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辽河油田H区块化学调驱开发效果评价
线 预测 实施化 学 调 驱 t 刻 的产 油 量 , 样 用 调 驱 时 这 后 的 曲线预测 t 时刻所 得 的产油 量减 去调 驱 前 的 曲
线 预测 t 时刻所 得 的产 油 量就是 调驱 时的增 油量 。
图 3 驱 替特 征 曲线 图 2 l —3 2 7井 生产 曲 线
评 l 。本 文针 对 已 经 实 施 化 学 调 驱 后 的 辽 河 H _ 1 ]
区块 , 对油 井 的增 油 效 果 、 加 的 最 终采 收率 、 水 增 含 上 升率 的下 降和水井 的井 口注入 压力 与 吸水剖 面进 行 了综 合 的评 价 , 比调 驱 前 后 各 个 指 标 的 变化 来 对 分 析评 价 现 场 所 应 用 的方 案 。该 区 块 截 止 到 2 1 00
2 采油 井 开 采效 果评 价
井 网的 封 闭 性 与 注 采 平 衡 对 化 学 驱 油 影 响 较
产量 减去计 算得 出的累积产 量就 是每 口井 的实际增 油量 。该 区块调 剖井 组 6口水井 共对应 1 3口油井 ,
以调 驱 时间 2 0 0 7年 8月 为基准 , 按照指 数递 减计算
试验 区内生产井 的累积增 油量 。
2 1 2 驱替特 征 曲线 法评价增 油效 果 ..
根据 试验 区 的累积产 液量与 累积产 油量 的关 系 式 可 以绘 制 出驱替特 征 曲线 。实 施化 学调 驱后 的驱 替 特征 曲线 出现偏 移 , 后 续水 驱 时 出现新 的驱 替 在 特 征 曲线 , 图 3所 示 。根 据化 学 驱 后 出 现 的新 的 如
2 1 年 9月 01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T O E E R L UM E L GY A N I E I G O O ND E G NE R NG
锦16块(兴)非化学驱稳产研究
联动分层注 水技术 ,提高分层注水合格 率。②针对低渗区吸水差井实 施酸 化解 堵 ,改 善吸 水剖面 。③长 胶筒封 堵技 术 ,实 现层 内细 分注
水。 32 开 展 多元 开 发 .
在锦 1 兴一层系开展 了深部调驱 ,同时在一层 系I 锦2 8 l8 6 I , — 一 l井
区开辟 了氮气泡沫驱 试验区。 ( ) 1 整体调驱研究 。2 1年 在锦l 块一层系主体部位实施 了5 00 6 口
认识 的进一步 加深和开发 程度 的逐步提 高 ,先 后进行 了3 次大规模 调
整 :18 年扩 大分采区 、1 8 年细 分层系 、1 9 年完善注 采井网。 93 97 91
锦 1块是 一个层状砂岩边 底水油藏 ,层 内非均质性较强 。经过 多 6 年注水开发 ,随着补层堵水 等措施的实施 , 多采少矛盾 日 突出 , 注 益 注 采厚 度 比由13 上升 到31 ,无效 注水 层段增 多 ,部分 薄差层也 吸 .5 .2 水较差 ,甚至不 吸。
13 采 液 速 度 偏 低 , 无 法 满 足 开 发 需求 .
() 2 氮气 泡沫驱研 究 。2 1年在锦 1块 一层系I 0 1 6 I 锦2 8 18 — — 1井 区开辟 了氮气 泡沫驱试验 区, 目前注入 井油套压上升明显 ,对应 油井
基本 见到反Leabharlann ,体现为 压力上升 ,液量上升 ,日产液 由58 8 m 上升到
8 7 。 8 m。
锦 1块 构造简单 ,为一 断鼻构造 ,油层厚 度较大 、 数 多 ,共 6 层 分 3 油层 组 ,l个 砂 组 ,3 个 小层 ,油层 有 效 厚度 3 . m。储 层 个 7 3 6 2 有 效 孔 隙 度 2. 91 %,有 效 渗 透 率 为 7 0 0 m。 地 面 原 油 密 度 5 ×1一 ( O )0 3 7 / 2℃ . 1g m, 粘 度 (5 ℃ )7 . m a ;饱 和 压 力 l . 9 c 0 2 8 p. 7 S 2l 7 MP ,地 饱压 差 1 7 a a . MP 。该 断 块于 17 年 进行勘 探 ,1 7 年试 采 , 2 96 97 1 7 年正 式投 入开发 ,同年4 99 月实施注水开发 , 月分注 。随 着对油藏 6
利用霍尔和霍尔导数曲线分析化学驱注入效果
利用霍尔和霍尔导数曲线分析化学驱注入效果张舒琴【摘要】利用实际生产数据绘制霍尔曲线和霍尔导数曲线,并根据霍尔曲线和霍尔导数曲线不同阶段的斜率值求取视阻力系数和视残余阻力系数,评价化学驱的注入能力和注入效果.%Hall curve and Hall derivative curve are drawn based on actual production data,and apparent resistance factor and apparent residual resistance factor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Hall curve slope and dif-ferent values of the Hall derivative curve to evaluate the injection capacity and effect of the chemical flooding injection.【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20)001【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霍尔曲线;霍尔导数曲线;视阻力系数;视残余阻力系数;化学驱【作者】张舒琴【作者单位】辽河油田,辽宁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化学驱注入能力是保证化学驱生产效果的前提,因此对注入能力进行评价十分重要。
目前,一般通过视阻力系数和视残余阻力系数来评价化学药剂对驱替流体的改善程度[1-2]。
上述2个系数可以通过霍尔曲线或霍尔导数曲线获得。
1963年霍尔提出了霍尔曲线,布尔等人于1986、1989年则分别给出了近似解析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并将霍尔曲线引入三次采油注入井评价[3-5]。
霍尔曲线使用方法:当注入不同流体时,霍尔曲线上会出现不同的直线段,取不同阶段稳定时期曲线斜率进行对比。
调驱剂用量在调驱设计中修正与应用
调驱剂用量在调驱设计中修正与应用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注采井间普遍发育大孔道,对于形成的注水优势渗流通道现象,治理的主要方法为可动凝胶调驱。
在调驱过程中,调驱剂用量设计是影响调驱效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单井调驱剂用量的修正方法入手,在对锦16断块试验区进行整体调驱并确定调驱剂用量的情况下,应用示踪剂资料对调驱半径和方向系数进行了修正,证明这种方法在现场应用中更适合实际。
标签:非均质性;调驱半径;方向系数1 对调驱剂用量常用公式的修正1.1 现场中常用的单井调驱剂用量计算公式为:Q=πR2HΦF/N (1)式中:Q—调驱剂注入量(m3)R—调驱半径(m)H—调驱层有效厚度(m)Φ—孔隙度(%)F—调驱方向数N—连通方向数1.2 调驱剂用量公式修正的基本思路。
公式中调驱厚度、孔隙度等参数是不变的,影响调驱剂用量设计的因素主要为调驱半径R、调驱方向数F和连通方向数N,其中调驱半径对调驱剂用量设计的影响最大。
1.2.1 对调驱半径R修正的基本思路。
对井组而言,注入水的推进速度与注水优势渗流通道的发育程度成正对应关系,注入水推进速度越快,该井组平面上优势渗流通道发育越严重,在调驱治理过程中优势渗流通道发育越严重其挤入的调驱剂用量也越大,即调驱半径就越大。
1.2.2 對调驱方向数据F的修正基本思路由于储层非均质性的存在,在某一方向上的注入水推进速度越大,表示这个井组的方向性越不均衡,意味着在这个方向上需要调驱,即为调驱的主要方向。
反之,井组在各个方向上注入水推进速度越均衡,表示在各个方向上注入水渗流通道发育越均衡,需要在各个方向上都进行调驱来减缓这种趋势,相应的调驱剂用量也要加大。
2 具体修正方法2.1 调驱半径R修正。
由于注入水推进速度与调驱半径正对应关系,用井组的注入水推进速度除以整个区块的平均注入水推进速度来表达这一关系。
即井组推进速度越快,表示该井组注水优势渗流通道发育越严重,调驱半径应越大,调驱剂用量也越大。
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第二章: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原理和机制2.1 化学驱概述2.2 锦16块特性分析2.3 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原理和机制分析第三章: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实验研究3.1 实验室小试研究3.2 实验装置和方法3.3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四章: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4.1 应用现状分析4.2 应用案例及效果评价4.3 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研究结论总结5.2 研究工作的不足5.3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大国,石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为了保证石油产量和提高采油率,需要加强油田勘探开发,提高油田开发成本效益。
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油田开发方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是目前业内使用较多的一种化学驱方式,对提高采油率和实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主要是在19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国际石油工程界通用的化学驱技术主要包括多种驱油剂,如聚合物驱油、表面活性剂驱油、可控释放驱油剂等。
在国内,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化学驱技术在国内油田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本论文主要研究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原理和机制、实验研究、应用及展望等方面。
主要贡献如下:(1)对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原理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2)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证明了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可行性;(3)通过实际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效果,客观地评价了该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4)为进一步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技术水平,促进我国油田开发成本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锦16化学驱三层系整体调驱设计
锦16化学驱三层系整体调驱设计作者:肖伟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01期摘; 要:锦16试验区实施二元驱前,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注水开发,导致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针对地层中注水形成的优势渗流通道,主要方法是采用调驱来进行治理,而调驱类型和调驱剂用量是治理效果好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优势渗流通道;推进速度;调驱半径一、试验区基本情况试验区位于锦16块中部,含油面积0.24km2,地质储量63.1×104t,试验区有效孔隙度28.0%,渗透率750mD,试验区孔隙体积116×104m3。
试验区设计共有油水井15口,其中5口注剂井10口采油井。
二、调驱的必要性分析(1)试验区优势渗流通道的影响明显(1)试验区转注以来,初期平均注水压力仅1.1MPa且上升缓慢。
(2)示踪剂监测资料表明:注水突破通道(即产出示踪剂流经通道)渗透率与单元平均渗透率(突进系数)之比介于2-10之间,平均值为5,层内非均质偏强。
(2)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且逐步加剧储层渗透率由注水初期的小于100MD增加到中期的100-500MD,到注水后期增加到1000-3000MD,渗透率值增加10-30倍。
(3)注入井储层动用厚度小,层间油层动用状况不均。
在层间渗透率级差大且存在大孔道的情况下,在二元驱替过程中,化学剂调整注入剖面的作用相对较小,注入剂将沿高渗透条带突进,并从采出井上大量采出,导致注入剂的无效循环,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降低采收率。
理论研究和现场实际证明,调驱是解决驱替剂沿高渗透条带突进,提高波及体积的最有效方法。
三、整体调驱设计(1)调驱体系的确定调驱体系:4口现场调驱采取酚醛树脂配方,而在线调驱,依据现场工艺特点,采取交联效率高的液体铬体系交联剂和水质调节剂。
(2)调驱参数设计聚合物分子量在2500-3000万;在浓度设计上,建议前后封堵段塞浓度为0.3%-0.5%,中间为0.2%左右,在具体注入过程中,可视注入情况进行临时调整。
化学驱油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探讨
化学驱油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探讨摘要]:目前的三次采油技术中,化学驱技术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在化学驱方面,以大庆和胜利油田为代表,以聚合物驱技术最为成熟有效。
相比之下,表面活性剂驱、泡沫驱等方法仍处于小规模探索试验阶段。
本文综述了各类化学驱方法及其现场应用情况,并探讨和分析了化学驱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化学驱、聚合物驱、复合驱、表面活性剂驱、泡沫驱、碱驱引言化学驱是通过水溶液中添加化学剂,改变注入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流变学性质以及与储层岩石的相互作用特征而提高采收率的一种强化措施。
其基本原理有两个,一是扩大波及系数,二是提高微观驱油效率[1-2]。
自20世纪80年代,化学驱达到高峰以后的近30多年内,化学驱在国外的运用越来越少,但在中国却得到了成功应用。
国外三次采油方法大都以气体混相驱为主,而国内却大都以化学驱为主。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储层为陆相沉积非均质性较强,陆相生油原油粘度较高,在提高采收率方法中更适合于化学驱。
另一个原因是恢复地层能量的方法不同,从气源、制造业水平和设备等条件来看,国外主要是靠注气,因而发展成混相、非混相技术;而国内主要靠注水,因而必然发展成化学驱。
1聚合物驱聚合物驱是指高粘度聚合物水溶液注入地层后,改善水油流度比、降低水相渗流率,扩大驱替液波及体积。
油田应用比较广泛的聚合物主要有三类,即普通水解聚丙烯酰胺类、黄原胶类和耐温抗盐等特殊聚合物类。
黄原胶类主要应用在高盐油藏,由于产量较低,现场试验不多。
我国油田主要分布在陆相沉积盆地,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储油层砂体纵横向分布和物性变化均比海相沉积复杂,油藏非均质性严重,而且原油粘度高,比较适合聚合物驱。
1.1矿场试验研究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指出低渗透油藏可以开展聚合物驱,但须充分考虑聚合物注入性能及不可及孔隙体积(IPV)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同时需综合考虑其他的诸如启动压力梯度、油藏温度、矿化度、剪切和热降解作用等因素。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采油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为此,新型的采油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型采油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热点。
一、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是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物质来改变油藏中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改善采收条件,提高采油率。
其实质即是在油藏中注入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使之与油藏中的油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油的相态、流动性、以及与岩石和水的作用等。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改变原油/水/岩石的相互关系,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波动床渗透率,促进水油分离,从而提高采收率和效益。
这种方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动力学过程,并涉及表面化学、多相物流、传热传质等学科的知识。
二、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历程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和欧洲石油工程领域的学者开始进行油田化学驱油的实验研究,探索增产的方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外一些企业纷纷开始将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应用于采油实践中,从而使这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如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都已经将油田化学驱油技术作为主要的采油方式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三、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领域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技术体系,因此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
目前已有多项实践表明,化学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应用于低渗、超低渗、致密油、页岩油等新开发领域,对提高采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在渤海湾、巴海、长庆等国内外大型油气田,以及受地质构造复杂的焦煤矿区等领域,也都应用得比较广泛。
四、结语随着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将会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
虽然这种技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成本过高等等,但是愈来愈多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引入,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应用霍尔及其导数曲线评价前置段塞注聚效果
应用霍尔及其导数曲线评价前置段塞注聚效果唐海龙【摘要】锦16块化学驱试验区为中石油首批聚表复合驱重大开发试验区块之一,目前已完成前置段塞的注入进入主段塞注入阶段,为了及时准确地评价前置段塞注入效果,引入霍尔曲线及其导数曲线进行分析评价,试验区注入井霍尔曲线及其导数曲线表现出三类特征,反映了不同注入状况,本文分析影响注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及时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霍尔曲线;导数曲线;阻力系数;效果评价【作者】唐海龙【作者单位】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6锦16块化学驱试验区为中石油首批聚表复合驱重大开发试验区块之一,目前已完成前置段塞的注入进入主段塞注入阶段,为了及时准确地评价前置段塞注入效果,引入霍尔曲线及其导数曲线进行分析评价,试验区注入井霍尔曲线及其导数曲线表现出三类特征,反映了不同注入状况,本文分析影响注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及时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1 霍尔曲线[1]霍尔曲线图法由霍尔于1963年提出,布尔等人于1989年提出了近似解析方法,并将霍尔曲线图法引入三次采油的效果评价中。
其原理是注入井注入不同的流体,在霍尔曲线图上反映出不同的直线段,用曲线分段回归求出各直线段的斜率,该斜率项体现了各注入时期渗流阻力变化,其变化幅度反映了注聚合物的有效性。
这些参数的求取,可通过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及注入量资料来实现。
1.1 注水阶段的霍尔曲线斜率此方法是基于单项稳态的牛顿流体的径向流方程,以霍尔积分项∫(Pwf-Pe)dt与累积注入量Wi绘在直角坐标上,在油井见水前后分别为直线段,其数学表达式是:式中:Pwf—注入井井底流压,MPa;Pe—油层压力,MPa;Wi—某一时间对应的累积注入量,m3;Ke—有效渗透率,10-3m3;h—有效厚度,m;Re、Rw—驱动半径、井径,m;t—时间,d;S—表皮系数;mh—斜率;Bw、w—水的体积系数及粘度(mPa·s)。
锦16化学驱三层系整体调驱设计
锦16化学驱三层系整体调驱设计一、引言随着油田的开发,油井产能逐渐下降,采油效率逐渐降低,需要采取有效的增产措施来提高油田的开采率。
化学驱开发技术成为一种有效的增产方式,通过改变岩石和油水界面的相互作用,改变岩石孔隙结构,从而增加原油产量。
本文将围绕化学驱三层系整体调驱设计展开研究。
二、化学驱的原理化学驱是指通过注入一定的化学剂,改变岩石与油、水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油水两相在孔隙中的排列和分布状态,从而改善油藏的产能。
化学驱主要包括界面活性剂、聚合物驱和碱驱等。
界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能够更容易地从孔隙中排出。
聚合物驱则是通过增加水的粘度,以减缓水的运移速度,提高原油的排出效率。
碱驱则是通过改变油水界面的电性质,改善原油的排出效率。
化学驱的原理是通过调整油水界面的性质,从而改善油藏的排采效果。
1. 原油分析需要对原油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原油的粘度、密度、水含量、酸值、含硫量等物理化学性质。
通过对原油的分析,可以确定适合的化学剂种类和浓度,以及合理的注入时间和注入量。
2. 地质条件分析需要对油藏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岩石类型、油藏构造、裂缝分布等。
通过对地质条件的分析,可以确定化学剂的注入位置和方式,以及调驱的具体方案。
3. 化学剂选择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地质条件的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界面活性剂、聚合物和碱等化学剂。
根据油藏的特点,确定化学剂的配方和浓度,以保证其良好的调驱效果。
4. 注入方案设计5. 监测和调整在化学驱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油藏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原油产量、注入剂浓度、水含量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注入方案,以保证化学驱的最佳效果。
四、总结化学驱三层系整体调驱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方式,可以通过调整油水界面的性质,改善油藏的排采效果,提高油井的产量,延长油田的开采周期。
在实施化学驱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原油的性质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注入方案,及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化学驱的最佳效果。
三层系厚层试验开展调驱试验,加快驱替效果
三层系厚层试验开展调驱试验,加快驱替效果锦16块三层系二元驱位于16块中部分采区,试验区内采出程度较高,局部井点平面动用差异程度大,注采井间“大孔道”普遍发育,注入水无效循环严重,通过先期调驱,改善一定注入效果,中期适时调整产液量,保证注采平衡,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
标签:剩余油;化学驱;注采平衡;一、油藏基本情况锦16块地处大凌河河套内。
构造位置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中部。
开采层位为兴隆台油层,含油面积6.0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3985万吨(锦采:3.92km2,地质储量2523×104t,水驱标定可采储量1336×104t)。
锦16块三层系二元驱位于16块中部分采区,构造形态为两条近东西向正断层夹持的南倾的鼻状构造。
试验区目的层为兴Ⅲ6-8,含油面积0.24km2,有效厚度18.1m,孔隙度24.1%,平均有效渗透率750×10-3μm2,地质储量63.1×104t,孔隙体积146×104m3。
2017年11月开始,三层系进入主段塞阶段,试验区阶段核实产油1.38万吨,阶段采出程度2.19%,总采出程度53.89%,目前采油速度仅0.11%,需加快层位整体调整,尽快改善区块的驱替效果。
二、调驱必要性分析1、采出程度高。
试验区内有22口老井零星挖潜过目的层,累计产油32.6×104t,累产水63.4×104m3,采出程度51.7%,已高出区块水驱标定采收率51.1%。
2、局部井点采出较高,平面动用程度差异大。
如锦2-6-6井于1979年9月投产1281.0-1447.0m,77.2m/12层,兴Ⅰ+Ⅱ6-Ⅲ8,其中三层系化学驱目的层段为1412.0-1438.0m,23.4m/2层。
初期日产油101.5t/d,不含水,至1990年5月堵水后不再生产兴Ⅲ6-8,期间累产油44.1349×104t,累产水26.2071×104m3,辟分产量后目的层累产为13.3777×104t,累产水7.9436×104m3,占总产出的31%。
复合调驱助排技术在超稠油水平井中的应用
复合调驱助排技术在超稠油水平井中的应用X姜 城(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摘 要: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逐渐暴露出水平段动用不均,吞吐效果差等问题,分析由于油层非均质性差异大,吸汽程度不均,井间汽窜严重;近井地带地层存水增多,含油饱和度下降;油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油层供液能力不足。
通过注入复合调驱增效剂辅助蒸汽吞吐,进行有效封堵大孔高渗透区域,补充地层能量,抑制汽窜发生,提高蒸汽波及半径,调整油层动用剖面,进而起到降粘、驱油助排和提高动用程度的作用,达到改善开采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杜84区块;超稠油;水平井;复合调驱增效剂;应用;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T E 35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9—0103—02 曙一区杜84区块超稠油蒸汽吞吐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目前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共有吞吐水平井136口,产量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大,已经达到总产量的30%。
随着开发的逐步深入,部分水平井已进入中高轮吞吐,逐渐暴露出水平段动用不均,吞吐效果变差等开发矛盾,分析原因是水平段油层非均质性强,频繁吞吐使油层动用不均,平面汽窜严重,大量区域原油得不到动用;油层亏空加大,地层压力下降,油井供液能力降低;油井近井地带地层存水增多,含油饱和度下降;地下存水增多也使蒸汽前缘热水带加热温度低,原油粘度变高回流困难。
复合调驱增效技术能够有效封堵大孔高渗透区域,维持压力平衡,抑制汽窜发生,提高蒸汽波及半径,调整水平段油层动用剖面,同时起到降粘、助排和提高动用程度的作用,达到改善开采效果的目的,对改善水平井开采效果,减缓超稠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1 主要机理复合调驱增效剂由三相泡 调剖剂,高分子降粘剂,双聚表面活性剂三种药剂复合而成,采取段塞式注入方式,以调整水平井水平段油层动用剖面,降低原油粘度,提高驱油助排能力为目的。
1.1 调剖作用三相泡 调剖剂由聚丙烯酰胺、有机交联剂、溶性树脂、热稳定剂及高温发泡剂组成,其形成的泡沫凝胶耐温高(达320℃),处理半径在2-5m 左右,对亏空严重的大孔隙、高渗透储层起到屏蔽暂堵作用,并随注汽时间的延长缓慢溶解。
化学驱油技术新进展及应用
(一)化学驱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2、化学驱技术
国内
20世纪60年代,大庆、胜利油田开展化学驱室内研究,70年代开 始碱水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矿场试验 80年代,大港油田和大庆开始聚合物驱矿场试验 90年代,胜利油田开始复合驱矿场试验 世纪末,大庆和胜利油田开展聚合物驱和复合驱大规模工业化应 用,化学驱技术世界领先 21世纪初,胜利油田提出“非均相多元组合式提高采收率技术”
2006 0 0
2008
1
1 2
2010
1
2 3
2012
3 3
(一)化学驱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美国化学驱减少的原因 油藏条件制约了化学驱在美国的发展
•油层温度:>60℃ •地层水矿化度高:>30000mg/L
化学驱技术不完善
•聚合物分子量低(500~800万) •没有适用范围广、不用碱、在低浓度条件下能形成超低界面 张力的活性剂。
美国化学驱产量变化
胶束-聚合物 聚合物 碱
表面活性剂 总计
1988 1509 20992
22501
1990 617 11219
20 11856
1992 254 1940
2194
1994 64
1828
1996 139
1998 139
2000 1598
2002
20042006ຫໍສະໝຸດ 20082010 70
2012
油藏残余油饱和度降低 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非普通增产措施)
(一)化学驱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化 核心 学
驱 关键
驱油化学剂 驱油体系
驱油体系渗流机理 驱油特征与规律
驱油剂设计与合成 驱油剂优选 体系研究与配方设计 驱油体系性能评价 宏观渗流机理 微观渗流机理
锦16块二元驱动态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结 合 储 层 特征 , 分析 总 结 了制约
锦1 6块二 元驱 试验 区是一 个 高孔 高 渗的 稀油 油 藏 ,非均 质性 严 重 ,到 2 0 1 1 年 4月份转化 学驱前 区块综合含 水已经 高到 9 6 . 7 %,采 出 程度达 5 0 . 3 %。经过 3 O 多 年的注水开 发 ,优 势渗流 通道 已经形 成 ,导 致注 水压力 偏低 ,吸液 剖面 严重 不均 ,同时 ,试验 区微 构造 认识难 度 大 ,小 层级储层展 布认识 不清 ,这 些 因素严 重制约 了试验区开 发效果 。 本文首先 根据油藏 实际特 点 ,及时 开展整体 调驱和注入 配方体 系优化 , 降低 了优势 通道和 非均 质性 对二 元驱开 发效 果 的影响 ,随后通 过分 析 现 场油水 井生产 动态 ,深 化徽构造 及小层级储 层研究 ,利用堵 水改层 、 增 加 采油 井 点等 手段 提高 井 网完善 程 度 。通 过 以上一 系 列调 控技 术 , 有效 缓解 了开发矛 盾 ,提 高了二元驱 开发效 果 ,使 日 产油由 6 3 吨突 破 到 3 l 5 吨 ,综合 含水 由 9 6 . 7 %下降 至 8 4 . 5 %,二元 驱 工业 化试 验取 得
了初 步 的成果。
一
复杂 ,且 小层级储 层变化大 ,影响 了大部分油井 生产效果 。 1 . 精 细地质再认 识 应用地 层对 比 、V S P及三 维地 震解释 技术 重建构 造特 征 ,首先 结 合岩性 、 电性 和沉 积旋 回 ,指 导地 层精细 劈分 对比 ,然后 将传 究 ,最 后应用地 震资料 进 行砂体追 踪 ,落实 试验 区的各 小层 的砂体 发育范 围及连 通关系 。 2 . 开展 措施综合 治理 通过 地质 再认 识 ,重建 了 构造模 型 ,同时 展开 了射 孔 层位 研 究 , 并 开展 了措施综 合治 理 。措施 治理主 要 以低效井 为突 破 口 ,共 实施大 修 、侧钻 、补层堵水 等各类措施 2 5 井 次 ,有效 的加快侧 逆 向驱 替见效 速 度 ,同时减小 了断层 和 边水对 油井 生产 的影 响 ,并 进一步 完善 了注 采 对应关系 。
调驱技术浅谈讲解
一般地讲,一个油田按驱动方式分为三个 开发阶段,即天然能量驱阶段,水驱阶段,化 学驱阶段。
今后近10年内主力油藏的开发只能仍以注 水驱动为主。积极开展改进的二次采油技术 (IOR),同时有限度地进行化学驱的先导试 验是目前和今后几年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工作。
与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 相适应,化学法提高采收率的主要 技术是调剖和调驱。
▪ 过渡金属离子类主要是Cr、Zr、Ti等金 属的离子。
▪ 羧酸盐类主要是柠檬酸铝 、乙酸铬、丙 酸铬或柠檬酸铬。
调驱剂 铬的双核离子
调驱剂
助剂
主要是除氧剂,如硫脲、亚硫酸钠、 异抗坏血酸等 。
弱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分类
根据交联程度分为胶态分散体冻胶 (CDG)和弱冻胶(WBG)两类。
调驱剂CDG调驱技来自浅谈李宜坤目录
调驱的概念 调驱的油藏工程研究 调驱剂 放置技术 调驱技术发展前景
影响注水油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 油层的非均质性 • 多孔介质中的相界面张力 • 油水粘度的差异
上述三个因素造成水驱剩余油,非均 质性和粘度的差异主要造成宏观剩余油, 而界面张力则形成微观剩余油。
为了提高注水开发油田采收率,即降 低油藏剩余油储量,在化学采油技术上, 应用调剖技术以改善油层的非均质性,应 用表面活性剂以降低界面张力,应用聚合 物溶液或交联的聚合物溶液以缩小粘度的 差异。
调驱剂
单液法调驱剂
弱交联聚合物溶液(WLPS) 聚合物
用于调驱的聚合物主要是HPAM,其他有抗 剪切的疏水缔合聚合物 HASP,耐盐的生物聚合 物黄原胶XC,耐高温的硬葡聚糖 SG,耐温抗盐 的AMPS及其聚合物。
调驱剂
调驱剂
调驱剂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是在水溶性聚合 物链节上引入少量疏水基团而形成的一类聚 合物。
锦16块(兴)特高含水期多元开发技术与实践
锦16块(兴)特高含水期多元开发技术与实践摘要:锦16块兴隆台油层为一中高渗层状砂岩边底水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后,区块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高,产量下降快、递减加大。
针对油藏特点,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深入油藏研究与实践,开展剩余油研究、“潜力层”注水、长胶筒层内细分注水、二元驱、深部调驱、氮气泡沫驱、“二三采油”等工作,实现了老区块的特高含水期的持续稳产,进一步提高了断块开发水平,形成了适合本油藏的多元开发配套技术。
关键词:锦16块特高含水二元驱多元开发一、油藏基本情况锦16块是由两条近东西向三级断层所夹持的一个南倾断鼻构造,含油面积3.92Km2,地质储量2523万吨。
油层有效厚度36.2 m,有效孔隙度29.1%,有效渗透率为750×10-3μm2。
地层原油密度0.8425~0.8785 g/cm3,粘度14.3 mPa·s,原始地层压力13.98 MPa,饱和压力12.71 MPa,地饱压差1.27 MPa。
二、锦16(兴)块多元开发技术1.精细剩余油研究技术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剩余油呈零星分布,搞清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1]、[4]是油藏综合治理及措施上产的关键。
1.1平面剩余油分布特点平面上受边水和注水共同作用,已大面积水淹,剩余油呈零星分布状态。
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受构造影响,二是受平面非均质影响,三是受注采井网影响。
1.2纵向剩余油分布特点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受隔层、夹层、重力等因素影响,单砂体或小层底部水淹严重,受大套分注低渗层达不到注水启动压力影响,水淹程度低,动用程度低,形成剩余油相对富集区。
2.“潜力层”注水技术[3]“潜力层”是指应用新井、侧钻井、饱和度测试、吸水剖面测试等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将具有“含水相对较低、产油潜力相对较大的油层”所对应的注水层段定义为“潜力层”。
一是通过细分、重组等措施对该类层位实施单注,并通过强磁增注、调换水嘴等措施保证注够水。
化学驱数值模拟器UTCHEM(6.0)及其应用
化学驱数值模拟器UTCHEM(6.0)及其应用
卢祥国;在原典男;米山武司
【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年(卷),期】1999(018)001
【摘要】简要地介绍了化学驱数值模拟器UTCHEM的主要功能、数学模型及其在岩心驱替实验数据历史拟合方面的应用,以此验证模拟器的适应性.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卢祥国;在原典男;米山武司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日本国早稻田大学;日本国早稻田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特低渗透油藏三维三相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器研制与应用 [J], 于荣泽;卞亚南;王凯军;杨正明;姜瑞忠
2.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模拟器的构建 [J], 王洪;万齐林;尹金方;丁伟钰
3.化学驱数值试井在大庆聚合物驱油区块的应用 [J], 朱波
4.化学驱数值试井在大庆聚合物驱油区块的应用 [J], 朱波
5.UTCHEM化学驱软件在克拉玛依油田小井距ASP先导试验区数模跟踪应用研究[J], 顾鸿群;陈建国;潘前樱;伍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锦16化学驱三层系整体调驱设计
锦16化学驱三层系整体调驱设计
锦16层油田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重要油田,由于其良好的储量和产量,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油田之一。
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油田产能逐渐下降,井底压力不足以将原油顶出地层,导致采油率下降。
为了提高采油率和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需要进行整体调驱设计。
整体调驱设计是指通过调整油藏中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原有的流体分布和浸润状态,以提高采油效果和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在锦16层油田的整体调驱设计中,化学驱是一种常用的调驱方法。
化学驱指的是通过注入化学药剂改变油藏中的浸润和流动性质,从而增加原油的采收率。
在锦16层油田的化学驱调驱设计中,主要采用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
聚合物驱是一种通过注入聚合物溶液改变油藏中水和油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对渗透性的方法。
聚合物的注入可以增加水相油藏之间的黏度差,从而改变油藏中的相对渗透性,提高水驱效果。
聚合物对油藏表面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并减少水相流体的排水能力。
在锦16层油田的化学驱调驱设计中,需要根据油藏的特征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驱替剂配方和注入参数。
一般来说,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可以相互配合,以达到最佳的调驱效果。
为了保证化学药剂的注入和驱替效果,还需要考虑注入工艺、压力管理和人工监测等方面的因素。
复合封堵技术在锦16化学驱的应用
性剂的综合效果。 能使无机填料得到高度分散 , 改善
体 系各组 分 的相容 性 , 改善 流动 性 , 提 高工作效 率 。
1 . 3 . 3 水泥
性能 、 适应 性等 的研 究 , 可 实现 对油 水井 套管 外 窜槽
的封 堵 ; 套 管丝 扣泄 漏 、 本体 腐蚀 穿 孔 而产生 漏失 的
2 0 1 3 年第 6 期
内蒙 古 石 油 化 工
1 O 5
复合 封堵 技术在锦 1 6 化学驱 的应用
郑 明 杰
( 辽河油 田公 司锦州 采油厂作业科 , 辽宁 凌海 1 2 1 2 0 9 )
摘
要: 本文从复合封堵的概念、 优点、 选井原则、 施 工工艺、 注意事项、 效果分析等方面阐述了复合
性, 在井下6 O 一9 0  ̄ C 和压力下 , 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可
泵性 , 并 且 凝 固后 强 度 高 , 在 井 下 注蒸 气 条 件 下 , 强
度仍 很稳 定 。
1 . 3 主要 技 术 指 标
复合封堵是通过 细磨或分级而制得的一种水
泥, 其 细 度 按 勃 氏 比表 面 积 可 达 1 0 , 0 0 0 ~1 6 , O 0 0 c m / g。由于 具 有 较 高 的 比表 面积 , 所 以反 应能 力 特 别 高 。在 该 技 术 材 料 中 直 径 小 于 0 . 0 1 6 am r ( 1 6 ) 的粒 子 至 少应 占 9 5 %, 也 即直径 大 于 1 6 的 粒子最 多 只 占5 %。 用 合适 的超 塑化剂 或所谓 的注
封 堵技术 , 得 出 了复 合 封 堵技 术是 封 堵 油水 井 高渗透 层段 , 减 少产 水 量或 无 效 注水 , 提 高注入 水 驱 油效 率 的有效 措施 之一 。 通过 对 水泥封 堵 用剂 配 方及 施 工工 艺的 改进 , 大 大提 高 了油水 井封 堵措 施有效 率 , 利 用复合 封 堵技术 结 合 酸化 、 补 孔等措 施修 井作 业 , 是增创 产值 的有 效 途径之 一 。2 0 0 8 年, 锦1 6 化 学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11月柳荣伟.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5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柳荣伟(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摘要】采用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思路对锦16块进行整体调驱,根据井组推进速度设计调驱剂用量和调驱段塞组合,实现单井调驱剂用量的个性化设计,保证单井用量设计与整体设计的有机统一。
通过整体调驱,区块平均注入压力由1.2M Pa增至7.4M P a。
截至2013年4月已累计增油19255t,综合含水降至85.6%,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关键词】锦16块吸水剖面调驱二次交联辽河油田锦16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欢喜岭油田中部,为南北两条近东西向的三级断层所夹持,呈北东一南西向长条状,南倾鼻状构造,为层状砂岩边底水油藏。
化学驱试验区位于锦16块中部,研究层位为兴Ⅱ47—8,含油面积1.28km2,地质储量2.98M t。
试验区具有构造相对简单、油层厚度大、层数多、储层物性较好的特点,有效孔隙度为29.1%,空气渗透率为2201×10~岬2,有效渗透率为750×10。
I xm2,泥质含量12.4%,岩石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固结程度差,比较疏松。
原始地面原油密度0.9311 g/cm3,原油黏度67.7m Pa s,胶质沥青质含量18。
90%,凝固点低,平均为一18℃,含蜡3.48%,地层水型为N aH C O,型,总矿化度2468m g/L,地层温度50℃。
试验区于1979年投入开发,由于长期注水冲刷,区块大孔道发育,油水井之间形成了大量水流大孔道和高渗透条带,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实施二元驱前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5%,采出程度达到48.4%,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
1存在问题化学驱试验区经过注入流体的长期冲刷和黏性原油的流动,以及疏松砂岩颗粒胶结能力的变化,部分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高渗透条带,骨架颗粒支撑方式及粒间原有点、线接触关系改变,储层连通孔隙增多,孔喉半径逐渐变大,形成了优势渗流通道【l也J,这会对二元复合驱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优势渗透通道的渗流阻力减小,使得二元复合驱以提高驱替体系的黏度来实现流度控制的能力显著降低。
2)优势通道内高驱油效率使得二元复合驱降低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的物质基础不充分,降低了二元复合驱技术的驱油效果。
3)储集层存在多层优势渗流通道,会降低二元复合驱提高纵向波及体积的能力。
4)厚层层内优势渗流通道降低了二元复合驱的段塞稳定性,使得二元复合驱段塞易突破,降低二元复合驱的效果。
为保证二元驱的驱替效果,2010年开始在试验区进行了区块整体调驱,有效地提高了区块的注入压力,改善了区块的非均质性。
2整体调驱思路及施工参数优化2.1调驱思路根据区块“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特点,采取“堵调驱相结合”的治理思路,改善区块的非均质性,防止层内绕流、层间窜流,阻止后续注入液体绕过封堵区后窜至高渗透层∞]。
具体措施如下:1)堵。
在优势通道处,即剖面上的吸水尖峰处,采用强度较高的调剖剂,封堵高渗透层,削减吸水尖峰,改善吸水剖面。
2)调。
调整渗透率级差,在中高渗透层段,主砂体带方向,采用强度适中的调驱剂,抑制注入水推进速度,改变渗流路径,提高波及体积。
3)驱。
对中、高渗透率层段,通过注入调驱体系,建立一定阻力,为低渗透层段吸水留下足够收稿日期:2013—07—15。
作者简介:柳荣伟,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三次采油技术、采油工艺技术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开发试验项目“锦16块二元驱工业化试验”。
6AD精VAN细CES:F油INE P化ETR工O C H进EM IC展A LS第14卷第6期IN…。
’的压力空间,同时调驱剂在后续驱替水作用下继续向前运移,动态改变地层深部微压力场分布,改变地层孔隙中残余油的附着力分布,破坏油滴的受力平衡,使其由“静态”转向“动态”而被后续流体驱出”1。
2.2施工参数优化目前国内外深部调剖、调驱剂的用量设计均采用静态参数进行”J,计算公式如下:Q=霄R2H qbF/N式中,Q为调驱剂注入量,m3;R为调驱半径,m;日为调驱层有效厚度,m;F为调驱方向数;垂为孔隙度,%;Ⅳ为连通方向数。
该方法考虑的是以油管为中心的圆柱体,没有强调高渗透条带和大孔道的影响,不够科学合理,通过引入动态参数推进速度,优化调剖半径和调剖方向数,可使调剖剂用量的计算方法更为合理,计算公式如下:Q=面R,2螂式中,尺修为修正半径,m;J|B为方向修正系数。
2.2.1调驱修正半径对于具体的单井组而言,驱替剂推进速度越快,意味着该井组平面上大孔道发育越严重,相应的调驱半径就应该越大。
通过引用半径修正系数来对已经确定的基准半径进行必要的修正,半径修正系数越大,表明该井组的调驱半径也应越大。
修正半径与基准半径的关系如下:R e=R×T式中,F为半径修正系数,其值等于井组注入剂推进速度除以试验区注入剂平均推进速度。
通过对调驱半径的修正,实现了单井调驱剂用量的个性化设计,保证了调驱剂用量单井设计与整体设计的有机统一。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及物模实验【6一‘71结果得知,深部调剖调驱基准半径为0.18~0.24井距时,采收率增幅最大,大庆油田的现场经验和数模结果显示,调剖深度为井距的1/3—1/2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考虑到成本因素,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喁1。
2.2.2方向修正系数采用静态参数公式计算调驱剂用量时考虑的是以油管为直径的圆柱体,认为在油管周围各个方向均需要进行调剖,然而实际上调剖剂只沿大孔道方向推进,因此需要对调剖方向进行修正。
方向修正系数反映了反应注入水驱替方向的均衡性,其数值为井组平均注入水推进速度除以井组最大推进速度。
井组在某一方向上的推进速度越大,系数值越小,表示其方向性越不均衡,调驱剂用量也越小(理论上最小值应为0,即各个方向均不吸水);反之系数值越大,表示该井组在驱替方向上越均衡,调驱剂用量也应该越大(理论上各个方向均匀推进,驱替前缘为规则的圆柱形)。
3调驱体系的选择及用量设计经过多年的现场实践,辽河油田钻采院开发了弱凝胶、强凝胶、凝胶颗粒、无机凝胶、耐高温高矿化度凝胶等成熟的调驱工艺技术和体系,由于试验区大孔道发育,科研人员又研制了二次交联调驱剂。
3.1二次交联调驱剂由酚醛树脂和醋酸铬复配制得交联剂,根据聚丙烯酰胺(H PA M)的羧基和酰胺基分别与有机铬和酚羟基交联的反应速度不同,控制交联程度和交联时间,实现调驱剂在地面预交联、在地下二次交联,保证体系既有很好的凝结作用,使其在地层条件下不会漏失,又具有很好的注入性。
二次交联凝胶与其他调堵剂最大的区别在于二次成胶过程,即采用少量较活泼的第一交联剂,在地面条件下与H PA M产生轻微交联作用,形成具有一定网状结构且可流动的一次交联凝胶,当这种可流动的一次交联凝胶进人大孔道后,由于H PA M大分子预先形成了一定的交联结构,分子尺寸较大,不能进入微小孔喉,而只能沿大、中孔道向前推进,并且在裂缝壁面也不易滤失;在油藏温度下,第二交联剂继续发挥作用,与轻微交联的预交联凝胶再次交联,形成更高黏度的二次凝胶。
3.2调驱剂的选择与段塞结构设计根据锦16块的地质条件,确定调驱剂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1)具有良好的进入能力,能有效注入地层;2)具有可运移性,能够保证进行大剂量深部调驱;3)具有在地层条件下保持长期稳定性的封堵能力;4)具有适应地层要求的封堵强度。
根据区块地质条件和单井的推进速度,采取“堵调驱相结合”的治理思路,将二次交联调驱剂、强凝胶调驱剂和弱凝胶调驱剂进行有机组合,2013年11月柳荣伟.锦16块化学驱区块整体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7实施多段塞调驱。
推进速度的大小反映了井组大孔道的发育情况。
试验区平均推进速度为11.2 m/d,以此为基点,结合现场调驱经验设计段塞结构。
设二次交联调驱剂用量为Q,,强凝胶调驱剂用量为Q:,弱凝胶调驱剂用量为口,,当井组推进速度>11.2m/d时,各段塞结构设计为:Q。
:Q::G:2:1:9;当并组推进速度<1I.2m/d时,各段塞结构设计为:Q,:Q::Q,=1:2:9。
3.3调驱剂用量设计针对试验区注水优势通道发育严重的18口井实施调驱处理,在确定调驱基准半径为30m的基础上,对调驱半径和方向系数进行修正,具体数据见表1。
表1试验区调驱剂用量设计对比4现场应用4.1效果分析截至2013年4月,区块整体调驱实旋18井次,累计注入调驱剂59040n13,累计增油19255 t,试验区产量由70t/d增至285t/d,综合含水降至85.6%,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试验区进行区块整体调驱后,平均注入压力由调驱前的1,2M Pa增至目前的7.4M Pa,注入剖面得到明显改善,各井组压力变化情况见表2。
表2试验区调驱前后井组压力对比M Pa 井号调前压力调后压力井号调前压力调后压力l06.1101.56.621.27.11l O6.831.87.6122.38.2408.2131.57.152.47.91406.86I.97.81506.271.57.9162.58.983.39.8171.46,890.36.318O6.74.2典型井例锦2—6一A247井孔隙度为27.9%,油层厚度为3.5nl,井组最大推进速度为21.8m/d,井组平均推进速度为16.3m/d。
调驱参数设计如下:调驱修正半径43.7m,方向修正系数0.748,调驱剂用量4386m3。
锦2—6一A247井吸水剖面改善情况见图1。
该井调驱后吸水剖面得到明显改善,下部强吸水层得到有效抑制,启动了上部的中、低渗透层。
望AD精VAb怎CES三亲E P化ETB工OC H进EM IC展ALS第14卷第6期A I N nN一1393-1398—1403—1408-1413点越一1418赚-1423—1428一1433-1438—1443—1393—1398一1403—1408-1413{嫠-1418图1锦2—6一A247井吸水剖面改善情况锦2—6一A247井采油曲线见图2。
调驱前后井组增油降水效果明显,调驱前井组日产油3529<23口17119.5t,调驱后井组日产油28.6t,井组综合含水由97%降至84%。
r一一,_调驱前蹩蛩◆I饥’^l 10095零90芒托852012-03-012012_05—162012.07—312012-l o-152012—12—302013—03—162013—05—31日期“年一月一E1)图2锦2-6一A247井采油曲线5结论1)根据井组推进速度设计调驱剂用量,实现单井调驱剂用量的个性化设计,保证调驱剂用量单井设计与整体设计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