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及其影响因素-2020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共43张PPT)
土壤学课件第四章土壤水肥气热四大肥力因素
1
影响氮素含量的因素:
1、植被
2、气候条件
3、土壤质地 4、地形及地势:
5、耕作利用及其他
(二) 土壤氮素形态
无机态氮
水溶态 NO3- NH4+ NO2交换态NH4+ 、吸附态NO3- (少) 固定态NH4+
有机态氮:土壤氮素的主要形态。
4
土壤有机氮包括:
①水溶性有机态氮(占5%)主要有氨基酸、酰胺等。 ②水解性有机态氮(50~70%)
四、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
水溶态
交换态
矿物态 或有机结合态
12
第二节 土壤水分
土壤和母质中的水连同存在于其中的溶液,犹如活 有机体的血液,无水就无土壤,因此在土壤形成中水 文状况应居首要地位。
— T.H.维索茨基《土壤和地下水状况概论》
除经过植物根系从土壤内吸收水分外,任何一滴 水都不能渗入植物的有机体内。
(1)土壤有机氮的C/N比 (2)土壤含水量 (3)施肥
6
2、无机态氮的转化
NH3
挥发
硝化作用
NO3-
NH4+=NH3 +H+
无机胶体 表面的铵
粘土矿物固定
生物氮
层状硅酸盐矿 物层间NH4+
有机固相 结合态铵
(1)氨的挥发
(2)硝化作用
(3)反硝化作用 粘粒矿物晶格固定
(4)氮的固定
无机氮的生物固定
(一)土壤钾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我国土壤钾素含量在0.5~25.0g/kg之间,其影响因素有:
成土母质 生物气候条件 土壤质地 耕作施肥
(二)土壤中钾的形态
(1)水溶态 (2)吸附态
有效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统考版)第24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
【活学巧用】
[2021·西北工大附中训练]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阴影区域为典型 葡萄产区。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葡萄产区葡萄生长的不利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热量
D.水分
答案:
解析:第(1)题,图示葡萄产区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葡萄生长期炎热干燥, 因此水分成为葡萄生长的不利因素,故D项正确。
得分:(1)0分 (2)4分 失分原因:第(1)题,所答横县的气候条件, 江苏、浙江同样具备,不能结合茉莉“喜高 温”“抗寒性差”“喜光”“生长旺季要求 水分充足”等生长习性答出横县更有利的气 候条件;水源充足不是气候条件。该题不得 分。 第(2)题,前两个要点可得4分,第三个说法 欠妥,根系发育时要求水分充足,土壤不能 过湿,而不是旱地利于根系发育,该说法不 得分。
考法二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2021·全国乙卷,3]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 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 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 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无人机的使用,大幅 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 A.产量 B.质量 C.利润 D.价格
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山区农田分布上限的因素,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等核心素养。太行山区农田分布上限低,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农田分布上限高, 主要原因是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的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 即使在较高海拔处,热量条件也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B正确。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湘教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1.2地质环境(38张)
图甲
图乙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1)图甲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 )
A.海沟
B.海岭
C.褶皱山 D.裂谷
关闭
第(1)题,图乙显示的是大陆板块的张裂运动,是岩浆上升形成岩石之处;图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典例6(2015·10浙江学考,19~20)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 地区进行考察,记录结果如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 )
A.内力作用都进行得极其缓慢
关闭
第(B1.)内题,力根作据用题意都“进主行要得受内非力常作快用,可”,结以合在选瞬项间①改为变火地山表,是形内态力作用形成
边界 类型
地貌特征
举例
图示
消亡 边界
高峻的山脉、 巨大的高原
岛弧、海岸山 脉、海沟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亚洲东部岛弧、海沟,安 第斯山脉、落基山脉
板块 张裂
生长 裂谷、海洋、 北大西洋中脊(海岭)、红
边界 海岭(大洋中 海、东非裂谷带(板块内
脊)
部张裂而成)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考点6
典例2(2016浙江绍兴一中高二期中)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湘教版(统考版)第32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32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最新考纲】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知识体系导引考点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流域和水系(1)流域:又称供水区,由A________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2)水系:又称河系,由河流B________、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2.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A________________山脉的西侧,是B________________支流——C______________的支流。
3.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2)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仅限于________。
【点拨】图示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河流的影响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2.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对河流开发利用,要考虑河流的自然背景特点和流域整体性特征。
(1)水能资源的开发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2)内河航运价值开发【活学巧用】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
(6分)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湖区流域开发背景及影响1.[海南卷]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
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示信息判断,该湖泊()A.湖面少风浪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C.冬季不结冰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2)在该湖泊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A.①B.②C.③D.④(3)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C.入湖河水量减少D.出湖河水量增大考法二水能资源开发的评价2.[浙江卷,37(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湘教版第29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26.85 20.37 50.93 62.04 68.06
48.61 52.78 30.56 17.13 11.11
52.38 34.92 47.62 61.90 66.67
9.52 26.98 19.05 9.52 9.52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1)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
区位选择
种植业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 和盆地地区
林业
山地、丘陵地区
畜牧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
湖泊、水库、池塘、 沿海海域
(2)农作物的区位选择
作物 棉花 水稻 玉米 甜菜 甘蔗 柑橘 苹果
区位选择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平原地区
任务 调查梯田利用方式 调查发现,天水市自2000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海拔1 000~1 500米的 梯田上引种樱桃。该地种植的樱桃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 概述当地生产高品质樱桃的条件。(4分)
答案: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环境质量好。
关键能力二 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典题精研】 [典例2] [2020·全国卷Ⅱ]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 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 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 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如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 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1)~(3)题。
降水
种指数 ①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降水过多则易造成洪涝灾 和产量 害,过少则易造成旱灾
气温 日较 差
密切相 关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PPT课件—土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9页
高中地理· 二轮重点讲练
3.土壤温度变化的分析思路 (1)收入:表层主要是太阳辐射。 (2)支出:地面辐射。 (3)保温措施:覆盖、耕作、浇水、有机肥等。
第17页
高中地理· 二轮重点讲练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层铺设厚 10~15 厘米的砂 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 1 为 4 月末种植前砂田、 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图,图 2 为砂田景观。
图2
第18页
高中地理· 二轮重点讲练
分、热量状况 种需要
3.土壤的形成过程:
土壤的“骨架”——矿物质形成于母质岩石及其风化壳,而有机质来源于生物体, 同时土壤 的形成还受地下水、河流、降水、气温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过 程 可以概括如下:
土壤形成过程即: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
4. 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
典型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
(1)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 (2)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 (3)干旱环境: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贫瘠,偏碱性。 (4)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低纬度地区 气候炎热,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 雨的淋洗,土壤肥力差。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施进行治理。
(5)囤土恢复:开挖之前把土壤移走,放在安全地方进行保护;开
《土壤肥力因素》课件
土壤酸碱度
酸性土壤或过碱性土壤会影响 养分的吸附和利用。
环境条件
气候、水分和温度等环境条件 都会影响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
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反映了土壤的肥力水平,越高越好。
土壤pH值
酸性土壤或过碱性土壤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全氮、全磷、全钾
这些养分的含量影响着作物的营养状况。
土壤保水性
保水性好的土壤有助于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
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和措施
1
有机肥料的使用
有机肥料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
2
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缺少的养分,在适当的时间和量上施加肥料。
3
轮作和翻耕
通过轮作和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土壤肥力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
土壤肥力决定产量
良好的土壤肥力有助于提高农作 物的生长和产量。
合理施肥增产效果
土壤养分的来源与特点
1 有机质和残留物
有机质和残留物分解产生 的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 来源。
2 矿质和矿物质
土壤中的矿质和矿物质是 养分的主要来源之一,如 氮、磷、钾等。
3 肥料和施肥
人工施加的肥料是增加土 壤肥力的重要手段。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
土壤质地
影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细粒 土壤能储存更多养分。
《土壤肥力因素》PPT课 件
土壤肥力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本课件将介绍土壤肥力的概要,养 分来源及特点,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评价指标,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和措 施,土壤肥力与农是指土壤中所含的适宜作物生长的养分及其利用能力。它直接影响 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适当的施肥可以为作物提供所需 养分,提高产量。
湘教版高考地理复习土壤的形成(共24张PPT)
土壤的有机质
生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促进土壤形成
植物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 有机养分归还地表,植被类型直接 影响土壤形成方向。
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 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还有动物 如蚯蚓、白蚁等,通过对土体的搅 动,改变土壤结构和孔隙度。微生 物主要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 化以及腐殖质的合成,来促进成土 过程。
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成土母质 气候 温度低分解速率慢,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多,土壤肥力较高。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生物
地形
时间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四川,11~12题
温度低分解速率慢,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多,土壤肥力较高。
造B.成西大土南围坡山壤水西热北是丰坡富与在,西风南地化坡强黄球烈壤分表布高面度不各同的种主要自原因然是(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成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气温对土壤的影响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就是化合物的分解速率和微生物活动。
温度高
温度高分解速率快, 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 土壤肥力较低;
温度低
温度低分解速率慢, 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多, 土壤肥力较高。
气温对土壤的影响 气温对土壤的影响
➢ 通常情况下,温度每增加10℃,化学反应速率平均增加1-2倍。 ➢ 温度从0℃增加到50℃,化合物的分解速率约增加7倍。 ➢ 整体热带地区土壤肥力较低,温带地区土壤肥力较高。
黄壤指亚热带常年湿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 土壤,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各省区的山地或高原。 位于湖南浏阳市东北部的大围山,海拔1608米,土壤垂 直分层典型,植被种类繁多,下表是湖南大围山不同坡 向土壤垂直分布状况(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大围山西北坡与西南坡黄壤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土壤
乌拉尔甘草是荒漠地区优良的药用和防风固沙草本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地下
20~80 cm,水分条件是影响其生长的关键因素。某研究团队在宁夏盐池县将同一
地块分为5份样地,分别种植不同密度的乌拉尔甘草。下图示意不同种植密度下乌拉
尔甘草生长初期(5月)、末期(10月)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及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的
5.推测该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协调的乌拉尔甘草种植密
度( C )
A.90 000株/hm2
B.120 000株/hm2
C.180 000株/hm2
D.210 000株/hm2
解析:3、D 一定土层内含水量高低取决于下渗水量、地表蒸发量、植 物蒸腾量和渗水量。五块样地位于同一小尺度区域,所选地块的透水性 和季节降水量相同,B、C错误。 乌拉尔甘草种植密度小的样地,叶片总面积小,蒸腾量小,A错误。 乌拉尔甘草生长初期种植密度小的样地土壤平均含水量较低,主要是因 为地面覆盖度小,使得地表蒸发量大,D正确。 4、A 从图中可以看出20~4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最大,故选 A。 5、C 水分条件是影响乌拉尔甘草生长的关键因素。从生长初期来看, 180 000株/hm2和210 000株/hm2的样地土壤含水量较高,排除A、 B。 从生长末期来看,210 000株/hm2的样地土壤含水量较低,排除D。 整体来看,180 000株/hm2的样地土壤含水量较高,生态效益好;种植 密度较高,经济效益也较好,故180 000株/hm2的乌拉尔甘草种植密度 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协调。故选C
透水性强,保水、蓄 不仅通气、透水性能良好, 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
水性能弱,而且有机 而且蓄水、保肥性能强, 积累,保肥性能好,但
质易分解,保肥性能 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 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新湘教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能力提升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0课时土壤的形成
第八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0课时土壤的形成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土壤的性质与形成精讲点拨1.土壤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土壤性质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土壤透气性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②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透气性差(水分充足易导致空气受到排挤,土壤温度下降,透气性减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①母质:基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碱性;酸性岩母质形成的土壤偏酸性。
②气候:湿润地区往往与酸性土壤的分布是一致的;干旱和少雨地区,淋溶弱,往往是中性或碱性土壤的分布区。
③人类活动:增施生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酸雨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等土壤温度①“收”:直接来源为太阳辐射。
②“支”:地面辐射、蒸发。
③“调”: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土壤温度变化减小、人类活动(如覆盖黑膜可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土壤温度降低;覆盖透明膜可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提高土壤温度)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1)成土母质成土母质的粒级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2)气候[知识拓展] 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土壤特性①高寒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冻土广布。
②湿热环境:有机质分解快,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偏酸性。
③干旱环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偏碱性。
④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大量累积在表土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生物①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图解如下:②土壤有机质形成的过程(4)地貌[知识拓展] 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特点①山谷:河流发育,下渗多,土层厚,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肥沃。
②山脊:坡度较大,成土母质迁移快,土层薄。
③迎风坡:降水多,土层厚,土质黏重,含水量大。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6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2讲 课时2 土壤的形成
因素 主要作用 是土壤 有机质 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 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生物
地形 其他 时间
坡度陡的地方难以形成深厚的土壤,坡度平缓利于深厚土壤 的形成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越成熟
人类活动 通过对土壤的不断培育,使成熟土壤成为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三、土壤剖面
(2022河北邯郸一模)下图为澳大利亚土壤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澳大利亚土壤类型的分布形态大体上是( ) A.呈带状分布 B.呈闭环状分布 C.呈点状分布 D.呈半环状分布 4.与变性土相比,老成土( ) A.蓄水性差 B.颜色较黑 C.透气性好 D.有机质含量低 答案 3.D 4.D
解析 第3题,澳大利亚植被带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向内陆逐渐过渡 为草原、荒漠。受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图中澳大利亚土壤分布总体 也呈半环状,外缘是湿润区的淋溶土、老成土、山地土壤,中间是半湿润区 的变性土、新成土和始成土,位于中西部的内圈则以干旱土为主。D正确。 第4题,图中变性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以西,发育于有明显干湿 季节交替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老成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是在热带 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土壤。与变性土相比,老成土分布区气候湿热, 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因而土壤中有机质大量被分解为矿物质, 保留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则较少。D正确。
大陆性气候和草原植被下 高,结构良好
3.影响土壤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含量高低的因素
因素 影响
水分适中, 通气良好
有利于分解。转化快而且彻底,有机质难以保存
水分和 通气
水分偏多
好气微生物活动受阻,进行厌氧分解,产生还原性物质, 利于保存
水分低, 通气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5%,左图 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右图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
C
1.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 质含量较少,枯枝落叶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形成有机质,A错;如果人工增施有 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B错;从图9可以看出表层土壤肥力较低,说明 受外力作用,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为流水侵蚀作用,C对; 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错。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量称之为土壤热通量,正值 表明土壤获得热量,负值表明土壤丧失热量。下图示意7月份某地不同深度土 壤热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地表至地下40cm范围内,随着 深度的增加,土壤的 A.吸热量增加B.散热量增加 C.日温差减小D.日均温减小 8.影响地下lcm土壤热通量日变 化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D.植被覆盖
7.C根据图例,地表至地下40cm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热通量数值
15.C读图分析可知,在各类植被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都为夏秋季多,冬春季 少,并且高值相差不大,没有明显的纬度变化和海拔变化,故答案选C。 16.B由上题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在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 该地位于岷江上游,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降水多,温度高,枯枝落叶较 多,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因此含量较多,故答案选B项。
土壤有机碳含量大致随海 拔升高而波状增加。 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 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 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 壤中有机碳积累量较高。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变化的总体 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 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 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 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图2-1-33)。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 条件和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 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土壤肥力及其影响因素 微专题
一、土壤肥力形成原理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特征:
有生物活性、孔隙结构;
土壤功能:
有肥力及生产性能、 缓冲与净化功能。
土壤组成:
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
础,矿物养分的主要来
源
固相
土壤肥力最终
土
有机质:集中在表层,
壤
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的
组
成
水分: 液相
B.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 的产生关联密切 C.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 土壤的形成 D.树木根系很深,提供 土壤表层有机质多
B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
切,B正确;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树木根系很深, 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少。
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 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土壤温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极其明显。大多数土壤微生物 的活动要求有15一45℃的温度条件。超出这个范围〔过低或过 高),微生物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
人类对土壤温度的改造
1.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土壤温度低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矛盾, 采取垄作,可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和减少反射。垄作的昼夜 平均土壤温度可高于平作; 2.深耕松土,增加土壤中的孔隙,改善土壤底层的通气透水 状 况,也可提高土壤的吸热和增温、保温能力; 3.适时、适量进行冬灌,使土壤含水量大,散热缓慢,土壤温度 变化比干燥土壤缓慢,可保护冬作物安全越冬。
彼此消长
取决于水肥气 热四个因素之 间的协调程度, 以及能否满足 植物生长过程 的需求
空气 气相
影响热量
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 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 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 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 最初来源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中体积很小的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 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 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被在土层0—10厘米不同季 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 物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大量枯枝落叶进入土壤 B.秋季微生物繁殖快 C.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湿度和温度高
相同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 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不同点: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 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 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 土壤有机碳含量降幅较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 变化的异同点。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 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 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 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人类干 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 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影响土壤有机质多少的因素
1.水热条件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 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 沃的土壤)
2.生物(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 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 土壤的形成。
②植被消耗: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大;某种植被生长慢或某种植被 减少,消耗少。
③土壤侵蚀或淋溶:风力、流水侵蚀会造成土壤有机质流失;降水 较多,会造成有机质溶解流失。
三、土壤温度及影响因素
土壤温度对农业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越高, 作物的生长发育越快。
一年内某时段出现低温或高温,常常给农业生产 带来危害。作物的种子必须在适宜的土壤温度范围 内才萌发。一般作物的根系在土壤温度2一4℃时开 始生长,在10℃以上根系生长比较活跃,超过35℃ 时根系生长受到阻碍。
19.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 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 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 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 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 活跃的影响因素
C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不适宜发育
二、土壤有机质及影响因素
1.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促进土壤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 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腐殖质具有生理活性,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 2.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调控 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调节土壤水热状况。
1.D土壤中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
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所以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是生物。符 合的是D。
2.C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和空气各20%-30%时,该土壤能很好地
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由图可知,该土壤水分较 多,空气偏少。正确的是C。
坡向坡度影 响水热状况
生物圈
土壤不仅受到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制约,还反过来对 这些圈层产生影响
1.对生物圈的影响: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养分、水 分。 2.对大气圈的影响: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和热量平 衡;吸收氧气,释放CO2、H2S、N2O 。 3.对水圈的影响: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水循环 和水平衡。 4.对岩石圈影响:地球保护层、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的破 坏。
当某一土壤中体积比分别为: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和空气各20%- 30%时,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称为理想土壤。 下图为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图。读图回答各题。
1.该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是 A.母质B.气候C.地形D.生物 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高温多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较高 B.该土壤矿物质比重大,应发育在酸 性母质上 C.该土壤水分较多,空气偏少 D.该土壤水分和矿物质偏多,有盐碱 化现象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3.地形、土壤特点
土壤质地黏重、低洼排水不良等条件都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土壤 pH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而影响有机质的降解。
4.土壤管理措施。
土壤中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和套种轮作等措施都可增加土 壤有机质的含量;只施用化肥和单一作物连作则会耗竭土壤有机质。
与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 谷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 土地生产力高,草场、森林 等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 输入量多;伊犁河谷海拔较 高,人类活动干预少,植被 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 少。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 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土壤的有机质多少的分析思路
(1)核心思维: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有机质收入量一有机质的支出 量。 (2)有机质收入量:枯枝落叶多(含生物遗体多),夏季气候温和湿 润或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植物生长多,冬季寒冷干燥,枯枝落 叶多。 (3)有机质支出量
①微生物消耗:气温高,微生物活跃,分解快,消耗多;气温低, 微生物活动弱,分解慢,消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