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模式介绍(大全)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几种典型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几种典型模式1.公共集约经营模式公共集约经营模式是指通过动员村集体或农民合作社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来集中流转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
合作社负责统筹安排土地的种植、施肥、灌溉、采收等生产活动,并将收益分配给合作社成员。
该模式可以实现土地流转规模化、集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2.农地承包经营模式农地承包经营模式是指农村土地通过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农户直接与农民进行承包合作。
承包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年度承包、长期承包、股份合作等。
农民负责日常管理和生产活动,如种植、养殖、农机操作等,同时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农户提供技术、资金、市场等支持。
农民与承包单位按承包协议约定的比例分享耕地收益,实现了土地流转和经济合作。
3.农田托管经营模式农田托管经营模式是指农村土地通过农民自愿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专业经营主体,由专业经营主体承担农田经营和农业生产责任。
专业经营主体负责土地的耕种、施肥、养殖、采收等生产活动,并与土地流转方签订合同约定利益分配方式。
该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农田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增加收益的机会。
4.农村土地租赁模式农村土地租赁模式是指农村土地通过租赁方式流转给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农户进行经营。
租赁方式可以是年度租赁或长期租赁,租赁方负责土地的经营和整理,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
土地流转方则获得租赁费用,无需再承担农业生产风险。
该模式可以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为土地流转方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总之,以上介绍的几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都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民收入。
在实践中,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流转模式,并结合政府的支持政策,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村经济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分析。
一、土地流转的定义及意义土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之间通过出租、转包、交换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流动。
土地流转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农地流转与经济活动的有效结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土地流转模式的类型1. 农户直接流转:即农户之间通过自愿协商,直接进行土地流转。
这种模式简单直接,更能保护农户的权益,但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2. 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流转: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将土地出租给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统一经营管理。
这种模式能够集中土地资源,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效益。
3. 土地托管:政府将土地出让给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业或机构,由其负责土地的利用和管理。
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适用于农村资源丰富但劳动力稀缺的地区。
三、土地流转模式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土地流转模式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同时,流转土地还可以增加土地流动性,降低农户的风险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 挑战:土地流转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合同执行难等问题。
同时,土地流转还可能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对农村稳定的依赖感,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
四、土地流转模式的地区差异由于我国地域差异较大,各地区的土地流转模式也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较为发达,土地流转模式多样化,包括直接流转、土地托管等模式;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土地流转模式相对单一,以农户直接流转为主。
五、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土地流转模式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模式也带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六、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流转模式的实施对农村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看懂土地流转的六大模式
看懂土地流转的六大模式土地承包优点:能完全控制土地,发展什么种植项目自己可以说了算,土地可以集约化、规模化种植。
缺点:前期资金占用量大,雇佣人工,运营成本大(人难管),土地全部集中在你手里头,风险大。
土地中介也叫土地银行,这种模式是不想种地的农民把土地都给你合作社,你合作社把土地再转租给想租地的农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挣其中的差价。
优点:自己不承担种植风险转,租给想承包土地的人。
缺点:如何合作社将土地转租不出去,就要合作社去运营这些土地合作社的运营成本就增大。
土地服务性全托管土地托儿所形式,土地服务型全托是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合作社收取服务费,在合同里注明各项附属条件,并向农户保证达到定额的产量。
优点:先收费,后服务,合作社的利益有保障,不承担自然灾害风险。
缺点:农民接受起来慢,而你合作社挣的是只是服务的钱。
就是农民出一定的费用把自己的地托付合作社种植管理(收割单算),而收的粮食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
土地收益型全托农民将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权管理。
合作社每年给农民定额的租金或分红。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合作社可以先不给农民钱去运作土地,年底给老百姓分红或固定收益。
缺点是:开始让老百姓相信你难,自己承担种植风险。
土地“半托”型合作模式有的地方也叫菜单式托管。
合作社和农民商量,选择一些服务项目,服务结束后由农户验收作业质量。
优点是:让农民接受起来容易。
缺点:选择的多样性管理难,利润点低。
土地入股模式入股模式被看成合作社最高级形式,农民用土地作股加入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合作社未来的主要运营模式。
优点是:合作社和农民共担风险,不占用大量资金。
缺点:农民说退社就退社,对土地的控制力度弱。
小编提示:作物病害不发愁,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下载神农识,拍一拍,病虫害问题立马解决。
快捷、精准、高效!。
我国土地流转的七种模式
我国土地流转的七种模式
1、土地转包。
承包方把自己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全部或部分转包给村内或村外的农户或组织(企业)耕种,土地接包方向原土地承包经营人支付转包费。
转包费绝大多数是浮动的。
或是按一定增长比例逐年递增。
转包费一般一年一付,年初或年终一次性结清。
2、土地置换(互换)。
农户将部分或全部承包地块进行互相调换,这种模式一般是在农户与农户或经营大户与农户之间产生。
3、土地租赁。
承包方作为出租方将自己承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并收取一定租金,租金的确定和支付大体上与转包类似。
4、反租倒包。
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群众意愿和产业化发展需求,将已发包到户的土地租回,有的还利用项目资金进行土地整理,改善农田水利条件,然后再发包或拍租给大户或龙头企业。
5、使用权拍卖。
一般是指“四荒”(荒山、荒沟、荒滩、荒地)使用权拍卖,由乡村出面组织,拍卖所得基本上归乡村所有,使用权拍卖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租赁行为。
6、土地信用合作。
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信用社,对集体荒地和其他资产进行评估,经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组建法人实体,为农民或其他法人代存、代租和托管土地。
7、土地股份合作。
农户将自己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作为资本投入或折价入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合作社或其他企业实行股份合作经营,并按章程规定取得股份收益。
土地流转六种方式的优缺点
土地流转——六种模式优缺点如何聚土地,有三个步骤,选模式、抓关键、抓运营。
选模式就是你一定要选一个100%挣钱且省心的模式,选好了模式之后你就要抓关键,就要开始着手去做了,这时候你一定要抓关键,抓住关键环节,你才能减少土地拿到手的成本,抓住关键人你才能减少纠纷。
等土地拿到手之后,你就要抓运营,高效的管理办法及省心的运营模式都是盈利的关键。
1、选模式在你动手之前,一定要去选土地运营模式,目前土地运营模式有六种。
按照模式采取人数的多少,第一种:土地承包的模式。
第二种土地信托,也叫土地银行模式。
第三种:土地服务性托管模式。
第四种是土地收益性托管。
第五种是土地半托管。
第六种模式是:农民带着土地入股。
第一种:土地承包。
在做的这种模式应该不陌生了,很多人也是因为流转了300亩地或200亩地来我们平台上找项目的,我就介绍一下这种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能完全控制土地,发展什么种植项目自己可以说了算,土地可以集约化、规模化种植。
缺点:前期资金占用量大,雇佣人工,运营成本大(人难管),土地全部集中在你手里头,风险大。
第二种是:土地中介,也叫土地银行。
这种模式是不想种地的农民把土地都给你合作社,你合作社把土地再转租给想租地的农民、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挣其中的差价。
优点:自己不承担种植风险转,租给想承包土地的人。
缺点:如何合作社将土地转租不出去,就要合作社去运营这些土地合作社的运营成本就增大。
第三种是土地服务性全托管。
土地托儿所形式,土地服务型全托是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合作社收取服务费,在合同里注明各项附属条件,并向农户保证达到定额的产量。
优点:先收费,后服务,合作社的利益有保障,不承担自然灾害风险。
缺点:农民接受起来慢,而你合作社挣的是只是服务的钱。
就是农民出一定的费用把自己的地托付合作社种植管理(收割单算),而收的粮食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
第四种是:土地收益型全托,农民将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权管理。
土地流转模式介绍
土地流转模式介绍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在特定条件下由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行为。
土地流转模式是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农业经营主体等各方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的模式。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地流转模式。
1.租赁流转模式:租赁流转是指土地所有权人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以租赁方式转让给其他农业经营主体或个人。
租赁流转模式适用于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分散、规模较小的农户,他们可以通过租赁土地扩大规模、拓宽经营领域。
2.共同经营模式:共同经营模式是指多个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合作经营一块土地。
在这种模式下,各方可以共同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共享收益和风险。
共同经营模式适用于农户规模小、个体经营的情况下,通过多方合作达到规模经营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3.公司农场模式:公司农场模式是指由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投资建设的大规模农场。
在这种模式下,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由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在经营规模上可以实现大规模、标准化、专业化。
公司农场模式适用于农户规模小、经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参与公司农场的经营,将土地的流转收益最大化。
4.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模式是指农民通过组织成立农业合作社,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集中起来,统一进行经营管理。
合作社模式适用于土地资源分散、规模较小的农户,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实现土地集中经营、规模化经营。
5.股份合作模式:股份合作模式是指通过农户组织成立农业合作社,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转变为股份,并按照股份的比例享受收益。
股份合作模式适用于农户规模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农民参与股份合作社的经营,实现土地流转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6.合作制种模式:合作制种模式是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土地使用方签订合作种植协议,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承包土地,提供技术和劳动力,土地使用方提供土地和资金。
在这种模式下,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实现土地的流转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土地资源、经营主体规模和能力、市场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
土地流转的方式有哪些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的方式有哪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五种形式有哪些一、土地流转的五种形式有哪些?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类型为土地互换、出租、转包、借用、转让等方式。
流转土地要坚持农户自愿的原则,并经过乡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签订流转合同。
1、转包转包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租赁。
转包人对土地经营权的产权不变。
受转包人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权,获取承包土地的收益,并向转包人支付转包费,转包无需发包方许可,但转包合同需向发包方备案。
2、出租出租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
3、借用借用是出借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借给他人使用。
借用是一种无偿合同,借用人无需向出借人支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费。
4、互换互换是农民为了耕作方便或出于其他考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人行使,自己行使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人处换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方不能与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
5、转让转让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拥有的未到期的土地经营权,经发包方许可后,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一种行为,并与发包方变更原土地承包合同。
入股是农户在自愿联合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的形式组织在一起,从事农业生产,收益按股分红,是一种具有合作性质的流转形式,而不是入股组成公司从事经营。
二、农村土地流转流程:(一)提出申请。
(二)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并登记。
(三)流转双方信息的发布。
(四)流转双方组织洽谈。
(五)流转双方签订合同。
(六)全面审核通过后发证。
(七)资料归档。
(八)跟踪土地流转后的情况。
农村土地的流转,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国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也是为了土地不撂荒,让土地得到更好的综合利用。
然而,区分于不同的流转方式,实际需要当事人注意的地方也有所不同。
另外,将农村土地流转之后,当事人约定的流转期限是不能超过该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分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模式,探讨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和交易,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这一模式的出现,旨在解决农村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和农民收入的不稳定问题。
二、流转模式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 农民直接流转这种模式是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农业企业。
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希望退出农业生产的农民,通过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其他人,可以获得一笔经济收入。
2. 合作社流转合作社流转是指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农民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和经营。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企业。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
三、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流转模式,农村土地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农民可以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化的经营者,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2. 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可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3.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4.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5. 促进农村就业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就业机会的增加,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减轻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
土地流转六大模式及案例分析--土地入股
土地流转六大模式及案例分析-- 土地入股土地入股:是指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将土地资源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份,以股份入股形式与他人共同生产,按股分红。
文:赵财神(转载无需联系管理员,保留词条即可)《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可以联合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
该条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入股应在承包户之间进行,不包括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份,投入到从事农业生产工产的工商企业或者公司,也不包括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作为投资成立农业经营公司。
第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入,是农户以入股形式组织在一起,从事农业合作生产,收益按照股份分配,而不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作为赚取经营回报的投资。
土地入股模式。
入股模式被看成合作社最高级形式,农民用土地作股加入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合作社未来的主要运营模式。
优点是:合作社和农民共担风险,不占用大量资金。
此方式以上海奉贤模式较为典型: 上海奉贤的做法是:一是规定入股农户的最低收益保障数额,每亩土地的最低收益为400 元,每亩土地的最低分红为200 元; 二是规定合作社的利润分配顺序及方式。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 年底,奉贤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经达到350 家,带动参与农户数额为6.5 万,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各类农产品总额大约22 亿元,比上年增7.3%,利润1.12 亿元,而由合作社统一购销金额达16.8 亿元,约占总额的76%,同比增长8.4%。
上海奉贤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典型的三大特征:一是合作社的产业类型齐全,除传统的粮食、蔬菜、水果、花卉外,农家乐和营销类合作社发展迅速,达到29 家,占总数的8%; 二是合作社组织形式多元化,采取“合作社+ 基地+ 农户”和“合作社+ 农户”、“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形式,其中前两种占了总数的80%; 三是合作社运行质量逐年稳固提高,运行情况良好和较好的合作社有200 多家,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社务公开。
土地流转PPT(经典实用)
保定大激店农村土地流转一定要了解哪些问题?
1、农民利益问题一是不能违背农民的意愿强迫流转,流转的条件、方式、价格等应由 农户自主决定;二是土地流转后农户的既得利益要不低于或高于土地流转前,否则流转 将很难实行。2、流转年限问题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签订的时间不宜过长, 到期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续签。3、流转土地的用途问题必须严格遵守《农村土地 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得以调整产业结构、发 展农村经济等理由擅自改变原有耕地的农业用途。保定大激店4、流转合同签订问题流 转合同必须使用政府统一制订的合同文本。签定合同时应当由承包方或其书面委托的代 理人签定;流转合同中要注明流转土地的边界、座落、面积、质量等级和流转土地的用 途等内容。
农民对农村土地流转有哪些困惑?
1、如今村里的许多土地都流转出去了,到底土地流转“转”的是什么?答: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农村土地承包期内,承包方以转让、转包、互换等方式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转移给转 移给其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的经济现象。简单讲就是土地的租出或租入。保定大激店耕读民 宿2、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流转?农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答: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性工作,只 有使一部分农民土地通过流转向另一部分农民集中,农业才会形成集约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土地 流转,就没有现代农业。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的土地可以变成 资本,无力耕种或离开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获得补偿,直接增加收入。第二,提高 土地利用率解决“有田无人种”的土地抛荒问题,整合闲置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农民对农村土地流转有哪些困惑?
第三,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 上分离出来,从事其他行业,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力就业又 推进城镇化进城。第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吸引更 多元主体的资本进入农村,按照市场需求合理进行产业布 局,同时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 件。
土地流转的五种形式
土地流转的五种形式第一篇:土地流转的五种形式流转形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根据流转双方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转包。
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接包方按转包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承包方将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
(二)出租。
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承租方按出租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
(三)互换。
互换是指在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四)转让。
转让是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承包方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转让后原土地承包关系自行终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灭失。
(五)入股。
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除以上几种形式以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流转方式进行流转,但不论采取任何流转方式,都要在流转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依规的进入流转程序。
第二篇:土地流转形式流转形式转包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流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
承包方将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
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创新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有哪些
创新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有哪些引言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由土地使用权单位向外部单位或个人转让或租赁的过程。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创新土地流转经营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创新的土地流转经营模式,以期为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1. 转包托管模式转包托管模式是指农户以农村土地资源为基础,将其土地承包托管给专业农业经营者或农业合作社,由其进行统一经营和管理。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和集中管理,农户可以将精力放在其他经济活动上。
同时,专业农业经营者或农业合作社可以享受规模经营带来的效益,并提供更专业、高效的农业服务。
2. 合作社联合模式合作社联合模式是指农业合作社之间进行联合,共同进行土地流转经营。
这种模式通过共享资源、互助合作,将小规模的农业合作社转变为更具竞争力的大规模农业合作社。
通过联合经营,合作社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此外,合作社联合模式还可以通过集体经营的方式,减少农民的劳动成本和经营风险。
3. 农民合作社股份制模式农民合作社股份制模式是指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农民合作社按照股份投资的方式进行组织和管理。
通过引入股权激励机制,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股份制模式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参与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强的支持。
4. 农业龙头企业模式农业龙头企业模式是指大型农业企业作为主体,通过与农民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土地流转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农业企业通常具备更先进的农业技术、更高效的管理经验和更强的市场渠道,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稳定的收入。
同时,农业企业也能够通过规模扩大和产品品牌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5.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是指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给专业农业经营者或农业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的方向和方式。
土地流转基础知识点总结
土地流转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土地流转的类型1. 土地承包流转:即土地承包权或经营权的转让、租赁等方式进行的流转。
农民可以将自己的承包地流转给其他农户或经营主体来进行合作经营。
此种流转方式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土地入股流转:即农户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中,共同经营土地,共享经济收益。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升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同时也可以为农户提供稳定的土地经营收益。
3. 土地流转的产业化经营:即通过土地流转,将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等环节相结合,构建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律法规1. 《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鼓励农户流转土地、支持承包地入股,并对农民合法权益进行保障等。
2. 《农村土地承包法》:这是我国土地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地承包、流转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农民的承包权和流转权,保障了农民的权益。
3. 地方性农地流转政策:各个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包括土地流转的手续、程序、税费等,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三、土地流转的步骤和程序1. 流转协商:双方在进行土地流转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协商,明确土地流转的流转方式、流转期限、流转价格、流转权利义务等条款,达成共识。
2. 流转公告:按照当地流转政策规定,双方需要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公告或登记,以便监管部门进行备案管理。
3. 流转合同签订:双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4. 流转备案:根据相关规定,双方需要将土地流转行为进行备案,向当地农村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登记,以备日后监管和纠纷处理等。
农用地流转几种模式
农用地流转几种模式1.地租转让模式:该模式是指土地所有权仍归农户所有,但农户将土地自愿租赁给他人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租赁双方约定租金和时间,在一定期限内,承租人可以使用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经营活动,并向土地所有权人支付租金。
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土地所有权人获取土地租金收入,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土地股份合作模式:该模式是指农户将土地股份以股份的形式转让给农业经营主体,由农业经营主体负责土地的管理和经营。
农户成为农业经营主体的股东,共享经营所得。
这种模式能够动员和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
同时,农户作为土地所有权人,也能够分享土地租金收入。
3.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发组成的经济组织,通过资本出资、劳动或土地入股的方式将自己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与合作社资本进行有效整合,共同开展农田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
农户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以集约化方式开展农业生产。
这种模式能够提供农民群体共同经营的机会,促进农业生产合作与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4.土地托管模式:该模式是指农户将自己的农用地托管给农业经营主体或农业企业,由其负责土地管理和经营。
农户与农业经营主体签订土地托管协议,约定土地的托管期限、托管费用和管理要求等。
农户获得一定的托管费用,同时也免去了土地管理和经营的压力。
农业经营主体则获得了土地资源,能够进行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并为农户提供就业机会。
每一种农用地流转模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通过农用地流转,不仅能够有效调整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用地流转过程中,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对流转过程的监管和保护,确保农户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农民培训和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农业经营能力和意识,使农用地流转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成功案例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成功案例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成功案例有哪些呢?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和成功案例"1、农村土地流转方式(1)代耕、代种:临时把承包地交由别人代耕代种,原承包合同关系不变,时间、条件一般由双方口头约定。
(2)转包、转让:此种方式流转土地的主体一方是农户或农民集体组织(3)出租、反租倒包:出租是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转让。
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组组织先从农户或集体组织那里租赁土地,然后进行转租并从中谋利。
(4)互换:自愿调整地块,使承包地连片集中。
2、农村土地流转案例第一种模式:土地股份合作社代表:崇州市怡顺土地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社年终经营纯收入按9:1比例按股分红,即:收入的90%用于土地入股分红,收入的10%作为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
第二种模式:土地股份公司代表:邛崃市汤营农业有限公司公司对入股土地不再实行保底,每年经营利润一半留作公司再生产资金,另一半按股分红。
邛崃市兴农投资公司分红收入留存汤营村集体,待汤营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以后,原价回购邛崃市兴农公司的股权。
第三种模式:土地银行代表:彭州市磁峰镇皇城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经存入土地银行即产生稳定的利息收入,土地银行所获利润的50%根据农民存入面积进行二次分红。
第四种模式:业主租赁经营代表:成都(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市龙泉惠民草莓合作社合作社组织社员开展劳动、技术、资金、营销等合作,按照入社股份进行分红。
第五种模式:大园区+小业主代表:新津柳江蔬菜产业示范园园区以合作社为纽带,采用统分结合方式,把各自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蔬菜生产的集中集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的五大模式
土地流转的五大模式模式一:土地互换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30年前,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分到了土地。
但由于土地肥瘦不一,大块的土地被分割成条条块块。
划分土地时留下的种种弊病,严重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如何让土地集中连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互换,这种最为原始的交易方式,走入了农民的视野。
新疆沙湾县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1万多亩土地,分地时被分割成近1300块,同一户家庭的土地分散在好几个地方,耕地、浇水、管理很不方便。
村支书赵金财上任伊始,听说毗邻的兵团团场的棉花产量都在400公斤以上,就领着村干部去取经:人家高产的奥妙就在于——土地集中连片、全部采用滴水灌溉,耕种管理非常方便。
2005年初,下八户村在征求多数村民意见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全村进行大规模土地互换。
七零八落的上千块土地,一下改造成一块块大条田。
农民也在土地互换中得到了实惠。
如今全部土地实现滴水灌溉,1/3的农民外出务工。
去年,下八户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
模式二:出租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
其中,有大户承租型、公司租赁型、反租倒包型等。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街道办事处三河村村民张泽富于2003年创办了雄风果业有限公司,以田地700斤稻谷/亩、土地500斤稻谷/亩共租用本村农民的720亩土地,新建优质晚熟柑橘园,所产柑橘由恒河果业公司负责收购。
截至目前,他共投入450万元,预计在2010年做到当年收支平衡,2015年收回全部投资。
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解决撂荒地100余亩,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外出务工农民在获得劳务收入的同时,又获得土地租金收入,而且土地租金收入比农民种植水稻的纯收入要高;另一方面果园建设初期能解决40人左右常年务工,盛产后能解决150人务工,年均工资5000元左右,就地转移了部分难以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土地流转的六种模式
土地流转的六种模式第一篇:土地流转的六种模式土地流转的六种模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
对于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典型的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模式一:农村土地互换农村土地互换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承包土地的承包方为了便于耕种或者规模种植的需要,交换自己的承包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也进行相应的交换。
最具代表性的为重庆江津模式。
重庆江津模式是农村建设用地互换的典型代表。
为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自2007年9月到2008年8月,江津区在重庆市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试点。
该试点的鲜明特点是由市场主导实施和指标跨区流转。
2007年9月颁发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管理工作试行意见》是指导试点的纲领性文件,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范围包括农民宅基地、废弃的工矿企业用地、公路等。
农村土地交易所是重庆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而向国务院申请的重要政策之一,其主要交易品种是农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村落公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整理并严格验收,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
江津模式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是提供经费支持,政府复垦土地的成本,包括劳动力、安置补偿、新居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等,每亩花费4-5万元;其次是政府主导了指标流转、定价及收益分配。
有利于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有效缓解了城镇发展用地的供求矛盾,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改善了农户的生产发展环境。
模式二:农村土地出租农村土地出租是指农户签订租赁合同,将其所承包的全部或部分农村土地租赁给农业生产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土地出租不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原来承包土地的农户继续按照原有的土地承包合同履行其义务,享受其权利。
新参与的土地租赁方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对土地承包方履行按期支付租金并不得改变农村土地用途的义务。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成功案例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成功案例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转让、出租或合作经营给其他农户、农村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使用的行为。
它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一种延伸,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和几个成功案例。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1.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农村企业,接收一定的租金或承包费用。
2.土地流转合作社: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到流转合作社,和其他农民一起经营土地并分享经济收益。
3.农村土地流转经纪人:经纪人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充当中介角色,帮助农民找到租赁或合作伙伴,从中获得佣金。
4.清单式流转:农民通过公开招租的方式,将自己的土地租出,由出租者选择合适的承租方。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案例1.广东揭阳市揭东区沓边村沓边村位于广东揭阳市揭东区,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村庄。
为了发展村里的特色种植业,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村委会引进了土地流转的方式。
首先,村委会与重点种植企业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将土地承包给企业。
然后,村里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多数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并与合作社合作经营土地。
通过土地流转,沓边村的特色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陕西汉中市南郑区广坝镇3.江苏徐州市沛县沛县是江苏徐州市的一个农业县,拥有大量的农田资源。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沛县政府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他们成立了流转服务中心,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和接洽服务,并为流转双方提供政策支持和补贴。
政府还鼓励农民成立农村合作社,共同经营流转土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这些措施,沛县成功实现了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总结: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通过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以上几个成功案例证明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合理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
农用地流转的几种方式及内容
农用地流转的几种方式及内容
农用地流转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户将承包的农用地以一定期限转给他人使用,并向对方支付租金。
农用地流转的几种方式及内容如下:
1. 出租:农户将承包的农用地以一定期限出租给他人使用,收取租金。
2. 转包: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
3. 互换:承包方之间为各自需要或者方便耕种管理,通过自愿平等协商,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4. 入股:农户将承包田入股给大户集中经营,例如发展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5. 抵押:农用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获取贷款资金。
农用地流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同时,流转合同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流转期限、用途、租金支付方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流转模式介绍(大全)
编者语:农村改革和城镇化建设将创造无数商机,自去年开始,农业相关投资已经成为热点投资领域。
值得大家花些时间去研究,看清趋势,抓住机遇,寻求新的职业突破。
1、概念、定义、研究对象
农村集体土地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农业用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其它农村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农村未开发利用土地。
农民集体所有制是指土地所有权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
我国《宪法》第 10 条规定:我国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分别属于乡、村和村内两个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三种形式的农民集体所有,并由法律规定的组织经营、管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综合整治、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试点是农村制度改革系统中的一部分。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我国土地所有权不能流转,农村土地流转实质上是指土地利用权利的流转,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乡镇建设用地使用权三类用益物权的流转。
2、基本流转模式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集体建
设用地使用者通过转包、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多种方式,将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有偿交付给其他经济主体使用的行为。
我国目前在实践中探索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主要有以土地承包
经营权合作经营为特征的土地合作经营土地流转模式、宅基地换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模式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流转模式三种。
本文集中研究宅基地换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模式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流转模式。
3、宅基地流转模式
宅基地置换是中国农村土地第三次改革,通过农村地区土地制度的改革,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与现行的
制度之间的矛盾,解决农村生产经营规模小、土地产出率低、大量农村住房闲臵、宅基地浪费严重等问题;
再根据“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相挂钩”的原则,拓展城市建设空间,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保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通过承包地流转和宅基地整理复垦,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民集中安臵,解决农村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率。
(1)按主导方式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农民主导
宅基地臵换的方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征地方式;市场主导、出租方式;农民主导、农业产业化方式。
(2)按臵换对象分:货币、异地房产、异地宅基地
宅基地的置换方法可以根据各地的情况以及臵换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分为以下三种:货币臵换、异地房产臵换、异地宅基地臵换。
(3)实践中的地方典型模式
我国宅基地流转处于试点探索阶段,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多层次性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流转模式。
主要案例有:天津、成都温江和浙江嘉兴、重庆九龙坡等地区。
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流转模式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一些地区在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实施农村农业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一体化的流转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据2008年6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目前,主要在山东、重庆等地展开。
(1)山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流转模式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就是在保证耕地保护红线不被突破的前提下,减少农民用地,增加城市开发用地。
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农村宅基地实行的是无偿无限期使用制度,容易造成农村建房只增不减、农民建新不拆旧的现象,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文件规定“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当地政府可给予奖励或补助”,政府通过制定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奖励或补助办法,设立专项奖励或补助资金,用于农民自愿退出闲置宅基地的奖励或补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决的是城市发展用地不足和耕地减少的矛盾,对农村大量闲臵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先整理复垦、后建新使用。
山东潍坊、枣庄、青岛等地进行了试点,该模式坚持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度,将原有的乡村管理归于社区化管理,即将原来农村散居的居住模式改变为集中居住的社区化模式,在村民自愿的原则下,将自己居住的宅基地转让出来,政府统一组织开垦、整理,除留作社区建设用地,剩余部分通过臵换其它农村建设用地换取收益。
政府将
复垦土地流转所获得收益,通过政府财政给予宅基地流转农民一定份额的安臵补贴。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优点:推动了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解决了城镇建设用地不足,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但这种模式没有解决农民深层次的生存就业问题,社区化管理将劳作在土地上的农民转成劳作在土地上的“城镇居民”。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缺点:但在一些农业用地碎化、交通不便,不适用大规模机械耕作的地区行不通。
(2)重庆的“地票制”土地交易模式
重庆的地票制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新探索,“地票”是包括农村宅基地极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可用于建设的用地指标,是一种权利的凭证。
重庆探索的“地票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超越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关于城乡行政分立影响土地价格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城乡土地市场的分割状态,它将远郊区农村土地统一纳入到“挂钩”试验的范畴中。
“地票”将不同区域的挂钩指标打包进行拍卖,然后按照面积分配拍卖收益。
“地票”价格的高低与项目区无关,与级地租无关,仅与拍卖价格有关,实现指标价格的统一化。
“地票制”将土地的交易转化为票据化交易的模式。
把挂钩指标票据化,改变了土地从空间上不可转移的实物形态,使固化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可流动的资产。
“地票制”实行“先造地后用地”的操作模式,要求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验收合格后,通过“地票”在交易所进行拍卖。
“地票制”将土地的交易转化为票据化交易的模式。
把挂钩指标票据化,改变了土地从空间上不可转移的实物形态,使固化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可流动的资产。
“地票制”实行“先造地后用地”的操作模式,要求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复垦,验收合格后,通过“地票”在交易所进行拍卖。
“地票制”的交易模式优点:
(1)大大提高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价值,保护了农村集体在建设用地流转的收益,为农民进入城镇生活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2)突破了城乡土地市场的隔离,提高了农村土地的价值,提高了农民进入城镇生活和发展的能力,成为妥善解决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3)利用市场化机制,优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
实现了耕地连片、居民点集中,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