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新理念
1、重视学生的多元发展: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心理和情感发展,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思想感情,增强自我信心、自信获得感,从而探究语文的真谛,让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得到良好的统一,塑
造整体的人格和全方位的发展能力。

2、强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
创新理解、表达语文,用创新思维解决文言文和诗歌中的跨越性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创新思维模型,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强调实践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技能,注重学生文字实践能
力的增强,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活动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能力,逐步掌握以文字为载体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技巧。

4、强化情景交流能力: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景交流,注重学生在
情景中自主学习,利用各种文体表达和交流思想,形成良好的语文习
得自律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初探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初探
应 新 的 课 程 改 革 的 要 求
关键词 : 课程 新
语 文教 学设 计 五 个 方 面
新 课 程 改 革 已 经 实施 已经 十几 年 了 ,在 此 过 程 中收 获 颇 丰 , 以下 从 五 个 方 面谈 谈 我在 此 过 程 中对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语 文教 学 设 计 的 体 会 和感 受 。 教 学 注 重 课 堂 氛 围 的设 计 新 课 程 方 案 强调 教学 环 境 的设 计 , 谓环 境 . 了物 理 意 所 除 义 的存 在外 . 有 心 理 意 义 的存在 , 还 同样 的实 物展 示 . 同样 的 教 室布 置 , 不 同 的学 生 而 青 , 产 生 截 然不 同的 心理 感 受 。 这 对 会 从 个角 度 说 , 可 以讲 “ 由心 造 ” 因此 . 课程 理 念 下 的课 堂 氛 也 境 。 新 围应 该 是 一种 学 生 有 安全 感 , 想很 自由 , 围 很宽 松 的 。 就 思 氛 这 要 求 教 师 建立 起 民主 、 等 、 平 和谐 的 师 生关 系 。 唯此 , 生 才 敢 学 想 善 想 、 说 善说 、 于质 疑 、 于质 疑 。 现 有效 学 习 。 敢 敢 善 实
四、 设计 要 注 重 对 学 生 的评 价 学 生 处 于 不 断 发 展 变化 的过 程 中 教 育 的意 义在 于 引导 和促 进 学 生 的 发 展 和 完 善 , 价 亦 是 如 此 。因 此 , 课 程 倡 导 评 新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性 的 功能 , 注学 生 成 长 的 过程 与个 体 差 异 。 关 对 学生 评 价 的 发 展性 功 能 的重 视 ,意 味着 对 学 生 评 价 不 仅 考 虑 学生 的过 去 , 视 学 生 的 现在 , 着 眼 于学 生 的未 来 。 以 , 重 更 所 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语 文 教 学设 计 中 ,教 师们 要 善 于从 多个 不 同 的侧 面和 视 角 去评 价 学 生 , 正 面 去 发 现 学 生 的 优 点 和 特 长 , 从 以促 进 所 有 学 生在 不 同程 度 上 的 发 展 。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评 价 由 单 一 的 师 评 转 向 多 元 化 的 互 评 、 自评 等形 式 , 全 班 学 生 都 参 与 评 价 , 让 营造 评价 者 与 被评 价 者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及有效表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及有效表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及有效表述本文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设计理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有效表述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

主要探讨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并举例说明。

本文试图引起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视,并使其正确有效的表述教学目标。

标签: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表述一、课堂教学目标的内涵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后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是教师希望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所表现的预期行为、所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的灵魂和指南,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过程的方向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它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的全过程。

从领域上看,教学目标可划分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语文新课程提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所以将课堂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即“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指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概念、原理、事实、规律等知识和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即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提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内容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要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简言之,知识与技能是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乐学。

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备课时直接照抄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或者直接在网上下载;有的对于如何设计教学目标缺乏理论认识,虽重视但表述模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导致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创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教材和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本,如童话故事、民间故事、文学作品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可以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质疑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独立思考和创造。

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可以通过导读、解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质。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名著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方式,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对于爱动的学生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对于爱思考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原创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原创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原创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熟悉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要求;- 掌握阅读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掌握阅读文章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准备•教材: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材;•教具:黑板、粉笔、教案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向学生出示一段摘自课文的文字,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2.阅读理解训练选择一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如略读、粗读和细读,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

3.文本分析与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

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观察能力。

4.写作训练选择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教师可以提供写作思路和模板,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总结与提高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和方法。

五、教学延伸通过作业布置,拓展学生的学习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和写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习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

七、教学注意事项•课堂氛围要积极活跃,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么进行语文教学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教学的“放飞”《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中指出:“加强语文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注重跨学科学习……”。

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观,打破封闭单一的语文教学系统,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语文体系,对于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

以人教版第二册第一个专题:多彩的春天为例。

识字1由八个反映春天的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把人引入春天的美好境界,我采用编一编课文,再次领略春天的五彩缤纷,春天的变化无穷,教学《柳树醒了》以后,到校园里找一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画一画春景图,来表现春天;背一背古诗《咏柳》;唱一唱春天的歌。

特别是小柳絮飞了,真美呀。

一拉柳枝,小柳絮纷纷扬扬,飞到头上、身上、地上,满眼是柳絮,小朋友欢呼雀跃。

此时,他们的心情肯定放飞了,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到野外看一看,再画一画,背一背有关春雨的古诗,交流交流。

实践种植花草树木,种下美好的心愿。

实践《村居》中描绘的情景。

那天正好是艳阳天,小朋友三五成群拿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风筝,来到操场上放风筝。

红朴朴的小脸上汗涔涔。

在老师的帮助下,有两只放得特别高,三根鹞线也不够,“嗖”地飞了,飞到学校北围墙外十米远的二层楼之外,小朋友们边跑边喊:“飞喽,飞喽。

”这难道只是放飞着风筝吗?我想:这放飞着快乐,放飞着热情,放飞着希望。

二、语文教学的情趣化新课程的改革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是学生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情感;二是学生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其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已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洋溢着情趣的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在新时期课程教育改革中,面对新教材,新课程,新理念,语文教师怎样去教学呢?结合教材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一、做一名语文课程的评论者、探究者新课程标准阐述的教学概念的第三条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一点是新课程实施中炒得最热,老师们最热衷实验的一个支点。

怎样将这一理念落实于语文教学中呢?我想语文老师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探究,也就是要先不查阅任何有关资料,要通读原文,在自己最初发感受的基础上,为这篇文章写一篇评论。

要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独特风格、价值、背景思考等方面做一个深入理解、分析。

此时定会遇到许多不易解开的疑团,面对这些疑团,随着这些疑团的逐步化解将为我们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提供出可资借鉴的思路。

所选择的方法首先应是朗读,朗读可以让学生在一次一次的体会中拉近与诗的哲理之间的距离。

但光靠朗读要达到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哲理的目标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注重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曾经的经历、丰富的感情来谈体会,把多方面的感触调动起来才会逐步靠近诗的哲理性内涵。

其实要使学生达到多元化的思考和领悟。

思路在于教师教育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探究过程的最初尝试演练。

这种教育学生学习的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这一教学新理念就自然而然地渗入到教学中去了。

当读了《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后,感到这两篇课文在形象性上与《理想》一诗就不同了,它的形象是直观可感的,与《理想》形象的概括形成对照,它们的编排上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呢?是的,它们之间是一般与特殊,概括性的哲理与举例的关系,后者在形象性上与前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当想到这一点的时候,这两篇短文该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就明确了,就是说应当采取更加开放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下一篇《人生寓言》在形象性上与《短文两篇》具有共同的特征,这种学习方式也应是必然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对语文教学设计的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对语文教学设计的探索
新 课程视窗


新课程理念下对语文教学设计的探索
■ 韩 建强
新 课 程 理 念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是 在 新 课 程 理 念 的 指 导下 , 运用现代 教育理论 、 习理论 和教学 理论 , 学 采 用 系统 科 学 的方 法 对 语 文 教 学 目标 、 学 内容 、 学 教 教 方法 、 教学 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 , 创设 语 文教学系统 , 构建充满 活力 的、 开放的语 文课 堂教学
学 的 生 成 性
成 为 教 学 的 框 框 与 教 条 , 应 具 有 指 导 性 , 随 教 学 它 能 活动的动态发展而生成 。 例如 , 师预先 规划教 学步 骤 , 计 主干问题 , 教 设 预 测 学 生 疑 难 , 构 优 质 答 案 , 后 通 过 学 生 独立 阅 建 然 读 文 本 , 成 问题 ; 师 将 问 题 收 集 起 来 , 生 教 围绕 问题 , 让 学 生 小 组 讨 论 , 析 探 究 交 流 , 答 问 题 , 中 提 分 解 从 炼 方 法 , 师适 当 指 引 评 点 。 如 《 母 的 心 》 文 可 教 父 一 以设 计 三 次 主 要 的学 习 实 践 活 动 :. 学 生 独 立 阅 1让 读 , 知 文本 , 示 学 生 的 思 想 : 果 你 是 文 中 的 父 感 展 如 母, 你会怎 么做 ?结合课 文说说你 的理 由;. 2结合 个 体体验 , 展示合 理联想 , 开发教材 , 然后分组交流 : 找 出文 中“ 父母爱 孩子 ” 的材料 , 结合你生活 中的体验 , 谈谈你有何感受 ?你 这些 感 受和 认识 的依据 是 什 么 ? 用 文 中 语 句 或 词 语 回答 ;. 成 问 题 , 度 探 3生 深 究: 你认 为有分歧 的或有 困惑 的问题 、 句子 有哪些 , 然后分组讨论 , 师生 共 同 释疑 。这 个 设 计 , 现 了 教 体 师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生 成 问 题 , 学 生 理 解 文 本 , 到 让 达 “ 三个 维 度 ” 目标 。 的 三 、 课 程 理念 下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要 体 现 语 文 教 新 学 的 差 异 性 新 课 程 理 念 语 文 教 学 注 重 教 育 对 象 的 个 性 特 征, 要求培养学生 的健康个性 , 将学 生培养成创新 型 人才 。由于受教育者个体的知识水 平 、 认知能力 、 兴 趣爱好 、 思维 习惯 、 审美情 趣 、 价值认 同等 方面存 在 差异 , 因此 教 学 设 计 应 注 重 学 生 的个 性 差 异 , 凸显 学 生的主体意识 , 激发学生 的兴趣和潜能 , 促进学生 的 个性和特长发展 。 例 如《 阶 》 文 在 设 计 “ 究 质 疑 , 味 鉴 赏 ” 台 一 探 品 环 节 时 , 求 学 生 从 文 中找 出 能 够 体 现 父 亲 性 格 特 要 征 的 、 动 心 灵 的语 句 , 谈 自己 的 理 解 , 提 出 自 触 谈 或 己不理解的问题 , 大家一起 讨论 。这 个设计 就考 虑 学生个性的差异性 , 以便 人 人 学 习有 所 得 。 四、 课程理念下语 文教 学设计 要体现 语文教 新

语文新课标下:巧设课堂“问题链” 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标下:巧设课堂“问题链” 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标下:巧设课堂“问题链”优化语文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优势,优化师生间的对话行为和课堂的活动方式,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和自我建构能力?笔者认为,优化师生间的对话行为,需从高质量的“问题链”设计入手,进而实现真正有活力的高效优质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都是主角。

无论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教师的主导地位,都应该得到尊重。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呢?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探索,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我认为,当务之急,优化语文教学行为需要围绕“问题链”的设计,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巧设问题导入,优化语文教学的导入设计,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一个巧妙的切入口,一个恰当的问题引导,都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反之,则容易游离在文本之外。

教师可以基于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并巧设最佳突破口,进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以《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实践为例:当时设想了两个导入:导入一: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并不陌生,我们在六年级学过他的什么文章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鲁迅的另一篇文章。

导入二: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讲这个故事的人是谁呢?作者对长妈妈又有怎样的深情呢?第一个课堂导入设计,教师从作者的角度引入本课,这是我们常用的课堂引入方式,也是可以的。

不过这样的切入口和文本关联不是太密切,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阿长与〈山海经〉》从题目来看,这里阿长是中心人物。

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鲁迅来说,她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基于以上考虑,问题的切入如何与这一中心人物直接联系起来,让学生最快地对中心人物形成第一印象,这是思考的主要方向。

所以在第二个课堂导入设计时,三个问题都指向中心人物——阿长。

并且调动学生的已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直至文本。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
, 让 学 生和 老 师都 能 按 照 语 文 教 育 的 规 律 去 学 习语 文 , 教 学语 文 , 留给 了学 生许 多的 自主 学 习 、 自由 学 习 的 空 间 , 也 给 了老 师自 我发展、 创 造性 教 学 的 空 间 。
关键词 : 小学; 语文; 新课程
学 习了新课程标准 , 我们做 老师 的同时也 注意到 , 它不
o 百
激不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 就会降低学习的效率。 因此 , 要求我们 老师教学过程时时出新 , 课课出新 。如 : 课文 , 《 九寨沟》 、 《 云雀 的心愿》 、 《 古诗两首》 等, 针对文章的不同特点 , 我采用了游览 欣赏、 倾听、 绘画等多种不同的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 《 九寨沟》 是 篇介绍九寨沟优美景色和珍禽异兽的文章 。 教学中让学生跟着 作者一起去游览欣赏 , 用图片 、 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刺激学生 的 视觉感官, 从中 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 《 云雀的 心愿》 一文是童话, 我则采用让学生倾听的办法。出示课题后 ,
不懂就问、 不 耻 下 问 习惯 的 重要 方法 . 我 们做 老师 的应放 下 架
雀为什 么有这样 的心愿 . 再听同学读 。 知道森林的重要作用 , 再
让 学 生互 相 听读 .在 一次 又 一 次 的 听读 过 程 中理 解 课 文 的 内
子, 同学生一起学 习。 一同探究 , 引导他们 , 培养好的习惯 , 切不 可扼 杀学 生思 维 的灵 性 , 让 老 师 和学 生 的头 脑都 不 生锈 。
先听录音 , 了解云雀 的心愿是什么 , 接着 , 听老师范读 , 了解云
抹杀 。 对有价值 的问题选择合适 的时机解决 。
3 . 课 后 质疑 。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理念一: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目中有人)1、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设计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学习活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和独立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平等地享受高质量教育。

2、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习有意义的内容);3、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同形式作业的设计\不同形式学习方式的选择)。

理念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心中有标)•三维目标的融合(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注重学习适应终身学习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习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评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三维目标各有侧重,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

理念三:树立教学方式新理念(学中有趣)•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建立开放的学习观----主动性(激发兴趣愉快参与)----独立性(创造机会独立学习)----体验性(设计活动人人感受)----问题性(设置问题促进探索)理念四:建立对话式的教学关系(教中生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倾听者\欣赏者\鼓励者\促进者……•学生和文本关系的新定位学生是文本的体验者、感受者、欣赏者、质疑者、拓展者、创造者而不是文本的理解者、接纳者、盲从者……温馨提示:教学对话中教师和学生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要正确理解文本传达的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是发展变化的,是在动态之中生成的。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过程。

具体说来,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要体现语文教学的发展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输向“三个维度”目标转变,即同时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学主体由教师或学生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向教师应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学的教法与学法融合转变。

因此,语文教学设计应不同于传统的“教案”,它应是“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

例如对《变色龙》一课的设计:1.初读研讨课文主人公是谁?用“这是一个〓〓〓〓〓的典型现象,我的理由是〓〓〓〓〓”的句式说说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深入探究(1)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2)最能引起你联想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3)你认为最有哲理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设计不只要求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二、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传统的教学设计只注重教师教的策略和方法,教学就是教师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完成教案设计中的既定任务。

而基于新课程生成性的本质特征,语文教学不再仅限于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内容,教学活动也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并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活动,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设计体现这种动态的生成过程。

教学设计不能成为教学的教条,它不仅具有指导性,还能随教学活动的动态发展而生成。

教师要预先规划教学步骤,设计主干问题,预测学生疑难点,然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生成问题,教师将问题收集起来,围绕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探究交流,解答问题,从中提炼方法,教师进行适当指引点评。

例如,《父母的心》一文可以设计三个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让学生独立阅读,感知文本,展示学生的思想:如果你是文中的父母,你会怎么做?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建议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建议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之建议摘要:语文课程主要是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与培养。

同时语文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石。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项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也至关重要。

现在有不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忽视了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随之产生的有关小学语文课堂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急需人们的关注和解答。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改进教学和评估策略,研究开发新的评估方法,切实考虑学生的需求,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教学视角。

语文教师要着力提高自身语文教学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此外,教师应清醒认识语文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与时俱进更新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目标。

一、教学设计应与时俱进,具备新的教学理念要培养学生乐学的观念。

乐学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人们说,乐学能够经常使学生精神武器有余,也人们创新的“乐学法”可提高学习效率五倍。

乐学靠老师的“激发、唤醒和鼓励”,也靠老师精心的课堂设计,这种设计涉及课堂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以及课堂情境的设计,因此特别需要注重语文活动创设。

要树立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思想。

具体来说,基本的语文素养应当涵盖读写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技能、利用工具书的技能、阅读技巧,还有文学修养、道德情操等方面。

因此语文课程的设置,应从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素质上下功夫。

要确立学生是学习与成长过程的主人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

语文学习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学生能否主动、能够探索,主要体现在能否思考,而是否探索则主要体现在是否能指出问题,或能否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应格外注意学生和学生间能否彼此依靠;能否面对面的学习交流;能否具备相应的交流技巧和自我管理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1000字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已经得到广泛的探讨和应用。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情境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注重情境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真实的情境模拟、有趣的互动体验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课堂讲授、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共鸣和认知体验,从而加强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强化“知行合一”教育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强化“知行合一”教育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途径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鼓励多元化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鼓励多元化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工具等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科学探究、创造性思维、实践实验等多元化学习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创造新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旨在通过情境教学、知行合一教育、多元化教学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成果的不断提高。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概要:语文的教学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发展主流趋势是很好的。

只有真正地了解了相关的语文教育并且一定范围的关心语文教育,就会看到语文教育缺点之外的优点。

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应该是建立在有学科联系的新的语文课程基础之上的。

在一定层面上可以拓宽语文的运用学习领域,注意到现代的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跨学科的了解学习,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和全世界,树立并且实施一种新的学习语文的思想。

如果要提高语文的素养不仅仅是要着眼于当前学生的语文学习,还要注重为学生将来的学习、运用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较为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语文课堂就应该充满魅力色彩,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教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我们怎样才能在教学中体现其极强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探寻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情境的设定,对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也是学生对学习投入程度的重要体现。

创设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語文教学需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1.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教师主要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人物,新课程的改革需要的是新型的教师。

他们已经逐渐变成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管理者,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新型教师应该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中去,将心比心,用感情来赢得学生的感情,与学生们一起交流、活动,并且同学生们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发展个性的课堂学习氛围。

只要教师们能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一定程度的从知识输出者转化成为学习者,变成可以和学生并肩学习的探究者,并在共同探究过程中共同地发展。

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和学生一起成长,与新的课程变动一同成长。

总而言之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更有效率地适应全新的语文课程的教学。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理念已成为指导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在新课标理念下也面临新的教学改革要求。

因此,研究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引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标强调了学科整合、跨学科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这对于语文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新课标理念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提供对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设定仔细研读新课标教材和教学指南,了解新课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关内容,分析所需培养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与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业发展需求确立教学目标。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学业水平测试等方式进行。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需求,针对语文教学大单元,设定综合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例如,扩充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理解等。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要求,确定每个教学大单元中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将综合目标进一步细化,使之符合每个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重点。

根据综合目标和大单元任务,制定具体目标,明确期望学生在哪些方面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同时,为了能够评价学生的达成程度,还需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二、情境化教学设计通过编写或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将语文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

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扮演角色,参与故事的发展,并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与情节互动。

安排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历史人物、文学人物等,并借助特定的情境来进行对话、互动和表演。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参观相关的文化遗址、地方景点或实地体验活动。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一等奖3篇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一等奖3篇

第1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一等奖新课程新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前言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

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

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菜园里》教学片段[教学片断]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

何为“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

语文课堂要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

一、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表述首先要求准确和明确。

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即语文知识、语文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都应尽量细化,做出确切的规定。

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其次,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

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分清主次很重要,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

要学会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

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另外,在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若能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绝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实施有效教学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此看来,语文课堂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学习任务群。

一、确定单元活动主题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是对整个小学阶段阅读策略的综合应用。

共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一篇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分别属于叙事性散文、科普性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等不同体裁,目的是提示学生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可以带着目的去阅读。

对照2022年版课程标准,从课程内容上看,这个单元属于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两个学习任务群。

从“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以及《竹节人》的理解来看,主要是落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从选文性质来看,后二篇选文都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所指向的学习内容。

本单元学习任务设计将“串门儿”和读书联系起来,以“串门儿”为切入点,将学习主任务确立为“读书,‘串门'去”。

二、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图表1:六上第三单元课文学习目标三、分解单元学习任务抓住“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来精心考虑,将主任务整合成三个子任务,设计六个活动。

我来教你做竹节人任务一:逛逛怀旧玩具店我来教你玩竹节人找寻星球的生命奥秘任务二:探秘宇宙生命馆读书,“串门”去火星移居探测新闻发布会我带家人游故宫任务三:走进故宫博物院做个小小解说员图表2:六上第三单元“读书,‘串门'去”学习任务设计四、设计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任务一:“逛逛旧玩具店”,重点在于体验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活动一:我来教你做竹节人1.精读重点段落,圈画关键词,完成学习单。

图表3:六上第三单元《竹节人》学习单活动二:我来教你玩竹节人创设逛逛旧玩具店的情境,把竹节人的玩法介绍给三年级的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富阳市教研室沈波一、教学设计概述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整体的教学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步骤两大部分内容。

教学设想涵盖了教师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重点把握,它渗透着教师对课文的感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课标为依据,确定学生学习某一篇课文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目标,根据不同的课文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如第13课《山中访友》一文的教学目标设计有三:(1)体会、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3)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目标设计好了,然后思考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适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步骤部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导入新课。

我们应认真研究教材,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巧妙的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强烈愿望。

如第22课《羚羊木雕》可设计“实话实说”的栏目现场,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包括财富、亲情、友情、信心等的人生超市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并说明理由。

第二层次为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各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材料以生命力。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灵活采用读、听、看、演、讨论、争辩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

如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设计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弄清,(1)“我”是被谁救下的?采用的方式是什么?(2)你如何评价“我”、“爸爸”和“杰利”这三个人?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可以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1)你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如何理解?(2)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作为“我”的同学,“杰利”将怎么办?(3)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取得共鸣,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第三层次为知识的拓展延伸。

此部分内容可视课文内容和课堂教学情况灵活设置,重在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第11课《春》可设计这样的练习:(1)写出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等。

(2)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3)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描绘春的画。

同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及时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鼓励,将新的评价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活动,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可采取以下方式:(1)学生自我评价。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小组评议。

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提出优缺点,由小组长总结成简单的文字材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

(3)教师日常评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新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引起注意的一点是,课改并非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要改变的是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

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要避免认为课改就是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讲知识的片面理解,该授受的知识必然要授受,但要有度,不能拔高,不要过于强调知识的体系化,不要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地传授知识。

提倡在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还要避免的一种倾向是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化。

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体现学生的活动,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一节课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绘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讨论,看似非常活泼热闹,实际上接触教学内容实质的东西并不多,缺乏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的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大,这显然是有悖于我们的课改目标的。

现在我们的许多教案往往停留在“教什么”的层面上,这种教案所欠缺的就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包括“教什么”,还应该包括“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设想与计划,是一项预测活动。

课堂教学则因为有许多即时性因素的出现而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这种“生成性”的特点恰恰可以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富有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设计无法预测课堂出现的即时性因素,因而没有必要追求设计与教学接榫。

重要的是应该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点灵活处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

”一般地说课堂中有如下一些“生成性”情况:1.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此时该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纠正;2.学生在学习中会提出一些他们不懂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挑战;3.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4.教学中由于现场可能出现一些变化,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相应进行调整;5.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收回注意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应该具有的教学观念1.应该树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念具体的说,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文化修养、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学的设计应该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上下工夫。

2.应该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

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应该树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有人说,乐学可以常使精神力量有余,有人创造的“乐学法”可提高学习效率5倍。

乐学靠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尤其应该重视语文活动设计。

4.应该树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的观念“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

“习得”要求主体必须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必须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必须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学得”则主要是一种理论学习,是一种认知行为。

从本质上说,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

习得的途径是多读、熟读、多听、多说、多写的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要减少讲解、分析的成分。

5.应该树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观念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

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最终将什么也学不到。

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会学。

那么,教师要不要讲?当然要讲,但一般要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教师的讲,是讲学生读不懂或领会不深的地方,是指点路径,是引导。

学生要学会学习还必须将读课外书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运用阶段。

学生只能是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读书中养成读书的习惯,习惯养成了才会形成能力。

6.应该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学生是否主动、是否探究,主要表现在是否思考,是否思考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提出问题或是否有自己的看法。

民主、平等、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核心。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应该十分关注的。

至少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互相依靠;面对面的学习交往;个人责任感;一定的交往能力;学生小组的自我管理。

教学设计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整体性的特点。

如《春》的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能力目标:准确生动地用词造句。

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在这个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彼此是脱节的。

新课程目标按三个纬度来设计,意在避免以往知识与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弊端。

在上述目标中,“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与“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没有必然联系,知识的小是孤立的。

还看不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如何达到,通过什么途径?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是通过与朱自清《背影》中朴实语言的比较?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

如:《羚羊木雕》目标设计:(1)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学会分析记叙文的构架和思路,掌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规律(拔高了)。

(3)学习本文,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真诚无私的友爱为贵,正确处理好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3.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学生学习提高的新内容。

比如比较好的:品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说明理由;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说说两篇文章的不同妙处。

这些设计突出了学生发现、探究的能力要求。

4.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明确、清晰,便于落实和检测。

如《中国石拱桥》:例A:(1)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例B:(1)学习生字词,能准确使用其中一些常用词语来造句。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题目,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画出文中表述中国石拱桥特征的语句,能概括其特点。

写作教学目标示例:作文“……——我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教学目标:(1)围绕“最喜欢的一门课程”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畅谈,互相交流思想感情,为写作作准备材料。

(2)围绕不同的材料,探讨如何安排行文的结构。

(3)完成作文后,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间互相修改,写出修改意见或阅读感受,并推荐好文章、有特点的文章、进步明显的文章在全班朗读。

没有修改的写作教学是很难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

经学生修改后的作文与原文反差越大,就越能反映出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程度和教师指导的水平。

四、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是:(一)深入理解课标,明确教学目标(二)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三)注重阅读指导,整体感知课文(四)运用教学策略,深入理解课文(五)加强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素养例1:第6课《理想》1.导入:由《在山的那一边》导入或由学生谈对“理想”的理解而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