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_后殖民理论的视角

合集下载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学者们开始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和影响进行重新思考。

后殖民主义视角认为,殖民主义并未真正终结,只是转化为了新的形式存在。

在这个新形势下,翻译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意义和影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深入探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从这一视角出发,探讨翻译在殖民主义时期的影响、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实践以及翻译对文化认同、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权文化权争夺的作用,旨在为翻译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探讨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之间的复杂关联。

通过深入分析翻译在殖民主义时期的影响以及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的演变,揭示翻译在文化认同、跨文化交流、语言权和文化权争夺等方面的角色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加深对翻译与殖民关系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解,为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文化认同的重塑与跨文化交流的促进。

通过对翻译与殖民关系的探究,旨在达到更深入的认识,推动新的研究方向的探讨,为文化翻译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

1.3 重要性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研究翻译与殖民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加,翻译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翻译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桥梁,更是文化认同和语言权的关键因素。

在殖民主义的影响下,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权力、认同和文化的重塑。

通过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审视翻译实践,可以深入探讨翻译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文化冲突,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现实。

研究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与殖民关系不仅对于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文化认同的多元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翻译与殖民关系,可以为促进跨文化理解、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平等交流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2. 正文2.1 翻译在殖民主义下的影响在殖民主义时期,翻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殖民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后殖民理论的视角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后殖民理论的视角

的对话过程 。“ 教师要面向学生敞开心扉 , 坦诚地 与 错误 , 不要虚假 的成 功” 。然而 , 受应 试教育思 想 的 学生交 流 , 就是 , 是 非就 非 , 学生说 真话 , 真情 , 作祟 , 对 抒 许多教师的眼里只有“ 标准答案”却 忽视 了学 , 不需要掩掩饰饰 。我们要把课上 得真实 、 朴 , 质 不刻 生主体作为人的客观存在 。
意会等非 逻辑活 动。考试 中的“ 虚伪 ” 付 , 应 不仅不
考试从某种程度上讲 , 是语文课程改革 的“ 挥 利 于学生个性 的淋 漓尽致 地展现 , 有可能 在学生 指 更
棒”引领着教师深入进行阅读教学改革。陶行知先 的心灵投射双重人 格 的阴影 。因此 , 考试成 为一 , 让
生告诫 我们 ,千 教万教 , “ 教人 求真 ; 千学 万学 , 学做 种真实的应答——势在必行 。
必须遵循 的最根本 的原 则。
文 化间存在 着权力差 异 , 不同文化 间从未有 过平 等
然 而, 随着翻译研究 的发展 , 尤其是后 殖民理论 对话 , 进而否定 传统翻译 理论 中关 于语言平等 、 文化 被 引进 翻译研究 以后 , 人们发 现 , 翻译绝 不仅 仅是语 平等 这类带 有乌托邦 性质的理论 预设 , 最终否认 追 言转换 的工 具那 么 简单 , 在语 言转 换 背后 , 隐藏 着 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 。我们不得 不承 “ 略” 反侵略 ” “ 民” “ 殖 民” 侵 与“ 、殖 与 解 等一系列 斗 认 , 这个视 角是把 翻译 活动 回置于它所 产生 的真 实
为积极 的生命流 程中的驿站 , 让师生在灵动 、 开放的 需要 学生 主体进行 一系列 的积 极的精 神活动 , 包括
“ 时间流” , 中 沐浴人性的光辉 , 享受思想的 自由。 2 让考试成 为一种真实的应答 . 分析 、 综合 、 概括 、 纳等 逻辑 活动 , 归 以及想像 、 顿悟 、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后殖民理论的视角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后殖民理论的视角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后殖民理论的视角
于宏
【期刊名称】《化工高等教育》
【年(卷),期】2008(025)001
【摘要】教育研究中东西方关系问题日益引起比较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翻译蕴涵其中的政治、权力问题还未进入比较教育学界的视野.后殖民理论及翻译研究的相关成果提醒我们,比较教育学界应超越将翻译简单化地理解为语言转换的工具的阶段,清醒地认识翻译作为权力斗争的工具性质,认真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与权力问题.
【总页数】4页(P99-102)
【作者】于宏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翻译中的政治——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 [J], 安澜;徐剑
2.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借鉴问题的反思--从后殖民理论角度出发 [J], 王娟涓;徐辉
3.论后殖民理论视角下晚清小说的翻译 [J], 徐斌
4.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文化数字翻译反思——从霍译《红楼梦》中的两个译例说起
[J], 赵琼
5.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后殖民理论的视角 [J], 于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
引 言
( 例如 来 自亚里 士多 德, 康 德 , 马克 思, 尼采 , 弗 洛伊 德 )和文 随 着 赛义 德 的 去世 和 斯 皮 瓦 克 的 日渐衰 微 , 霍 米 ・ 巴逐渐 巴 学 的种 种模 子 ( 马, 但 丁 , 福楼 拜 , 爱 略特 )长 期 统 治着世 界 异 军突 起 。特 别 是 随着 进入 全 球化 时代 和 身份 认 同 问题 越来 越 引 荷 文 化 ,排 除非 西方 传 统和 文化 生 活及 表 达 的种 种形 式 ,或 者将 他 人 关注 , 巴 巴的后 殖 民理论 变 得越 来越 重要 , 因 为 巴巴的后 殖 民 们 边 缘化 了。 ” ( 曼 . 尔 登 等 ,2 0 :2 2 拉 塞 0 6 2 )后 殖 民理论 是 批 评 理论 代 表 了 当代 西 方 后 殖 民主 义 理 论批 评 发 展 的 最新 阶 段 , 种熔 多种 文 化政 治 理论 和批 评 方法 于 一炉 的 集合 性话 语 ,侧 重 即 全球 化 时代 的后 殖 民批 评 。这 种 批评 的特 征 在 于通 过其 混 杂策 分 析 帝 国主 义 的文 化 侵 略, 宗 主 国与 前 殖 民地 之 间 文 化话 语 权 略 消解 了西 方 帝 国的文 化 霸权 , 实现 了第三 世界 批评 从 边缘 向中 前 力 的关 系, 第三 世 界精 英知 识 分子 的文 化 角色 和 政 治干 预 。 ( 京 心 的运 动, 导 致 了文 化 多样性 的 真正 实现 。后殖 民文 化 中 的杂合 张 嫒 ,9 9 - ) 19 :4 5 性 是在 宗主 国文 化 和殖 民地 本 土文 化 的碰撞 、交流 中产 生 的 , 是
多距 离和 差 距 。就 她所 处 的特 殊境 遇 而 言 ,这是 一 种 “ 外 的本 境 土 化 ” ,是对 读 者 进行 “ 殖 ”教育 。她 的翻译 涉 及一 系 列参 照 解 2 世 纪8 年代 末 后殖 民主义 在 西方 文 学界 和文 学 理论 界 异 军 框 架 ,从 地 方语 言 的能 指 ,到 民族 的生产 框 架 ,再 到 民族 的全 球 0 0 突 起 , 从 边缘 走 向中 心 的最 新 理 论 思潮 之 一 。 “ 后 殖 民 主义 剥 削框 架 。在 她 看 来 ,译者 不 但是 文 化 的传 播者 ,还是 文化 的批 是 从 的视 角看 ,西 方价 值 ,思 想传 统 和 文学 ,包 括 种种 后现 代 主 义 , 评 家 ,世 第 具 有种 族 中心 主义 的压抑 性 ,是 有罪 过 的 。西 方思 想 的种 种模 子 界 妇女 作家 的修 辞性 和 文本 型 ”。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翻译在认知模式和价值观传递方面也与殖民关系息息相关。

在殖民主义的语境下,欧洲列强通过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强加给殖民地,进而改变了殖民地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

翻译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将欧洲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译成殖民地的语言,形成了一种认知的框架和价值的体系。

这种殖民主义的认知框架和价值体系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传递和强化,影响到殖民地的文化自主性和自我认同。

翻译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后殖民主义强调被殖民地民族的主体性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性。

在翻译中,借鉴后殖民理论的观点,可以通过采用文化对等的翻译策略,保留原文的多元性和文化特色,避免殖民主义思维的再次强制性传递。

这种翻译策略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相互理解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摘要】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

斯皮瓦克是后殖民主义理论阵营的一个先锋。

本文阐述了她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一、引言斯皮瓦克1942年生于加尔各答,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在加尔格答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

1963年移居美国。

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英语与文化研究系教授。

其主要著作有《在他者的世界里》(In Other World,1988)。

另有多篇重要论文发表:《移置作用与妇女的话语》(“Displacement and Discourse of Women”,1983)、《阐述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s”,1983)、《爱我及我影—她》(“Love me,Love My Umbre,Elle”,1984)、《独立的印度:妇女的印度》(“Independent India:Women’s India”)等。

她深受德里达的影响,翻译了德里达的代表作之一《论文字学》(Of Grammatology,1976),从此成为解构主义者,同时她对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也有浓厚兴趣。

1993年她出版了《教学机器内外》(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一书,“翻译的政治”一章就选自此书,它集中体现了她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Susan Basset 和Andre Lefevere(1990)在《翻译、历史和文化》的序言中写道:尽管以经验为依据的历史研究可以证明翻译方式的变化,但是要解释这些变化,翻译学者必须深入探讨“社会权力行使的任意性和变动性,以及对于文化产品(翻译产品是文化产品的一部分)来说,该种权力行使究竟意味着什么”。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从传统的殖民主义看法来看,翻译通常被视为殖民主义的一种工具,用来巩固殖民者的霸权地位。

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认为,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力量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可以被赋予解放和批判的潜能。

在殖民主义的背景下,翻译被用作一种工具来传播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化,以剥夺被殖民地的人民的权力和自主性。

这种翻译实践通常是单向的,不考虑被翻译者的利益和需求。

这种情况下,翻译有助于巩固和延续殖民关系,使殖民者能够继续统治被殖民地。

后殖民主义认为翻译可以被视为一种力量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它强调翻译是涉及多个主体和利益之间的互动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技术行为。

翻译的结果取决于不同主体的视角和权力关系的交错。

翻译可以成为反抗和解放的工具,被用来重新平衡权力关系,并使受压迫的群体发出他们的声音。

后殖民主义批判性地审视翻译实践中的权力和控制关系。

它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引起了思考。

翻译谁的声音?翻译的结果是什么?为何选择翻译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这些问题揭示了翻译与殖民关系的深刻联系。

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下,翻译实践需要关注权力和主体的问题。

这意味着翻译者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者,还是一种中介者和交流者。

翻译者需要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背景和身份对翻译结果的影响,并尽可能提供被翻译者的声音和视角。

后殖民主义还强调了多元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呼吁在翻译实践中尊重和体现不同文化和社会群体的差异。

尽管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与殖民关系的探究证明了翻译的潜能和可能性,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限制,某些文化和社会群体的声音仍然被压制和边缘化。

翻译者需要不断努力,以平衡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并促进社会正义和平等。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 论(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鲁滨逊漂流记》为例)
1、文化领导权的概念 (1)“统治”:西方的国家机器是一条 外围的壕堑,其身后具有一个由堡垒和 “阵地”组成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不 仅控制着本国的工人和其他从属阶级, 而且还以赤裸裸的暴力统治着一个高度 发达的社会。暴力统治是通过军队、警 察、法院等实现的;
(二)文本研究与文化政治批 二)文本研究与文化政治批 判策略
1、著作:《世界、文本、批评家》 2、观点: (1)种族中心主义和人对权力的欲望,是 文本与世界联系的根本内容。 (2)批评也是一个文本事件 ,文本批评 就是文化政治批判
(三)边缘性与失语症话语 三)边缘性与失语症话语
1、边缘性: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一大特 色 西方:普适真理与“东方应该怎样” 的权力指向(鲁滨逊的宗教文化殖 民) 东方(第三世界):边缘性(香蕉人 的尴尬) 后殖民:边缘到中心,边缘对中心的 消解
2、失语症话语 西方:话语的主动权与文化输出 权 东方:失语症候(尼玛斯人与 “星期五”) English/english
第一世界的西方操持着第一世界的“英 语”(English),而第三世界的批评家 或者后殖民地批评家使用的则是带有当 地语音和语法特征的第三世界“英语” (english),因此第三世界失去了话语 的主动权,成为一个“沉默的他者”。 无言的状态或失语状态说明“言说者的 缺席或被另一种力量强行置之于盲点之 中。”
佐哈尔:“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 的多元系统,即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 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 任何一个多元系统里面的现象,都不能 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与 世界文化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 统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研究。”

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引言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映殖民主义统治下以文学形式反映第三世界生活的后殖民文学,进一步探究诸如语言问题、教育问题、民族文化与文学等问题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及文化视域下集中表达后殖民思潮的理论主旨等方面。

本文拟以西方后殖民理论对当代文化翻译批评理论中的影响,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批评建设给予批判性提问和参与性思考。

在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中,后殖民主义俨然成为一个无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否则将导致翻译过程中无法彰显不同文化间不对称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不仅如此,用后殖民主义理论重新翻译文本,还会深入剖析其译文与其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宗教、地缘、政治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翻译过程中,也考虑在颠覆现存地缘政治权力体系,重构国际正义的政治框架中的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二、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其实,早在二战后就产生了“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用以代指那些独立的(前)殖民国家。

首先《东方主义》(Orientalism)中萨义德认为“orientalism”有三种含义,而汉语则是无法翻译的。

第一层是指传统意义的学科名称“东方学”;第二层是西方的东方主义的渊源;第三层是西方的东方主义式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习惯。

后殖民主义以西方文化为中心,从特定的特权视角审视这个世界,关注文本的文化转向,促使文化翻译应运而生。

萨义德认为尽管产生冲突和矛盾,但是不能脱离后殖民主义的后现代语境。

然而,应该看到一直以来,语言学的对等论束缚了翻译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翻译比语言学翻译更具现实的进步性。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艺术理论范文.doc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艺术理论范文.doc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艺术理论-摘要:由于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以及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翻译中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

而后殖民主义理论以批判的策略,引导翻译研究从语言的层面迈向了广阔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给予翻译深刻而具现实意义的揭示。

我国的翻译研究要全面反思中外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从而找出一条基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又借鉴到西方先进翻译理论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误译;有意误译;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误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被否定的。

然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有意误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文化转向在翻译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兴盛,误译也渐渐受到了重视,它的研究价值被肯定。

谢天振教授指出:“对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如果除去因不负责任的滥译而造成的翻译错误,那么误译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在误译作品时可以特别鲜明、生动地反映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扭曲,反映对外国文化的接受程度与传播中的误解与误释。

”无论是在文化研究或是在翻译研究领域,后殖民主义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因为存在权力差异、文化差异,前殖民地国家译者会尝试利用有意误译即:较大幅度改变原著作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语境等;有意扭曲原文,以达到改变重塑文化身份、反抗前殖民者的文化残留,实现找到真正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目标。

借助研究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中有意误译两者的结合,我们发现有意误译是行之有效的文学翻译策略,在后殖民主义翻译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此翻译方法的运用使原文获得新生,在经济利益及文化交流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有意误译与乱译有着本质区别:有意误译必须以尊重客观知识、客观事实为前提。

本文拟分析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领域的影响,阐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探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

一、误译翻译错误种类颇多。

究其原因表现为基础知识薄弱、翻译态度不认真或是跨文化障碍影响造成的误译。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翻译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的热点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翻译研究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视角。

其中,后殖民视角的引入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

本文将从后殖民视角出发,探讨翻译研究的相关问题。

一、后殖民主义与翻译研究概述后殖民主义是一种批评理论,的是殖民统治结束后的社会和文化变迁。

它强调种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以及这些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互动关系。

翻译研究则是一门涉及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史的学科,其目标是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后殖民理论的视野下,翻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既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权力关系的体现。

二、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1、后殖民主义对翻译过程的影响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原文被视为权威的、静态的文本,而译文则是根据原文生成的、对原文的再现。

但在后殖民主义看来,这种观点忽略了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隐藏在翻译背后的权力关系。

后殖民主义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动态性和译者的主体性,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社会和政治的互动。

2、通过翻译来呈现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翻译是呈现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通过翻译,后殖民主义的思想和文化得以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传播和交流。

在文学翻译中,后殖民主义作品中的主题、意象和叙事风格等方面的再现是研究后殖民主义的重要内容。

而在非文学翻译中,如电影、新闻等,翻译则更多地文化元素的传递和跨文化理解。

三、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举例1、文学翻译中的后殖民视角在文学翻译中,后殖民视角强调对原作中主题、意象和叙事风格等元素的忠实再现。

例如,在翻译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的作品时,译者需要作品中涉及的文化、宗教和政治等敏感主题。

拉什迪的作品《午夜的孩子》被誉为后殖民主义的经典之作,在翻译中需要准确传达作者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复杂的文化背景。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1. 引言1.1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实践力图挑战这种不平等的权力结构,试图还原和保留被压迫文化的声音和价值,同时也致力于打破殖民主义对语言和文化的控制。

翻译在后殖民主义背景下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如何面对文化认同的多样性、如何保持文化传统的纯正性以及如何释放文化的创造力。

后殖民主义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我们解读和探讨翻译与殖民关系之间的深层联系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框架。

2. 正文2.1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与翻译研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后殖民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关注被殖民地和被压迫群体的权利和文化自主性。

研究者们认为翻译是殖民扩张和文化霸权的工具之一,因此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至关重要。

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不再只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行为。

翻译者需要考虑被翻译文本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避免将殖民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翻译过程中。

后殖民主义理论强调了翻译的权力关系和文化差异,呼吁翻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尊重和平等。

研究者们通过分析不同语境下的翻译实践,揭示了殖民主义对翻译的影响。

传统上,翻译往往是以殖民者的视角和利益为中心进行的,导致被翻译文本失去原汁原味。

后殖民主义理论呼吁翻译实践要更加注重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认同,避免文化同质化。

后殖民主义理论对翻译研究提出了深刻的挑战和反思。

翻译者需要在传递文化信息的保持对被翻译文本的尊重和理解。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为翻译实践和理论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2 殖民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殖民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殖民主义统治下,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工具,更是一种权力的行使和文化的传递。

殖民主义时期的翻译往往都是受主导文化的影响,在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进行了篡改和塑造,使得翻译结果更符合殖民者的利益和意图。

后殖民视角:英汉外来词互译的话语权转向_

后殖民视角:英汉外来词互译的话语权转向_

后殖民视角:英汉外来词互译的话语权转向* 提要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观察和分析英汉外来词翻译的历史变迁,并在后殖民译论的框架下探讨词汇的引入和输出,提出词汇译借已经不再是两种语言之间简单的语码转换,而是涉及到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间的话语压迫和反抗。

英汉外来词互译的历史变化体现着第三世界在崛起后,争取自身独立话语权力,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抵抗历史。

关键词 |外来词翻译话语权威权利转向后殖民译论中图分类号 | H0-06作者信息|王催春,女,1970年生,浙江上虞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翻译,310018。

一、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有直接而深刻的反映。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敏感、最有活力的部分,能够迅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图景和变动。

这其中,外来词的借用则成了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

纵观今日,与文化紧密相关的西方节日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在我国被商家和部分媒体宣扬得轰轰烈烈。

西方的“情人节”和“丘比特”在中国妇孺皆知,可又有多少外国人听说过中国的“七夕节”和“月老”?我们将“梁祝”译为“Chinese Romeo and Julia”,将某某水城称为“Oriental Venice”,却在外来词的译借上,推行“宁顺而不信”的理念。

“伊妹儿”(email)、“布林”(plum)、“车厘子”(cherry)、“血拼”(shopping)、“奇异果”(Kiwi fruit)等生硬的外来音译词大行其道。

这种集体意识上的自我殖民化[1],在语言层面已初见端倪,大量缺乏文化原质的翻译案例,制约了中国文化的输出与传播,动摇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进一步加剧了文化逆差,5000年的中华文化在与欧美文化的全球化竞争中已然落后。

在世界翻译史上,文质之争由来已久,具体到外来语的译借上,文质之争已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文体选择, 更是民族文化策略的体现。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是指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潮流,其提出了对殖民主义及其遗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观点。

在这个视角下,翻译也成为了被重新审视的对象。

本文将探讨后
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的联系与影响。

首先,翻译可以被看作是殖民主义时代文化扩张和海外征服的一种手段。

在殖民主义
时期,欧洲列强通过殖民和掠夺的方式,把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强加于殖民地的居民,而翻
译则被用作对殖民地文化的转译和消化,以便更好地实现殖民目的。

以印度为例,英国殖
民政府将英语推广于印度,禁止使用印度本土的语言,翻译也是为了将西方文化和思想灌
输给印度人。

其次,翻译在后殖民时期发生了转变。

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逐渐解体,被殖民地抵制
并且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翻译也被借用、转化来“回应”和“抵制”殖民统治,渐渐地
成为了被动抵抗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以印度翻译为例,随着后殖民时期印度的独立,印
度本土语言的复兴引起了对印度语言文学的翻译热潮。

最后,后殖民主义不仅影响了翻译实践的实质性变化,还对翻译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提倡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和抵制精英主义,同时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

基于这一理论框架,翻译理论探讨了文化的相互影响,翻译成为一种面对多元文化和跨文
化交流的解决方式。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探究后殖民主义视角认为,殖民主义并没有真正的终结,而是转变成为了一种新的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被认为是一个深受殖民关系影响的活动,其被殖民者的文化和知识被压制。

本文将分析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翻译与殖民关系的探究。

首先,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形式。

在殖民时期,这种文化交流是不平等的,被统治的文化被深深压制了。

殖民者通过掌控翻译活动,介绍他们的文化和思想,并对被统治的文化进行消解和转变。

例如,在美国南方,奴隶的语言和文化被殖民者强制改变成为英语,这使得其文化、历史和价值观被深深压制。

其次,翻译还可以被用作政治工具。

在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常常使用翻译官来进行外交和交流,以达到削弱被统治国家的领导和自身得利的目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翻译家被贴上了叛国者的标签。

例如,当时的中国翻译家林则徐,为了满足英国的贪婪需求,充当了鸦片战争期间的“门房”。

这种背叛行为在后来的历史中,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深重的影响。

最后,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文化自尊心,反抗殖民主义。

例如,20世纪50年代,尼日利亚的翻译家Achebe以之前不受重视的尼日利亚人为主角写了《有那么一天》一书。

这本书唤起了尼日利亚文化的自我意识,其文化影响逐渐扩大,成为了对抗殖民主义的象征。

类似的例子还有民族主义运动在非洲和亚洲的推动。

综上所述,翻译与殖民关系密切相关。

后殖民主义视角认为,翻译是一种被殖民者的文化和知识被压制的活动。

因此,翻译者在进行活动时应当注意翻译的文化意义,而不是仅仅关注语言转化。

要达到这个目标,翻译家需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和认识,以及对社会历史的深度思考。

后殖民研究报告论文从后殖民视角看文化输出翻译策略

后殖民研究报告论文从后殖民视角看文化输出翻译策略

后殖民研究论文:从后殖民视角看中国文化输出的翻译策略【中文摘要】近年来,后殖民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界方兴未艾。

后殖民研究通过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实施文化霸权的实质来消除“中心”和“权威”,提倡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研究潮流,开创东西方文化由对抗到对话的新局面。

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理论开始被运用于翻译研究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后殖民翻译研究。

后殖民翻译研究从后殖民视角揭露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与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的权利斗争和权利运作。

在此视角下,翻译成为了殖民化工具,也成为了第一世界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谋求文化霸权的有效手段以及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在权利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

为此,后殖民翻译理论家就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在此背景下,英国后殖民主义理论大师霍M·巴巴首次将“杂合”的概念引入后殖民研究领域,这为殖民与被殖民文化的二级对立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之道,也为弱势文化摆脱霸权文化的控制与束缚提供了一条新的生存之道。

本文以后殖民翻译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浮生六记》林语堂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总结了原著体现的中国文化,并结合实例着重探讨了林语堂翻译策略对输出源语言中的中国文化特色和优化语上的影响,从而从实践的层面论证了由于各国语言文化本身的差异性,“杂合”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论证了在后殖民语境中,相对于归化和异化,“杂合”翻译策略能更好的促进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在翻译实践中输出中国文化,有利于在后殖民语境中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从而抵制文化霸权。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即后殖民理论及后殖民翻译理论;同时探讨了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研究以及后殖民语境下中国文化输出的紧迫性;然后简要介绍了沈复以及其作品《浮生六记》,也介绍了译者林语堂的文化背景及翻译动机。

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主体,从后殖民视角探讨了《浮生六记》林译本中译者的翻译策略对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影响。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汉译英商标翻译策略研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汉译英商标翻译策略研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汉译英商标翻译策略研究1 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1997年,罗宾逊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阐释》(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一书中将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定义为起源于殖民主义经历及殖民主义终结之后的一种文化状况或文化研究状况。

有别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主要着眼于语言,宗教,教育,法律,政治等方面与阶级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在该书中,他首次揭示了翻译与后殖民主义的关系,提出翻译,作为一种文化输入模式是帝国统治和占领不可缺少的一环并通过后殖民主义视角说明‘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操作’这一现象还揭示了西方强势文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入侵。

(Robinson,1997)而后,随着后殖民主义传入中国,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也被中国学者了解并用于反思本国现代翻译现状。

2001年,许宝强和袁伟选编的《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一书收录了中国译者所译的西方后殖民主义代表学者米歇尔·福柯,贝尔·胡克斯等人讨论翻译对政治的影响的相关文章,从而开启中国翻译界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中国近现代翻译作品的激烈探讨(许宝强,袁伟,2001)。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意识到,文学翻译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但是,带有极强政治色彩,以强行输出价值观为目的的翻译行为掩盖了原文的文化与艺术,是一种欺骗译文读者,不尊重原文文化的霸权行为(王东风,2003)。

从文化输出和输入的数量不对等这一情况可知,目前我国处于弱势文化群体。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群体,在将中文英译的过程中,我国译者更倾向于采用归化策略,以求被西方读者理解接受,所以更应警惕在西方霸权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化丧失特色,失去‘话语权’,进而走向消亡的危险。

(蒋天平,段静,2004;王东风,2003)2 商标语及翻译现状近年来,在习主席‘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更将目光投向了国际。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摘要】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探讨了翻译中的权力关系和文化认同,对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在中国翻译实践中,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强调文化平等和尊重,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这一理论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也面临着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应用。

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将在中国翻译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构建平等互利的国际翻译关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中国翻译研究、启示、意义、实践、发展、文化、影响、挑战、应用前景1. 引言1.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提醒我们要反思西方中心主义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不再简单地将西方文化视作标准,而是应该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平等和尊重,主张在翻译实践中尊重原文作者的意图和文化背景,避免对原文内容的误解和歪曲。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鼓励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倡导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认同。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它为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积极借鉴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不断拓展研究领域,推动中国翻译研究走向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

2. 正文2.1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基本观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应当被看作是文化传递和权力关系的重要手段。

翻译不仅仅是为了传达原文的意思,更是在不同文化和权力结构之间进行交流和表达。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关注翻译中的政治和权力问题,强调翻译的背景和条件对翻译结果的影响。

翻译者的文化身份、政治立场、社会地位等因素都会对翻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翻译不应被视为中立客观的行为。

后殖民理论【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后殖民理论【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后殖民理论【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摘要:翻译伦理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后殖民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要求对翻译实践进行文化考古式的实地考察,并发现了影响翻译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权力差异,从而证明了“语言学实验室”里的翻译研究关于“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的理论预设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民族主义”同样是一种信念,认为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拥有某一共同的遗产,如文化、语言、历史、意识形态、遗传或种族背景等等,同时认为:(1)那些不具备这些特征的“群体内成员”应该被清除、放逐或剥夺其投票及其他权力;(2)所有外国的影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有害的,理应抵制;(3)任何种族、人种、文化或语言的混合或杂合都是不纯洁的,理应清除摘要: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流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传统的翻译理论仅仅把翻译当作一种语言行为或文本行为。

后殖民翻译理论戳穿了语言乌托邦的神话。

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平等对话的产物。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暴力政治” 翻译伦理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该理论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

后殖民翻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先导,借助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

后殖民主义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李红满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19)001
【摘要】传统的翻译理论一直假定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平衡对话,但是,在后殖民语境下,存在着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而文化的不平等关系使平衡的
对话根本无法实现.新世纪的翻译研究必须重视蕴涵于翻译文本的权力差异和历史
语境.
【总页数】5页(P105-109)
【作者】李红满
【作者单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后殖民视角下汉英翻译的翻译策略选择 [J], 李嘉博
2.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J], 卫梦舒
3.“神翻译”--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本地化翻译 [J], 谢彩虹
4.后殖民翻译视角下《孔子》的字幕翻译 [J], 张丽云
5.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肉和鱼血:后殖民主义、翻译和方言文学》述评 [J], 黄勤;杜莹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1期(总第99期)[作者简介]于宏(1977 ),女,助教,学士。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后殖民理论的视角于 宏(闽江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350005)[摘要]教育研究中东西方关系问题日益引起比较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翻译蕴涵其中的政治、权力问题还未进入比较教育学界的视野。

后殖民理论及翻译研究的相关成果提醒我们,比较教育学界应超越将翻译简单化地理解为语言转换的工具的阶段,清醒地认识翻译作为权力斗争的工具性质,认真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与权力问题。

[关键词]比较教育研究;后殖民;翻译;权力T ranslation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T heoryYu H ongAbstract:In t he education research,translation and the pro blems about politics and pow er it contains still have not entered the co mpar ative education field though the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hav e show n increas ing concern for the r elations between t he East and the W est.Post co lonial t heo ry and the achievements in the translat ion research r emind us that the stag e in which translation is simply reg arded as a language conver sion too l must be surpassed.And the comparativ e r esear chers should clearly recognize the nature of t ranslatio n as a pow er strugg le too l and ser iously study the pr oblems about translation and po wer in comparative educatio n r esear ch.Key words:Comparative education r esear ch;Post co lony ;T r anslatio n;Pow er一、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翻译传统意义上, 忠实性!是翻译的最基本指导原则。

传统翻译论认为翻译只是一个静态的寻求对等的活动,例如 翻译等值论!的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德对翻译的定义即: 翻译乃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译语)的对等的文字材料!,[1]而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认为: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2]奈达与塔伯在其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也指出: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3]我国著名传统译论代表人物严复所提出的 信、达、99雅!理论中的信!所指代的忠实于原文,再现原文的真实意义!更是长期以来为我国翻译界奉为圭臬。

百多年来,忠实!和对等!成了传统译论探索翻译实质命题的关键词。

毫无疑问,上述对翻译的理解和定义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翻译的本质,尤其是在对一些很少或几乎不涉及人文、心理、深层无意识价值观等深层文化内涵的文本进行翻译时,上述理解和定义中所强调的忠实!、对等!、再现!、意义不变!等仍是翻译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最根本的原则。

例如,生产活动中的许多交流,如商务函电、生产说明书、科技资料等的翻译,还有近几年许多域外产品介绍进来加以本地化!,如WINDOWS系列的中文版等等,都属于仅在符号层面进行转换的翻译(如何选字,组织句子等)。

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后殖民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翻译研究以后,人们发现,翻译绝不仅仅是语言转换的工具那么简单,在语言转换背后,隐藏着侵略!与反侵略!、殖民!与解殖民!等一系列斗争和权力问题。

后殖民理论(Post-co lonial T heory)是在西方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革命的各种后!思潮的声浪鼎沸中粉墨登场的。

以1978年赛义德的∀东方学#(Orientalism)一书的出版作为后殖民理论的先声,三位兼具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身份的后殖民理论家 爱德华∃赛义德、加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芭芭各自从自己的知识谱系出发,对殖民时期以来西方(殖民时期的欧洲和当代的美国)对东方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作出抨击。

赛义德主要以福柯的知识/权力思想作为诊察器械,从各种文本中诊察出西方对东方的文化霸权;斯皮瓦克主要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解剖刀,力图解构西方文化的中心地位;而芭芭则以拉康的精神分析方法为治疗器具,对西方文化做游戏式的精神反抗。

三位后殖民理论家通过对殖民时期以来西方形成的关于东方知识的文本(包括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游记、传奇文集、新闻报道等)进行重新解读和批判性反思,描绘出一幅世界文化图景中隐蔽的权力关系结构,揭露出西方知识和权力、文化和政治间的多种隐蔽关系,剖析出西方对东方的知识生产和再生产机制、话语权力运作和规训机制。

与早先的帝国主义理论!和依附理论!着重研究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不同,后殖民理论集中关注上述国家和地区间在文化上的关系,开辟了一个关注西方与东方文化关系的新的思维视角和新的思考领域。

20世纪80年代末,后殖民理论被引进翻译研究,在翻译界形成了一股后殖民翻译研究的热潮。

自此,后殖民理论像一架显微镜那样,在将翻译中各种原先在传统译论的框架下所看不到的斗争和权力关系逐渐放大的同时,也将翻译从传统的语言学范畴推向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历史的、宗教的尤其是政治的范畴。

正如王东风指出的,后殖民翻译理论所关注的问题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生成后对目标文化的颠覆作用!,它视翻译为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工具!,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被殖民地人民的独立运动摧毁后,以武装侵略为特征的殖民活动被后殖民的文化侵略所取代,因此在文化帝国主义时代,翻译便直接成了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进行文化侵略的精神制导导弹。

![4]事实上,不仅仅在当代,早在古罗马时期,翻译就被看作是帝国占领和统治的工具。

罗马统治者发现,与希腊臣民交流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翻译,而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对待希腊原文的态度上,也以胜利者自居,采取任意宰割原文的策略(即西方翻译理论鼻祖西塞罗所主张的意译,超越原文的翻译等)。

15世纪末期,有人明确把翻译与帝国或语言与帝国相联系,提出语言是帝国的工具,与帝国共兴衰的观点。

[5]今天,后殖民翻译研究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po w er differentials),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视角是把翻译活动回置于它所产生的真实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中。

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最初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100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

将后殖民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能给予翻译本质以深刻和现实的揭示,有助于人们从更深的层次揭示潜藏在翻译背后的话语霸权。

当然揭示只是一种开端,一个过程,并非最终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揭示的基础上改善西方话语霸权所导致的不平等、不对称关系。

这不仅仅是翻译研究面临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学科在利用翻译进行比较研究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比较教育研究也不例外。

二、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与权力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内,翻译被理所当然地当作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一种语言转换的工具,翻译的过程就是要把唧唧喳喳的鸟叫声!变成让人理解的人语!,就是要让讲不同语言的民族能够互享教育的研究成果。

因此,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体现出强烈的(语言转换)工具性特征。

基于此,人们在翻译和介绍国外教育研究成果时,注重的是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

这与传统译论强调将忠实性作为翻译的最基本指导原则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在后殖民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取得巨大进展的今天,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翻译,对那些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翻译的忠实!、对等!,而对翻译背后的斗争和权力关系毫无所察的比较教育研究者来说,无疑深具启发意义。

在教育研究领域,后殖民理论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发与影响甚微,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育研究者不知萨义德为何人,不知后殖民主义或文化殖民主义为何物!。

[6]因此,当后殖民理论在哲学、历史、文学、心理学、人类学、艺术史和文化研究一直到我们前文论及的翻译研究中制造出一片多元共生、学科互涉的热闹景观时,教育研究领域却对该理论的价值与局限认识不够。

![7]事实上,后殖民理论是一面帮助人们揭示和认识东西方文化关系的镜子,只要我们能够自觉警醒地洞察东西方在教育研究的国际传播中的关系,并采取一切旨在平等地促进东西方教育研究交流的应对措施,那么,我们借助的是后殖民理论这面镜子还是其他作为诊察、治疗器械!的理论就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认清东西方在教育研究交流过程中的权力关系。

也正因为此,研究在东西方教育研究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翻译及其潜藏在其后的权力关系,是一个比研究如何将后殖民理论引入教育研究更为迫切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众所周知,教育活动从来都不是一项仅仅停留在文化表层的活动,建基于其上的比较教育研究也绝不仅仅是一项在实验室的真空环境下进行的科学实验,二者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因此,作为比较教育研究重要工具的翻译,其作用也绝不仅仅只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政治实践!。

[8]这一文化政治实践!是指翻译在两种不同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显现或隐现的权力关系,主观因素涉及作者的身份、立场、态度,译者的能力、身份、操纵策略与组织方式,客观因素则是含媒体、出版者、期刊等在内的赞助人制度、作为成果的译作以及暴力与挪用等层面。

以教育著作的翻译为例,其赞助人制度中就隐含着强烈的政治性和权力。

从延安时期开始直到解放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我国官方组织译介了相当数量的前苏联教育专家和学者的著作,如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赞科夫,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