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技术 考试复习

无线网络技术 考试复习
无线网络技术 考试复习

第2章 无线传输技术基础

1、传输媒体分为导向的和非导向的两类。

2、低频信号为全向,高频信号为定向。

3、频段:

微波:1G-100GH 高方向性,适用于点对点通信,可用于卫星通信

无线电广播:30M-1GHZ 适用全向应用

红外:3*1011-2*1014HZ 局部点对点或多点应用

4、微波传输的主要损耗:衰减。

衰减损耗公式:

5、天线有五个基本参数:方向性系数、天线效率、增益系数、辐射电阻和天线有效高度。

6、天线增益和有效面积的关系:

例2-1 一个直径为2m 的抛物线反射天线,工作频率为12GHz ,它的有效面积和天线增益分别是多少?

7、天线增益的目的:定向性。

8、由天线辐射出去的信号以三种方式传播:地波、天波、直线。

9、计算天线的高度:

例2-2 假设一个天线的高度是100m ,另一天线是在地平线上,则两个天线直线传播的最大距离是多少?现在假设接收天线的高度是10m ,为了获得与上面同样的传播距离,发送天线应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10、什么是自由空间损耗?

在卫星通信中,信号会随距离的增加而在越来越大的面积范围内散布,我们称这种形式的衰减为自由空间损耗(L )。

公式:

11、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相对运动体之间有电波传输时,其传输频率随瞬时相对距离的缩短和增大而相应增高和降低的现象。

例1 A 、B 为两个汽笛,其频率皆为50Hz ,A 静止,B 以60m/s 的速率向右运动. 在两个汽笛之间有一观察者O ,以30m/s 的速度也向右运动.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m/s ,求: 相对运动体之间

1)观察者听到来自A 的频率

2)观察者听到来自B 的频率

22244c A f A G e e πλπ==

12、天线的介质:微波、红外线、卫星、激光。

第3章无线局域网

1、无线局域网是什么?其物理组成部分是什么?使用的标准有哪些?

1)无线局域网是在局部区域内以无线媒体或介质进行通信的无线网络。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结构:

(1)站点。

是无线局域网的最基本组成单元,包括:终端用户设备、无线网络接口、网络软件。(2)无线介质。

是无线局域网中站与站之间、站与接入点之间通信的传输介质。

(3)无线接入点(AP)。

无线接入点是具有无线网络接口的网络设备,它类似蜂窝结构中的基站,是无线局域网的重要组成单元。它是一种特殊的站,通常处于BSA的中心,固定不动。

(4)分布式系统。

用来连接不同BSA的通信信道。

3)代表性的标准

① IEEE802.11a标准:频段在5 GHz, 最高数据速率为54Mb/s,

优缺点:数据率高: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同时上网。

频段高:信号传播距离较短,且易受阻碍。

价格最高。

② IEEE802.11b标准:频段在2.4 GHz, 最高数据速率为11Mb/s,

优缺点:数据率低:最高数据率较低。

频段低:信号传播距离最远,且不易受碍。

价格最低。

③ IEEE802.11g标准:频段在2.4 GHz, 最高数据速率为54Mb/s,

优缺点:数据率高: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同时上网。

频段低:信号传播距离最远,且不易受阻碍。

价格比 802.11b贵

(5)覆盖范围:小于100米

2、隐藏终端、暴露终端(名词解释)

隐藏终端:

当A、C两个站点都检测不到无线信号时,都认为B站点是空闲的,因而都向B发送数据,结果发生碰撞。这种未能检测出媒体上已存在的信号的问题叫做隐藏终端。

暴露终端:

B向A发送数据,而C又想和D通信。C检测到媒体上有信号,于是就不敢向D发送数据。其实B向A发送数据并不影响C向D发送数据这就是暴露站问题

3、802.11中的MAC层协议

IEEE 802.11MAC层覆盖了3个功能区,分别是可靠的数据传送、接入控制、安全

(1)可靠的数据传送

帧交换协议

当一个站点收到从另一个站点发来的数据帧时,它向源站点返回一个确认(ACK)帧。

此交换被作为一个原子单元处理,它不会被其他站点发出的传送打断。

如果因为数据帧被损坏或因为返回的ACK被损坏,源站点在一个短的时间周期中没有收到ACK,它会重发该帧。

为了进一步地增强可靠性,可使用四帧交换(RTS/CTS):

首先,源站向目的站发布一个请求发送(RTS)帧,其作用是警告所有位于源站点接收范围之内的站点——一个交换正在进行。

然后,目的站用一个清除发送(CTS)帧响应,其作用是警告所有位于目的帧接收范围内的站点——一个交换正在进行。

收到CTS后,源站发送数据帧,目的站以一个ACK响应。

(2)接入控制

MAC层通过协调功能来确定在基本服务集BSS中的移动站在什么时间能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MAC层分为两层:点协调功能 PCF(上层)和分布协调功能 DCF(下层)

(1)点协调功能 PCF(上层)——无争用服务(选用)

采用集中接入协议

采用PIFS(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

PCF 子层使用集中控制的接入算法把发送数据权轮流交给各个站从而避免了碰撞的产生。PCF是一个在DCF上实现的替代接入方式。该操作由中央轮询主机(点协调者)的轮询组成。点协调者在发布轮询时使用PIFS。由于PIFS小于DIFS,所以点协调者能够获得媒体,并在发布轮询及接收响应期间,锁住所有的非同步通信,为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定义了超级帧。(2)分布协调功能 DCF(下层)——争用服务(必须实现)

采用分布接入协议

采用DIFS(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

DCF 子层在每一个结点使用 CSMA 机制的分布式接入算法,让各个站通过争用信道来获取发送权。因此 DCF 向上提供争用服务。

DCF子层利用一个简单的载波监听多点接入CSMA算法(不包括冲突检测功能):

如果一个站点有一个MAC帧要发送,它监听媒体。

如果媒体空闲,站点可以发送,否则,该站点必须等到当前发送已完成才能发送。

为确保此算法起到平滑和公平的作用,DCF包括一套相当于优先级模式的时延,用帧间间隔(IFS)实现。

4、三种帧间间隔 IFS

所有的站在完成发送后,必须再等待一段很短的时间(继续监听)才能发送下一帧。这段时间的通称是帧间间隔 IFS (InterFrame Space)。

帧间间隔长度取决于该站欲发送的帧的类型。高优先级帧需要等待的时间较短,因此可优先获得发送权。

(1)SIFS(short IFS,短IFS):最短的IFS。

被用于所有的立即响应动作中。

SIFS,即短(Short)帧间间隔,是最短的帧间间隔,用来分隔开属于一次对话的各帧。一个站应当能够在这段时间内从发送方式切换到接收方式。

使用 SIFS 的帧类型有:ACK 帧、CTS 帧、由过长的 MAC 帧分片后的数据帧,以及所有回答 AP 探询的帧等。

(2) PIFS(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IFS,点协调功能IFS):一个中间长度的IFS。

在发布轮询时,被中央控制器用于PCF模式。

PIFS,即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它比 SIFS 长,是为了在开始使用 PCF 方式时(在 PCF 方式下使用,没有争用)优先获得接入到媒体中。PIFS 的长度是 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

时隙的长度是这样确定的:在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 内当某个站在一个时隙开始时接入到媒体时,那么在下一个时隙开始时,其他站就都能检测出信道已转变为忙态。

(3)DIFS(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IFS,分布协调功能IFS):最长的IFS。

DIFS,即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最长的 IFS),在 DCF 方式中用来发送数据帧和管理帧。DIFS 的长度比 PIFS 再增加一个时隙长度。

5、802.11 帧共有三种类型,即控制帧、数据帧和管理帧。

1)控制帧:6 种子类型,类型值为01

2)数据帧:8 种子类型,类型值为10

3)管理帧:11种子类型,类型值为00

6、什么是CSMA/CA

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

CSMA/CA工作原理:

欲发送数据的站先检测信道。在 802.11 标准中规定了在物理层进行载波监听。

通过收到的相对信号强度是否超过一定的门限数值就可判定是否有其他的移动站在信道上发送数据。

当源站发送它的第一个 MAC 帧时,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则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就可发送。

等待的原因是看看是否有高优先级帧要发送,如果有,就让高优先级的帧先发送。

如果没有则源站源站发送自己的数据帧。

目的站若正确收到此帧,则经过时间间隔后,向源站发送确认帧 ACK。

若源站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帧 ACK(由重传计时器控制这段时间),就必须重传此帧,直到收到确认为止,或者经过若干次的重传失败后放弃发送。

7、对比分析 CSMA/CA和CSMA/CD,说明无线局域网中为什么采用CSMA/CA而不采用CSMA/CD?

CSMA/CD和CSMA/CA的主要差别

(1)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可以检测冲突,但无法“避免”。CSMA/CA: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发送包的同时不能检测到信道上有无冲突,只能尽量“避免”。

(2)传输介质不同

CSMA/CD用于总线式以太网。

CSMA/CA则用于无线局域网802.11a/b/g/n等等。

(3)检测方式不同

CSMA/CD通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压就会随着发生变化;

CSMA/CA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方式。

(4)WLAN中,对某个节点来说,其刚刚发出的信号强度要远高于来自其他节点的信号强度,自己的信号会把其他的信号给覆盖掉。

(5)本节点处有冲突并不意味着在接收节点处就有冲突。

(6)冲突侦测(CD)需要全双工(发送数据的同时也可以接收数据),硬件代价过高,无线网卡很难同时接收(冲突探测帧)和发送无线信号。

(7)无线信号的衰减特性和隐藏终端问题使冲突很难被侦测。

综上,在WLAN中实现CSMA/CD是比较困难的,不采用。

8、CSMA分类:不坚持、1-坚持、P坚持。

第4章无线个域网

1、什么是无线个域网?标准是什么?

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网,它是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一设备在小范围内实现无线连接、微小网自主组网的通信技术。

标准是IEEE802.15。

2、什么是微微网?

蓝牙最基本的网络结构是采用无线方式将若干个蓝牙设备连在一起的微微网。

微微网内由主设备单元和从设备单元组成。

微微网内互联的设备数量没有限制,但在同一时刻只能激活8个设备(1个主设备,7个从设备)

3、什么是分散网?

多个微微网之间互联形成分散网。

4、ZIgbee(名词解释)

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个域网协议。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段在2.4G,可同时和254个节点通信。

5、IEEE 802.15 WPAN共拥有4个工作组:

蓝牙工作组:制定行业标准来开发能够相互兼容的蓝牙芯片、网络和产品。 802.15.1 共存组:为所有工作在2.4GHz频带上的无线应用建立一个标准。 802.15.2

高数据率工作组:其802.15.3标准适用于高质量要求的多媒体应用领域。超宽带(UWB)技术。802.15.4工作组:开发一个低数据率的WPAN(LR-WPAN)标准。zigBee

6、蓝牙标准文档的构成:(判断题)

蓝牙标准分为以下两组:

(1)核心规范(core specifications)

描述了从无线电接口到链路控制的不同层次蓝牙协议体系结构的细节。

如相关技术的互操作性、检验需求和对不同的蓝牙计时器及其相关值的定义。

(2)概要规范(profile specifications)

1)目的

概要规范考虑使用蓝牙技术支持不同的应用。

每个概要规范讨论在核心规范中定义的技术,以实现特定的应用模型(Usage Model)。

概要规范包括对核心规范各方面的描述,可分为强制的、可选的和不适用的。

概要规范的目的:定义互操作性的标准,使得来源于不同厂家、声称能支持给定的应用模型的产品能一起工作。

2)概要规范的分类

概要规范分为以下两类:

电缆替代概要规范:为邻近设备的逻辑连接和数据交换提供便利方法。如:两个设备首次进入对方的范围时,能基于公用的概要规范自动相互询问。可能导致设备的最终用户相互注意或一些数据交换自动发生。

无线音频概要规范:考虑建立短途的语音连接

7、蓝牙频率的分配:(判断题)

蓝牙利用波段中的2.4 GHz波段。在大多数国家,此带宽足以定义79个1 MHz的物理信道。

1、无线网络中按照覆盖区域,划分为哪4类,每一类的覆盖范围、带宽、标准分别是什么?(1)无线个域网(WPAN):

覆盖范围小于10

有基于IEEE802.15.1标准的蓝牙(Blue Tooth)技术,带宽为~~

有基于IEEE802.15. 3标准的超宽带(UWB)技术,带宽为100Mbps

有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Zigbee技术,带宽为250kbps.

(2)无线局域网(WLAN):

覆盖范围小于100米,标准有IEEE 802.11a/b/g

IEEE 802.11b标准的带宽最高为11Mb/s

802.11a 和802.11g 的带宽最高为54Mb/s

产生的技术为:WIFI。

(3)无线城域网(WMAN):

覆盖范围小于5千米,带宽为70Mbps,标准有IEEE 802.16a/e

产生的技术为WIMAX。

(4)无线广域网(WWAN):

覆盖范围小于15千米,带宽为?,标准有IEEE 802.20

2、什么是“最后一公里”?

通信服务提供商的机房交换机到用户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3、802.16 MAC层的分层分为:

IEEE802.16实现了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的大部分功能,从上到下包括:

(1)会聚子层

与业务相关,是与高层之间的接口,接收来自各个上层协议数据

(2)公共部分子层(完成MAC层核心功能):

MAC层的核心,提供系统接入、带宽分配、连接建立和连接维护

(3)安全子层或加密子层

可选,用于提供认证、密钥交换和加解密处理。

4、802.16的MAC层的3条管理连接分别为(判断题):

SS(用户站)进入网络,会被分配3条管理连接,反映了不同级别管理消息的QoS要求。(1)基本连接:用于传送较短的、实时性要求高的MAC和无线链路控制消息。

(2)主管理连接:用于传送较长的、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管理消息,如鉴权和连接建立消息。(3)第二管理连接:用于传送基于标准的管理消息,如基于DHCP等协议的管理消息。

5、无线城域网中,一个完整的802.16系统应包含的网络实体有(填空):用户设备(UE)、用户站(SS)、基站(BS)和核心网(CN)。

其中,802.16规定了用户站和基站的功能和接口规定。

6、802.16支持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种双工模式。

7、WIMAX和3G的对比(判断题):

第6章无线广域网

1、IEEE802.20技术也被称之为Mobile-Fi,致力于无线广域网(WWAN)。

第七章移动Ad hoc网络

1、移动Ad hoc网络的定义:

移动Ad Hoc网络由一组无线移动节点组成,是一种不需要依靠现有固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够迅速展开使用的网络体系,所需人工干预最少,是没有任何中心实体、自组织、自愈的网络。

各个网络节点相互协作、通过无线链路进行通信、交换信息,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共享。

网络节点能够动态地、随意地、频繁地进入和离开网络,而常常不需要事先示警或通知,而且不会破坏网络中其他节点的通信。

2、移动Ad Hoc网络是对等网络,这是它与使用基站和固定基础通信设施的蜂窝网络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

移动Ad Hoc网络与其他Ad Hoc网络的区别:移动性

3、Ad Hoc MAC层协议分类:

(1)竞争协议

竞争协议使用直接竞争来决定信道访问权,并且通过随机重传来解决碰撞问题。例如:CSMA 协议。

特点:大多数竞争协议都使用异步通信模式。

碰撞回避是其关键性设计。

竞争协议简单

环境:竞争协议简单,在低传输载荷条件下运行良好。

(如:碰撞次数小,信道利用率高、分组传输时延小;

在重传输载荷时,碰撞次数增多,协议性能下降,信道利用率下降,协议变得不稳定。)(2)分配协议

分配协议采用某种传输时间安排算法将时隙映射为节点。这种映射导致一个发送时间安排决定了一个节点在其特定的时隙(可以使用一个时隙,也可以使用多个时隙)内允许访问的信道。

特点:

分配协议使用同步通信模式

大多数分配协议建立无碰撞的发送时间安排,安排的发送时间长度(按照时隙个数计算)是建立协议性能的基础。

时隙可以静态分配,也可以动态分配,从而分别得到固定长度的传输时间安排、可变长度的传输时间安排。

环境:分配协议在中等到重传输载荷条件下运行良好。

可以利用所有时隙,保持稳定;在轻传输载荷条件下表现不利,时延非常大。

(3)混合协议

是竞争协议要素和分配协议要素的综合

特点:混合MAC协议能够保持所组合的各个访问协议的优点,同时又能避免所组合的各个协议的缺点。

环境:在传输载荷轻的时候表现为竞争协议的性能,在传输载荷重的时候近似表现为分配协议的性能。

4、多址访问与碰撞回避(MACA)协议(名词解释)

MACA(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避免冲突的多路访问,其基本思想是发送方刺激一下接收方,让他输出一个短帧,因此,接收方附近的站可以检测到该帧,从而在接下去的数据帧(较大)传输过程中它们不再发送数据了。MACA协议完全靠握手机制来解决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这一问题。也就是去掉CSMA/CA中的CS部分,这样,CSMA/CA 协议就成为了MACA。

(MACA协议使用控制分组握手诊断来减轻隐藏终端干扰。

MACA协议采用两种固定长度的短分组,即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和允许发送(clear to send,CTS)。

当节点A需要对节点B发送时,首先给节点B发送一个RTS分组,RTS分组包含发送数据的长度。

节点B若接收到RTS分组,并且当前不在退避之中,则立即应答CTS分组,CTS分组也包含发送数据的长度。

节点A接收到CTS分组后,立即发送其数据。

旁听到RTS分组的任何节点将推迟其全部发送,直到有关CTS分组完成为止(包括CTS分组发送时间和接收节点从RTS分组接收方式转换到CTS分组发送方式所需的时间)。

旁听到CTS分组的任何节点也将推迟其发送,推迟时间长度等于预定数据发送所需的时间(其中包括RTS分组和CTS分组)。)

物联网概论

1、物联网:IOT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2、物联网的三大特征(判断题)

(1)全面感知

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2)可靠传递

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

(3)智能处理

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3、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

(1)感知层(2)传输层(3)支撑层(4)应用层

第8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1、什么是无线传感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 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2、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管理节点。

4、传感器节点的结构有哪几个?

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

5、传感器网络的分类:

(1)先应式网络(2)反应式网络

6、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分类:

(1)层次体系结构(2)分簇体系结构

7、无线传感网的定位分类及每类中的代表性算法:

基于距离的定位分为

(1)基于信号传播时间的定位TOA:

已知信号的的传播速度,根据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节点间的距离。

(2)基于信号传播时间差的定位TDOA:

发射节点同时发射两种不同传播速度的无线信号,接收节点根据两种信号到达的时间差以及已知这两种信号的传播速度,计算出节点的距离。

(3)基于RTOF的定位:?

已知信号传播速度,根据发射节点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及接收节点接收、发送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节点的距离。

(4)基于接受信号角度的定位AOA:

接收节点感知发射节点信号的到达方向,通过计算接收节点和发射节点之间的角度来计算节点位置。

(5)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定位RSSI:通过信号在传播中的衰减,来估计节点间的距离。

距离无关的定位机制主要有

(1)质心算法:确定包含未知节点的区域,计算这个区域的质心,并将其作为未知节点的位置。

(2)DV Hop算法:计算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的最小跳数,估算平均每跳距离,利用最小跳数乘以平均每跳距离,得到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间距离,进而计算未知节点坐标。

(3)APIT算法:确定多个包含未知节点的三角形区域,这些三角形区域的交集是一个多边形,它确定了更小的包含未知节点的区域,用这个多边形区域的质心作为未知节点的位置。第9章无线Mesh网络

1、无线MESH网络(WMN)的定义:?

WMN是移动Ad Hoc网络的一种特殊形态,它的早期研究均源于移动Ad Hoc网络的研究与开发。它是一种高容量高速率的分布式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无线网络,可以看成是一种WLAN 和Ad Hoc网络的融合,且发挥了两者的优势,作为一种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的新型网络结构,WMN被写入了IEEE802.16无线城域网标准中。

(WMN(Wireless MESH network)

多跳网络结构(muti-hop)

为“最后一公里”提供无线接入服务

Internet的延伸

无线MESH网络的设计思想

任何设备节点都可以作为接入点(AP)和路由器

每个节点都可以接收和发送数据

每个节点都可以和对等节点直接通信,不再需要基站转发

和internet网络一样当一条传送线路中断时,可以选择另一条线路进行连接)

2、在WMN中包括两种类型的节点:

无线Mesh路由器和无线Mesh用户端。

3、WMN的系统结构根据节点功能的不同分为3类:

骨干网Mesh结构、客户端Mesh结构、混合结构。

4、无线mesh网络和其他网络的区别(判断题)

1.无线Mesh网络与蜂窝网络的主要区别

(1)可靠性提高,自愈性强。

(2)传输速率大大提高。

(3)投资成本降低。

(4)网络配置和维护简便快捷。

2、与WLAN(Wi-Fi)的主要区别

从拓扑结构上看:

WLAN是典型的点对多点网络,而且采取单跳方式,因而数据不可转发。

WMN可以通过WR进行智能转发(需要对WLAN传统的AP功能进行扩展和改进)。

从协议上看:

WMN与移动Ad Hoc网络基本类似。WLAN的MAC协议完成的是本地业务的接入,而WMN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本地业务的接入,另一种是其他节点业务的转发。

对于路由协议,WLAN是静态的因特网路由协议十移动IP;但WMN则主要是动态的按需发现的路由协议,只具有较短暂的生命周期。

3、无线Mesh网络与移动Ad Hoc网的主要区别:

(1) WMN由无线路由器构成的无线骨干网组成。该无线骨干网提供了大范围的信号覆盖与节点连接。移动Ad Hoc网络的节点都兼有独立路由和主机功能,节点地位平等,接通性是依赖端节点的平等合作实现的,健壮性比WMN差。

(2)WMN节点移动性低于移动Ad Hoc网络中的节点,所以WMN注重的是“无线”,而移动Ad Hoc 网络更强调的是“移动”。

(3)从网络结构来看,WMN多为静态或弱移动的拓扑,而移动Ad Hoc网络多为随意移动(包括高速移动)的网络拓扑。

(4)WMN与移动Ad Hoc网络的业务模式不同,前者节点的主要业务是来往于因特网的业务,后者节点的主要业务是任意一对节点之间的业务流。

(5)从应用来看,WMN主要是因特网或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接入,而移动Ad Hoc网络主要用于军事或其他专业通信。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期末复习 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1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 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 (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 8 什么是IPv6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 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 第二章 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 (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 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填空题 1. 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 传感节点中处理部件用于协调节点各个部分的工作的部件。 5. 基站节点不属于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部分 6. 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8. NTP时间同步协议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的时间同步机制。 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 从用户的角度看,汇聚节点被称为网关节点。 11. 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 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 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是时间同步机制 15. 无线网络可以被分为有基础设施的网络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网络,WLan网络,拨号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16. 传感器网络中,MAC层与物理层采用的是IEEE制定的IEEE协议

17. 分级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平面结构的拥塞问题 18. 以数据为中心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特点,但不是Ad-Hoc的组网特点 19. 为了确保目标节点在发送ACK过程中不与其它节点发生冲突,目标节点使用了SIFS帧间间隔 20. 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为CSMA 二、选择题 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A A.传感模块模块 C网络模块 D实验模块 2..在开阔空间无线信号的发散形状成()。A A.球状 B网络 C直线 D射线 3.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D A. B. C. D. 4.ZigBee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下列哪种不是。D A.星型结构、B网状结构C簇树型结构D树形结构 5.下面不是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的技术。B A.定位技术B节能管理C时间同步D数据融合 6.下面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具有的特点D A.能量优先 B.基于局部拓扑信息 C.以数据为中心 D预算相关 7.下面不是限制传感器网络有的条件C A电源能量有限 B通信能力受限 C环境受限 D计算和存储能力受限

(完整版)无线传感器试题库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 一填空题 1、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2、感知目标、网络节点、用户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与互联网协议栈的五层协议相对应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产业化障碍包括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大规模组网问题、大规模组网问题实用化低功耗技术、微型化加剧信号串扰、可靠性提高资源需求 二、判断题 1、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对) 2、SINK节点:亦称网关节点,与簇头结点的功能完全相同。(错) 3、通过拓扑控制自动生成的良好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提高路由协议和MAC协议的效率,可为数据融合、时间同步和目标定位等很多方面奠定基础,有利于节省节点的能量来延长网络的生存期。(对) 4、美国军方最先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对) 三、选择题

1、最先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的国家是(B) A中国B美国C日本D韩国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包括(C) (1)可快速部署 (2)可自组织 (3)隐蔽性强和高容错性 (4)成本高,代价大 A (1)(2)(4) B (2)(3)(4) C (1)(2)(3) D(1)(3)(4) 3、将“信息社会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之一。其中多处涉及对WSN 的研究,启动了EYES 等研究计划的组织是(D) A日本总务省 B韩国信息通信部 C美国国防部 D欧盟 4、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兴起无关的技术是(A) A虚拟运营技术 B无线通信 C片上系统(SOC) D低功耗嵌入式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习题

无线网络技术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广义上的网络是指由节点和连接关系构成的图。 2.现代信息网络主要包括电信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专用网,工业 和军事专用网四个部分。 3.传统的BWA技术主要包括LMDS ,MMDS 两个部分。 4.电磁波作为无线网络传播的介质它的传播特性包括三个方面反射,折射,绕射,由于 __电磁波的特性和非自由传播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衰落。 5.调制就是对信号源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到载波上,使其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6.对于16进制的数字调制来说,每种调制波形(调制符号)代表4 比特的信息。 7.按调制的方式分,数字调制大致可以分为FSK ,ASK ,PSK ,QAM ,等。 8.实现无线宽带传输最基本的两种方式包括CDMA 和OFDM 。 9.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利用电 磁波完成数据交互,实现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 10.多址技术实质为信道共享的技术,主要包括FDMA ,TDMA 和CDMA 三类最基本的 多址方式。 二.名词解释: BWA:宽带无线接入 QAM:数字正交幅度调制 CDMA:码分地址技术 OFDM:正交频分复用 DSSS:直接序列扩频 BSS: 基本服务集

IBSS: 独立基本服务集 ESS:扩展服务集 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 PCF:点协调功能 DCF:分布协调功能也称载波侦听doulu访问/碰撞避免(CSMA/CA)三.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的是( C) A. 无线网络拥塞的 B. 无线标准不统一 C. 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低 D. 无线信号的安全性问题 2.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不包括:(D ) A.移动性 B.灵活性 C.可伸缩性 D.实用性 3. 无线网局域网使用的标准是:(A ) A. 802.11 B. 802.15 C. 802.16 D. 802.20 4. 以下标准支持最大传输速率最低的是(B) A. 802.11a B. 802.11b C. 802.11g D. 802.11n 5. 以下调制方式中不属于数字相位调制的是(A ) A.FSK B.BPSK C.QPSK D.4QAM 6. 无线局域网中WEP加密服务不支持的方式是(D ) A.128位 B.64位 C.40位 D.32位 7. 802.11g在以最大传输速率数据时使用的调制方式是:(D ) A.DSS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59245.html,K C.PBCC D.OFDM 8. 以下不属于802.11无线局域网安全策略的是:(C ) A.SSID B.接入时密码认证 C.物理层信号认证 D.接入后通过WEB界面认证 9. WAPI标准所采用的密码认证安全机制为:( B ) A.WEP B.WPI C.WPA D.WPA2 10.在无线局域网标准802.11体系中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不包括:(B ) A.CDMA B.BPSK C.OFDM D.MIMO OFDM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 一、单选题 1. 在设计点对点(Ad Hoc) 模式的小型无线局域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 A.无线网卡B.无线接入点C.无线网桥D.无线路由器2.在设计一个要求具有NAT功能的小型无线局域网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 A.无线网卡B.无线接入点C.无线网桥D.无线路由器3.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特征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无线网卡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硬件 B.无线接入点AP的基本功能是集合无线或者有线终端,其作用类似于有线局域网中的集线器和交换机 C.无线接入点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不需要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 D.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是具有路由功能的AP,一般情况下它具有NAT功能 4.以下设备中,( )主要用于连接几个不同的网段,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数据通信。 A.无线网卡B.无线网桥C.无线路由器D.无线网关 5.无线局域网采用直序扩频接入技术,使用户可以在( )GHz的ISM频段上进行无线Internet连接。 A.2.0 B.2.4C.2.5 D.5.0 6.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中可以有( )个接入点AP。 A.0或1 B.1C.2 D.任意多个 7.一个扩展服务集ESS中不包含( )。 A.若干个无线网卡B.若干个AP C.若干个BSS D.若干个路由器8.WLAN常用的传输介质为( )。 A.广播无线电波B.红外线C.地面微波D.激光 9.以下不属于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的是( ) 。 A.无线信号传输易受干扰B.无线网络产品标准不统一 C.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低D.无线信号的安全性问题 10.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网络的主要优点是( )。 A.可移动性B.传输速度快C.安全性高D.抗干扰性强11.以下哪个网络与其他不属于相同的网络分类标准?( ) A.无线Mesh网B.无线传感器网络C.无线穿戴网D.无线局域网12.当要传播的信号频率在30MHz以上时,通信必须用( )方式。 A.地波B.天波C.直线D.水波13.WLAN的通信标准主要采用( )标准。 A.IEEE802.2 B.IEEE802.3 C.IEEE802.11D.IEEE802.16 14.一个学生在自习室使用无线连接到他的试验合作者的笔记本电脑,他使用的是( )模式。 A.Ad-Hoc B.基础结构C.固定基站D.漫游15.WLAN上的两个设备之间使用的标识码叫( )。 A.BSS B.ESS C.SSID D.NID

无线网络考试重点(论述题没整理)

无线网复习题库 一、选择 1. 在设计点对点(Ad Hoc) 模式的小型无线局域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A )。 A.无线网卡 B.无线接入点 C.无线网桥 D.无线路由器 2.在设计一个要求具有NAT功能的小型无线局域网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D )。 A.无线网卡 B.无线接入点 C.无线网桥D.无线路由器 3.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特征的描述中,( C )是错误的。 A.无线网卡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硬件 B.无线接入点AP的基本功能是集合无线或者有线终端,其作用类似于有线局域网中的集线器和交换机C.无线接入点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不需要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 D.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是具有路由功能的AP,一般情况下它具有NAT功能 4.以下设备中,( B )主要用于连接几个不同的网段,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数据通信。 A.无线网卡B.无线网桥 C.无线路由器 D.无线网关 5.无线局域网采用直序扩频接入技术,使用户可以在( B )GHz的ISM频段上进行无线Internet连接。 A.2.0 B.2.4 C.2.5 D.5.0 6.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中可以有( B )个接入点AP。 A.0或1 B.1 C.2 D.任意多个 7.一个扩展服务集ESS中不包含( D )。 A.若干个无线网卡 B.若干个AP C.若干个BSS D.若干个路由器 8.WLAN常用的传输介质为( C )。 A.广播无线电波 B.红外线C.地面微波 D.激光 9.以下不属于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的是( C ) 。 A.无线信号传输易受干扰 B.无线网络产品标准不统一 C.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低 D.无线信号的安全性问题 10.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网络的主要优点是( A )。 A.可移动性 B.传输速度快 C.安全性高 D.抗干扰性强 11.以下哪个网络与其他不属于相同的网络分类标准?( D ) A.无线Mesh网 B.无线传感器网络 C.无线穿戴网D.无线局域网 12.当要传播的信号频率在30MHz以上时,通信必须用( C )方式。 A.地波 B.天波C.直线 D.水波 13.WLAN的通信标准主要采用( C )标准。 A.IEEE802.2 B.IEEE802.3 C.IEEE802.11 D.IEEE802.16 14.一个学生在自习室使用无线连接到他的试验合作者的笔记本电脑,他使用的是( A )模式。 A.Ad-Hoc B.基础结构 C.固定基站 D.漫游 15.WLAN上的两个设备之间使用的标识码叫( C )。 A.BSS B.ESS C.SSID D.NID 16.以下关于Ad-Hoc模式描述正确的是( B )。 A.不需使用无线AP,但要使用无线路由器 B.不需使用无线AP,也不需使用无线路由器 C.需要使用无线AP,但不需要使用无线路由器 B.需要使用无线AP,也需要使用无线路由器 17.IEEE802.11规定MAC层采用( B )协议来实现网络系统的集中控制。 A.CSMA/CD B.CSMA/CA C.CDMA D.TDMA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试题

1. 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 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 传感节点中处理部件用于协调节点各个部分的工作的部件。 5. 基站节点不属于传感器节点的组成部分 6. 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8. NTP时间同步协议不是传感器网络的的时间同步机制。 9. 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 从用户的角度看,汇聚节点被称为网关节点。 11. 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 13. 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 分布式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是时间同步机制 15. 无线网络可以被分为有基础设施的网络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Internet 网络,WLan 网络,拨号网络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 16. 传感器网络中,MAC层与物理层采用的是IEEE制定的IEEE 802.15协议 17. 分级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可以解决平面结构的拥塞问题 18. 以数据为中心特点是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特点,但不是Ad-Hoc的组网特点 19. 为了确保目标节点在发送ACK过程中不与其它节点发生冲突,目标节点使用了SIFS帧间间隔 20. 典型的基于竞争的MAC协议为CSMA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每空分,共10分) 1.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为______共享. ________共享. 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 2. 从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可以把局域网划分为________局域网和________局域网两大类。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和资源子网组成 4. 10BASE-T标准规定的网络拓扑结构是________,网络速率是________,网络所采用的网络介质是________,信号是________。 5. 国内最早的四大网络包括原邮电部的ChinaNet. 原电子部的ChinaGBN. 教育部的 ___________和中科院的CSTnet。 6. 在TCP/IP中,负责将IP地址映像成所对应的物理地址的协议是_______。 7. DNS服务器(DNS服务器有时也扮演DNS客户端的角色)向另一台DNS服务器查询IP地址时,可以有3种查询方式:和________。 8. Internet采用的协议簇为_______;若将个人电脑通过市话网上 Internet需配置_____。 9. 在计算机的通信子网中,其操作方式有两种,它们是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 10. 局域网与Internet主机的连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另一种是通过与Internet主机相连。 二.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 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 ( )。 A. 争用带宽 B. 预约带宽 C. 循环使用带宽

D. 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2.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3. ATM网络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传送数据,信元长度为( )。 A. 1024B B. 53B C. 128B D. 64B 4. 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 A. 单工 B. 半双工 C. 全双工 D. 上述三种均不是 5. 交换机和网桥属于OSI模型的哪一层(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网络层 D. 会话层 6. 某部门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若要分成8个子网,其掩码应为( )。 7. 从通信协议的角度来看,路由器是在哪个层次上实现网络互联( )。 A 物理层 B 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8. 星形. 总线形. 环形和网状形是按照( )分类: A. 网络跨度 B. 网络拓扑 C. 管理性质 D. 网络功能 9. 下面协议中,用于WWW传输控制的是( )。 A. URL B. SMTP C. HTTP 10. 快速以太网的帧结构与传统以太网 (10BASET) 的帧结构( )。 A. 完全相同 B. 完全不同 C. 仅头部相同 D. 仅校验方式相同 11. 为什么路由器不能像网桥那样快地转发数据包( )。 A. 路由器运行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因而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解析逻辑地址 B. 路由器的数据缓存比网桥的少,因而在任何时候只能存储较少的数据 C. 路由器在向目标设备发送数据前,要等待这些设备的应答

无线网络技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是wireless sensor network的简称,即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2.Wimax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也叫无线城域网或。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传输速率能达到30-100Mbps或者更高,W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MAX的技术起点较高,采用了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方 3.无线个域网 无线个域网采用无线介质代替传统的有线电缆,实现个人信息端的互联,组建个人信息网络。 WPAN是一种与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并列但覆盖范围相对较小的无线网络。在网络构成上,WPAN位于整个网络

链的末端,用于实现同一地点终端与终端间的连接,如连接手机和蓝牙耳机等。WPAN所覆盖的范围一般在10m半径以内,必须运行于许可的无线频段。WPAN设备具有价格便宜、体积小、易操作和功耗低等优点。 4.TDMA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预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 5.无线广域网 无线广域网进一步扩展了传统的无线网络范围,是一种覆盖范围更广的无线网络,提供更方便和灵活的无线接入。特点传输距离<15km,传输速率大概3Mbps,发展速度更快。 6.无线自组织网 无线自组织网又称无线对等网络,是由若干个无线终端构成的一个临时性,无中心的网络,网络中也不需要任何基础设施。这种网络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可便捷地实现相互联接和资源共享。 无线自组织网络(mobile ad-hoc network)是一个由几十到上百个节点组成

中南大学期末无线网络问答题试题库完整

无线网络复习题 1通常是如何对无线网络进行分类的? 2、简述常见的无线网络标准。 3、IEEE 802.11的物理层技术有哪些?各有特点? 4、简述IEEE 802.11a物理层的技术特点? 5、简述IEEE 802.11b物理层的技术特点? 6、简述IEEE 802.11g物理层的技术特点? 7、哪些IEEE 802.11系列标准用在了无线mesh中?简述其特点? 8、哪些IEEE 802.11系列标准用在了车联(载)网中?简述其特点? 9、简述无线局域网体系结构的特点以及各组成元素。 10、建构无线局域网的方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特点。 11、简述客户端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基本过程。 12、简述无线局域网连接中的认证与关联的作用。 13、列出常见的无线局域网的认证方法并简述各自的特点。 14、简述无线局域网中切换的含义并给出一种切换的实现过程描述。 15、列出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问题,并阐述一下相应的解决思路或方法。 16、简述一下IEEE 802.16标准的演进过程。 17、简述无线城域网的各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18、简述无线城域网的业务类型和相应的QoS 19、简述IEEE 802.16空中接口协议栈的MAC层的组成结构。 20、简述一下蜂窝网络的特点。 21、简述一下蜂窝网络的组成。 22、简述一下蜂窝网络中频率复用的概念。 23、简述一下蜂窝网络中簇的概念。 24、列举蜂窝网络中信道分配的常用方法并简述各自的特点。 25、列出常见的蜂窝网络类型并简述各自的特点。 26、简述采用蜂窝结构带来的好处。 27、列举一些与蜂窝网络进行集成的其它类型无线网络。 28、列举一些3G网络的主流技术并对比阐述各自的技术特点。 29、简述一下4G网络的特点。 30、列举5G网络典型的应用场景。 31、5G的核心能力指标有哪些? 32、5G关键技术有哪些? 33、简述5G及以后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趋势。 34、5G环境下应用于物联网的通信协议有哪些? 35、简述一下蓝牙技术的产生原因和其主要的应用场景。 36、蓝牙技术依据发射输出电频可有哪几种距离等级?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37、蓝牙技术使用什么频段?采用什么调制技术?通常可达到的速率围?

无线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

1.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红外线方式无线局域网。红外线不能穿透非透明物体而导致基于红外线方式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只能在无障碍物的视距内进行工作。红外线局域网采用小于 1 μ m 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受太阳光的干扰大;支持 1 ~ 2Mbps 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2) 基于射频方式的无线局域网。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超过10000次。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扩频包括:直接序列扩频和调频扩频,无线局域网主要应用扩频微波技术。 2.802.11MAC 报文可以分成几类,每种类型的用途是什么? 答:(1)802.11MAC报文可分成数据帧、控制帧、管理帧三类。(2)数据帧:用户的数据报文;控制帧:协助发送数据帧的控制报文;管理帧:负责STA和AP之间的能力级的交互,认证、关联等管理工作。 3.试述AP直连或通过二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 答:(1)AP通过DHCP server获取IP地址;(2)AP发出二层广播的发现请求报文试图联系一个无线交换机;(3)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4)AP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5)AP 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 4.干扰实际吞吐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不稳定是无线通讯的本性②无线环境不停的保持变化③物理建筑的构成④AP的位置⑤共享介质:用户数、数据量 5、什么叫虚拟载波侦听,它有什么效果? 答:虚拟载波监听的机制是让源站将它要占用信道的时间通知给所有其他站,以便使其他所有站在这一段时间都停止发送数据。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碰撞的机会。 “虚拟载波监听”是表示其他站并没有监听信道,而是由于其他站收到了“源站的通知”才不发送数据。 效果:这种效果好像是其他站都监听了信道。 所谓“源站的通知”就是源站在其 MAC 帧首部中的第二个字段“持续时间”中填入了在本帧结束后还要占用信道多少时间,包括目的站发送确认帧所需的时间。 6.无线交换机+Fit AP系统构成特点是什么? 答:①主要由无线交换机和Fit AP在有线网的基础上构成的。②AP零配置,硬件主要由CPU+内存+RF构成,配置和软件都要从无线交换机上下载。所有AP和无线客户端的管理都在无线交换机上完成。③AP和无线交换机之间的流量被私有协议加密;无线客户端的MAC只出现在无线交换机端口,而不会出现在AP的端口。④可以在任何现有的二层或三层 LAN 拓扑上部署H3C的通用无线解决方案,而无需重新配置主干或硬件。无线交换机以及管理型接入点AP可以位于网络中的任何位置。 7.试述AP通过三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_option 43方式。 答:(1)AP通过DHCP server获取IP地址、option 43属性(携带无线交换机的IP地址信息)(2)AP会从option 43属性中获取无线交换机的IP地址,然后向无线控制器发送单播发现请求(3)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4)AP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5)AP 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 8.FAT AP的认证加密方式有哪几种?

2008年湖南工业大学无线网络技术试卷及答案一

2008年计通学院无线网络试卷一 一、填空题: 1、802.16a是一项新兴的(无线城域网)技术。 2、IEEE802.11a能够提供(6~54 )Mbit/s数据速率。 3、天线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 4、以太网100BASE-TX标准规定的传输介质为(五类非屏蔽或屏蔽双绞线)。 5、IEEE802.11g与IEEE802.11 (b )兼容。 6、无线城域网采用(802.16)系列协议。 7、自从加入移动特性而产生(802.16e)标准之后,WiMAX就具备了高速移动特性和高带宽接入特性。 8、蓝牙和紫蜂技术是无线(个)域网的技术。 9、无线Mesh网络(WMN),也称为无线(网格)网。 10、可以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一种特殊的移动(Ad Hoc )网络。 11、无线广域网采用(802.20 )系列协议。 二、单项选择题: 1、WLAN技术使用了哪种介质(A)? A、无线电波 B、双绞线 C、光波 D、沙浪 2、下列哪种材料对2.4GHz的RF信号的阻碍作用最小?(D ) A、混凝土 B、金属 C、钢 D、干墙 3、天线主要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A ) A、第1层 B、第2层 C、第3层 D、第4层 4、安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D ) A、阻止入侵者 B、给用户好印象 C、拥有更好的设备 D、维护网络及商业流程 5、根据FCC管制域,哪3个不重叠信道可用于2.4GHz的WLAN设计方案?(D ) A、信道3、5和7 B、信道2、6和11 C、信道1、6和11 D、信道1、5和9 6、保障网络环境不出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B ) A、形成文档 B、规划 C、沟通 D、以上都是 7、无线桥接可做到点到。(D ) A、2点 B、3点 C、4点 D、4点以上都可以 8、下列哪种不属于无线网卡的接口类型?(A ) A、PCI B、PCMCIA C、IEEE1394 D、USB、 9、DHCP协议的功能是。(B ) A、为客户自动进行注册 B、为客户机自动配置IP地址 C、使DNS名字自动登录 D、为WINS提供路由 10、将双绞线制作成交叉线(一端按EIA/TIA 568A线序,另一端按EIA/TLA 568B线序),该双绞线连接的两个设备可为。(A ) A、网卡与网卡 B、网卡与交换机

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一组用户群构成、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网络是( C ) A.蜂窝通信网 B.无线局域网 C.Ad hoc网络 D.虚拟专用网 2.广域网WAN一般采用( D ) A.“广播”传输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光纤”传输方式 D.“存储-转发”传输方式 3.采用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的网络拓扑是( A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网形拓扑 4.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的网络协议要素是( B ) A.语义 B.语法 C.定时 D.标准 5.下列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 B.OSI仅是ISO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 C.OSI模型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D.OSI中只有各种协议是可以实现的 6.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串行物理接口标准是( A ) A.EIA RS-232C B.EIA RS-422 C.EIA RS-423 D.EIA RS-449 7.当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时可采用的复用技术是( A ) A.FDM B.TDM C.WDM D.STDM 8.OSI模型中实现端到端流量控制的是(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9.在接收、发送双方仅需一个帧的缓冲存储空间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C ) A.选择重发策略 B.连续重发请求 C.空闲重发请求 D.Go-back-N策略 1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在选择重传协议中( D ) A.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C.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I 11.提供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之间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是( D ) 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2.Internet互连层的四个重要协议是IP、ARP、RARP和( C )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 、单选题 1. 在设计点对 点(Ad Hoc )模式的小型无线局域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 )。 A ?无线网卡 B ?无线接入点 C .无线网桥 D ?无线路由器 2?在设计一个要求具有 NAT 功能的小型无线局域网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 。 A ?无线网卡 B ?无线接入点 C .无线网桥 D ?无线路由器 3?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特征的描述中, ( )是错误的。 A ?无线网卡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硬件 B ?无线接入点 AP 的基本功能是集合无线或者有线终端,其作用类似于有线局域网中 的集线器和交换机 C .无线接入点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不需要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 D ?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是具有路由功能的 AP , 一般情况下它具有 NAT 功能 4?以下设备中,( )主要用于连接几个不同的网段,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数据通信。 A ?无线网卡 B ?无线网桥 C .无线路由器 D ?无线网关 5?无线局域网采用直序扩频接入技术,使用户可以在 ( )GHz 的ISM 频段上进行无线 Internet 连接。 & WLAN 常用的传输介质为( 9?以下不属于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的是 A . IEEE802.2 B . IEEE802.3 C . IEEE802.11 14 . 一个学生在自习室使用无线连接到他的试验合作者的笔记本电脑,他使用 A . 2.0 6. 一个基本服务集 B . 2.4 BSS 中可以有 C . 2.5 )个接入点AP 。 D ? 5.0 C . 2 D ?任意多个 ESS 中不包含( A .若干个无线网卡 B .若干个AP 7?—个扩展服务集 C .若干个BSS D ?若干个路由器 A .广播无线电波 B .红外线 C .地面微波 D .激光 A ?无线信号传输易受干扰 B .无线网络产品标准不统, C .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低 D ?无线信号的安全性问题 10?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网络的主要优点是 ( )。 C .安全性高 B .传输速度快 11.以下哪个网络与其他 不属于相同的网络分类标准?( A .无线Mesh 网 B .无线传感器网络 C .无线穿戴网 12 .当要传播的信号频率在 30MHz 以上时,通信必须用( )方 式。 A .地波 B .天波 C .直线 A .可移动性 D .抗干扰性强 D .无线局域网 D .水波 )标准。 D . IEEE802.16 ( ) A . Ad-Hoc B .基础结构 15 . WLAN 上的两个设备之间使用的标识码叫 A . BSS B . ESS C .固定基站 )。 C . SSID D .漫游 D . NID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题库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I/O端口的输出电压为( B ) A. 3V B. 3.3V C. 5V D. 12V 2、ZigBee网络中存在设备类型不包括( B )。 A. 协调器 B. 无线网卡 C. 终端设备 D. 路由器 3、实验板上LED1和LED2与CC2530的连接如下图所示,LED1和LED2的负极端分别通过一个限流电阻连接到地(低电平),它们的正极端分别连接到CC2530的( A )端口。 A. P1_0与P1_1 B. P1_1与1_2 C. P1_0与P1_2 D. P1_1与P1_3 4、 basicRfCfg_t数据结构中的PanId成员是(C)。 A. 发送模块地址 B. 接收模块地址 C. 网络ID D. 通信信道 5、引起中断的原因或是发出中断申请的来源叫做中断源。CC2530共有( D )个中断源。 A.5 B. 12 C. 16 D. 18 6、basicRfCfg_t数据结构中的channel成员是(D)。 A. 发送模块地址 B. 接收模块地址 C. 网络ID D. 通信信道 7、在basicRf 无线发送数据时,“basicRfConfig.myAddr=SWITCH_ADDR;”的作用是(A)。 A.配置本机地址 B. 配置发送地址 C. 配置发送数据 D. 配置接收数据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要素不包括(C )。 A.传感器B.感知对象C.无线AP D.观察者 9、二进制数 110011011 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 C ). A. 192H B. C90H C. 19BH D. CA0H 10、定时器1是一个()定时器,可在时钟()递增或者递减计数。 C A.8位,上升沿B.8位,上升沿或下降沿 C.16位,上升沿或下降沿 D.16位,下降沿 11、basicRfCfg_t数据结构中的panId成员是(C )。 A.发送模块地址B.接收模块地址C.网络ID D.通信信道 12、十进制数 126 其对应的十六进制可表示为 ( D ). A. 8 F B. 8 E C. F E D. 7 E 13、basicRfCfg_t数据结构中的channel成员是(D )。 A.发送模块地址B.接收模块地址C.网络ID D.通信信道 14、I/O端口的输出电压为( B ) A. 3V B. 3.3V C. 5V D. 12V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 #define和printf都是C语句 B. #define是C语句,而printf不是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 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 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 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 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 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 28 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 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 ,DIFS长度=PIFS +1个时隙长度,DIFS 的长度为 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率、工作 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 18.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 路三部分组成 19.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20.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 万物的网络。RIFD无线识别、嵌入式系统技术、能量供给模块和纳米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 二、基本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A的工作原理 CSMA/CA机制: 当某个站点(源站点)有数据帧要发送时,检测信道。若信道空闲,且在DIFS时间内一直空闲,则发送这个数据帧。发送结束后,源站点等待接收ACK确认帧。如果目的站点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帧,还需要等待SIFS时间,然后向源站点发送ACK确认帧。若源站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ACK确认帧,则说明没有发生冲突,这一帧发送成功。否则执行退避算法。

无线网络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WLAN技术使用了哪种介质(A)? A、无线电波 B、双绞线 C、光波 D、沙浪 2、下列哪种材料对2.4GHz的RF信号的阻碍作用最小?(D ) A、混凝土 B、金属 C、钢 D、干墙 3、天线主要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A) A、第1层 B、第2层 C、第3层 D、第4层 4、安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D ) A、阻止入侵者 B、给用户好印象 C、拥有更好的设备 D、维护网络及商业流程 5、根据FCC管制域,哪3个不重叠信道可用于2.4GHz的WLAN设计方案?(D ) A、信道3、5和7 B、信道2、6和11 C、信道1、6和11 D、信道1、5和9 6、保障网络环境不出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B ) A、形成文档 B、规划 C、沟通 D、以上都是 7、无线桥接可做到点到。(D ) A、2点 B、3点 C、4点 D、4点以上都可以 8、下列哪种不属于无线网卡的接口类型?(A) A、PCI B、PCMCIA C、IEEE1394 D、USB、 9、DHCP协议的功能是。(B ) A、为客户自动进行注册 B、为客户机自动配置IP地址 C、使DNS名字自动登录 D、为WINS提供路由 10、将双绞线制作成交叉线(一端按EIA/TIA 568A线序,另一端按EIA/TLA 568B线序),该双绞线连接的两个设备可为。(A) A、网卡与网卡 B、网卡与交换机 C、网卡与集线器 D、交换机的以太口与下一级交换机的UPLINK口 二、填空题: 1、802.16a是一项新兴的(无线城域网)技术。 2、IEEE802.11a能够提供(6~54)Mbit/s数据速率。 3、天线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 4、以太网100BASE-TX标准规定的传输介质为(五类非屏蔽或屏蔽双绞线)。 5、IEEE802.11g与IEEE802.11 (b)兼容。 6、无线城域网采用(802.16)系列协议。 7、自从加入移动特性而产生(802.16e)标准之后,WiMAX就具备了高速移动特性和高带宽接入特性。 8、蓝牙和紫蜂技术是无线(个)域网的技术。 9、无线Mesh网络(WMN),也称为无线(网格)网。 10、可以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一种特殊的移动(Ad Hoc )网络。 11、无线广域网采用(802.20)系列协议。 三、名词解释: 1、WLAN: 无线局域网简单的概念P54 2、WiFi P88 3、无线AP P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