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谈生命》公开课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2e3df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6.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生命的本质,培育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2、品析、探究含蓄肤浅的语言一.导入课文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很多大师都曾为探究它的真谛历尽艰辛。
为捕获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画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
而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知我们,生命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谈生命》。
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思索: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熟悉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提醒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勉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探究1.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分别经受了怎样的历程?这个历程有什么特点?提示一江春水的东流历程聚拢力气——欢乐英勇地流走——生气地奔腾和怒吼——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声不响地流入、消融、归化特点:向前、曲折、简单、多变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英勇欢乐地破壳——雨中吟唱风中跳舞——摆脱、直立——安静和怡悦——消融、归化、无乐无哀特点:发荣、滋长、繁盛、凋零小结: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他们都经受了渺小微弱到强强健大再到消亡的过程,其间顺当与曲折,欢乐与苦痛相伴相随。
2.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历程示意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呢?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受种种磨难,其间有苦痛也有幸福,苦痛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奋斗不息的过程;生命存在欲生长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蓬勃生长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到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应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在欢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苦痛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集体朗读文章第四小节3.争论:既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为什么又把它比做一棵小树?是不是简洁的重复?四.品尝语言美丽的语言如同一颗颗绚丽的珍宝,它使文章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1.示范:我最观赏的是这句话“他聚拢起很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陡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欢乐英勇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受的一切.“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精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聚拢、奔注、穿过、冲倒、挟卷、欢乐、英勇、享受,形象地描绘了一江春水的历程,有力地突出了一江春水历程的简单,曲折,多变.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书上做批注3.全班沟通五.小结冰心用形象的比方,生动的语言,将生命过程比方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受,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
《谈生命》优秀教案(通用11篇)
![《谈生命》优秀教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9740c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8.png)
•••••••••••••••••《谈生命》优秀教案(通用11篇)《谈生命》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谈生命》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谈生命》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观念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3、熟读、背诵精美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感受文章鲜活的形象,树立珍爱生命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品味、探究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
四、设计思路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因此,在课堂中采取“激发兴趣—感知文意—品读赏析—体验反思”的方法。
让学生欣赏语言的美,并掌握一定的品读方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伸出两瓣柔嫩的绿叶;一朵鲜花沐浴着阳光雨露,逐渐绽放;一只小海龟在大海浪涛的召唤下从沙滩迅速爬向大海……导言:大家看了上述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命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它就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散文——《谈生命》。
(二)感知文意1、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多媒体配乐《高山流水》)要求学生在听读的同时,注意两个问题:(1)给生字注音。
(2)认真体会文章大意。
2、师: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学生答: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3、多媒体展示师:请看flash“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一棵小树的生长”,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
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如“有时候……有时候”等词语。
4、老师小结: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好,作者用散文诗般的优美的语言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揭示了生命的本质。
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作者带给我们的精神佳肴。
(三)品读赏析1、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1)对照多媒体展示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语句、感情朗读并赏析。
《谈生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谈生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941c3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c.png)
《谈生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谈生命》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篇一」关于谈生命的教案设计范本学习目标:1. 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谈生命。
2. 反复朗读,提高诵读水平,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
3. 欣赏散文,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
学习重点:1.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散文的特点。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组织自学一、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解释词义:一泻千里啼血清冷清吟二、分A、B组完成A组以《生命像一江春水流动着》为题,B组以《生命像一棵小树生长着》为题,将课文改编成朗诵材料,进行诵读练习。
三、诵读表演四、诵读评议1. 评议朗诵效果。
(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情感、节奏等)2. 评议改编的材料(有无肢解层次内容,有无突出重点等)五、梳理结构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本文只有一段。
现在我们就文章的内容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层次大意。
(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后拓展学习1. 网络学习:阅读“生命之光”一类纪念冰心老人的文章。
2.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谈生命》。
第二课时课内学习一、格言导入课文1. 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格言、警句。
2. 老师出示一条格言,组织讨论。
“以特写的角度看生命,它是一个悲剧,以长镜头的角度看生命,则是一场喜剧。
”──查尔斯・加普林〈Charles Chaplin〉)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于生命的含义,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一点。
但是,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要想真正明白它的真谛,不妨借助前辈们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
二、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1.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2. 组织讨论,理解生命的含义。
A.“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而现实中确实有缺少进取精神的人,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1aec5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e.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对生命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1.1.2 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精神。
1.1.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内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2.1.2 解析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1.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布局,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重点3.1.1 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掌握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3.1.2 重要词句和修辞手法的解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1.3 课文的结构和布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掌握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4.1.2 能够解析课文中的重要词句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1.3 能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布局,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和深刻的概念,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5.1.2 解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子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
5.1.3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布局,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三个小结,每个小结都包含了四个细节及细节说明。
这些内容涵盖了课文的引入、知识点讲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与重点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后续章节将继续按照这个格式进行编写。
教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件或投影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6.1.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设计和课堂讲解。
6.1.3 参考资料和书籍,用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6.2.1 笔记本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课堂内容和做笔记。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763cb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79.png)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冰心《谈生命》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从而引导我们要享受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对生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可以引导他们从生活经验出发,领会作者关于生命本质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的体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关于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学生在以前都学习过,在本课作者运用得更多更妙。
二、课型、课时:讲授课、一课时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2、领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处;3、领会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品味关键语句,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2、给文章分层,理解作者精巧的构思;3、反复朗读、体味有关文段,按照原文的思路,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快乐而痛苦的人生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的感悟: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2、珍爱生命,战胜困难,享受生命中的快乐与痛苦。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六、教具:多媒体、黑板。
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0de8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d.png)
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谈生命》。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 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 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
3. 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事例。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估: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额外的辅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谈生命九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谈生命九年级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fa195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7.png)
谈生命九年级语文教案设计《谈生命》是冰心创作的散文。
此文中作者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为具体的物象,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让人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生命的真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生命九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谈生命》教案教学过程:一、齐背《春水》导入二、感知生命,理清文章脉络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感知生命,理清文章的层次,注意行文层次的标志性语言。
第一层(头两句话):提示话题。
第二层(“生命像向东流……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层(“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也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层(最后部分):总结全文。
三、探究生命,感悟生命的本质与规律 (分组探究)过渡:下面,我们精读文章,探究生命的本质与规律。
作者把生命形象地比喻为“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就让我们先来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体验他们的情绪。
(分组探究)(一)感受形象1、第二层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中,描绘了几个“有时候”的情况?这几种情况让你联想到人生历程中的哪些境遇?显示出生命历程的什么特点?(男、女生读)2、第三层描写了“一棵小树”的哪几个生命状态?补充:“春水”和“小树”的行程终结在哪里,面对生命的终结,它们的心理、情绪又是怎样的?(二)体验情感面对生命历程的种种状态,“春水”和“小树”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再读,读出情感)过渡:第二、三层作者对生命进行了形象化的描写,在文章的最后还进行了哲理性的归纳。
(三)感悟哲理齐读最后一层,结合全文,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补充:1、你怎样理解“不是每一道江流……便成了空壳”这句话?2、你认为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四、感谢生命你觉得应该怎样感谢生命,对待生命?五、积累语言词语、句子六、总结,赠送小诗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文章形象、蕴藉的语言,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加强我们对生命的体验,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
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初三下册《谈生命》语文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1427f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4.png)
《谈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实力目标:领悟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方表达深刻 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相识生命的本质,培育主动进取的生活看法;提高文化品位和 审美情趣;获得亲身参加探究的体验,培育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领悟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方表达 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2. 理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把握文章思路,领悟文章主旨。 三、教学难点: 相识生命的本质,养成主动进取的生活看法 四、教学手段、方法: 1、多媒体教学课件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强大感官冲击作用; 2、尝试运用因特尔将来教化理念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 3、引导学生采纳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实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3页 共4页
老师提示:从结构上看,课文仅一段,即中间不分段,但思路清楚,章法严 整,很简单看出行文层次来。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可作如下提示: 第一种: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电脑多媒体] 第一部分:(我不敢说像什么)揭示话题。 其次部分:(生命像不敢信来生)描写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来生)写一棵小树 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结尾)总结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质。 (三)、精读赏析 内容赏析 1、学生质疑:在个人阅读基础上将问题在小组内沟通,将疑难问题写在纸 条上上交老师共同研讨 2、老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指导解答,将学生遗漏问题补充 3.小组研讨沟通后,老师点拨明确: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
九年级语文王西军《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语文王西军《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2bc7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e.png)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谈生命》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含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点:课文《谈生命》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和生命观的阐述。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
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谈生命》的作者王西军及其作品特点。
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感知文本氛围。
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讨论深入。
4. 课堂展示: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拓展延伸: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
6. 课堂小结: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教师批改作文,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提问、讨论、作文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批判性思维,包括对课文观点的质疑、不同角度的审视等。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评价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关爱。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48a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a.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2. 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论述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理解。
2. 分析文章的论述方法和结构。
3. 讨论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4. 作业布置: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
第二章:课文朗读与理解2.1 课文朗读1.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和表情。
2.2 课文理解1. 学生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章:分析文章的论述方法和结构3.1 论述方法分析1. 学生分析文章使用的论述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论述方法的作用。
3.2 文章结构分析1. 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
第四章:讨论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4.1 生命观念讨论1. 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4.2 价值观培养1. 学生思考如何将作者的生命观念应用到生活中。
2. 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5.1 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关于生命的短文写作作业。
2. 学生完成作业,培养写作能力。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第六章:生命的诞生与成长6.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
2. 分析文章中对生命成长的描述和比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1. 课文朗读和理解。
2. 分析文章的比喻和描述方法。
3. 讨论生命的诞生和成长过程。
4. 作业布置:画一幅关于生命成长的画。
第七章:生命的困境与挑战7.1 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2. 分析文章中对生命困境的描述和应对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价值观。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谈生命》教案-解析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谈生命》教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0e129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c.png)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谈生命》教案-解析一. 教材分析《谈生命》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讲述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价值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哲理,适合学生思考人生和提升自我。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对于生命这一主题,他们可能有一定的认知,但还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同时,他们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命的起源、本质和价值。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3.培养思考能力,能够从课文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证。
4.提升表达能力,能够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起源、本质和价值的理解。
2.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的掌握。
3.从课文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证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释专业术语和概念。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证。
3.写作法: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谈生命》2.参考资料:有关生命的起源、本质和价值的资料3.投影仪或白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并进行解释。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提示。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和补充。
5.拓展(15分钟)教师提供有关生命的起源、本质和价值的资料,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谈生命》教案
![《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96e2e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d.png)
《谈生命》教案《谈生命》教案(精选2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谈生命》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谈生命》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的巧妙运用。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的鲜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蕴含的哲理。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掌握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文字、图片皆可。
教师:介绍作家作品知识、背景知识、文体知识等,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命是什么,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
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获得新生的力量;生命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只有历经风雨才能庄严灿烂。
江流入海,落叶归根,只有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点快乐与痛苦,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完美,才会拥有更灿烂的人生。
板书课题:谈生命——冰心。
二、检查预习情况1、简介作家作品①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记忆,主要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②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记忆,而是让学生作一般性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
A、图片数组。
略。
B、作者简介一则:冰心(1900.10.5—1999.2.28),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c620a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e.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谈生命》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谈生命》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表达方式。
3. 探讨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4.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5. 总结: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3. 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课文《谈生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课文中的重要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3.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诗词的理解。
2. 对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和哲理的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
2. 学生讨论表达能力的评估。
4.2 教学反馈1. 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1.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5.2 教学拓展1. 邀请有关生命的专家或幸存者进行讲座或分享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1. 课文《谈生命》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3. 参考译文和解析。
6.2 教学材料1. 课文朗读录音或视频。
2. 教学PPT或课件。
3. 小组讨论问题和答案。
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冰心《谈生命》教案(精选5篇)
![冰心《谈生命》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2f0c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d.png)
冰心《谈生命》教案(精选5篇)冰心《谈生命》教案篇1[教材及学情分析](一)课文解读《谈生命》是世纪老人在仙逝前不久发表的一篇谈生命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美文,道出了她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
全文仅有一长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文字精炼,哲思深邃,形象表达尤其精彩。
开篇用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引出话题,接下来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作比喻描写生命历程,最后直抒胸臆,升华哲理,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优美散文,注入了感情写出了气势,而本堂课学习对象是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有七八年级学生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是又没有九下的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厚实,并且作为刚进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生命的认识比较浅层,达不到冰心老人用一生的经历谱写出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基于此,我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让学生走进文本,能对生命本质有一定的感悟,能欣赏文章的各种美,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的教育。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2、通过对精彩语句的品析,让学生学会品析语言。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通过多角度赏析,感受文章语言美、哲理美、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的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一)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二)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优美形象的语言,感悟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教法及学法](一)教法:朗读法、激趣法、延伸拓展法(二)学法: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研读法、积累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看一看,了解生命的历程:让学生欣赏一组画面,即一个人从婴儿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对生命有一种感知。
《谈生命》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谈生命》语文优秀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fc2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8.png)
《谈生命》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命的美好和顽强。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生命的力量。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美好和顽强。
2.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生命的力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谈生命》。
2.邀请同学们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作者认为生命是什么?(2)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生命的力量?三、课堂讨论(1)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你的理解有何不同?(2)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哪些美好和顽强?四、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力量。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邀请同学们谈谈对生命的感悟。
二、课堂讨论(1)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顽强?(2)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老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展示。
四、课堂小结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谈生命》。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1.在讲解课文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在课堂讨论环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言,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3.在写作训练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感生命的美好和顽强,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生命,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谈生命》中关于生命意义的深刻阐述。
2.分析并学习作者运用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aaace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c.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和态度。
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修辞手法。
讨论生命的意义和如何珍惜生命。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个人对生命的理解。
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修辞手法。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黑板和板书,突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阅读文章,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和修辞手法。
分析文章,解读作者的观点和主题思想。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个人对生命的理解。
总结归纳,强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2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引入新课,阅读文章,分析文章。
第二课时:讨论交流,总结归纳。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表达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和思考。
5.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阅读材料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结合学生的整体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第六章:教学扩展与深化6.1 教学扩展提供相关的文章和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思考和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谈生命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谈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49a0936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1.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谈生命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谈生命》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3. 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谈生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并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2. 将课文中的观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重点句子和词语。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实践法: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观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文《谈生命》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谈生命》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谈生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并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重点句子和词语。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分析重点句子和词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谈生命》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析课文《谈生命》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三、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并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重点句子和词语。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9a16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8.png)
九年级语文下谈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通过写作和讨论,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关爱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把握。
3.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和阐述。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讲义或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写作和讨论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回顾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2)提问:“为什么说生命是宝贵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实例,思考问题:“生命是如何影响我们的?”(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
5. 写作和讨论(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可以是散文、小说或诗歌等形式。
(2)让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6. 总结和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让学生反思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并提出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7. 布置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让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发言稿,主题是“如何珍爱生命”。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314c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c.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的心态。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抽象概念的理解。
(2)作者观点的提炼和阐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冰心的背景。
(2)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引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观点。
(2)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生命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情感变化,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谈生命》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谈生命》优质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46ba3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2.png)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谈生命》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谈生命》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文章以生动的实例和深刻的哲理,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教育他们珍惜生命,努力追求人生的真谛。
本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们朗读和感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是,对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抽象概念,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理解文章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和评价文章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句子的理解。
2.难点: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图片,如婴儿的诞生、大自然的景象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操练(2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如“生命的价值在于什么?”等。
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进一步理解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谈生命》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含蓄深沉的感情,深刻理解人生意义。
4、结合时代背景,领会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感情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2、深入体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教学情境对文章思想内容及情感内涵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走进生命话题——回顾课内外学过的有关“生命” 话题的文章,为本文学习营造恰当的氛围。
同学们,生命是宇宙中最神秘、最美丽的东西。
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不相同各不相同,表达对生命的思考的方式也不相同。
哲学家用理性表达对生命的思考,而文学家用什么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呢?(明确:形象)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一些是文学家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的。
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话,对学过的表达对生命的思考的内容进行回顾:
在《》中,(作者)用(形象)表达了
的生命理念。
教师提示篇目,学生补充:
在《生命生命》中,杏林子用一颗香瓜子的幼芽表达了要珍爱生命,积极向上,坚强勇敢地面对挫折的人生态度的生命理念。
在《紫藤萝瀑布》中,宗璞用一树紫藤萝花表达了树和人都会遭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生命理念。
在《敬畏生命》中,张晓风用飘飞的柳絮表达了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我们要敬畏生命的生命理念,这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冰心在散文《谈生命》中,用什么“形象”来表达了什么“生命理念”。
二、走进作品——文本对话:
1、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
提问:作者用什么形象来比喻
成人生?
(明确:“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2、理清文章脉络。
(1) 提问: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内容,回答了课文开头的那个问题?
(2) 提问: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内容后面的内
容,是针对“一江春水”还是针对“一棵小树”的描述有感而发的?
(3) 全文属于什么结构类型?
3、理解文章主旨。
讨论:默读写“一江春水”得部分,以“一江春水”为例,分组讨论“一江春水”经历了哪几种生命历程或生命状态?作者从中领悟到的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是什么?
( 明确:生命历程或生命状态:诞生及快乐成长——遇到成长挫折——经历浪漫岁月——遭遇人生风雨——战胜人生风浪后的坦然——消融归化)
生命的本质: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
生命的规律: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伴的,我们要珍惜今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
三、走进时代——体会作者感情的时代特征,正确认识苦难对于国家、民族及个人的意义。
1、请学生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说说国家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
本文发表于1947 年,在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个时代,我们的祖国和民族经历了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外敌入侵的深重苦难,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又挑起的内战,当时祖国和人民正处于国民党挑起的内战祸患之
中。
2、学生朗读文中“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后讨论: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只是对个人人生的思考吗?
文章不只表达作者对个人人生的思考,还表达出对祖国和民族所遭受的重重苦难的忧患,更表达出对祖国和民族遭受苦难后必将进入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
3、讨论:一个人的思考受不受时代因素的影响? 学生自
由发言。
教师点拨:任何人对宇宙宏观和微观的感悟及思考,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特征的影响,是时代的“客观”催生了作者“主观的思考”,冰心在本文表达的人生理念中强调我们要感谢生命给的曲折和痛苦,那是从特定的时代特征——苦难给与她的特别的思考,因此她的感情中包含有对祖国和民族的忧患和对祖国和民族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4、列举新时代的祖国和民族还经历过那些挫折?分组讨论:我们该怎样认识这些挫折?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极“左”的影响和文革浩劫,党中央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2019 年我国长江中下游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夜大洪灾,在抗洪抢险中全国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终战胜了迅猛的洪水。
2019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团
结一致,众多白衣战士忘我地与SARS病毒进行抗争,最
终取得战胜非典的全面胜利。
2019 年初,我国南方众多省份遭受五十年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大雪无情人有情,八方共伸援助之手。
南方抗灾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2019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等地遭受里氏8.0 级特大
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地震无情人有情,八方共伸援助之手。
抗灾重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结论:一次次的灾难,一次次的胜利,有力的证明了挫折让我们的祖国更加(欣欣向荣、繁荣富强)民族更加(团结紧密、意志坚定)
四、总结课文《谈生命》一文用象征的手法和形象的比喻,揭示生命不会永远快乐,也不会永远痛苦。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坚持前行,也会成功的。
希望同学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屈服,用你们的自信,高扬拼搏的旗帜,奏响你们人生路上的希望之歌。
五、课外作业——综合创新:
仿照本文“生动形象”的描绘,通过联想、想象,以“生命像”为话题,自由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认识、理解或体验。
(提示:可以用多个意象比喻生命,叠加在一起组成文章; 也可以集中用一至二个意象比喻生命,仿照课文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的写法展开进行文学性的描绘。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