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word学案

2020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word学案
2020秋北师大版历史七上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word学案

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

【课标解读】

学习要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造字特征;都江堰工程。

学习提示:知道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识梳理】

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国最早文字)。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大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出现、推行新的字体---隶书(小篆和隶书多书写在竹木简和丝帛上)

2、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构成:“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

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

人民智慧的结晶。

【试题演练】

◆(2016年德州卷)小明对右图所示的工程和农

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016年福州卷) 图1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

的作用,该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通惠河

◆(2016·湖北黄石)3.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2016·海南省)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B.鱼纹彩陶盆C.甲骨文D.冰裂纹瓷器

◆(2016·福建莆田)2.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A.陶器B.瓷器

C.青铜器

D.铁器

◆(2016·福建厦门)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1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016·福建泉州丰泽区)2.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

利工程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白渠

◆(2016·江苏无锡)2.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

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右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B.水运

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

◆(2016·福建厦门)2.图2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016·辽宁沈阳)1.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

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

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右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B.商朝

C.秦朝D.晋朝

◆(2016·江苏苏州)4.碑文是指在竖石上专为刻碑而作的文字,右图示东汉

《张迁碑》碑文拓片(部分)。观察拓片文字,由此推断出该书法艺术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016·山东青岛)9.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

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

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B.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C.楷书隶书小篆行书D.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2016·山东东营)5.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②小篆③金文④隶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2016·四川成都)1.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

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

第8课早期中华文化

【课标解读】

学习要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造字特征;都江堰工程。

学习提示:知道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识梳理】

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国最早文字)。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大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出现、推行新的字体---隶书(小篆和隶书多书写在竹木简和丝帛上)

2、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四川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构成:“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

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

人民智慧的结晶。

【试题演练】

◆(2016年德州卷)小明对右图所示的工程和农

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发明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耕种工具

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016年福州卷) 图1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

的作用,该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通惠河

◆(2016·湖北黄石)3.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毛公鼎

◆(2016·海南省)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B.鱼纹彩陶盆C.甲骨文D.冰裂纹瓷器

◆(2016·福建莆田)2.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A.陶器B.瓷器

C.青铜器

D.铁器

◆(2016·福建厦门)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1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016·福建泉州丰泽区)2.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

利工程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白渠

◆(2016·江苏无锡)2.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

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右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B.水运

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

◆(2016·福建厦门)2.图2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016·辽宁沈阳)1.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

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

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右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B.商朝

C.秦朝D.晋朝

◆(2016·江苏苏州)4.碑文是指在竖石上专为刻碑而作的文字,右图示东汉

《张迁碑》碑文拓片(部分)。观察拓片文字,由此推断出该书法艺术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016·山东青岛)9.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

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

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B.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C.楷书隶书小篆行书D.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2016·山东东营)5.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②小篆③金文④隶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2016·四川成都)1.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1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A.公元前3世纪前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