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PPT34页
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 D.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
天平不平衡原因:
•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 中,生成物质量没有被完全称量到。所以天 平不平衡。
镁条燃烧
• 现象: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思考: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参加反 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但为何收集到的 氧化镁质量却小于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 量和呢?
1.部分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 空气中
2.坩埚钳上有部分残留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 所以蜡烛质量变小
分子种类变2化个
物质种类变化6个
宏观
微观
不变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 变。
小结
①化学反应
注意点 ②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质
③重点词语
量
守
原理 原子种类、个数、质量均
想一想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小明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方案三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想一想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
天平不平衡原因:
•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 中,生成物质量没有被完全称量到。所以天 平不平衡。
镁条燃烧
• 现象: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思考: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应该等于参加反 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但为何收集到的 氧化镁质量却小于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 量和呢?
1.部分生成的氧化镁逸散到 空气中
2.坩埚钳上有部分残留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 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 量,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 所以蜡烛质量变小
分子种类变2化个
物质种类变化6个
宏观
微观
不变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原子数目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二、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不 变。
小结
①化学反应
注意点 ②一切化学变化都遵循
质
③重点词语
量
守
原理 原子种类、个数、质量均
想一想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小明
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 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 变小的.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思考和讨论
请你归纳一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有哪些方 面一定不变,哪些方面可能改变,哪些方面一定 改变。(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并进一步分 析为什么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六个不变”,“两
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变
六 宏观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
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生成 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
(1)碳酸钠粉末和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 成,反应后逸散到空气中,故反应后质量减轻。
(2)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g O2
MgO
反应前所称量的仅 少量白烟(MgO)逸散, 仅是镁带的质量 只称取部分生成物的质量
个
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
不
原子的种类不变
变 微观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课堂教学展示 典例精析
例 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
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B )
课后反馈总结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 g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
微观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 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 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 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想一想
怎样设计实验让碳酸钠与盐酸 反应后的天平平衡?
小结
1.下列实验方案有无气体参加反应或反 应之后有无气体生成? 2.三个实验方案所选择的装置是否密闭?
用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之后有气体生成的实验 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用的装置应选密闭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四、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 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将它 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所称的质量m1。在陶土 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 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 平衡?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填写表格 课本p94做笔记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发生后天平不平衡
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 的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 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导致 天平失衡。
细 沙:防止红 磷燃烧时集气瓶 底受热不均炸裂
想一想 方案二、硫酸铜和铁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为什么要打磨铁钉?
除去铁钉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三、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 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 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 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
存在什么关系?
【做出假设】
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②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③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1)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4、进行实验
5、现象记录
6、解释与结论
7、反思与评价
分析对比结论和假设,提出实验不足等
包括实验准备和实验过程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天平指针向右偏,失去平衡。
m1
m2
m1 > m2 ,反应后总质量大于反应前总质量
是否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Mg+O2 MgO
点燃
2、如果这两个实验模仿白磷自燃的实验改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1、上述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5-1]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实 验 步 骤
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平衡; 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③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大于
小于
等于
①白磷(剧毒,易自燃)存放于水中,取出时用镊子。②燃烧时为免锥形瓶底部破裂,应在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细沙。③白磷燃烧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实验。 ④气球的作用:缓冲作用,防止气体膨胀,瓶内压强增大,将胶塞迸出。
查阅资料(实验前准备): 方案一:白磷自燃
练习
3、西班牙的瑞奥汀托河是一条酸河。经调查发现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所致: 2R+2H2O+7O2=2FeSO4+2H2SO4 则R的化学式是( ) A、FeS B、Fe2S3 C、FeO D、FeS2、、、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直击中考
1.(2023德州一模)我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
别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
了新路径。下列有关合成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合成前后碳、氢、氧原子改变
D.该合成“粮食”的过程可节省化肥70%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 ,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B( )
4.(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 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 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D )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3)气球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___红__磷__燃_烧__放__热__,__瓶_内__气__体__受__热_膨__胀__,____
_气__球_鼓__起__;__反__应_消__耗__了__氧__气_,__生__成__固__体_,__瓶__内__压__强_减__小__,__冷__却_后__气__球__变__瘪_
A.原子总数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进行20min时,测得实验①、② 溶液中DMF的含量几乎为0,实验③、④溶液中DMF的含量略有下降。同 时测得四个实验中碳元素的去除率ac()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Al2O3可能对DMF有微弱的吸附作用 B.实验条件下,O2不能有效降解DMF C.实验①和②进行20min时,DMF部分转化为CO2逸出 D.实验④是为了排除实验①中O2的影响,实验④中O2可用N2代替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水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5.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气球鼓起后又变瘪
144.9 g 144.9 g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互动研学
●思考与讨论: ●1、气球先鼓起又变瘪的原因是什么?
开始加热时,锥形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气球膨大; 随着氧气消耗,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气球变瘪
2、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分别来源于哪些物质, 并结合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关系和物质变化的情况进行讨论?
新课引入
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通电
水
氢气+氧气
现象
微观
思考:你对以上化学反应有哪些认识?
反应类型 化学变化
质量
能量
……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化学家之争 18世纪拉瓦锡将45份质量的
1673年波义尔在敞口容器中加热
氧化汞加热,得到了41.5份
金属汞,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了
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增加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2022版课标要求: 1.内容要求:①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 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改 变。②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化学反应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2.学业要求:能选取实验证据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并阐释其 微观本质。
课堂总结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 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内容
一切 适用 化学反应 范围
质量守恒 定律
应用
解释一些 现象等
思考:说一说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
反应后的总质量
178.9 g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
味地通抽过着他故的事烟导斗入,,房间不里但充提满出了刺鼻 了思 到的考 底本烟: 存节华味那 在课生。么 什需问抽 么道要烟 样:前 的解“后 关决敬烟 系的爱斗呢主的中?先要烟?生的?问,质题别量,人都 而说且你使很置聪明身,于那情么境你当能告中诉的我学,生你吐出 产的生这探些究烟有新多知重的吗欲?望” 和解决问
(第一课时)说课
说课目录
13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教法和学法 4 说教学设计 53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的
地位和作 用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考情 分析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 质
承上 质量守恒定律
启下
化学方程式书写 化学方程式计算 量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
实验探究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红磷燃烧 蜡烛燃烧
用改进后的可行实验 装置再次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气体参加或生成 装置密闭才成功
四、教学设计--反思分析,深入探究
实验探究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红磷燃烧 蜡烛燃烧
密闭装置 教师演示 质量守恒
四、教学设计--反思分析,深入探究
量总和
四、教学设计--宏微结合,揭示本质
氢分子
水分子
H
O
H
在化学反应前后
H
原子数的目H种没类有没增有减改,变,
O原子质量也没有变。
氧分子
O
H
H
H
H
味地通抽过着他故的事烟导斗入,,房间不里但充提满出了刺鼻 了思 到的考 底本烟: 存节华味那 在课生。么 什需问抽 么道要烟 样:前 的解“后 关决敬烟 系的爱斗呢主的中?先要烟?生的?问,质题别量,人都 而说且你使很置聪明身,于那情么境你当能告中诉的我学,生你吐出 产的生这探些究烟有新多知重的吗欲?望” 和解决问
(第一课时)说课
说课目录
13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教法和学法 4 说教学设计 53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的
地位和作 用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考情 分析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 质
承上 质量守恒定律
启下
化学方程式书写 化学方程式计算 量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
实验探究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红磷燃烧 蜡烛燃烧
用改进后的可行实验 装置再次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气体参加或生成 装置密闭才成功
四、教学设计--反思分析,深入探究
实验探究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红磷燃烧 蜡烛燃烧
密闭装置 教师演示 质量守恒
四、教学设计--反思分析,深入探究
量总和
四、教学设计--宏微结合,揭示本质
氢分子
水分子
H
O
H
在化学反应前后
H
原子数的目H种没类有没增有减改,变,
O原子质量也没有变。
氧分子
O
H
H
H
H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ppt
点燃
氧化镁
分析: 1、没有称到氧气的质量。 2、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3、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城西中学 余舜莲
活动与探究
7.表达与交流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地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 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 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 小结: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 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城西中学 余舜莲
活动与探究
3、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 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 律。 在碳与氧气的反应中,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由两 个氧原子构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而一个二 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即该反应必 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质量守恒定律的小结
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有五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1、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总和不变; 宏观 2、元素种类不变
}
五不变
3、原子种类不变 4、原子数目不变 5、原子质量不变
}
微观
两改变
1、物质的种类 —— 宏观 2、分子的种类 —— 微观
城西中学 余舜莲
分析:没有称到生成气体的质量,所以天平不平衡。
活动与探究
[实验5-2]镁带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步骤:①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 它们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②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反应现象。 ③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 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 固体,放出热量,指针偏向右侧。 镁 + 氧气
氧化镁
分析: 1、没有称到氧气的质量。 2、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3、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城西中学 余舜莲
活动与探究
7.表达与交流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地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 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 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 小结: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 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城西中学 余舜莲
活动与探究
3、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 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 律。 在碳与氧气的反应中,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由两 个氧原子构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而一个二 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即该反应必 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质量守恒定律的小结
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有五不变、两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1、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总和不变; 宏观 2、元素种类不变
}
五不变
3、原子种类不变 4、原子数目不变 5、原子质量不变
}
微观
两改变
1、物质的种类 —— 宏观 2、分子的种类 —— 微观
城西中学 余舜莲
分析:没有称到生成气体的质量,所以天平不平衡。
活动与探究
[实验5-2]镁带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步骤:①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 它们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②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条,观察反应现象。 ③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 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 固体,放出热量,指针偏向右侧。 镁 + 氧气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培养实验技能
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 的质量关系和守恒原理。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
硫酸铜晶体
氢氧化钠溶 液
烧杯
电子天平
搅拌棒
滴管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
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
2. 设置电子天平
将电子天平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确保天平是水平的。开启电源, 显示器归零。
05
质量守恒定律的扩展理解
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联系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与能量守恒定律相辅相成,表 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和能量是相互联系的。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number {01}
目 录
• 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 •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 质量守恒定律的扩展理解
01
质量守恒定律的引入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1 2
3
质量守恒定律定义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 物质的质量不会消失或产生,只是进 行了重新组合和分配。
这意味着化学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 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即反应前后物 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无论是自发反应还是非自发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不
变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鲁教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01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
原子的质量不会改变
02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反应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原子的重新组合
03
化学反应中,原子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物质,但原
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会改变。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 如佩戴护目镜、使用坩埚钳等,以避 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 论解释
PART ONE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伴随着物质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 放。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课件鲁教
PLEASE ENTER YOUR TITLE HERE
汇报人姓名
目 录
引言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
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和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论解释
课堂小结与思考 CONTENCT
引言
PART ONE
定律的提出和背景
18世纪中叶,俄国化 学家罗蒙诺索夫首次 提出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质量不变的观点。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通过天平进行定量 实验,进一步验证 了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 然界普遍存在的规 律,也是化学反应 的基本特征之一。
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 和质量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 变。
初中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课件ppt1
动脑筋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磷原子、氧分子模型
分子的破裂、原子 的重新组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人 初教 中版 人九 教年 版《级质化量学守上恒册5定.1律》质课量件守p恒 pt定1 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五 个 不 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 观
元素种类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微 观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人 初教 中版 人九 教年 版《级质化量学守上恒册5定.1律》质课量件守p恒 pt定1 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人 初教 中版 人九 教年 版《级质化量学守上恒册5定.1律》质课量件守p恒 pt定1 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1 === M2
人 初教 中版 人九 教年 版《级质化量学守上恒册5定.1律》质课量件守p恒 pt定1 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方案二:解释与结论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 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天平平衡。
实验结论: 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 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磷原子、氧分子模型
分子的破裂、原子 的重新组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人 初教 中版 人九 教年 版《级质化量学守上恒册5定.1律》质课量件守p恒 pt定1 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五 个 不 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
宏 观
元素种类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微 观
原子数目不变
原子质量不变
人 初教 中版 人九 教年 版《级质化量学守上恒册5定.1律》质课量件守p恒 pt定1 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人 初教 中版 人九 教年 版《级质化量学守上恒册5定.1律》质课量件守p恒 pt定1 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1 === M2
人 初教 中版 人九 教年 版《级质化量学守上恒册5定.1律》质课量件守p恒 pt定1 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共25张PPT)
方案二:解释与结论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 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天平平衡。
实验结论: 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 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训 练
·
梯
度
升
级
3.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精
题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氯化钾,则例 解
主
·
题
举
探 究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a_-_c。) g
一 反
·
三
互 动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剩余固体,
课
全
堂
能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a_+_b_-_c,) 其g 中二氧
训 练
·
化锰的质量为__b_g__。
中不应有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元素,A中含有H,B中含有S都不梯 度
升
符合题意,N2没有气味,选项C符合题意。
级
3.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
娥二号”卫星,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
精 题
例
主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向探月计划迈出
解 ·
题
举
探究了新的一步。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
一 反
·
三
互动(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梯 度
升
级
是含钠的化合物,将稀盐酸滴入此化合物时,放出
精 题
例
主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解 ·
题
举
探浊,这种化合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究
A
)
一 反
·
互动A.Na2CO3
B.NaCl
C.Na2SO4
D.NaOH 三
课 堂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全 能
种类不变,该钠的化合物中应该含有碳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谢谢大家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链接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 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
作出假设: 大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一
实验名称
装置是否密闭 实验现象 化学式表达式 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或分析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拓展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B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 的质量小 C.20克食盐溶于100克水中得到120克食盐溶液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 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 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m和n的关系为: > (填“<”、“>”或“=” )。 m____n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g, < (填 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g。x和y的关系为:x____y “<”、“>”或“=”)。 (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铁、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 总质量为a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a 与b的关系为:a____b = (填“<”、“>”或“=”)。
不密闭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 溶液变成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平衡
m(Fe)+m(CuSO4)=m(Cu) +m(FeSO4)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 总和。这个规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密闭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 热,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点燃
P + O2
P2O5
平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玻璃管上系的小气球,起什么作用?
锥形瓶底部的沙子,起什么作用?
对比思考: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白磷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等 (空气)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直中学 黄弟勇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 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 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 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课题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心存疑虑, 为此他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将一支蜡烛固定在 一小木片上,然后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再向右盘加入适 量的砝码使两边平衡。点燃蜡烛,不久便观察到天平逐渐 失去平衡。小文的实验能否说明蜡烛燃烧不遵循质量守恒 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让 你用蜡烛燃烧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会怎么做?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 定
不密闭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减少 Na2CO3+HCl→NaCl+CO2+H2O
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或分析
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反应生成的CO2散逸到空气中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该如何改进呢?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发现规律
验证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时,有气体参加 或生成的反应要在 中进行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
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 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3、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质量总和。
活动探究二
实验名称
装置是否密闭 实验现象 化学式表达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二
实验名称 装置是否密闭
实验现象 化学式表达式 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或分析
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不密闭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粉末。
Mg + O2
点燃
MgO
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燃烧后有一些氧化镁残留在坩埚钳上,还有 一些氧化镁在燃烧时以白烟的形式逸散到空 气中,因而反应后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质量 小。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氮气 稀有气体等 (剩余气体)
白磷质量+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
m(P)+m(O2)=m(P2O5)
活动探究一
实验名称 装置是否密闭 实验现象 化学式表达式 天平是否平衡 结论或分析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动动手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 的测定
如果将镁条燃烧后的生成物全部收集和石棉网一起 称量,与反应前的称量结果比较,会出现什么情况? 为什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讨论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相等?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帮帮波义耳吧!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验证装置的注意事项
反应过程中涉及到气体或会与空气发 生物质交换的都应在密闭装置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