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论文

合集下载

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应急物流是特殊情况下紧急保障的一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受灾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世界都应对应急物流予以重视,而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种类多、频度高、损失严重。

像2008年汶川地震、特大雪灾,2010年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着重从应急物流体系切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应急物流自然灾害信息化建设一、应急物流概述应急物流是指为了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以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等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根据突发情况下的特定需求,进行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性的活动。

应急物流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首先,同其他物流相比,它有社会公益性,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执行的主体为政府,资金也来源于政府,所以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物流效益的实现的。

其次,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应急物流的不确定性,很难准确地估计某些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强度、影响范围等。

这对开展应急物流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它的不确定性伴随着应急物流的流量,流向的剧烈变动。

最后,为了减少损失,又需要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急物流的保障,所以难度也加大了。

应急物流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所有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援,都伴随着大量的应急物资筹集、存储、调配、运输、配送和回收等物流活动。

各种自然灾害,突发的公共事件是无法避免的。

而发生此类事情时,第一时间把合适数量、质量的应急物资送到目的地,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这对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快速恢复正常秩序,尽可能减少各类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二、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实践中,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但多数情形下,第一时间的应急物资保障总体还难以实现。

应急物流论文

应急物流论文

应急物流的发展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应急物流的概念 (2)2. 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2)3.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 (3)3.1基础设施保障 (3)3.2政府协调机制 (3)3.3法律保障 (3)3.4应急物流预案保障机制 (3)3.5“紧急通道”机制 (3)4.我国安全应急物流管理中运行机制的完善 (4)5.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 (4)5.1应急物流指挥体系的建立 (4)5.2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4)参考文献 (5)致谢 (6)摘要尽管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但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天灾”,决策失误、恐怖主义、地区性军事冲突等“人祸”仍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有的即使可以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应急物流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

不管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层面我们发现我们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法律、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应急物流法律机制1应急物流的概念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SARS和禽流感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是512汶川地震和今年的日本地震等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具体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

而应急物资的运送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但应急物流又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

应急物流可以简单地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

非军事应急物流还可以细分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灾害(含险情)应急物流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和人为灾害应急物流。

论应急物流[1]

论应急物流[1]

论应急物流——地震物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07物流一班廖鹏0709706041)(摘要)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地震物流是应急物流的一个分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针对地震这一种自然灾害。

对地震救援过程,捐款,救援物资采购,救援仓储,物资运输,配送等环节作出的计划,组织,协调,监控等种种手段,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从而达到挽回最多的经济损失,甚至零损失的目的。

(关键词)地震物流,四川地震,一体化,标准化,体系(正文)一,概况1,四川位于中国中部偏西,长江上游,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市。

西为青藏高原,东有长江三峡,北有秦岭巴山,南为云贵高原,与鄂、湘、黔、滇、藏、青、甘、陕省区相邻,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全省辖7地区,3自治州、13地级市,18县级市,150县,8自治县,面积近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6%,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的大省。

较多。

四川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

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

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西部最高的贡嘎山则达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之悬殊。

2,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内主要发育有北西向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怒江-谰沧江断裂和北向东的龙门山-锦屏山-玉龙雪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1)。

该区新构造活动剧烈,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构造地震,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区域。

注:划红线为受灾区四川受灾地区图二,地震物流措施1、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建立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目的在于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量理想、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使应急物资能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

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论文

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论文

重大自然灾害下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摘要:应急物流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成为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分析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政府主导,构建应急物流体系,以信息流等方式作为保障机制,增强救灾工作及其监督的有效性,本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应急物流体系构建保障机制1 文献综述1.1 应急物流概述应急物流最初是与军事物流联系在一起的,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从发展期进入了成熟期。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很高的国家,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是从2003年的“非典”开始的,应急物流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相关研究成果不成熟。

关于应急物流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应急物流的定义为: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应急物流能够保障在自然灾害来临时,迅速的把应急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应急物流的特点1.2.1 时效性强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群众手中。

1.2.2 不确定性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1.2.3 弱经济性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的生命财产是第一位的,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受困群众及时救出,及时救治,对在整个救助过程中的经济代价的考虑比较小,淡化了物流的成本原则。

1.2.4 军地物流的共同参与性军队物流是国家应急物流体系的主导力量,应急物流与军队物流在本质特性和物流要求方面具有相通性,在自然灾害面前,应积极把握军队物流与地方物流相结合的特点,军民团结,并肩作战。

2 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分析国内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2.1 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浅谈我国应急物流的建设2400字

浅谈我国应急物流的建设2400字

浅谈我国应急物流的建设2400字[摘要]我国的应急物流起步较晚,2003年SARS的爆发,才使得我国开始重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

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是很“年轻”的,尤其是经历过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后,应急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呈现出来,我国的应急物流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的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应急物流紧急保障物流信息一、应急物流概述1.应急物流定义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2.应急物流特点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

目前我国的应急物流有自己的特点,其表现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军民携手合作,军队突击力强;平时预有准备、预案演练到位等。

二、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1.我国尚没有健全的应急机制危机一旦发生,各级政府就会组成相应的危机处理领导小组,以危机的及时处理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虽然这种运作机制使得整个物流运作流程表现得更加紧凑,物流行为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军事化色彩,确保了所需应急物资迅速到位,对危机的及时解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物资保障作用。

但是,由于没有正规化、法制化的应急保障机制,全民齐上阵,整体秩序紊乱,应急物流保障社会成本高、效率低、遗留问题多。

应急物流指挥机制不完善,应急物流往往同时涉及部队与地方,由于部队内部没有建立绝对权威的组织指挥机构,外部也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体系,这样就造成了应急物流的联系渠道不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战、责任不明,严重制约了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

应急物流配送机制不尽合理,交通战备办公室只对本地(市)交通道路、运输专业人员和运输机具的数、质量等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和掌握,而不能对辖区所属专业人员、器材物资、运输机具进行区分配置和组建交通战备保障力量,更不能明确战时任务和实施战时保障计划,从而导致了应急保障能力差。

关于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论文

关于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论文

关于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论文摘要: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根据需要,它包括物品获得、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性活动。

据突发事件所发生的领域,应急物流可分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突发疫情应急物流和突发社会危害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应急物流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

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峰值性、弱经济性、非常规性、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等特点。

关键词:应急物流问题建议管理一.我国目前应急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1、应急物流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

我们很多的救灾工作无法可依,我国应急物流动员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和群众自发组织基础上的运作,基本上是以动员为主,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效率不高。

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具有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危机一旦发生,各级政府就会组成相应的危机处理领导小组,以危机的及时处理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这种运作机制由于没有法制化的应急保障机制,整体秩序紊乱,成本高、效率低。

2、应急物流管理专业队伍与装备缺乏。

灾害应急物流的组织是一个系统化、专门化的工程,其难点在于受灾人口多,对救灾物资的需求量大,需求频率高,而且这些物资的来源广,调配涉及的部门多,运送路途艰难,灾区环境恶劣。

应急物流面临的任务专业性很强,需专业人士负责。

我国目前缺少应急物流的专业人员和专有设备。

各地区没有自己的应急专业队伍,灾害一旦发生,难以自救。

通常是有什么装备用什么装备。

交通运输存在较大问题,大部分地区多以铁路和公路作为物资输送的主要形式,运输工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应急物流的运输效率。

二.我国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1.健全应急物流管理法律法规机制加强对应急物流的立法工作,明确危机发生时的处理机构、责权划分、动员依据和经费来源,使应急物流有法可依,确保应急物流朝着高效、正规的方向发展。

应急物流专业毕业论文

应急物流专业毕业论文

应急物流专业毕业论文标题:应急物流专业的重要性与挑战——以某地区为例引言:近年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人力损失。

而应急物流作为应对灾难和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以某地区为例,探讨应急物流专业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应急物流专业的重要性1. 灾难中的物资供应保障灾难发生时,物资供应是保证救灾工作的基础。

应急物流专业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与仓储系统,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灾区。

2. 救援物资的快速调配应急物流专业可以通过合理的调配和仓库管理,保证救援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送达受灾地区,为灾区人民提供紧急救助。

3. 救援队伍的人力调动应急物流专业在协助灾区救援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通过调动合适的救援队伍和人员,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二、应急物流专业面临的挑战1. 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灾害预警体系是应急物流的基础,但在某地区,预警系统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待提高。

这给应急物流工作带来了困难,需要改进预警机制,加强预警技术和信息管理。

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某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妨碍了应急物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3. 物资储备不足某地区的物资储备不够充裕,灾情发生后,无法保障充足的物资供应。

应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物资存储和运输体系,确保灾难时得到及时供应。

三、应对挑战的解决措施1. 提升预警系统的能力加强预警技术研究,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增加预警设备和监测站点的布点,建立更加完善的预警网络,提高灾害预警的覆盖范围和预警准确度。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大对交通、通信、仓储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投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升抗灾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

应急物流(有案例)

应急物流(有案例)

应急物流(有案例) xx年xx月xx日•应急物流概述•应急物流的核心概念•应急物流的实践案例•应急物流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目•未来应急物流的发展趋势录01应急物流概述定义:应急物流是指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所需。

在规定时间内将应急物资通过预定渠道送达目标区域特点突发性:应急物流通常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启动,时间紧、任务重。

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测,导致应急物流的需求和路径具有不确定性。

复杂性:应急物流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需要协调多方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

非常规性:应急物流不同于日常物流活动,需要采取非常规的策略和手段。

定义与特点1应急物流的重要性23应急物流能够及时将救援物资送达受灾地区,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应急物流能够协调资源、稳定市场,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应急物流的及时响应和高效运作能够提高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提高政府形象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始于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历史近年来,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物流指挥体系,并加强了应急物流基地建设和信息化水平提升。

发展应急物流的历史与发展02应急物流的核心概念应急物流的分类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应急物流可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害类和其他紧急事件类。

根据救援阶段,应急物流可分为救援准备、物资采购、物资运输、物资分发和后期处理等阶段。

应急物流的特点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的特点。

它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物资的采购、运输和分发,以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急物流的分类与特点建立应急物流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管理应急物流的各个环节,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采购到所需物资。

浅谈应急物流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应急物流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应急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摘要: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在现代突发事件频繁的国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也是我国需要迫切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系。

本文主要介绍应急物流的相关理论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应急物流;发展对策;突发事件应急物流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非典”的肆虐、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7.0级地震……这些灾难的突然降临引起了我国对应急物流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但与德国、英国等物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严重的落后与不足。

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最大程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加强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使应急物流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逐渐提升,所以在新的挑战和困难下,研究探讨我国应急物流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应急物流的分类及特点(一)分类:1.按突发事件分类。

可分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地震、海啸等)、突发社会危害应急物流(重大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和突发疫情应急物流(SRAS、禽流感等)。

2.按突发事件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

(二)特点:1.突发性。

应急物流主要针对的是突发事件,因此突发性是应急物流的首要特点。

只有极短的反应时间、迅速的实施行动、可靠的物流方式才能实现完美的应急物流。

2.弱经济性。

毫不夸张的说“急”字可以代表应急物流的主旨含义。

普通物流的运作方式、流程、甚至经济收益准则均不适用于应急物流,任何利益都无法和人民生命财产相比,所以应急物流具有突出的弱经济性。

3.不确定性。

由于突发事件的形式、时间以及后果等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不确定性是应急物流的显著特点。

论城市应急物流

论城市应急物流

论城市应急物流论城市应急物流近年来,我国城市突发事件明显增加,而城市突发事件往往造成巨大甚至毁灭性破坏,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遭到突发事件袭击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提高应急物流物资的储备量,以及快速准确的预测灾区的物资需求量,快速构建合理的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同时以最合理的配送策略,将物资运送至灾区,是城市应急物流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文以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对城市应急物流理论进行梳理,阐述了城市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性,分析了城市应急物资管理内容;接着对城市应急物流物资仓储与配送策略理论进行分析。

本文基于城市应急物资的分类,运用成本利润法对城市应急物流物资,进行储备模式分类,再运用多目标标规划,对仓储管理模式进行建模,并以算例证明城市应急物流物资仓储模式的优越性;对城市应急物流的需求预测,构建了推拉式预测模型,并以算例分析证明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城市应急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基于德尔菲法的多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城市应急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证明模型的合理性与优越性;通过对城市应急物流配送策略分析,提出在城市应急管理下的配送策略。

针对城市应急物流物资调配与运输管理软件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架构及功能分析设计。

结合现有的运输系统,实现了城市应急物流物资调配与运输管理软件系统开发。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城市应急物流物资的储备模式、仓储管理模式、需求预测管理、应急配送中心管理的综合管理。

在系统管理中,实现仓储管理模式的自动判定;通过测试分析,证明系统生成的仓储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对城市应急物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应急物流,仓储与配送策略,推拉结合算法,多目标规划Research on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y of CityEmergency Logistic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incid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hina, as unexpected events often cause great devasta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e more quickly, and the size of cities are expanding, the threat of emergencies incidents to the city are increasing. How to improve the amount of the reserve in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as well as the demand for prediction of materials affected areas fast and accurately, to constructreasonable emergency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while to transport supplies to the disaster area in the most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strategy,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This paper takes the city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for background, makes a summary on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theory,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city emergency supplies management; then for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y theory of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for analysi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y emergency supplies, the paper makes a reserv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for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by the use of cost-benefit method, then uses standard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for warehouse management modeling, and proves that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material storage mode superiority by numerical examples. Next, the paper constructs push-pull prediction model for demand forecast of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and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by a numerical example.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ze on the city emergency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problem firstly,establishes an city emergency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model with a method based on the Delphi method and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and justify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odel in a numerical example, then the paper proposes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ity distribution strategy, through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y analysis.To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material management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system of business process, the paper analysis and designs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 The paper develops the deployment of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system. The system can achiev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reserve mode, storage management, demand forecasting management, emergency distribution center management. The warehouse management can achieve automatic selection decisions in the system management. Though the test analysis, it can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generated warehouse management mode, which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Keywords: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y,Push and pull combination algorithm,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遭受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袭击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论文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论文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国内也在不断地完善对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下面就今后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进行应急物流研究时更加注重实用性。

其次,注重整体性,注重应急物流系统的协调性、统一性。

系统优化应急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优化整体效率。

一、引言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重大自然灾害更是不断这困扰着我国大部分地区。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就接连遭受了多次的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在第一时间把需要的粮食运送到需要的地方,是我们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及运作研究。

我们需要对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及运作进行研究,以保证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在最快的时间解决生存需要,从而减轻灾难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缩短灾害持续时间、加快灾区重建进程。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1.应急物流的概念在国内,2003年非典的爆发才使我国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但是,目前为止对应急物流尚无统一的定义。

"应急物流"这一概念起初是由欧忠文在国内提出的,即"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2006 年发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定义为:应急物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

2.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是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以最低的成本将所需要的应急物资,用恰当的的运输工具,经过合适的运输路线,送达需求地,并以恰当的方式分发到需求者手中。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有如下五条原则:(1)事前防范为主,事后应急为辅。

2021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范文2

2021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范文2

2021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范文物流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第六篇: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从古自今,突发情况是不可预知的如:泥石流、地震、病毒扩散等,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破坏力大等特点,因此完善优化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应急物流也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危险发生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我国的应急物流系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方面。

本文通过对应急物流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现如今应急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且可实施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突发情况;应急管理;现状及问题;应急物流; Abstract:Sinceancient times,emergencies are unpredictable,such as debris flow,earthquake,virus spread,etc.,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dden,unpredictable,destructive power,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China's emergency logistics also has a certain development,but due to the sudden occurrence of danger anduncertainty,China's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still has some literature and art and need to improve.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optimization scheme. Keyword:currentsituation; emergency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emergency logistics; 引言 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消耗还会给我国人民的心灵造成创伤。

应急物流关于汶川地震参考论文

应急物流关于汶川地震参考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从应急物流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重要意义出发,介绍国内外对应急物流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而针对汶川地震的救援过程,提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方法。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系统大多数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很难预测出来的,如地震、火山爆发、山洪、泥石流等,即使有时可以预测,因为预报时间和发生时间相隔太短,用于赈灾的应急物资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物流过程难于实现。

在世界范围内,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已经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976年我国唐山7.6级大地震,造成数十万的人员伤亡,给城市以毁灭性的打击。

1998年在长江沿岸许多城市爆发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大量沿岸居民流离失所。

2005年初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爆发的海啸夺取了十几万人的生命,同时也造成了数以亿计的财产损失。

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大面积雪灾,造成交通瘫痪和人员被困,还历历在目。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级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尚在统计中。

伤者救助、卫生防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恢复秩序等需要大量应急物资,而物资的运送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

速度和决策处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政府应急管理系统有效性的最主要的指标。

在应急管理研究方面,一国在灾难发生后能否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由可得资源和资本的多少,以及有效发挥这些资源最大效用的能力决定。

自然灾害的频发把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用价值。

1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国外关于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研究最早起于1971年,其关于运输路径和物资的调配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并提出采用空间技术以保障受灾群众人身安全,例如,Philip T.Evers 于1999年对突发物流(emergency transshipments)与订单分割(order splitting)对物流总成本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

论突发公共事件下应急物流系统的完善管理学论文

论突发公共事件下应急物流系统的完善管理学论文

论突发公共事件下应急物流系统的完善管理学论文论突发公共事件下应急物流系统的完善管理学论文摘要:应急物流除具有普通物流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公益性等特征。

分析构建健全的应急物流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组织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物资储备系统、运输配送系统、保障系统和回收系统六个方面去完善应急物流系统,对减少公共突发事件爆发带来的影响和损害至关重要。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系统;对策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对应急物流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03年SARS的爆发我国才开始重视。

2006年底,经国资委、民政部批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从事应急物流的专业组织。

从2008年初的雪灾、汶川地震等公共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到我国在应急物流方面做出的努力,但也暴露出应急物流系统一些不够完善的问题,因此,构建健全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灵敏快速的应急物流系统势在必行。

一、概述突发事件是指突发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1]。

应急物流就是为应对这些突发事件而对人员、物资、资金进行紧急保障,以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受损的程度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应急物流供给活动。

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除了具有普通物流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公益性等特征。

与之相配套的应急物流系统则是为了完成突发性的物流需求,将各个物流元素、物流环节和物流实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一般说来,应急物流系统有四项主要功能:一是迅速抢救受灾的人员、物资和设施设备,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二是及时补充物资,保证抢险救灾活动顺利进行;三是维持灾区的秩序,稳定灾区的民心;四是适时供应物资,帮助灾区重建。

由此可见,应急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涉及到政府部门、军队、社会团体等不同的系统,也涉及到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不同物流环节,还涉及到人才、技术、信息、法规、资金等不同的组成部分。

浅析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应急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应急物流作为支撑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应急物流是指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组织、协调、调配资源,以确保重要物资的及时到达和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于我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应急物流现状的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探讨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应急物流水平和能力提供参考。

一、我国应急物流现状我国应急物流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相对滞后,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完善,应急物流专业人才短缺,应急物资储备和分发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

我国应急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亟待完善。

现行的应急物流管理模式较为分散,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都制约了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应急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

现有的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在应急响应、资源调配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虽然我国应急物流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对应急管理的重视以及不断加大对应急物流的投入,我国应急物流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未来,我国应急物流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我国应急物流将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对交通、仓储、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以提高应急物流的运输能力和运作效率。

2.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分发体系建设。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分发体系,加强对重要物资的储备管理和分发流程设计,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对能力。

4. 完善应急物流管理体制与机制。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应急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形成高效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应急物流论文

应急物流论文

我国应急物流优化研究【摘要】:应急物流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在当前这种突发事件频发的形势下,研究应急物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应急物流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联系国外的应急管理经验进行了优化研究。

【关键词】:应急物流国内外现状展望发展1 应急物流1.1研究背景应急物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对国家而言,战时的后勤物资供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市博会;对社会而言,每年的春云、旅游黄金周等;对企业而言,销售高峰期、决策者失误等也都会带来应急物流的需求,从我国唐山大地震到美国“911”事件,从SARS、“禽流感”、“雪灾”到频发的矿难,还有“大地震”,人们在突发事件目前表现出的被动局面均暴露出现有应急机制、法律法规、物资准备等多方面的不足,而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高发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国家处突的经验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规律、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

1.2 研究意义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不仅直接对灾害救灾、事故处理、减少损失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故和重大险情时,应急物流能够快速实现,保障有力,就能够减少损失和危害,缩小影响范围;如果应急物流保障不好,不能快速实现,就会扩大损失,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给国家或地区带来灾难。

『1』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还关系到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

换言之,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必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发展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还为我国应急机制的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应急法律法规和完善提供实践基础。

另外,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有利于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稳定民心,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可谓影响深远。

1.3 应急物流定义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论文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论文

课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题:浅谈应急物流——以自然灾害为例学号:60921P09姓名:景红芳老师:董淑华时间:2011-6-14浅谈应急物流——以自然灾害型为例0 引言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应急物流有效组织的基础,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运作不同于一般营利性组织的物流管理体系,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介绍了应急物流的概念、背景,对比国外应急物流系统建设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运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论指导应急物流管理、建立协调有效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运作保障系统和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预案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1应急物流的内涵及发展历程1.1 应急物流的内涵应急物流是相对常态物流而言的, 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军事冲突等所需应急物资、人员、资金为目的, 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非常态物流活动。

常态物流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储存、生产制造、成品储存、运输到消耗的整个物流过程中节点分工明确, 在决策中心的统一指挥下,通过管理、控制、执行三层实现常态下的物流过程。

应急物流与常态物流相比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不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而整个物流系统的全局最优目标是以最短的时间、尽可能低的成本完成最终的应急物流配送, 其过程呈现一种瞬变的复杂非线性过程。

应急物流具有活动突发性、内容不确定性、需求急迫性、参与主体多元性、目标弱经济性、行为非常规性等特点。

应急物流的目标及特点决定了其物流系统具备如下特点:一是应急物流系统必须具有快速的感知与反应能力;二是应急物流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重构性;三是应急物流系统必须要有高的流效和可靠性。

因此,在设计应急物流模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常备不懈, 防患于未然;时间效率优先经济效益;政府(军队) 主导,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灵活应对。

1.2 应急物流的发展历程应急物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应急物流优化研究
【摘要】:应急物流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在当前这种突发事件频发的形势下,研究应急物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应急物流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联系国外的应急管理经验进行了优化研究。

【关键词】:应急物流国内外现状展望发展
1 应急物流
1.1研究背景
应急物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对国家而言,战时的后勤物资供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市博会;对社会而言,每年的春云、旅游黄金周等;对企业而言,销售高峰期、决策者失误等也都会带来应急物流的需求,从我国唐山大地震到美国“911”事件,从SARS、“禽流感”、“雪灾”到频发的矿难,还有“大地震”,人们在突发事件目前表现出的被动局面均暴露出现有应急机制、法律法规、物资准备等多方面的不足,而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高发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国家处突的经验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规律、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

1.2 研究意义
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不仅直接对灾害救灾、事故处理、减少损失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故和重大险情时,应急物流能够快速实现,保障有力,就能够减少损失和危害,缩小影响范围;如果应急物流保障不好,不能快速实现,就会扩大损失,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给国家或地区带来灾难。

『1』
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还关系到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

换言之,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必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发展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还为我国应急机制的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应急法律法规和完善提供实践基础。

另外,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有利于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稳定民心,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可谓影响深远。

1.3 应急物流定义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

它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弱经济性,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等特点。

『2』
2 现状分析
2.1 国外应急物流
与我国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较早,美、日、欧等世界
主要国家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大都形成了运行良好的应急管理体制。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并且逐渐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使得包括应急物流在内的整个应急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3』
美国常设救灾物流专门机构,美国建立了完备的应急体系,形成了以“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

所有防救灾事务由联邦应急管理署实行集权化和专业化管理,统一应对和处置。

日本对救灾物资分阶段管理,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经常遭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在设计防灾、救灾计划,以及开展防灾、救灾演习上,日本政府形成了以“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

德国民间组织发挥巨大作用,德国拥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灾害预防及控制体系,德国的灾害预防和救治工作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管理,在应急物流管理中由多个担负不同任务的机构共同参与和协作。

尽管各国应急物流模式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但都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其表现为:建立并完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制订并优化应急管理行动流程;制订并完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搭建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2.2 我国应急物流
我国目前应急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急预案不规范。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防灾意识淡漠,对危机管理的意识不够强,平时演练不够实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

2、保障体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具有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和代价高的特点。

3、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政府整合和调度社会资源力度不够,未建立政府、社会、行业、部队、物流企业等组织之间的协同式应急物流配送体系。

4、应急物流指挥体系不完善。

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体系,造成了应急物流交通运输的联系渠道不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政,权责不明。

5、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GPS、GIS、RFID等先进技术在应急物流领域应用较低。

『4』
3 我国应急物流优化
借鉴国外应急物流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具体现状,使应急物流进一步优化其运作,达到理想的效果:
1、运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论指导应急物流管理『5』
从供应链视角对应急物流进行审视,将现代物流知识充分运用到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中。

自然灾害发生前,通过预测救灾物资需求量和实施救灾物资库存的动态检测,避免了过高的库存水平和较高的储存成本;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灾害实际,适时地选用物资供应的供应推动方式或需求拉动方式。

2、建立协调有效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各国都依据法律建立立体化、网络化的应急管物流理体系,从上到下的常设专职机构,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严格而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系统及明确的政府职能和部门合作,超前的灾害研究和事故预防机制,普遍的灾害意识培养和全社会的应急培训,充足的应急准备和可靠的信息网络保障。

我国有必要
根据我国的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指挥中心,专门用于救灾指挥工作,物资的筹措、运输、调度、配送,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

3、建立完善的运作保障系统
(1)应急物流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主要指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用以规范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
(2)应急物流基础性支撑体系。

主要由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应急物流通讯和信息平台以及应急物流装备和技术支持平台等构成;(3)应急物流物资储备系统。

主要通过政府储备、国内外及社会各界捐赠、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采购等组成,根据可能发生的不同灾情,对各类救灾物资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依此建立规模适中、布局合理的应急救援物资库,这些应急救援物资库平时储放应急物资,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则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迅速从应急救援物资库提取救灾物资,送往灾区。

灾害发生后,社会采购或捐赠的救灾物资需要汇集至应急救援物资库,在应急救援物资库分类拣选后统一配送至灾区;
(4)应急物流配送系统。

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市场化的手段与国内网络覆盖面广、硬软件设施齐备、行业信誉度高的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签订协议,以取得其帮助;大力推进国内电子商务业的发展,着重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电子商务业的联系,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应性能。

『6』
4、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预案
由政府统一负责指挥自然灾害预防、救治的所有工作,包括制定防灾计划、定期开展防灾救灾演习、开展应急物流演练等,预案还根据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事先规划陆、海、空运输替代路线,如在地震灾害中,会伴随发生道路阻断、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常规道路交通将难以发挥机动灵活、“门到门”的优势,这时需要选择空运或海运等适宜的替代运输方案,实现救灾物资的及时运送。

此外,还将民间组织以及志愿组织等非政府部门纳入到防灾救灾体系中,配合政府工作,齐心协力顺利完成应急物流的全过程。

4 应急物流研究发展展望
目前,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实践中,我国已经具备了较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但如何更好地在第一时间把合适数量、质量的应急物资以合理的方式快速送达各类公共事件突发目的地,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尽可能减少各类损失,最大限度降低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应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尽早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物流体系与现代应急物流机制。

【参考文献】:
『1』姜玉宏,颜华,欧忠文.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物流研究
『2』高冬椰,刘新华.浅论应急物流.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16-17
『3』太原日报.国外应急物流发展现状与特点,2009-10-16
『4』陈斯卫.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初探[J].职业圈,2007,(11)
『5』魏雯青.我国应急物流的现状及优化研究,2009-4-1
『6』谢如鹤,宗岩.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