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选课《二十四节气与生活》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以端午节为例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旅游学院
年级专业:10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时间:2013年5月23 日
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以端午节为例
摘要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传统节日不断受到西方节日的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疯狂迷恋西方节日的同时,却将流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抛诸脑后。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节日文化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立国根基的一部分。面对传统节日被新生代抛弃的严峻局面,国家采取了诸如调整法定假日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统假日,但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以端午节为例,分析阐述个人对于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的建议和方法,希望改变传统节日形式内容的单一现状,结合更多的娱乐元素,利用节假日旅游等来推动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节日;端午节;传承;发展
目录
1、端午之争 (1)
1.1端午节的起源 (1)
1.2我国端午节的习俗活动 (3)
1.2.1禳解、祛除及避五毒[3] (3)
1.2.2挂草药 (3)
1.2.3吃粽子 (3)
1.2.4赛龙舟 (3)
1.3中韩端午之争 (3)
1.3.1端午节之争 (3)
1.3.2中韩端午节真实比较 (4)
2、我国传统节日面临着西方节日的冲击和侵蚀。 (5)
2.1我国传统节日 (5)
2.2近年来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5)
2.3传统节日受冷落的原因 (6)
2.4西方节日流行的原因 (6)
3、探索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节日的方法 (7)
3.1我国所采取的措施 (7)
3.2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 (7)
3.2.1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普及 (7)
3.2.2加强传统节日旅游的开发 (8)
3.2.3创新形式,吸收西方节日的精华 (8)
1、端午之争
毋容置疑,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以传统的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最为普遍,而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端午节在各国各地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改变,各地区各民族的端午节形式各异,内涵不同,体现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2004年5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记者刘玉琴的文章《不要冷落了自己的传统节日》,报道韩国正在为端午节向联合国申请“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做积极准备,立即引发国人的口诛笔伐,网友们纷纷指责韩国窃取中国文化遗产。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了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让人愤恨的同时,国人也开始把矛头指向了国家政府的“无所作为”。
1.1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干节。是汉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关干端午节的起源,众说不一。但最流行的有以下种说法 :
其一,图腾祭祀说。[2]
闻一多先生《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中说“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古代的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并认定它是全族的祖先兼保护神。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主要理由有:一是端午节两个最重要的活动吃粽子和赛龙舟都和龙有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是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其二,迎接伍子胥说。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
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其三,纪念孝女曹娥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浙江一带至今还有祭“孝女曹娥投江”之说。
其四,恶日避疫说。
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毒出没,所谓五毒,是指毒蛇、娱蛤、蜘蛛、壁虎和蝎子。于是为预防及消灭这些毒虫毒物,人们于此日午前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黄、燃营蒲,以灭五毒,驱秽气。此说为很多学者和专家所认同。
其五,纪念屈原说。也是目前最为流行和认同的说法。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2我国端午节的习俗活动
1.2.1禳解、祛除及避五毒[3]
因五月初五在古时为五毒出动的日子,人们竞相祈福求平安,防范蛇虫,于是就有了采药、喷雄黄酒、制凉茶等习俗。其实,这是因为端午节处燥热夏季,容易生病,而毒虫毒蛇等也在此时繁殖和生长。
1.2.2挂草药
主要在端午节在门前挂上艾草、榕枝、菖蒲等药草来驱虫祛瘟。这种习俗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用艾草驱蚊,有效而又经济。
1.2.3吃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吃是比赛龙舟更为流行的一种习俗。每年这天,各地的巧妇名厨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做出各种口味、各种形状的粽子令人大饱口福。
1.2.4赛龙舟
东周末期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含恨投江自杀。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投身于岳阳汨罗江),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岳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民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和重视。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1.3中韩端午之争
1.3.1端午节之争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民间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