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及基本型式

合集下载

第五章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及基本型式

第五章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及基本型式

第五章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及基本型式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根据锅炉蒸发系统中汽水混合物流动工作原理进行分类,锅炉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三种。

若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是依靠下降管中水与上升管中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所形成的压力差来推动,此种锅炉为自然循环锅炉;若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是依靠锅水循环泵压头和汽水密度差来推动,此种锅炉为强制循环锅炉;若工质一次性通过各受热面,此种锅炉为直流锅炉。

直流锅炉是由许多管子并联,然后再用联箱连接串联而成。

它可以合用于任何压力,通常用在工质压力≥16MPa 的情况,且是超临界参数锅炉惟一可采用的炉型。

1.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直流锅炉依靠给水泵的压头将锅炉给水—次通过预热、蒸发、过热各受热面而变成过热蒸汽。

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如图5-1 所示。

图5-1 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由于工质的流动不是依靠汽水密度差来推动,而是通过给水泵压头来实现,工质一次通过各受热面,蒸发量D 等于给水量G,故可认为直流锅炉的循环倍率K=G/D=1。

直流锅炉没有汽包,在水的加热受热面和蒸发受热面间,及蒸发受热面和过热受热面间无固定的分界点,在工况变化时,各受热面长度会发生变化。

沿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示于图5-2:图5-2 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图5-2 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阻力,工质的压力沿受热面长度不断降低;工质的焓值沿受热面长度不断增加;工质温度在预热段不断上升,而在蒸发段由于压力不断下降,工质温度不断降低,在过热段工质温度不断上升。

2.直流锅炉的特点2.1 直流锅炉的结构特点直流锅炉无汽包,工质一次通过各受热面,且各受热面之间无固定界限。

直流锅炉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蒸发受热面和汽水系统上。

直流锅炉的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及燃烧器等与自然循环锅炉相似。

2.2 直流锅炉合用于压力等级较高的锅炉根据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任何压力的锅炉在理论上都可采用直流锅炉。

超超临界锅炉

超超临界锅炉

特点3:过热器四级布置



过热器采用四级布置:低温过热器、分隔屏过热 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 过热器调温以煤水比调节为主,另辅以三级喷水, 每级喷水均设置左右两点,喷水设定值为7%。 再热器采用两级布置: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 。 再热器采用挡板调温,还有燃烧器摆动,并设有 事故喷水减温器。
省煤器
在整个正常运行包括负荷变化时都应保证省煤器出口过冷
锅炉特点2:带炉水循环泵的启动系统
直流启动系统主要有三种形式: 1.大气扩容式 2.带疏水热交换器式 3.带炉水循环泵式

大气扩容式启动系统
带疏水热交换器的启动系统
带循环泵的启动系统
三种内置式启动系统的优缺点
种类 扩容器式 系统简单,投资 少;运行操作方 便;容易实现自 动控制:维修工 作量少。 循环泵式 工质和热量回收效 果好;启动时间短; 运行灵活性高 热交换器式 运行操作方便; 容易实现自动 控制;工质和 热量回收效果 好;维修工作 量少。 系统很复杂; 投资大;金属 耗量大;要求 除氧器安全阀 容量增大(或 采用负安全 阀)。
受热面布置图
高再 分隔屏 后屏过热器 末过 低温过热器 低温再热器 末级过热器 分隔屏 后屏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
调节同屏流量的方法—节流短管
蒸汽流向
• 130 • 225

各受热面入口采用节流短管进 行截流,调整各管子的流动阻 力,来平衡同屏各管子的流量 及蒸汽温度
过热蒸汽流程图
过热蒸汽调温特点
一级分配器
二级分配器
垂直水冷壁炉膛出口工质温度分布 表示炉膛出口工质温度场均匀
(4)良好的水动力特性

关于停滞和倒流: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由于在最低直流负荷以下, 采用再循环运行方式,水冷壁具有较强的强制 流动特性,所有上升的管屏不会发生倒流,不 必进行倒流的校验,同时,对于垂直管屏,最 低直流负荷下的工作压差(平均受热管的重位 压差和流动阻力之总和)总是能大于管圈的最 大停滞压差△Pt=Hr′(式中H为管圈高度;r′为 系统压力下的饱和水重度),特别是由于装设 阻力较大的入口节流孔圈,更不会发生停滞现 象。

《MW超临界压力锅炉》课件

《MW超临界压力锅炉》课件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2 3
水位异常
检查锅炉的水位计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同时检查给水系统是否正常,确保给水充足且 均匀。
压力异常
检查锅炉的压力表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同时检查安全阀、减压阀等阀门是否正常工作 。
温度异常
检查锅炉的温控系统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修 复;同时检查受热面、燃烧器等是否正常工作。
工业领域
扩大在化工、制药、造 纸等高耗能行业的应用 ,满足工业生产对高效 、环保能源的需求。
新能源领域
探索与太阳能、风能等 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实 现多能源互补和综合利 用。
城市供暖
推广应用于城市集中供 暖系统,提高供暖效率 ,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政策与市场环境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MW超临界压力锅炉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环保标准。
清洁燃烧
采用清洁燃烧技术,减少烟气中的 有害物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噪声控制
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降低锅 炉运行时的噪声污染。
04
MW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应用场景
工业生产
制药行业
化工行业
用于高温高压的反应釜,提供稳定的 高温蒸汽。
用于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的 反应过程。
食品加工
用于蒸煮、烘干等环节,确保食品质 量和卫生。
《MW超临界压力锅炉》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MW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基本原理 • MW超临界压力锅炉的特点与优势 • MW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应用场景 • MW超临界压力锅炉的维护与保养 • MW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MW超临界压力锅炉

超临界锅炉原理及运行ppt课件

超临界锅炉原理及运行ppt课件

双调节燃烧器就是指内、外二次风的 可调。调节内外二次风的挡板和导向叶片, 也就改变了内、外二次风的流量比、旋转 强度,改变内外二次风间、二次风与煤粉 气流间、以及与已着火煤粉气流问的混合, 从而调节着火与火焰形状。
NOx及SOx的生成同样因内部燃烧区 内的氧气浓度低而受到遏制,也同样因 外部燃料过稀区域中温度相对较低而受 到遏制。因此它与直流燃烧器一样,是 通过使生成NOx的两个主要因素——氧 浓度及温度不同时具备而达到遏制的目 的。
二厂

美国燃烧工 美CE瑞 哈尔滨 程公司(CE)士sulzer 锅炉厂
2×600
2×600 2×600
倒U型
1989 1992
倒U型 Π型
1992
1990.
元宝山电 伊敏电 神头二



德国斯坦 因缪勒公 司
苏·波道 尔斯克 (苏IIk3)
捷·斯可 达公司
1×600 2×500 2×500
塔式
Π—78T 型
塔式
1985
2019/99
蓟县电 厂
苏·波道 尔斯克 (苏 IIk3)
2×500
Π—76T 型
5 循环方式
强制循 环汽包 炉
超临界 压力直 流炉
控制循 环汽包 炉
亚临界 压力本 生直流
超临界 压力直 流炉
低倍率 强制循 环汽包 炉
超临界 压力直 流炉
锅炉容量 6 (MCR工
况)(t/h)
2019 1900 2019 1832 1650 1650 1650
1.锅炉蒸发系统内工质的流动方式
锅炉蒸发系统内工质的流动方式主要有自然循 环、控制循环、直流炉及直流复合循环四种。直 流炉适合于超临界压力及亚临界压力参数,自然 循环及控制循环只适宜于亚临界压力参数。国内 目前600MW级锅炉主要有自然循环、控制循环和 直流炉三种型式。

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调整课件

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调整课件

水位的调整
水位调整的重要性
水位是锅炉运行安全的重 要保障,水位异常可能导 致严重事故。
水位调整方法
通过控制给水量、排污量 等手段,保持水位在设定 范围内。
注意事项
避免水位过高导致满水事 故,或水位过低导致缺水 事故。
PART 05
安全运行与维护
安全运行规定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确保操作超临界直流锅炉的人员 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经过专
PART 07
总结与展望
总结
介绍了超临界直流锅 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了超临界直流锅炉运 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 决方案
重点阐述了超临界直 流锅炉的运行调整技 术和方法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深入研究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运行特性和优化控制策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加强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环保性能研究,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运行调整的必要性
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通过运行调整,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 锅炉运行中的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和 事故发生,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提高锅炉效率
满足负荷需求
随着电力负荷的变化,锅炉需要相应 地进行调整以适应负荷需求。通过运 行调整,可以确保锅炉在各种负荷条 件下稳定运行。
合理的运行调整可以使锅炉在最佳状 态下运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和燃烧 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定期检修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磨损情况,制定定期检修计 划,对关键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防腐措施
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如涂防锈漆、定期酸洗等 ,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 2 3
故障分类
将故障分为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热工故障等, 针对不同类型故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原理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原理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原理
超临界直流锅炉是一种高效的发电设备,其原理基于超临界水的特性和直流发电技术。

在传统的锅炉中,水在加热过程中会经历液态、气态两个相态的转变,而超临界直流锅炉则利用超临界水的特性,使水在高温高压下保持单一的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水是指当水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水不再具有明确的液态和气态边界,而呈现出一种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的水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低的粘度,使得热能传递更加高效。

超临界直流锅炉利用超临界水的高热导率,将水加热至超临界状态后,通过喷嘴将超临界水喷入喷嘴腔,形成高速的喷射流。

喷射流通过喷嘴后,会经过一个扩散器,使其速度逐渐减小,从而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然后,喷射流进入涡轮机,推动涡轮机旋转,从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优势在于其高效率和灵活性。

由于超临界水的特性,锅炉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高效的热能转换,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超临界直流锅炉还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发电厂。

总的来说,超临界直流锅炉通过利用超临界水的特性和直流发电技术,实现了高效的热能转换和发电。

这种技术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超临界锅炉介绍详解

超超临界锅炉介绍详解

3. 直流锅炉的给水品质要求高
直流锅炉没有汽包,不能进行锅内水处理, 给水带来的盐分除一部分被蒸汽带走外, 其余将沉积在受热面上影响传热,使受热 面的壁温有可能超过金属的许用温度,且 这些盐分只有停炉清洗才能除去,因此为 了确保受热面的安全,直流锅炉的给水品 质要求高。
4.直流锅炉的启停和变负荷速度快
2:采用内螺纹螺旋管圈水冷壁
对于超临界变压运行锅炉,螺旋管圈水冷壁是首先应用于超临界 变压运行锅炉的水冷壁型式。
➢ 炉膛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圈+垂直管圈方式【即下部炉膛的水冷壁采 用螺旋管圈(内螺纹管),上部炉膛的水冷壁为垂直】,保证质量流 速符合要求。
➢ 水冷壁采用全焊接的膜式水冷壁 ➢ 水冷壁采用一次中间混合联箱来实现螺旋管至垂直水冷壁管的过渡
• 省煤器蛇形管由光管组成,若干根管圈绕,采用 上下两组逆流布置,上组布置在后 竖井下部环形
集箱以上包墙区域,下组布置在后竖井环形集箱 以下护板区域。
第四章 超超临界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受热面管子管屏超温、爆管 • 安装质量问题 • 逻辑设计不合理,人员业务水平
受热面管子管屏超温、爆管
玉环电厂#1超超临界1000MW锅炉,调试期间事故与异常情况:
• 日期:2006年10月31日
• 运行方式:负荷从700MW(主汽压22.0Mpa、主汽温 587℃,CDEF磨、AB汽泵、电除尘A侧投运、炉干态。) 降至150MW后,
• 动作情况:汽机手动跳闸,电气逆功率动作自动解 列,锅炉手动MFT。
• 动作原因:二过、三过泄漏,停炉检修,二过管更换 6根、水冷壁管更换4根、更换节流孔和束孔6处,割 口检查清理19处,共焊口73个,拍片2416处,新增壁 温测点439个。
• 运行方式:主汽压7.50Mpa、主汽温520℃,燃油5支、 A、B磨、电/B汽泵、炉湿态、负荷160MW

《超超临界锅炉介绍》课件

《超超临界锅炉介绍》课件

《超超临界锅炉介绍》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超超临界锅炉,解释其定义、特点,探讨其工作原理、优点, 以及国内外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一、什么是超超临界锅炉
超超临界锅炉是一种高效率燃煤发电锅炉,采用高温高压工况,提高煤燃烧效率和发电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 污染。 超超临界锅炉的特点包括高温高压运行、高效用能、灵活操作、可脱硫、可脱硝和紧凑结构等。
国内应用情况
中国市场广泛应用超超临界锅 炉技术,提升发电效率,改善 环境保护。
国外应用情况
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在美国、日 本等国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不断推动技术进步。
市场前景分析
超超临界锅炉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其应用 将继续扩大。
五、超超临界锅炉的发展趋势
1 技术趋势
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效率、减少排放,并拓展适用范围。
二、超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
1
原理介绍
超超临界锅炉利用高温高压水蒸汽的特性,实现高效燃煤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2
主要部件介绍
超超临界锅炉的主要部件包括锅炉本体、燃烧系统、蒸汽轮机和控制系统等。
3
工作流程
超超临界锅炉的工作流程包括燃烧、水循环、蒸汽生成、送电和烟气处理等步骤过高温高压技术,提高燃煤发 电的效率,降低煤耗。
污染排放小
超超临界锅炉采用先进的烟气处理技术,可以 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燃烧效率高
超超临界锅炉中的燃烧系统可以更充分地燃烧 煤炭,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适用范围广
超超临界锅炉适用于各种煤种和不同规模的火 力发电厂。
四、超超临界锅炉的应用
2 市场趋势
超超临界锅炉市场将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和能源需求旺盛的地区。

第一章第五节 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和型式

第一章第五节 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和型式
本生型
(二)现代直流锅炉的主要型式
1 一次垂直上升管屏(UP锅炉) 该型式锅炉的压力既适用于亚临界,又适用于超临界。 2 炉膛下部多次上升,上部一次上升管屏(FW型) 该型式适合于300~600MW容量机组,且不适宜滑 压运行(中间有联箱)。 3 螺旋围绕上升管屏式 该型式特别适用于滑压运行
9 适用于压力等级更高的锅炉



自然循环锅炉 主要用于高压(9.8~12.74MPa)和超高压(13.72~15.68MPa) 也可用于亚临界(16.66~18.62MPa). 强制循环锅炉 强制循环锅炉适用于自然循环锅炉的工作范围,但只有在压力 在15.68MPa以上时,才有经济性. 直流锅炉 直流锅炉可以用于任何压力,但当 P 22 . 1 MPa 只有采用直流 锅炉
三、 直流锅炉的基本型式
1.直流锅炉结构特点
1)蒸发受热面布置自由 2)没有汽包,主要是外置式过渡区和汽水分离器 3)有启动旁路系统
2.对蒸发受热面的基本要求
1) 2) 3) 4) 管子不被烧坏 能解决膨胀问题 蒸发受热面能够制造出来 制造,安装方便
(一) 早期直流锅炉的型式 1 本生型 : 蒸发受热面型式为多次垂直上升管屏 2 苏尔寿型: 蒸发受热面型式为多行程迂回管屏 3 拉姆辛型: 蒸发受热面型式为水平围绕管屏
给水泵 省煤器
水冷壁
过热器
二、直流锅炉的特点
1.本质特点 (1)没有汽包。(2)工质一次通过,强迫流动,循环倍 率K=G/D=1 (3) 受热面无固定界限。 2.工作过程中的参数变化 (1)工质焓值,沿受热面长度不断增加。 (2)压力由于克服流动阻力不断下降。 (3)温度,预热段温度不断上升,蒸发段由于压力不断降 低,过热段温度不断上升。 (4)比容不断上升。

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

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

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超临界锅炉是一种高效能的发电设备,它利用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来驱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

一、概述超临界锅炉是一种新型的发电设备,它采用了比常规锅炉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提高发电效率。

超临界状态的水蒸气具有更高的热能,能够更充分地释放能量,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二、超临界锅炉的组成1. 锅炉本体超临界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锅炉本体,其内部包括水冷壁、受热面、蒸汽分离器等。

水冷壁起到了隔离锅炉内外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传热的作用。

受热面则是蒸汽从水中吸热的地方,其表面积较大,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热交换。

蒸汽分离器用于将水和蒸汽分离,以保证蒸汽的纯度。

2. 循环系统超临界锅炉的循环系统包括给水系统和蒸汽系统。

给水系统负责将水从水箱中抽送至锅炉内,通过加热后转变为水蒸气。

蒸汽系统则负责将蒸汽从锅炉中输出,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两个系统通过高压泵、高温管道等连接在一起,形成闭合循环。

三、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过程:1. 水的加热超临界锅炉中水通过循环系统输送至受热面,受热面通过燃料的燃烧释放热能,使水分子的运动加剧,温度不断升高。

2. 动能转换水在受热面吸热后,温度上升,从而转化为水蒸气。

水蒸气具备较大的动能,可以驱动涡轮发电机旋转。

3. 能量释放水蒸气进入涡轮发电机后,其内部的叶片受到水蒸气的推动,因此涡轮发电机开始旋转。

涡轮旋转的过程中,其动能将转化为电能,通过输出端口输出。

4. 循环回流水蒸气通过涡轮发电机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水,经过蒸汽分离器分离后,再次被抽回锅炉进行循环往复,以驱动涡轮继续发电。

四、超临界锅炉的优势与传统锅炉相比,超临界锅炉具有如下优势:1. 提高热效率超临界锅炉采用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其具备更高的热能,能够更充分地释放能量,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2.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临界锅炉在高效发电的同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其燃烧过程更加充分,煤炭的利用率更高,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蒸发设备之超临界锅炉

蒸发设备之超临界锅炉

蒸发设备之超临界锅炉引言超临界锅炉是一种常见的蒸发设备,用于产生高压高温的蒸汽。

它采用超临界工质进行工作,具有较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排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发电、化工工艺和煤炭转化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和优势等相关内容。

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超临界锅炉采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水的特性来产生高压高温的蒸汽。

超临界水是指在临界点以上(374°C, 22.1MPa)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水,其物理性质与气相和液相之间的临界态类似。

在超临界锅炉中,水被加热到临界点以上,并通过加压使其保持在压力上。

在超临界状态下,水的热容量变小,导致水在加热时的温度变化更为剧烈。

这样可以使锅炉更有效地吸收燃料释放的热能,并产生更高温高压的蒸汽。

超临界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超临界锅炉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炉膛:炉膛是燃料的燃烧空间,用于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

炉膛通常由耐高温材料制成,并配备燃料喷嘴和燃烧系统。

2.冷却水环路:冷却水环路用于冷却超临界锅炉的余热。

在锅炉中,一部分热能无法被水吸收,通过冷却水环路将其传递给环境。

3.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是超临界锅炉的核心组件,用于将加热后的水转化为高温高压的蒸汽。

蒸汽发生器内部包含多个加热表面,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将燃料释放的热能传递给水,使其发生沸腾和蒸发。

4.调节系统:调节系统用于控制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参数,包括温度、压力、燃料供给等。

通过精确的控制,调节系统可以使锅炉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并提高锅炉的效率和安全性。

超临界锅炉的优势超临界锅炉相比于常规的亚临界锅炉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节能:由于超临界锅炉工作在高温高压状态下,能够更充分地吸收和利用燃料的热能,提高发电效率。

相比于亚临界锅炉,超临界锅炉的效率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2.降低排放:超临界锅炉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燃料燃烧效率更高,同时燃烧产生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生成量更少。

超临界锅炉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课件

超临界锅炉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课件
数据安全
随着系统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采取 有效的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人员培训
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人员培训也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提高操 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未来发展的展望
1 2 3
更加高效、环保的运行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超临界锅炉单元机 组协调控制系统将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运行。
增强系统稳定性
改进协调控制系统的性能 ,增强超临界锅炉单元机 组的稳定性,减少运行波 动和事故风险。
提升响应速度
提高协调控制系统的响应 速度,以便快速应对各种 工况变化,保证机组安全 、高效运行。
系统优化的方法
先进控制算法
采用现代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对协调控制 系统进行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04
CHAPTER
超临界锅炉单元机组协调控 制系统的实现
系统实现的步骤
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 的架构、模块和接口。
系统测试
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 确保系统功能正常、性能达标 。
需求分析
明确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目 标,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系统开发
根据系统设计,编写代码并实 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预测控制技术
超临界锅炉单元机组的参数和特性会随着 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需要采用自适应 控制技术来适应这种变化。
超临界锅炉单元机组具有大时滞、大惯性 等特性,需要采用预测控制技术来减小时 滞和惯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系统实现的注意事项
安全性与可靠性
超临界锅炉单元机组是高参数、 大容量的机组,其协调控制系统
超临界锅炉单元机组协调控制 系统课件
目录
CONTENTS

超超临界机组火电工作原理

超超临界机组火电工作原理

超超临界机组火电工作原理
超超临界机组火电工作原理:
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先进的火电发电技术,它利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水蒸汽来驱动涡轮机发电。

相较于传统的超临界机组,超超临界机组能够更高效地转化燃煤等化石燃料的能量,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超超临界机组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
1. 燃料燃烧:燃料(如煤炭)在锅炉内进行燃烧,产生高温的燃烧气体。

2. 锅炉加热:锅炉中设有一组管道和换热器,燃烧气体通过管道传导热量给水。

在高温高压下,水会变成超临界状态,即介于液态和气态之间,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热导率。

3. 再热循环:超超临界机组会引入再热循环,将水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再热器再次加热,以提高蒸汽温度。

这样可以提高蒸汽的热能利用效率。

4. 涡轮机驱动:经过加热、蒸发和再热后的高温高压蒸汽被导入涡轮机,通过高速旋转的涡轮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5. 冷凝回收:蒸汽通过涡轮机后变成湿蒸汽,并进入凝汽器。

在凝汽器中,冷凝器冷却剂(通常是冷水)与湿蒸汽接触,将湿蒸汽冷凝成液态水。

6. 冷水回收:冷凝器中冷却剂加热变成热水,热水再通过预热器回到锅炉,实现部分能量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通过这一工作原理,超超临界机组能够高效地将化石燃料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冷凝回收等手段减少热能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由于采用了超超临界技术,它能够在相同发电量的情况下减少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

超临界锅炉原理及运行课件

超临界锅炉原理及运行课件

与直流锅炉比较
给水处理与排污
超临界锅炉和直流锅炉都需要对 给水进行处理和排污,但直流锅 炉的给水处理要求更高,因为其
不进行自然循环。
运行控制与调整
直流锅炉的蒸汽流量和压力调整 较超临界锅炉更为灵活,但超临 界锅炉在运行控制和稳定性方面
具有优势。
适用范围
直流锅炉适用于高参数、大容量 的机组,而超临界锅炉适用于各
按照设计要求将各个部件组装起来,形成一 个完整的超临界锅炉。
03
超临界锅炉运行
启动与停炉
启动
超临界锅炉启动时,需要先进行系统检查,确保所有设备正常。然后进行上水操 作,控制上水温度和速度,以防止热胀冷缩对设备造成损坏。上水完成后,开始 加热升温,直到锅炉达到临界状态。
停炉
超临界锅炉停炉时,需要先降低负荷,逐渐降低温度和压力。当锅炉温度和压力 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进行停炉操作。停炉后需要进行冷却降温,防止设备过热损 坏。
种规模和参数的机组。
05
超临界锅炉的应用与前景
应用领域
01
02
03
电力行业
超临界锅炉在火力发电厂 中广泛应用,是高效、清 洁发电的重要技术手段。
工业供热
超临界锅炉可用于工业生 产过程中的供热,满足各 种工艺需求。
化工行业
超临界锅炉在化工生产中 用于提供高温高压的反应 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工作原理简介
工作原理
超临界锅炉利用水的临界点特性,通 过控制压力和温度,使锅炉内的水在 超临界状态下进行快速加热和蒸发, 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
工作流程
给水经过加热、蒸发、过热等阶段, 最终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 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历史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超临界锅炉工作原理及基本型式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根据锅炉蒸发系统中汽水混合物流动工作原理进行分类,锅炉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三种。

若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是依靠下降管中水与上升管中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所形成的压力差来推动,此种锅炉为自然循环锅炉;若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是依靠锅水循环泵压头和汽水密度差来推动,此种锅炉为强制循环锅炉;若工质一次性通过各受热面,此种锅炉为直流锅炉。

直流锅炉是由许多管子并联,然后再用联箱连接串联而成。

它可以适用于任何压力,通常用在工质压力≥16MPa的情况,且是超临界参数锅炉唯一可采用的炉型。

1.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直流锅炉依靠给水泵的压头将锅炉给水—次通过预热、蒸发、过热各受热面而变成过热蒸汽。

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如图5-1所示。

图5-1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中,由于工质的流动不是依靠汽水密度差来推动,而是通过给水泵压头来实现,工质一次通过各受热面,蒸发量D等于给水量G,故可认为直流锅炉的循环倍率K=G/D=1。

直流锅炉没有汽包,在水的加热受热面和蒸发受热面间,及蒸发受热面和过热受热面间无固定的分界点,在工况变化时,各受热面长度会发生变化。

沿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示于图5-2:图5-2 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图5-2直流锅炉管子工质的状态和参数的变化阻力,工质的压力沿受热面长度不断降低;工质的焓值沿受热面长度不断增加;工质温度在预热段不断上升,而在蒸发段由于压力不断下降,工质温度不断降低,在过热段工质温度不断上升。

2.直流锅炉的特点2.1直流锅炉的结构特点直流锅炉无汽包,工质一次通过各受热面,且各受热面之间无固定界限。

直流锅炉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蒸发受热面和汽水系统上。

直流锅炉的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及燃烧器等与自然循环锅炉相似。

2.2直流锅炉适用于压力等级较高的锅炉根据直流锅炉的工作原理,任何压力的锅炉在理论上都可采用直流锅炉。

但实际上没有中、低压锅炉采用直流型,高压锅炉采用直流型的较少,超高压、亚临界压力等级的锅炉可较广泛地采用直流型,而超临界压力的锅炉只能采用直流型。

中低压锅炉容量较小,仪表较简单,自动化控制水平较低,对给水品质的要求不高,自然循环工作可靠,在经济上采用自然循环较合理。

当压力超过14MPa时,由于汽水密度差越来越小,采用自然循环的可靠性降低。

自然循环锅炉的最高工作压力大约在19~20MPa左右。

当压力等于或超过临界压力时,由于蒸汽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一样,汽水不能靠密度差进行自然循环,只能采用直流锅炉。

2.3直流锅炉可采用小直径蒸发受热面管且蒸发受热面布置灵活直流锅炉采用小直径管会增加水冷壁管的流动阻力,但由于水冷壁管内的流动为强制流动,且采用小直径管大大降低了水冷壁管的截面积,提高了管内汽水混合物的流速,因此保证了水冷壁管的安全。

由于直流锅炉内工质的流动为强制流动,蒸发管的布置较自由,允许有多种布置方式,但应注意避免在最后的蒸发段发生膜态沸腾或类膜态沸腾。

在工作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水冷壁管的壁厚与管径成正比,直流锅炉采用小管径水冷壁且不用汽包,可以降低锅炉的金属耗量。

与自然循环锅炉相比,直流锅炉通常可节省约20%~30%的钢材。

但由于采用小直径管后流动阻力增加,给水泵电耗增加,因此直流锅炉的耗电量比自然循环锅炉大。

2.4直流锅炉的给水品质要求高直流锅炉没有汽包,不能进行锅内水处理,给水带来的盐分除一部分被蒸汽带走外,其余将沉积在受热面上影响传热,使受热面的壁温有可能超过金属的许用温度,且这些盐分只有停炉清洗才能除去,因此为了确保受热面的安全,直流锅炉的给水品质要求高。

通常要求凝结水进行100%的除盐处理。

2.5直流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要求高直流锅炉无汽包且蒸发受热面管径小,金属耗量小,使得直流锅炉的蓄热能力较低。

当负荷变化时,依靠自身炉水和金属蓄热或放热来减缓汽压波动的能力较低。

当负荷发生变化时,直流锅炉必须同时调节给水量和燃料量,以保证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才能稳定汽压和汽温。

所以直流锅炉对燃料量和给水量的自动控制系统要求高。

2.6直流锅炉的启停和变负荷速度快为了保证受热面的安全工作,且为了减少启动过程中的工质损失和能量损失,直流锅炉须设启动旁路系统。

直流锅炉由于没有汽包,在启停过程及变负荷运行过程中的升、降温速度可快些,启停时间可大大缩短,锅炉变负荷速度提高。

超临界锅炉的基本形式超临界参数机组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循环热效率,降低发电煤耗,但同时需提高对金属材料的要求和金属部件的焊接工艺水平。

目前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压力已提高到25~31MPa,温度控制在540~600℃之间。

前苏联境内超临界机组数量及总容量居世界首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也拥有相当数量的超临界机组,其中日本是世界上超临界机组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其超临界机组可实现变压运行。

1.早期直流锅炉的型式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瑞士、德国及前苏联就开始采用直流锅炉。

由于当时锅炉的容量小,蒸汽参数低,且控制技术和水处理技术差,直流锅炉的发展较慢。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且采用了膜式水冷壁和滑参数运行,给水处理技术也得到提高,因此直流锅炉得到较快发展。

直流锅炉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蒸发受热面和汽水系统两方面上,根据蒸发受热面的结构不同,早期直流锅炉有三种基本型式,即多次串联垂直上升管屏式(本生式)、回带管圈式(苏尔寿式)及水平围绕上升管圈式(拉姆辛)式。

这三种型式直流锅炉的结构如图5-3、图5-4、图5-5所示。

图5-3垂直上升管屏式1-垂直管屏;2-过热器;3-外置式过渡区;4-省煤器;5-空气预热器;6-给水出口;7-过热蒸汽出口;8-烟气出口图5-4回带管屏式1—水平回带管屏;2-垂直回带管屏;3-过热蒸汽出口;4-过热器;5-外置式过渡区;6-省煤器;7-给水入口;8-空气预热器;9-烟气出口图5-5水平围绕管圈式1-省煤器;2-炉膛进水管;3-水分配集箱;4-燃烧器;5-水平围绕管圈;6-汽水混合物出口集箱;7-对流过热器;8-壁上过热器;9-外置式过渡区;10-空气预热器1.1本生式本生式直流锅炉的蒸发受热面由多组垂直布置的管屏构成,管屏又由几十根并联的上升管和两端的联箱组成。

每个管屏宽1.2~2米,各管屏间用2~3根不受热的下降管连接,相互串联。

本生式的直流锅炉具有热偏差不大、安装组合率高、制造方便等优点;其缺点为金属耗量较大、对滑压运行的适应性较差。

1.2苏尔寿式苏尔寿式直流锅炉的蒸发受热面由多行程回带管屏构成。

依据回带迂回方式的不同可回带。

苏尔寿式锅炉具有布置方便、金属耗量较少优点。

由于此种锅炉很少采用中间联箱,两联箱间的管子很长,管子间及管屏间的热偏差很大;另外还具有制造困难、垂直升降回带不易疏水排气、水动力稳定性较差等缺点。

1.3拉姆辛式拉姆辛式直流锅炉的蒸发受热面由多根并联的水平或微倾斜管子沿炉膛周界盘旋而上构成。

拉姆辛式直流锅炉具有水动力较稳定、热偏差较小、金属耗量较少、疏水排气方便,适宜滑压运行等优点。

但此种支吊困难,膨胀问题不易解决,现场组装工作量大。

2.现代直流锅炉的型式现代直流锅炉有三种主要型式:一次垂直上升管屏式(UP型);炉膛下部多次上升、炉膛上部一次上升管屏式(FW型);螺旋围绕上升管屏式。

2.1一次垂直上升管屏式直流锅炉(通用压力锅炉)美国拔柏葛锅炉公司首先采用一次垂直上升管屏式直流锅炉(UP型),此种锅炉是在本生锅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锅炉压力既适用于亚临界也适用于超临界。

水冷壁有三种型式:适用于大容量的亚临界压力及超临界压力锅炉的一次上升型;适用于较小容量的超临界锅炉的上升-上升型;适用于较小容量亚临界压力锅炉的双回路型。

由于一次上升型垂直管屏采用一次上升,各管间壁温差较小,适合采用膜式水冷壁;一次上升垂直管屏有一次或多次中间混合,每个管带入口设有调节阀,质量流速约为2000~3400kg /(m2.s),可有效减少热偏差;一次上升型垂直管屏还具有管系简单、流程短、汽水阻力小、可采用全悬吊结构、安装方便的优点。

但由于一次上升型垂直管屏具有中间联箱,不适合于作滑压运行,特别适合于600MW及以上的带基本负荷的锅炉。

图5-6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第二代300MW锅炉。

该锅炉容量为1025t/h,额定压力为16.66MPa。

水冷壁为一次上升型,平均质量流速为2020kg/(m2.s)。

冷灰斗采用ф22X5.5光管,下中辐射区采用ф25X6光管、下辐射四个切角管屏采用ф25X7内螺纹管。

各级间混合充分,两相流动在混合器及分配箱中汽液分配较均匀。

图5-6 1025t/h亚临界压力直流锅炉1-前屏过热器;2-后屏过热器;3-高温过热器;4-第二级再热器;5-第一级过热器;6-低温再热器引出管;7-低温过热器;8-省煤器;9-调节挡板;10-空气预热器2.2螺旋式水冷壁直流锅炉此种锅炉是西德等国为适应变压运行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型式。

水冷壁采用螺旋围绕管圈,由于管圈间吸热较均匀,在蒸汽生成途中可不设混合联箱,因此锅炉滑压运行时不存在汽水混合物分配不均问题。

图5-7 265MW的苏尔寿螺旋式水冷壁直流锅炉布置图。

空气预热器;2-大梁;3-省煤器进口联箱;4-空气及烟气挡板;5-省煤器;6-环形风道;7-第一级再热器;8-末级过热器;9-第二级再热器;10-屏式过热器;11-中间混合联箱;12-测流量管;13-螺旋式水冷壁;14-启动热交换器;15-燃烧器;16-烟气再循环风机图5-7 265MW机组的苏尔寿螺旋式水冷壁直流锅炉,由于螺旋管圈承受荷重的能力差,有时在锅炉上部采用垂直上升管屏。

图5-8为上海石洞口二厂引进的600MW机组锅炉简图。

该锅炉为中国的首次采用的超临界参数锅炉,水冷壁下部采用螺旋围绕管圈,上部采用一次上升垂直管屏,两者间采用中间混合联箱。

锅炉压力随负荷而变,在0%~34%负荷时,锅炉压力为10.2MPa;在34%~89%时,锅炉压力为10.2~25.1MPa;在89%~100%负荷时,锅炉压力为25.1~25.4MPa。

石洞口二厂600MW机组于1992年投入运行,运行初期测得的发电煤耗率为281.2g/(kW.h),热效率为42%,显示了明显的经济效率。

图5-8石洞口二厂引进的600MW机组锅炉简图1-炉膛灰斗;2-螺旋水冷壁;3-过渡件;4-垂直水冷壁;5-折焰角及管屏;6-延伸侧墙;7A-尾部包覆管及管屏;7B-炉顶管;8-省煤器;9-大屏过热器;10-后屏过热器;11-末级过热器;12-一级再热器;13-末级再热器;14-汽水分离器;15-集箱;16-连接导管2.3炉膛下部多次上升,上部一次上升管屏式直流锅炉(FW型)炉膛下部多次上升、上部一次上升管屏式直流锅炉是美国福斯特•蕙勒(FW)公司以本生型锅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