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17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7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文数(原卷版)

【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7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文数(原卷版)

广东省珠海市2017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文数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230}A x x x =--≥,{|22}B x x =-≤<,则A B =IA .[2,1]--B .[1,2)-C .[1,1]-D .[1,2)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ii +-11的虚部为 A. 1 B. 1- C. i D.i -3.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 奇数的概率为A. 13 B .12 C .23 D .344.在ABC ∆中,角C B A ,,的对边分别为c b a ,,.已知 45,3,2===A b a ,则角B 大小为 A . 60 B . 120C . 60或 120D . 15或 755.抛物线24y x =-的焦点坐标是 A.(0,18-) B.(10,16-) C.(1,0-) D.(1,016-) 6.已知()540,0,cos ,sin 22135a ππβαβα<<-<<-=-=,则sin β= A .725 B .725- C .5665 D .5665- 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16B .32C .63 D.208.三个数112121,2,log 3a b c e -⎛⎫=== ⎪⎝⎭的大小顺序为A .b c a <<B .c a b <<C . c b a <<D .b a c <<9.函数x ex y cos =的图像大致是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运行结果为5040,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A .?6<kB .?7<kC .?6>kD .?7>k11.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O 是BD 中点,点P 在线段11D B 上,直线OP 与平面BD A 1所 成的角为α,则αsin 的取值范围是A .]33,32[B .]21,31[C .]33,43[D .]31,41[ 12.设函数'()f x 是奇函数()()f x x R ∈的导函数,(1)0f -=,当0x >时,'()()0xf x f x ->,则使得()0f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A .(,1)(0,1)-∞-B .(1,0)(1,)-+∞C .(,1)(1,0)-∞--D .(0,1)(1,)+∞第Ⅱ卷(共90分)(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向量(2,3),(1,2)a b ==-r r ,若ma nb +r r 与3a b -r r 共线,则=nm _______. 14.如果实数y x ,满足:⎪⎩⎪⎨⎧≥+≤-+≤+-010201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4的最大值为 .15.把函数sin(2)4y x π=-的图像向左平移_______个单位可得到sin 2y x =的图像.16.已知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52,左、右焦点为12,F F ,点A 在C 上,若122F A F A =,则21cos AF F ∠=__________.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a ,公差为d ,且不等式2320ax x -+<的解集为()1,d .⑴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⑵ 若31n an n b a =+-,求数列{}n b 前n 项和n T . 18.(本题满分12分)2016年8月7日,在里约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梦雪以199.4环的总成绩夺得金牌,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本届奥运会首金,俄罗斯选手巴特萨拉斯基纳获得银牌. 下表是两位选手的其中10枪成绩.⑴ 请计算两位射击选手的平均成绩,并比较谁的成绩较好;⑵ 请计算两位射击选手成绩的方差,并比较谁的射击情况比较稳定.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ABCD ⊥,1PD DC BC ===,2AB =, //,90AB DC BCD ∠=o .⑴ 求证:PC BC ⊥;⑵ 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与两个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的⑴ 求椭圆C 的方程;⑵ 已知动直线(1)y k x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点7(,0)3M -,求证:MA MB ⋅uuu r uuu r 为定值.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xx x g ln )(=. ⑴ 求函数)(x g y =的图象在e x 1=处的切线方程; ⑵ 求)(x g y =的最大值;⑶ 令))(()(2x g x bx ax x f ⋅-+=),(R b a ∈.若0≥a ,求)(x f 的单调区间.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广东省珠海市2019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19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珠海市2018年9月高三摸底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

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新考纲下的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全国卷)语文试题(word版

新考纲下的2017届高三摸底联考(全国卷)语文试题(word版
摸 联考 文试题染

卷 染
染 注意 染 古 本试卷 第 导 卷 阅读题 和第Ⅱ卷 表 题 部 銔 古旨口 銔考试 间 古旨口 钟銔染 日 答第 导 卷前,考生 将自 的姓 銓准考证号銓考试 目涂写在答题 銔 小 题选 答案 , 用铅笔把答题 对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銔 如需要改 , 用橡皮擦 净 , 再选涂 它答案标号銔 试题都要答在答题 銔染 第 导 卷染染染染阅读题染 銓 文阅读 旦旨 染 述类文本阅读 诬 染 阅读 面的文 ,完 古~旦 题銔染 在中 民 的血液中并 釐 匠精神金銔 来,中 釐 匠精神金之 会迅 消失,显然 大机 生 的迅 崛起銓物质生活的极 精英教育的釐去 能 金 等多 因素 銔要想 建中 的釐 匠精神金,需要 们深入探 中 釐 匠精神金 需 要的 保障銓信仰支撑 文 支撑銔染 釐 匠精神金需要用 做保障,而 统 个 便是 会銔首 , 业 团 结 业 銓增强 业 凝聚力和向心力的 用銔 业 的 利益, 会都会 通过 信仰,将 业 起来,增强 风险能力銔 , 会 定 规銓整 帮内部秩 的 用銔 个 业内部都会 自 的釐 规金銔第 , 业 对 调 节 业 业内 帮间社会矛盾的 能銔 业利益, 业间 流 多 的釐游 规 金,如 业间釐 得跨业金 釐 得跳业金, 谓釐生 莫入,熟 莫 金銔 染 统, 釐 匠精神金需要用信仰做支撑銔没 信仰,就算再好的 艺 难 来銔 个 业要想 系 自身的稳定, 通常都会通过增 人手来 强 业 管, 但 人管 了人 的 候,便会 个神, 神来管理銔在特定的 条 , 说 是 种投入最少銓 效最快的 业管理模式,在 会秩 系过程中发 过 要 用銔如 业铁律,会 员入会銓 师,都会举 门的祭祖仪式銔谨 规銓尊师 祖銓团结 , 仪式的 心内容銔染 统, 釐 匠精神金 需要用文 做支撑銔 话说 釐家 万贯, 如 在身銔 金 在匠人眼中, 艺就是 富銔 富 流,在没 利的 ,匠人发 了 系 保 自身利益的 法銔 如在匠人中广泛流 的 銙老虎 猫学艺銚 的故 , 的就是如遇 淑 子, 如何保 自身 益的 题銔但是, 于扩大再生 的需要,徒 是 能 收的銔 免釐教 会徒 ,饿死师傅金,师傅在选徒 都非常留心徒 的人品銔而 收徒,师傅又会 力营 种家 氛围, 徒 建立起 种形 子般的 法 特 的人 系銔染 在 统社会中,很多 业生 都是 家 的銔如 说釐手艺金 是 富,按 小 济釐肥水 流 人 金的准 , 份 富 能 又 的本家 的长子銔 种 看似自私 狭 的做法, 是 人对 身利益的 种釐自 保 金, 的釐 利 金并无本质区别銔人们凭借着 人的祖 艺,在服 社会的 , 家 赢 得了利益銔染 摘编自苑利銙 需要釐 匠精神金銚 染 古 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确的 是 旦 染 致 会是 种 业 ,它通过 信仰 团结 业 ,增强 业 的凝聚力銓 向心力和 风险能力銔染 B 釐生 莫入,熟 莫 金是指调节 业内 帮之间社会矛盾的釐游 规 金, 能 意跳槽改 銔染 时 在 定 条 , 个 业神 业内部的 信仰,是 种投入最少銓 效最快的 业管理模式銔染 请 业铁律,会员入会銓 师,都会举 门的祭祖仪式,仪式 心内容包括 谨 规銓尊师 祖等銔染 日 理解和 析, 符 原文意思的 是 旦 染

人教版2016-2017年上学期高二升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WORD

人教版2016-2017年上学期高二升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WORD

这方印章正是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纹饰是用雕刻花纹的模印印在陶器表面上的, 可知印章的使用方式受到了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影响。
由此
D.北京刘家河商代遗址中出土的类似印章的模印, 粘接着兽形把手,再次印证了印章与模印的关系。
长方形的模面, 模背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引用《春秋远计枢》中的话,是为了说明印章的起源,引用 《左传》和《周 礼》中的记载,则说明了印章在当时的用途。
(3 分 )
A.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
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B.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 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C.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 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能叫“印”。于是,印便有了证明社会身份的作用了。古玺印采用的文字是
不规范的,秦始皇将小篆定为通用字体后,篆书便成了印章文字的主流。
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 从考古所得的遗存看, 可上溯到 3000 多年前的商代,
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中曾出土过印章,印面是四角内收的方形,称为亚
字形,印文是小鸟的图像。同时出土的还有铸造青铜器的范模,可知这方
B.李学勤的文章 《中国玺印的起源》以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件铜印为 论述对象,指出其为商代玺印,并考订其印文为商代末期的族氏之名。
C.由于西周时期政权机构处理政务的需要, 以及民间的经济、民事活动契 约性证明的需要,此时出现的印章便具有了符刻铭记的功能。
D.尽管尚未发现西周春秋时的玺印实物, 但其使用玺印的情况是有文献记 载的;战国时代使用印章的现象很普遍,大量的战国时代的印章遗存就是 证明。

广东珠海市2017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珠海市2017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2017届广东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

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

《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

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

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

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

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

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每小题3分)。

“示众”有悠远的历史,在文明史上,“示众”担当的功能主要是惩罚,其次是教育,“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

我们看示众现象,多半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教育领域,它的威慑力、它唤起“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羞耻心,都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关于示众的起源没有人提供答案,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难以肯定它究竟是政治人物发明,还是教育者创造,抑或是父母总结出来的。

如果按照《易经》提供的线索,我们大概能够猜想,示众在中国,是统治者们的杰作。

无论是谈论市场经济的“噬嗑卦”,还是谈论教育的“蒙卦”,先人都系辞以“示众”一类的字样。

“噬嗑卦”的系辞是,亨,利用狱。

蒙卦的系辞是,“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可以说,无论起源,东西方人是不约而同地发现了“示众”的功能,它利用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使人“浪子回头”、“知错认错”,使围观者引以为耻引以为戒,不越雷池一步。

示众有过巨大的历史意义。

当代学者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阶段:“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阶段;“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阶段;“和谐为体,中庸为用”的阶段。

可以说,示众正是文明第一阶段的应有之义;或者说,凡是示众文化盛行的地方,不过仍处在第一阶段而已。

在这个层面上,西方走在人类的前头。

早在18世纪末,一位名叫本杰明·鲁思的西方学者就把示众柱等刑罚史上的物品视为野蛮时代和野蛮国家的标记,视为理性对人们心灵影响微弱的证据。

我们今天看到,示众现象在发达国家是越来越少了,在我国也遭到大众的抵制和不安,因为示众冒犯人的尊严。

当专制不用教化的时代,示众就失去了意义。

示众只是权势者的游戏,这种游戏只能培育冷血的看客。

当一个文明体不再能以专制为本体的时代,示众也会失去意义。

革命者不怕示众,甚至以示众相标榜。

陈毅有诗为证: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2017珠海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2017珠海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珠海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原文说的“在一千多年前”苏轼的言论和“上世纪初”房龙所说的“截然相反”,“并不认同”于文无据。

2.B.【解析】B.原文表述的是“中国并不是一个“画不像”的民族,这里面有内在的思想根源,这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有关”。

并不是“为了表现艺术的丰富想象力”。

3.C【解析】C.原文为“19世纪末期,西方一些研究者对中国园林评价甚低”,选项范围扩大。

“趣味好像并不怎么高雅”与“评价甚低”程度不同。

4. C【解析】A选项不能说明他是一个自尊心强的人,只能说明他内心的害怕;B选项没有“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情节,无中生有;D选项年轻人对活着有强烈的愿望,只是后悔莫及。

5. 【解析】①从结构上看,划线段落补充的故事内容既与上文疑问相照应;又与文章开头情节相呼应;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与可读性。

(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②从内容上看,划线段落回答了能够破坏舒适与满足,甚至是整个家庭的东西就是贪欲和欺骗;正是年轻人的贪欲与被欺骗,才导致了他的生命与生活的破碎;进一步揭示了年轻人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意思相同即可。

)6. 【解析】①“苍白”写出了年轻人从六楼坠落到一楼由经历场景而回顾、拷问一生彻悟后追悔莫及的无奈;“嘲讽”既是对自己沉迷虚幻生活终究为此付出代价的自责,又是对社会上充斥的贪欲、欺骗等人性恶的批判;“笑容”写出了年轻人临终前彻悟后的释然及对结束这“生命的无意义”的绝决之心。

(每答出一点得1分)②小说通过对年轻人悲剧性的短暂一生的戏剧性刻画,既讽刺了当时社会追逐、沉迷于浮华、虚妄的现象;又批判了虚假、丑陋的人性;表达了对真善人性与真善生活的向往。

(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意思相同即可。

)7.A、C【解析】A.本文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第二段开始是新闻主体。

C.对各方代表性语言不仅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

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9月摸底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9月摸底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珠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生摸底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选项把必要条件错误理解为充分条件。

B选项张冠李戴,原文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最终建立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础。

”而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

C选项过于绝对。

2.【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D选项没有对比论证,错误。

3.【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C选项对应区域在第三段。

“长征精神”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非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胜利实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这表明电子阅读在东西部地区都一样受到欢迎”这一推论缺乏充分可靠的实据。

5.【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推论不当。

“新兴的有声书作为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有益补充,已日益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这一表述于文无据。

C.夸大其词。

“从2016年全国倾向纸质书阅读者占比超过数字阅读者”这一表述欠严密,根据原文“2016年仍有51%的读者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书阅读,超过倾向于进行手机、互联网在线阅读的读者比例之和”,“进行手机、互联网在线阅读的读者”并不完全等同于“数字阅读者”,后者范畴更阅读大,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种形式。

D.“都指出数字阅读发展加快普及、全民参与的现状”这一表述不严密,依据原文“‘从不进行数字阅读’选项连续三年都排在最后一位,从反面说明数字阅读几乎是全民参与的”这一表述,“全民参与的现状”表述有夸大之嫌。

6.【参考答案】第一问:数字阅读的优点:(2分)①内容丰富、查询便捷、终端共享、携带方便、成本低廉。

②数字阅读适合快速高效、碎片化的轻度阅读。

数字阅读的缺点:数字阅读的缺点:(2分)②容易导致视觉疲劳;②权威性不足。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9月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珠海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刍.议/踌躇.诞.生/涎.水蒙.蔽/蒙.昧B.彻.夜/掣.肘绯.闻/悱.恻叨.扰/叨.咕C. 效.仿/发酵.沙砾./闪烁.曝.晒/曝.光D. 菁.华/矜.持觊觎./瑜.伽溃.退/溃.脓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在神州大地上沸沸扬扬.......上演的一出“新西兰毒奶粉”事件经过几天的折腾,终于尘埃落定.。

虽然整个事件都已明朗..,但“食品安全”再一次出现问题,有毒食品再一次给国人以伤害,这是毋庸置疑....的。

A.沸沸扬扬B.尘埃落定C.明朗D. 毋庸置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不但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而且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能,可以有效防止身份证被违法冒用。

B.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

珠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阶段性考试试卷

珠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阶段性考试试卷

珠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阶段性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三下·六安模拟) 阅读下列新闻材料,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国搜法治7月19日 7时许,@京东发言人微博正式发布了一封对王思聪的道歉信,该条微博随后又得到 @京东的转发。

从道歉信内容来看,事情起源于京东第三方卖家私自泄露了王思聪的购物记录。

对此,京东方面表示已经要求店铺删除了相关信息,并给予了处罚。

同时承诺将进一步改进第三方卖家管理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1)请你拟写新闻标题:________.(25字以内)(2)此新闻从侧面反映出:________.(25字以内)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信息技术革命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劳动的一次飞跃,以往的体力劳动渐进式地改变了人类的肌肉、韧带骨骼等生理机能,帮助创造出了美妙的艺术,那么,在愈来愈脑力化了的信息革命劳动中,也必将会促进人类创造出属于这一时代的崭新艺术。

信息技术的革命已经在改变着人类的劳动方式、艺术创造的方式。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审美审视。

②数码艺术有别于传统艺术的最显著特征是受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性、参与性。

它根本性地颠覆了艺术审美基本原则和程序,使受众第一次真正地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批判地接受,把受众从艺术品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③互动较多的是在利用数码技术设备和作品的教学过程、游戏过程中,学会运用数码技术和艺术,可以使你的教学成效倍增,可以让你的游戏作品拥趸者众,增添受众的兴趣和技能。

所以,在数码时代,过程也许比结果更为重要,而且,有了这么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结果也一定是出彩的,二者并行不悖,相互提携促进。

④数码技术和数码艺术给受众提供了广泛参与的最大可能,也让艺术突破了作者和读者、台上和台下的樊篱,使艺术真正意义上走向受众,受众可以在缪斯女神面前充当一回创作者。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考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考试卷

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精悍高亢菲薄殒身不恤B . 喋血浸渍叱骂前扑后继C . 神秘蹒姗祈祷苒苒升起D . 急燥鞭笞寒暄黯然泣下2. (4分) (2018高一下·舟山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甲】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在古代曾经以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闻名于世,可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20世纪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到中国考察,他满心赞叹又充满困惑。

然而放眼今日中国,一轮新的科技创新热潮正如火如荼席卷神州大地……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中国天眼”拓宽了“中国维度”。

【乙】而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更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还有已经领先全球的超级计算机、量子卫星……高精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出现。

从基础建设到消费方式,从商业理念到经济业态,“新四大发明”折射出“中国式”创新的澎湃动能。

这种动能正方兴未艾,它让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飞驰,令“墨子号”量子卫星腾飞。

【丙】如今,越来越多的“发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备受青睐,带来久违的感觉,独特的味道。

(1)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考察B . 然而C . 如火如荼D . 方兴未艾(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3. (2分) (2020高三上·湖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李子柒作为一位中国传统美食博主,在评论中,网友们毫不吝啬地表达对她的喜爱之情。

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语言夸赞着她,夸赞中国生活和文化。

B . 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应届生较关注电竞等5个新兴职业,各用人单位的平均薪资为5610元左右,较2018年同比提高7.5%。

2017珠海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2017珠海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珠海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原文说的“在一千多年前”苏轼的言论和“上世纪初”房龙所说的“截然相反”,“并不认同”于文无据。

2.B.【解析】B.原文表述的是“中国并不是一个“画不像”的民族,这里面有内在的思想根源,这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有关”。

并不是“为了表现艺术的丰富想象力”。

3.C【解析】C.原文为“19世纪末期,西方一些研究者对中国园林评价甚低”,选项范围扩大。

“趣味好像并不怎么高雅”与“评价甚低”程度不同。

4. C【解析】A选项不能说明他是一个自尊心强的人,只能说明他内心的害怕;B选项没有“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情节,无中生有;D选项年轻人对活着有强烈的愿望,只是后悔莫及。

5. 【解析】①从结构上看,划线段落补充的故事内容既与上文疑问相照应;又与文章开头情节相呼应;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与可读性。

(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②从内容上看,划线段落回答了能够破坏舒适与满足,甚至是整个家庭的东西就是贪欲和欺骗;正是年轻人的贪欲与被欺骗,才导致了他的生命与生活的破碎;进一步揭示了年轻人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意思相同即可。

)6. 【解析】①“苍白”写出了年轻人从六楼坠落到一楼由经历场景而回顾、拷问一生彻悟后追悔莫及的无奈;“嘲讽”既是对自己沉迷虚幻生活终究为此付出代价的自责,又是对社会上充斥的贪欲、欺骗等人性恶的批判;“笑容”写出了年轻人临终前彻悟后的释然及对结束这“生命的无意义”的绝决之心。

(每答出一点得1分)②小说通过对年轻人悲剧性的短暂一生的戏剧性刻画,既讽刺了当时社会追逐、沉迷于浮华、虚妄的现象;又批判了虚假、丑陋的人性;表达了对真善人性与真善生活的向往。

(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意思相同即可。

)7.A、C【解析】A.本文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第二段开始是新闻主体。

C.对各方代表性语言不仅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

2017届高三语文9月联考试题

2017届高三语文9月联考试题

2017学年第一学期9月联考试卷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28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指定位置。

3.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海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

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

《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

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

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

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

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

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

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

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

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

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

‛《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

‛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元祭祀的源头。

B.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C.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D.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一类是有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C.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

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人,使人生病,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3. 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不属祭祀祖先的是A.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带有很多“汪公庙”,民众是为了纪念隋末唐初的汪华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而建祠供奉。

B.壮族人民每逢过节或遇重大危难事件,都要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他们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王,能够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C.自汉武帝开始,中国皇帝每年均会祭孔。

汉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D.浙江文成有座“刘基庙”,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

他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其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

年十七,举于乡。

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

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

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

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

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

吕调阳格之,不得上。

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

‛居正怫然。

慎行寻以疾归。

居正卒,起故官。

进左谕德,日讲如故。

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其家。

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

词极恳挚,时论韪之。

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

转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寻迁礼部尚书。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

及冬,又请。

帝怒,再严旨诘责。

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

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

‛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

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

慎行引罪乞休。

累章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

卒,年六十三。

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于慎行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冠之”即为他加冠。

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

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

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

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

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

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请,当时的舆论认为于慎行做得对。

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职。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

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8.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9.下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

两句描绘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时说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云空和尚李伶伶老马下岗了。

他的腿受过伤,做不了重体力活,表哥在天岩寺给他找了个打扫卫生的工作。

工资虽不高,但是够给他读高中的儿子交学费,也够他和媳妇的生活了。

老马很满意。

老马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

没事的时候,老马喜欢听和尚念经。

寺里会念经的和尚有三个,念得最好的是法号云空的和尚。

云空和尚念的经,让人听了心里特别敞亮,凡来寺里进香的香客,都希望听到云空和尚给自己念经。

云空和尚为人随和,容易接近,老马经常问他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从来不恼。

老马很喜欢和云空和尚在一起,俩人关系也很好。

一天,云空和尚病了,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只好去山下医院就医,好多天没回来。

寺里少了云空和尚,显得很忙乱,香客多要求念经,两个和尚应付不过来。

寺主一时找不到会念经的和尚,忽然想到经常和云空和尚在一起的老马,问他会不会念经?老马说,我念得不太好。

寺主说,你念一段我听听。

老马就念了一段。

寺主听后喜出望外,说,太好了,从明天开始,你就代替云空和尚给香客念经。

老马说,我又不是和尚,我不念!寺主说,谁让你当和尚了,你不用剃头,也不用穿僧袍,只是在两位师傅忙不过来时,帮着念一会儿就行。

老马还是不同意。

寺主说,不让你白念,念一天给你五十块钱。

老马有点心动,因为念经的收入比他扫院子多得多。

寺主见老马还在犹豫,又说,你要是不愿意念,等云空和尚病好了,你就可以不念了。

寺主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老马就不好再推辞了。

于是从第二天起,老马学着云空和尚的样子给香客念起经来。

香客竟然很喜欢老马念的经。

渐渐地,来找老马念经的人越来越多。

寺院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寺主很高兴。

有一天闲着没事,寺主跟老马说,要不,你把头发剃了吧,我一个月给你两千。

老马很生气,说,我又不是和尚,干吗剃头?!说完,不等寺主再说什么,当即回了家。

媳妇见老马为这事生气,说老马,你可真傻,让你剃头又不是让你当和尚,天底下剃光头的男人多了,难道都是和尚?再说,咱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我正愁没处张罗学费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