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2)

合集下载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
举例解释:
-在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难点上,学生可能会在计算时忘记进位或退位,如63-47容易错误地计算为16。
-在数的大小比较上,学生可能会对两位数的十位和个位进行比较时混淆,如不知道63是否大于56。
-在实际问题转化的难点上,学生会遇到理解情境困难,如不清楚购物时如何将商品的价格加总得到总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整理和复习的方法上,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系统地回顾和巩固知识点,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复习框架和策略。
-在应用方面,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在具体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如购物时总价和找零的计算。
2.教学难点
-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理解与运用,特别是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位数与两位数之间的大小比较。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如何有效总结和回顾已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和复习。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学生在进位加和退位减的部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尽管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多次讲解和练习,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会忘记进位或退位。这让我意识到,需要更多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可能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从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他们能够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激发他们的思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篇1教材分析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是对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复习,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教学目标1、引导同学们对20以内退位减法进行分类、整理,提升同学们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同学们归纳、整理的能力,初步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3、鼓励同学们动手操作、观察研究、探索发现,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

重点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难点发现规律、表达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具课件、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老师有11朵小红花,如果我把9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那我还剩几朵小红花呢?学生:2朵。

师:谁能把算式写出来呢?(请学生板演)师:老师准备了几个像这样的算式,看谁算的得又对又快。

13—9 13—7 13—6 15—9 15—7 15—6生汇报计算结果,并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3、导入: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特点?(生答)对,这些都是这几天我们学习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整理和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11《整理和复习》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清晰整理数学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本单元中关键知识点;
2.整理学习内容,形成个人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1.如何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效整理;
2.如何将整理的内容应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中。

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本单元重点知识点的PPT;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学生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
1. 复习知识点
•复习本单元中涉及到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排序、数的组成等内容。

2. 整理学习内容
1.让学生自觉整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知识点、问题、解决方法等;
2.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将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概括性的知识结构。

3. 应用与拓展
1.让学生用整理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拓展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

4. 总结反馈
1.梳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课堂练习
1.选择题:对数的排序进行练习。

2.应用题:利用整理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节课课堂练习;
2.复习整理本单元学习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以上便是本节课《整理和复习》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 》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 》教案

整理与复习(2)【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2)【教学目标】1.掌握不同的数数方法。

2.结合具体的情景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认识到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的情景图,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难点: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看看这几位同学在激烈的讨论什么呢?我们也一起参加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图一)学生可能回答:他们在互相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他们在说自己满意的是什么。

他们在说自己表现好的方面。

我学会了好几种数数的方法。

我能从情景图中收集数学信息,还会提出问题。

我也会提问题,还会解决问题呢。

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呢。

这说明你们在长大,这些成绩都是大家的成长足迹,只要我们每天都努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取得的成绩,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整理,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因此引入新课借助了情景图让学生参与讨论,鼓足了学生学习的劲头。

二、探究新知1.提出的问题。

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些进步,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要记住“学无止境”,意思就是说学习是学不完的、是不能停止的。

想想还有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吗?你有哪些疑问呢?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慢慢找答案。

师:看看这些同学的疑问,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图二)学生可能回答:我也不知道0是不是最小的数。

生活中的数应该很多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完。

有最小的数吗?有最大的数吗?它们是多少呢7加法可以换成减法,减法也可以换成加法。

就像我左手伸出3个手指,右手伸出2个手指,一共是5个手指,写成算式是3+2=5,也可以写成2+3=.5;还是这5个手指,我收回右手的2个,就剩左手的3个,写成算式就是5--2=3,同样如果收回左手的3个,剩下右手的2个就是5--3—2。

蒙自市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蒙自市第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第2课时整理与复习(2)教材第44页“说一说”的内容和第47~48页第7、11~14题。

1.培养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和比较大小。

3.巩固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方法。

重点: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数的有关知识。

难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计数器。

师: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第三单元的知识吧,看看你都掌握了吗?1.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师:在“生活中的数”这一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大小比较及描述。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一单元的具体内容吧。

(课件出示知识结构表,并简要讲重点知识具体内容要点提示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2.计数单位“百”: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数数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数。

100以内数的读写 1.100以内数的估计方法:先数出10个,再以此为标准进行估计。

2.数位的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个位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是几,就表示几个十;百位是几,就表示几个百。

3.100以内数的读写: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写。

除最高位外,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4.100以内数的组成:整十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不是整十的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1)利用数数法比较;(2)借助模型比较;(3)借助中间数比较;(4)借助计数器比较。

2.掌握用位数知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1)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2)位数相同的,从最高位比起。

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方法:通过比较具体数,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相差较小的两个数,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相差较大的两个数,用“差不多”描述比较接近的两个数。

整理与复习 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 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针对学生基础,讲解并掌握简便、有效的小学数学竖式计算方法;2.掌握竖式计算中的规律,并能独立分析和解决计算问题;3.加深对于数学概念和精度的理解,帮助学生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计算速度。

二、教学内容1.小学数学竖式计算方法的初步讲解;2.按位数归并、左对齐等技巧的介绍;3.通过练习和自我思考深入了解竖式计算方法的规律和应用场景。

三、教学重点1.理解竖式计算方法的核心思想;2.通过例题分析,掌握竖式计算中的常见技巧;3.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加强对竖式计算方法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难点1.较为抽象的竖式计算方法需要进行教师指导和举例演示;2.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处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掌握情况。

五、教学方法1.教师演示 + 学生跟随模仿;2.学生动手练习 + 教师辅导;3.举例分析 + 学生自我思考。

六、教学环节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题目激发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和积极性;2.竖式计算技巧介绍:教师对于不同位数的竖式计算技巧进行讲解和演示;3.竖式计算规律分析:教师对于竖式计算中的规律和应用场景进行深入分析;4.练习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情况,利用题目进行练习;5.总结环节:教师综合分析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总结竖式计算方法的核心思想和实际应用场景。

七、教学师生活动准备1.教师:备好教案,课件和另外一些辅助材料;2.学生:备好文具,小清新轻音乐等。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教师发现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掌握的情况较好,但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计算方法的教学对于学生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方面,在后续教学活动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对于数学计算规律的深入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二)课件(14张ppt)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二)课件(14张ppt)

10-7= 3 8-4= 4 7-4= 3
2+6= 8 5+4= 9 3+5= 8
二、知识应用
2. 括号里能填几?
第一关:口算练习
4+( 4 )=8 ( 6 )+3=9
5+( 5 )=10 10-( 6 )=4 9-( 4 )=5 ( 2 )+8=10
二、知识应用
回家
第二关:回家游戏
二、知识应用
整理与复习
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一、回顾整理
【回顾】 加法和减法。
(1)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
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二、知识应用
1. 口算。
第一关:口算练习
9-8= 1 7-1= 6 8-0= 8
3+4= 7 6+3= 9 4+6= 10
2.你会按规律填空吗?
连续加2:3、( 5 )、( 7 )、( 9 )。
四、课堂小结
加法和减法
加法分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作业:
二、知识应用
第四关:青蛙能跳到哪个荷叶上 9. 画一画, 能跳到哪个 上?
二、知识应用
同学们都顺利通关了吗?我们可以用什 么方式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呢?
二、知识应用
可以用“数一数”“示意 图”“数的分与合”等方法来计 算10以内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3+1=2+2+ 5 =4+ 4 +1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知识应用
4. 写出不同算式。 3+7=1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整理与复习(一)。

(教材第52~56页)1.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2. 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3. 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运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具有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课件。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半个学期过去了,同学们学会了什么呢?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学生可能回答:•我学会了数1~10各数。

•我学会了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

•我学会了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在作比较的时候,我有时比较不出来,有什么好办法呢?•加法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减法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师: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

对于你们的问题,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大家一起来解决吧!设计意图:作为一节阶段性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复习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1. 作比较。

师:瞧!小兔请客了,快来帮忙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小兔请客”情境图)师:有几只小兔?椅子够吗?杯子呢?谁想到办法解决了?生1:画“○”表示小兔的只数,画“ ”表示椅子的数量,画“△”表示杯子的个数,画的时候一个一个对齐,很容易就比较出来了,发现椅子不够,杯子够了。

生2:可以分着数一数,小兔有6只,椅子有5把,杯子有8个,小兔多,椅子少,这样就知道椅子不够;小兔少,杯子多,这就说明杯子够了。

师:同学们说的这两种办法都很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

师:那怎么比轻重、高矮呢?来帮淘气解决一下问题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比一比”中第一个情境图)生1:从第一幅图中的天平上看出,3个橘子和1个萝卜一样重,说明萝卜重,橘子轻。

(2024秋新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2024秋新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2
整理与复习
北师版一年级上册
我的收获
5以内的加减法
1.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哪些算式的得数是0?哪些算式的得数是1?哪 些算式的得数是2?哪些算式的得数是3?哪些算 式的得数是4?哪些算式的得数是5?
填一填,说一说。
4 + 1=5
或1+4=5
5 -2=3
或5-3=2
看一看,说一说。 1+4=5
4-1=3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生活中还有这 样的故事吗?
我的问题
为什么3+0和3-0 的结果都是3?
问题银行
巩固与应用
1.【选自教材P38第1题】
145
原本有一只小羊, 又来了4只小羊
532
有5位小朋友, 走了3位小朋友
2.说一说。【选自教材P38第2题】
原来有3只小羊,来了2只小 羊,总共有几只小羊?
4-3= 1 5-3= 2 4-2= 2
2+3= 5 3-3= 0 2+1= 3
5.填数。【选自教材P38第5题】 12345 10 9 8 7 6 45678
6. 【选自教材P39第6题】
7
5
3
1
2
4
6
8
10
2
7.找家。【选自教材P39第7题】
8.【选自教材P39第8题】
5
5 1 45 3 25 5 0
一个鱼缸里有3只小金鱼,另 一个鱼缸里有2只小金鱼,总 共有几只小金鱼?
2.说一说。【选自教材P38第2题】
原来有4只小黄鸭,走了2只, 还剩几只?
原来有4个圆,划掉两个, 还有几个?
3. 【选自教材P38第3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容包括:6、7、8、9、10的认识,以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从而引出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 知识回顾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它们是多少?引导学生回答6、7、8、9、10。

3. 加减法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 +4 = 77 2 = 55 +6 = 1111 8 = 3(2)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4. 加减法应用题出示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小华有9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6 + 3 = 97 2 = 58 + 4 = 129 4 = 510 4 = 6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分物品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重点关注了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练习,以加深他们对这些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等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总结规律、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等基础知识的巩固。

2.难点:对一些概念的深入理解,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

2.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数学游戏、实例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和计量单位等。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1. 复习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 整理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教学用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复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复习相关知识。

三、整理(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图形的认识、加减法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整理相关知识。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数学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加深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整理与复习(24张)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整理与复习(24张)苏教版
还剩多少个原来有多少个卖掉多少个262066个206626个266620个原来的去掉的剩下的去掉的剩下的原来的原来的剩下的去掉的想一想11比多多少个
复习(2)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数学
7.
已经搬走22盆。
原来有多 少盆花?
还剩下6盆。
22+6=28(盆) 搬走的+剩下的=原来的
8.
原来有35只兔。
卖出一些后 还剩14只。
原来的-剩下的=卖出的
小明再写多少个,就和小英同样多?
小红送给小明12枚邮票后,两人邮票的枚数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多少枚?
小明与小英相差多少个字?
小红送给小明3枚邮票后,两人就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6枚。
小明比小英少写多少个字?
小红送给小明4枚邮票后,两人就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8枚。
小红送给小明2枚邮票后,两人就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4枚。
卖出多少 只兔子?
35-14=21(只) 原来的-剩下的=卖出的
9.
已经浇了20棵,还
一共有37棵,还
有15棵,没有浇。
有3棵没有浇。
一班
二班
小芳
小军
(1)小芳一共要浇多少棵花? 20+15=35(棵) 已浇的+没浇的=一共要浇的
(2)小军已经浇了多少棵花?
37-3=34(棵)
一共要浇的-没浇的=已浇的
小红 小明
小红送给小明2枚邮票后,两人就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4枚。
小红送给小明132枚邮票后,两人邮票的枚数同样多, 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多少枚?
小红 小明
小红送给小明132枚邮票后,两人邮票的枚数同样多, 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多少枚?
小红 小明
小红送给小明3枚邮票后,两人就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6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整理和复习》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整理和复习》课件

知识归纳
(2)任意指一道算式5=8
413加285等于多少? 1+8=9
知识归纳
(2)任意指一道算式,快速说出得数。
8-3=5
5-3=2
598减 减373等 等于 于多 多少 少? ? 9-7=2
知识归纳
(3)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0
=1
=2
发现:
=3 =4
巩固练习
2.
9-2 -1
6
巩固练习
3. (1)
(2)
7 -3
4
(3)
3+ 3+2
8
4- 2+ 3 5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说一说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明白的地方。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教材第65~66页练一练。 2.对应课时题目。
谢谢
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知识归纳
0-0
1-0 1-1 2-0 2-1 2-2
仔细观察,把剩下的部分补充完整。
3-0 3-1 3-2 3-3
4-0 4-1 4-2 4-3 4-4
5-0 5-1 5-2 5-3 5-4 5-5
6-0 6-1 6-2 6-3 6-4 6-5 6-6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一个数加0仍得这个数。
=5
=6
=7
=8
=9
=10
知识归纳
(3)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 一个数减0仍得这个数。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2一、教学目标1.复习一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复习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算式的认识等。

2.整理和复习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

3.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2.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复习数的读写和数的排序。

•让学生进行数的比较,加深对数的认识。

2. 整理和复习算式的认识•复习加法和减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算式的计算方法。

•进行加减法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整理和复习图形的认识•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

•让学生绘制简单的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类训练。

四、教学反思和展望本节课主要是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通过系统性的复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2)(教案)

2024年秋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2)(教案)

整理和复习(2)▶教学内容教科书P64,完成教科书P65~66“练一练”第3、4、5题。

▶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10以内加法、减法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表中的简单规律,进一步理解算式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

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加法、减法表并发现规律,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

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与复习了10以内有关数的知识,同学们自己还画了“知识图”。

在上一单元我们整理了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之前的方法一起来整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回忆及整理加法、减法表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自主整理,复习巩固1.整理加法表(1)分一分。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同学们手上都有10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谁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呢?说说你想怎么整理。

【学情预设】预设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放在一起。

预设2:把有相同加数的算式放在一起。

根据学生的回答示范整理,例如:找出所有得数都是6的加法算式,6+0=6,5+1=64+2=6,3+3=6,2+4=6,1+5=6,0+6=6。

也有学生说出:把0+几的算式放在一起,1+几的算式放在一起·······。

师:你们能接着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吗?学生借助摆卡片的形式进行初步整理。

(2)汇报整理。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加法表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也整理了一份10以内的加法表。

(课件出示)请你仔细观察,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发现:横着看,每一行得数都相同;竖着看,每一列的算式中第二个加数相同,从上到下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多1,从下往上每一列第一个加数依次少1;斜着看,从左上往右下第一个加数相同,第二个加数依次多1,结果也依次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和复习(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70,完成教科书P71~72“练习十六”第3、5、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10以内减法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减法表的简单规律,进一步理解算式之间的关系,提高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知识整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整理减法表并发现规律,提高口算10以内减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10以内的减法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和复习了10以内有关数的知识,自己整理了加法表。

能说说怎么整理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继续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加法表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自主整理减法表打好基础。

二、自主整理减法表
1.初步整理。

师:同学们手上都有10以内的减法算式卡片,你们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吗?赶紧试一试吧!
学生借助摆卡片的方法初步整理减法表。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受加法表的影响,一部分同学可能会把得数相同的减法算式整理在一起,比如0-0、1-1、2-2、3-3等等,也有一部分同学会按减数相同来整理,比如1-1、2-1、3-1、4-1等等。

2.完善整理。

引导学生完善减法表,课件出示。

师:请你仔细观察减法表,可以横着看,也可以竖着看或斜着看,说说发现了什么规
律。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观察减法表,可能发现:竖着看,每一列从上往下减号前面的数
一个比一个多1,减号后面的数都相同;横着看,减号前面的数都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
往右一个比一个多1;斜着看,算式的结果都相等,最外面一排结果都是0。

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任意指定一道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师: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3.根据减法表练习计算。

同桌之间互相指定算式说出结果,完成后教师抽查计算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整理减法算式表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沟通
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三、复习解决问题
1.用一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第4题。

师:仔细观察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信息解答,再独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可能有的学生会将图中所有动物的数量都加起来,如7+3+3,如果出现这
种错例,让学生明确要求的是一共有多少只熊猫,与小鸟的数量无关,3只小鸟的信息是多
余的。

如果没有出现错例,教师也要追问“为什么不用3只小鸟的信息”。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经历从复杂信息获取有用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分析
进一步明确方法,认识到所选择的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有直接的联系。

2.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第5题。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有8个南瓜,先剪下3个,再剪下1个,还剩几
个?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借此整理连加、连减和加
减混合的知识。

【教学提示】
复习减法算式
时注意适当联系加
法算式。

如说出减
法算式的得数时,
可让学生说出一个
与它有关系的加法
算式和得数,再让
另外的学生说出相
应的另一个减法算
式和得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72“练习十六”第6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再计算。

【学情预设】学生明确连续加2和连续减2的意思后,能准确计算。

2.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3题。

师:请你先找到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再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预设1:上面有5只蜻蜓,下面有3只,一共有几只?用加法计算,列式为5+3=8。

预设2:一共有9只蜗牛,爬走了2只,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9-2=7。

师:说说为什么第一题选择用加法解决,第二题选择用减法解决。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大括号在题目中表示的意思,明确大括号摆放的位置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第一题是求上面和下面一共有多少只蜻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二题是一共有9只蜗牛,爬走了2只,求还剩几只,用减法计算。

3.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5题。

师: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第1幅图:学生说出:一共有10瓶饮料,小鹿喝了3瓶,还剩几瓶? 第2幅图:学生说出:船上有2只小猴,又来了6只,一共有多少只?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汇报时注意结合图意说清算式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找到情境图中的信息,还要求学生通过找出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成功地引导学生把学习方法进行了迁移,加强了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

整理和复习重点在于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而这却是学生思维所欠缺的。

解决问题练习中也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使得加减法的意义得以真正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41第二题。

二、看kàn 图t ú 列liè 式shì 计j ì 算suàn。

参考答案
二、1.7+2=9 2.8-3=5
【教学提示】
第5题比第3题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能根据你知道的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将算式列在每幅图的下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