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文学第四讲

合集下载

《中国民俗学》讲稿纲要

《中国民俗学》讲稿纲要

《中国民俗学》讲稿纲要第一讲民俗概论一、什么是民俗?民俗学发展到今天,有关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这样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

分析其中原因,正如民俗学家陶立璠所说:“为什么一个看来似乎简单明了的问题,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非常困难?关键在于‘民俗’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大家又熟视无睹。

”要了解“民俗”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知道作为词汇的“民俗”与作为学科的“民俗”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词汇的“民俗”:作为词汇的“民俗”在中国早就出现:《礼记·淄衣》曰:“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管子·正世》曰:“料事务,察民俗。

”《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

”作为学科的“民俗”:民俗一词是有“民”(folk)和“俗”(lore)这两个部分组成,但是从民俗学这个学科诞生的那天起,有关“民”和“俗”的定义的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什么是“民”和什么是“俗”的观点非常多,而且不断发展,正因为如此,“民俗”一词的概念的界定也是难以把握,以致于众说纷纭,观点庞杂。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版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一书,就载有民俗一词的简明定义达21条之多。

比如有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民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

它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的;三、民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二、民俗如何分类?民俗的最早分类标准出现在英国。

英国民俗学会于1890年出版的由高莫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的分类是:(1)观念和信仰民俗,包括迷信的信念和举动、关于自然物的迷信、关于树木百草的迷信、动物迷信、精怪、禁厌术、土医术、法术和占卜、关于冥界生活的信条和一般迷信等;(2)旧传的风俗,包括节俗、礼俗、嬉戏和地方风俗等;(3)旧传的叙事谭,包括童话、民间故事、趣谈、寓言、深化、叙事曲、民歌、地方传说和旧传等;(4)民间成语,包括韵言、母歌、谜语、谚语、诨名和方言等。

第四讲居住民俗民俗学教案

第四讲居住民俗民俗学教案

第四讲居住民俗一、居住民俗概述居住民俗就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1、居住民俗的形成自从地球上产生了人类以来,就出现了他们赖以休养生息的居住处所,但由于当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恶劣,所以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只能是利用各种天然空间,如穴居、巢居等。

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发展,出现了人工住所的营建,在世界各地因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产生了迥然不同的居住方式,而居住民俗的形成是随着居住方式这个物质基础的演进而演变的。

根据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可以将居住民俗分为三个时期。

(l)居住民俗的创始期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是利用天然生成的洞穴和树洞等自然空间,经过适当地加工而形成的穴居和巢居。

在穴处巢居时代,已经开始具有了原始的一些居住习俗。

首先是实行原始的群居,大家共处一室,共同抵御外界的侵害。

其次是生死的分居,例如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遗址中,上层洞穴是活人居所,而下层则作为死者的葬地。

其三是住所的不稳定性,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迫使他们不得不经常进行迁徙,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住所的经常更变。

(2)居住民俗的过渡期风篱也许是人类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

风篱是一种容易建造的古老居住形式,结构简单,用树干或树枝插入土中,构成一面坡式的墙,其上覆盖树皮、树枝、茅草之类,用来遮风挡雨。

如澳大利亚现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人,非洲的希须曼人,美洲的印第安人和亚洲印度的安达曼人都曾使用风篱作为居住之所。

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是四川左所的摩梭人的风篱。

比原始的风篱更进一步的是古老的帐篷,它与风篱一样具有建造和移动的特点。

如我国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仙人柱”、“撮罗子”以及美洲印第安人的“天幕”等。

风篱与原始帐篷是巢居与后来各种居所的一种过渡形式,因此它所体现的居住民俗也就存在着前后相连的过渡特征:一是住所仍稳定,简便易建的风篱与古老帐篷适应了他们不断迁徙的需要,但同时有向固定住所转化的趋势。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报告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民族志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民族志式的书面描述。

田野工作有如智慧之旅,而写民族志就是它的终点。

调查者来到陌生的文化场景,花上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来了解它;为了明白当地人是如何界定他们的经验,他得聆听、观察、参与;然后他要处理收集到的资料,把资料翻译为描述性的报告,使得不熟悉该文化的人能够理解它。

这就是民族志。

它用其它文化能够理解的语言来呈现构成一种文化的诸概念。

像任何翻译一样,由于两种语言之间没有精确的对等概念,民族志传达的意义也不完整的。

因此局外人只凭一本民族志是无法像当地人一样地完全把握该文化的意义的。

但是优秀的民族志能在解释他人的文化知识方面走得更深入一些。

第一节调查报告的类型和特点民族志描述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技巧与勤奋,报告人的合作程度和沟通能力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但是再好的报告人、再投入的田野工作也不能代替详尽的分析与书写。

分析田野笔记不能等到田野工作结束后才开始。

每一次访问、每一段观察之后都有必要把所获知的东西尽量完整地记录下来。

这些原始资料可以用于构建提问、确定类别,改进我们在第四章中讨论过的各种定义。

在研究前期必须要做的一种分析是限定调查内容。

最好这样做:列出你在要调查的文化场景中能在的所有领域和题目;从中选择一到两个做详细调查。

民族志报告的写法多种多样。

有时要根据特定文化的特点来决定内容安排和重点,有时则可以由作者选择一种写法。

没有简单的公式可以套用。

我们认为,学习如何写民族志最好的方法是仔细参阅已发表出版的民族志。

各类调查报告不仅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调查报告的形式,根据社会调查的对象、范围、具体内容以及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按社会调查的内容划分,有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按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来划分,有应用性调查报告和学术性调查报告等等。

1、综合性调查报告和专题性调查报告综合性调查报告也叫概况调查报告。

民俗学概论 (4)

民俗学概论 (4)

民俗学概论简介民俗学是研究民间文化的学科,它关注人们在特定环境和社会背景下的传统信仰、习俗、节日和庆祝活动。

民俗学通过调查、分析和比较这些民间文化现象,试图揭示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们的历史、社会和社会心理意义。

本文将介绍民俗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领域。

民俗学的基本概念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民间文化,包括宗教、传统节日、民间信仰、婚礼、葬礼、传统技艺等。

它关注的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下所展现的习俗、仪式和庆祝活动。

民俗学强调文化的动态性和变化性,认为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因此,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也强调对历史和社会背景的考察,以及对变迁和传承的观察和分析。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民俗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田野调查、文字资料分析和比较研究。

田野调查是民俗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参与观察,了解民间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践过程。

文字资料分析是指对历史文献、民间文学、传统记载等文字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分析,以了解民间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比较研究则是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民俗现象进行对比,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民俗学的主要领域民俗学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宗教和宗教仪式宗教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各个文化中都有其特殊的信仰和仪式。

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分析宗教仪式、神话故事、神像和宗教图腾等,探究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节日和庆祝活动节日和庆祝活动是人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庆祝和祝福的方式,它们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研究者通过调查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的节日和庆祝活动,揭示其中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

婚礼与葬礼婚礼和葬礼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仪式活动。

它们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价值观。

民俗学通过观察和分析婚礼和葬礼的具体仪式和习俗,研究人类社会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传统技艺和手工艺传统技艺和手工艺是人们通过手工艺人的努力和智慧创造的艺术品和实用品。

民俗学概述(全套课件191P)

民俗学概述(全套课件191P)
民 俗 学 概 述
1
第一章 民俗概述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第三节
民俗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第四节
第五节
民俗的调查与研究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2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与分类
一、民俗的定义 二、民俗的分类
3
一、民俗的定义
——Folklore
Folkloristics(民俗学)
1、文化遗留说 2、精神文化说

25
第二节 自然生态民俗与农业生产民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6
一、自然生态民俗的定义
与人类的食物链有关的民俗文 化,叫做自然生态民俗。自然生态 民俗又分为动物生态民俗和植物生 态民俗,其中自然也包括生态环境 的有关气象、季候的民俗。生态民 俗反映的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和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措施。
27
二、自然生态民俗举例
61
(三)西南民族服饰
1、藏族: 藏袍、帮典
2、傣族: 筒裙、筒帕 3、白族: 风花雪月帽 短围裙 4、纳西族: 七星披肩
62
(四)东北民族服饰
1、赫哲族: 鱼皮衣 2、鄂伦春族:狍皮服饰 3、满族: 旗袍、花盆鞋、旗头 4、朝鲜族: 七彩衣、船型胶鞋
63
第五节 外国服饰民俗举例
一、亚洲国家服饰民俗
3、民间文学说
4、传统文化说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 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 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 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 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 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4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讲义

民间文学概论授课大纲第一讲导论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二.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三.民间文学的范围四.民间文学的性质第二讲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一.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二.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三.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四.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第三讲民间文学的价值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与多重价值1.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2.民间文学的多重价值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1.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哺养2.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第四讲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科学写定——搜集、记录与整理一.田野作业的形式与规则二.田野作业中的全面搜集三.田野作业中的忠实记录四.田野作业资料的整理与科学写定第五讲神话一.神话界说与起源二.神话分类三.神话的基本特征四.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第六讲民间传说一.民间传说概说二.民间传说的分类三.民间传说的特征四.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第七讲民间故事一.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二.民间故事的特征与价值三.故事家与民间故事的传承四.民间故事的研究问题与故事学研究方法第八讲民间歌谣一.民间歌谣的概说二.民间歌谣的分类三.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与功能四.歌俗、歌节与歌手第九讲民间叙事诗一.民间叙事诗的概念二.民间叙事诗的分类三.民间叙事诗的特征四.民间叙事诗的研究第十讲史诗一.史诗的定义与意义二.史诗的分类三.史诗艺人与史诗传承第十一讲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一.谚语二.谜语三.歇后语第十二讲民间说唱一.民间说唱概说二.评书与评话三.快书与快板四.相声第十三讲民间小戏一.民间小戏的概念、类型与源流二.民间小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三.民间道具戏第十四讲民间文学研究一.国际性的学术研究领域二.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流派及其方法三.民间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一参考文献1.《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民间文学作品选》(上、下),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上海文艺出版,1980。

第四讲 文学作品(11-13)

第四讲  文学作品(11-13)

二、叙事的含义与特征 1、叙事(narrative)含义:用话语 叙述社会生活事件与过程。 2、文学叙事:用话语叙述虚构的社会 生活事件与过程。 3、文学叙事的特征:
A、叙事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B、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影响和制约着叙事的形态和 内容。 1、叙事活动是建构意识形态的重要活动。例:上古神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抒情性作品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 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此相对的是叙事 性作品。但是,抒情性作品中也可能有叙事因素, 叙事性作品中也可能有抒情成分。分类总是相对的, 分类概念只是突出某类事物的主要特征,却 不能 概括它们的全貌。 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抒情诗有颂诗、 哀诗、情诗、田诗、山水诗、讽刺诗等等,中国古 代有诗、赋、词、曲等类型。
叙事作品结构的两个向度:共时向度与历时向度 历时向度:指的是事件与事件的先后结构关系。
共时向度:指的是叙事内容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 性。前者又称为表层结构,后者又称为深层结构。
(一)表层结构
叙事学表层结构分析的基本理念是:从句法分析角度讲, 叙事作品最小的叙述单位是句子,可以将一篇叙事作品看成是 几个放大了的句子,将几个句子看成是浓缩了的叙事作品,从 而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对应性的结构关系。在每一个句子中, 主语对应叙事作品的人物,谓语对应叙事作品的行动,状语或 表语对应叙事作品的人物状态和环本事件和故事时间 文本时间指讲故事的时间,故事时间指故事内容本身展开的时间, 后者是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前者是故事在叙述文本中呈现 出来的时间状态。 (一)时序 1、顺时序:讲述事件的顺序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是同一的。

民俗文化课件

民俗文化课件
国际交流与竞争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如何在国际 舞台上展示和推广民俗文化,提高 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是面临 的挑战之一。
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文化传承与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 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教育, 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人和爱好者 。
完善政策与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加 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 ,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02
建立档案
对民俗文化进行全面的普查、 记录和整理,建立民俗文化档 案库,为保护和传承提供依据

03
抢救性保护
针对濒临消亡的民俗文化,采 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如收集、 整理相关资料,寻找传承人进
行传承等。
04
生产性保护
在保持传统民俗文化核心技艺 和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 开发、利用和创新,使其与现 代生活相结合,实现活态传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民俗文化旅游将 更加注重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交流,推动 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05
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 影响与价值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传承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对现 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人 们更加了解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
统。
促进社会和谐
包括民间诸神崇拜、祭祀仪式和禁忌等, 如关公、妈祖、灶王爷等。
精神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
民间游戏与竞技
包括音乐、舞蹈、戏曲和曲艺等表演 艺术,以及剪纸、年画等造型艺术。
包括儿童游戏、成人竞技和智力游戏 等,如捉迷藏、赛龙舟、围棋等。
民间文学
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和歌谣等口头 文学,以及谚语、歇后语等语言艺术 。
知名度和美誉度。
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

民俗与文学

民俗与文学

民俗与文学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文体可分为三大类: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和各种民间故事;韵文的民间诗歌(抒情的和叙事的长诗、各种歌谣)、谚语、谜语;综合叙事、抒情、歌舞,具有较多表演成分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上节课,我们大致介绍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等四种民间艺术。

为了减少重复,下面着重论述民间口头散文叙事文学和民间诗歌。

一、民俗与中国古代文学流变的关系概说当我们用民俗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史时,我们可以发现,从《诗经》、《楚辞》的时代以迄当今,文学中有许多反映民俗的内容。

最有意思的是钱钟书先生的一段话,其实也在无意中提到了这个事实: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所谓“牵率应酬”。

应酬的对象非常多,作者的品质愈低,他应酬的对象愈广,该有点真情实话可说的题目都是他把五七言来写“八股”、讲些客套虚文的机会。

他可以从朝上的皇帝一直应酬到家里的妻子──试看一部分“赠内”、“悼亡”的诗;从同时人一直应酬到古人──试看许多“怀古”、“吊古”的诗;从傍人一直应酬到自己──试看不少“生日感民俗与文学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文体可分为三大类:散文的口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和各种民间故事;韵文的民间诗歌(抒情的和叙事的长诗、各种歌谣)、谚语、谜语;综合叙事、抒情、歌舞,具有较多表演成分的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上节课,我们大致介绍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美术等四种民间艺术。

为了减少重复,下面着重论述民间口头散文叙事文学和民间诗歌。

一、民俗与中国古代文学流变的关系概说当我们用民俗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史时,我们可以发现,从《诗经》、《楚辞》的时代以迄当今,文学中有许多反映民俗的内容。

最有意思的是钱钟书先生的一段话,其实也在无意中提到了这个事实: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贺喜吊丧,迎来送往,都用得着,所谓“牵率应酬”。

民俗学概论复习

民俗学概论复习

民俗学概论复习篇一: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民俗(Folklore)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民俗的分类(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民俗文化也有其整体性与系统性。

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类民俗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第二节民俗的基本特征一. 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性,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集体性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二. 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民俗的纵向延续性。

三. 扩布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民俗的横向传播过程。

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四. 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民族民俗第四章礼仪、信仰民俗

中国民族民俗第四章礼仪、信仰民俗

是中国的主要葬式,汉(20世纪60年代以前)、
回、苗、瑶、布依、朝鲜、赫哲等族盛行。

统 葬
在中国也有长期传承,彝族、青海的土族、藏 族等至今仍多实行火葬。

中国沿海部分渔民采用水葬。
也称“野葬”,其具体形式有鸟葬、风葬、树 葬。藏族的是即是鸟葬,鄂伦春等族是风葬。
先后采用多重形式作为葬礼仪式,土、藏等族 部分地区多先采用火葬,然后在土葬的复合式。
导向性
约束性
诞生礼俗
包括婴儿诞生前的求子仪式、孕期 习俗和婴儿诞生后的庆贺生子三个 阶段。 如:赫哲族已婚妇女请萨满跳神求 神赐子;满族孕妇不准做锅台、窗 台、磨台;汉族孩子周岁时举行的 “抓周”仪式。
礼仪民俗,标志人 生不同阶段、反映 人的社会属性的礼 仪,又称为“个人 生活礼仪。”
小贴士 ——抓周仪式
大地信仰
古代以血祭地而后将祭品埋入土地中的习俗以及春祁秋报的社日祭祀活动等。
山石信仰
大地信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的“五岳”习俗和古书中有关“山鬼”的记载即属于此。 鄂伦春等狩猎民族普遍信仰山神。
水火信仰
许多民族都有火塘崇拜和祭祀水神和火神的习俗,如汉族历来有江、河、淮、济四渎崇拜,“湘 君”、“河伯”、“祝融”等传说,彝族的火把节就是典型例子。
抓周,是周岁礼中最重要的仪式。即在小孩周岁生日这天,为小孩 穿上新衣,将各种象征性物品如糕点果品、文房四宝、书籍、玩具、秤 尺、刀剪、枪、钱、脂粉等摆放在小孩面前,随他任意抓取。人们相信, 小孩抓到的第一件东西就代表了他日后的志趣和职业。比如抓到笔墨, 说明小孩将来爱读书,会金榜题名;抓到算盘,说明孩子将来精于算计, 有能力经商,等等。这种测验属于占卜,并不可靠,但可反映出家长和 长辈望子成龙的心情。

民俗学

民俗学

第一讲绪论:什么是民俗学——以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一书为例什么是民俗学:首先,研究民俗或者说民俗学并不是只调查原始的落后的社会生活和搜集一些民间文学作品、风俗习惯。

对于民俗学研究者来说,民俗永远是“现在”的民间生活现象,它是一种生气勃勃不可遏制的力量。

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第一次使用“遗留物”这个词,用来指那些“被习惯势力带进不同于他们早先的社会环境”的见解、观念和习俗,因而这种“遗留物”是“从古老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需要的证明和例子”。

兰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遗留物”这个词的。

弗雷泽在他的巨著《金枝》里集纳了全世界无数类似仪式和信仰的例证,从而显示出原始植物草木崇拜残余在现代农民中的存在。

其次,民俗学之所以秉赋如此现实的社会功能,在于其研究的价值取向向民俗主体的延伸。

民俗学自然以民众的风俗现象、生活形态为观照的对象,但又不止于此,反过来,从民俗的“俗”转而审视民俗的“民”,亦即创造和传播风俗文化的主体。

第三,本尼迪克特对风俗的研究洵非停留于描述的层面。

民俗学需要细致、客观的民俗描写。

民俗学要求认定的是民间风俗背后的民众观念、民众思维和民众性格,而不是民间风俗的现象本身。

第四,在《菊花与刀》的第一章,作者论述了民间文化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意见。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比较民间文化的方法。

民俗学需要作比较研究,以图发现民俗现象背后的意义。

第二讲民俗的本体特征(一)关于民俗的种种定义:西方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就什么是民俗写出了二十一条简明的定义,即反映了纷陈的局面。

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七类,将民俗这些概念词义综合对照,我们发现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就是认为民俗代表文化传统,尤其是限定在某些范围内的文化传统。

这是民俗学开创者、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Thoms)率先提出,后人相应延袭的观念(民俗学一词源于汤姆斯发表在1846年8月《文学俱乐部》上署名为安布罗斯·默特尔的一封信)。

民俗学全套PPT课件

民俗学全套PPT课件

三、农业民俗
1、内涵:反映传统农业历史风貌;祈求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的体现。
2、主题:迎春、劝耕、祈求一年农业丰收。
3、内容:①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二十 四节气;②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天文学; 除夕、初一观察天象;③农业禁忌、祭祀习 俗:迷信、经验;④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 习俗;⑤农业生产过程习俗:物质生产与精 神文化;⑥农业娱乐风习:实用与艺术审美 的结合
中国民俗的基本特征
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民族和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别; 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变迁
三、民俗的社会功能
❖ 它适应各个时代人们生活和思想的要求,起着继承历 史文化的作用。
❖ 教化功能:教育、模塑,向着社会与集体 ❖ 规范功能:约束;层次:法律、纪律、道德、
民俗 ❖ 维系功能:稳定,向心力与凝聚力:统一行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产生、流传,社会性 传承性与扩布性:纵向和横向,时间与空间 定性与变异性:如服饰、石榴 类型性:民间故事,灰姑娘、巧女呆女婿;居住民俗 规范性:乡约,族规、家规;禁忌 服务性:社会;生产;生活;心理;审美 地域性: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乡土
民俗的形成
《元旦》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居住形态
算命、看相、风水
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 式; 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 忌; 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 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 弗雷泽《金枝》:在别的事情已经升到较高的平面的 民族,那里所见到的较原始的观念和举动的遗留物。
• 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钟敬文教授认为; “今天我国的民俗学,似乎负有这样的任务: 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 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包括那些相关的思 想、感情和想像的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 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过去长时期内不为学 者所记录和谈论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 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 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我们的民 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民间文学专题》课件

《民间文学专题》课件

歌谣是口头创作的诗歌 ,包括民歌、童谣、谚 语等,具有音乐美和节 奏感,英雄人物或民族 历史的故事,具有宏大 的规模和深刻的思想内 涵,能够反映一个民族 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 。
民间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文化传承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传 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口 口相传的方式,将民族 的历史、文化、价值观 等代代相传,对于保持 民族文化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其他文化融合
在保持民间文学核心元素的基础上,与其 他文化、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创作出具有 时代特色的新作品。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民间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发挥群众的创造力,让民间文学在日常 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民间歌谣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民间歌谣按内容可分为劳动歌、仪式 歌、时政歌、情歌等,按形式可分为 单曲体、联章体、叠句体等。
特点
民间歌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 风格,语言简练、节奏鲜明、韵律和 谐,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 美情趣。
民间歌谣的艺术手法
01
02
03
04
比兴手法
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 象的情感和意念具象化,增强
民间文学的分类
神话
传说
故事
歌谣
史诗
神话是关于神祇和英雄 的故事,通常具有超自 然和神秘的色彩,表达 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 类起源的探索和想象。
传说通常是关于历史人 物、地方风物和风俗习 惯的故事,具有历史性 和地方性,反映了人们 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传 承。
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为 丰富和多样的一类,包 括民间故事、寓言、笑 话等,具有娱乐性和教 育意义,能够启迪人们 的智慧和思考。

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

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

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本文引用自特罗巴《第二章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第一节民俗学的概念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每个民族传承下来的民间风俗,丰富的民俗内容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淀而成的民间文化事像,它包括民间传承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信仰祭祀、民间文艺,以及民间游艺竞技等,既涵盖了人类物质生活的许多方面,又是精神生活的独特反映。

一、近代西方民俗学概念1、folklore的提出2、folklore的含义与汉语翻译3、西方关于folklore的解释异说及其评价(1)遗留物说(2)成训说(3)民间生活说(4)民间文学说4、民俗学研究范围二、中国古籍中关于风与俗的记载三、中国民俗学(一)中国古籍中的民俗(二)现代folklore的确定1、1922年1927年1928年2、folklore确定的条件(1)日本民俗学家翻译的影响(2)中国古代民俗内涵之一(三)当代民俗学特点的认识1、钟敬文2、类型、模式3、传承性与播布性我国古籍中关于“风俗”的界说民俗信仰一向被认为是人文科学的基础,它产生于远古氏族社会,伴随着人类历史和生产力发展,不断发生、发展、淘汰、消亡,生生不息,一直流传到现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民俗学资料蕴藏极为丰富。

“风俗”或“民俗”一词,在我国也用得最早,在先秦两汉就有文献记载,并一直用到现在。

1、“风俗”、“民俗”的记载《礼记·缁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

觐诸候,问百年者就见之。

命太师陈诗,以观风俗。

”《史记·孙叔敖》“楚民俗,好庳(bì)东。

”《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

”《汉书·王吉传》“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记载风俗的专著有应昭的《风俗通义》。

2、“风俗”“民俗”的教育作用《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第四讲俄罗斯民俗与礼节2

第四讲俄罗斯民俗与礼节2
28
• 亲吻礼节 :大体可分为情爱的吻、礼节
的吻、崇敬的吻和友谊的吻等几种类型。
• 道谢礼节 :俄罗斯人常说的道谢词语很
多,最常见的有“谢谢” 。在听到别人 道谢时,俄罗斯人一般说“别客气” , “没什么” ,“用不着谢” 或“随时 为您效劳” 等语句来予以回应。
29
• 待客礼节 :俄罗斯人对待客人热情大方,十
• 打招呼礼节 :俄罗斯人最常用“您
好”(здравствуйте)这个词来与人打招呼或寒 暄,它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作为见面 时的第一句话来招呼任何人。
• 脱帽礼节 :一是掀帽,另一种是脱帽。 • 握手礼节 :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时要相互握手 ;
男女之间握不握手,要根据双方的意愿来定,一 般只有等女子伸出手后男子方可伸手。
星罗棋布的俄式庄园,二 三百年来一直装点着这片 广袤的土地,形成赏心悦 目的风景,造成一种俄国 文化的奇观。庄园不仅是 现实存在的文化景观,而 且广泛地反映在文学作品、 绘画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等 各种文化形态之中。
40
俄罗斯庄园
41
谢谢大家!
Спасибо за внимание!
42
2
•俄罗斯人喝茶与其说是为了解渴,
倒不如说是为了充饥。喝茶时, 一般都要伴以品尝糖果、糕点等 甜食小吃。早餐喝茶常吃夹火腿 或腊肠的面包片,小馅饼,奶渣 饼等。
3
夹火腿或腊肠的面包片
4
小馅饼
5
奶渣饼
6
俄罗斯人喜欢喝浓茶。喝茶
时,通常先在小壶中泡好茶 汁,然后往杯里注入浓茶汁, 再对水冲至一定浓度。
不送特别贵重的东西,认为贵重礼品会 给受礼者难堪和下不了台,也是一种看 来带有“某种隐秘目的”的行为。在正 式场合,尤其是对外国朋友,俄罗斯人 一般爱送具有民族特色的、可留作永久 纪念的东西,如民间工艺品。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PPT 第四章 传说

中国民间文学概论PPT 第四章  传说
现实因素。
传说与神话的区别是:
第一,二者的故事的主人公有不同的属性。 第二,神话与传说都有超现实的幻想,但神
话的幻想符合原始思维。
第二节 传说的种类与思想内容
一、人物传说
(一)神仙传说 (二)文人传说 (三)巧匠名医传说 (四)帝王将相传说 (五)起义英雄传说 (六)政治历史人物传说
二、史事传说
二、传说与历史的联系与区别
有相当多的传说是描叙历史人物或历 史事件的,这就使传说与历史具有一定程 度和某种方式的联系。
三、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与区别
传说与神话的联系主要有三点: 第一,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
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 第二,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第三,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程度的超
三、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
(一)牛郎织女传说: (二)孟姜女传说: (三)梁祝传说: (四)白蛇传:
四、四大传说与节日习俗
(一)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二)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 (三)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四)白蛇传与端午节
思考题
1. 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 传说与神话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3. 举例说明中国传说有哪些类型? 4. 论述传说的艺术特征。 5. 传说产生的途径有哪些?
6. 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 7. 简述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过程。 8. 孟姜女传说经过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9. 简析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及其特点。 10. 试述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 11. 简述四大传说三)革命历史事件传说
三、地方风物传说
(一)山川名胜传说 (二)物产传说 (三)动植物传说
四、习俗传说
(一)节日习俗传说 (二)婚丧习俗传说 (三)游艺习俗传说
第三节 传说的艺术特征、产生途径 与社会价值

民俗与文学第一讲

民俗与文学第一讲

第一讲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学一、春节的起源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称春节“可谓最古最普遍之佳节”。

春节的起源和农历腊月逐傩的宗教活动息息相关。

《辞海》对“傩”的解释:“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

”春节的起源也和农作物生长周期相适应。

《尔雅.释天》说:“载,岁也。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年”的意思,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谷熟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年”作谷穗成熟下垂之象形,“岁”字最早的字面意思是收获庄稼的农具,这也表明了春节起源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春节的日期也与中国历法有着深刻的联系。

中国农历对于民俗节日的排定,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

二中国文学里所反映的春节习俗1馈赠年礼。

苏轼《馈岁》: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具,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2守岁。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曾说:“按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

至唐杜甫《守岁于杜位家》诗云:‘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疑自唐始。

”唐人李淖《秦中岁时纪》也称“疑自唐始”,此说大误。

实际上这种习俗始于魏晋六朝时期。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有云:“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曾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曾这样描绘写除夕守夜情景:“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也记载了除夜守岁的情况:“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

”徐君蒨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杜甫的《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五讲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五讲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五讲第五讲中国中秋节习俗与文学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萧放先生曾有一个精辟的概括:“中秋是中国的传统大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复合了古代秋尝与祈求子嗣等内容,蕴含了中国人家庭团聚、分享亲情、向往美好的人伦理想,具有整合与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指出:“源于周朝秋分祭月的习俗,定为北宋八月十五日。

”《礼记.礼器》说:“为朝夕必放于日月”,“朝”和“夕”分别是祭日和祭月,按照孔颖达的说法,春分日的早上在东门外祭日,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

天坛公园是明清时期祭祀月亮的地方。

毫无疑问,中秋节习俗中的月亮崇拜和月亮崇拜具有文化内涵。

作为中秋节俗之一的赏月活动在晋代就有了,《晋书.袁宏传》:“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

至唐代赏月已成为非常广泛的民俗活动。

从帝王到许多文人都留下了中秋望月的记录。

如五代时期王仁禹的《开元天宝遗志》记载:“中秋节前夕,我去妃子太爷池赏月。

”许多作家,如白居易和韩愈,都创作过中秋月亮诗。

赏月习俗的盛行,促使欧阳展在《中唐戏月诗序》中提出各种理由,证明中秋节是赏月的最佳时机:“八月始于秋天,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始于孟,时节于孟,时节,时然后进入西塔。

肌肉和骨骼用它冷却,空气用它冷却。

“中秋节一词开始出现在唐代,指的是8月15日。

例如,许多诗人使用中秋月这个名称,这表明唐代的中秋节已经形成。

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繁荣,“中秋节”开始兴盛,被官方正式确定为节日,放假一天。

中秋节在宋代尚是一般节日,到明清以后,其地位迅速上升,和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四大节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中国端午习俗和文学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有多个名称。

“端”就是“开端”“初”的意思,“午”与“五”通,故端午就是“初五”的意思,因此端午可以称为端五。

“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阳。

既然月和日都是五,故端午又称重五。

此外端午还有天中节的称谓,如清代弹词女作家陈端生《再生缘》第28会中有“明朝正是天中节”之语。

端午节还称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提到:“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四种说法。

一是纪念屈原说。

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按五月五日競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

”这个说法为大多数人所尊奉,如唐人文秀曾作《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是迎涛神说。

《荆楚岁时记》摘引邯郸淳《曹娥碑》原文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

斯又东吴之俗事。

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认为伍子胥冤死化为涛神,世人祭祀而形成有端午节。

三是龙的节日说。

闻一多《端午考》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四是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因此要插菖蒲、艾叶和喝雄黄酒等以驱鬼避疫而形成节日。

一、中国文学中的端午习俗1系长命缕。

应劭《风俗通义》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令人不病,曰长命缕。

”《荆楚岁时记》亦云:“以五彩丝系臂, 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事物纪原》记载:“荆楚人端午日以五彩丝系手臂,避兵鬼气,一名长命缕,今百索是也”。

长命缕又称端午索,《宛署杂记》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长命缕以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的蚕丝制成,象征长寿,具有禳病祛灾的指述意义。

端午系长命缕的习俗见于许多文学作品。

苏轼《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描写了端午节的一系列习俗,有兰汤沐浴,佩戴灵符,此外就是以五色丝系臂。

宋代诗人余靖的《端午日事》也反映了端午系五彩丝的习俗:“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贾仲明杂剧《铁拐李度金童玉女》金安寿唱:“系同心长命缕, 佩辟恶赤灵符。

..剪彩仙人悬艾虎,开南轩奇峰云布。

”提到了剪彩人、悬艾虎、佩灵符外,也提到了系长命缕的习俗。

元代舒頔《小重山·端阳》:“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也提到了悬艾草、菖蒲于门和臂缠五色丝的习俗。

类似的描写在现代作家笔下也屡屡出现。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就对这种习俗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系百索子。

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

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

做香角子。

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贴五毒。

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

贴符。

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

”2悬挂或佩戴菖蒲和艾叶。

端午节家家以艾草束为人形,或剪彩为人形而贴以艾叶,悬插于门户、堂屋、床头等处,称为艾人以驱邪。

《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四民并踏百草。

今人又有斗百草为戏。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

”《梦粱录》载:“家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

”在端午节,还盛行以艾枝艾叶编成虎形,或用布帛制成老虎粘艾为须,做成佩饰,称为艾虎以驱邪。

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

”在有的地方还悬挂菖蒲以辟邪。

《东京梦华录》云:“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顾铁卿《清嘉录》卷五载:“截蒲为剑,割蓬为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

”这些习俗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表现。

如《红楼梦》第31回就有:“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南宋诗人戴复古曾作《扬州端午呈赵师》:“榴花角黍斗新时,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

”杨无咎《齐天乐.端午》:“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香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形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沉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荷香暗度,渐引入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描写了南宋人民喜过端午的盛景,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俗:吃粽子、饮菖蒲酒、悬挂艾虎、系五色丝、佩戴灵符。

再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1部第47章中就这样描写双水村人过端午节的情景:“端阳节早晨,在吃粽子之前,看重风俗的人家,往往先要出去拔一些艾叶回来,搁在门上,别在一家人的耳朵上。

”3饮雄黄酒和菖蒲酒。

关于雄黄酒,《清嘉录》曾有过说明:“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矿物,具有除毒杀菌的功效,人们由此认为雄黄具有驱灾辟邪的功能。

从而雄黄和端午节就有了密切关系。

《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的叙述:“早年间,大人还要给孩子们缝一个雄黄香包挂在胸前——所有这一切据说是为了躯除虫蚊和灾病的。

”沈从文《边城》描写了这样的民俗:“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古人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

端午饮雄黄酒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均出现过。

如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当代作家汪曾祺的名作《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喝雄黄酒。

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饮雄黄酒是在早上,《边城》中有这样的叙述:“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

”菖蒲酒也是端午节常饮的配制酒。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提到了五色丝粽和兰汤沐浴,也提到了菖蒲酒。

戴复古的《端午丰宅之提举送酒》:“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

今日独醒无用处,为公痛饮读离骚。

”菖蒲酒成了亲友间端午节馈赠的礼品。

无名氏《喜春来·端午》词:“垂门艾挂狰狰虎。

竞水舟飞两两凫。

浴兰汤、斟绿酒、泛香蒲,五月五。

谁悼楚三闾。

”诗中描述了一系列端午民俗,其中就包括畅饮菖蒲酒。

明代诗人瞿佑曾以《菖蒲酒》为题作诗:“采得灵根旁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

金刀细切传千手,玉斝轻浮送异香。

厨荐鲥鱼冰作鲙,盘共角黍蔗为浆。

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

”描写了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在塘边采得菖蒲,将其切碎泡成菖蒲酒,并以鲜鱼、香粽佐之,开怀畅饮。

4食粽。

粽子在东汉就已出现,不过是一种普通食品,西晋时期粽子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如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梁吴均《续齐谐记》的传说反映了南北朝时端午食粽已很盛行。

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

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

”曲依其言。

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

在唐代,粽子成了节日和市场上的美味食品。

宋元明清时期,端午节吃粽子已成为全国各地最普遍最重要的习俗。

这个习俗成为很多作家表现的题材。

5龙舟竞渡。

《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

”《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辑以拯之。

”唐宋时期,以沅、湘为中心,江南各地,龙舟竞渡相当盛行。

很多诗人和词人都有歌咏之作。

龙舟比赛在唐代就有了严格的规则和方法,比赛出发前是用一条长绳把参赛的船拉平,用击鼓发令,终点则是树立一匹锦标,先到终点者夺得彩标,即为夺魁。

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关于龙舟竞渡的描写,且看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储光羲作《观竞渡》: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

习棹江流长,迎神雨雾开。

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

下怖鱼龙起,上惊凫雁回。

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

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卢肇《竞渡诗》: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张建封《竞渡歌》是唐代描写端午龙舟竞渡最出色的诗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月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晲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戟时。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风习之盛寑及宫禁,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

端午嘉会之际,宫女们也争相竞渡嬉戏。

王建《宫词一百首》第25首就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这一画面:“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

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

”唐以后,表现端午龙舟竞渡的诗词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直接描写紧张激烈场面的作品相对渐少,这部分原因是宋元统治者一改唐代统治者对龙舟竞渡的支持甚至参与的做法,而屡行禁止,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载,宋太祖先后三次禁止竞渡。

宋、元、明、清四代,政府禁止竞渡甚严,这是因为在统治者看来,龙舟竞渡会育慓悍的民风,龙舟竞渡过程中往往引发争斗,甚至酿成命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