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
考试科目:________________考试得分:________________ 院别: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日期:年月日
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分析及其对策
1.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因为环境破坏而造成的灾害,如南方的泥石流,北方的沙尘暴等等灾害。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一是制度根源,二是文化根源,三是科技技术问题,四是人为根源。对生态问题的不断认识和反思,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有极大的帮助。
2.制度根源
制度根源在于我国建国早期对于人口政策十分宽放,人口由1949年的5.4亿增长到现在的13.3亿,增长了1.46倍。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十分大的压力,这其中包括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得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主要依靠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过高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约10个百分点。我国的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二是工业大而不强;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三次产业中最大的。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能源等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的基础上的,因技术和认识水平有限,往往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所排放的大量废弃物更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长期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低价和无价政策制度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资源无价政策诱使人们单纯追求经济产值和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顾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因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衰败,并最终导致自然资源的不断衰竭。资源价格的不合理同时导致了人们对环境资源价值的错误认识。制度上的缺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不完善,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职责分不清,相互配合不够协调,环境资源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技术手段差,执法不严,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历史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环境保护没有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必须同时配套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仍未建立起市场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投入保障机制,缺乏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经济政策,改善环境质量的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各种制度根源都导致了生态
环境的恶化。
3.文化根源
如果从文化角度对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和探讨,将会得出思想文化中的自然观、伦理观是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深层次根源。人类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起初人类的力量十分有限,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然手中。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迅速的发展,科技获得长足的进步,人类开始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机械论自然观改变了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 鼓励人们对自然进行贪婪的掠夺,人们对自然不再采取尊重与敬畏的态度,由自然的宠儿和朋友变成自然的对立面和敌人,由顺从者变为改造者和征服者,对自然采取对立、对抗的态度。人类变得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只顾近期效果,不顾远期效果;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生态和社会效益。不仅对现在的自然过度开发、开采,还肆无忌惮地预支未来的自然。机械论自然观指导下的工业实践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征服自然的物质革命, 这场物质革命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后果, 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其次就是我国传统的伦理观是人伦之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排除于外,影响了生态环境意识的形成。这种伦理观认为,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无道德可言的, 自然环境不过是人类的资源和手段, 从而把对自然的征服与掠夺看成天经地义,对环境破坏时也不会有罪恶感。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思想文化上的这种自然观和伦理观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劣的原因之一。
4.科学技术根源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是中性的、中立的。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人们可以运用的一种工具,它能给我们带来物质的充裕和满足,并且科技越发达,人类的生存问题就可能解决得越好,征服自然的进程就会加快。另一方面,对科技的不当使用又可以产生一系列不可预见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会对地球这个人类共有的家园造成严重的破坏。由于科学技术的运用所具有的倍增效应,对科学技术不加节制的滥用,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后果。最突出的就是军事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被用来发动战争,造成战争的惨祸,虽然能够给赢得战争的国家带来部分利益,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还有一部分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对科学技术急功近利行为所致。由于来自国际竞争、生存危机以及广义的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等方面的压力,使各国的发展为短期行为所主导。竞争使得国家以追求发展为核心,出现了一切资源都物尽其用的选择。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和消费被置于最高的地位,而生态环境被置于次要地位。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人类的私欲日益膨胀。机械的使用加快树木的砍伐,导致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频作威;先进采掘工具的使用,使过度开
采自然矿产资源成为可能,肆无忌惮地挪占原本属于子孙的财富,加速资源耗竭;化学技术的运用,释放出越来越多的S02、C02等有毒有害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融化,大气污染严重,酸雨与人类相伴;先进的交通工具和捕杀工具的使用,使人们能够大胆地涉足野生动物栖息地、深海区域和极地地区,提高自己的捕杀效率,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等。由此可见科技发展也是造成生态恶化的根源之一。
5.人为因素
除了制度,文化,科技等根源外,人为因素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人类发展早期,轮荒作为一种比较古老的原始农业生产耕作类型。农民不是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靠精耕细作来增产粮食,而是没有固定的耕地,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只种地不施肥的原始生产方式。这就使地表林草植被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到处开垦的行为使得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皆伐,即被采伐的林地不分树龄全部伐掉。皆伐省工省力,便于机械化作业,成本很低。但实践表明,这种采伐利少弊多,因为不分树龄大小一起砍伐,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也不利于森林的天然更新。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国不少地区曾出现大面积围垦湖泊、与河争地的热潮。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湖泊退化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该湖区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一些特有种类已经绝迹。还有一部分是不法分子为了获得高额的利益,不顾国家政策,私自倾倒垃圾,占用农地,排放超标的污染物体,这也使得很大一部分生态环境被破坏。人为原因是生态被破坏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6.对策
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环境当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起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必须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构成,降低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过高比重,解决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前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此外,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控制人口数量,缩小贫富差。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又是污染的肇事者。人类社会初期,由于个体力量相对渺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多子多福”的人口观念。而在科技十分发达的今天,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医疗状况的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