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详情)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详情)大学物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代码:00102000授课学时:3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后继课程:近代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在科学技术、工程应用和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热学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力学: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万有引力定律等。
2.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路等。
3.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
4.热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物理学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内容涵盖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课程代码:000000000000000001课程时长:16周授课教师:__X适用专业:物理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授课内容:主题1:质点运动学内容: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包括质点、位置、速度、加速度、轨迹等。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等。
教学资源:PPT、实验器材等。
评估方法:作业、实验报告、考试等。
主题2:牛顿力学内容:牛顿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
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索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总学时136学时,讲课102学时,习题讨论课26学时,演示实验8三、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1、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1:2;平均周学时:4。
2、本课程是公共基础课,分连续两个学期完成。
3、在教学中注意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四、对于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物理类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的读书笔记、小结或小论文。
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科学抽象、类比联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问题的特征、性质以及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并用物理语言和基本数学方法进行描述,运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五、对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求实精神——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2.创新意识——通过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物理学家的成长经历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
3.科学美感——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所具有的明快简洁、均衡对称、奇异相对、和谐统一等美学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观,使学生学会用美学的观点欣赏和发掘科学的内在规律,逐步增强认识和掌握自然科学规律的自主能力。
六、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模块1力学:第一单元质点运动学第一讲质点运动的描述,第二讲圆周运动与一般平面曲线运动,第三讲相对运动基本要求:1、质点运动的描述(1)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及表达式,能够从已知的运动方程求导得到速度、加速度;同时能够从已知的速度或加速度积分得出运动方程。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基础物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物理课程是以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的应用为内容的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在大学物理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必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是高等学校理科非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高等学校中开设物理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象、其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个全面的了解。
学好大学物理课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机关报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在大学物理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必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初步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独立地阅读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教材,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出条理较清晰的笔记、小结或读书心得。
2.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并能够根据物理概念、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主要的因素,略去次要要素,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简化。
3.会运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与已知典型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质点的运动第一节质点和参考系。
第二节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第三节描述质点运动的坐标系。
第四节牛顿运动定律。
第五节力学中常见的力。
第六节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第二章功和能第一节功和功率第二节动能和动能定理第三节势能第四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三章动量及质点角动量第一节动量和动量定理第二节质点系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第四节碰撞第四章角动量守恒定律第一节力矩第二节质点角动量守恒定律第五章刚体力学第一节刚体的运动第二节刚体动力学第三节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第六章流体力学第一节流体的压强第二节理想流体及其连续性方程第三节伯努利方程第七章振动和波第一节简谐振动第二节简谐振动的叠加第三节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第四节波的基本概念第五节简谐波第六节波的能量第七节波的干涉第八节多普勒效应第八章狭义相对论第一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第二节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第三节狭义相对论动力学第九章气体动理论第一节气体动理论和理想气体模型第二节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第三节理想气体的内能第四节速率分布函数第十章电荷和静电场第一节电荷和库仑定律第二节电场和电场强度第三节高斯定理第四节电势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第五节静电场中的金属导体第六节电容和电容器第七节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第八节静电场的能量第十一章电流和恒磁场第一节恒定电流条件和导电规律第二节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第三节毕奥一萨伐尔定律第四节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第五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六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第七节磁介质的磁化第十二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基本规律第二节自感与互感第三节磁场能量第四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第十三章电路第一节基尔霍夫定律第二节交流电的基本概念第十四章波动光学第一节光波及其相干条件第二节分波前干涉第三节分振幅干涉第四节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衍射现象第五节单缝和圆孔夫琅和费衍射第六节衍射光栅第七节光的偏振态第八节偏振光的获得和检测第十五章波与粒子第一节黑体辐射第二节电光效应第三节康普顿效应第四节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量子理论第五节微观粒子的波动性第六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第二十一章核物理简介第十八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节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第三节卡诺循环第五节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安排与方式大学物理是一门基础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大学物理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一门学科。
一个合理的物理教学大纲是确保学生接受全面而系统的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探讨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其应包含的内容。
正文内容:1.学科概述1.1物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1.2大学物理学的特点和重要性1.3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基础知识与理论2.1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和量纲2.2物理学的数学工具2.3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性质2.4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和公式3.实验与实践3.1实验方法和技巧3.2常用仪表的使用和操作3.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3.4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的撰写4.物理学的分支和应用4.1经典力学4.1.1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4.1.2力学定律和运动的定量描述4.1.3质点和刚体的运动4.1.4动能、功和能量守恒定律4.2热学与统计物理学4.2.1温度与热量4.2.2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过程4.2.3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的关系4.2.4热机和热力学效率4.3电磁学4.3.1静电场和电势4.3.2电场和电场强度4.3.3电荷和电荷分布4.3.4电流和电路分析4.3.5磁场和电磁感应4.4光学4.4.1光的本质和光谱学4.4.2几何光学4.4.3物质的光学性质4.4.4光的传播和波动理论4.5原子与核物理学4.5.1原子结构和性质4.5.2核物理学和放射性物质4.5.3核能的利用与应用5.教学方法和评估5.1创造性实践和问题解决5.2探究性学习和课堂讨论5.3数学描述与模型构建5.4虚拟实验与计算模拟5.5课程设计和学习成果评估总结: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物理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文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科概述、基础知识与理论、实验与实践、物理学的分支和应用以及教学方法和评估。
一个合理的大纲应能够确保学生全面理解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学生能够培养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A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具体学分课程总学时:具体学时授课对象:适用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大学物理 A 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3、了解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一)力学1、质点运动学(1)理解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等基本概念。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
(3)熟练掌握质点运动学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2、质点动力学(1)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理解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的概念,掌握惯性力的计算。
(3)掌握功、功率、动能、势能等概念及计算,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3、刚体的定轴转动(1)理解刚体的概念,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描述。
(2)掌握转动惯量的概念及计算,熟练掌握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热学1、气体动理论(1)理解理想气体的模型,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掌握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本质,了解能量均分定理。
(3)掌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2、热力学基础(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应用,理解热功转换的关系。
(2)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了解熵的概念及熵增加原理。
(三)电磁学1、静电场(1)掌握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的定义及计算。
(2)熟练掌握高斯定理的应用,理解电场线和电通量的概念。
(3)掌握电势的定义及计算,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思维、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在物理学科以及其他理工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3、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涵盖以下内容:1、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方法的选择等。
2、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如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电流等。
3、力学实验:包括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等。
4、热学实验:研究热力学过程,如热传导、热辐射等。
5、电学实验:研究电路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感的测量等。
6、光学实验: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等规律。
7、现代物理实验:涉及量子力学、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目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讨论与总结: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进行课堂汇报,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评估方式1、实验操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2、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实验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3、课堂讨论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安排为12周,每周一次,每次2学时,共计24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第1周:课程介绍与实验安全教育。
2、第2-3周:基本物理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课程理论课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70100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动漫软件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是高等学校理科非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高等学校中开设物理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象、其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个全面的了解。
学好大学物理课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相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在大学物理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必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初步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独立地阅读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教材,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和写出条理较清晰的笔记、小结或读书心得。
2.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并能够根据物理概念、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主要的因素,略去次要要素,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的简化。
3.会运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与已知典型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绪论(1 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物理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第一篇力学(9 学时)第1章质点运动学(3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位置适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能借助于直角坐标系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速度、加速度。
能借助于极坐标计算质点作圆周运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1 参考系坐标系质点1.1.1参考系1.1.2坐标系1.1.3质点1.2质点的位矢、位移和速度1.2.1质点的位置坐标和位置矢量1.2.2运动方程与轨道1.2.3质点的位移1.2.4速度1.2.5速度的分量形式1.3质点的加速度1.3.1加速度定义1.3.2加速度的分量形式1.3.3圆周运动2 1.4 运动描述的相对性伽利略变换1.4.1运动描述的相对性1.4.2伽利略变换思考题:1、位移和位置矢量有何区别?2、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3、速度和速率有何区别?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及牛顿力学中的守恒定律(6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牛顿运动三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能求解一维变力情况下质点的动力学问题。
2、理解力学单位制和量纲。
3、掌握功的概念及变力作功的变达式,能计算一维变力的功。
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概念。
会计算重力、弹性力和万有引力热能,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
4、掌握质点的动量定理。
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力学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求解简单系统在平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及牛顿力学中的守恒定律分析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求解简单系统在平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
2.1 牛顿运动定律2.1.1牛顿运动三定律2.1.2自然界中的常见力2.1.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2.2 功和动能定理2.2.1力的功2.2.2动能定理2.3保守力和势能2.3.1保守力与耗散力2.3.2势能2.4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2.4.1质点系的动能定理2.4.2功能原理2.4.3机械能守恒定律2.5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2.5.1质点的动量定理2.5.2质点系的动量定理2.5.3动量守恒定律2.5.4碰撞问题2.6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2.6.1力对参考点的力矩2.6.2质点对于参考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2.6.3角动量守恒定律2.7刚体力学基础2.7.1刚体运动的基本形式2.7.2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描述2.7.3刚体定轴转动定律2.7.4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思考题:1、有人说:人推动了车是因为推车的力大于车反推人的力?这句话对吗?为什么?2、摩擦力是否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3、在门窗都关好的开着的汽车内,漂浮着一个氢气球,当汽车向左转弯时,氢气球在车内向左运动还是向右运动?4、你自己身体内的质心是固定在身体内的某一点吗?你能将质心移至身体外吗?5、动量守恒时,角动量一定守恒吗?角动量守恒时,动量一定守恒吗?6、有一个固定轴的刚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当合力为零时,对转轴的合力矩一定为零吗?当合力矩为零时,合力一定为零吗?第二篇电磁学(26学时)第6章静电场(10学时)教学目的:1、理解库仑定律和电学单位制。
2、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和电场的叠加原理。
根据电荷的分布能计算电场强度的分布,理解电偶极子和电偶极矩的概念,能计算电偶极子在均匀电场中的力矩。
3、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4、理解静电场力作功的特点及静电场的环路定理,掌握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由电荷的分布,根据电势叠加原理会计算空间电势的分布。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章关于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容等的定义及基本概念;场强迭加原理、高斯定理等基本定律极其应用;场强与电势梯度的关系;掌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条件和方法以及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
6.1 电荷库仑定律6.1.1电荷6.1.2库仑定律6.1.3电力叠加原理6.2 电场强度6.2.1电场6.2.2电场强度6.2.3电场强度的计算6.3 高斯定理6.3.1电场线6.3.2电通量6.3.3高斯定理6.3.4高斯定理的应用6.4 环路定理电势6.4.1环路定理6.4.2电势差和电势6.4.3电势的计算6.4.4等势面6.5静电场中的导体6.5.1导体的静电平衡6.5.2电容和电容器6.5.3传导电流电动势6.6电介质中的静电场6.7静电场能6.7.1电容器储存的静电能6.7.2静电场能电场能量密度思考题:1、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中,当考察点距离点电荷的距离趋于零时,电场强度趋于无穷大,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怎样解释?2、电场线、电通量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如何?电通量的正负表示什么意义?3、如果在闭合的曲面上的电通量为零时,面上任一点的场强都等于零吗?面内没有电荷?面内没有净电荷?4、电场线能否在没有电荷的地方中断?为什么?5、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吗?场强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吗?第7章稳恒磁场(10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能由电流的分布计算空间磁感应强度的分布。
2、理解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
3、理解稳恒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理解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磁感应强度的条件和方法。
4、理解安培定律和洛仑兹力公式。
理解平面载流回路的磁矩的概念。
能计算载流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能计算载流回路在均匀磁场中所受的磁力矩;能分析运动电荷在均匀电场和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和运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章关于电通量的计算;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毕奥—萨伐定律、安培环路定理、安培定律;掌握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载流导线及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和运动问题。
7.1 磁场磁感应强度7.1.1基本磁现象7.1.2磁感应强度及洛仑兹力公式7.2 毕奥-萨伐尔定律7.2.1毕奥-萨伐尔定律7.2.2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7.3磁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7.3.1磁通量7.3.2磁高斯定理7.3.3安培环路定理7.3.4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7.4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7.4.1安培力公式7.4.2载流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矩7.4.3磁场的功7.5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7.6 介质中的磁场思考题:1、能否利用磁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力来增大粒子的动能?2、如果让一个质子在地磁场中一直沿着赤道运动,是向东还是向西发射它呢?3、在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一定的条件下,导体所受的安培力的方向和载流子的种类有无关系?4、磁场是不是保守场?5、一块永久磁铁落到地板上就有可能部分退磁?为什么?第8章变化的电磁场(6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会计算回路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热。
理解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2、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及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
3、理解电流系统的磁场和磁场能量密度,会计算简单电流系统的磁场能量。
4、了解涡电流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以及静电场与涡旋电场的区别和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的区别。
5、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及各方程的物理意义。
了解电磁场的物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自感和互感现象;电场、磁场的能量和场能密度;位移电流的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8.1 电磁感应定律8.1.1电磁感应现象8.1.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8.1.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8.2 动生电动势8.2.1动生电动势的产生8.2.2动生电动势的计算8.3 感生电动势8.3.1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8.3.2感生电场的性质8.3.3感生电场的计算8.4 自感和互感磁场能量8.4.1自感8.4.2互感8.4.3磁场能量8.5 位移电流8.5.1位移电流假设8.5.2全电流定律8.6 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8.7 电磁波的性质思考题:1、当电路中通有强电流,当突然打开刀闸断电时,就有一大火花跳过刀闸,试解释这一现象?2、用楞次定律说明为什么一个小的条形磁铁能悬浮在用超导材料做成的盘上?3、将形状完全相同的铁环和吕环适当放置,使通过两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这两个环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场是否相同?第二篇振动和波动(4学时)第三章振动和波动(4学时)教学目的:1、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特征,根据受力分析能建立简谐振动振动的微分方程。
2、掌握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
根据振动系统特征及初始条件,能确定振动方程中的三个特征量:振幅、初位相和圆频率。
3、理解旋转矢量法4、理解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生产率振动的合成规律。
5、了解两个同频率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
6、理解机械波产生的条件,了解波动与振动的联系与区别。
7、掌握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能根据波线上某一点的振动方程,写出波动方程。
8、理解波动的能量传播特征及波的能量密度能流和能流密度等概念。
9、了解波的惠更斯原理,理解角波的叠加原理,掌握波的干涉现象和相干波条件。
10、了解多普勒效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1、描述简谐振动的各物理量,旋转矢量法,弹簧振子,由初始条件写出一维谐振动的运动方程,谐振动的合成。
2、波动方程的建立;波能量及能流、能流密度;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波的相干条件;驻波。
3.1 简谐运动3.1.1简谐振动的特征3.1.2简谐振动的频率、振幅和位相3.1.3简谐振动旋转矢量的旋转矢量法方程3.1.4简谐振动的能量3.2 简谐振动的合成3.3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3.3.1机械波的形成3.3.2周期性机械波横波与纵波3.3.3球面波和平面波3.4 平面简谐波波的能量和强度3.4.1波长、频率和波速3.4.2平面简谐波的波形式3.4.3波的能量波的强度3.5 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3.6 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3.7 多普勒效应3.7.1波源不动,观察者运动3.7.2观察者不动,波源运动3.7.3波源和观察者同时相对于介质运动思考题:1、某质点在一个使它返回平衡位置的力作用下,它是否一定作简谐振动?2、在什么情况下,简谐振动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同号?什么情况下又是异号的?加速度为正值时,振动质点一定是加快运动吗?反之,加速度为负值时,一定是减慢运动吗?3、一个柱形木块浮于静水中,其侵入部分的高度为a,今用手指沿竖直方向将其慢慢压下,使其侵入部分高度为b,然后放手使其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