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THANKS.
消化的食物。
定时翻身拍背
定时给患儿翻身拍背,以促进 痰液排出和肺部分泌物的吸收
。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指示使用止咳祛痰药 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呼吸困难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和口腔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严格控制输液速 度,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给予氧气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注意观察药物不 良反应和副作用。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
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维持呼吸道通畅
发热护理
确保患儿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鼻腔及咽 喉部分泌物。
监测体温变化,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 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等。
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食物。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心理疏导、血管选择、PICC导管的型号选
择等。
02
置管时的护理
在置管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协助医生准确地将导管插
入预定的静脉内。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局部反应
。
03
置管后的护理
置管后,要定期对导管进行维护,包括更换敷料、冲洗导管等,以保持
导管的通畅和预防感染。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局部反应和全身情
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肠外营养的护理
营养液的配制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制营 养液,确保营养液的成分、浓度、渗透压等符合要求。
输注方式的选择
根据患儿的胃肠道状况和医生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输 注方式,如经外周静脉输注或经中心静脉输注。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儿科常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氧气疗法操作规程【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用物】氧气装置一套,乙醇、纱布、鼻导管、胶布、棉签、玻璃接管、夹子、用氧记录单、扳手,根据不同用氧方法分别增加鼻塞、漏斗、面罩、氧气枕、氧气帐等。
【操作要点】1.携用物至床前患儿,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必要时对患儿进行约束。
2.使用氧气管道装置或氧气筒供氧,安装管道。
3.用湿棉签清洁鼻孔。
4.连接鼻导管。
打开总开关,再打开流量表,确定氧气流出通畅,调节氧流量,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3),固定。
5.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然后关总开关。
使用氧气筒时应再打开流量表放尽余气。
6.不同用氧方法(1)鼻导管法包括单侧鼻导管法及双侧鼻导管法。
(2)鼻塞法用塑料制成的球状物,塞于鼻孔,用氧。
(3)漏斗法以漏斗代替导管,连接橡皮管,调节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适当距离固定防移动,多用于婴幼儿及气管切开病人。
(4)面罩法选择合适的面罩,调节氧流量,面罩盖住病人口鼻,用带子在头上固定。
(5)氧气枕法抢救在转移中的危重病人或家庭中的病人,临时用氧。
(6)氧帐法一般为抢救患儿时应用,可用塑料制成氧帐,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管通入帐内。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氧气筒放置阴凉处。
2.持续吸氧病人鼻导管每日更换,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人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5kg/cm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人筒内,引起爆炸。
5.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
并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氧浓度测定仪操作规程【目的】监测吸入氧浓度,使其合理有效地用氧,避免患儿长期吸入高浓度氧而致氧中毒的发生。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约束法【目的】防止病儿过于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防止碰伤身体。
【用物准备】1.全身约束法用物凡能包裹病儿全身的物品皆可使用,如大毛巾、毛毯、大单等。
2.手足约束法用物手足约束带或纱布棉垫与绷带。
【操作方法及程序】1.全身约束法(1)将大单折成自病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病儿放于中间。
(2)以靠近护士一侧大单紧紧包裹同侧病儿的上肢、躯干和双脚,至对侧自病儿腋窝处整齐地掖于身下。
(3)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
如病儿过分活动,可另加绷带系于大单外。
2.手足约束法用约束带一端系于手腕或足踝部,另一端系于床栏上。
(1)绷带卷及棉垫法:用约束带打成双套结,以棉垫包裹手腕或足踝,将双套节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手足不易脱出,又不影响血液循环为限,将约束带末端系在床栏上。
(2)特制手足固定带法:使病儿平卧姿势舒服,将固定带横铺在床上相当于病儿手腕、足踝处,将约束带两端紧系于庥档的栏杆上。
【注意事项】1.约束带捆扎松紧要适宜,定时松解。
2.定时观察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状况。
3.避免皮肤损伤,必要时局部按摩或加厚棉垫。
二、早产儿暖箱的应用【目的】以科学的方法,创造一个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环境,使病儿体温保持稳定,用以提高未成熟儿的成活率。
【用物准备】暖箱。
【操作方法及程序】1.入暖箱条件(1)凡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者。
(2)异常新生儿,如新生儿硬肿症、体温不升者。
2.入暖箱前准备(1)暖箱需先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2)接通电源,检查暖箱各项显示是否正常。
(3)将水槽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4)将暖箱调温至所需的温度预热。
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与出生天数决定暖箱温度(表2),相对湿度为55%~65%。
表2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参考数出生体重(g)暖箱温度35℃34℃33℃32℃<1000 出生10d内10d 3周5周1500 / 出生10d内10d 4周2000 / 出生2d内2d 3周<2500 / 出生2天内2天3.入暖箱后护理(1)密切观察病儿面色、呼吸、心率、体温变化,随体温变化调节暖箱温度。
第4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第一节 一般护理法
第二节Leabharlann 协助治疗的操作第一节
一般护理法
一、一般测量法 二、臀红护理法 三、约束法 四、更换尿布法 五、婴儿盆浴法
第六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一般测量法
1、体重测量法
2、
身长测量法
体重测量法
测量体重目的 是评价小儿体格发育和 营养状况,了解病情变化; 为临床输液、用药、奶量计 算提供依据。
一、头皮静脉输液法 二、光照疗法 三、保暖箱使用法
1.试述臀红的分度。 2.臀红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3.如何鉴别头皮静脉与动脉? 4.简述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 5.列出暖箱内小儿出箱的条件。
身长(高)测量法
目的: 评价小儿骨骼发育的状况。
操作前准备: 操作流程: 测量板、环境、 护生
婴幼儿卧位测量 操作
整理用物、记录
儿童立位测量
身长(高)测量法 注意事项
1.婴幼儿易动,推动滑板时动作应轻 快,并准确读数。 2.儿童立位测量时头部保持正直,眼 框下缘与耳孔上缘在同一水平线 。 3.立位测量时足跟、臀部、两肩胛、 枕骨粗隆均同时紧贴测量杆。
5.患儿出暖箱条件:①患儿体重达 2000g或以上,体温正常。②在不加热 的暖箱内,室温维持在24‾26℃时,患 儿能保持正常体温。③患儿在暖箱内生 活了1个月以上,体重虽不到2000g,但 一般情况良好。
小结
一般护理法
一般测量法 儿童床使用法 臀红护理法 约束法 更换尿布法 婴儿盆浴法
协助治疗的操作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有无故障。 使用中随时观察使用效果,如暖箱发出报 警信号,应及时查找原因、处理。 4.保持暖箱的清洁:①使用期间每天用消 毒液擦拭暖箱内外;每周更换暖箱1次, 用过的暖箱除用消毒液擦拭外,再用紫外 线照射;定期细菌培养;②湿化器水箱用
儿科护理第五章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六、臀红护理法
臀红又称尿布皮炎或尿布疹,是由尿液、粪便及未洗净的湿尿布长 时间地刺激、摩擦婴儿的臀 部皮肤而引起的局部皮肤潮红、破溃,甚至 表皮糜烂及剥脱,也可由长时间使用塑料膜、橡皮布等 透气性差的尿布 所致。
1. 臀红的分类 臀红多发生于婴儿的外生殖器、臀部及会阴部。根据皮肤受损的程 度,臀红可分为以下几类。 1)轻度臀红 轻度臀红仅表现为表皮潮红。
3. 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的姿势:护士最常用的姿势是站立,双肩放松, 背部挺直。 (2)护士倒少量润肤油于手掌内,均匀涂布,按头部、胸部、 腹部、四肢、手足、背部依次对 新生儿进行抚触。 (3)头部抚触:两拇指指腹从新生儿前额中央推至两侧太阳穴 进行按摩;两手拇指从新生儿的 下颌部中央向外上方按摩,让其上下 唇形成微笑状;一只手托新生儿的头,用另一只手的指腹从前 额发际 向上、向后按摩,至两耳后乳突处,轻轻按摩。 (4)胸部按摩:两手分别从新生儿的胸部两侧肋缘向对侧上方 推行至肩部进行胸部抚触,避开乳头。
(7)用右手从婴儿前方握住婴儿左肩及腋窝处,使其头颈部俯 于操作者右前臂,左手抹肥皂清 洗婴儿后颈及背部,用水冲净。
(8)洗毕,迅速将婴儿依照放入水中的方法抱出,用大毛巾包 裹婴儿全身并将水分吸干。必要 时用棉签蘸水擦净女婴大阴唇及男婴 包皮污垢。
(9)为婴儿穿衣、垫尿布,必要时修剪指甲。
4. 注意事项 (1)护士的动作要轻快,减少婴儿的暴露,注意为其保暖。 (2)婴儿沐浴应于喂乳前或喂乳后 1 h 进行,以免发生呕吐和 溢奶。 (3)水或肥皂沫不得进入婴儿耳、眼内。 (4)不可用力清洗婴儿头顶部的皮脂结痂,可涂液体石蜡浸润, 待次日轻轻梳去结痂后再予 以洗净。 (5)沐浴时注意观察婴儿的全身情况,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
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脐部护理
【操作目的】预防脐部炎症的发生。
【操作流程】
1.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医嘱。
2.评估:脐部及周围皮肤情况。
3.告知:婴儿家属脐部护理目的以及方法。
4.准备
(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2)环境:清洁、安静、安全。
(3)用物:治疗盘、棉签、75%酒精、双氧水、脐部辅料。
5.实施
20(1)査对床头卡、胸卡、识别卡。
(2)仰卧、暴露腹部皮肤至腹股沟。
(3)除去覆盖的敷料观察脐部情况。
▲挤部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用棉签蘸取75%酒精由脐带断端根部环状向外涂擦(每次只用一根棉签)─干棉签蘸干脐部─无菌敷料覆盖固定。
▲脐部渗血:用棉签蘸取3%双氧水─75%酒精─涂擦方向如前─遵医嘱使
用止血药物─无菌敷料覆盖固定。
▲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用棉签蘸取3%双氧水-涂擦方向如前-无菌敷料覆盖固定。
儿科常规护理技术
儿科常规护理技术(一)脐部护理【用物准备】治疗盘内:0.5%碘伏、0.9%氯化钠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棉签、弯盘等。
【操作要点】1.洗手、戴口罩。
2.携用物至床旁,查对患儿床号、姓名,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3.使患儿取平卧位,轻轻打开包被,暴露脐部,冬天注意保暖。
取下脐部的纱布及绷带,如敷料与伤口粘连,先用0.9%氯化钠溶液轻轻湿润后揭去,以免损伤引起出血。
4.用0.5%碘伏棉签擦洗脐部周围皮肤,若分泌物多时,用3%过氧化氢液棉签擦洗分泌物,以清洁局部;再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局部,减少药物对局部皮肤刺激;最后用0.5%碘伏擦洗消毒,范围为5cm。
5.待干后,将患儿包好,使患儿头偏向一侧。
【注意事项】1.保持脐部清洁,防止尿液浸润局部。
2.清洁、消毒时动作轻柔,同时观察脐部有无渗血、分泌物及周围皮肤红肿等异常情况,冬季注意保暖。
3.对于破伤风感染使用过的敷料及棉签,应单独处理或焚烧。
(二)臀部护理【用物准备】尿布,以白色柔软易吸水的棉布或一次性尿布为宜。
尿布带、温水一盆(水温为38~40℃;有尿布皮炎时备1∶5000高锰酸钾溶液)、小毛巾。
按臀部皮肤情况准备治疗的药物、烤灯、棉棒、弯盘等。
【操作要点】1.将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并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2.放下床栏,揭开盖被,解开尿布带,露出臀部,以原尿布上端两角洁净处轻拭会阴部,并以此盖上污湿部分垫以臀部下面。
3.用温水先清洗会阴,分开女婴阴唇用温水自上而下冲洗;将男婴包皮往上推,用棉签去除污垢洗净,推回包皮;最后清洗臀部,用软毛巾轻轻吸干。
4.用一手轻轻提起双足,使臀部略抬高,另一手取下污尿布,再将清洁尿布垫于腰下,放下双足,尿布的底边两角折到腹部,双腿中的一角上拉,系好尿布带,结带松紧适宜,拉平衣服,盖好被子,整理床单位。
5.若腹泻患儿,需勤换尿布,及时清洗臀部及保持干燥,可以涂植物油保护皮肤。
若有尿布皮炎,可采用暴露法,灯光照射法或吹氧法等,使局部皮肤干燥,再涂呋锌膏,鱼肝油软膏或氧化锌软膏等。
幼儿常用保健护理技术
(二)其他测量方法
1.肛门测量法 三分钟后取出,把所测得的体温减去0.5℃即得小儿体温数。这种方法一般用于2岁以下的小儿 量体温。 2.口腔测量法 将消毒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被检查的舌下,紧闭口唇,放置3分钟,然后取出读数,正常值为 36.2~37.2℃。此方法准确且方便。注意测量前避免喝热水或冷水以免影响测温准确性;幼儿不能 单独用于口腔测体温,应在大人监护下使用。
二、 物理降温
幼儿的正常体温是36~37.4℃,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发热为 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当体温略有升高(低热)时,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加机体免疫力。但 当体温升至中度以上发热时,即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应当采取降温措施。
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幼儿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可能采取物理降温 的方法,这样更安全,能减少药物对幼儿机体的伤害。
一、生命体征测量法——测量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 ,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动脉血压幼儿血压无固定参考值,需要 计算。收缩压=年龄*2+80毫米汞柱;舒张压一般为收缩压的2/3 物品准备:汞柱血压计,听诊器。测量前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 幼儿情绪准备:让幼儿在测量前体息,避免情绪紧张。测量时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幼儿卷袖露臂,肘部伸 直,手掌向上。将血压计与上臂、心脏具体操作放在同一水平位置
(三)滴鼻药
当婴幼儿患各种鼻炎、鼻窦炎以及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塞等症状时,应及 时使用医生指定的鼻药,以达到杀菌、消炎、通气的目的。
滴药方法:滴鼻药前,操作者将婴幼儿鼻涕擦干净,如果鼻腔内有干痂,可 用温盐水清洗,待干痂变软后取出;滴鼻药时,婴幼儿取卧位,垫高其肩部, 使其头后仰,或让婴幼儿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头部向后倾→操作者右手持 药瓶,在距离婴幼儿鼻孔 2~3厘米处将药液滴进鼻孔,每侧 2~3滴;滴药后, 保持原姿势3~5分钟,便于药物吸收,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妇科、产科、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妇科、产科、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目录一、阴道灌洗 (3)二、阴道擦洗 (4)三、阴道或子宫颈局部上药 (6)四、坐浴法 (7)五、骨盆外测量 (9)六、胎动计数 (10)七、胎心音听诊 (11)八、胎心电子监测 (13)九、肛门检查 (14)十、阴道检查 (16)十一、产时会阴消毒 (17)十二、会阴保护 (18)十三、会阴擦洗 (19)十四、会阴理疗 (21)十五、会阴湿热敷 (22)十六、产后乳房护理 (24)十七、母乳喂养技巧 (26)十八、挤奶技巧 (28)十九、新生儿各种测量技术 (30)二十、新生儿沐浴 (31)二十一、新生儿抚触 (33)二十二、新生儿游泳 (36)二十三、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38)二十四、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40)二十五、新生儿脐部护理 (42)二十六、新生儿复苏 (43)二十七、暖箱护理 (45)二十八、光照疗法 (47)二十九、新生儿鼻饲 (49)三十、新生儿臀红护理 (50)三十一、新生儿疾病筛查标本采集技术 (51)三十二、婴幼儿股静脉穿刺 (53)三十三、婴幼儿颈外静脉采血 (55)三十四、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 (57)三十五、婴幼儿约束法 (58)一、阴道灌洗【目的】1.促进阴道血液循环,减少阴道分泌物,缓解局部充血,达到控制和治疗炎症的目的。
2.用于妇科手术前的阴道准备。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置无菌大头棉签、一次性窥阴器、一次性手套、一次性灌洗袋、灌洗液、灌洗头(有控制冲洗流量和压力的调节开关)。
一次性护垫、输液架等。
1.告知患者在操作中的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预防阴道炎、子宫颈炎的自护方法。
【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阴道灌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动作轻柔,避免受伤。
3.操作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4.冲洗液的浓度配置准确,温度适宜。
温度过低易引起患者不适,温度过高则可能烫伤阴道黏膜。
5.冲洗时应注意观察患者阴道分泌物的颜色、性状、气味,注意冲洗阴道壁及穹窿部。
第六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第六章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学习目标:掌握一般测量法,臀红护理法,约束法、头皮静脉输液法,光照疗法。
熟悉儿童床使用法,婴儿盆浴法,颈静脉穿刺术,保暖箱的使用;了解更换尿布法的操作方法。
第一节一般护理法一、一般测量法(一)体重测量法【目的】评价小儿的营养状况,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用药、输液及奶量计算提供依据。
【操作前准备】1.用物准备磅秤①盘式杠杆称:婴儿使用,载重10-15k g。
②坐式杠杆称:幼儿使用,载重20-30kg。
③站式杠杆称:3~7岁小儿使用,载重50kg;7岁以上小儿使用,载重100kg.尿布、衣物、毛毯、清洁布、记录本。
2.环境准备室内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
3.护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洗手、戴口罩;举止端庄,态度和蔼,言语温和恰当。
【操作方法与步骤】1.婴儿测量法(1)把清洁布铺在婴儿磅秤的秤盘上,调节指针到零点(2)脱去婴儿衣服及尿布,将婴儿轻放于秤盘上,准确读数至10g(3)记录测量结果注意事项:测量前必须校正磅秤;每次测量必须在同一磅秤,同一时间进行,以晨起空腹排尿后或进食后两小时最好;若天气寒冷,体重偏低或病重婴儿,先称出婴儿衣物、尿布,毛毯重量,然后给婴儿穿上称过的衣物,毛毯,再测量体重,得到的结果减去衣物的重量及即为婴儿体重。
2. 幼儿以上小儿测量法(1) 1~3岁可坐位测量,坐稳后观察重量,准确读数至50g(2) 3岁以上可站式测量,小儿站立于站板中央,两手自然下垂,站稳后观察重量,准确读数至100mg(3) 记录测量结果注意事项: 测量体重时注意安全,不合作或病重的患儿,由成人抱着一起称重,然后减去衣物及成人体重;测量时小儿不可摇动或接触其它物体;测得数值和前次差异较大时,应重新测量核对,小儿体重变化较大应报告医生。
(二)身高(长)测量【目的】评价小儿骨骼发育情况,为相关疾病的判断提供依据。
【操作前准备】1. 用物准备测量器具:3岁以下小儿卧位测量用身长测量板;3岁以上小儿用的立位测量器(或有身高测量杆的磅秤)清洁布,记录本。
儿科操作规程(一)2024
儿科操作规程(一)引言:儿科操作规程是指在儿童医疗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操作和规范。
儿科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针对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儿科操作规程的一些重要内容,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进行儿科医疗工作。
1. 儿童体征观察- 观察儿童的一般外貌,包括面色、精神状态等。
重点观察是否有烦躁、呼吸困难等异常表现。
- 观察儿童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特别关注是否出现异常的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情况。
- 观察婴儿的皮肤、排尿、排便情况,以确保婴儿的正常生理功能。
- 观察儿童的饮食摄入和排尿情况,以评估其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2. 儿童用药原则-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疾病情况,合理选用药物。
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对儿童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 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确保用药安全。
依据儿童的体重和年龄计算剂量,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给药。
- 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对于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并向家长进行相应的指导和解释。
3. 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感冒、腹泻、咳嗽等,医务人员应根据儿童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区分,尤其要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性。
在治疗过程中,采取适当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案。
- 在儿童的治疗过程中,需关注其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
应做好安抚和沟通工作,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
4. 儿童急诊处理与抢救技术- 急诊处理是保证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具备快速、准确判断病情的能力,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 了解常见儿科急症的处理方法,包括窒息、溺水、中毒等紧急情况。
掌握正确的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 在抢救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儿童的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并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二、 外耳道滴药法
4.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必须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 药液温度应与体温相近,不宜太热或太凉,以免刺激迷路, 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 (3) 高血压及老年患者只能取肩下垫枕位。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三、 鼓膜穿刺抽液法
1. 目的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四、 剪鼻毛
4. 注意事项
(1) 剪鼻毛时,护士的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 (2) 小儿及不能合作者、鼻内有肿物者不宜剪鼻毛。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五、 鼻腔滴药法
1. 目的
(1) 用于检查或治疗鼻腔病变、鼻窦手术后用药。 (2) 收缩或湿润鼻腔黏膜,改善鼻腔黏膜的情况,达到引流、消 炎、通气的作用。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二、 外耳道滴药法
1. 目的
软化耵聍,外耳道炎、中耳炎局部用药。
2. 用物准备
滴耳液、消毒干棉球。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二、 外耳道滴药法
3. 操作步骤
(1) 护士洗手,查对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取得患 者的配合。 (2) 护士嘱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头偏向健侧,患耳朝上。 (3) 对成人患者向后上方牵拉耳郭,小儿则向后下方牵拉,充分 暴露耳道,将药液滴入耳底部3~5滴,轻压耳屏数下,并保持原 位5 min。 (4) 在外耳道口塞消毒干棉球,以免药液流出。
八、 鼻窦负压置换疗法
3. 操作步骤
(1) 护士应嘱患者擤净鼻涕,用1%麻黄碱生理盐水收缩鼻黏膜,以 利于窦口开放。 (2) 患者取去枕仰卧位,肩下垫枕,使下颌部与外耳道呈一垂直线 。 (3) 治疗的药物滴入鼻腔,将与吸引器相连的橄榄头或预先已排气 的波氏球塞入治疗侧前鼻孔,用手指压紧另一侧鼻孔,嘱患者均匀发 “开、开、开”的声音,同步开动吸引器或放松波氏球。每次持续1~ 2 s,重复6~8次(见图5 9)。 (4) 同法处理对侧鼻腔。 (5) 治疗完毕后,护士应嘱患者休息1~2 min后,再下床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常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氧气疗法操作规程【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用物】氧气装置一套,乙醇、纱布、鼻导管、胶布、棉签、玻璃接管、夹子、用氧记录单、扳手,根据不同用氧方法分别增加鼻塞、漏斗、面罩、氧气枕、氧气帐等。
【操作要点】1.携用物至床前患儿,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必要时对患儿进行约束。
2.使用氧气管道装置或氧气筒供氧,安装管道。
3.用湿棉签清洁鼻孔。
4.连接鼻导管。
打开总开关,再打开流量表,确定氧气流出通畅,调节氧流量,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3),固定。
5.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然后关总开关。
使用氧气筒时应再打开流量表放尽余气。
6.不同用氧方法(1)鼻导管法包括单侧鼻导管法及双侧鼻导管法。
(2)鼻塞法用塑料制成的球状物,塞于鼻孔,用氧。
(3)漏斗法以漏斗代替导管,连接橡皮管,调节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适当距离固定防移动,多用于婴幼儿及气管切开病人。
(4)面罩法选择合适的面罩,调节氧流量,面罩盖住病人口鼻,用带子在头上固定。
(5)氧气枕法抢救在转移中的危重病人或家庭中的病人,临时用氧。
(6)氧帐法一般为抢救患儿时应用,可用塑料制成氧帐,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管通入帐内。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氧气筒放置阴凉处。
2.持续吸氧病人鼻导管每日更换,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人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5kg/cm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人筒内,引起爆炸。
5.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
并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氧浓度测定仪操作规程【目的】监测吸入氧浓度,使其合理有效地用氧,避免患儿长期吸入高浓度氧而致氧中毒的发生。
【用物】氧浓度测定仪【步骤】1.将测氧仪调为零。
2.将探头植入所测部位,按压皮囊3~4次,取得所测气体标本。
3.按测定键,测氧仪显示的是所测病人吸入氧浓度。
【注意事项】1.测氧仪探头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纱布擦拭,然后用紫外线或电子灭菌器照射消毒,防交叉感染。
2.仪器平放在平整安全处,防摔伤损坏,影响测定结果。
3.测氧仪防潮剂应定时更换(有变色倾向便应更换)。
4.定时校对测氧仪的准确性。
超声雾化操作规程【用物】超声雾化器、蒸馏水、根据医嘱准备药物、注射器1个、针头1个、玻璃或搪瓷量杯1个。
【操作要点】1.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水槽内加冷蒸馏水,使水面达到水位标志,要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明膜。
3.雾化罐内放入药液稀释至30~50ml,将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
4.备齐用物带至病儿床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
5.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预热3分钟,再开雾化开关(白色指示灯亮),此时药液成雾状喷出。
6.根据需要调节雾量。
7.如发现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影响正常雾化时,应继续增加液量,但不必关机。
每次使用时间为15~20分钟。
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否则电子管容易损坏。
整理用物,将水槽内的水放掉,擦干。
【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机器和雾化罐编号要一致,不要配错,并注意仪器的保养。
2.水槽底部的透明膜薄而质脆易破碎,应轻按,不能用力过猛。
3.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4.若要连续使用,中间须间歇半小时。
5.每次使用完毕,将雾化罐及管道、口罩冲洗后浸泡在有效消毒液中,消毒后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1. 执行原发病护理常规。
2. 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3.每天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护理。
4.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5.保持人工气道通畅、湿化,定时给予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加强气道冲洗、雾化吸入及吸痰。
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6.妥善固定并记录插管深度,标明外露长度,密切观察,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
7.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注意呼吸机运转情况,患儿心率、双侧胸廓动度、双侧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8.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褥疮等并发症的护理。
9. 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
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多功能呼吸机操作规程【操作要点】1、查对病人,神志清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2、接通电源、气源,接模拟肺开机,开显示屏。
3、根据病情,调节各参数:通气方式、FiO2、VT、RR、I/E、PSV、PEEP、灵敏度等,设定报警范围:高压限、低压限、分钟通气量低限、分钟通气量高限等。
4、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
5、湿化器加灭菌蒸馏水至标准刻度,打开电源,调节加热温度至需要温度。
注意储水器处于管道的最低位置,防止积水倒流。
6、去掉模肺,连接病人,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报警情况,出现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排除。
7、记录:上机时间、相应参数、上机前血气结果。
8、使用过程中随时观察气道压力的变化及病人病情的变化,上机半小时后应复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进行必要的参数调节。
9、待病人血气分析、呼吸频率恢复正常、自主呼吸强,自主呼吸方式1小时以上,没有呼吸困难征象时,可间歇停呼吸机或停机。
10、将呼吸机与病人分离,关主机、空气压缩机、监护屏开关、湿化器开关、切断气源、电源,消音。
11、整理床单元,并继续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12、去除湿化器内滤纸,各部位消毒后备用,防交叉感染。
机械通气的护理常规1.向年长清醒患儿做好解释,使其配合,必要时应约束四肢,必要时应用镇静剂,防止导管脱出。
2.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套管,严防脱出、移位,一旦出现应立即重建人工气道,并同时面罩加压给氧气或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氧供。
3.接呼吸机后应立即观察呼吸机的供养情况:(1)胸廓起伏是否对称。
(2)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对称。
(3)观察指(趾)甲、末梢是否转红润。
(4)血氧饱和度是否逐渐上升。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肺部听诊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吸痰,吸痰前给予吸100%氧2分钟,翻身叩背,对痰液粘稠者,气道内注入5-10ml生理盐水,以冲洗气道。
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严重缺氧等情况,协助医生处理。
5.注意气源、电源有无异常,如气源电源突然中断,应立即将呼吸机管道与患者分离,用呼吸囊控制呼吸,以免窒息。
6.根据不同的呼吸模式选择合适的参数值,动脉血气结果是监测呼吸机疗效的重要指标。
7.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呼吸机管道定时更换,使用完毕彻底消毒后备用。
8.呼吸机管道内冷凝水集聚、摆动,引起患者不适,需及时倾倒处理。
9.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通气过度、通气不足、循环功能障碍、气道损伤、呼吸道感染、呼吸机肺等。
10.脱机训练应安排在白天人多时,由专人负责,脱机后30分钟复查血气。
呼吸机依赖者白天间断脱机,夜间进行机械通气,保证患儿休息。
逐渐延长脱机时间,直至完全脱机。
心肺复苏护理常规1.迅速判断心搏、呼吸是否停止。
2.呼救,同时做好病人准备:1)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或地板上,睡在软床上的病人应该在肩背下垫一心脏按压板,去枕,头后仰。
2)解开病人的纽扣、领带及腰带等束缚物。
3.协助医生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术1)开放气道患儿头后仰,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舌后坠者用舌钳拉出。
2)人工呼吸站于患儿头侧,一手托起下颌,使头后仰,口唇部放纱布,口对口人工呼吸或使用简易呼吸器,呼吸频率每分钟8~10次。
3)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下压深度:婴儿至少1.5~2.5厘米,幼儿至少2.5~3.5厘米,年长儿至少3.5~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4.立即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并制定抢救方案。
各级医务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在抢救过程中态度严肃、认真、动作迅速准确,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
5.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各种急救药物必须经过两人核对,正确方可使用。
执行口头医嘱时,须向医生复述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需及时由医生写医嘱和处方。
抢救中各种药物的空安瓶、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应集中放置,以便统计和查对。
6.及时准确做好抢救记录:一切抢救工作均应做好记录,要求字迹清晰、及时准确、详细全面,且应注明执行时间和执行者。
7.抢救结束后:用物要及时清理,归还原处,保持整齐清洁,药品要及时补充。
8.严格做好感染管理工作,如是传染病人,按传染病的要求进行消毒和处理,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9.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抢救和护理措施的落实。
10.做好进一步生命支持期和延续生命支持期的护理工作。
11.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简易呼吸器操作规程【目的】对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病人的紧急抢救,保证重要脏器氧气的供给。
【评估】1.病人的年龄、意识状态。
2.呼吸情况及气道是否通畅,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
适应症: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病人的紧急抢救;相对禁忌症: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等。
【准备】1.病人:去枕平卧,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可能带来的不适等。
2.用物:简易呼吸器装置、手套(必要时)、氧气连接管。
【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选择合适的面罩至病人床边。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
3.调节氧气流量10-12升/分。
(供氧浓度为40%~100%),使储氧袋充盈,若无供氧装置则将储氧袋与硅胶球分离。
4.病人呈去枕仰卧位,操作者位于病人的头侧。
5.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有假牙者取出假牙,打开病人气道(标准: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轴垂直)。
6.将面罩紧扣病人口鼻部,操作者一手以CE手法保持气道打开及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囊(成人:10-12次/分;儿童:12-20次/分;新生儿:40-60次/分;潮气量:500-600ml或6-7ml/kg;每次挤压气囊要持续1秒钟)。
7.挤压呼吸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1L呼吸囊的1/2-2/3,2L呼吸囊的1/3为宜,若患者气道压力过高,可下旋减压阀,以增加送气压力。
8.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9.及时评价效果。
(患者胸廓起伏、双肺呼吸音、皮肤颜色、面色、口唇颜色、SPO2是否改善)10.安置病人,整理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