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

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
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

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

姚瑶1赵林1,2*

(天津大学1化工学院2环境学院天津 300072)

摘要水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液体,它的特殊性使它作为生命的基质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目前,对于蛋白质内部和周围的水分子的研究,表明水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目前

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水分子的生物学作用,但通过三种现代结构研究的关键技术——结晶学、核磁共振光谱

学和计算机分析模拟方法的结合,已经取得了一些结果。本文从实验研究和理论模拟两方面,总结了水分

子与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水分子对蛋白质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展望了从水分

子角度出发来研究蛋白质性质的前景。

关键词水分子蛋白质分子结构稳定性

Interaction of Water with Protein

Yao Yao1, Zhao Lin1,2*

(1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College of Environment,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Abstract Water is a profoundly unusual liquid, and its peculiarities may make it uniquely suited to act as life’s matrix. Recent studies of water in and around proteins have made us acutely aware of the critical role that water plays in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lthough we do not yet have definitive biological effect of water, a consensus is emerging, which brings together the three key techniques of modern structural research: crystallography, NMR spectroscopy, and computer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gresses of the interaction of water molecule and protein molecule researched in both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water molecule on the protein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stability were expatiated.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 about protein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 of water were predicted.

Key words Water, Protein, Structure, Stability

水是地球上存在数量最多的分子化合物,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水分子具有极性,能通过静电吸引与周围的水分子形成四个氢键,构成四面体结构。水分子既是质子供体又是质子受体,能够通过氢键与蛋白质的极性部位或非极性部位结合,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以及生物学功能。事实表明[1~6],水在生命大分子的结构及活性方面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因此,水分子的生物学作用[7]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实验仪器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水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难于观察,水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尚不十分明确。众所周知,蛋白质动力学和水分子的动力学密切相关[8]。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从实验和模拟两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情况,讨论了水分子对蛋白质构象、稳定性的影响,并展望了从水分子角度出发研究蛋白质性质的前景。

1 实验研究

自然界中没有真空环境,水分子会尽力填补蛋白质所不能到达的空缺。但是与蛋白质相比较,

姚瑶女,24岁,硕士生,现从事水分子蔟结构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研究。*联系人,E-mail: zhaolin@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3CCA043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376054)

2005-11-29收稿,2005-12-19接受

水分子非常小,试验观察仍存在一定难度。研究蛋白质与水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主要有NMR 法、X射线衍射法、中子散射法以及红外光谱法。

1.1 晶体结构中的水分子

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通过氢键相结合,并非使蛋白质的结构更加紧密,刚性变大,而是增加了蛋白质的弹性,使其结构更加稳定。X射线衍射法是最先给出晶体状态蛋白质的具体原子结构信息的方法。Nakasako认为,在溶液中有着四面体氢键几何结构的水分子在蛋白质表面仍保持该结构并使其三维链伸入到含有水合水分子和极性原子的蛋白质内部,形成氢键网络。氢键网络富有弹性,可适应蛋白质构象的变化,例如局部运动[9]。Takano[10]研究了Ala(丙氨酸)/Gly(甘氨酸)突变的人溶解酶去水合过程,发现水分子与空穴体积大的蛋白质结合的稳定性较大,认为蛋白质内部空穴中水分子的存在对蛋白质的稳定性有利。

中子散射实验也同样得到了关于水分子与不同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Michalarias将水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优势与表面结合水中子散射实验相结合,区分了蛋白质表面结合水分子与容积水,得到了DNA、光合体系Ⅱ、胰凝乳蛋白酶周围水分子的性质[11]。实验结果表明,与DNA紧密结合的水分子的动力学与相同温度下高密度无定型态冰相似。如图1所示,高水合值下在28、38和67meV 处有尖峰,表1中显示28.4和37.9为氢键的振动峰,然而,在低水合时这一性质却完全消失。图2所示,降低干DNA或干蛋白质的含量后,在低水合条件下,水的谱线与冰Ⅰh的极为相似。

图1干燥和水合蛋白质的TOSCA校正谱图Fig.1Dry and hydrated DNA measured on the updated

TOSCA spectrometer

顶端曲线为冰Ⅰh谱图

图2减少干燥膜或DNA含量后得到水合膜和水合DNA

界面水的估算谱图

Fig.2Estimation of the interfacial water in hydrated

membranes and hydrated DNA

表1 TOSCA谱图中峰值分布

Tab.1Assignment of the peaks in the TOSCA spectra

能量/meV TOSCA公认的振动

7.1 声子相关区域

10 声子相关区域

28.4 弱氢键

37.9 强氢键

22~40 CH3扭转

67 氢键振动带左边缘

50~65 结合蛋白质骨架和两平面转换

121 氢键振动带右边缘

90~140 CH3-r, CH2-r, NH-ip, NH-op, NH2-b, NH2-r

145~190 CH-b, CH2-b, CH2-w, CH2-tw, CH3-sb, CH3-ab, 氨基化物II and III (NH-ib连接于C-N键) Pertsemlidis等[12]结合中子散射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水分子如何与NALA分子内部相

结合以及在蛋白质稀溶液中溶剂与溶剂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红外光谱法[13]也是一种可以揭示水分子与生物大分子间的氢键网络结构的实验方法,但是它必须是由受噪声影响很小的、基于干涉测量法的光谱完成,这就是所谓的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不过普通的FTIR在研究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大量水的背景峰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验仪器精度不断提高,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也将取得更多的突破。

1.2 蛋白质溶液中的水分子

NMR法[14]已成为和X射线晶体衍射法相互独立而又互补的结构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法给出静态信息,NMR可以研究动力学性质[15]、热力学信息[16]、分子结构信息[17~22]、分子动态信息[23,24]。一些研究[25~28]发现蛋白质溶液三维结构与蛋白质晶体结构中的水分子的性质是大致相同的。

Bertini等[17]用1H NMR谱研究了氧化态马心脏细胞色素C的水合性质,用二维同核 Ephogsy-Noesy实验描述了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NOE效应揭示了不可交换的蛋白质质子与水分子质子的相互作用。Niccolai等[19]用NMR通过水与蛋白质的Overhauser效应和顺磁性混乱的轮廓联合分析研究了两个结构明确的蛋白质Tendamistat(淀粉酶抑制剂)和BPTI(牛胰岛素抑制剂)的表面可接近度,并发现了蛋白质表面覆盖的有序水分子网络的位置。Nerinovski等[20]用17O NMR驰豫方法研究了细胞色素中水-蛋白质的相互作用。Lesage等[21]用1H、13C固体NMR研究微晶Crh中水与蛋白质相互作用。Rossi等[22]用选择性NMR驰豫研究了水-蛋白质和配位体-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该作用是由大分子存在于水和配位基NMR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自旋晶格驰豫速度所导致。

Kihne等[18]用1H自旋晶格驰豫原理解释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他们认为高频率区的谱线归因于与蛋白质结合的水分子的运动或在1ns时间尺度上蛋白质分子内部的运动,并且区分了分子间驰豫和分子内驰豫。如图3所示,A为溶于D2O的样品,与空气(21(vol)%O2)平衡后测定的弛豫数据。这个弛豫分布曲线有两个明显的分布平台。低Larmor频率处的分布曲线发生在1.3MHz,与大分子蛋白质的42ns转动相关时间相对应。高频分布曲线发生在大约20MHz,对应于蛋白质内部运动、结合水分子的运动或顺磁性电子自旋的弛豫。B为与1atm 100%O2相平衡样

图3pH=7.0, 室温294±1K浓度为1(w/v)% BSA水溶液中质子的1H自旋晶格驰豫率常数

Fig.3 1H spin-lattice relaxation rate constants for protons in aqueous solutions containing 1(w/v)% BSA at pH=7.0 and ambient laboratory

temperature of294±1K

品的弛豫谱图,这里,高频分布明显增大。因此他认为A中高频分布产生的原因是质子-氧原子-电子偶极耦合导致的自旋-晶格弛豫。C为BSA稀D2O溶液平衡于100%N2的弛豫数据,在低频部分,它完全为单一分布;高频分布明显减少,但并未完全消失。D为水溶液平衡于1atm 100%N2的蛋白质样品的谱图。从这两张无氧存在的磁弛豫分布曲线可以看出,它们可能符合简单Lorentzian分布,在H2O溶剂和D2O溶剂中,蛋白质转动相关时间分别为41±3ns和51±4ns。比较C和D这两张图,可以区分分子内和分子间偶极作用对弛豫的贡献的相对大小。

Modig等[15]用2H、17O核磁驰豫消散MRD法研究环状缩氨酸oxytocin的水溶液和深度过冷溶液中的球状蛋白质BPTI,揭示了这些生物分子表面水合层中水的动力学详细特点。生物大分子表面结合水分子与容积水相比,约95%没有运动产生的两个延迟的折叠结构,而且BPTI表面暴露的非极性残基并未诱导产生窗格状疏水水合结构。他还指出水-蛋白质NOE效应在长程范围偶极与容积水的相互作用中占主要地位。Pagnotta等[16]研究了渗透的水蛋白质系统的玻璃态行为。

Gruschus等[24]用NMR定量测定了在蛋白质表面水分子扩散的存在时间。该存在时间是用ROE 的比率和水与蛋白质骨架、侧链氨基酸的NOE交互驰豫率计算来得到的。Denisov等[23]从水分子渗透作用和构象改变的角度研究了蛋白质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他指出,埋藏于非极性内部区域的可电离侧链会使蛋白质结构变得不稳定,并有可能由于pH的改变引发构象的变化。

除核磁共振法之外,文献中还介绍了光谱分析[29~32]、热分析[33,34]等方法。

Nilesen等[26]用拉曼光谱研究了水分子的结构以及水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氢键结合水分子表现在,低频波段180cm-1附近有一最高峰出现。Khoshtariya等[31]用不同的O-H(D-H)振动光谱研究了水合BSA蛋白质的界面渗透网络以及高度可极化的水-水氢键。数据表明有两种非常宽的OH(OD)亚键位于3260和2840cm-1(对于OD,相应的在2350和2050cm-1)。这些键被指认为是水分子的伸缩振动,包括强蛋白质-水和水-水氢键。Kim[32]用激光衍射法研究了蛋白质浓度对β-乳球蛋白乳状液的影响。

Kiyoshi[33]检测球蛋白分子中存留的少量水在低温下的热行为,发现含水BSA的热容略大于水分子的热容,且有自发放热和吸热作用。他认为BSA中遗留的少量水是造成低温下的现象产生的原因。Dzwolak等[34]用FT-IR、DSC/PPC研究了单体牛胰岛素聚合过程中蛋白质水合状态与聚合物构象特点的关系,胰岛素的聚合可能是由于疏水作用驱动的,也可能包括疏水侧链氨基酸残基的重组。

2 理论计算和动力学模拟

水分子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方面起了关键作用。然而,系统周围水分子层非常薄,厚度只有1~3个分子层。因此,对于水合层的研究非常困难。介电弛豫法研究了整个系统的整体响应,但是对结合水的动力学并不敏感。NMR技术(NOE和NMRD)拥有必需的空间解决能力,但是也缺少动力学研究能力。中子散射技术开始是用于研究系统中水合层的动力学,能很好地解决动力学问题,但是它只能提供整体响应。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模拟在理解结合水的性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研究[35]应用MD模拟探索蛋白质溶液中界面水分子的动力学性质,常用的还有Monte Carlo法、基于分子轨道理论的从头计算法、密度函数理论等。事实证明分子动力学模拟足以完成蛋白质与水分子的动力学[36~39]、热力学[40]模拟以及生物活性与水分子动力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水分子与蛋白质表面相结合形成水合层,水合层中结合水的性质与容积水的性质是不同的。结合水物理性质的特征对于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折叠是重要的。Yuichi[41]指出蛋白质折叠受到水分子热运动的影响,水的熵变过程中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它导致蛋白质折叠过程中构象熵大大减少。

Smith[42]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第一水合层的密度变化由蛋白质表面的静电学性质以及该处表面的

形态决定。他们检验了与蛋白质结合具有规则排列结构的水分子的热力学,应用普遍模式分析,计

算了与牛胰岛素抑制剂晶相结构规则排列的水分子的振动熵变。该复杂的振动熵比非结合蛋白质的

振动熵高出17.6 J/(mol·K)。Dellerue S[43]用类弹性中子散射的方法研究了高浓度下C-藻青蛋白表面

水分子的弛豫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平均扩散系数低于容积水的十分之一,证实了水分子在蛋白

质表面的延迟,也与亲水模型表面水分子的结果相一致。

Balasubramanian[44]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一种有1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蛋白质,实验结果揭示

在水合层临近的水的动力学整体上减慢了,但是水分子在第二个β转角处即活性位附近表现为比附

近蛋白质区域较快的动力学。如图4所示,β2片段附近水分子表现为比第一和三片段更快的适应偶

极再定位的能力。从表2中可以看到在第一个和第三个蛋白质片段附近的水分子表现为很慢的动力

学,大约为数百皮秒,由于数据限制无法定量。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与该片段特定残基通过氢键联结

的水分子所引起。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第二个片断周围水分子的偶极再定位平均时间常数高于容积水

很多,这可能是由于特定的、最接近的残基与蛋白质局部几何结构相互作用导致的。由于该β转角

被认为是在蛋白质感受器捆绑中起关键作用,β转角处水分子的较快动力学可能有生物学重要性。

图4蛋白质的三个片断中水分子偶极再定位时间相关函数Cμ(t)

Fig.4 Reorientational time correlation function of the water dipole Cμ(t) for water molecules in the three segments of the protein.

表2与容积水相比较,不同蛋白质片断附近水分子的偶极再定位时间相关函数的多指数拟合参数

Tab.2 Parameters of multi-exponential fit to the dipole reorientational time correlation functions of water molecules near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protein, compared with that for water in bulk.

片断 时间常数/ps 振幅/% <τμ>/ps

β1,β30.32 22.4 -

4.18 61.4

长时间16.2 β20.06 11.6 5.6

1.97 48.2

11.44 40.2

容积水TIP3P0.27 20.2 2.0

2.43 79.8

Smolin[45]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葡萄球菌核酸酶表面的水分子密度函数,分析了其结构性质。研

究表明第一水合层平均密度大于容积水0.3%~0.6%。室温(300K)下,氢键结合水网络紊乱扩展至蛋

白质表面二至三个水合层,水的密度函数的第一个峰出现在极性分子N、O附近,第二个峰的位置

与非极性分子C附近的水相一致;侧链C原子第一水合层与极性侧链键合骨架原子以一或二个氢键

相键合,存在水环簇。还发现水环在4-6AA处,垂直结合于蛋白质表面。

Levstik[46]对水合蛋白质用介点松弛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典型的蛋白质玻璃态行为。Peyard等[47]用最小蛋白质模型研究了水合蛋白质的玻璃态转变效应后指出,如果考虑到与蛋白质表面相结合,在最小模型中存在一个玻璃态行为。他还运用统计力学和“二维水分子”模型的动力学[48],描述了结合水分子氢键的排列,讨论了结合水动力学与介电常数测量得到的蛋白质表面的电荷传递之间的联系。Tournier等[49]用实验和计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一种玻璃态的转变存在于低于200K的水和蛋白质的内部动力学中,结果表明,蛋白质的转换由结合水的动力学转变驱动,它也导致主要发生在蛋白质外部结构侧链上的波动增加。

如前所述,实验已经证明了蛋白质结合水的存在增加了蛋白质的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也证明了同样的结论。Fischer[50]对BPTI的计算分析显示蛋白质实际上变得更柔软了,振动熵增加了,并且指出稳定一个单个水分子所需要的大量熵消耗[-T△S=86.1kJ/mol对于平动转动自由度的减少]只可由水-蛋白质相互作用部分来补偿。Olano[51]进行了水分子从纯液体向蛋白质内部空穴位转移的自由能计算。选取了不同的水分子环境:一个是极性形成四个水-蛋白质氢键,一个是更疏水仅形成一个水-蛋白质氢键,计算得到了不同空穴具有非常不同的自由能,只有极性BPTI空穴是亲水的,结果显示向极性空穴转移是熵减的,而向非极性空穴转移是熵增的,从蛋白质原子处的混乱程度看,加入水分子使蛋白质更有弹性,这增加的弹性是由于增加了空穴附近蛋白质-蛋白质氢键的长度,减小了键能。Pedersen[52]研究了水分子网络和apo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活性位弹性。

氢键已被认为是蛋白质折叠的立体化学序列的一部分,蛋白质折叠为唯一的三维结构,因此,这些氢键被认为是稳定的。Cao等[53]计算蛋白质X射线晶体结构中的每个单个氢键被破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58%的这些氢键被发现有较低的破坏的可能性(-7.5kJ/mol)。蛋白质表面极性或荷电部分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是一个蛋白质水合的关键因素,Degrève[7]解释了水分子在保持缩氨酸结构中的重要作用。Petukhov[54]用一个可接近表面积(ASA)模型对水-蛋白质氢键在假定蛋白质构象的有效性进行了估算。水分子转动/振动运动产生的蛋白质-水氢键的转变对于允许蛋白质结构弛豫是不够的,平动替代运动产生的蛋白质结合水分子的完全转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55]。Jensen[56]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水分子与通道之间的渗透和静电学相互作用,在它的模拟中发现水分子键的破坏并不是水溶液中质子排除的机理。Shanthi[57]用交互式网络软件——WAP水分析软件,计算水中氧原子与蛋白质原子间距离。Rocha[58]用Monte Carlo法研究了在蛋白质折叠问题中水分子的因素。

3 前景展望

水分子具有的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都能够很好的揭示水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构、动力学、热力学等特点,但是由于受到目前实验方法、硬件设备精度和人们对水分子的认识等的局限性,水分子的生物学功能还不完全明确,此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此外,水分子对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改变水分子的微观结构是否能够改变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能够使水分子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氢键作用从蛋白质表面深入蛋白质结构内部,改变水分子的结构是否会带来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改变,这些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对于水分子,这一广泛存在却又神秘莫测的物质,我们必将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R Wolthuis, M van Aken, K Fountas et al. Anal. Chem., 2001, 73: 3915~3920.

[2]傅亚珍. 中国科学(B辑), 1984, 12: 1099~1102.

[3]傅亚珍. 科学通报, 1985, 6: 456~459.

[4]傅亚珍. 科学通报, 1994, 15(39): 1420~1422.

[5]Y Fujita, Y Noda. Bull. Chem. Soc. Jpn., 1978, 51(5): 1567~1568.

[6]Y Fujita, Y Noda. Bull. Chem. Soc. Jpn., 1981, 54: 3233~3234.

[7]L Degrève, G H Brancaleoni, C A Fuzo et al. Brazilian J. Phys., 2004,34(1): 102~115.

[8]M Weik, Euro. Phys. J. E, 2003, 12(1): 153~158.

[9]M Nakasako, J. Bio. Phys., 2002, 28(2): 129~137.

[10]K Takano, J. Mol. Biol. 1997, 274: 132~142.

[11]M Ilias, X L Gao, R C Ford. J. Mol. Liq., 2005, 117: 107~116.

[12]P Alexander,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9, 96: 481~486.

[13]Y Maréchal, J. Mol. Struct., 2004, 700: 217~223.

[14]黄鹤.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15]K Modig, E Liepinsh, G Otting et al. J. Am. Chem. Soc., 2004, 126(1): 102~114.

[16]S E Pagnotta, R Gargana. F Bruni et al. Phys. Rev. E, 2005, 71(3):1~4.

[17]I Bertini, J G Huber, C Luchinat et al. J. Magnetic Resonance, 2000, 147(1): 1~8.

[18]S Kihne, R G Bryant. Biophys. J., 2000, 78(4): 2163~2169.

[19]N Niccolai, A Ciutti, O Spiga et al. J. Bio. Chem., 2001, 276(45):42455~42461.

[20]K Nerinovski, I Bertini, P Hajieva et al. J. Inorg. Biochem., 2001, 86(1):505~505.

[21] A Lesage, A Bochmann. J. Am. Chem. Soc., 2003, 125(44):13336~13337.

[22] C Rossi, S Martini, M Ricci et al. Macromolecular Symposia, 2003, 203:89~101.

[23]V P Denisov, J L Schlessman, E B Garcia-Moreno et al. Biophys. J., 2004, 87(6): 3982~3994.

[24]J M Gruschus, J A Ferretti. Journal of Biomolecular NMR, 2001, 20(2):111~126.

[25]G Otting, K Wuthrich. J. Am. Chem. Soc., 1989, 111:1871~1875.

[26]G M Clore, A Bax, P T Wingfield et al. Biochemistry, 1990, 29:5671~5676.

[27]J D Forman-Kay, A M Gronenborn, P T Wingfield et al. J Mol. Biol., 1991, 220:209~216.

[28]R X Xu, R P Meadows, S W Fesik. Biochemistry, 1993, 32:2473~2480.

[29]M B J Meinders, van den G G M Bosch, de H H J Jongh. Euro. Biophys. J., 2001, 30(4): 256~267.

[30]O F Nilesen, C K Johansson, K L Jakobsen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SPIE-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0,4098:

160~168.

[31] D E Khoshtariya, E Hansen, R Leecharoen et al. J. Mol. Liq., 2003, 105 (1): 13~36.

[32]H J Kim, E A Decker, D J McClements, Langmuir, 2005, 21(2): 134~139.

[33]K Kiyoshi, S Toru, O Masaharu. Thermochimica Acta, 2005, 431(1~2): 4~8.

[34]W Dzwolak, R Ravindra, R Winter. Phys. Chem. Chem. Phys., 2004, 6(8): 1938~1943.

[35] A R Bizzarri, S Cannistraro. J. Phys. Chem. B, 2002, 106(26):6617~6633.

[36]M Tarek, D J Tobias. Phys. Rev. Lett., 2002, 88(13): 1381011~1381014.

[37]S Yoshioki, J. Comput. Chem., 2002, 23(3): 402~413.

[38]M Tarek, D J Tobias. J. Comput. Chem., 2002, 89(27): 2755011~2755014.

[39] E Harder, B Kim, R A Friesner et al. Journal of Chemical Theory and Computation, 2005, 1(4): 169~180.

[40]S G Dastidar, C Mukhopadhyay. Phys. Rev. E, 2003, 68(2): 219211~219219.

[41]Harano Y uichi, Kinoshita Masahiro. Chem. Phys. Lett., 2004, 399(4~6): 342~348.

[42]J C Smith, F Merzel, C S Verma et al. J. Magnetic Resonance, 2000, 147(1):1~8.

[43]S Dellerue, Funel Bellissent. Chemical Physics, 2000, 258(2~3): 315~325.

[44]S Balasubramanian, S Bandyopandhyay, Pal S et al. Current Science, 2003, 85(11): 1571~1578.

[45]N Smolin, R Winter. J. Phys.Chem. B, 2004, 108(40): 15928~15937.

[46] A Levstik, C Filipic, Z Kutnjak et al Phys. Rev. E, 1999, 60(6): 7604~7607.

[47]M Peyard, Phys. Rev. E. 2001, 64(1): 011109/1~011109/5.

[48]M Peyard. J. Biological Physics, 2001, 27(2~3): 217~228.

[49] A L Tournier, Xu Jiancong, J C Smith. Biophys. J., 2003, 85(3): 1871~1875.

[50]Fischer Stefan, S Chandra, Proe V erma. Natl. Acad. Sci. USA, 1999,96: 9613~9615.

[51]L R Olano, S W Rick. J. Am. Chem. Soc., 2004, 126(25): 7991~8000.

[52] A K Pedersen,G H Peters, K B Moller et al. Acta Crystallographica, 2004, D60(9): 1527~1534.

[53]Z W Cao, Y Z Chen, Biopolymers, 2001, 58(3):319~328.

[54]M Petukhov, G Rychkov, L Firsov et al. Protein Science, 2004, 13(8): 2120~2129.

[55]M Tarek, D J Tobias. Biophys. J., 2000, 79(6): 3244~3257.

[56]M O Jensen, E Tajkhorshid, K Schulten. Biophys. J., 2003, 85(5): 2884~2899.

[57]V Shanthi, C K Rajesh, J Jayalakshmi et al. J. Appl. Cryst., 2003, 36(1): 167~168.

[58]L F O Rocha, Pinto M E Tarrago, A Caliri. Brazilian Journal of Physics, 2004, 34(1): 90~101.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举世瞩目的基因组计划使大量的新基因不断被发现,然而单纯的基组DNA序列尚不能解答许多生命问题。基因是相对静态的,而基因编码的产物-蛋白质则是动态的,具有时空性和调节性,是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存在方式以及相互作用等直接与生物功能相关。 在所有生命活动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它是细胞进行一切代谢活动的基础。细胞接受外源或是内源的信号,通过其特有的信号途径,调节其基因的表达,以保持其生物学特性。在这个过程中,蛋白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调控,介导细胞的许多生物学活性。 虽然有一些蛋白质可以以单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质都是和伴侣分子一起作用或是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来发挥作用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必须很好地理解蛋白质单体和复合物的功能,这就会涉及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揭示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相互作用关系的网络图,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热点。 一、生物物理学方法 1. 融合蛋白pull-down实验 融合蛋白pull-down技术基本原理是将一种蛋白质固定于某种基质上(如Sepharose),当细胞抽提液经过该基质时,可与该固定蛋白相互作用的配体蛋白被吸附,而没有被吸附的“杂质”则随洗脱液流出。 被吸附的蛋白可以通过改变洗脱液或洗脱条件而回收下来。为了更有效地利用pull-down技术,可以将待纯化地蛋白以融合蛋白地形式表达,即将“诱饵”蛋白与一种易于纯化地配体蛋白相融合。1988年Smith等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融合标签从细菌中一步纯化出GST融合蛋白。从此GST融合蛋白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里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GST融合蛋白在经过固定有GST(glutathione)的色谱柱时,就可以通过GST与GSH的相互作用而被吸附。当再有细胞抽提物过柱,就可以得到能够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兴趣蛋白。一般来说,GST融合蛋白pull-down方法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鉴定能与已知融合蛋白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质;二是鉴定两个已知蛋白质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该方法比较简便,避免了使用同位素等危险物质,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类似的融合蛋白很多,如与葡萄球菌蛋白A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固定有IgG的色谱柱进行纯化;与寡聚组氨酸肽段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结合Ni2+的色谱柱进行纯化;与二氢叶酸还原酶融合的“诱饵”蛋白可以通过固定有氨甲喋呤的色谱柱进行纯化等等。 2. 亲和印迹 亲和印迹是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的蛋白样品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检测哪种蛋白能与标记了的“诱饵”蛋白发生作用。此方法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持膜上蛋白的生物活性,如何得到纯化的“诱饵”蛋白等。 3. 免疫共沉淀

检测两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

检测两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得实验方法比较 1、生化方法 ●免疫共沉淀免疫共沉淀就是以抗体与抗原之间得专一性作用为基础得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得经典方法.改法得优点就是蛋白处于天然状态,蛋白得相互作用可以在天然状态下进行,可以避免认为影响;可以分离得到天然状态下相互作用得蛋白复合体。缺点:免疫共沉淀同样不能保证沉淀得蛋白复合物时候为直接相互作用得两种蛋白。另外灵敏度不如亲与色谱高。 ●Far—Western 又叫做亲与印记。将PAGE胶上分离好得凡百样品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然后检测哪种蛋白能与标记了同位素得诱饵蛋白发生作用,最后显影。缺点就是转膜前需要将蛋白复性。2?、等离子表面共振技术(Surfaceplasmonresonance)该技术就是将诱饵蛋白结合于葡聚糖表面,葡聚糖层固定于几十纳米厚得技术膜表面。当有蛋白质混合物经过时,如果有蛋白质同“诱饵”蛋白发生相互作用,那么两者得结合将使金属膜表面得折射率上升,从而导致共振角度得改变。而共振角度得改变与该处得蛋白质浓度成线性关系,由此可以检测蛋白质之间得相互作用。该技术不需要标记物与染料,安全灵敏快速,还可定量分析。缺点:需要专门得等离子表面共振检测仪器。 3、双杂交技术原理基于真核细胞转录因子得结构特殊性,这些转录因子通常需要两个或以上相互独立得结构域组成.分别使结合

域与激活域同诱饵蛋白与猎物蛋白形成融合蛋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如果两种蛋白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则可使结合域与激活域在空间上充分接近,从而激活报告基因.缺点:自身有转录功能得蛋白会造成假阳性.融合蛋白会影响蛋白得真实结构与功能。不利于核外蛋白研究,会导致假隐性. 5、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指两个荧光法色基团在足够近(〈100埃)时,它们之间可发生能量转移得现象。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可以研究分子内部对某些刺激发生得构象变化,也能研究分子间得相互作用。它可以在活体中检测,非常灵敏,分辩率高,能够检测大分子得构象变化,能够定性定量得检测相互作用得强度。缺点此项技术要求发色基团得距离小于100埃。另外设备昂贵,还需要融合GFP给蛋白标记。?此外还有交联技术(cross-linKing),蛋白质探针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以及生物信息学得方法来检测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 1,酵母双杂交 1-5 酵母双杂交系统就是将待研究得两种蛋白质得基因分别克隆到酵 体,从表达产物分析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得系统 酵母双杂交得原理就是,把报告基因HIS3与l a c Z 整合到酵母细胞基因组中,并受转录因子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实验步骤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实验步骤 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细胞生化反应网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与转录调控网络对调控细胞及其信号有重要意义。把原来spaces空间上的一篇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转来,算是实验技巧分类目录的首篇。(另补充2:检测两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比较)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 二、噬茵体展示技术 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 三、等离子共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检测两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

检测两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比较 1. 生化方法 ●免疫共沉淀免疫共沉淀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改法的优点是蛋白处于天然状态,蛋白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天然状态下进行,可以避免认为影响;可以分离得到天然状态下相互作用的蛋白复合体。缺点:免疫共沉淀同样不能保证沉淀的蛋白复合物时候为直接相互作用的两种蛋白。另外灵敏度不如亲和色谱高。 ●Far-Western 又叫做亲和印记。将PAGE胶上分离好的凡百样品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然后检测哪种蛋白能与标记了同位素的诱饵蛋白发生作用,最后显影。缺点是转膜前需要将蛋白复性。 2. 等离子表面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该技术是将诱饵蛋白结合于葡聚糖表面,葡聚糖层固定于几十纳米厚的技术膜表面。当有蛋白质混合物经过时,如果有蛋白质同“诱饵”蛋白发生相互作用,那么两者的结合将使金属膜表面的折射率上升,从而导致共振角度的改变。而共振角度的改变与该处的蛋白质浓度成线性关系,由此可以检测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该技术不需要标记物和染料,安全灵敏快速,还可定量分析。缺点:需要专门的等离子表面共振检测仪器。 3. 双杂交技术原理基于真核细胞转录因子的结构特殊性,这些转录因子通常需要两个或以上相互独立的结构域组成。分别使结合域和

激活域同诱饵蛋白和猎物蛋白形成融合蛋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如果两种蛋白可以发生相互作用,则可使结合域和激活域在空间上充分接近,从而激活报告基因。缺点:自身有转录功能的蛋白会造成假阳性。融合蛋白会影响蛋白的真实结构和功能。不利于核外蛋白研究,会导致假隐性。

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概述 一、为什么要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 二、蛋白质相互作用亲和力:K d=[A][B]/[AB] 三、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应用 A、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免疫共沉淀,染色质沉淀,抗体筛库 B、利用已知的相互作用建立tag:GST pull down,Biotin-Avidin结合, C、直接利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亲和层析,酵母双杂交,phage display,Bait蛋白质筛表达库,蛋白质组 四、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五、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获得功能或失去功能 I、一些常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 ?Traditional co-purification (chromatography co-purification and co-sedimentat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GST pull down,Epitope-tag ?(co-)Immunoprecipitation ?Western和Far-Western blot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Two-Hybrid System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实验过程及原理,注意事项,优缺点) III、研究实例讨论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作用:发现新的相互作用蛋白质;鉴定和分析已有的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确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功能基团 具体过程:见书本 优点:是酵母细胞的in vivo相互作用;只需要cDNA,简单;弱的相互作用也能检测到 缺点:都是融合蛋白,万一融合出新的相互作用;酵母的翻译后修饰不尽相同,尤其是蛋白质的调控性修饰;自身激活报告基因;基因库德要求比较高,单向1/3是in frame 蛋白质毒性;第三者Z插足介导的相互作用;假阳性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2008-02-21 12:21一、凝胶阻滞试验 1.试验原理 又叫作DNA迁移率变动试验(DNA mobility shift assay),在凝胶电泳中,由于电场的作用,裸露的DNA朝正电极移动的距离与其分子量的对数成反比。如果此时DNA分子与某种蛋白质结合,那么,由于分子量增大,它在凝胶中的迁移作用便会受到阻滞,在特定电压和时间内朝正电极移动的距离也就相应缩短了。 2.主要步骤及内容 首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待检测的DNA片段(亦称探针DNA),然后同细胞蛋白质提取物一道温育,于是便有可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将它加样到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在控制使蛋白质仍与DNA保持结合状态的条件下进行电泳分离。应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显现具放射性标记的DNA条带位置。如果细胞蛋白质提取物中不存在可同放射性标记的探针DNA结合的蛋白质,那么所有放射性标记都将集中出现在凝胶的底部,反之,将会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由于凝胶阻滞的缘故,其特有的放射性标记的探针DNA条带就将滞后出现在较靠近凝胶顶部的位置。 凝胶阻滞试验不仅可以用来鉴定在特殊类型细胞的提取物中,是否存在着能够同某一特定DNA片段结合的蛋白质分子(比如特异的转录因子等),而且还可以用来研究发生此种结合作用之精确的DNA序列的特异性。 其办法是在DNA-蛋白质结合反应体系中,加入超量的非标记的竞争DNA(competitor DNA)。如果它与同位素标记的探针DNA结合的是同一种蛋白质,那么由于竞争DNA与探针DNA 相比是极大超量的,这样绝大部分蛋白质都会被其竞争结合掉而使探针DNA仍处于自由的状态,所以在电泳凝胶的放射自显影图片上就不会出现阻滞的条带。相反地,如果反应中加入的竞争DNA并不能够同探针DNA竞争结合同一种蛋白质,于是探针DNA便仍然与特定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结果在电泳凝胶的放射自显影图片上就会呈现阻滞的条带。 在凝胶阻滞试验中使用竞争DNA,可以间接地阐明在体内发生的D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一种具有已知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竞争DNA,我们就可以判断通过特定的凝胶阻滞试验所检测到的蛋白质,是否就是属于此类转录因子,抑或是与之相关的其它因子。同样地,假如我们在竞争DNA上已知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处,事先引入一个或少数几个碱基突变,通过凝胶阻滞试验亦可有效地评估出这些突变对竞争DNA的性能及其与转录因子结合作用的影响。 二、DNaseI足迹试验(DNaseI footFIrinting assay) DNaseI足迹试验是一种测定DNA结合蛋白在DNA上的准确结合位点的技术。 首先是对包含一定顺式作用元件的双链DNA进行单链标记,然后用DNaseI水解单链标记的双链DNA,产生不同长度的片断,DNA结合蛋白与其特异序列结合处由于空间位阻,DNaseI对这部分DNA不能切割,即被DNaseI保护。DNaseI水解产物经尿素变性,PAGE 分离及放射性显影后,形成以相差一个核苷酸为梯度的一系列DNA条带,在此显影图中相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细胞接受外源或是内源的信号,通过其特有的信号途径,调节其基因的表达,以保持其生物学特性。在这个过程中,蛋白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调控, 介导细胞的许多生物学活性。虽然有一些蛋白质可以以单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但是大部分的蛋白质都是和伴侣分子一起作用或是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来发挥作用的。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必须很好地理解蛋白质单体和复合物的功能,这就会涉及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中,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时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及条件选择不同的实施策略。研究已知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关注的是蛋白间能否发生结合,实验本身更趋向于验证性,因此,应选择操作性强、可信度高、接近生理条件的技术方法,尽量减少实验本身带来的假阴性或假阳性。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免疫共沉淀、Far Western blotting、生物信息学、酵母双杂交系统、噬菌体展示、表面等离子共振、荧光能量转移等几种。 1 免疫共沉淀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是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体,与抗原形成特异免疫复合物,经过洗脱,收集免疫复合物,然后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免疫共沉淀既可以用于检验已知的两个蛋白质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找出未知的蛋白质相互作用,不管是两者的哪个,其原则都是一样的,都需要用特异性的抗体与其中的一种蛋白质结合,之后通过蛋白质A或蛋白质G琼脂糖微珠将复合物沉淀下来,然后用SDS-PAGE鉴定。免疫共沉淀中设置正确的对照非常重要,因为该方法可能出现假阳性的概率比较高,设置的对照包括:在对照组中使用对照抗体,以缺失目的蛋白的细胞系作为阴性对照等等。 在免疫共沉淀试验中要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共沉淀的蛋白是由所加入的抗体沉淀得到的,而并非外源非特异蛋白。单克隆抗体的使用有助于避免污染的产生。(2)要确保抗体的特异性。即在不表达抗原

蛋白质功能-结构-相互作用预测网站工具合集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几乎所有生理和细胞代谢过程。此外,与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比较,对一个细胞或组织中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及其修饰和相互作用的大规模研究称为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通常被认为是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之后,生物系统研究的下一步。然而,蛋白质组的研究远比基因组学复杂,这是由于蛋白质内在的复杂特点,如蛋白质各种各样的翻译后修饰所决定的。并且,研究基因组学的技术要比研究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强得多,虽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质谱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尽管存在方法上的挑战,蛋白质组学正在迅速发展,并且对癌症的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几项研究鉴定出了一些蛋白质在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食道癌中表达变化。例如,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人们可以在患者血液中明确鉴定出肿瘤标志物。表1列出了更多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用于研究癌症的例子。 另外,高尔基体功能复杂。最新研究表明,它除了参与蛋白加工外,还能参与细胞分化及细胞间信号传导的过程,并在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功能障碍也许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某种联系。根据人类基因组研究,约1000多种人类高尔基体蛋白质中仅有500~600种得到了鉴定,建立一条关于高尔基体蛋白质组成的技术路线将有助于其功能的深入研究。 蛋白质组学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特别是随着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尔基体的全面研究变为可能。因此研究人员希望能以胃癌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胃癌细胞中高尔基体的蛋白质组方法学。 研究人员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的超速离心方法分离纯化高尔基体,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高尔基体蛋白质,用ImageMaster 2D软件分析所得图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蛋白质点等一系列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了胃癌细胞内高尔基体的蛋白图谱。 最后,人们根据分离出的纯度较高的高尔基体建立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运用质谱技术鉴定出12个蛋白质,包括蛋白合成相关蛋白、膜融合蛋白、调节蛋白、凋亡相关蛋白、运输蛋白和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通过亚细胞器分离纯化、双向电泳的蛋白分离及MALDI-TOF MS蛋白鉴定分析,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建立了胃癌细胞SGC7901中高尔基体的蛋白质组学技术路线。 蛋白质功能预测工具 也许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癌症研究中最常用的就是基因功能预测方法,但是这些数据库只存储了基因组的大约一半基因的功能。为了在微阵列资料基础上完成功能性的富集分析,基因簇的功能注解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生物学家研发了一些基因功能预测的方法,这些方法旨在超越传统的BLAST搜索来预测基因的功能。基因功能预测可以以氨基酸序列、三级结构、与之相互作用的配体、相互作用过程或基因的表达方式为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基于氨基酸序列的分析,因为这种方法适合于微阵列分析的全部基因。 在表3中,前三项列举了三种同源搜索方法。FASTA方法虽然应用还不太广泛,但它要优于BLAST,或者至少相当。FASTA程序是第一个使用的数据库相似性搜索程序。为了达到较高的敏感程度,程序引用取代矩阵实行局部比对以获得最佳搜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可以提供这项程序的地方版本,当然数据库搜索结果依赖于要搜索的数据库序列。如果最近的序列数据库版本在弗吉尼亚大学不能获得,那么就最好试一下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的KEGG 站点。PSI-BLAST(位点特异性反复BLAST)是BLAST的转化版本,PSI-BLAST的特色是每次用profile搜索数据库后再利用搜索的结果重新构建profile,然后用新的profile再次搜索数据库,如此反复直至没有新的结果产生为

蛋白相互作用-ThermoFisher

Thermo Scientific Pierce Th S i tifi Pi
蛋 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和实践 实
罗 莎 Rosa Luo Ph.D. Application Scientist Biosciences Division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China

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谱
Thick blue lines represent literature-derived interactions from PreBIND+MIPS in the HMS-PCI dataset. Thin orange lines represent potential novel interactions. Courtesy MDS Proteomics
2

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
Genetic Two Hybrid Phage Display Mutational analysis M t ti l l i Biochemical Immunoprecipitation (IP) Co-Immunoprecipitation (C IP) C I i it ti (Co-IP) Pull-Down Assays Far Western FRET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Chemical Crosslinking Label-transfer FeBABE F BABE mapping i Fluorescent Immunofluorescence colocalization
3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和分析方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和分析方法 1.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数据库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见下表所示: 数据库名 说明 网址 BIND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数据库 http://bind.ca/ DIP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 IntAct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intact/index.html InterDom 结构域相互作用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sg/ MINT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数据库 http://mint.bio.uniroma2.it/mint/ STRING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 http://string.embl.de/ HPRD 人类蛋白质参考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 HPID 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 http://wilab.inha.ac.kr/hpid/ MPPI 脯乳动物相互作用数据库 http://fantom21.gsc.riken.go.jp/PPI/ biogrid 蛋白和遗传相互作用数据,主要来自于酵母、线虫、果蝇和人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 PDZbase 包含PDZ 结构域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services/pdz/start Reactome 生物学通路的辅助知识库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 2.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方法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预测方法很非常多,以下作了简单的介绍 1) 系统发生谱 这个方法基于如下假定:功能相关的(functionally related)基因,在一组完全测序的基因组中预期同时存在或不存在,这种存在或不存在的模式(pattern)被称作系统发育谱;如果两个基因,它们的序列没有同源性,但它们的系统发育谱一致或相似.可以推断它们在功能上是相关的。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细胞生化反应网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蛋白互作网络与转录调控网络对调控细胞及其信号有重要意义。把原来spaces空间上的一篇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方法转来,算是实验技巧分类目录的首篇。(另补充2:检测两种蛋白质之 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比较)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 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 二、噬茵体展示技术 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 三、等离子共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 四、荧光能量转移技术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与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 B I O TECHNOLO G Y BULL ET I N 2006年增刊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王海波 安学丽 张艳贞 王爱丽 李巧云 晏月明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037) 摘 要: 过去10年来,蛋白质组学得到迅速发展,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成为国内外竞相研究的重点,研究方法的快速发展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着重就经典的噬菌体展示、酵母双杂交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串联亲和纯化、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和表面等离子共振等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P DT Y2H T AP FPET SPR Approaches and Appli cati ons of Protei n 2Protei n I nteracti on Studi es W ang Haibo An Xueli Zhang Yanzhen W ang A ili L i Q iaoyun Yan Yue m ing (College of L ife Science,Capital N or m al U niversity,B eijing 100037) Ab s tra c t: W ith the fulfill of HGP (Hu man genom ic p r oject ),the study t op r otein is s p ring up.Pr otein -p r otein in 2 teracti on is one of i m portant subjects of Pr oteom ic,it is i m p licated in every cellular p r ocesses .Now many methods have de 2vel oped t 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p r otein 2p r otein interacti on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describe both classical and es pecially recent methods t o study p r otein 2p r otein interacti ons such as Yeast t w o 2hybrid syste m (Y2H ),Tande m affinity pur 2ificati on (T AP ),Fluorescence res 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and Surface p las mon res onance (SPR ),fr om the p rinci p le t o p r ocess of these technol ogies,s ome ne w achieve ment obtained by these methods als o intr oduced . Key wo rd s: P DT Y2H T AP FPET SPR 作者简介:王海波,硕士研究生,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608实验室 通讯作者:晏月明,Tel:010*********;E 2mail:yany m2004@https://www.360docs.net/doc/6217722793.html, 随着生命现象的研究逐渐由获取基因序列信息转向研究基因功能,一门新的学科———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蛋白质组是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动态变化的整体,其功能往往是通过蛋白质之间或与核酸之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相互作用存在于机体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交叉形成网络,构成细胞中一系列重要生理活动的基础。因此,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就成为蛋白质组学中最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迄今已发展了包括经典的噬菌体展示技术、酵母双杂交系统以及新近发展并广泛应用的串联亲和纯化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等多种有效的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高通量分析方法,为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噬菌体展示技术(P DT ) 大肠杆菌丝状噬菌体包括f1、fd 和M13,它们只感染含F 因子的大肠杆菌。1985年,美国M iss ouri 大学S m ith 博士等人 [1] 将R I 核酸内切酶基因片段 连接到丝状噬菌体fd 编码次要外壳蛋白的基因Ⅲ中,成功地得到了在外壳蛋白中融合表达了酶分子的噬菌体颗粒。后经验证,该噬菌体能被Eco R Ⅰ核酸内切酶抗体有效中和,说明展示在噬菌体外壳表面的酶分子具有与天然酶分子相同或极其相近的构象和活性,这一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 p lay techniques,P DT )的诞生。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在噬菌体展示肽库建立之后才开始广泛应用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1990年Scott 等人 [2]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随机多

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

检测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酵母双杂交技术 实验目的 体外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用于验证两个已知蛋白的相互作用,或者筛选与已知蛋白相互作用的未知蛋白。 原理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建立得力于对真核细胞调控转录起始过程的认识。研究发现,许多真核生物的转录激活因子都是由两个可以分开的、功能上相互独立的结构域(domain)组成的。例如,酵母的转录激活因子GAL4,在N端有一个由147个氨基酸组成的DNA结合域(DNA binding domain BD),C端有一个由113个氨基酸组成的转录激活域(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domain AD).GAL4分子的DNA结合域可以和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UAS)结合,而转录激活域则能激活UAS下游的基因进行转录。但是,单独的DNA结合域不能激活基因转录,单独的转录激活域也不能激活UAS的下游基因,它们之间只有通过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才具有完整的转录激活因子的功能。 试验流程

酵母双系统正是利用GAL4的功能特点,通过两个杂交蛋白在酵母细胞中的相互结合及对报告基因的转录激活来捕获新的蛋白质,其大致步骤为: 1、视已知蛋白的cDNA序列为诱饵(bait),将其与DNA结合域融合,构建成诱饵质粒。 2、将待筛选蛋白的cDNA序列与转录激活域融合,构建成文库质粒。 3、将这两个质粒共转化于酵母细胞中 4、酵母细胞中,已分离的DNA结合域和转录激活域不会相互作用,但诱饵蛋白若能与待筛选的未知蛋白特异性地相互作用,则可激活报告基因的转录;反之,则不能。利用4种报告基因的表达,便可捕捉到新的蛋白质。 尽管该系统己被证实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和问题。 1、它并非对所有蛋白质都适用,这是由其原理所决定的。双杂交系统要求两种杂交体蛋白都是融合蛋白,都必须能进入细胞核内。因为融合蛋白相互作用激活报告基因转录是在细胞核内发生的。 2、假阳性的发生较为频繁。所谓假阳性,即指未能与诱饵蛋白发生作用而被误认为是阳性反应的蛋白。而且部分假阳性原因不清,可能与酵母中其他蛋白质的作用有关。 3、在酵母菌株中大量表达外源蛋白将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影响菌株生长和报告基因的表达。 GST-Pull Down技术 实验原理 利用重组技术将探针蛋白与GST(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融合,融合蛋白通过GST 与固相化在载体上的GTH(Glutathione)亲和结合。因此,当与融合蛋白有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层析柱时或与此固相复合物混合时就可被吸附而分离.

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方法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 二、噬茵体展示技术 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 三、等离子共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 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荧光能量转移技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广泛用于研究分子间的距离及其相互作用;与荧光显微镜结合,可定量获取有关生物活体内蛋白质、脂类、DNA 和RNA 的时空信息。随着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展,FRET 荧光显微镜有可能实时测量活体细胞内分子的动态性质。提出了一种定量测量FRET 效率以及供体与受体间距离的简单方法,仅需使用一组滤光片和测量一个比值,利用供体和受体的发射谱消除光谱间的串扰。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实时定量测量FRET 的效率和供体与受体间的距离,尤其适用于基于GFP 的供体受体对。 五、抗体与蛋白质阵列技术

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法总结

一、酵母双杂交系统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当前广泛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组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当靶蛋白和诱饵蛋白特异结合后,诱饵蛋白结合于报道基因的启动子,启动报道基因在酵母细胞内的表达,如果检测到报道基因的表达产物,则说明两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反之则两者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将这种技术微量化、阵列化后则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需要发展了单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和反向杂交系统等。Angermayr等设计了一个SOS蛋白介导的双杂交系统。可以研究膜蛋白的功能,丰富了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作用也已扩展至对蛋白质的鉴定。 二、噬茵体展示技术 在编码噬菌体外壳蛋白基因上连接一单克隆抗体的DNA序列,当噬菌体生长时,表面就表达出相应的单抗,再将噬菌体过柱,柱上若含目的蛋白,就会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这被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此技术也主要用于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有高通量及简便的特点,还具有直接得到基因、高选择性的筛选复杂混合物、在筛选过程中通过适当改变条件可以直接评价相互结合的特异性等优点。目前,用优化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展示了人和鼠的两种特殊细胞系的cDNA文库,并分离出了人上皮生长因子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信号分子。 三、等离子共振技术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已成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新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纳米级的薄膜吸附上“诱饵蛋白”,当待测蛋白与诱饵蛋白结合后,薄膜的共振性质会发生改变,通过检测便可知这两种蛋白的结合情况。SPR技术的优点是不需标记物或染料,反应过程可实时监控。测定快速且安全,还可用于检测蛋白一核酸及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荧光能量转移技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广泛用于研究分子间的距离及其相互作用; 与荧光显微镜结合,可定量获取有关生物活体内蛋白质、脂类、DNA 和RNA 的时空信息。随着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发展,FRET 荧光显微镜有可能实时测量活体细胞内分子的动态性质。提出了一种定量测量FRET效率以及供体与受体间距离的简单方法,仅需使用一组滤光片和测量一个比值,利用供体和受体的发射谱消除光谱间的串扰。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实时定量测量FRET 的效率和供体与受体间的距离,尤其适用于基于GFP 的供体受体对。 五、抗体与蛋白质阵列技术 蛋白芯片技术的出现给蛋白质组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研究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蛋白水平的量变,微型化,集成化,高通量化的抗体芯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工具,他也是芯片中发展最快的芯片,而且在技术上已经日益成熟。这些抗体芯片有的已经在向临床应用上发展,比如肿瘤标志物抗体芯片等,还有很多已经应用再眼就的各个领域里。 六、免疫共沉淀技术 免疫共沉淀主要是用来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url]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兴趣蛋白的抗体,孵育后再加入与抗体特异结合的结合于Pansobin珠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若细胞中有正与兴趣蛋白结合的目的蛋白,就可以形成这样一种复合物:“目的蛋白—兴趣蛋白—抗兴趣蛋白抗体—SPA\|Pansobin”,因为SPA\|Pansobin比较大,这样复合物在离心时就被分离出来。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复合物四组分又被分开。然后经Western blotting法,用抗体检测目的蛋白是什么,是否为预测蛋白。这种方法得到的目的蛋白是在细胞内天然与兴趣蛋白结合的,符合体内实际情况,得到的蛋白可信度高。但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一是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可能不是直接结合,而可能有第三

研究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

研究蛋白质与DNA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 一、引言 在许多的细胞生命活动中,例如DNA复制、mRNA转录与修饰以及病毒的感染等都涉及到D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问题。 重组DNA技术的发展,人们已分离到了许多重要的基因。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需要揭示环境因子及发育信号究竟是如何控制基因的转录活性。为此需要: a、鉴定分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DNA元件; b、分离并鉴定这些顺式元件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因子; 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涉及到DNA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 a、凝胶阻滞实验; b、DNase 1 足迹实验; c、甲基化干扰实验; d、体内足迹实验;f、拉下实验。 二、凝胶阻滞实验 1、概念: 凝胶阻滞实验(Gel retardation assay),要叫做DNA迁移率变动试验(DNA mobility shift assay)或条带阻滞实验(Band retardation assay)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用于在体外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凝胶电泳技术。 2、原理: 在凝胶电泳中,由于电场的作用,裸露的DNA分子向正电极移动距离的大小是同其分子量的对数成反比。如果某种DNA分子结合上一种特殊的蛋白质,那么由于分子量的加大它在凝胶中的迁移作用便会受到阻滞,于是朝正极移动的距离也就相应的缩短,因而在凝胶中出现滞后的条带,这就是凝胶阻滞实验的基本原理。 3、过程: 首先制备细胞蛋白质提取物(理论上其中含有某种特殊的转录因子)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待检测的DNA片段(含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 这种被标记的探针DNA同细胞蛋白质提取物一起进行温育,于是产生DNA-蛋白质复合物 在控制使DNA-蛋白质保持结合状态的条件下,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最后进行放射自显影,分析电泳结果 4、实验结果的分析: a、如果有放射性标记的条带都集中于凝胶的底部,这就表明在细胞提取物中不存在可以同探针DNA相互结合的转录因子蛋白质;

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技术

一、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① FRET技术(in vivo) FRET,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用一种波长的光激发某种荧光蛋白后,它释放的荧光刚好又能激发另一种荧光蛋白,使其释放另一波长的荧光,如下图所示: 以下图为例,若要利用FRET检测两种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需将两种蛋白的基因分别与这两种荧光蛋白的基因融合,并在细胞内表达出两种融合蛋白。然后只需用紫外光对CFP进行激发,并检测GFP是否放出绿色荧光。如果能检测到绿色荧光,那么可以说明这两种蛋白可能有相互作用;反之,则是这两种蛋白没有相互作用。 ②酵母双、三杂交技术(in vivo) 酵母双杂交系统主要用于考察两种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其原理是典型的真核生长转录因子,如GAL4、GCN4等都含有二个不同的结构域,即AD和BD。这些转录因子只有同时具有这两个结构域时才能起始转录。由此,设计不同的两个载体,一个含有AD基因(假设为A载体),另一个含有BD基因(假设为B载体)。 一般将一个已知蛋白的基因连在B载体上,作为诱饵(Bait),将未知蛋白的基因连在A载体上,将这两个载体都转到特定的酵母细胞内,看未知蛋白与已知蛋白是否有相互作用。如果两者有相互作用,那么就可以启动报告基因的转录,从而使这个酵母细胞能在选择培养基上显现出来或者生存下来;如果两者无相互作用,那么报告基因就无法表达,那么这个酵母细胞就无法在择培养基上显现出来或者生存下来,如下图所示:

由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不能鉴定膜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又发展出了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系统。该系统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将泛素蛋白拆分为两个片段,即C端段(Cub)和N端段(NubG),并在C端段的N端接上一个LexA-VP16转录因子,此时它并不能激活基因转录(因为它被限制在了C端段上,不能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将该C端段连到一个膜蛋白上,将N端段连接到另一个膜蛋白上。若两个膜蛋白有相互作用,那么两个膜蛋白在相互靠近时会使泛素蛋白的N端段和C端段靠近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泛素蛋白。此时泛素蛋白酶体会将这一段被泛素标记的片段降解,那么连接C端段的LexA-VP16转录因子掉落,即可进入细胞核启动标记基因的表达。 酵母三杂交的原理与双杂交一样,只是它研究的是两个蛋白和第三个成分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第三个成分使两个蛋白相互靠近。第三个成分可以是:蛋白、RNA或小分子,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在加入第三种成分前,蛋白X与蛋白Y之间并无直接相互作用,因此无法使BD和AD靠近,报告基因不能表达;当加入第三种成分后,蛋白X与蛋白Y的距离被拉近,BD和AD靠近,报告基因表达,从而可以被检测到。 ③ Pulldown技术(in vitro) Pulldown,即蛋白沉降技术,它是建立在蛋白质亲和层析的基础上的一种检测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亲和层析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不同蛋白对配体的亲和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先将非特异结合的蛋白用低浓度缓冲液给清洗出去,只剩目的蛋白与层析柱结合,然后再用洗脱液将目的蛋白洗脱下来,达到纯化目的蛋白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