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ST在WETSPA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
2021温黄平原中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运用范文1
2021温黄平原中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运用范文 沿海平原河网区地势平坦,河湖串联,其洪水受上游山丘区来水、当地降雨、下游顶托(如河口潮汐顶托、台风增水顶托等)和人类活动等综合影响,产汇流机制复杂。
通过建立全流域水文水动力学数学模型,选取平原区水位站作为控制断面,以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的拟合进行模型的率定验证。
在陆地水循环中,水的迁移转化受地形、地貌与下垫面等影响,不同地区的产汇流规律是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手段需要有针对性。
本文探讨反映温黄平原河网和山丘区产汇流特征的模拟计算方法,以0509号 “麦莎”台风、“20090929”短历时暴雨过程为率定和验证洪水,检验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和参数的准确性。
1研究区域和模型原理 1.1研究区域概况 温黄平原位于浙江省的椒江及灵江干流以南,乐清湾以北,东部和东南部濒临东海,总面积约2358km2,其中山丘区、平原区各占1/2,区域内有永宁江和金清2大重要水系,河道全长4 352km,水域总面积78.09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 683mm,雨量多集中在4-9月,阶段雨量占全年雨量的70%~80%,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2.07亿m3,产水系数0.56,产水模数93.6万m3/km2. 1.2模型的构建与输入 流域降雨推求流域出口的河川径流的模拟主要分为产流与汇流2部分。
产流过程是指降雨经过扣损变成净雨,汇流过程是指各分区净雨汇集到出口控制断面或排入河网。
温黄平原水文模型中,平原区降雨产流按水面、旱地、水田和城镇4类下垫面分别计算、汇流按经验汇流曲线计算;山丘区产流采用河海大学赵人俊等人开发研制的新安江模型计算,汇流采用麦克锡于1938年提出的马斯京根法计算。
1.2.1平原区产汇流模型 针对下垫面的空间分布差别较大,根据现有的资料条件,平原区产流模型将流域平原区下垫面分为水面、旱地、水田、城镇4类,分别采用各自的产流模型进行产流模拟。
各水利分区的产流量为分区内各种下垫面产流量的加权平均,即:R=f1RW+f2RR+f3RL+f4RC(1)式中:R为水利分区产流量(mm);RW,RR,RL,RC为水面、水田、旱地及城镇产流量(mm);f1,f2,f3,f4为水面、水田、旱地及城镇面积的比例。
PEST分析模型介绍及运用
保健品市场在过去的 2 年间,国外跨国公司一直鲜有涉足,市场被本土保健品企业牢牢占 据,20 年在保健品行业陷入低潮之时,美国安利却凭借独特的销售模式异军突起,实现了年销 售额 3 亿元的惊人业绩,尽管安利的营销模式颇有争议。但不能否认,随着跨国保健品公司进 军中国的步伐加快,国内保健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加上国内行业的竞争,市场营销模式 也有进一步变化。
一是产品开始两极分化。从 200 年起,因为竞争日益激烈,保健品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趋势:以功能诉求为主的产品,多用疗程、买赠促销等刺激消费者购买,这类产品价格越来越高; 以营养补充为诉求的机能性食品或滋补品,价格越来越低,有成为日用品保健品的趋势。二是渠 道细分、直销比例增大。受传统渠道费用高涨、竞争趋向白热化的压力,保健品厂商积极探索渠 道多样化,传统的药店+商超的销售渠道快速分化,保健品连锁专卖店、厂家直销店、店中店、 传销、电话销售、会务销售、展会销售直至网络销售等多种渠道形式正在加速形成。受渠道多样 化的影响,保健品销售额中直销比例日益增大。以上海市场为例,投放广告、进人常规渠道的功
关键的社会文化因素:
· 妇女生育率 · 人口结构比例 · 性别比例 · 特殊利益集团数量 · 结婚数、离婚数 · 人口出生、死亡率 · 人口移进移出率 · 社会保障计划 · 人口预期寿命 · 人均收入 · 生活方式 · 平均可支配收入 · 对政府的信任度 · 对政府的态度 · 对工作的态度 · 购买习惯 · 对道德的关切 · 储蓄倾向 · 性别角色 · 投资倾向 · 种族平等状况 · 节育措施状况 · 平均教育状况 · 对退休的态度 · 对质量的态度 · 对闲暇的态度 · 对服务的态度 · 对老外的态度 · 污染控制
分布式洪水预报模型系统及应用_IT168文库
参数优化
地下水参数
目标函数:洪峰误差、洪量误差、 峰现时间误差、Nash系数等
汇 流 参 数
序号 1 2 3 4
意义 子流域主河道坡度修正系数 子流域主河道长度修正系数 子流域主河道曼宁糙率系数修正系数 子流域主河道河床底板导水系数修正系数
下限 0.1 0.5 0.1 0.1
上限 10 20 500 10
P12 2
1
EasyDHM模型应用案例
• 水文模拟
研究流域、区域 1 2 3 4 5 6 7 8 长江上游流域 汉江流域 中线受水区(海河、淮河、黄河下游) 渭河流域 第二松花江流域 珠江流域(西江、北江) 三峡库区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 支撑课题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三峡”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线”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线”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黄河” 水利部公益项目“二松” 水专项“珠江” 水专项“三峡” 863“自来水”
土壤数据 处理模块
水库编 辑模块
土地利用 数据处理 模块
P17
数据库版本的开发
随着水利信息化事业的推进,各单位逐步开始使用数据库管理水文相关数 据,因此为配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和习惯,课题组对原有模型进行了改造,开发 了数据库版本的模拟预报系统。
输入
二元水循环模拟
模拟用户界面
输出
EasyDHM 水文模 拟模块
实际蒸发 湿度、风速 温度、辐射
产流
冠层截留 植被冠层过程模拟
降雨
冠层截留 地表调蓄 河 网 调 蓄
潜在蒸发计算 积雪/融雪过程模拟
净雨 地表填洼 地表过程模拟 入渗量
地表径流
下渗 壤中流
坡面流
土壤水
分层土壤含水量
径流
土壤水过程模拟 壤中流 土壤温度计算
基于PEST的RZWQM2模型参数优化与验证
2014年11月农业机械学报第45卷第11期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4.11.023基于PEST 的RZWQM2模型参数优化与验证*孙美1张晓琳1冯绍元2霍再林1(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225009)摘要:根据糯玉米-冬小麦田间喷灌试验不同处理结果,利用独立的自动参数估计软件PEST 对RZWQM2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并分析了24个模型参数的综合敏感度。
通过控制不同观测变量(土壤含水率、土壤氮素含量、作物叶面积指数、产量)模拟差异函数值在目标函数中的比重,优化目标方程,确定模型参数,并用田间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在不同观测变量的模拟差异函数值最接近条件下,冬小麦出叶间隔特性参数、冬小麦春化作用敏感特性参数及糯玉米出叶间隔特性参数等3个参数对模型整体模拟效果影响最大。
相比试错法而言,基于PEST 优化的RZWQM2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糯玉米-冬小麦轮作系统中水分、氮素及作物生长情况。
关键词:糯玉米-冬小麦轮作RZWQM2模型PEST敏感度分析参数优化中图分类号:S1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98(2014)11-0146-08收稿日期:2013-11-01修回日期:2013-12-31*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322902)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3-0554)作者简介:孙美,博士生,主要从事农田水循环研究,E-mail :sunmei-0451@163.com 通讯作者:霍再林,副教授,主要从事农田水循环与水土环境、作物水盐响应及高效用水研究,E-mail :huozl@cau.edu.cn 引言土壤水-氮-作物生产模型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较多的输入参数,但这些参数由于土壤和作物参数本身的时空变异性再加上不同研究情况和不同背景下的测量值及率定后的模拟值有较多的随机性及差异,都给模型的模拟结果带来很大不确定性[1-2]。
不同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钱塘江密赛流域的对比运用研究
不同分布式水文模型在钱塘江密赛流域的对比运用研究作者:刘轶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3期摘要为定量分析不同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密赛流域的模拟精度,分别选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和VIC模型,以钱塘江密赛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密赛水文站1980—1989年水文数据,对比分析2种模型在密赛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研究结果表明:2种分布式水文模型都可用来模拟研究区的径流,径流模拟相对误差均小于10%,确定性系数达到0.7以上,但SWAT模型模拟精度优于VIC模型,SWAT模型模拟的径流相对误差均小于5%,确定性系数达到0.8以上,研究成果为密赛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VIC模型;径流模拟;钱塘江;密赛流域中图分类号 P33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246-02随着计算机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充分考虑流域下垫面条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逐步被国内外水科学研究学者广泛运用于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科学研究,并在不同流域取得较好的模拟精度和效果[1-6]。
其中VIC模型和SWAT模型运用较为广泛,因为这2种模型操作简单,参数相比于其他分布式水文模型较易获取,且可免费下载。
但VIC模型和SWAT模型在我国不同流域运用效果不同,VIC模型和SWAT模型在钱塘江流域有过运用,但是未从精度上进行对比,而水文模型模拟精度对于流域防洪及科学研究成果的精确性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选用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模型和SWAT模型[7-8],以钱塘江密赛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比2种水文模型在钱塘江流域的模拟精度,研究成果对于钱塘江密赛流域水文模拟及水文科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区域概况密赛流域主要位于开化县境内,流域范围为东经118.0°~119.0°,北纬29.1°~30.0°,流域集水面积为797 km2,流域总体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降低,上游河段内有2座水库,分别为茅岗水库和齐溪水库,流域干流为马金溪,河道全长100.3 km,河道平均比降为5.92%,河道较为弯曲,坡度较陡且急滩较多,流域内有6个降雨站点。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森林暴雨模拟中的应用PPT课件
2、HIMS模型主结构示意图
7
二、模型介绍
2、HIMS
HIMS平台可用于场次暴雨模拟的计算方法主要 有:
基于LAI(叶面指数)和NDVI的截留模型的冠 层截留模型;
采用Horton、Philip、Kostiakow、 GreenAmpt等下渗模型(小时)来计算单元产
流量; 通过“Muskingum”、运动波、等流时线、
4
二、模型介绍
1、HEC-HMS
HEC-HMS模型在洪水模拟的过程中主要的计算方 法有:
初始损失和均匀损失法、指数损失率、SCS曲线数 发、土壤蓄水容量法(SMA)等;
直接径流计算方法有Clark单位线法、Snyder单位 线法、SCS单位线法、Modclark法、运动波法、自
定义累计曲线法等; 对于汇流过程HEC-HMS模型提供了运动波、滞时-
(4)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产流量计算:HEC-HMS和 PRMS模型主要采用单位线法计算,HIMS模型主要采用基 于下渗理论的模型计算。三种模型在应用区的汇流计算方式 基本相同,主要采用“Muskingum”法和运动波方法。
18
存在的不足
对文中叙述的模型不足,主要涉及模型的内在机 制和结构,对水文过程的物理意义理解不足; 缺乏各类模型在国外的研究应用文献; 模拟结果评价中,选取模型的种类和研究区域均 不同,使得文中第四部分的内容不具备很好的可比 性。
降雨-径流模拟,参数计 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 雪、截留渗、地表径流、
算,GIS连接
流,SuperMap连接
地下水温度分布
时间尺度 单次暴雨和连续模拟
产/汇流 单位线法计算径流,有限 计算方法 差分近似方程,运动波
模型特点 主要用于树状流域,充分 考虑了流域下垫面和气 候因素的时空变异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士。 主要从 事洪水预报 方面的研 究工作。
维普资讯
・
3 0・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2 9 期
20 9. . 1 2 No 2 Fb 2O e .. 0 7
YE L W RI R L 0 VE
【 文 ・ 沙】 水 泥
分布 式水文模型在 洪水预报 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子流域 , 而子流域之 间则通过河道来 连接 。先对各 子流域进行 降雨 汇流预报 , 然后通过洪水演算求得各 子流域对流域 总 出口
断面的贡献 , 叠加后 即可 求得流域 总 出 口断 面的洪 水过程 线。
其理论依据是流域降雨径 流形成 规律 和河道 洪水波 运动 规律
作者简 介 : 梁钟 元 ( 99 ) 男( 鲜 族 ) 吉林 吉林人 , 17 一 , 朝 , 硕
播时间称 为河段洪水 预报 的理论预见期 。
12 流域 降雨 的径流预 报 .
根据 流域 面上 的一 场降雨 来预报 流域 出 口断面 的洪水过 程线 , 其理论依据是 流域 降雨径流 形成规律 。流域 汇流期称 为 流域 降雨径流预报 的理论预见期 。
13 “ . 河流 一流域 ” 洪水预 报
具有水文概念原理 的物理模 型 J如 中国的“ , 新安 江模型 ” 、 美 国的“ 斯坦 福模 型” 萨克拉门托模型” 新安江模型 ” 及“ 。“ 提 出了分层 、 分水源 、 分块 的概念以及蓄满产流 的概念 , 缺点是 其 模型对经 验 的依 赖 性 很 强 , 对非 线 性 的模 拟 精 度 仍 不 够 理 想 ;斯 坦福模 型” “ 克拉 门托模 型” 为多参 数 的概 念 “ 和 萨 作 性水文模型 , 二者虽都 有一 定 的精 度 , 且全 面地考虑 了水源 在 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 由于结构复 杂 、 但 参数众 多 , 因此 在 实践 中很难进行推广… 。2 0世纪 8 0年代初 , 日本 提出 了一种 纯数学模型——“ 坦克模 型” 它通过 多个线性水 箱 的串 、 , 并联 来 模拟径流的运动 , 此模型仍属于线性模型且 在功能结构设计 方面 比较欠缺 , 以准 确 、 面地 模拟 复杂的 降雨径流 形成过 难 全 程, 如对季节性气候变化强的流域以及人类活 动干扰明显的 流 域 的洪水预报就存 在一定 的问题 。 随着概念性 水文模 型的发展 , 具有物理基础 的分布式水文 模 型出现 了。Fez H r n 于 16 ree和 al a 9 9年发表 的论文《 一个具 有 物理基础数值模拟 的水文相应 模型 的蓝 图》, 述 了分 布式 描 流域水文模 型的前景 。由丹麦 、 国及英 国的水文 学者联合研 法
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多源数据融合前处理
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多源数据融合前处理
数据信息,该系统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4]。本文最后以长江河口地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多源 数据融合前处理系统的构建作为例子,说明了该系统广泛的适用性。
2. 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多源数据融合前处理系统
分布式水文模型对空间数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在水文分析基础上提取的 DEM 洼地、流向、集 水面积、子流域、河网水系、流域边界等流域地形几何(GIS)信息,雷达测雨、土地利用和土壤质地等遥 感(RS)信息,水文与水质站点、水库、湖泊、河流边界、取排水口、城镇等经纬度(GPS)信息,降雨、径 流、蒸发等水文气象观测资料,野外流域观测实验数据,人口、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 产值、水产养殖等社会经济数据,水资源的供、用、耗、排数据,水利工程特征数据和运行管理过程记 录数据等,因此经常要进行大量的空间数据融合提取。然而这些数据具有语义差异、时空差异、尺度差 异以及空间参考异化等特征,为满足分布式水文模型不同格式和算法的需求,有必要进行多源数据的融 合,以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匹配,消除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歧义,从而将多源数据快速有效地应用 到分布式水文模型中。
随着大量数据信息被融入到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中,弄清这些数据信息在水文模型中的拓扑结构就 显得尤为必要,而缺乏能体现数据信息拓扑结构的有效编码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分布式水文模 型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5]。当前比较通用的子流域编码方法方法主要有 Horton 法[6]、Strahler 法[7]、Shreve 法[8]和 Pfafstetter 法[9],基于这几种编码方法的一些编码软件主要有 WMS[10]、TOPAZ[11]、Arc Hydro Tools[12],GRASS[13]等。其中 Strahler 法是在 Horton 法基础上,从形态与水文要素综合分析中提出的, 并且划分的河道结构具有拓扑关系,因而应用十分广泛,但该编码方式只是一种河网编码,并未将流域 坡地汇水网络和多源数据的拓扑关系考虑进去,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化处理。本文就是为解决 考虑多源数据拓扑关系的全流域编码问题,提出了一种流域–子流域–网格单元–土地利用分类的四级 划分框架体系,其主要适用于基本单元为网格的全分布式水文模型。针对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编 码方式可简化为流域–子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的三级划分框架体系。该体系通过网格单元和土地利用分 类的匹配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动态关联。基于该体系构建了流域范围内多源数据融合的前处理 系统,该系统使得模型前处理模块化、标准化,方便快捷实现了模型与 GIS 信息的无缝连接,同时减少 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存储单元和提高了模型的运算速度。该系统为 LILAN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一个有机组 成部分,LILAN 分布式水文模型中集合了大量的地形地貌特征数据、人类活动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利用
基于WetSpa模型的设计洪水计算
基于WetSpa模型的设计洪水计算
舒晓娟
【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分别根据长期的流量资料、广东省推理公式法,基于WetSpa分布式水文模型,推求广东省流溪河水库流域设计洪水.基于WetSpa模型推求设计洪水结果与广东省推理公式法相比,基于WetSpa模型推求设计洪水结果比根据长期流量资料计算结果更接近,说明基于WetSpa模型推求设计洪水是可行的.利用WetSpa模型推求设计洪水只需要知道流域的DEM、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以及少量的降雨洪水资料.流域的DEM、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数据可通过互联网免费下载,所以WetSpa模型为短缺资料地区推求设计洪水提供了新的参考.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舒晓娟
【作者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6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2.3
【相关文献】
1.Wetspa模型在流溪河水库入库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J], 舒晓娟;陈洋波;徐会军;任启伟
2.基于Wetspa模型的流域植树造林的洪水响应 [J], 舒晓娟;陈洋波;任启伟
3.基于SCS模型的资料缺乏地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 [J], 戴荣;王琦
4.基于HEC-HMS模型的四川省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计算 [J], 刘刚;袁鹏;黄克威;李江洪
5.基于SCS水文模型的城市河涌设计洪水计算研究 [J], 谭超;黄本胜;黄峰华;邱静;刘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扩展傅里叶幅度函数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扩展傅里叶幅度函数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中的应
用
胡晓松
【期刊名称】《水利技术监督》
【年(卷),期】2017(025)002
【摘要】文章引入扩展傅里叶幅度函数对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并对比扩展傅里叶幅度函数及传统傅里叶变换函数对VIC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的影响,此外以辽宁东部某流域为研究区域,定量分析不同参数敏感分析方法对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模型水文模拟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傅里叶函数,扩展傅里叶幅度函数可考虑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参数敏感度分析结果更为合理,对于辽宁东部区域,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模型变化下渗曲线指数B敏感度最高为0.61,土壤饱和时的水力传导度K敏感度最低为0.17.扩展傅里叶幅度函数下VIC 模型拟合系数均值提高0.23.研究成果对于VIC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价值.
【总页数】4页(P125-127,134)
【作者】胡晓松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水文局,辽宁鞍山1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4+.92
【相关文献】
1.红外傅里叶光谱仪的仪器线形函数及工程应用 [J], 张磊;杨敏珠;邹曜璞;韩昌佩
2.傅里叶核函数在钢板地电流测量装置校准系数确定中的应用 [J], 潘启军;马伟明;赵治华;孟进;张磊;张向明
3.扩展傅里叶衍射理论在相移掩模中的应用 [J], 刘佳;张晓萍
4.傅里叶自函数定义的扩展及其特性 [J], 马致考
5.傅里叶自函数的维格纳分布及应用 [J], 马致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台风暴雨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日益加剧,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
对于台风暴雨洪水的准确预报和反演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是指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尼伯特”台风带来的暴雨洪水进行模拟和反演的过程。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的水文模拟工具,其可以对流域内水文过程进行分布式模拟和反演。
在“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中,首先需要获取台风路径和降雨量数据。
通过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等观测手段,可以实时获取到台风路径和降雨量数据。
接下来,将这些数据输入到分布式水文模型中,进行模拟和反演。
在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流域被划分为若干个子流域,并对每个子流域进行分析和模拟。
在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计算降雨的入渗和径流过程,可以得到不同观测点的径流量数据。
还可以模拟出洪水的演变过程,预测洪水的波及范围和峰值流量。
在“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中,分布式水文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通过模拟和反演,可以得到台风暴雨带来的洪水情况,包括洪水的空间分布和强度等。
这对于相关部门进行灾害预警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分布式水文模型还可以用来评估改善措施的效果,指导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分布式水文模型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模型的参数化和初始条件设置对反演结果有很大的影响,需要进行精确的参数估计和数据输入。
模型对于复杂地形和土地利用的适应性较弱,可能会导致模拟结果的误差。
模型对于气候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响应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是台风暴雨预报和灾害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洪水的模拟和反演,可以有效地预测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提高社会对洪水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科研人员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台风暴雨洪水反演技术的发展。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董红
【期刊名称】《广东水利水电》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分布式水文模型以其考虑流域的水文过程和地理要素的时空差异对流域水文过程和水文效应的影响为优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水文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我国最近几年开展了大量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但是实际应用到流域进行洪水预报的还不太多,该文对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对于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页数】4页(P22-25)
【作者】董红
【作者单位】广东省韩江流域管理局,广东,汕头,5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8+.6
【相关文献】
1.MIKE SHE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广东省中小河流洪水预报中的应用展望 [J], 陈国轩;梁海涛;林蓉璇
2.半干旱地区水库洪水预报中对水箱模型改进的研究和应用 [J], 胡效宁;路全福;左海凤
3.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J], 梁钟元;贾仰文;李开杰;牛存稳;王浩
4.新安江模型在皖西南地区洪水预报中应用 [J], 洪尚新;焦显松
5.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J], 宋玉;李致家;杨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布式洪水预报模型在密云水库流域的应用
分布式洪水预报模型在密云水库流域的应用
赵士鹏;廖卫红;雷晓辉;张大伟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年(卷),期】2014()3
【摘要】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逐步投入运行,密云水库将面临高水位运行。
对密云水库流域洪水预报开展研究,基于EasyDHM模型建模,通过EasyDHM产流模型和马斯京根汇流模型演算方法、LH-OAT敏感性分析方法和SCE-UA参数优化方法等,对密云水库流域进行了洪水模拟及参数率定,并选取场次洪水进行验证。
分析结果表明:EasyDHM模型在密云水库流域有很好的适用性。
【总页数】5页(P96-99)
【关键词】分布式洪水预报模型;敏感性分析;EasyDHM模型;密云水库
【作者】赵士鹏;廖卫红;雷晓辉;张大伟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24
【相关文献】
1.分布式洪水预报模型在汾河流域的应用 [J], 孙甲岚;雷晓辉;殷峻暹;蒋云钟;李院生
2.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J], 宋玉;李致家;杨涛
3.基于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流域水文模型在大盈江流域洪水预报中的研究应用 [J], 杨丽萍
4.玉符河流域分布式洪水预报模型及应用 [J], 张良艳;杨志勇;刘广;吴深;冯杰;阳眉剑
5.半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在石家庄西部山区小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J], 刘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HSPF模型水文参数分析研究进展
基于HSPF模型水文参数分析研究进展摘要:HSPF模型是半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准确模拟流域水文状况。
本文介绍了HSPF模型水文模块参数分析的几种研究方法:PEST自动校准、GLUE法、扰动分析法。
通过总结得出用HSPF模型进行水文模拟所需考虑调整的参数:LZSN、INFILT、AGWRC、DEEPFR、BASETP、UZSN和IRC,为今后HSPF模型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HSPF模型;PESTGLUE法;扰动分析法;水文模拟0引言近年来,水文模型的在国内外的应用十分广泛,如SWAT、SWMM和HSPF等。
HSPF是由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开发的一套计算代码,属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其中水文模块是HSPF模型的基础,但参数繁多、难以率定[1-3]。
目前,用于研究模型参数的校准和不确定性的方法有PEST自动校准[4]、GLUE法[5]、扰动分析法[6]等。
由于HSPF模型水文模拟过程复杂,参数繁多,因此分析影响水文过程模拟的参数是十分重要的。
1HSPF模型水文模块机理HSPF模型在水文过程模拟方面表现十分出色,而气候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对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最为显著[7]。
将研究区域分为透水地面和不透水地而两种类型,针对不同地面水文过程进行模拟;流域水文过程在透水地面的模拟考虑降雨和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在不透水模块的模拟主要包括降水和地表径流等[6]。
2研究进展2.1PEST自动率定的应用水文模型参数的率定是评价模型适用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参数率定的方法有人工率定和PEST自动率定。
程晓光[2][5]等以北京妨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HSPF模型并对径流量进行了模拟,采用人工率定与PEST自动率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径流的参数有UZSN、LZSN、BASETP、INFILT、INTFW、AGWRC和IRC。
高伟[4]等利用HSPF模型对中和流域进行了水文模拟,亦用人工率定与PEST自动率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参数范围进行对比分析。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山洪规划治理中的应用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山洪规划治理中的应用彭小斌;谢亨旺【摘要】本文对分布式水文模型HSPF进行介绍,并以黑草河小流域为例,建立模型,通过对制定的八种规划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减水、固沙的影响,证明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山区洪水管理中的适用性.【期刊名称】《吉林水利》【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洪水管理;山洪灾害;防洪规划【作者】彭小斌;谢亨旺【作者单位】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江西南昌330096;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江西南昌33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4+.921 引言我国山洪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由于山洪突发性强,来势猛,历时短,成灾范围小且分散,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这一特点使得对山洪灾害的防治非常困难[1]。
随着我国气象、水文监测系统的铺开建设和逐步完善,为水文预测、预报和洪水模拟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降雨产、汇流和产沙、输沙等,优化工况组合,指导山区防洪治河规划,既能避免操作中的盲目性,又能达到减灾兴利的目的,为山区防洪减灾开辟了新的思路。
2 分布式水文模型HSPF与应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是80年代后期出现,随着计算机、GIS、RS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水文模型。
它用分布式的模型结构和参数反映了地形、土壤和水文气象等要素的空间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更准确的描述了水文过程,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
HSPF(Hydrological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是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资助开发的模拟自然或人工水域水文、水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能够利用美国现有水文、水质观测站的数据,进行水文分析、点源或非点源污染负荷的长时间连续模拟或短时间模拟和预测分析。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尼伯特”台风于2019年7月在中国广东沿海造成了大范围的暴雨洪水灾害,给当地人民生活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台风造成的暴雨洪水过程,需要进行反演和模拟分析。
本文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尼伯特台风期间的气象和水文数据,对其暴雨洪水过程进行反演分析,以期为台风暴雨洪水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背景台风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类风暴,其在我国沿海地区常常引发暴雨洪水灾害。
对于台风暴雨洪水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台风暴雨的机理和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暴雨洪水的预测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尼伯特台风是2019年中国沿海的一次重大天气事件,其暴雨洪水给当地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暴雨洪水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2. 数据来源为了进行“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过程的反演分析,需要收集相关的气象和水文数据,主要包括雨量观测数据、地表水位观测数据和水文气象要素数据等。
雨量观测数据主要包括降水量和雨型,地表水位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和洪水深度,水文气象要素数据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风速和风向等。
这些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各地水文气象观测站实时观测数据,也可以通过卫星遥感、雷达和数值模式等手段获取。
3. 模型原理本文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过程进行反演分析。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文模型,其采用了分布式参数和分布式计算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流域内的水文过程。
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包括土壤水模型、地表径流模型、地下水模型和水文观测模型等。
通过模拟分析,“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过程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地表径流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等水文过程,能够了解台风暴雨对流域水文系统的影响,为暴雨洪水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 模型建立在模型建立阶段,首先需要对研究流域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包括流域面积、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河网分布等地理要素的获取。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引言台风暴雨是危害性很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强降水往往引发山洪、泥石流、洪水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台风暴雨引发的洪水灾害,科学界开展了大量有关台风暴雨洪水反演的研究工作。
尼伯特是2001年北半球总共有21个台风袭击了中国海域的其中一个,它给东南沿海造成严重的灾害。
本文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方法,对尼伯特台风暴雨引发的洪水进行反演研究。
一、尼伯特台风暴雨特点分析1. 台风尼伯特的路径台风尼伯特于2001年8月在太平洋西北部生成,随后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最终在中国台湾东部登陆。
登陆后,尼伯特台风转向北上,影响了福建、浙江等地,引发了严重的暴雨洪水灾害。
2. 尼伯特台风暴雨特征尼伯特台风暴雨的主要特征是降水量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在其登陆后的24小时内,福建、浙江等地区降雨量普遍超过200毫米,局部甚至达到300毫米以上。
这种强降水引发了山洪、河水暴涨等洪水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二、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原理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模拟流域内降水径流过程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子流域单元,并考虑地形、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模拟流域内的水文过程。
分布式水文模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降雨产流转换模块:模拟降雨经过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途径转化为流域出流的过程。
2. 蓄滞洪过程模块:考虑水库、湖泊等水体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3. 土壤蒸发蒸腾过程模块:模拟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和蒸腾过程。
4. 河网水文模块:考虑河流对入流和地表径流的调蓄作用。
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对流域内各种水文过程的模拟,可以反演出流域内的洪水过程,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尼伯特台风暴雨洪水反演1. 基本计算流程我们收集尼伯特台风暴雨期间的降雨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例如空值填充、降雨量插值等。
然后,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子流域单元,确定各单元的特征参数,如坡度、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人类活动剧烈地区的应用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人类活动剧烈地区的应用
杨武志;苏保林;罗运祥;张倩
【期刊名称】《水利水电技术》
【年(卷),期】2014(045)002
【摘要】以SWAT模型为基础对鞍山市南沙河流域进行了水文模拟.研究表明,研究方法对解决水文资料的一致性问题及改善模型在人类活动影响剧烈地区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模型构建基于单一的土地利用图,不能有效表征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文特性的影响,可能为模型在下垫面变化快速地区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问题.
【总页数】5页(P5-9)
【作者】杨武志;苏保林;罗运祥;张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3
【相关文献】
1.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半干旱地区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J], 董红
2.剧烈人类活动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陈玲玲;陈晓宏;张云;丁华龙;陈珍;黄兢
3.人类活动影响剧烈背景下的海河流域水文修订成果研究 [J], 陈太文;田水娥;刘伟
4.剧烈人类活动下深圳市非点源污染空间迁移规律研究 [J], 骆俊炜;赵俊;李健华
5.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岩溶地区的改进与应用研究 [J], 梁桂星; 覃小群; 崔亚莉; 陈爽; 黄奇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并行PEST算法优化地下水模型参数
应用并行PEST算法优化地下水模型参数董艳辉;李国敏;郭永海;徐海珍【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0(18)1【摘要】基于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rlberg-Marquardt)算法的PEST参数优化程序具有寻优速度快、健壮性好的优点,在地下水模型参数优化研究中有许多成功的应用实例.但是,对于大尺度、高精度和高复杂性的大规模地下水模拟,使用PEST 进行参数优化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优化效率较低.本文应用OpenMP并行编程方法对PEST算法进行了并行化,使之可以在共享存储并行计算机上进行参数优化的并行计算.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甘肃北山区域地下水模型的参数优化中,并行实验表明,使用并行化的PEST可以将地下水模型参数优化效率提高3.7倍.【总页数】5页(P140-144)【作者】董艳辉;李国敏;郭永海;徐海珍【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73【相关文献】1.基于地下水模型的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方法在临沂市城区的应用 [J], 雷晓东;邵景力;李娟;姚春梅;杨军2.仿生算法在地下水模型反演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J], 刘国东;戴振学;邢冰;王焱;孟玉川;李俊3.温度监测数据在地下水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J], 沈晔;李海涛;黎涛;李文鹏;周训4.基于PEST的地下水模型参数优化及不确定性分析 [J], 李衡; 周义朋5.地下水模型系统GMS在核电厂地下水核素迁移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J], 刘永;毛亚蔚;郑伟;白晓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率定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率定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
曾凌;陈金凤;李雨;刘秀林
【期刊名称】《水资源研究》
【年(卷),期】2022(11)6
【摘要】近年来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得到长足发展,可为水文建模领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渭河流域收集长序列卫星遥感土壤湿度和蒸发数据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联合和分步方法率定分布式水文模型DDRM参数,并与常规仅基于流量的参数率定方法的模拟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参数率定过程引入卫星遥感数据可显著提高DDRM模型对蒸发和土壤湿度的模拟效果,但相应的径流模拟效果略有下降。
此外,分步率定方法相较于常规率定方法能有效降低径流模拟的不确定性。
【总页数】11页(P561-571)
【作者】曾凌;陈金凤;李雨;刘秀林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参数率定及敏感性分析探讨
2.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徒骇马颊河流域灌溉管理中的应用Ⅰ.参数率定和模拟验证
3.PEST在WetSpa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
4.PEST软件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