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指导方案
夏至时节的水稻丰产栽培技术与措施
夏至时节的水稻丰产栽培技术与措施夏至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在这个时节,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管理,以确保丰产。
本文将介绍夏至时节水稻丰产的栽培技术与措施。
一、早期管理夏至时节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早期的管理对于后期产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土壤准备:在夏至前,要先进行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清除田间的杂草、秸秆等杂物,然后进行翻耕和平整,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浸种:在夏至之前约10-15天,可以进行浸种处理。
将稻谷放入水中,保持温度在25-30摄氏度,浸泡24小时后捞出晾干备用。
二、适时浇水在夏至时节,水稻需要适当的水分供应,以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
合理的浇水可以提高水稻的充实度和抗病虫害能力。
1. 贴水:夏至时节一般是水稻的分蘖期,此时土壤中水分容易补充不及时,因此要及时贴水。
不过要注意控制水位,避免出现积水过多导致水稻受害。
2. 条理灌溉:为了保持水分均匀分布,可以采用条理灌溉的方式,将水流引入田间,提高土壤湿度。
三、科学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夏至时节水稻丰产的关键。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养分供应,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1. 底肥:在夏至前,可进行一次底肥施用。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水稻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无机肥,如农家肥、复合肥等,进行均匀施用。
2. 追肥:夏至时节水稻生长迅速,需要适时补充养分。
可以通过叶面追肥或者根际追肥的方式,补充磷、钾等元素,提高水稻的养分供应。
四、病虫害防治夏至时节水稻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及时防治可以有效保护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1. 病害防治:夏季是稻瘟病、纹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高发季节。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定期查看田间情况,如发现病害应及时处理。
2. 虫害防治:夏季水稻遭受的主要虫害有稻飞虱、稻螟等。
可以选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也可采用诱虫灯、黏虫板等方式诱杀害虫。
五、管理措施除了上述的栽培技术之外,还需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一、选地造田水稻栽培要选择肥沃的土地,一般情况下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进行水稻栽培。
在选择土地时,要注意避开酸性土壤、盐碱地和长年积水地。
水稻造田要进行耕地、粉碎土块、改良土壤、平整田块四项工作,确保土壤肥力充足、土壤通气性好、水分渗透性好。
二、水稻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要根据当地的水稻种植特点,如种植水稻的地区要选择旱地稻或湿地稻等适宜的品种。
在选择品种时还要考虑农民的耕作习惯和对水稻病虫害的抗性等因素。
三、适时播种水稻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季节来确定。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水稻的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南方地区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要根据不同的水稻品种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
在播种前要做好水稻种子的田间处理工作,如浸种、沥水、晾晒等。
四、密植密肥水稻的密植密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栽培技术。
水稻的密植指的是在单位面积内增加水稻植株的数量,密肥指的是在水稻生长期间增加施肥的次数。
通过密植密肥可以使水稻植株竞争养分,加速生长,提高产量。
但是密植密肥也要根据当地的土地肥力和水稻品种来合理施行,以免造成营养过剩和土壤板结等问题。
五、灌溉排水水稻是水生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非常大。
在水稻的生长期间,要根据不同的生育期给予适量的灌溉水,特别要注意在幼苗期和开花期要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
在水稻生长期间也要及时排水,避免水稻根系窒息和生病。
六、田间管理在水稻的生长期间要进行田间管理工作,包括杂草的除草、病虫害的防治、施肥、施药等。
特别要注意在水稻的拔节灌浆期增施氮肥,提高水稻的产量。
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和气候条件制定可行的防治方案,并及时进行防治工作。
七、秋季收割水稻的收割时间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成熟程度来确定,一般来说,北方地区水稻的收割时间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南方地区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
在水稻收割时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时候进行,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收割工具和机械设备,保证收割效率和水稻产量。
开展早稻种植工作方案
开展早稻种植工作方案一、前言。
早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早稻种植工作的开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早稻种植工作方案对于提高早稻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1. 土地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早稻种植,避免水稻连作和重茬地。
2. 土壤改良,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施入有机肥料和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
3. 水源准备,保证田间灌溉的水源充足,并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4. 种子准备,选择优质的早稻种子,进行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和抗逆性。
5. 农具准备,做好播种、施肥、灌溉等农具的准备工作,确保种植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三、播种和管理。
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生长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避免遭受低温、干旱等不利气候影响。
2. 播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每亩面积播种量为120-150公斤。
3.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水稻生长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田,及时发现并防治水稻病虫害,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水稻生长的健康。
5. 灌溉管理,根据水稻生长需要,合理安排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对水稻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6. 田间管理,定期除草、松土,保持田间通风透光,促进水稻生长。
四、收获和后期管理。
1. 收获时间,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避免水稻过老或过嫩。
2. 收获方式,采用机械化收割方式,提高收获效率,保障水稻品质。
3. 后期管理,收获后,对田地进行适当的管理,包括耕种、施肥、灌溉等,为下一季水稻种植做好准备。
五、总结。
通过科学合理的早稻种植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高早稻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因此,各地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早稻种植工作方案,不断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和质量。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栽培技术。
一、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水稻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
要根据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
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化学肥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加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时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需求,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节水灌溉:水稻是水生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较大。
但近年来,水资源日益紧缺,所以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
可以通过划分水分管理单元,进行精确灌溉,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给予适量的水分供应,减少水的浪费;可以采用渠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和排水条件,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抗旱能力,减少灌溉用水量。
三、合理栽培:选择优质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栽培,适应不同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进行良好的田园管理,保持适宜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调控生育期,根据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水稻的播种期和收获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合理田间管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
包括合理密植,控制水稻的种植密度,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及时调整秧田和幼稚田的水位,保持适宜的水位条件,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合理设置田坎和深翻田坎,提高土壤肥力和抗逆性;进行适时的田间翻、锄和松土等措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栽培技术直接影响着水稻产量和品质。
下面介绍一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 种植适宜品种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是水稻高产的关键。
种植适宜品种可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选择品质高、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品种,尽量避免选择病虫害抗性差的品种。
2. 合理施肥施肥对于水稻高产至关重要,要根据土壤肥力科学施肥。
种植前要充分施足基肥,一般底肥掺入基肥中,大田出苗后再进行施肥,喜光、喜肥、耐瘠的品种施肥期要充分,充满。
一般在育秧期施肥可把缺肥、缺营养弱株补充起来,肥料尽量用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3. 合理密植适当的密植水稻可以使水稻数量增加,景气度强,减少秧穗量损失,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
但密植不能过密,会导致种子个头小、穗粒松散、光合效益差、病虫害增多等现象,降低水稻产量。
4. 除草除刈水稻生长过程中必须进行除草、除刈,保障植株生长。
及时除草、除刈可以有效避免竞争营养的情况,减少杂草对水稻的侵害,使水稻光合效率提高,提高水稻产量。
5. 病虫害防治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
为了保障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必须要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疗。
水稻生长期间可使用合理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采用良种、良土、良肥等传统农业种植方法并兼之“养土”“养根”“养菌”等现代农业技术也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
6. 管理水水是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管理水可以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水稻生长效率。
在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要严格掌握灌浇水的时间、水量和灌水周期,以保障作物需要的水分。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也要进行浇水,以提高施肥效果,增加水稻的干存量。
7. 合理收获水稻收获时,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技术,以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
收割秋稻时,要选用干晾或烘晒的方法,保持水分在13%左右,提高稻子的品质。
同时,还要注意规范收割,减少碾损、烟化等情况的发生,以减少粮食质量损失。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实现水稻的高产,除了选用优良的种子和品种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一、科学施肥施肥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大大增加水稻的产量。
根据不同的生长期,水稻的施肥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长期可以根据时间划分为出土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
在出土期和拔节期,可以采用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增加土壤肥力。
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稻的灌浆期前的重要时期,此时适当的施氮肥可以促进水稻的穗粒形成,增加产量。
而在灌浆期,水稻需要更多的磷钾肥,这样可以增加水稻的沉积量,提高稻谷的重量,达到高产的目的。
二、科学排水水稻是喜欢水的作物,但是过多地水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栽培水稻时应采取科学排水的方法。
排水主要分为中耕排水和水口排水两种方式。
中耕排水是指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前对田间进行轻微的深翻,以便排出积水。
水口排水是指在水稻丰水的时期,及时开口放水,保证积水不淤滞,从而避免水稻根部出现缺氧现象。
科学排水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为高产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
三、合理密植水稻密植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内,种植更多的水稻植株,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但是密植太多也会对水稻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密植应该合理掌握。
在一定的肥料和生长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品种和植株密度,加强水稻间的竞争关系,既防止了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水稻高产的重要阻碍因素。
因此,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科学预防和有效防治病虫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也可以选择适量的农药喷洒等方法进行防治。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扩散情况,选择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农药,以避免使用过多农药,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种植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这为农民增加了收益,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是一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供农民参考。
1. 合理施肥水稻是一种肥料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施肥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施肥上,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等因素合理配比肥料,科学施肥。
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期分为生长初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五个阶段。
因此,在不同阶段应根据需求量适时、适量施钾、氮、磷等肥料。
2. 精细管理在水稻高产栽培中,精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农民可以采用分层施肥、集中浇水、适时采摘等精细管理措施,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土壤调节、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水稻生长环境的优良。
3. 种子选优种子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种子选优可以大大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优质种子可以保证水稻在不利环境下的生长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水稻的抗性和耐性,减少病虫害的侵袭。
4. 种植密度管理水稻种植密度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种植密度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在种植密度上,要结合气候、土质、水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
5. 合理灌溉灌溉对水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要根据其生长需要及土壤保水能力等因素进行灌溉。
同时,还需注意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使灌溉达到最优效果。
6. 病虫害防治防病虫害是水稻高产栽培的保障之一。
要了解和掌握水稻病虫害的生态、症状及其防治方法,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尽量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水稻制种栽培技术
水稻制种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的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水稻制种栽培技术。
一、种子选种水稻种子是种植的基础,选取高质量的种子对于取得优良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种子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种植的水稻品种。
2. 种子质量: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避免带有病菌或虫卵的种子。
3. 种子萌发力:通过种子的浸水浮沉法或种子萌发率检测,选取具有较高萌发力的种子。
二、育苗管理水稻育苗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以下是育苗过程中的关键管理技术:1. 土壤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育苗用的苗床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病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种子营养需要,适量施入底肥和追肥,保证苗期的养分供应。
3. 控制苗床湿度:保持苗床湿润,但避免积水或过度干燥。
注意及时进行浇水和排水,防止苗床湿度过高或过低。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苗床,及时发现和处理苗期的病虫害,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三、田间管理水稻的田间管理是保证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田间管理中的关键技术:1. 土壤调理:根据土壤质地和肥力状况,进行合理的耕作措施,如深翻、松土、施肥等,以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2. 水分管理: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合理控制田间水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3. 施肥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施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水稻的养分供应。
注意施肥的时机和用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5. 杂草管理:定期除草,保持田间的清洁,避免杂草对水稻的竞争和影响。
水稻高效种植管理技术作业指导书
水稻高效种植管理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稻种植概述 (3)1.1 水稻种植的意义与特点 (3)1.2 水稻生长周期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4)第2章育秧技术 (5)2.1 秧田选择与准备 (5)2.1.1 地块选择 (5)2.1.2 土壤处理 (5)2.1.3 秧田准备 (5)2.2 育秧方式及选择 (5)2.2.1 播种方式 (5)2.2.2 育秧材料选择 (5)2.2.3 播种量与播种期 (5)2.3 秧苗管理 (5)2.3.1 水分管理 (5)2.3.2 肥料管理 (5)2.3.3 病虫害防治 (6)2.3.4 秧苗锻炼 (6)2.3.5 秧苗移栽 (6)第3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6)3.1 土壤类型与水稻生长的关系 (6)3.1.1 黏土 (6)3.1.2 沙土 (6)3.1.3壤土 (6)3.2 土壤改良措施 (6)3.2.1 物理改良 (6)3.2.2 化学改良 (7)3.2.3 生物改良 (7)3.3 土壤肥力监测与调控 (7)3.3.1 土壤肥力监测 (7)3.3.2 土壤肥力调控 (7)第4章水稻品种选择与布局 (7)4.1 水稻品种的分类与特点 (8)4.1.1 常规稻品种 (8)4.1.2 杂交稻品种 (8)4.1.3 特种稻品种 (8)4.2 品种选择原则 (8)4.2.1 适应性原则 (8)4.2.2 产量原则 (8)4.2.3 品质原则 (8)4.2.4 抗逆性原则 (8)4.2.5 经济性原则 (9)4.3 品种布局与轮作 (9)4.3.1 品种布局 (9)4.3.2 品种轮作 (9)第5章水稻播种技术 (9)5.1 播种时间与播种量 (9)5.1.1 确定播种时间 (9)5.1.2 播种量 (9)5.2 播种方法与播种质量 (9)5.2.1 播种方法 (9)5.2.2 播种质量 (10)5.3 播种后的管理 (10)5.3.1 水稻出苗期管理 (10)5.3.2 水稻分蘖期管理 (10)5.3.3 水稻拔节孕穗期管理 (10)5.3.4 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管理 (10)第6章水稻灌溉与水分管理 (10)6.1 水稻需水量与灌溉原则 (10)6.1.1 水稻需水量 (10)6.1.2 灌溉原则 (10)6.2 灌溉方式与灌溉技术 (11)6.2.1 灌溉方式 (11)6.2.2 灌溉技术 (11)6.3 水分管理策略 (11)6.3.1 分阶段水分管理 (11)6.3.2 土壤湿度监测 (11)6.3.3 水稻生长状况监测 (11)6.3.4 节水技术应用 (11)6.3.5 灌溉制度优化 (12)第7章水稻施肥技术 (12)7.1 水稻营养需求与施肥原则 (12)7.1.1 水稻营养需求 (12)7.1.2 施肥原则 (12)7.2 施肥方法与施肥时期 (12)7.2.1 施肥方法 (12)7.2.2 施肥时期 (12)7.3 水稻专用肥的选用 (12)第8章水稻病虫害防治 (13)8.1 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与监测 (13)8.1.1 病害识别 (13)8.1.2 虫害识别 (13)8.1.3 病虫害监测 (13)8.2 病虫害防治策略与防治方法 (13)8.2.1 防治策略 (13)8.2.2 防治方法 (13)8.3 农药安全使用与环境保护 (14)8.3.1 农药安全使用 (14)8.3.2 环境保护 (14)第9章水稻收获与储藏 (14)9.1 水稻成熟度判断与收获时机 (14)9.1.1 成熟度判断 (14)9.1.2 收获时机 (14)9.2 收获方法与收获后处理 (15)9.2.1 收获方法 (15)9.2.2 收获后处理 (15)9.3 水稻储藏技术与管理 (15)9.3.1 储藏技术 (15)9.3.2 储藏管理 (15)第10章水稻种植效益分析 (15)10.1 水稻种植成本分析 (15)10.1.1 物质成本 (15)10.1.2 人力成本 (15)10.1.3 机械成本 (16)10.1.4 土地成本 (16)10.2 水稻产量与产值估算 (16)10.2.1 产量估算 (16)10.2.2 产值估算 (16)10.3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途径与措施 (16)10.3.1 选用优良品种 (16)10.3.2 科学施肥 (16)10.3.3 病虫害防治 (16)10.3.4 优化灌溉管理 (16)10.3.5 推广高效种植技术 (16)10.3.6 节本增效 (16)10.3.7 政策扶持 (17)第1章水稻种植概述1.1 水稻种植的意义与特点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水稻栽培技术
水稻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水稻的栽培技术。
一、选种选种是水稻栽培的第一步,选好种子是保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选种时应选择品种优良、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
同时,还要注意种子的纯度和萌发率,以保证种子的质量。
二、田间管理1. 土壤准备水稻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性好的土壤中。
在田间管理中,应注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及时施肥、翻耕、松土、深耕等措施,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 播种水稻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播种前应先将种子浸泡在水中,使其吸水膨胀,然后晾干,再进行播种。
播种时应注意密度和深度,一般每亩播种量在100-120公斤左右,深度在3-5厘米左右。
3. 灌溉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田间管理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灌溉时应注意水量和水质,保证水分充足、无污染。
4. 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田间管理中,施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施肥时应注意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进行施肥,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三、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田间管理中,病虫害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很多,如合理施肥、轮作、间作、喷洒农药等。
四、收割水稻的收割时间一般在秋季,收割时应注意收割的高度和方式,以保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水稻的栽培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很多细节。
只有在田间管理中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土壤准备⒈选择土壤优良的地块,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或壤土为主,并确保土壤排水良好。
⒉在耕种前进行充分的平整整地,清除杂草和残留作物。
⒊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平衡土壤的养分含量。
二、品种选择⒈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包括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
⒉选择抗病虫害、耐旱抗逆性强的品种,提高抗灾能力。
三、良种选育⒈选择优质的种子作为基础种子,进行科学的育种工作,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⒉确保种子的纯度和活力,进行必要的种子处理。
四、适时播种⒈根据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⒉以湿播为主,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期生长。
五、浸种和喷施药剂⒈在播种前适量浸种石硫合剂,有效防治水稻的病害。
⒉在苗期进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注意药剂的使用安全和浓度的控制。
六、田间管理⒈注意水田的灌溉管理,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
⒉定期施肥,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⒊确保水稻田的通风良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⒋及时除草,保持田间畦面的干净整洁。
七、病虫害防治⒈注意定期检查水稻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⒉使用病虫害防治药剂时,严格遵守使用规定,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八、高产栽培技术⒈合理密植,控制株高,增加穗粒数目。
⒉进行适时插秧、调节秧龄,控制分蘖和块茎数目。
⒊进行适时的修剪和健壮茎优胜略输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附件:⒈土壤检测报告⒉石硫合剂使用说明⒊病虫害防治药剂使用说明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种苗法:指对农业种子和种苗的生产、经营、检验检疫、流通和使用行为进行管理的法律。
⒉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和检验检疫等行为进行管理的法规。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1.地力准备:水稻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进行土壤翻耕,除去杂草和病虫害,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良种选用:选择优质、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3.适时播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选择播种时间。
避免低温和多雨时期播种,以免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春季播种的水稻要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
4.浸种浸液处理:在播种前,可以将稻种进行温水浸种或浸液处理,以促进发芽和增加出苗率。
浸种时间一般为24小时,浸种温度控制在25~30℃为宜。
5.密植适宜:根据品种的特性和种植区域的条件,合理控制水稻的密度。
一般来说,一亩地的适宜株数在2.5~3.5万株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6.科学施肥:水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因此合理施肥对提高产量非常重要。
在不同生长期,根据作物需求的不同,进行合理施肥。
同时,在施肥过程中注意控制施肥量,防止肥料过量,造成浪费和污染。
7.水田管理:水田是水稻生长的重要环境,合理管理水田对增加产量和保护水稻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在水田管理中,要注意合理控制水位,保持适宜的水分供应,避免过干或过湿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
8.害虫防治:水稻生长期间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巡田,发现害虫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9.田间管理:在水稻生长期间,进行田间管理非常重要。
浇水、松土、除草等管理措施要及时、合理。
根据水稻生长的特点和需求,定期松土、除草、以保持土壤通气性和保证水稻的光合作用效果。
10.收获和储存:水稻的收获要在水稻籽粒成熟后进行,一般水稻穗上千分之二十的籽粒呈黄熟期即可收获。
收获后应及时晒干,除杂质,储存到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避免受潮和存放时间过长导致品质下降。
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
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土壤选择、育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土壤选择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宜选用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
最好选用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壤,这样利于水稻吸收养分。
在土地的选择上,要避开低洼的地势,以免积水过多,影响生长发育。
二、育秧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的重要环节。
在育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优质种子。
优质水稻种子应具有良好的发芽率和抗逆性能,可以从农业技术站或者种子公司购买。
2.选用适宜的育秧方法。
常用的育秧方法有水田育秧法和旱田育秧法。
水田育秧法适合于土壤肥沃、积水不深的地区;旱田育秧法适合于土壤干燥、排水不良的地区。
3.做好育秧管理。
育秧期间应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及时除草、松土,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决定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水分。
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过多的积水会导致根部缺氧和病菌滋生。
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调整水位,保持适宜的水分。
2.施肥。
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应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状况,适时施肥。
在肥料的选择上,应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3.除草。
水稻生长期间,杂草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应及时进行除草。
四、病虫害防治水稻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选择抗病虫品种。
在选种时应选择抗病虫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2.加强田间管理。
保持田间通风、通水和松土,减少病虫害滋生的可能。
3.合理使用农药。
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说明书的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避免农药过量使用和滥用。
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土壤选择、育秧、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只有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实现高产、优质的水稻产量。
水稻栽培的技术措施
水稻栽培的技术措施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许多人来说,它是
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高产量和优质的水稻生产,农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以下是
一些关键的技术措施:
1. 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
择适合的水稻品种,以确保其在特定环境中能够获得最佳的生长表现。
2. 土壤准备和施肥,在水稻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准
备工作,包括翻耕、松土和施肥。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以满
足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3. 灌溉管理,水稻是水稻作物,因此需要大量的水来生长。
农
民们需要确保适当的灌溉,以维持土壤的湿润度,特别是在水稻生
长的关键阶段。
4.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水稻田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
病虫害,以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
5. 种植密度和间隔,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6. 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松土、追肥、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水稻生长环境的良好状态。
7. 种植时间和季节管理,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的特性,合理确定种植时间和季节,以确保水稻在最适宜的生长季节内生长。
综上所述,水稻栽培的技术措施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农民们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认真把握,以确保水稻能够获得最佳的生长条件,从而获得丰收的好成绩。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基础环境条件1. 土壤: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2. 水源:确保水源充足、清洁,便于灌溉。
3. 气候:选择气候适宜、温度稳定、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二、品种选择和种子管理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建议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
2. 种子处理: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晾晒、消毒和浸泡等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性。
3. 播种: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一般在水田土壤化冻后进行播种,播种时要保证均匀播种,避免漏播和重复播种。
三、栽培技术1.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点,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
建议多施有机肥,适当搭配化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2. 灌溉: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和气候条件,采取适当的灌溉方式。
在返青期、分蘖期和孕穗期等关键时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同时要注意排水,防止水淹和湿度过大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病虫害。
可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4. 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田间除草、松土和扶苗等工作,保持田间整洁和水稻的良好生长态势。
四、收获与储存1. 收获:在水稻成熟后及时进行收获,避免过熟和霉变。
收获时要保证收割整齐,避免损失和浪费。
2. 储存:将收获的水稻运送到干燥、通风、防虫防鼠的仓库中进行储存。
同时要注意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保持水稻的新鲜度和品质。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的优化和合理应用对于提高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1. 品种选择在水稻栽培中,品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抗性。
常见的水稻品种包括籼稻和粳稻,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特点。
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抗性好、丰产性高、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栽培。
2. 土壤准备水稻对土壤要求较高,通常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和养分丰富的土壤进行栽培。
在水稻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犁耕,去除杂草和病虫害,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
3. 水田管理水稻是水生作物,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在水田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水田深度和灌溉频率。
通常,在生长期间,水田的水深在10-15厘米之间为宜,以避免水稻根系缺氧和秧苗淹水。
另外,密植水稻的气候条件下,采用稻田覆膜栽培方式,可以提高水稻的光照利用效率和产量。
4. 施肥管理水稻对养分的要求较高,适当的施肥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在水稻栽培中,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基肥和追肥。
基肥通常在水田整地前施用,用于为幼苗提供足够的养分。
追肥则可以根据水稻生长的需要,在生长季节中进行,以补充养分。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化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5. 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适时清理田间杂草、采用轮作休闲种植等,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另外,合理选用病虫害抗性较好的水稻品种,配合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6. 收割和贮藏水稻的收割时间是决定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水稻在籽粒饱满、颜色变黄的时候进行收割。
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收割工具,避免机械损伤。
收割后的水稻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并储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以防止变质和发霉。
水稻栽培的技术指导
水稻栽培的技术指导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栽培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水稻的栽培技术指导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水稻栽培的技术指导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水稻的选择在进行水稻栽培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同时,要做好品种的混合种植,以提高生产力,并避免单一品种的抗病能力差和种植风险大的问题。
二、水稻的育苗选好品种之后,就需要进行水稻的育苗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种子的筛选,去除不良种子和杂质。
然后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4-6小时,使种子吸水膨胀。
之后,用凉水将其清洗后放入育苗盘中,保持土壤湿润,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之间,利用阳光适当晒苗,保持通风,约2-3天后,即可发芽。
三、水稻的移栽在进行水稻的移栽工作之前,需要将田地进行整理,去除杂草,平整土壤。
然后,将育苗盘中的水稻幼苗移栽到田地中,保持每穴一个苗。
在移栽过程中,要避免伤害根部,同时保持土壤湿润。
四、水稻的施肥水稻是一种重度耗肥作物,因此,施肥是保证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水稻的施肥之前,需要进行土壤检测,确定土壤的肥力状况。
对于肥力较差的土壤,需要加强有机肥料的施用,以改善土壤肥力。
同时,需要对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施肥,例如生长初期需要施用适量的氮肥,以促进生长;成熟期需要增加磷肥的施用量,以提高产量。
五、水稻的灌溉水稻作为一种水生作物,灌溉是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水稻的灌溉之前,需要对土壤的湿度进行监测,以确定灌溉的时机和水量。
其次,要保持灌溉的均匀,以避免水分的过度和缺乏。
在灌溉过程中,要注意节水,避免浪费。
六、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进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之前,需要对病虫害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诊断,然后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一些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一、选优良品种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
优良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
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
二、合理施肥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同时,还应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三、科学管理水田水稻是水生作物,因此科学管理水田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管理水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水田的水分,避免干旱和涝灾。
2.及时除草,保持水田的通风透气性。
3.合理控制水田的水位,避免过深或过浅。
4.及时排除水田中的杂质和废弃物,保持水田的清洁。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密植时,应根据品种、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植株的密度。
一般来说,每亩水稻的植株数应在1.5万-2.5万之间。
五、适时灌溉适时灌溉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在灌溉时,应根据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合理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量。
一般来说,水稻的灌溉量应在每亩5000-7000立方米之间。
六、合理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防治病虫害时,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同时,还应注意防治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七、及时收割及时收割是保证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在收割时,应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品种特点,选择适当的收割时间和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收割后的处理和储存,避免损失和污染。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优良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水田、合理密植、适时灌溉、合理防治病虫害和及时收割等。
只有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
种植优质水稻实施方案
种植优质水稻实施方案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优质水稻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优质水稻的高产高效种植,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选择优质水稻品种是种植优质水稻的关键。
优质水稻品种应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
在选择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选择,确保种植的品种适应性强。
其次,土壤肥力和田间管理是种植优质水稻的重要环节。
在土壤肥力方面,要进行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在田间管理方面,要做好水稻的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良好。
另外,合理密植和科学播种也是种植优质水稻的重要措施。
适当的密植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密,以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科学播种包括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种子处理和播种深度等,都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及时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也是种植优质水稻不可或缺的环节。
要及时对水稻田进行管理,包括及时灌溉、除草、调节密度等工作。
同时,要密切关注水稻田的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最后,收获和储存也是种植优质水稻的重要环节。
要在水稻成熟期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收获,避免因为收获不及时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损失。
在储存方面,要做好水稻的干燥、通风和防虫防霉等工作,确保水稻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总的来说,种植优质水稻需要全面考虑生态环境、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存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全面实施各项措施,才能够实现水稻的高产高效种植,为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以上实施方案对于种植优质水稻有所帮助,谢谢。
高效栽培技术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高效栽培技术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高效栽培技术: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产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水稻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 土壤管理水稻的生长对土壤的适宜性非常敏感,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是水稻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
农民应该根据当地土壤的性质,进行土壤的改良和调理,包括施肥、翻耕、轮作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水稻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品种选择水稻的品种选择直接影响着产量和质量,农民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优质水稻品种。
同时,在选择品种时,也要考虑病虫害抗性、耐逆性和优质特性等因素,以确保水稻能够在各个环节达到高效栽培的要求。
3. 合理的密植与插秧技术适当的密植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密植也容易导致资源竞争和病虫害的传播。
农民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品种和地理环境进行合理的密植管理,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产量下降。
同时,插秧技术也非常重要,要确保插秧的深度和角度适宜,以确保每株水稻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光照。
4. 合理的灌溉与施肥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较大,农民应根据生长期和土壤湿度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避免过度灌溉和缺水现象。
同时,合理的施肥也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农民应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和水稻的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肥料的过量或不足造成的问题。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农民应加强田间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在防治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适时的田间管理适时的田间管理对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农民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进行适时的中耕、松土、间茬等操作,保持良好的通风和保湿,有助于水稻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总结:水稻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关乎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品种选择、密植与插秧技术、灌溉与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适时的田间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达到高效栽培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栽培技术指导方案一、浸种催芽的方法浸种催芽方法严格按照包装袋说明进行,先用强氯精﹙1公斤种子用4克强氯精﹚+2公斤水浸种:早稻﹙用温水﹚浸种8~10小时,单、双晚稻浸种6~8小时,清洗干净后日浸夜露至破胸,注意防止高温“烧芽”。
注意陈种一次连续浸泡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否则会影响种子芽率。
二、肥水运筹⒈施肥氮肥施用原则是:前重、中控、后补施肥法。
亩产500公斤的稻田纯氮不少于10公斤,亩产600公斤的稻田纯氮不少于12.5公斤,亩产650公斤以上的稻田纯氮不少于15公斤,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磷、钾比例虽因不同土质而异,但大致比例为1:0.7:1,并尽量增施有机肥。
氮肥总用量的70%做基肥,移栽活蔸后每亩追施5—8公斤尿素促分蘖。
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施3—5公斤尿素作穗粒肥,效果非常明显。
以增穗和提高结实率为主攻目标,采取多穗途径取得高产。
⒉管水①寸水返青:秧苗移栽活蔸后,稻田保持1~2寸深水层。
移栽后遇低温,则白天灌浅水,晚上灌深水层。
②浅水促分蘖:水稻移栽返青后,浅灌1寸左右,并适度排水露田,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健根壮体,早促分蘖。
③苗足晒田:待大田进入分蘖末期,为了控制后期无效分蘖,及时放水晒田,一般采取多次露田和轻晒相结合的方法,施肥过多、稻苗生长过旺及泥脚深的田块重晒。
④有水孕穗、抽穗:幼穗分化前期复水至抽穗保持田间浅水层。
⑤干湿壮籽:抽穗后应采取干湿交替灌溉,泥浆管理,结合多次晒田,以提高泥温,增加土壤通透性。
三、田间管理⑴分蘖期管理:①保持田间湿润,促进分蘖:抛秧时田水宜浅,花皮水即可。
秧苗扎根后田间可间隙灌溉,湿润促分蘖。
②及时中耕除草:为节省劳力可合理施用除草剂,但要根据水稻不同移栽方式选用专用除草剂,切不可错用。
③看苗追肥,促进生长均衡:旱地育的秧分蘖力强,应防止分蘖过盛,一般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分蘖期不宜再施追肥。
若田底瘦,基肥少,秧苗长的不壮,应早施少施速效肥料,氮、磷、钾、锌配合。
不可多施、迟施,不可偏氮肥。
⑵幼穗分化期的管理:①合理施用穗肥:在播后60天左右,应适量施一次穗肥,穗肥要氮、磷、钾配合﹙一亩总用量不超过10市斤﹚。
若脚叶大量落黄还要喷施少量硫酸锌﹙三两兑水100斤喷一亩﹚。
在出穗前半个月﹙亮苞前﹚,若田底肥力不足,秧稞黄而不青,宜少量施一次保花肥,以磷、钾为主少配氮肥,一亩总用量不超过5市斤。
若植株生长青秀则不可施保花肥。
②保持水层灌溉:幼穗分化到出穗期,田间要保持一寸多水层,有利稻株吸收养分,也有利于稳定田间温度。
⑶开花到成熟期的管理:a) 合理灌溉,适时排水:灌溉前期田间仍应保持浅水层。
进入蜡熟期后水稻生理需水要求下降,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湿润﹚就能满足需要,到收获前一周田间断水。
b) 适时合理补施粒肥:从开花到灌浆结实要经过四十多天的时间,这时谷粒增重很快,应增施粒肥,用谷粒壮两少许尿素兑100市斤喷雾,以缓和叶片枯萎速度,使出穗后同化作用提高,以利谷粒充实。
此时若植株叶色正常切切不可再施肥料。
四、病虫害防治㈠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温、光、水、风等气象因素和土壤、品种、前茬、肥水管理、周围作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因此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⒈水稻稻瘟病防治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等,危害水稻各部位。
水稻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病斑主要有两种:一是急性型病斑,病发时,病斑呈暗绿色,多数近圆形或椭圆形,斑上密生青灰霉层;二是慢性型病斑,病斑为梭形,或长梭形,外围有黄色晕圈,内部为褐色,中心灰白色,有褐色坏色线贯穿病斑并向两头延伸,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特征,穗颈瘟常在穗下第一节穗颈上发生淡褐色或绿色的变色部分,影响结实,形成白穗、枯穗;分枝或小枝也可发病,影响病枝结实,又称“枝梗瘟”。
主要预防措施:①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
②施药适期:秧田在发病初用药;本田分蘖开始,每3天调查一次,主要查看植株上部3片叶,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上急性病斑,即应施药防治;预防穗瘟,根据病情预报,多肥田为对象,掌握破口期﹙个别抽穗﹚时打药。
③施药类型和剂量: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
早抓叶瘟,狠治穗瘟。
发病初期每亩用2%春蕾霉素50克杜邦万兴水剂30克,加水50~60公斤喷雾。
叶瘟要连防2~3次,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
⒉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水稻稻曲病又名谷黄,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
该病只发生于穗部,危害部分谷粒。
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
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
在八十年代之前,该病为零星发生,熟次要病害。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密粒直立型高产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单季稻熟制的扩大,施肥水平偏高和不合理,尤其是单季稻孕穗期至抽穗期多雨适温的频率较高,致使稻曲病的发生面积逐年增加,为害日益加重,已成为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
稻曲病只在穗部发病,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受侵染的谷粒,病菌在颖壳内生长,形成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稻曲”代替米粒。
稻曲病病菌萌发、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6~28度,34度以上或12度以下病菌不能生长。
稻曲病病菌可侵染水稻的花和幼颖。
病菌侵染的主要时期为水稻孕穗中期,破口扬花后则很少侵入。
在孕穗末期至水稻抽穗期,如遇到湿度大,温度适宜,日夜温差小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
同时该病在品种之间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
该病的发生与施氮肥不合理呈正相关,氮肥偏多,水稻中后期生长嫩绿的田块,发病越重。
稻曲病的防治一直困扰着农民和农技人员,要彻底根治稻曲病必须走综合防治之路。
首先是选用抗病品种;其次是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改传统的施肥方法为平衡促进法,同时合理灌水,建立适群体、壮个体的高产群体;第三是提倡适时施药预防,经研究表明,稻曲病的预防适期为破口前5~7天﹙即剑叶抽出至三分之一时﹚和破口期。
一般预防1~2次,在水稻孕穗期和破口抽穗期喷药两次,可有效防治稻曲病,药剂可选用杜邦万兴兑水60公斤还可兼治水稻叶尖枯病、云形病、纹枯病等。
⒊水稻纹枯病的防治: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
此病自苗期到抽穗后都可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尤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为害穗部和深入到茎内部。
在田间,发病严重时一般矮秆阔叶品种常造成枯蔸,全耸立地枯死,全田稻株呈“癞头”状,中、高秆品种常造成植株贴地倒伏。
防治方法:①打捞菌核,减少菌源。
②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③药剂防治。
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15%即施药,药剂防治同稻曲病。
⒋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
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
恶苗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和病稻草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
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三分之一,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处理是防治恶苗病的重要措施,用多菌灵或强氯精浸种。
⒌水稻细条性条斑病的防治:属水稻检疫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赤褐色条斑,严重时远望一片红褐色,仔细观察可看到半透明的条斑症状,到后期变为黄白色,与白叶枯病相似,最后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同稻瘟病。
②秧田要搞好水浆管理,严防淹苗,在三叶一心期和移栽前打药预防;水稻拔节后对感病品种要及时检查,如发现发病中心,应立即施药防治。
用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喷雾。
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引起的,又称侏儒病。
我省水稻黑条矮缩病有两种:普通黑条矮缩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
我省大部分地区所发生的属后者。
近年来随着毒源地的扩大,发病地区和面积发病率不断上升,渐已成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严重的损失达70%以上。
a)症状:⒈水稻秧苗期感染病菌后,秧苗明显矮缩,叶片短阔,浓绿。
⒉大田分蘖期感病,成丛矮缩,分蘖增多,叶片僵直,心叶抽生缓慢,心叶破叶鞘而出,叶片弯曲皱缩,叶背有蜡质白条与周围健株有明显对比。
⒊抽穗灌浆阶段感病,剥开叶鞘后,茎杆表面有白色的蜡质凸起,后变茶褐色。
水稻发病后,病株大多矮缩枯死,个别株虽能抽穗,但穗头十分矮小,秕粒多,形成中心株,使其周围各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南方黑条矮缩病后期还有气生根。
b)病源:简称RBSDV 称稻黑条矮缩病毒。
c)发生规律:以山区发生为主,湖区和空旷地域相对较少,不同品种抗性有差异,﹙金优、威优、T优系列品种较易感病﹚,同一品种不同的播期也有差异。
d)防治方法:⒈选用抗病品种。
清除田边杂草,压低虫源、毒病。
⒉种子消毒处理,用20%施暴菌500倍液浸种,代替强氯精。
⒊秧田防治:在秧苗期3—4叶期每亩用20%施暴菌﹙浙江东风农药厂﹚60克喷雾一次,播种时用大地春拌种﹙每公斤种子拌药15克﹚。
⒋在基肥和分蘖期施用速溶硅肥,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
大田防治:①、分蘖期发病,先将大田水排干,每亩用20%施暴菌60—90克加谷粒壮等叶面肥喷雾1—2次,等大田开拆后复水。
②、幼穗分化期每亩用20%施暴菌60—90克加杜邦万兴喷雾。
以上方法处理后,3—4天一般病株即可康复。
㈡水稻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危害水稻的害虫主要有稻纵卷叶螟、螟虫和稻飞虱。
一般采取扑杀母蛾、消除越冬成虫、杀死幼卵、防治幼虫的措施。
稻纵卷叶螟的防治适期在2龄幼虫高峰期,二化螟采取“狠治一代,挑治二代”的策略,在螟卵孵化高峰后5~6天施药。
⒈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外形象极小的蝉,口呈针状,卵成块产于叶鞘或叶脉两侧的脉间。
药剂防治及使用:啶虫咪5%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兑水60公斤喷雾。
⒉水稻螟虫二化螟:为害水稻,造成枯心、枯鞘、半枯穗、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症状。
药剂防治:选用杜邦普尊,每亩3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
⒊稻纵卷叶螟: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药剂防治:防治应做到适时用药,以第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为宜。
可用杜邦凯恩,每亩14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
应选择晴天的早晨、下午或阴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