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媒体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大众传媒的媒介素养定义入手,在分析国内大众传媒素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现阶段大众传媒素养实现的有效途径,试图为中国大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素养
一.大众传媒素养的界定
大众传媒素养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高度发达背景下对人提出的一种新的能力要求。它主要是指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包括对媒介积极作用的开发利用能力,对媒介消极作用的防范排除能力,对媒介内容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工具的能力(如上网、摄影、摄像、新闻采访和写作、编辑和评论能力),是现代人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
二.普及大众传媒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媒介素养教育最早发端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七十年代以后在全球形成一股浪潮。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相继开设了传媒素养课程,而内地的传媒素养教育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对我国公民乃至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言,大众传媒素养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任何人都不可避免要和大众传媒发生联系,大众传媒增强了个人和世界的彼此了解和交流,把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地球村”,信息传播犹如空气和水一般无处不在。因此,大众对传媒的认识,对传媒的态度,包括对传媒的选择与接触,对传媒传播内容的甄别与判断,对传媒的使用与运作,就直接关乎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尤其是关乎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普及媒介素养教育是不可或缺而且势在必行的。
首先,媒介素养教育是人的媒介化生存提出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人们都无一例外地处在“媒介化”生存状态之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以外个人获知的主要渠道,它对人们观念的形成与行为的把握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社会现象,加深了我们对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紧迫性的认识。一方面,随着媒介接触群体的日益多元化、民间化,许多媒介接触者面对媒介提供的海量信息,已普遍存在手足无措之感。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技术使媒介接触者已有的媒介知识发生了断裂,产生了新的知识盲点。而且以未成
年人为主体的媒介接触群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媒介接触行为,由此引发了吸毒、网瘾、色情、暴力等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各种信息垃圾,除了通过立法从传播源头实施社会干预外,还需要全民动员,引导媒介接触者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
其次,媒介素养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席卷欧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学习型社会”的新思维,从根本上顺应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多元化学习的要求,成为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和全球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社会的主流声音。新闻传播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一个充满活力和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在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扮演独特角色,发挥特殊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及大众传媒素养,既顺应了学习型社会的总要求,也是转变新闻传播教育观念的一个实际行动。
再次,懂得如何面对危机,也是一个社会组织媒介素养的必修课。社会组织通过媒介来获取信息,通过媒介了解社会对组织本身的评价,认识现状和自我形象。我们知道,传媒素养的构成要素首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具有良好传媒素养的人,一般都是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受众。
三.普及大众传媒素养教育的可行对策
大众传媒作为一个高度开放、自由的传播平台,它不仅可以传播主文化和副文化,也可以传播反文化。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传媒市场可谓鱼龙混杂,良莠难辨,这为文化传播的净化带来了困难。在此背景下,提高企业和公众的传媒素养、媒介防范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在大众文化时代,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自觉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需要政府与社会机构特别重视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才能有效、有力地促进我国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总体来说,重塑我国大众传媒素养的对策包括:
(一)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让受众理解掌握大众传媒素养的构成要素并熟练运用。要让受众在具备一定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把握传媒的基本特征,包括传媒本身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关边际事物的基本特点。引导受众如何科学地、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大众传媒的角色,如何合法地利用大众传媒进行信息传递、舆论导向和审美引领,如何参与大众传媒活动和建设,如何对媒介扩散的不良信息进行辨别、防御和有效控制。
(二)从政府部门到企业,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都需要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来提升传媒素养。因为大众传媒素养决定了其与媒介的沟通、正确使用和科学地表达应当让公众知晓的公共信息的能力。当前,传媒素养及传媒素养教育正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作为政府的执法者以及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政府和企业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总之,媒介素养教育的大众化需要大众传媒将家庭、学校、教师、社会机构和以党政干部、传媒人员、普通公众(最重要的是在校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等多种教育要素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整
合的倍增效应,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由于传媒人的传媒素养决定媒介的公正性和美誉度,因此要积极开展媒体培训,把新媒介作为一种有效获取和发布信息的工具,最大限度消除受众的媒介神秘感以及媒介崇拜思想。也就是说媒体要主动接触并创造条件鼓励受众接近媒介、了解媒介;可以组织受众参观报社、电台、电视台,向他们讲解新闻机构如何运作;可以举办特定的栏目或者讲座,向受众传授媒介知识;还可以通过制作相应的媒介知识节目,在自己的媒体上进行普及性宣传。
(四)充分利用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以培训青少年为重点,并在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开设大众传媒素养课程,重视对学生媒介使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带动其父母以及其他受众。同时学校的大众传媒素养还需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同时启动和推广。我们既要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是草根运动,认识到在中小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普及媒介素养的关键和重点,又要认识到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对广大受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一种长效投资。
结语
在新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传播内容无孔不入,社会冲突不断产生,社会公民素质亟待进一步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使用媒介,并发挥媒介良好作用,建设和谐富裕文明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大众媒介是一把双刃剑,由大众媒介引发的问题早已不单属于媒介自身,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既需要通过规范传媒行为实现,也需要通过增强公众自身的传媒免疫力实现。尤其是在当前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在大众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里,努力提高大众传媒素养,逐步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大众化,既是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彰显背景下应对新的社会问题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对传播学理论建设与传播教育创新提出的全新课题。
当然,大众传媒素养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在学界尚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系统和话语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我国大众传媒素养教育的进程。大众传媒素养的欠缺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当前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不仅是指经济指标,也包括文化指标。我们要在考虑我国国情、媒介生态环境、媒介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要在规范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市场,努力提升精神文化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的步伐,发展健康有序的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事业,使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同现实的整体教育水平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