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学习资料:“下午茶”与诺贝尔奖马惠娣闲暇时间,也就是非劳动时间,指的是人们在履行社会职责及各种生活时间支出后,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星期日及节假日,各种假期,退休后的时间。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都与休闲有着密切的关系。
许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说,他们的许多灵感不是在做研究时出现的,而常常是在休闲中峰回路转,茅塞顿开。
亚里士多德说过,“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他举例说,“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有闲暇的地方。
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
”我们可以从大量科学家的传记中找到科学家发明创造与休闲相关联的记载。
英国剑桥大学自17世纪在校园有“下午茶”,以这种既普通、又特殊的形式,让人们在自由、放松、随意、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激励师生们迸发灵感、产生思想的火花。
难怪有人说,是“下午茶”喝出了英国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科学巨匠牛顿在1665年至1666年的两年间,由于伦敦瘟疫的发生,不得不从剑桥三一学院回到乡下的家里赋闲,也正是这段恬淡的生活,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写到:“至于艺术上和科学上的创造,那么,在这里我完全同意叔本华的意见,认为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在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世界中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发现它们的最强而有力的动机。
”他一生酷爱小提琴,很多人都说他的科学发现与小提琴有着内在的关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们认识到闲暇在人的生命中的价值,闲暇时间的合理支配与利用便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休闲教育成为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休闲教育获得休闲资格,进而使每个人都享有时间去培养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发展他多方面的才能。
而在中国,很多人对闲暇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人一说到休闲,就是吃喝玩乐;有人把休闲与“闲生是非”、“玩物丧志”相提并论;有人说休闲不就是出外旅游、购物吗?也有人把休闲与工作对立起来,仍把有假不休、超负荷工作当成美德,导致身心俱疲,甚至早逝等等。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建筑工程学校
教案
课程名称:语文
课题:爱因斯坦与艺术主讲教师:
编制日期:
教案
教学活动流程
一、导入
二、解题
三、了解爱因斯坦
教师提问,师生
互动。
三、本文阅读、理解技巧——关键句寻找与分析
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
力。
教师提问,学生
回答
教师提问,学生
小组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归纳。
教师提问,学生
阅读后回答,教
师归纳整理
教师归纳整理
培养学生阅
读思考能
力,学会举
一反三。
四思路结构分析
五、重点问题探讨
教师提问,学生
互动
培养学生思
考与迁移能
力。
六、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七、小结
课外作
业
配套练习册
作业批
改情况。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2.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探讨艺术对科学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a.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讨论,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和科学贡献;b.教师介绍爱因斯坦对科学的突破性发现,如相对论等。
2.艺术与科学的关系a.学生集体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b.教师介绍艺术家对科学的影响,如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贡献。
3.艺术对科学的影响a.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艺术家或作品,研究其对科学的影响;b.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艺术的鉴赏与创作a.教师介绍艺术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b.学生分析和评价一幅艺术作品,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c.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绘画、摄影、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1.教师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2.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和科学贡献;3.学生分组讨论爱因斯坦的贡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艺术与科学的关系1.学生集体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2.教师介绍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贡献,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对科学的影响。
第三课时:艺术对科学的影响1.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艺术家或作品,研究其对科学的影响;2.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课时:艺术的鉴赏与创作1.教师介绍艺术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如构图、色彩运用等;2.学生分析和评价一幅艺术作品,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3.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绘画、摄影、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课堂活动与资源:1.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2.阅读资料和文献;3.绘画、摄影、音乐创作;4.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评价方式:1.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2.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3.学生艺术创作的成果和创意。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主要科学贡献,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探索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联系,了解他在艺术领域的兴趣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4. 提高学生对科学和艺术交叉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重要科学成就。
2.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黑洞、时空弯曲。
3. 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他对音乐的热爱、与艺术家的交流、艺术作品中的相对论元素。
4. 科学和艺术的交叉:探讨科学和艺术在思维方式、创新表达和人类认知中的相互影响。
5.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电影、绘画、文学作品中的相对论主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艺术。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科学和艺术交叉的看法。
4. 互动提问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关于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相对论的教材、艺术作品分析的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电影、纪录片、音乐作品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科学艺术交叉的题目,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进程第1周: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背景和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第2周:探讨爱因斯坦与音乐艺术的关系,分析音乐作品中的相对论元素。
第3周:分析电影作品中的相对论主题,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解读艺术。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1、懂得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3、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1、把握材料与论点的关系。
2、体会本文理性与激情相交融的语言风格。
1、从文化背景探索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其一;2、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其二,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
二课时。
1、借助教学幻灯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
2、作为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大学生还不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
导入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
然而,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美的两端,就像阳刚之于阴柔、豪放之于婉约……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属于两个范畴。
一个以物为尺度,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追求真实,一个追求美好;一个理性至上,一个感性为尊……然而,就是这么不一样的两种美在同一个人身上却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爱因斯坦!借助PPt 3—6,简单接触“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正如《课课练》P72“课文说明”第一段所言:“……”,那么,本文是怎样来展示爱因斯坦与他的艺术世界的?要求:通读全文,分小组讨论课文写作结构疏理;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内涵交流课文结构疏理:第一部分:⑴—⑷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
爱因斯坦与艺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引言: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学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欣赏和理解艺术的能力。
然而,艺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千差万别。
本文将探讨一种独特的艺术教案,将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一、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相对论理论和量子力学等创造了许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我们可以将其应用于艺术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形式。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爱因斯坦与艺术教育的结合1. 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倡导独立思考和质疑传统观念,这一点可以应用于艺术教育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提供开放的艺术创作环境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强调开放性和自由创新,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开放的艺术创作环境,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开放的态度,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3.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涉及跨学科的思考,他在科学研究中经常借鉴哲学、数学、逻辑等不同领域的思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进行跨学科的思考,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想进行创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爱因斯坦对于观察和想象的重视是其科学成就的重要来源。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艺术作品和生活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绘画、音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5. 鼓励学生从错误中学习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从未犯过一个错误,只是花了很长时间来发现这个错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受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和改进。
在艺术创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他们应该学会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学设计1.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根本写作特点。
2、认识议论文语言的多样化,赏析本文语言。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学会梳理文章构造,理清文章思路。
3、通过了解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详细表现,归纳体会造就出色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并体悟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借题发挥,观念冲击,感悟本文对今天培养人才的启示。
课件内容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及预测和对策)教后记1、爱因斯坦生平简介:1879年爱因斯坦生于德国的乌尔姆。
父亲是一个商人,他拥有一家生产电器设备的工厂。
在孩童时,爱因斯坦很沉静,他常常单独一人来消磨时间。
他语言表达缓慢,在阅读方面也有困难。
但是,他对事物的原理却特别感性趣,并经常提出许多问题。
爱因斯坦曾就读于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但是,他却无法找到教师的工作,后来,他在瑞士政府的专利局里就职。
专利局的工作很轻松,于是,他把好多时间用在了创立自己的学说上。
其中有一些就是关于相对论的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虽然只有35页,但却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这就是狭义相对论。
在他发表了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论文10年后,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广义相对论,提出了有关引力、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新论点。
爱因斯坦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他的获奖并不是由于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
这一发现推动了现代电子学的开展,其中包括播送和电视。
爱因斯坦成了名人后,他却感到很寂寞,他几乎没有亲密的朋友。
他写到:奇怪的是,被这么多人知道,却又这么寂寞。
我在自然中看到的东西博大精深,我们的理解仅其一二而已。
1933年,爱因斯坦在希特勒掌握了大权时离开了德国。
他要住在一个拥有政治自由、宽容和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国家。
爱因斯坦来到美国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1955年爱因斯坦与世长辞了,享年76岁。
赵鑫珊,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西南昌,教授、哲学家、作家、文学家。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教案标题: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看法和对艺术的影响。
2. 探索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3.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但他也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2. 展示一些爱因斯坦的艺术作品或他对艺术的评论,并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探索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位艺术家或一种艺术形式,探索他们与科学的联系。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讨论艺术家或艺术形式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
艺术与科学的互动:1.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和科学之间的相似之处,例如创造力、观察力和实验精神等。
2.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科学原理或概念,通过艺术形式(绘画、摄影、雕塑等)来表达和解释。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并解释作品与科学的关联。
培养艺术欣赏能力:1. 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
2. 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件艺术作品,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包括艺术家的意图、表现手法等。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对所选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感受。
提高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1. 学生个人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艺术和科学的理解,创作一件艺术作品,并解释作品的科学意义。
2. 学生评价和反馈:学生互相交换作品,并提供建议和反馈,以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改进能力。
总结:1. 回顾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和科学的互动对他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欣赏艺术的世界。
教案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和分享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3. 学生个人创作作品的创新性和科学意义的表达。
教案延伸:1. 邀请一位艺术家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艺术和科学的见解和经验。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主要科学成就,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欣赏和分析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联,探索科学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对话。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科学成就2.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 爱因斯坦与艺术家的互动和影响4. 艺术作品中的科学元素5. 学生实践创作:结合科学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科学成就和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艺术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艺术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理解。
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结合科学主题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相关阅读材料:关于爱因斯坦的传记、相对论的科普书籍、艺术作品集等。
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艺术创作材料: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爱因斯坦的生平、科学成就和相对论的理解程度。
3. 创作实践:评估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
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爱因斯坦的纪录片,让学生对他的生平和成就有一个初步了解。
2. 讲授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爱因斯坦的生活背景、学习经历和科学贡献。
3. 讲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解释相对论的起源、主要观点和意义。
4. 分析艺术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展示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的晚餐》等,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科学元素。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对艺术的态度和看法,以及他如何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爱因斯坦与艺术》2.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讲解3. 课堂讨论: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及其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的看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型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爱因斯坦艺术观的理解3. 互动式学习:鼓励学生提问、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爱因斯坦的背景和成就,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认为科学家和艺术家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或难句时,教师及时给予解答。
Step 3:词汇和句型讲解(10分钟)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巩固语法知识。
2. 举例说明词汇和句型的用法,让学生学会运用。
Step 4: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问:“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艺术的?他认为科学和艺术有什么关系?”2.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3.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给予评价和指导。
Step 5: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
2. 作业内容包括:课文摘要、词汇练习、句型练习等。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艺术对科学家的影响;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2. 艺术对科学家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的艺术观;2. 如何分析艺术对科学家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文本;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关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3. 资料展示:向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4.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爱因斯坦的艺术观,以及艺术对科学家的影响;5.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爱因斯坦艺术观的理解以及艺术对科学家的影响;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也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
八、教学拓展1. 邀请艺术家或科学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艺术和科学的关系;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科学博物馆,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和科学的魅力;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社团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九、教学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包括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培养。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主要科学成就,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欣赏并分析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联,探讨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出生背景学术生涯重要成就2.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3.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联爱因斯坦与音乐爱因斯坦与绘画爱因斯坦与戏剧4. 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科学对艺术的影响艺术对科学的影响5. 案例分析:爱因斯坦的艺术收藏和朋友圈爱因斯坦的艺术收藏爱因斯坦的朋友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的生平、相对论的基本概念以及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爱因斯坦的艺术收藏和朋友圈,引导学生探讨科学和艺术的关联。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4. 互动提问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成就、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科学和艺术的相互影响等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PPT,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科学艺术关联的题目,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爱因斯坦生平介绍:通过视频或图片,向学生展示爱因斯坦的生平背景和重要事件,引起学生对爱因斯坦的兴趣。
2. 相对论基本概念讲解: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示例,讲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科学成就,特别是相对论的提出。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世界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科学成就。
2. 艺术世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 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
2. 艺术世界的深层含义。
教学准备:1. 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资料。
2. 艺术作品欣赏资料。
3. 科学和艺术相关的讨论话题。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 探究: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特别是相对论的提出。
3.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并强调其对现代科学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艺术世界,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探究: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世界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或欣赏心得,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艺术世界的特点,并强调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价本教案通过学生的探究成果、分享心得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主要考察学生对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艺术世界的理解,以及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加深对艺术世界的感受。
2. 邀请艺术家或科学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和艺术的联系。
3.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五、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六、教学内容拓展1. 爱因斯坦的生平及其它科学贡献:进一步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和其它重要科学贡献,如光电效应理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
爱因斯坦与艺术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爱因斯坦与艺术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本文讨论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讨论艺术对于爱因斯坦的影响,从一个侧面提醒出艺术的本质。
与人类对认识,艺术教育在当今日渐受到广泛的重视。
以下是WTT整理的爱因斯坦与艺术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进步学生理清构造归纳主旨的阅读才能;2.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提醒文章主旨的作用;3.借助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4. 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出色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和学习作者旁征博引,融表达和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色。
难点:1.在理解文本的根底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道理。
2.在理解文章的根底上,考虑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这个问题较难,视学生的详细可承受性加以分析^p 、处理、落实,不必强求。
)【教学设想】1、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音乐家科学家的资料介绍,借助教学幻灯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出色成就。
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阔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的还不是很多,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绘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根底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根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
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科学家的资料介绍,课上采用展示、独立考虑、讨论、师生共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学会抓关键句理思路,归纳主旨。
从而落实重点打破难点,完成教学目的。
课下推荐阅读相关资料拓展阅读。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懂得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3、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二、教学重点:1、把握材料与论点的关系。
2、体会本文理性与激情相交融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难点:1、从文化背景探索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其一;2、从哲学与美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其二,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不必强求)。
四、教学用时: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1、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大学生还不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
六、教学环节:(一)导入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
然而,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美的两端,就像阳刚之于阴柔、豪放之于婉约……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属于两个范畴。
一个以物为尺度,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追求真实,一个追求美好;一个理性至上,一个感性为尊……然而,就是这么不一样的两种美在同一个人身上却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爱因斯坦!(二)那么,本文是怎样来展示爱因斯坦与他的艺术世界的?(或提:通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爱因斯坦哪些我们平日里鲜为人知的“轶事”?)要求:通读全文,分小组讨论(1)课文写作结构疏理;(2)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内涵(1)课文结构疏理:第一部分:⑴—⑷ 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阐述爱因斯坦对艺术的认识和看法。
(2)能够分析并欣赏爱因斯坦的艺术观点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爱因斯坦艺术观点的阐述。
(2)课文中所涉及的艺术领域及作品欣赏。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爱因斯坦的艺术观点。
(2)如何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关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爱因斯坦的背景及其在科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提问:“爱因斯坦与艺术”之间有何关联?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爱因斯坦的艺术观点。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艺术对人生的意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爱因斯坦艺术观点的内涵。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引导学生关注爱因斯坦艺术观点的现实意义。
5. 作品欣赏(1)教师展示与爱因斯坦艺术观点相关的作品,如音乐、绘画等。
(2)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艺术的美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爱因斯坦艺术观点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爱因斯坦艺术观点的理解。
2. 选取一种艺术形式,阐述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参观一次艺术展览或音乐会,体会艺术的美感,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过程7.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
高中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对艺术的态度和他的艺术观,认识到科学与艺术的相互关联。
2. 通过分析爱因斯坦的观点,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美学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爱因斯坦与艺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和他的艺术实践。
2. 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理论。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爱因斯坦的艺术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爱因斯坦的艺术观,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如何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爱因斯坦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理解他的艺术观。
3. 使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和他的艺术实践。
2. 阅读课文,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爱因斯坦的艺术观。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5.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材料,加深对爱因斯坦的艺术观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爱因斯坦艺术观的的理解和表达。
2. 作业分析:评估学生作业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用于改进未来的教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提供关于爱因斯坦生平和艺术的额外阅读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2. 参观展览: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以便亲身体验艺术,并与爱因斯坦的艺术观进行对比。
3. 嘉宾讲座:邀请艺术家或科学家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观点,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艺术的交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指导教学书(兼最小作业量)课题:爱因斯坦与艺术科目:语文课型:精读备课人:苏明芳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目标:1、通过了解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体会造就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个现实意义。
2、感悟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认识艺术的本质。
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以及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
重点:1、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概括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及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联结背景,创设情境。
作者自述:20岁那年,我读到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季树写的一本物理书。
在扉页上,作者用庄子的一句名言作为题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这给了我的精神双重震撼。
第一重震撼是这句格言本身所具有的气魄,研究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人应当拥有这样审视天地之大美的心胸,这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只有怀着这一崇高目标的人才有可能做出伟大贡献。
为什么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数学物理教科书的扉页上,不把庄子的这句格言写上去呢?第二重震撼,是我从一个外国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理论物理学家那里第一次知道庄子的这句格言的。
从那以后,我就没放松过从中华古诗文中吸收营养。
我尤其欣赏唐诗。
科技进化一年一个样,但人性的进化很缓慢,几千年不变,唐诗的每句话都让我们感动,就象今天写的一样。
它是我们民族的思想宝库。
去年有位研究生去加拿大,临行前问我需要带哪些书。
我说,至少要带两本,《英汉词典》和《唐诗三百首》。
不管你原先学什么专业,也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你肚子里有几首唐诗,你便是“正宗”的中国人。
这是另一种“护照”,无形的护照。
从作者自述中你感悟到什么?二、新课传授:(一)自学:1、自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句的方法分析文章结构。
利用简洁的结构图形式显示)2、筛选出文章写爱因斯坦热爱艺术的章节段落,重点阅读思考:(1)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在哪些方面?(2)爱因斯坦对科学艺术执著追求的根源是什么?(划出关键语句,理解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3、联系课文内容,分析本文叙议结合、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
(二)释疑讲解1、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4)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提纲挈领。
第二部分:(5-16)通过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7-18)指出造就人才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指出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
——结语。
2、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1)爱因斯坦对艺术热爱的具体体现:音乐上,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喜欢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作品;倾心于钢琴。
文学上: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托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共鸣卡夫卡;他朗诵海涅的诗;盛赞托思妥也夫斯基;极力推崇文学艺术。
(2)爱因斯坦对科学艺术执著追求的根源是什么?抓住关键语句、关键词:“之所以┅┅是因为┅┅”“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莫大的精神安慰”;“深深懂得它们的伦理价值”;“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它们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还在于两者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3、写作手法例析: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叙述)、划出的9-16段的表达作者观点,揭示文章主旨的关键句。
(议论);——叙议结合。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三)巩固训练1、本文叙述了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共同演奏的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
“意味深长”的意思是:他们在科学和艺术的关系问题上看法相似。
2、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作为艺术家的巴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原因是什么?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或:文学艺术作品或文艺作品)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因而大艺术家在这方面的作用往往要超过科学家。
3、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其理由是什么?(从认识上说)二者都没有终点的世界,都需要不断的追求;(从创造上说)二者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背景的。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B CA.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使因为音乐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往往起了催化的作用。
B.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极力推崇艺术美,必然像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那样酷爱音乐、酷爱文学。
C.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起源上尽管不同,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要表述生活的美。
D.爱因斯坦不仅强调了科学研究中需要“想象力”,尤其强调了艺术创造中的“想象力”对科学创造的激发作用。
E.要成为有创见的科学家,他们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四)思维构建1、结合本文内容观点,探讨:我国为什么不能造就一个爱因斯坦?2、整理汇总课堂内容,对于课堂上有感悟的内容加以思考,总结并写出自己的学后感,小组交流。
(五)课堂总结1、本文的结构思路、论证方法。
2、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三、作业:(一)最小作业量我们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圈画出了许多彰显主旨的关键句;而作者是叙议结合,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请从中选择2-3句,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另举事例对其进行评价议论。
(二)知者加速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对于我们来说.爱因斯坦的意义不只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更在于他是一位曾经爱过思考过并从中获得乐趣的非凡的思想者。
本世纪没有哪一位物理学家像他那样在二十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两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近乎单枪匹马地完成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同时又与普朗克和玻尔共同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他的贡献已部分地融入到我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背景;而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他为每一个热爱独立思考的人,源源不断地提供前进的精神力量。
科学是一个集体的作品,如同一代代能工巧匠共同盖一座楼,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具、砖石和对楼的设想。
科学大厦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
每建到一定高度,总会有人用新材料把整个大楼翻盖一次。
爱因斯坦正是如此。
他在迷宫般的建筑中穿行,在危险的地方拆墙毁垣,以卓越的创造精神,将物理学大厦翻盖一新。
如果没有爱因斯坦,我们今天的科学大厦必定是另一个样子。
我们的物理教科书上所描写的科学似乎有一条直路,从牛顿一直铺到爱因斯坦。
但事实上,摆在爱因斯坦面前的,是一重重迷雾,一丛丛荆棘。
他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在黑暗中探寻我们感觉到却说不出的真理的岁月里,渴望越来越强,信心时来时去,心情焦虑不安。
但最终穿过迷雾到达光明。
”爱因斯坦所见到的光明其实是他自己燃起的荆棘。
如果在迷雾和荆棘的后面,有一丝光亮诱惑着爱因斯坦.这丝光亮就是爱因斯坦对他的上帝的信念。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离我们大多数人实在过于遥远,我们永远无法亲身感受;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则可以给所有热爱思考的人以有益的启示。
正如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所说:“伟大人物在道德人格上对人类的贡献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思考自然的本性,抚摸上帝的脉搏,是爱因斯坦一生的追求。
这种追求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思维乐趣。
爱因斯坦曾说,广义相对论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思想。
这一发现是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中,或许也是他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
爱因斯坦告诉穗哈斯“当他看到他的计算和还未经解释的天文观测一致时,他感到身上有什么东西响了一下”,这是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
倘无这种乐趣,就算给个诺贝尔奖,他也未必愿意。
作为一个热爱思考的人,爱因斯坦坚信自己对自然的理解。
1919年,爱因斯坦听到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星光弯曲得到了观测证实时,非常激动。
有学生问他如果没有得到证实,他会怎样,爱因斯坦回答:“那我只好为亲爱的上帝感到遗憾。
”但爱因斯坦并不偏执。
他曾这样评价玻尔:“他发表见解时总像一个不断摸索的人,从不像相信自己已占有了真理的人。
”爱因斯坦本人也是如此,例如他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就物质实在性进行讨论时所持的态度。
1、文中提到的泰戈尔是印度(国籍)诗人,请写出他的代表作品《吉檀伽利》《飞鸟集》。
2、作者对爱因斯坦的评价可概括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和非凡的思想家。
3、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完成了相对论,与他人一起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在第2段中,与此相照应的一句话是:将物理学大厦翻盖一新4、第5 段中“抚摸上帝的脉搏”的意思是探索并揭示大自然的规律5、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D FA.“爱因斯坦对他的上帝的信念”,是说他对揭示有关物理学的规律充满信心。
B.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C.爱因斯坦坚信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但不偏执。
D.本文的主旨是认识爱因斯坦对我们的意义,做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E.本文多处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F.本文结构严谨,第一段统领全文,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
《爱因斯坦与艺术》最小作业量“那优美、和谐、充满了想象力的旋律,激发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国里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音乐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往往起了催化作用。
”评论:在音乐的自由流淌中,深奥的理论物理学有了美妙的旋律。
音乐给爱因斯坦以精神的慰藉和想象的空间,使其想象能够展翅高飞。
相关例证:美国人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大手笔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业余画家,如:玻尔、普朗克、郎之万等;又如,《科技日报》在1987年设专栏发表了近30位我国著名科学家畅谈文艺的文章,表明他们的艺术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科学想象力,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苏步青等。
“在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
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评:科学和艺术的相通,都在于求真与创新。
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灵妙并不矛盾,而是交相融汇。
“艺术是科学的血脉,科学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境界”,也就是说,科学研究是一门艺术,科学本质上是艺术事业。
科学虽然用的是逻辑思维,里面却不乏形象思维的成分,到处都有诗情画意。
所谓“科学中艺术的奇迹,艺术中科学的奇迹”,此语出自哈佛大学的植物博物馆展厅。
该校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没有了科学的艺术或者说没有了艺术的科学都是残缺的,都将行而不远。
“从事艺术和科学的最大乐趣不是占有,而是不断地追求。
”评: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霍金,当被人问及是否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感到悲哀的时候,他自豪地回答:“我没有悲哀,我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这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
”当有人问到霍金,除了享受科研成功的快乐之外,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他说:“如果我只能带走一张唱片,就选莫扎特的《安魂曲》,可以一直把它听到光碟唱机的电池用完为止。
”从事科学让思想在宇宙深处飞扬,热爱音乐又正是自己归宿的地方,这两者都是霍金所追求的人生乐趣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