是指文章要表现出作家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个性才能,每篇文学作品都要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位,以自己的文气贯穿整个作品,这种“文气”是作者内蕴之气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的境界,它是充分的感情酝酿和事理条化的结果,其核心是一个“情”字。

第一次把文论与气结合的是孟子。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养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即“知言养气”,但是孟子的气还没有直接与文关联起来,主要针对的是个人的品性问题,由内而外,由人及文。

气与文之间,隔着一层行文者。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就直接把文与气联系了起来。

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提及了这一观念,进一步将“文气说”发展成为了“养气说”: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

”论徐幹,则云:“时有齐气。

”论刘桢,则云:“有逸气。

”公幹亦云:“孔氏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

”并重气之旨也。

而后刘勰更是补充道:“赞曰:情与气偕,辞共体并。

文明以健,珪璋乃骋。

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意思是说:总之,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气质是相配合的,文辞和风格也是统一的。

文章必须写得明畅而有力,才能像珍贵的玉器那样为人所重视。

既要求起更大的教化作用,还要能增强文辞的骨力;这样才能体现作家的高才,使作品的风教和骨力密切结合而发出光彩。

曹丕“文以气为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它影响到文学风格论,他认为气质性格不同的作家在语言运用、题材选择、技巧方法等方面都有不
同的特点,从而使作品显示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他认为作家才性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作品,由此引申,他把作品风格的不同,归结为“气之清浊”的不同。

说“孔融体气高妙”“公干有逸气”“徐干时有齐气”而这种作家不同之“气”形诸作品便成为风格。

气之清浊,意近于《文心雕龙・体性》所说的“气有刚柔”“清”指的是秀逸超迈的阳刚之气;“浊”指的是凝重舒缓的阴柔之气。

曹丕认为艺术创作是表现不同的气质、禀性的。

不同的气质、禀性又决定着他们不同的表现风格,此后很多文论家都论述到作家气质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如薛雪《一瓢诗话》云“畅快人诗必潇洒,敦厚人诗必庄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曹丕影响。

实际上,作家气质个性与作品风格的这种对应关系,古今中外皆然,就此而言曹丕的文气论具有普遍的规律意义,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是作家的个性和各种文体的特点紧密联系起来,提出了“文非一体,群能备善”“唯通才能备体”的文体论观点,认为当时“王粲长于辞赋”“孔璋章表殊健”从而得出特定的作家擅长特定的文体的结论。

曹丕这理论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是具有开拓性和代表性的,它说明我国古代文论的风格论、文体论都是围绕作家这一主体而展开。

孟子是由人及文,曹丕是提出“论文以气”,把作家又单独挑出来进行论述。

他们都是在关注作家这一主体。

曹丕“论文以气”的提出,追根溯源的话与孟子的养气说是有关联的。

孟子的“养气说”主要是指自我道德的修养,培养人的正气,增强道德修养和提高思想境界,培养了良好的气质和品格,可以用来增强自己的胸中的“气”。

韩愈认为这种正气需长期培养,培养的途径主要是学习《诗经》、《尚书》、《周易》等古代圣人的经典,学习孔孟所强调的仁义等一套儒家的伦理道德。

正气培养得旺盛了,发而为言辞文章,表达力就会很强,文辞不论长短高下,无所不宜了。

在文章之初,对曹丕的“论文以气”做了大致的解释。

可以发现,我们在关注“文以气为主”这个命题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探讨这里的“气”指的是什么,它跟孟子的“气”有什么异同。

其实慢慢剖析,“文以气为主”,气由人生,人因德养。

我们在讨论文章时,考析文章的气,而文章的气又是体现着人的气质才性,人的气质才性又是由修身养德而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为政》)修身养德在学文之前,学文之前的修身养德便是为后来的气打下基础。

当然并非说,达到了学文的地步就不需要修身养德,修身养德是终身之事。

所以说,本事探讨文学本身的“文以气为主”,刨根问底到了道德修养的层面上。

对于道德的修养这是儒家一直所倡导的。

虽说儒学在汉末时期遭到很大的创伤,但是其影响还是很大的。


以在无法确切的了解“文以气为主”里的“气”到底指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不妨从其生成的角度去探讨。

冯天瑜先生的《中国文化生成史》就是试图从中国文化生成的角度去揭示中国文化的特质。

从这一点来看,所谓“文以气为主”的“气”就是由儒家所推崇的美德所生发出来的,融入字里行间的一种东西。

例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

之所以,每个人的文所体现的气不同,是因为各种德在其气质中所占的地位有所不同,有一种或是多种占主导地位。

我们提到文天祥,便想到他的《过零丁洋》和《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文天祥的忠义之气。

文天祥的文字里行间体现出忠义之气,是因为在朝廷危亡,民族危亡的时刻忠义之气在文天祥的气质占据了主导地位。

所以欲探求文之气,必知其人以探求人之气,欲探求人之气,必察其德。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便是从文之气的生成角度去探求文之气。

之前讲到,这种“文气”是作者内蕴之气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的境界,它是充分的感情酝酿和事理条化的结果,其核心是一个“情”字。

魏晋以前多见“言志”,魏晋时则多见“缘情”。

所以欲观文之气,视文之情。

如果文真正地表达了作者的情,那么作者之气,情以及文章之气便是一致相通的。

但也有不相合的。

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吧。

新月派诗人朱湘。

沈从文先生是这样评价的:“他生活一方面所显示出的焦躁,是中国诗人中所没有的焦躁,诗却平静地诗人到了吃惊。

生活使作者性情乖僻,却并不使作者在作品上显示纷乱,他诉之于平静调子。

”所以我们看出其诗之气为静,但是诗人的气却是为躁。

这似乎与之前所说的从其气生成的角度去探讨文之气,有所出入。

其实不然,我们探究一下朱湘的诗,他的诗被评价为最好地实践了新月派“理性节制情感”的诗歌理论。

我想若是朱湘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释放出来,必是狂飙突进的,诗人之气,诗之情,诗之气便一致相通了。

但是中国新诗恐怕会少了一位杰出的诗人。

所以“文以气为主”它是文之气,文之情,人之气,三位一体的。

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不仅关涉到文学范畴,还把儒家的道德修养纳入了进来。

现今的写文章动辄华丽辞藻,或是什么写作技巧,很少有涉及到作者思想层面。

曹丕的这一文论思想很好地关照到了作者,而不仅仅是文学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