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作业

合集下载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五、国际分类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职能分类 1、一般公共服务 、 政治 2、国防 、 3、教育 、 4、保健 、 5、社会保障和福利 、 社会 6、 6、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 7、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 、 8、经济服务 、 (1)农业 ) (5)道路 ) (2)采矿业 (6)水输送 ) ) 经济 (3)制造业 (7)铁路 ) ) (4)电业 ) (8)通讯 ) (9)其他经济服务 ) 9、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 经济分类 1、经常性支出 、 (1)商品和服务支出 ) 1)工资、薪金以及其他有关项目 )工资、 2)商品和劳务的其他购买 ) (2)利息支出 ) 3) (3)补贴和其他经济性转让 1)对公共企业 4)对家庭 ) ) 2)对下级政府 5)国外转让 ) ) 3)对其他居民 ) 2、资本性支出 、 (1)固定资产的购置 ) (2)土地和无形资产购买 ) (3)存货购买 4)资本转让 ) ) 3、净贷款 、 购 买
1、 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瑞典 1880 11 8 10 15 6 1929 19 10 24 19 8 1960 18 28 32 35 31 1985 33 37 48 52 65
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比重变化趋势(%) 图3-3 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 比重变化趋势
转 移
购 买
其他分类: 其他分类 按支出的目的性分类:预防性支出、创造性支出
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 可控制支出 、不可控制支出 按财政支出的收益范围分类: 一般利益支出 、特殊利益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3)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3)
• 五、国际分类方法
• (comm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used by other countries)
一、按财政功能分类
• 指按国家职能的划分,财政支出可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 管理费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 这一分类,如进行纵向分析,能揭示一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净利息支 3.36 7.09 7.27 7.35 6.99 8.93 13.68 14.7 15.28 12.46 出
注:资料来源于A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Federal Budget,/rdavis2/budget.html, 作者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加工。
类别
购买性支出 其中:经常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其中:公债利息 补助金
其他
合计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45.2
61.5
34.9
50.1
10.3
11.4
41.0
22.5
5.6
5.5
35.4
17.0
13.8
16.0
100.0
100.0
表3-4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
政策性补贴 (价格补贴)
医 疗 0.00 0.00 0.00 3.18 3.87 5.43 6.96 7.83 10.52 11.02
收入保障 1.23 7.41 8.00 8.00 15.09 14.65 13.55 11.86 14.51 14.18
社会保障 0.29 6.47 14.77 15.47 19.46 20.06 19.93 19.84 22.11 22.89
•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习题集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习题集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一、单选题1、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 )设置三级科目。

A.支出功能B.行业用途C.政府职能D.经济性质 【答案】A2、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 )。

A.具体事项B.职能活动C.收入数量D.资金转移 【答案】B3、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划分标准是( )。

A.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B.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C.财政支出的规模D.支出的具体用途【答案】B4、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资金来源)主要是( )。

A.税收B.国债C.收费D.贷款【答案】A5、公式:111(%)----=∆=∆n n n n G G G G G G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答案】A6、公式 (%)(%)GDP G E g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答案】B7、公式GDP G MGP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答案】 C8、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11年)按支出功能设置三级科目,没有设置的科目级别是( )。

A.类级 B .款级 C.目级 D.项级【答案】C9、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下列不产生效益的是()。

A.经常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C.利息支出D.净贷款【答案】C10、下列不属于经常性支出项目的是()。

A.公务员的工资人员经费B.公用经费C.资本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答案】C11、下列不属于经常性支出的项目是()。

A.办公费B.人员工资C.基建支出D.社会保障支出【答案】C12、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税收,另一种是()。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二)支出经济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 和具体用途,分设类、款两级 1、工资福利支出。分设11款。 2、商品和服务支出。分设25款。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分设9款。 4、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分设5款 。 5、转移支付。分设4款。 6、赠与。分设3款。 7、债务利息支出。分设6款。 8、资本性支出。分设9款。 9、贷款及产权参股。分设4款。 10、债务还本支出。下设1款:债务还本。 11、未划分的支出。分设5款:预备费、预 留、补充社保基金、未划分的项目支出、其他。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 皮科克(Peacock)与怀斯曼 (Wisemen)的替代——规模效应 理论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W.W.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 性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⒈经济性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体制 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 ⒉政治性因素 政局是否稳定 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⒊社会性因素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三)政治决策程序
复习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瓦格纳法则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二、基本理论 1、财政支出按不同标准所进行的分类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 分析的意义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第四章 社会消费性支出
—— 购买性支出之一
本章主要内容: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文科卫支出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经 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 购买性支出-资源配置职能 转移性支出-收入再分配职能

第3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3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3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执行、侧重于什么职能;职能的演变;国家之间执行职能的差异性。

一、按财政功能分类(职能活动)现行分类有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等26项。

二、按现行支出经济分类(产生收益的时间)(一)经常性支出概念;特点;补偿方式。

(二)资本性支出概念;特点;补偿方式。

(三)净贷款现行分类有资本性支出、工资福利支出等12项。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一)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概念(二)二者的区别二者各自权重不同,发挥职能作用不同。

●按经济性质分类,实际上就是按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分类。

按这一标准,可以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两类。

●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通过等价交换,取得商品和服务。

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均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它反映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对分配产生间接影响,如果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大,政府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较强。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财政付出资金后,并不从微观经济主体获得任何商品和服务。

政府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没有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主要通过与微观经济主体谈判来确定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因此对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均形成软的效益约束,这类支出体现了政府非市场性的再分配活动,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生产和就业产生间接影响,如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比较多,政府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1.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2.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3.为何经常运用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指标(1)财政支出表现为财政对GDP的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2)财政支出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结构(3)财政支出更能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发展变化的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弹性系数衡量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对GDP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可理解为反映性或敏感性。

第03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03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 素。
政治因素:国家职能扩展→政府职能的内在质量提高→ 财政支出扩大
经济因素:工业化→扩大的市场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日 趋复杂→要求建立有关的司法和行政制度 →财政支出 增长
城市化和人口密集问题→外溢性→必须政府解决
2020/1/25
15
2020/1/25
27
(二)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
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的一个 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 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因素是保证 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内生因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生产性的公共 投资。该理论对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做出 了新的诠释。认为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 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内在因素和动 力,这些因素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他们 属于财政变量的范围之内,所以,财政政策对经济 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特殊作用。此外, 该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
3.根据经调整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2011)》,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类 级科目现行规定有26项。
2020/1/25
6
二、我国现行支出经济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也就是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 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按支出产生 效益的时间分类
可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三 大类,这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 类的一种主要方法。
我国的支出经济分类主要是全面、规范反映 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支出经济分类设 置类、款两级。
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科目现行规定有12项。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2)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2)

100.0
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
2020年12月30日
TYUT.HYY
11
3.1财政支出分类
• 按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经常性支出
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补偿方式应该是税收。
资本性支出
使社会当期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受益,补偿方式应当是 税收和国债。
2020年12月30日
TYUT.HYY
15
中上等收入 国家
25
发达工业 国家
28
1986 23
27
27
40
• 尽管有些国家在有的时期出现政府支出负增长的 情况,但从长期和整体看,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
构成了发展的总趋势。
2020年12月30日
TYUT.HYY
20
3.2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 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 瓦格纳法则 • 非均衡增长理论 •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 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分析理论
2020年12月30日
TYUT.HYY
18
3.2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 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
年度 1940
美国 18.4
英国 30.0
1950
21.3
39.0
1960
22.7
31.9
1970
27.5
33.2
1980
29.1
41.8
1991
30.6*
39.1
1998
28.3**
40.2
注:*1990年数据,**1999年数据
• 经济因素 • 工业化→扩大的市场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日趋复杂 • →要求建立有关的司法和行政制度 →财政支出增长 • 城市化和人口密集问题→外溢性→必须政府解决

[经济学]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经济学]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效应

3.财政支出结构的储蓄效应 国民储蓄等于私人储蓄(包括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 加上政府储蓄,而政府储蓄又等于扣除转移支付 后的税收减去政府的消费性支出,也就是说,政 府储蓄等于经常性收支差额。(1)按照凯恩斯主义 观点:第一,政府消费支出增加可能会降低国民 储蓄率,不管它是用税收融资的还是用公债融资 的;第二,用公债融资的预算支出增加对国民储 蓄率具有负的效应,不管这种支出是经常性支出 还是资本性支出,而用税收融资的额外资本性支 出对国民储蓄率可能具有潜在的有利效应;(2)按 照李嘉图等价定理,只要利用公债融资方式,政 府增加消费性支出不会影响国民储蓄率,而增加 投资性支出将提高国民储蓄率。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按照社 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 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 关系。 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 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快 速增长上。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措施 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 机关人员,削减消费性支出。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1.判断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一是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在该阶段 政府所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二是财政 支出各项目间的相对增长速度。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2.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 具体而言:(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 长无疑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而从财政 支出角度来看,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主要财政政 策工具是财政投资。可是,十余年来,财政投资的 规模虽然增加了,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这种趋 势必将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2)在财政支出总额中, 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过大,而且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生 产性支出的增长速度。

3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3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财政收入集中率=财政收入/GDP×100% 财政支出集中率=财政支出/GDP×100% 财政支出代表政府实际支配的社会财富规模, 财政收入只是政府可能支配的规模; 财政支出直接影响资源配置,财政收入只能 间接影响资源配置;
财政支出比财政收入更能反映财政宏观调控 方向和能力。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转移支出
(二)内生增长理论

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 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存因素和内存动力 这些因素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属性,属于财 政政策变量的范围之内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 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 特殊作用


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 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四、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

(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 政 活 动 规 模 的 相 对 数 指 标
衡 量 指 标 财 政 政支 分出 配集 的中 规率 模更 说 明 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
实质是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经常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 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 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 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 及社会保障支出
– 当期受益; – 税收补偿
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 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 需的支出,如建筑厂房、 购买设备、修建公路等
政府在商 品和劳务市 场上直接购 买商品、劳 务的支出

2009级《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2009级《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四、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持续)时间分类 ★ Classification by time when public expenditure obtains benefit
五、国际分类方法 ★ Comm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used by other countries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 基本意义 (此处从略)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
● 理论依据与类别构成 (简要说明、对比)
☆ 购买性支出 purchase or exhaustive expenditure ☆ 转移性支出 transfer payment
● 该分类方法的经济分析意义 (参见教材PP77-78)
补充: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为何未作为支出列示?★ ● 其他支出 Other expenditures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
C
V
M
社会总产品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分配
补偿基金
消费基金
再分配
社会总产品 再生产价值
补偿(重置投资)
净投资
积累基金 消费
总投资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按财政支出的功能(或政府职能)分类 ★
本章重点问题: * 如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这些分类各有何意义? * 财政支出规模如何衡量?从长期看,各国财政支出规 模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上对这一长 期趋势加以解释? *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动轨 迹如何?其背后原因有哪些?制约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 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一些? * 如何进行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的 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复习与思考1. “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那时,各国遵循亚当·斯密学说,提倡经济自由化,主张“廉价政府”,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很少有所作为。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了防止社会动荡,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向广大群众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由此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

另外,由于GDP的增长,筹措财政收入措施的加强,以及增发公债作为弥补支出的手段成为可能,也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

对于这种财政支出不断膨胀的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Law)”。

但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财政支出在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这一点在当时并不清楚。

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于是,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根据这种解释,瓦格纳法则可以理解为图3—1所表示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3—1瓦格纳法则的解释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加上日本和美国的公共部门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

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

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社会总产品价值
C
V
M
分配
补偿基金
消费基金 积累基金
再分配
消费社会总产 品再生产价值 补偿(重置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总投资
2019/1/30 16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 分:
补偿性支出 积累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
而从动态的再生产的角度考察:
投资性支出 消费性支出
2019/1/30 17
23
五、国际分类方法
在国际上,从现有的分类方法来看, 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用于 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理论分类;另一 类是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
2019/1/30 24
(一)理论分类法:
从理论分类来看,根据分析的目的不同,可按 政府职能、支出目的、组织单位、支出利益等 标准分类。 例如,以财政支出的用途和去向为标准,财 政支出可分为:
2019/1/30 21
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一种主要方法。 (一)经常性支出。 含义: 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 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 内容: 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特点: 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因此, 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 补偿方式: 税收。 2019/1/30
3、净贷款 2019/1/30
28
支出分类的综合分析
经济性质 具体用途 行政支出 购买性支出 国防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 科、教、文、卫支出 转移性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支出 政治支出 功能性质
经济支出
债务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增长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①皮科克②马斯格雷夫③萨缪尔森④瓦格纳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①财政支出不会出现突然上升②只有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才会急剧上升③财政支出总是按比例增长④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一起按比较增长3.发展阶段增长论提出,在经济发展中期,()①转移支出会减少②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上升③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④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不变4.控制公共支出增长总量的基本前提是()①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②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③确定保证经济增长的需要④确定社会发展的需要5.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的总量的确定,从根本上讲()①要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来确定②要看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③要由财政收入的总量来确定④要根据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来确定6.当财政收不抵支或有赤字、国债时,()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小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③财政分配的数量不能超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④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7.当财政支出弹性小于1时,()①反映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NP的增长②反映财政支出增长快于GNP的增长③反映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④反映财政支出与GNP同步增长8.一般情况下,在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中()①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大而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小②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小而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大③购买支出比重小而转移支出比重大④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大9.边际财政支出倾向是指()①财政支出/GNP增加额②财政支出/财政收入③财政支出增加额/GNP增加额④财政支出增加额/财政收入10.在公有制度社会制度下,如果一国同时选择了计划经济制度,()①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投资可能占较低比重②财政支出结构中的社会福利支出可能占较大比重③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投资可能占较大比重④财政支出结构中的转移支出可能占较大比重11.政府转移支出的实现()①需要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②不需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③需要进行社会产品的交换④是财政资金的有偿转移12.按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①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②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③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④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支出的过度增长会()①产生挤出效应②解除个人的预防动机③影响国际收支④导致通货膨胀⑤导致通货紧缩2.在物价总水平下降,经济不景气,失业增加时,()①政府财政的转移支出将扩大②会增加对社会失业和基本生活的补贴③政府财政的转移支出将减少④会减少对社会失业和基本生活的补贴⑤应对一些重要的国民经济部门给以补贴3.确定财政支出的结构性的增长应当考虑()①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总量的合理确定②不同社会阶层受影响的程度③对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效益的比较④是否能达到政府的预定目标⑤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后的社会中长期成本的高低4.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于100%时,()①表示财政收不抵支,产生了赤字②表示可以按财政收入来确定财政支出③表示财政支出超出财政收入总量进行了分配④表示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基本制约作用仍然存在⑤表示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基本制约作用已经丧失财政支出超出财政收入总量进行了分配5.财政支出弹性大于1 时,()①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慢于GNP的增长②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快于GNP的增长③说明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差④说明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好⑤说明财政支出增长困难6.国家、社会的基本需要支出一般指()①上年已达到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②本年新增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③随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应相应增加的社会共同需要支出④必须追加的生产性支出中应由国家承担的部分支出⑤在上年支出基础上增加的财政支出7.按国家职能分类的财政支出内容有()①积累性支出②国防行政支出③文教科卫,社会福利支出④购买支出⑤经济建设投资支出8.下列财政支出中的无偿性财政支出形式有()①国家政权机关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出②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部门的支出③特殊的企业亏损补贴支出④一般企业的生产性支出⑤扶持落后地区和农业的支出三、解释题1.瓦格纳法则:2.财政支出弹性3.边际财政支出倾向4.购买支出5.转移支出四、简答题1.发展阶段增长论是如何解释政府公共支出的变化的?2.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3.试用量度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来评价财政支出规模的合理程度?4.分析财政的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对社会总供需的影响。

五、论述题1.财政支出规模过度扩张有何问题?应怎样有效控制这种现象?2.应怎样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④2.②3.③4.①5.②6.②7.①8.①9.③ 10.③ 11.② 12.④二、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④2.①②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③⑤5.②④6.①③④7.②③⑤8.①②③⑤三、解释题:1.瓦格纳法则:这一理论认为,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呈现一种不断增长的长期趋势。

而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

国家活动规模日益扩大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

2.财政支出弹性:可用财政支出增长率/GNP增长率来表示。

主要反映财政支出增长与GNP增长之间的关系,当计算结果大于1 时,说明财政支出的增长快于GNP的增长,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好;计算结果小于1,反映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NP 的增长,财政支出的弹性较差或无弹性;计算结果等于1,可反映财政支出与GNP 呈同步增长。

3.边际财政支出倾向:可用财政支出增加额占 GNP增加额来表示。

主要用以说明在GNP的增加额中,用于增加财政支出份额的大小。

通过这一指标在不同时期与若干年度中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

4.购买支出:也可称为消耗性支出,指政府为购买特定的商品和劳务所安排的支出,其支出的实现是以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为条件。

这类支出一般由政府投资和社会公共消费支出两部分构成。

5.转移支出: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的社会成员或特定的社会集团所给予的部分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

四、简答题:1.①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公共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②到经济发展中期,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

③当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入成熟期,公共积累支出与公共消费支出将出现新的较高增长。

④随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转移支出占GNP的比重,则取决于政府再分配的目标。

2.见课件①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对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刺激作用②国家职能的扩张和社会活动规模的扩大与复杂化。

③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④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压力⑤社会福利的改善⑥物价影响⑦国际关系的复杂化3.①财政支出总额是反映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数指标,通过财政支出总额可以直观地表现国家一定时期内直接运用的财力。

②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财政收支具有总体上的数量对比关系,财政多收可以多支,财政支出规模可以扩大。

反之财政支出规模必须压缩。

③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财政分配对GDP的占有额度。

但应有的合理界限,否则会削弱民间积累,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④财政支出弹性与边际财政支出倾向。

前者反映财政支出增长与GNP(或GDP)增长之间的关系,后者说明在GNP的增加额中,用于增加财政支出份额的大小。

4.①购买支出指政府为购买特定的商品和劳务所安排的支出,其支出的实现是以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为条件。

②转移支出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对相关的社会成员或特定的社会集团所给予的部分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

政府这类支出的实现不需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物。

③这种分类能较为准确地分析政府公共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增加购买支出势必扩大社会总需求,压缩购买支出,社会总需求也将相应缩小。

转移支出只有部分会间接增大社会总需求,但会直接影响收入分配五、论述题1.①财政支出过度增长的主要问题:第一,政府财政支出过度扩张能影响人们关于目前消费和储蓄的选择,会解除个人的预防动机;第二,过度的财政支出会产生负面效应:财政投资性支出的过度增加,会减少(或挤出)相应数量的私人投资;消费性财政支出过多,会对个人消费支出安排产生替代作用,形成社会成员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第三,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财政支出,可能增大国债发行,而国债发行越多,造成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越大;第四,财政支出的过度增加,可能刺激利率的上升,外资流入,本币对外币的汇率上扬,这将使出口成本扩大,影响出口收汇,形成国际收支逆差。

②怎样有效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第一,明确政府的职能范围,应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确定政府职能范围;第二,合理控制财政支出规模总量,财政支出应当有多大的规模,其增长的总量应如何决定,从根本上讲要看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

一般情况下,公共支出的增长速度不应超过GDP的增长速度;第三,控制财政支出结构的增长,应在不同时期因各种社会经济因素要求进行的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同支出结构的增长,进行科学的测算与比较,应当在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总量的前提下来确定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增长。

2.具体见课件①配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②配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压缩行政管理经费③调整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结构④增加对文教科卫的支出⑤加强财政支出对社会救济、基本生活保障与基本养老的保障力度此外,加快我国的各项制度的改革完善,也是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