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一、填埋场位置选择
1、填埋场位置选择应考虑距离生活垃圾污染源的距离,减少生活垃
圾对环境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的程度,防止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2、填埋场位置应尽量选择在水体和河流边上,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3、填埋场位置可以考虑在地形陡峭的地方,例如丘陵、山谷、山丘等,以防止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二、填埋场工程设计
1、填埋场工程设计应考虑操作环境的安全,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填埋场工程设计应注意设计分层抗腐蚀技术,以防止生活垃圾的
腐蚀对环境的污染。
3、填埋场工程设计应考虑排水设施的设计,以防止环境对污水的污染。
4、填埋场工程设计应考虑缓冲区的设置,以防止生活垃圾对环境的
污染。
5、填埋场工程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改造,以防止生活垃圾对环境的
影响。
三、填埋场运行管理
1、填埋场运行管理应根据当地的生活垃圾类型、数量和性质,制定
合理的运行管理办法。
2、填埋场运行管理应充分考虑各项技术指标的综合性,确保生活垃圾填埋不致于环境污染。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
一、综述
1.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定义
1.2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的作用
根据《国家垃圾滞留场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规范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公共卫生及环境质量,确保垃圾安全、有序处置,改善环境和土壤质量,并充分利用垃圾资源。
二、基本要求
2.1场地选择
1)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较好的区域,避免密集地区和容易被洪水淹没的地方;
2)如果选择在水边,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建设水库或其他防护工程;
3)垃圾场边缘应保持一定的缓冲距离,不应距离居民点、大气污染源、环卫垃圾房和流动垃圾点小于500m,对于有特殊污染源的垃圾堆积场应设置必要的排放设备。
2.2垃圾安全处置
1)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必须按照先进的技术标准,符合国家关于垃圾填埋的规定;
2)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方式。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设计及施工与验收、入场、运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实施与监督等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以及排污许可证核发。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行和封场及后期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7466 水质 总铬的测定GB 746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 7469 水质 总汞的测定 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0 水质 铅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1 水质 镉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2 水质 锌的测定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75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85 水质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 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 13486 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5555.1 固体废物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3 固体废物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5555.4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5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7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GB/T 15555.10 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8772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2348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5179 生活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场地利用技术要求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 5086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 51220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1HJ 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3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T 59 水质 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 70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32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9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 199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300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HJ/T 341 水质 汞的测定 冷原子荧光法(试行)HJ 347.1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滤膜法HJ 347.2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HJ/T 399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 485 水质 铜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HJ 486 水质 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HJ 505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HJ 53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6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7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HJ 597 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04 环境空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 636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6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666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667 水质 总氮的测定 连续流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668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670 水质 磷酸盐和总磷的测定 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HJ 671 水质 总磷的测定 流动注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HJ 687 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9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HJ 700 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02 固体废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749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50 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51 固体废物 镍和铜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52 固体废物 铍 镍 铜和钼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57 水质 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66 固体废物 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67 固体废物 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76 水质 32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HJ 781 固体废物 22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2HJ 786 固体废物 铅、锌和镉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787 固体废物 铅和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819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28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905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908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流动注射⁃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HJ 1001 水质 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 酶底物法HJ 1134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 1182 水质 色度的测定 稀释倍数法CJJ 11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 133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CJJ 176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土工程技术规范CJJ/T 214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CJ/T 234 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28号)《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2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方案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选址:填埋场应选在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地震带等不利因素的地方。
选址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土质条件、避免土地沉降等因素。
2.规划设计: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合理规划填埋场的面积和布局。
确保填埋场容纳能力与垃圾产生量相匹配,同时考虑到日后的扩展需求。
二、场地准备工作1.场地清理:清除场地上的植被、建筑物等障碍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平整场地:对填埋场的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填埋场的施工基底的平整度。
三、排水系统建设1.建设雨水排水系统:保证填埋场的雨水及时排除,避免雨水渗入填埋体,影响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垃圾的分解。
2.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在填埋场周边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对填埋场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保护地下水资源。
四、填埋体建设1.覆盖层:首先需要在填埋场底部铺设一层防渗透的覆盖层,以防止垃圾渗漏到地下水中。
覆盖层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或粘土垫层。
2.填埋体建设:在覆盖层上,将垃圾进行填埋,形成填埋体。
填埋体需要按照一定的高度、角度和坡度进行分层填埋。
每一层填埋后需要进行压实。
五、防尘设施建设在填埋场的周边建设防尘墙或喷淋设备,以减少填埋场的扬尘。
六、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在填埋场的周边建设环境监测设施,对填埋场周边的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七、垃圾分类管理在填埋场的施工过程中,要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别存放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程度。
总结: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选址、规划设计、场地准备、排水系统建设、填埋体建设、防尘设施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和垃圾分类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填埋场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效果。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艺设计
一、填埋场总体概况
1、填埋场位于经济发达的X市Y地区,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农村IA类环境的填埋区位于周边,临近村庄,距X市市中心20千米,距机场8千米,能便捷设施管理,有利于日后投用。
2、填埋场分为A区和B区,A区用于填埋生活垃圾,B区用于填埋工业废弃物,整个填埋场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势较为平坦,合理布局,可分为4种区域,分别是进厂门区、运输通道A区、生活垃圾填埋区、机械作业区。
二、工艺设计
1、进厂门区:该区域设置有收费台,可根据重量分类交费,一般分为普通和非普通两种交费方式,收费台前面设置废弃物投放桶或投放点,其后进行重量分类,对重量低于50千克的生活垃圾及废弃物进行抽取处理,重量大于50千克的生活垃圾及废弃物进行直接填埋处理。
2、运输通道A区:该区域设置有一定的停车位,可以方便车辆驶入填埋区,其中设置有叉车道、自动封闭道闸,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另外设置有防雨棚,保证投放物品的处理。
3、生活垃圾填埋区:该区域根据不同类垃圾,放置不同的输送机和运输设备,由输送机将垃圾输送至指定的位置。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处理方式。
然而,要确保填埋处理的安全、环保和有效,必须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
二、填埋场选址(一)选址原则1、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
2、避开生态敏感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区域。
3、远离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和洪水淹没区。
4、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二)场地条件1、地形较为开阔,便于填埋作业和填埋场的管理。
2、有足够的填埋容量,以满足服务区域内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填埋年限的要求。
3、交通便利,便于垃圾的运输。
三、填埋场设计(一)填埋库区1、填埋库区应设置防渗系统,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合理划分填埋单元,便于填埋作业和填埋气体的收集。
(二)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1、建立完善的渗滤液收集系统,确保渗滤液及时排出。
2、渗滤液处理应采用合适的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三)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1、安装填埋气体收集设施,收集产生的甲烷等气体。
2、对填埋气体进行处理和利用,如发电或作为燃料。
(四)雨污分流系统1、设计有效的雨水导排系统,减少雨水进入填埋库区。
2、实现雨污分流,降低渗滤液的产生量。
四、填埋作业(一)进场垃圾检验1、对进入填埋场的垃圾进行检验,严禁危险废物等不符合要求的垃圾入场。
2、控制垃圾的含水率和热值等指标。
(二)填埋作业方式1、采用分层填埋的方式,每层垃圾的厚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及时覆盖,减少垃圾暴露面积和时间。
(三)填埋设备1、配备合适的填埋作业设备,如推土机、压实机等。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五、环境保护与监测(一)污染防治1、控制填埋场的扬尘、恶臭和噪声等污染。
2、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进行定期监测。
(二)环境监测1、设立监测井,监测地下水水质。
浏阳生活垃圾填埋场简介
浏阳生活垃圾填埋场简介浏阳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浏阳市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设施之一。
它位于浏阳市郊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是一个专门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场地。
下面将从建设背景、设施规模、运营管理等方面对浏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设背景随着浏阳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浏阳市政府决定建设一个专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以有效处理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保障环境的卫生和可持续发展。
二、设施规模浏阳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建设的,设施规模较大。
填埋场分为垃圾接收区、填埋区和封闭区三个区域。
垃圾接收区设有多个垃圾转运站,方便垃圾运输车辆将垃圾运送至填埋场。
填埋区和封闭区则是主要的处理和处置区域。
填埋区是垃圾的主要处理区域,采用分层填埋的方式,将垃圾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填埋,并进行压实处理,以减少体积和降解垃圾。
填埋区还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和垃圾气体收集系统,以防止雨水渗漏和垃圾气体的外溢,保障环境的安全。
封闭区是填埋场的周边区域,主要用于植被覆盖和绿化。
通过植被的种植,可以有效减少土地侵蚀和风沙的产生,提高填埋场的环境效益。
三、运营管理浏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垃圾处理的效果和环境的安全。
填埋场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他们会定期对填埋区进行巡视和检查,确保垃圾的填埋质量和环境的安全。
填埋场还采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填埋区的温度、压力、气体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填埋场还与周边居民和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反馈。
四、环境效益浏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对保护环境和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填埋场可以有效处理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其次,填埋场还可以通过垃圾气体收集和利用,产生可再生能源,如沼气等,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它承担着大量城市垃圾的处
理和填埋任务。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填埋场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首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填埋场的占地面积却是有限的。
填埋场的数量增加会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而且填埋场周边的环境也会受到严重的污染。
其次,填埋场的垃圾处理能力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填埋场的处理能力却没有相应的提升,导致垃圾处理的效率低下。
除此之外,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填埋场中的有机垃圾在分解
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而且填埋场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也会受到污染。
这些都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填埋场的负荷。
其次,应该加大对填埋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填埋场的运营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水平。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它的管理和运营直接关系到
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只有加强对填埋场的管理和监管,才能有效解决填埋场所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聊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生活垃圾啊,那可真是到处都是。
要是不好好处理,那可不得乱套啦!就好像家里的杂物,你不收拾整齐,那还能住得舒服吗?所以啊,这填埋场的施工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呢,选址就得讲究。
你可不能随便找个地儿就开始填垃圾呀!得考虑地形、地质、水文这些个条件,就跟咱买房子看地段一样重要。
要是选在个容易滑坡、水淹的地方,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然后呢,这填埋场的基础建设可得弄扎实了。
就好比盖房子要打牢地基,填埋场的底部也得做好防渗处理,不然那些垃圾渗滤液跑出来,污染了地下水,那可就糟糕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咱得对环境负责呀!接着说说填埋的过程。
那垃圾可不是一股脑儿倒进去就行的哟!得一层一层地填,就像叠被子似的,还得压实了。
这压实有啥用呢?嘿,你想想,要是松松垮垮的,那得多占地方呀!而且还容易出问题。
还有啊,这覆盖也很关键呢!不能让垃圾就那么露在外面,得及时盖上土啊膜啊啥的,就像给它穿件衣服一样,既能减少异味散发,又能保护环境。
填埋场还得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不然下大雨了咋办?那不成了垃圾汤啦!这排水系统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得保证畅通无阻,把水都给排出去。
再说说气体收集吧。
垃圾在那里面会产生气体呢,要是不收集起来,那可不行。
这就好比你肚子里有气,不排出来也难受不是?所以得把这些气体收集起来,说不定还能变废为宝呢!施工的时候,可得注意安全啊!那些机械设备可都不是吃素的,别一不小心伤着自己啦!工人师傅们也得严格按照规程来操作,可不能马虎大意。
你说要是不按照这些规程来做,那会咋样?那填埋场可能就变成一个大麻烦,周围的环境被污染了,人们的生活也受影响,那多不好呀!所以咱可得重视起来,把这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做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总之呢,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呢!咱都得负起责任来,让垃圾也有个好去处,让我们的家园更干净、更美丽!。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及处置生活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填埋场的运行管理非常重要,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方案。
一、填埋场建设1.填埋场选址:选择填埋场的位置应避免对周围环境及人群产生不良影响,避免靠近水源、居民区、农田等敏感地区。
2.填埋场规划设计:填埋场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填埋场占地面积、填埋深度、填埋区划、防渗措施等。
3.环境监测设施:建立填埋场周边环境监测设施,定期对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填埋场的运行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措施,包括应急预案、报警系统、消防设施等,以确保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二、垃圾处理与管理1.垃圾收集与运输:建立健全的垃圾收集体系,并配备专业的运输车辆和工作人员,确保垃圾的及时运输,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2.垃圾分类处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减少无效填埋的垃圾量。
3.垃圾填埋与覆盖:确保垃圾填埋的均匀性和密实度,采取覆盖层措施防止异味和病毒传播。
定期覆盖填埋的垃圾,减少外部环境对垃圾的影响。
4.沼气收集处理:建立沼气收集系统,对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运行管理1.建立管理制度:建立填埋场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施维护、应急预案等,明确每个职责单位的职责和权限。
2.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加强填埋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环境意识,确保工作操作标准化和规范化。
3.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填埋场进行巡查和检修,修复漏损点,保持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4.环境监测与记录:定期进行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监测,记录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社会宣传与参与1.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活动、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垃圾分类和正确填埋处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一般规定1、填埋场应配置垃圾坝防渗系统、地下水与地表水收集导排系统、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填埋作业、封场覆盖及生态修复系统、填埋气导排处理与利用系统、安全与环境监测、污水处理臭气控制与处理系统等。
2、填埋场用地面积和库容应满足工作年限不小于10年。
3、填埋场应设置围栏、大门等设施,防止自由进入现场非法倾倒、发生安全事故等。
二、地基处理与垃圾坝工程1、填埋场的场底、四周边坡、垃圾堆体边坡必须满足整体及局部稳定性要求。
2、填埋场场底必须设置纵、横向坡度,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
3、填埋场场底坡度较大时,应在下游建垃圾坝,垃圾坝应能有效防止垃圾向下游的滑动,确保垃圾堆体的长期稳定。
三、防渗系统1、填埋场必须具备防渗功能,防渗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有效地阻止渗沥液透过,以保护地下水和地表水不受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场;(2)应覆盖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形成完整的防渗屏障,并在填埋场运行期间及封场后维护期间内均应有效。
2、膜防渗层主要材料采用HDPE土工膜时,厚度不应小于1.5mm。
3、防渗系统铺设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HDPE膜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搭接宽度和焊缝质量控制,并按要求做好焊接和检验记录;(2)防渗系统工程施工完成后,在填埋垃圾前,应对防渗系统进行全面的渗漏检测,并确认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四、地下水与地表水收集导排系统1、当填埋库区地下水水位距防渗层底部小于1m,或地下水对场底和边坡基础层稳定性产生影响时,必须设置有效的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
2、填埋场应设置地下水监测设施。
3、填埋场防洪系统设计标准应按不小于50年一遇洪水水位设计,按100年一遇洪水水位校核。
4、填埋场防洪系统应根据地形设置截洪坝、截洪沟以及跌水和陡坡、集水池、提升泵站、穿坝涵管等设施。
五、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1、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确保渗沥液顺利导排,防止渗沥液诱发堆体失稳滑坡和污染环境,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及时有效地导排防渗层上的渗沥液,降低防渗层上的渗沥液水头;(2)应能及时有效导排垃圾堆体中渗沥液,确保垃圾堆体中液位低于安全警戒水位之下;(3)应具有防淤堵能力;(4)不应对防渗层造成破坏。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
一、综述
1、垃圾卫生填埋场是指将日常生活垃圾安全填埋处理的场地,通常为垃圾填埋槽或垃圾填埋区,是垃圾卫生设施的一种。
2、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之初,不仅要考虑当地的地形特点,还要考虑填埋场的位置与运行情况,以确保其建设和运行的安全可靠。
3、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确保其可靠运行。
包括垃圾填埋槽、垃圾填埋渗滤池、垃圾填埋区、污泥回收桶、填埋防护层等。
二、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基本布局
1、垃圾填埋槽是将日常生活垃圾填埋的场所,通常由一个混凝土结构配合隔离层组成,以保证垃圾卫生填埋的安全性和防止垃圾液体渗漏对地下水产生危害。
2、垃圾填埋渗滤池是控制垃圾渗漏的重要措施,通常由混凝土结构与隔离层组成,主要用于收集垃圾渗漏出来的液体,以控制污染。
3、垃圾填埋区是将生活垃圾填埋陆地的场所,一般设置填埋物理隔离措施和安全措施,如设置护坡,防止垃圾渗漏,抑制垃圾腐烂产生的污染,保护地下水等。
4、污泥回收桶是用于收集垃圾渗漏出来的污泥,以防止其排放到地下水,造成污染。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工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工艺生活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食品残余、易腐烂废弃物、纸张、塑料等各种种类的废弃物。
生活垃圾的处理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卫生填埋场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工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简介卫生填埋场是一种将生活垃圾填埋在地下的垃圾处理方式。
在填埋场内,生活垃圾经过特定的处理后,被埋在地下并逐渐降解。
填埋场的建设需要考虑垃圾的量、质量、维护等多个因素,建设的质量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效果、环境污染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方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需要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场地选址、卫生填埋场设计、排水方案、防渗措施等。
以下是具体内容:场地选址卫生填埋场场地必须远离居民区、河流湖泊、避免污染,场地地质条件应当良好,不易渗透,避免垃圾淋溶、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此外,卫生填埋场场地还应当方便运输,方便管理。
卫生填埋场设计卫生填埋场的设计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垃圾量、垃圾种类等多个因素进行设计。
其中包括:•场地平整度,以便场地的方便管理•网格系统,以便保障填埋场的安全性•垫层设计,以便摆脱垃圾渗出•排水系统,以便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定时处理系统,以便及时清理垃圾、乱丢乱放等问题排水方案卫生填埋场在运营期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需要进行处理,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其中包括收集、储存、处理、排放等多个步骤,清除过程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防渗措施卫生填埋场的建设需要防渗,以便防止渗漏和免除污染。
其中主要采用下列防渗措施:•置于垃圾底部的防水层•垃圾中间垫层的重力防渗措施•卫生填埋堆放区的防护措施•渗推预制装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流程卫生填埋场施工流程具体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先完成卫生填埋场地构建,包括场基础设施建设。
掉头山盘压卫生填埋场施工的第一步是对垃圾进行掉头山盘压,这是一种重要的施工工序,旨在降低垃圾覆盖率。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可编辑全文
通常,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3或1:4 宜为粘土或粘质土
5.场址运距应较为适中
场址选择应综合评价场址征地费用和垃圾运输费用,择其最低费用者为优选场址。 对于一个城市唯一建设的卫生填埋场,其与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源重心距离最好不超过15km 否则,将增设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以提高单位车辆的运输效率;或者分散建设几个填埋场。
第三章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处置方法概述 第二节 卫生土地填埋
第一节 处置方法概述
一、处置的要求 使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是解决其最终归宿问题。 确保固体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无论现在和将来都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危害。 基本要求:体积尽量小,本身无较大危害,场地适宜,结构设施合理。
N2、O2、CO2
N2、CH4、CO2、H2
N2、O2、CO2、H2
CH4、CO2
好氧分解
渗滤液
渗滤液
渗滤液
渗滤液
垃圾
厌氧分解产甲烷
厌氧分解产甲烷(不稳定)
兼氧分解
垃圾降解过程示意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垃圾降解过程
第一阶段(好氧分解):开始的几个星期,渗滤液浓度高,BOD5/COD>0.4,pH<6.5。 第二阶段(兼氧分解):好氧分解后的11~14天,pH值和填埋气体产量上升,高浓度有机渗滤液,BOD5/COD>0.4。 第三阶段:持续一年左右,pH值上升到最大,渗滤液浓度逐渐下降,BOD5/COD<0.4,填埋气体产量和产气中甲烷浓度逐步升高。 第四阶段:7年左右,pH值保持不变,渗滤液浓度下降,BOD5/COD≤0.1,气体下降,气体中甲烷浓度也逐渐下降。
卫生填埋场剖面图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其中,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最常用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之一,其建设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的标准和要求。
一、选址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是建设的第一步,关系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和环境影响。
选址应符合以下标准:1. 土地功能要求:填埋场选址应与周边环境相互独立,不受敏感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影响,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2. 地质地貌条件:选址应远离断层、滑坡、泉眼等地质灾害风险区域,其地质稳定性和承载力要符合规定要求。
3. 土地利用要求: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综合规划的要求,并要具备良好的环境功能区划。
二、规划设计标准1. 建筑布局:填埋场应合理布局,包括垃圾填埋区、压实区、生活区和管理区等功能区域,保证各功能区域的功能互不干扰,减少环境风险。
2. 容量规划:填埋场的容量应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生活垃圾产量进行科学的规划,在保证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填埋场占地面积。
3. 排水设计:填埋场应建设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排放、废水处理和压滤液处理等,以确保废水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4. 防渗措施:填埋场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如铺设防渗材料、建设雨水收集池、渗滤液集中处理系统等,防止废水、渗滤液渗透到地下水中。
三、运营管理标准1. 垃圾填埋操作:填埋场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垃圾的填埋,包括垃圾的投放、压实、覆盖等环节。
操作过程要精确、高效,确保垃圾填埋均匀、稳定。
2. 废气管理:填埋场应建设废气收集和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废气的排放,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 渗滤液管理: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收集、贮存和处理设施,对渗滤液进行集中处理,防止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4. 压实与覆盖:填埋场要定期进行垃圾的压实和覆盖,保持填埋土的稳定性,减少臭气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d) COD:填埋初期COD略低于BOD5,随着时间的推移, BOD5急速下降,而COD下降缓慢,从而COD略高于 BOD5。浸出液中生化反应的能力可用BOD5/COD之比来 反映。当BOD5/COD=0.5时,则认为浸出液较易生物降解; 当BOD5/COD<0.1时,则认为浸出液难于降解。
❖渗滤液收集系统 ❖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 ❖终场覆盖、封场与土地利用 ❖ 可持续生活垃圾填埋技术
1-1 概念
一、生活垃圾
一般指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 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 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
二、卫生填埋技术
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 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 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1、库容足够、使用年限宜10年以上,特殊不低于8年;2、 运距合理,交通方便;3、防渗处理容易;4、有较丰富 的土源;5、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条件,减少土方工程 量
1、尽量利用荒地、山谷;2、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填埋量, 即填埋场的空间利用系数E;3、尽量减少工程量;4、 运行管理经济合理;5、封场后综合开发利用
1-3 垃圾填埋场设计
一、场地的容量和面积 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面积和容量与城市的
人口数量、垃圾的产率、填埋场的高度、垃圾 与覆盖材料量之比,以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 关。通常,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4或1:3, 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500~700kg/m3,场 地的容量至少供使用20年。
每年填埋的废物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城市中处理垃圾的重要场所,它承担着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任务。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产生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大,处理垃圾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垃圾的最终去处。
在城市中,人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包括食物残渣、纸张、塑料、玻璃等各种杂物。
这些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它将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然后填埋在指定的场地,有效地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也是资源的再利用场所。
在填埋垃圾的过程中,一些可回收的资源会被提取出来进行再利用。
比如,废纸可以进行再生造纸,废塑料可以进行再生利用等。
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在资源再利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标准,确保垃圾处理的过程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填埋场还需要进行垃圾气体的处理和渗滤液的处理,以确保周围的空气和地下水不会受到污染。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周围的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的来说,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在城市垃圾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垃圾的最终去处,还是资源的再利用场所,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该重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建设和管理,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其中,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必须制定适当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
本文将就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
1. 填埋场选址填埋场选址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的首要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址标准:- 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和水源保护区,以降低对环境和人民健康的潜在风险;- 距离主要交通干道较近,以方便垃圾的运输;- 要求具备良好的土地稳定性和排水条件,以减少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
2. 填埋场设计填埋场设计是确保垃圾填埋过程中环境摄影保护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标准:- 设计合理的底衬层,以防止垃圾渗漏和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设计有效的控制排气系统,以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如甲烷气等;-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降水对填埋场的影响,并实施合理的雨水处理措施;- 设计安全可靠的垃圾覆盖层,以防止病原体传播和异味扩散。
3. 垃圾填埋过程管理垃圾填埋过程管理是保证填埋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标准:-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填埋量;- 严格控制填埋场的垃圾投放量和投放质量,避免超负荷投放和有害物质的投放;- 定期进行垃圾密实和覆盖,保证填埋场的容量利用率和环境美观;- 定期检测填埋场的渗滤液和地下水,以确保环境水质的安全。
4. 填埋场的监测与监管填埋场的监测与监管是保障填埋场持续运行和环境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监测与监管标准:- 定期对填埋场的渗滤液、地下水、土壤等进行监测,以评估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填埋场的现场巡查,确保操作符合规范,以及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成立专门的填埋场监管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督填埋场的运营情况;- 强化填埋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总结: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行期
4.生态环境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拟建项目占地主要农田。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土地的原 来利用方式,使得大部分的土地被征用,而该项目的 建设会使得大部分的良田被占用,从而影响到当地村 民的经济收入,对人畜栖息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即使 最后封场后,该土地也无法能够用作农田,只能用作 为景观用地来被利用。 (2)对生物的影响 在运行期间,由于恶臭味以及一些生活垃圾对鸟类和 一些动物的吸引,给它们的生长和生活带来营养物质, 使它们成为传播有害物质的介质。从而会威胁到人类 的生存健康。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指标》(GB16889-1997),污水处理程 度要达到的Ⅲ级标准,即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要求为:
SS≤400mg/L BOD5≤600mg/L COD≤1000mg/L NH3-N≤35mg/L(引用*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
运行期 3、声环境 垃圾填埋场固定设备噪声经墙体、距离、场 界四周围墙和绿化树木的衰减,对场界的噪 声影响不大。 填埋场内的推土机、压实机、自卸车等移动 噪声源离场界较近作业时,场界噪声值将有 可能超过评价标准。 工作完毕,操作机械离开场界后,场界噪声 值将维持原有状况。由于居民点离垃圾填埋 场较远,故此超标现象既是暂时的又对周围 无害。
渗滤液
渗滤液产生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大气降水和径流;二是原有垃圾中 含有的水分;三是在垃圾填埋后,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而产生的水。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是降水。 这些渗滤液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渗滤液属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分复 杂,从中可鉴别出各种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其水质水量变化亦大,水 质水量变化的特点是:随填埋年限的增长水质污染指标有所下降;随 降雨量的不同水质水量波动很大。 据国内已建成的垃圾填埋场的测定资料,枯季与雨季时的污染浓度相 差十多倍。为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污染,必须将其收集 进行处理。本工程渗滤液拟采取场内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
封场期
1.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 封场工程应设置填埋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并保持设施完 好和有效运行。封场工程应采取措施,防止填埋气体向场 外迁移。 此外,应对垃圾堆体表面和填埋场周边建(构)筑物内的 填埋气体进行监测。当监测空气中的甲烷体积含量超过 1.25%时,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对填埋气体收集系统的气体压力、流量等基础数据应定期 进行监测。对收集系统内填埋气体的氧含量应设置在线监 测和报警装置。填埋气体收集井、管、沟以及闸阀、接头 等附件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清除积水、杂物,保持设 施完好。 系统上的仪表应定期进行校验和检查维护。 在填埋气体收 集系统的钻井、井安装、管道铺设及维护等过程中应采取 防爆措施。
垃圾填埋场的意义 固体垃圾废物是一种放错了的资源,只要 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法便能够变废为宝,通过建 造垃圾卫生填埋场使其进行发酵产生可利用气 体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一旦卫生填 埋场建成难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根据前 面的分析可知,此平原拟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 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行作业期以及封场期将会对 周围环境产生的一定影响。
施工期
4.洗车废水 垃圾填埋场的生产废水主要为运输垃圾车辆和填埋机械的清洗废 水。 5.弃土 本工程若有剩余的弃土,则应该在弃土期间,应设置拦洪坝和挡 土墙,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6.生态环境 垃圾填埋场建造工程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首先垃圾填埋场选址是在农田,取土场是在灌木林地。工程配套 新建 5Km 垃圾运输道路。进场道路的开拓,截洪沟的修建、以及 其他辅助设施的场地平整,均会剥离地表植物,扰动土壤,松散 的土壤在暴雨的冲刷下会产生水土流失。对于取土场也造成了生 态环境的破坏,取土场是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对于取土地的水土 保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垃圾填埋场一旦开工对于灌木林地的 植被造成破坏,长久之后造成水土流失。
环境影响识别分析
一、施工期
二、运行期 三、封厂期
施工期
1.施工噪声 垃圾填埋场建设中使用的主要机械有挖掘机、推土机、压 路机、载重汽车、混凝土运输车、垃圾压实机、钻具等。 施工机械一般单台噪声在75~100分贝之间,对项目近距离 的敏感点将产生噪声污染。 2.扬尘 垃圾填埋场在建造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进行土石方开挖、 倒运、填埋场覆盖土挖填、运输建筑材料等,会产生施工扬 尘而污染环境。 3.生活污水 垃圾填埋场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废水, 产生量小,可用于周围农田灌溉,对周围的地表水和地下 水影响不大。
田;场址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 2.2m/s,场区地下水
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为 2.6m。工程配套新建 5Km 垃圾运输道路。 运输道路两侧 200m 范围内分布有 3 个村庄,工程服务期总覆土量为
13×104 m3 ,由新建取土场提供,取土场占地为灌木林地。
1、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识别。 2、针对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运行期
1、大气环境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无组织废气,主要污 染物为CH4和CO2,约占填埋气体的95%~99%,另外还有少量 H2S、NH3等有毒的恶臭物质。而该厂址所在的区域内其主 导风向是西北风,且多年平均风速是2.2m/s。故卫生填埋 场产生的废气会在风力的作用下,向西北方向进行扩散, 这类有毒的恶臭物质随之扩散,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 的影响。 2、水环境 本项目废水有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少量生活污水和洗车废 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洗 车废水收集后与渗滤液一起进入填埋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 达标后外运至长兴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主要污染物 是:SS、COD、BOD5、NH3-N。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城环1302班6组 成员:韩旭、邢桂、彭涛、王娟娟
某平原城市拟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库容 83×104 m3。主体工 程建设内容包括:填埋区截流和雨污分流系统、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 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气导排系统等。工程建设周期 13 个 月。拟选厂址位于城市西南侧 5Km 处,场址及周边的土地类型主要为一般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