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静脉输液的新型固定方法

合集下载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2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2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收稿日期】2012-03-11
110 中国卫生产业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医学检验
CHINA HEALTH INDUSTRY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2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许朝霞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口中心卫生院 安徽黄山 2456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的最佳方法,2种固定方法在小儿手背输液过程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96例1.5~6.0岁
综上所述,试验组固定方法安全、 有效,方法简便易行,既降低了重复穿刺 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又提高了护理工作 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 生,得到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和肯定,值得 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荣华,刘丽琴,吕爱萍.聚丙烯输液瓶
在患儿手部静脉输液固定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8,22(1):61~62. [2] 王燕.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改 良[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3. [3] 王 红 霞,张 海 燕,唐 青.儿 科 护 患 纠 纷 的 原因 分 析 及 对 策 [ J ].新 疆 医 学,2009,39:120~121. [4] 李 小 玲,张 爱 萍,郝 燕.小 儿 手 背 半 握 拳 状 静 脉 输 液 [ J ].基 层医 学 论 坛,2010,14:634.
手背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夹板固定方法,试验组手握纱布团,再托以夹板,胶布固定,从近端 指关节起始螺旋向上直至腕关节。结果 经c2检验,2组输液渗漏例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试验组固定效果好,减少输液重新穿
刺次数,并能增加小儿舒适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手部静脉输液固定器的制作与应用

手部静脉输液固定器的制作与应用

中空 型 ; 瓶 子平 放 于桌 面 , 除 朝 上 的一 面 ( 将 剪 宽度 约
当手背 或 腕部 静脉 输液 成 功 , 般 常规 固定 后 , 手 一 将 掌 放 于 固定 器 内 ,拇指 放 于缺 口处 ,再将 两 侧绳 带 系好 ( 紧 适度 )此 手 部静 脉输 液 固定 器也 可 以用于肘 部 静脉 松 。
使 用 止 血 带 替 换 听 诊 器 的 老 化 胶 管
2 6 7 济 南 军 区 青 岛 第 二 疗 养 院 口腔 中 心 601
【 关键 词 】 止 血 带 ; 听诊 器 ; 管 胶
张 雯
听诊器 经 过较 长 时间使 用 后 ,与 其 连接 的胶管 会 出 现 不 同程 度 的老 化 现 象 , 现为 胶 管 质地 变硬 、 性差 , 表 弹 会 出现 破裂 或胶 管腔 粘连 等 问题 。 常扭 曲放置 时 , 经 听诊
加舒 适度 ) ;分别 将 缺 口左 右 两边 剪 成 相对 称 的 4 长方 个
形小 孔 ( 1B , 后 穿 绳 ; 缘 用 胶 布 贴 好 , 图 )然 边 以免 划 伤 , 必 要 时 可以在 固定 器两 侧 和底 部 打一 些 小孔 ,使其 促进
汗液排 出。
① 固定效 果满 意 , 减少 患者 痛苦 及保 护 血管 。 ②减 少
1 方 法
用 氯仿 涂 抹 , 待浸 透后 便可 去净 。
2 优 点
① 材料 易取 、 作简 单 、 制 方法 实用 、 约成本 。 连接 节 ② 良好 不易 脱 出 , 方便 临床 护理 工作 。
f 稿 日期 :0 0 0 — 7 收 2 1- 5 0 )
现 听 诊 器 的 金 属 部 件 粘 有 难 以 去 除 的 老 化 胶 质 时 , 可 采

静脉输液的基本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的基本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的基本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清洁双手,戴好手套,将输液包装撕开并确认无污染,准备好输液器、静脉针、橡皮塞、贴纸等所需材料。

2. 准备患者:让患者坐或躺下,选择适当的输液位置,通常在手背或前臂的静脉较好。

3. 寻找静脉:用消毒液消毒静脉输液部位,然后用一只手将输液位置固定住,另一只手用拇指和食指逐渐推动皮肤,以找到静脉,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找到。

4. 浅表静脉穿刺:选用适当尺寸的静脉针,然后将针头平行于静脉插入皮肤,当血液出现在针头时,表示成功进入静脉,再将针管与静脉保持一定角度,并用橡皮塞固定针头。

5. 给药检查:将输液器与针头连接好,打开输液器的滴管,检查药液是否正常流动,无异常情况后继续操作。

6. 固定输液:用纱布或透明敷料固定针头和输液器,避免移位或污染。

7. 观察患者反应:操作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
确保安全。

8. 完成后注意事项:输液结束后,关闭滴管,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液清洗穿刺点,按压止血,并用贴纸覆盖伤口,确保无血液渗漏,最后嘱咐患者多饮水、避免碰水等注意事项。

以上为静脉输液的基本操作方法,操作时要注意消毒、穿刺技巧、药液流量、固定和观察等细节,以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在操作前最好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循医疗机构的规范操作流程。

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保暖固定法

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保暖固定法

小儿手部静脉输液保暖固定法作者:陈梅香,付达东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1期陈梅香付达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1.067小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除选择头皮静脉外,常选用四肢周围静脉进行穿刺,尤以手部静脉居多。

良好的穿刺水平和妥善的固定方法是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临床上常使用传统的夹板固定法,即将小儿手指伸直,平放在夹板上固定。

对于≤4岁的小儿,由于缺乏自主表达能力,自制力低,加之血管细小、输液速度相对缓慢、时间长、好动等原因,常常在穿刺成功后因挣扎、抵抗,使胶布松脱导致针头移位、输液外渗,特别在秋冬季节,因外界气温较低,输液过程中小儿手部又需长时间暴露在外,穿刺侧手部寒冷不适,导致小儿烦躁、哭闹,使得手部与夹板之间的抵触进一步加重,针头滑脱后液体外渗,重复穿刺率明显提高。

输液渗漏引起的反复穿刺是儿科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寒冷季节如何妥善保暖固定,提高舒适度,降低二次穿刺率,是儿科护理人员探讨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科于2013年11月~2014年3月对≤4岁的小儿手部静脉输液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输液器具1套、消毒用品、棉签、输液敷贴、3 L医用透明胶带、止血带、100 ml聚乙烯空输液瓶、一帖热(13 cm×10 cm)。

2方法收集100 ml聚乙烯空输液瓶,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备用。

静脉穿刺前取100 ml聚乙烯空输液瓶1个,将一贴热撕掉包装袋后贴在输液瓶上,然后核对穿刺。

小儿手部静脉穿刺成功后,先拿输液敷贴局部固定针头,再将输液瓶(贴有一贴热的空输液瓶)瓶口朝外平行置于小儿手掌下,注意五指伸展,自然放松,然后用长约20 cm的3 L医用透明胶带分别固定掌指关节、腕关节,使小儿手部固定呈自然半握拳状态,视小儿的合作程度再增减胶布量,注意力量适当,保证稳固。

3讨论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与固定技巧

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与固定技巧

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与固定技巧总结760例患者行手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与固定技巧,认为自然放松被穿刺手,从血管上方直接刺入静脉,改变右手拇指和食指的不同持针手法,便于改变进针角度,可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采用四贴法固定静脉留置针,牢固、美观、方便,延长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标签: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操作技巧由于静脉留置针有利于保护病人血管,活动影响少,更重要的是便于维持静脉通路,用于紧急抢救及间断给药,同时操作简便,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已作为一种理想的静脉给药途径,广泛应用于临床,得到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认可。

留置针的设计、穿刺和固定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改进。

2009年12月至2011年2月,我科760例患者使用手背静脉行留置针穿刺,我们对穿刺方法和固定技巧进行了探讨,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60例,男406例,女354例,年龄16至87岁,平均年龄46岁。

留置部位均为手背静脉,留置时间3天。

使用材料为美国BD公司生产的Intima ⅡTM密闭静脉留置针22G、24GY型,3M医疗产品供应的型号为6cm×7cm透明敷贴和内附输液贴两条。

2 方法2.1 充分作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1)个人准备:操作者洗手、戴口罩,良好的心理素质;(2)用物准备:包括药物、静脉穿刺用物、静脉留置针和固定材料;(3)病人准备:根据病人情况告知留置针作用、注意事项、保留时间,嘱病人排空大小便,保持体位舒适;(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安全。

2.2 充分评估病人的血管状态: 选择粗、直、弹性好、方便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

根据血管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主张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选用细、短留置针,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机率[1]。

2.3 穿刺技巧: 采用自然状态静脉穿刺法。

被穿刺手放于自然状态,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紧止血带,操作者先松动留置针外套管,充分转动针芯,常规消毒皮肤8×8cm,嘱病人自然放松被穿刺手,手向掌心方向弯曲成弧形1300[3],操作者左手拇指和其余四指放于病人手背两侧,紧握病人并拢四指或五指,绷紧血管下端皮肤,使血管充盈固定,右手拇指和食指呈上下方向持针,与皮肤呈30﹣45°角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食指和拇指呈前后方向持针,降低角度以5°角平行进入,沿血管前行2﹣4mm ,以确保外套管进入到静脉内再送管。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

压脉带的使用方法
在医疗中,护士在找静脉输液或采血的时候有一个橡皮管勒紧的,使血量充盈然后静脉显现的,那根管子叫止血带,又叫压脉带。

医用压脉带在实施清洗消毒的时候,可保证消毒效果,有效的防止院内感染,还可以减轻临床护工们的工作量,在输液的时候还能避免血流止不住,还可以止血,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

一、前臂静脉操作方法
1、一根绑在肘关节处,另一根绑在腕关节下,在前臂的背侧可以看到靛蓝色的静脉,见下图箭头所示。

用右手食指横向来回触摸皮下若隐若现的静脉,能感觉到静脉的弹性。

2、选择走向相对来说比较直的一段静脉进行穿刺,穿刺时要考虑到进针后导管固定的方向和对患者活动的影响。

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 用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二、手背静脉操作方法
该方法也可用于手背静脉穿刺。

操作时压脉带一根扎在腕关节上方, 另一根扎在2至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

静脉输液埋针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埋针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埋针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埋针操作方法如下:
1. 洗手:务必事先洗手,并戴上手套。

保持清洁是防止感染的关键。

2. 选择穿刺部位:一般情况下,选择手背或手臂内侧的静脉供给点,因为这些部位静脉较为明显且较容易穿刺。

3. 准备穿刺材料:准备好静脉穿刺针、输液管、输液器、消毒棉球、无菌药膏等。

4. 皮肤消毒:用酒精棉球擦拭穿刺部位的皮肤,从穿刺点向外作圆周运动,以保持消毒区域。

5. 固定穿刺针:用一只手拉紧皮肤,另一只手将静脉穿刺针插入皮肤,直至血液从针腔中进入输液管。

确认成功后,用胶布或透明敷料固定穿刺针。

6. 管路连接:将输液管连接到穿刺针上,并保持密封。

7. 开始输液:打开输液器的调节阀,慢慢开启滴速,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8. 监测输液情况:在输液过程中,不断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输液情况,确保
输液正常进行。

9. 输液结束:输液结束后,关闭输液器调节阀,拔出穿刺针。

将穿刺点再次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10. 记录:详细记录该次输液的相关信息,如穿刺时间、输液液体种类、滴速等。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静脉输液埋针操作时,操作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培训和经验,且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感染风险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操作方法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操作方法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操作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预备:准备需要使用的器材,包括静脉留置针、输液器、消毒剂、棉球、透明胶带等。

2. 消毒:用消毒剂擦拭接口的皮肤,通常是在手腕内侧或手背上选择静脉留置点。

3. 结扎:用一根橡皮带或绷带,将静脉留置点以下的皮肤固定住,使静脉鼓胀,有利于输液。

4. 插针:将静脉留置针取出,迅速扎入皮肤上方准备好的点位,保持稳定后,推入静脉内。

5. 检查:连接好输液器及管道后,用手指或步步器轻轻压住针口,观察是否有血液回流。

6. 固定: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避免其晃动或脱落。

7. 输液:将输液器与静脉留置针连接,开启滴液调节器,以合适的滴速输液。

8. 观察:密切观察患者输液反应,确保没有异常反应或并发症。

9. 完成:输液结束后,关闭滴液调节器,拔出静脉留置针,用棉球轻压在针口处,再用透明胶带包扎好。

10. 清理:将用过的器材进行妥善处理,保持环境整洁。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抖动静脉留置针,以免刺激或损伤血管壁;勿把静脉留置针过深插入,以免刺破血管背壁;务必注意洁净操作,避免感染。

如果遇到插针困难或不熟练操作,应请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临床手背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

临床手背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
王有 花
( 山煤 电集 团公 司职工总医院 自家庄分院 , 西 山西 太原 0 0 2 ) 30 2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临床 上手 背静脉 输液 患者 的护理要
通过对手背静脉输液患
功后 , 要固定好穿刺点下方 的皮肤 , 防止血管被牵拉滚动 , 同时 做好针柄 固定 以防针尖 滑出血管外。
作者 简介 : 王有花 , 本科, 女, 护师。
E-m al 01 i1 250 5 @ qqc r : 6 41 .o n
2 . 血管疼痛 由于长期多 次穿刺 ,寒冷 或低血压 引 .1 2
起。 遇到这种情况 , 应给予局部 热敷 和全身保暖 , 也可在输液过 程中给予局部血管封闭治疗 , 生理盐水 5 +地塞米松 25 , mL .mg
点, 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 1 9 886例次手背静脉输液患 者的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总结 。 结果
21 年老患者血管本身弹性较差 ,血管坚硬易滚动 , .2 . 穿
刺时扎止血带位置距 离穿刺点 近一 些 ,左手拇 指固定血 管下 端, 进针角度为 3 o , O 采用梁孝梅等研究 的负压进针法圜 。 21 失血或休克患者 的血管空虚 、 .. 3 扁平 、 不充盈 , 穿刺 在 前需热敷 、 按摩 、 轻拍 局部血 管使其充 盈 ; 穿刺 时用 上挑进 针 法。 营养不 良、 贫血 、 慢性 消耗性疾病患者的血管脆性高且充盈
不能缓解 者可在静 脉血管 内滴入 0 %~%普鲁卡 因 2 L . 1 5 。 m
2 . 药液外漏 .2 2 由于各种原 因针头脱 出或刺破血 管致 使 药液漏入皮下 , 发现后应重新穿刺 。如果一般 的药物外漏发
基层医学论坛 2 1 年 6 02 月第 l 卷第 1 期 6 8

握手法在手背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握手法在手背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2 结 果
2 . 1 两 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比 较: 详见表 1 。
2 . 2 两组患者穿刺疼痛程度 比较 : 详见表 2 。
表 1 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比较 ( 例)
次性使 用袋式输 液器(自带 7号头皮针 ) 。
1 . 2 方 法
1 . 1 操作方法 : 采用 自身对 照法。由同一名 技术操 作熟练 的护师在 2 d内对 1 6 0例患 者分别采用 握手法 与握拳 法进行 静脉输液 。穿刺静 脉均选 择手 背静脉 , 从远 心端 至近 心端依
3 O 。 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人皮下 , 再 沿静脉走 向滑行刺人 静
3 讨 论
脉, 见 回血 , 可再 沿静 脉走行 进针少 许¨ 。固定 好针柄 , 松 开
止 血带 , 打开调节 器。待液 体滴 入通畅 、 患者 无不 舒适 后 , 用 输液敷 贴( 或胶布 ) 固定针柄 , 固定针眼部位 , 最后将针 头附近 的输液 管环绕后 固定 。 1 . 2 . 3 对照组 : 采用握 拳 法。常规 消毒皮 肤 , 患者 手 掌面 向
吉林医学 2 0 1 4年 1 2月 第 3 5卷 第 3 6期

8 2 1 7・
握 手 法( 重庆市黔江 区城东街道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康复部 , 重庆
黔江 4 0 9 0 0 0 )
要】 目的 : 探讨握手法在手背静 脉输 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 选择社 区住 院患者 1 5 0例 , 采用 自身对照法 , 2 d内分别
为成 功 。
功后不会 因为松拳牵 拉皮肤 和静 脉 , 导致 针尖 刺破 血管或 脱 出血管外使穿刺失败 , 可降低皮 下 淤血发生 。采 用握 手法 可 显 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且有利于血管保 护 , 提 高同一血 管

静脉留置针固定教你两招!

静脉留置针固定教你两招!

静脉留置针固定教你两招!静脉留置针固定不牢固原因分析:1.消毒液未干即行固定;2.固定时操作不当,未做到无张力粘贴;3.固定时未进行良好的塑形;4.使用胶布过多,不利于临床观察,欲速不达;5.静脉留置针导管座或正压装置压迫穿刺点。

(图片由作者提供)成人使用静脉留置针固定法1.以穿刺点为中心,注意无张力持贴膜,无张力垂放,贴上贴膜后,按照留置针走形对贴膜进行塑形固定(轻捏敷料下的导管接头突出部位及隔离塞),使敷料与接头、隔离塞和皮肤之间充分粘合。

然后用指腹轻轻按压整片敷料,使皮肤与敷料充分接触。

2、延长管与穿刺血管呈U型固定。

延长管U型固定能避免接头对穿刺静脉造成的压迫,以免长时间压迫影响血流回流。

3、输液接头高于导管头端,输液结束后将封管夹夹在靠近穿刺点位置,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留置针回血、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4、高举平台法固定输液接头,避免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

5、记录穿刺时间,日期,穿刺人姓名。

(图片由作者提供)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法1. 透明贴膜应将完全贴于手背部;2. 透明贴膜为无张力、竖向或横向塑型固定;3. 敷贴注明穿刺日期、时间及签名;4. 输液接头应高于穿刺点;5. Y 型接头端帽应朝外侧,带肝素帽的输液接头与血管平行;6. 连接头皮针后固定;7. 胶布交叉或一字固定在皮肤上,避开肝素帽。

送你两个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小妙招!1.取患儿自己的一双干净棉袜,裁剪成5cm*8cm圆柱形,袜子环形包绕患儿手足用20cm胶布螺旋型缠绕在袜子上方,输液时将输液管固定于袜子上,输液完毕可保护留置针不被患儿自己拔掉,有效延长了患儿留置针的寿命。

2.自粘弹力绷带联合3M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使用1条透气胶带固定针柄,再使用3M透明贴将留置针的针管及针柄进行封闭式固定。

从穿刺部位开始将自粘弹性绷带缠绕在患儿肢体,选择适当的长度剪断,然后压住针柄将断口部分的绷带重叠在已缠好的绷带上,稍用力轻按重叠部分的绷带即可,包扎松紧度以插入操作者的食指和中指为宜。

小婴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技巧新进展

小婴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技巧新进展

小婴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技巧新进展摘要】目的探讨小婴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技巧。

方法将7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助手握持幼儿手背以扩大支撑面进行穿刺和弹力网帽辅以纱块固定法。

结果两组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

结论助手握持幼儿手背以扩大支撑面进行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采用弹力网帽辅以纱块固定法使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不易脱落。

【关键词】小婴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在临床上小儿留置针由于对血管刺激小,疼痛轻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活动,不仅减轻了小儿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还方便于治疗用药,目前已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代换产品,现在我国已普遍使用,特别是在儿科[1]。

对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一般选择头部的颞浅静脉和正中静脉、足部的大隐静脉和足背静脉、手部的手背静脉, 手背静脉留置针暴露部位少、不影响穿脱衣物,不影响婴儿保暖,且容易观察,因此,手背静脉留置针可作为四个月以下小婴儿静脉输液首选。

手背浅静脉较为发达,数目多,相互吻合成静脉网,网的桡侧汇集向上延续为头静脉,网的尺侧汇集成贵要静脉。

穿刺中一般首选尺侧的浅静脉,次选桡侧的浅静脉。

对于小婴儿手背静脉的穿刺,由于小儿穿刺操作时不配合,血管管腔小,手又太小穿刺者掌握不好力度;另外小孩的手活动很频繁,在临床上常会遇到穿刺失败和留置针不慎脱落致患儿出血、疼痛,引起家长紧张;使用的透明敷贴能起到防水封闭的效果,但会引起患儿皮肤瘙痒等不适,易使患儿哭闹致脱落。

鉴此,我科采用助手握持患儿手背扩大支撑面以提高穿刺成功率,采用弹力网帽辅以纱块进行固定,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将7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其中男25例、女45例,年龄1个月~4个月,平均2±0.5月。

静脉输液时如何正确固定输液管

静脉输液时如何正确固定输液管

静脉输液时如何正确固定输液管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和护理场所。

正确固定输液管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静脉输液时如何正确固定输液管,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一、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在固定输液管时,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固定材料以确保固定的牢固性和舒适性。

常见的固定材料有透明敷料,绷带,胶带等。

透明敷料透气性好,不易引起感染,适用于敏感皮肤的患者。

绷带可以调节松紧度,而且使用方便。

胶带粘性强,但对皮肤敏感的患者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

二、清洁皮肤在固定输液管之前,我们需要先清洁皮肤,确保输液部位干净卫生。

可以使用清洁剂或者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同时,在清洁皮肤时要温柔小心,避免刺激皮肤和导致不必要的疼痛。

三、正确固定输液管接下来,我们需要正确固定输液管,使其稳固可靠。

具体步骤如下:1. 将输液管以45度角固定在穿刺点处,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手腕,使输液管保持张力。

另一只手要稳住输液管的其他部分。

2. 使用透明敷料固定输液管的穿刺点。

先将敷料从中间剪开,使其成为一个“T”形。

然后,用双手将敷料张开,将其中的透明膜覆盖在穿刺点上。

最后,将敷料上的另外两个贴片粘在输液管的两侧。

这样可以有效固定输液管,还可以观察穿刺点的情况。

3. 使用绷带或者胶带固定输液管的其他部分。

将绷带或者胶带环绕输液管和患者的肢体,并适当调节松紧度。

绷带或者胶带固定的要紧密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流和引起不适。

四、定期观察固定情况固定输液管后,我们要定期观察固定情况。

检查敷料、绷带或者胶带是否有松动,以及输液管是否有下垂或者滑落的现象。

如果发现松动或者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五、注意维持患者的舒适度在固定输液管时,我们要注意维持患者的舒适度。

要保证输液管处于自然状态,不要过紧或者过松。

在固定时要温柔小心,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多的疼痛和不适。

另外,还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需求。

静脉输液的穿刺部位选择和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静脉输液的穿刺部位选择和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静脉输液的穿刺部位选择和操作步骤是怎样的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操作,通过将药物或液体注入人体静脉以达到治疗和营养的目的。

在进行静脉输液前,正确选择穿刺部位以及熟练的操作步骤十分重要,下面将对静脉输液的穿刺部位选择和操作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在选择静脉穿刺部位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静脉的粗细、可见度好坏、部位的合适性和穿刺的便捷性。

一般来说,下肢的静脉粗细适合较大流量输液,上肢的静脉粗细适合小型流量输液。

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有手背静脉、前臂静脉、肘窝静脉以及足背静脉等。

1. 手背静脉:手背静脉是较为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之一,适用于流量要求较大的输液,如输液速度较快或药物浓度较高的情况。

手背静脉比较明显,易于观察和穿刺,而且手背静脉的位置相对固定。

但是,手背静脉通常用于成人,对于儿童或特殊情况下需要考虑其他部位。

2. 前臂静脉:前臂静脉是较为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之一,在流量较小的输液或需要长时间输液的情况下适用。

前臂静脉较为粗细,而且该部位比较平坦,操作相对较容易。

前臂静脉的穿刺风险相对较低,较少出现穿刺失败或滞留导管后产生并发症。

3. 肘窝静脉:肘窝静脉是位于手臂内侧的一个主要穿刺部位,适用于流量要求大的输液或需要进行临床操作的情况。

肘窝静脉相对较粗,较容易清晰可见,操作方便,但因为位于关节弯曲的部位,需谨慎穿刺以避免关节屈曲引起的不便。

4. 足背静脉:足背静脉适用于需要大流量输液的情况,也常用于儿童或缺乏其他部位的静脉穿刺选择。

足背静脉清晰可见,操作相对容易。

但足背静脉较为细小,需小心操作以避免损伤。

二、静脉穿刺操作步骤静脉穿刺操作需要经过严谨的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成功。

1. 准备工作:在进行静脉穿刺之前,护理人员需准备好相应的操作器具,如针头、输液管、消毒液等。

同时,还需进行个人卫生消毒,包括洗手和佩戴手套。

2. 穿刺部位准备:根据事先选择好的穿刺部位,清洁皮肤,使用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

静脉输液使用医用输液贴“V”型固定的方法

静脉输液使用医用输液贴“V”型固定的方法

周巧丽: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收稿日期:2019-05-29

药杯的开放口内,然后将杯盖沿相邻两条弧形弯折线和其中间
单,杯盖易于开关,便于放入和取用药物,而且杯盖与杯体一体
的一条横向折线向杯体内折弯,杯盖即形成具有三个凹陷区且
痛苦。 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医用输液贴平行固定,容易固定不牢、
针柄松动。 目前临床上许多护理人员采用输液贴交叉固定的方

[1]
,即最后一条输液贴置于针柄从下往上交叉固定,此方法
能较为牢固地固定针柄,但由于是将胶布有黏性的一面朝上把
胶布从下往上送,在固定这条胶布的过程中会不断地粘贴头皮
针管,容易牵拉针头,有针头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的风险,并
的杯盖。 需要打开药杯时,向上牵拉杯盖上的拉手即可,操作简
( 本文编辑:曹思军)
当代护士 2020 年 6 月第 27 卷第 18 期( 下旬)
· 189·
分隔式零件盒在术中带药摆放管理中的应用
蔡 璐 林晓虹 杨 英
药品管理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药房将明日
2 方法
手术患者术中用药发放至科室后,由病区护士执行管理,存在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药杯相比开放式药杯具有的有益效果
供一种防倾倒药杯解决了药物受潮、药效降解、药物污染等常年
为:①该药杯可密闭,当需要封闭药杯时,将杯盖沿相邻两条弧
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暂存药物,便于患者和护理人员使用,即
形弯折线和其中间的一条横向折线向杯体内折弯即可形成封闭
将需要大量临床试验以证实临床应用价值,便于社区推广。
将分隔式零件盒放置在治疗室操作台上的指定位置,每日
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隐患,骨科临床工作中,每天要面临大量手

小儿手背半握拳状静脉输液

小儿手背半握拳状静脉输液
阑尾炎 、 腹膜炎等 , 要努 力做 到早期彻 底治疗 , 除感染性 病 消
因。
时间至少 1 ( 留一夜效果更好 )使药物到达肠黏膜 , 保 h , 促进炎 症的吸收, 消除患者顾虑 , 积极配合治疗。
2 饮食指导 . 6
①增加营养 , 补充维生素 C及微量元素 ,
3 效 果评 价
中 西 医 结 合 的 原 则 。 常用 中 药 有 血 府 逐 瘀 胶 囊 , 科 止 带 片 妇
全 面的认识 , 在心理上 、 为上都能 自觉配合 医疗 护理工作的 行
顺利完成 , 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参 考 文 献
等_ 1 】 。汤剂有血府逐瘀 汤 , 肾调气 汤。汤剂每 日 2次 , 温 每次 10m 宜温热饭后服 , 0 L, 以免刺激肠 胃, 西药有 乌西环素 、 阿奇 霉素等 。中药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 的主要方法 , 有些患者不
态, 避免了使用夹板 固定时手指伸直 , 造成静脉弯 曲或针头紧 贴血管壁而致使液体输入不畅的弊端 。
参考文献
使用 夹板 固定效果 不佳 。我们采取 了半握拳状 固定法静脉输
液, 解决 了这一难题 。
1 材 料
பைடு நூலகம்
[ 黄凌. 自 1 】 3 粘弹力绷带固定小儿静脉穿刺针应用体会【 . M J 中华现代 J
间穿过 , 送人手掌心 至小指外侧 , 时患 儿的大拇指和 4个手 此
指 自然握住针管 , 呈半握拳状。使针管 的一端暴露在食指和大 拇指的外面 , 针管 的另一端暴露在 小指外侧面 , 然后用胶布 由 针管的一侧经过穿刺针头 的固定部位向针管 的对侧拉 , 拉时松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手背静脉输 液的固定方法。方法

手背静脉输液新法固定

手背静脉输液新法固定

手背静脉输液新法固定
张宝英;卞红梅;徐丽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年(卷),期】2005(019)004
【摘要】@@ 手背静脉是静脉输液最常选择的部位.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头皮针后,有时出现输液不畅或不滴,多由于头皮针软管打折所致.我们尝试将固定法进行了改进,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改进后的输液固定方法:固定针柄后将头皮针软管由下向上反折成U型,在遮盖针眼的同时固定头皮针,将头皮针软管旋转成O型固定,然后固定头皮针软管末端与输液器连接处.通过对临床300余例病人观察,发现此法有如下优点:①简单易行;②固定美观、牢固;③无一例因头皮针软管打折而出现液体不滴现象;④病人可自由活动手臂,渗漏发生率低;⑤病人感觉舒适.
【总页数】1页(P297)
【作者】张宝英;卞红梅;徐丽
【作者单位】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
院;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种小儿手背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比较 [J], 廖云英;罗芳
2.采用就诊卡固定小儿手背静脉输液的应用体会 [J], 杨瑞锦;徐炎
3.儿科手背部、头部静脉输液固定的临床体会 [J], 陈虹
4.手背静脉输液新法固定 [J], 张宝英;卞红梅;徐丽
5.儿童手背静脉输液固定新法 [J], 张桂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指静脉穿刺技巧及固定方法

手指静脉穿刺技巧及固定方法

手指静脉穿刺技巧及固定方法【关键词】静脉穿刺技巧固定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也是临床给药的主要方法之一。

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应用,而且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临床护士对于一般的静脉,做到一针见血并不难,但对于慢性病多、皮肤松弛、皮下组织少、血管脆性大、弹性下降、长期输液的患者,手背静脉因反复穿刺,损伤非常大,使用手指两侧的小静脉反而成功率较高,但需要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及固定方法。

1操作前护士准备要求护士要有耐心。

负责静脉输液的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病房时面带微笑,主动和患者打招呼,消除紧张感,穿刺时,有意识地找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尽可能分散患者对穿刺部位的注意力,使其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接受治疗[1]。

患者准备因慢性病、皮肤松弛、皮下组织少、血管脆性大、弹性下降、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疼痛的刺激造成心理承受力下降,穿刺时多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从而导致血管痉挛收缩,护士可在每次输液前告知患者用温水或热水袋湿敷手背,这时表浅小静脉均可迅速充盈,利于穿刺[2]。

用物准备止血带尽可能使用柔软的材料,不宜过紧、过长时间地绑扎手臂,不拍打血管,以免血管局部压力增大,加重脆性,造成进针时血管猛然释放压力,血液瞬间冲入皮下导致穿刺失败。

选择锐利、无弯曲、无钩、型号合适的头皮针为宜,最好是号头皮针。

2操作中血管选择技巧由于手指的血管不能象手背血管那样粗、直、有弹性而是细、短、脆、滑、弯曲、多在指关节上,尽量选者略充盈的血管,可行静脉逆行穿刺,易于固定。

由于向心输注时,即使穿刺成功也存在固定困难等问题,导致穿刺失败,增加病人痛苦。

操作手法技巧扎止血带,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护士掌心向下,紧握患者手指根部及手指,拇指、食指分别在患者手指两侧,绷紧手指皮肤,按常规消毒后,嘱患者把手伸直而不是握拳,用左手握住病员手指,拇指绷直血管下端,右手捏紧头皮针手柄,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在选择的穿刺点下方~处以15°~20°进针,进针时力度相对要大,进针快稳准,宁浅勿深,整个进针过程不要停顿,一气呵成,控制在1s之内,进入皮下后,迅速压低头皮针成5°(静脉深浅与进针角度成正比),向前进针,见回血后再继续沿血管延伸部分略进~,这种方法既可降低进针的疼痛感、又不易把血管刺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背静脉输液的新型固定方法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一科叶琳胡光菊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的方法,常选用手背为穿刺部位,穿刺后常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因各种原因潜存胶布松动,针头固定不牢,致重复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还因输入液体温度比患者自身的体温低,液体输入量稍大时,可致患者输液的肢体发凉疼痛,静脉痉挛,致使患者感觉到不舒适及液体输入不畅。

我科于2011年11月至今采用新型固定手背静脉输液,解决了以上不足。

现将固定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
静脉穿刺成功,先用敷贴固定针柄及
裸露在穿刺部位的针梗,然后将输液管按
顺时针的方向绕到穿刺部位邻近的手指上,
用敷贴固定在穿刺部位附近。

固定好后,
将输液的肢体放在腹部或临近的肢体附近,
用被子盖好。

(如图所示)
2、优点:
(1)利用自身的肢体作为支点环绕固定,使针头与穿刺部位固定更牢固。

(2)合理利用传导热的原理,增加了输液管道与自身肢体
的接触面积,提高液体的温度,使输入的液体更接近自身的体温,减轻了患者输液的不适感,降低了静脉痉挛的发生。

(3)避免了靠近针头的输液管道反折及迂曲,保证液体输入通畅。

(4)此固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