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stic模型和ROC曲线_省略_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预测分析_董海燕
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
一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利奈唑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1],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A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2]。
利奈唑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可逆性的骨髓抑制,包括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其中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3.8%~60.5%[3]。
本文通过追踪一例高度怀疑利奈唑胺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住院患者,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利奈唑胺之间有无关联性,加强对利奈唑胺致不良反应的用药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女,84岁,以间断咳嗽、痰多10天,加重伴呼吸困难8天为代主诉入院现病史:10天前可疑受凉后出现咳嗽,伴咳痰,为黄白色黏痰,粘稠不易咳出,伴乏力、懒言,无发热、咯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意识较前无明显变化(痴呆状),家属给予吸氧治疗,症状较前未见明显好转;8天前出现气促、呼吸费力,伴意识障碍,表现为呼之不应,余症状同前,为求进一步治疗急呼120,院前指尖血氧饱和度为80%,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并呼吸机辅助通气后血氧饱和度升至96%,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以“呼吸衰竭”收入EICU。
入EICU后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
患者肺泡灌洗液回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予以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后出现拔管困难2天前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
入科后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美罗培南、利奈唑胺抗感染、化痰平喘、抗凝抗聚、营养支持等治疗。
既往史:“高血压病、冠心病”病10年余,口服“氯吡格雷片75mg qd、倍他乐克47.5mg q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qn 口服”治疗;“2型糖尿病”10余年,近期进食差,未使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监测餐后血糖8mmol/l左右个人史,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查体:T:37.0℃,P:99次/分,BP:132/56mmHg,R:15次/分,SpO2:98%(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2021.11.21血常规+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3% 偏高, C反应蛋白37.69 mg/l;PCT:1.3ng/ml。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摘要】利奈唑胺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但其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风险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分析方法包括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利奈唑胺使用与血小板减少存在显著相关性,亚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结果。
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因素分析揭示了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启示在于对利奈唑胺使用时应谨慎监测患者的血小板水平。
研究局限性主要包括样本量不足和研究设计的差异性。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以及寻找更安全的替代药物。
这一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促进药物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Meta分析、风险因素、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启示、局限性、未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利奈唑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精神疾病。
一些研究表明,利奈唑胺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增加患者出现出血的风险。
了解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医生在使用这种药物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将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通过对大量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潜在风险因素,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患者的治疗方案。
中的内容。
1.2 研究目的该Meta分析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利奈唑胺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但其致血小板减少的风险仍然存在争议。
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确定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真正危险因素,并找出可能的预防措施。
这将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评估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时的风险,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们将结合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地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陈超;郭代红;曹秀堂;蔡云;王芝林;徐元杰;朱曼;马亮;赵鹏芝【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年(卷),期】2012(009)002【摘要】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以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间使用利奈唑胺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生理情况、用药情况并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定义血小板减少症为低于正常值下限(即血小板计数<100×109/L),并根据排除标准控制混杂因素,对纳入病例使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观察指标进行逐步逻辑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预测发生特征.结果获得用药病例345例,按入排标准纳入有效病例208例,其中男性129(62.02%)例,女性79( 37.98%)例,平均年龄为62.67±18.66(16~ 98)a,用药时间平均为9.68±6.07(3~39)天.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59例(28.37%),发生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或基础值的25%的有106例(50.96%),其中有20人(9.62%)发生了Ⅲ度和Ⅳ度血小板下降,需要输血或输注血小板.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肌酐清除率、基础血小板值、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逐步逻辑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础血小板值和年龄与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相关.绘制血ROC曲线Youden指数最大时(0.3855),曲线下面积为0.739时,对应切点的敏感度为62.71%,特异度为75.84%.结论基础血小板值、年龄是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基础血小板值≤204×109/L、年龄≥82岁的患者,容易发生明显血小板减少症甚至出血风险,应加强血常规监测频率.低肌酐清除率、低血清白蛋白水平也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呈浓度依赖性,并与免疫机制相关.此外,可尝试使用ROC曲线筛选预测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风险特征,并在易感人群中调整合适剂量以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ObJGCtiv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linezolid therapy and to clarify the reasons and incidence of this adverse reaction. Methods This was a rest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nezolid by the oral or parenteral route,between January 2011 and May 2011.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obtained from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Thrombocytopenia was defined as a final platelet count of <100Xl09/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linezolid therapy were identified via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and to predict clinical feature via ROC curves. Results In total, 208 patients(129 men and 79 women;mean[SD]age, 62.67[18.66]years[range, 16-98 year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 mean duration of linezolid therapy was 9.68[6.07]days,with a range of 3 to 39 days.Thrombocytopenia occurred in 59 patients(28.37%), defined as a decrease in platelet count of >25% from the baseline occurred in 106 patients(50.96%). Among the patients, 20 patients(9.62%) developed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requiring platelet transfusion. In univariate analysis, age, lowered creatinine clearance,serum albumin , low baseline platelet count, total bilirubin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linezolid therapy; however,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only age .baseline platelet count we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linezolid therapy. Draw ROCcurves maximum, the curve Youden index for 0.739, corresponding area under the sensitivity degrees for 62.71%, specific degrees for 75.84%. Conclusion Baseline platelet count =S204xl09/L, age^82 year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linezolid therapy and the incidence may increase. Several factors may influence the occurrence of linezolid-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Further studys are necessary to determine which at -risk patients are candidates for concentation adjustment of linezolid. Furthermore,we can calculate the area under ROC curves to predict these cut off values for risk factors.【总页数】6页(P71-76)【作者】陈超;郭代红;曹秀堂;蔡云;王芝林;徐元杰;朱曼;马亮;赵鹏芝【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统计科,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03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R181.3【相关文献】1.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宋艳2.老年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分析 [J], 马劲夫;刘勇谋;张江涛;马瑞;周银苹3.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分析 [J], 梁军4.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分析 [J], 梁军;5.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J], 王全军;赵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1例及文献复习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1例及文献复习
陈铂;何巍;邵睿;赵小珍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4(17)11
【摘要】利奈唑胺是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因其耐受性良好,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多重耐药的肺炎链球菌都有强大的抗菌活性,越来越被临床广泛使用^([1])。
随着其使用的增多,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报道也随之增多,包括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视神经病变、乳酸酸中毒及黑毛舌等。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血小板减少症([2])。
文章对1例重症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治疗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进行用药记录与监护,分析其原因与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64-167)
【作者】陈铂;何巍;邵睿;赵小珍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学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药学;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浙江省安吉县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及全血细胞减少1例报道及50例文献复习
2.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
3.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致重度贫血3例分析并文
献复习4.利奈唑胺治疗耐药肺结核致重度贫血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5.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致白细胞减少1例并文献复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奈唑胺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
Risk factors of thrombocytopenia induced by linezolid in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LIU Xiaohui1,ZHANG Zanling2,Yuan Xuefeng1,TANG Yuling1,HE Gefei1,ZHANG Shunzhi1,LI Yanfei1 Author Affiliations:1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Hospital of Changsha,Changsha,Hunan 410005,
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y,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 4100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treated with li⁃ nezolid.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llect data from all hospitalized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se⁃ 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treated with linezolid in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angsha from January 1,2016 to December 31,2017.
410008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96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年1月20日第19卷第1期Chin J Infect Chemother,January2019.Vol.19,No.1・综述•利奈卩坐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窦林杰,韩欣妍,董海燕关键词:利奈哇胺;血小板减少症;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558.2;R9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708(2019)01-0096-05DOI:10.16718/j.1009-7708.2019.01.019Research progress of linezolid-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OU Linjie,HAN Xinyan,DONG Haiyan.{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 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利奈哇胺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噁醴烷酮类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临床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都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是治疗常见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替换药物及最后防线⑷。
利奈哩胺通过与细菌50S亚基上核糖体RNA的23S位点结合,阻碍fMet-RNA与核糖体连接,从而抑制70S复合物的形成,最终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⑷。
利奈醴胺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不易与其他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在体外也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由于其作用机制独特、耐受性良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随着利奈哇胺在临床应用的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特别是其使用过程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利奈哩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文献中,其发生的判定标准多以用药前血小板计数正常(> iooxio9/l)而用药后血小板计数<iooxio9/l,或用药前血小板计数viooxio T l而用药后血小板计数低于用药前血小板基线值的75%作为血小板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NO.2016SF-167)a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西安710061o第一作者简介:窦林杰(1993-),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和药剂学研究。
老年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分析
老年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分析马劲夫;刘勇谋;张江涛;马瑞;周银苹【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在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感染期间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使用利奈唑胺(43例)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统计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恢复时间等指标,并分析其对治疗的影响.结果: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0.9%,发生在用药后(9.33 ±3.28)d,血小板水平较用药前下降了(58.8±15.7)%;停用利奈唑胺后(6.44±6.39)d血小板开始上升,(8.83±2.32)d后恢复至用药前水平.结论:利奈唑胺诱导老年人血小板减少为较为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停药后血小板可自行恢复到用药前水平.【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4(014)001【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利奈唑胺;医院获得性感染;血小板减少症;老年人【作者】马劲夫;刘勇谋;张江涛;马瑞;周银苹【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100017;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100017;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100017;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100017;解放军第305医院,北京10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阳性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即(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MRSA)是引起全球性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近50 年来,万古霉素一直是治疗MRSA 所致的严重感染的经典药物,但对万古霉素疗效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其肾毒性、耳毒性的顾虑,限制了该药在临床上的应用。
利奈唑胺是新一代全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与其他抗革兰阳性菌无交叉耐药,它对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疗效与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作用相仿。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发布时间:2022-07-27T02:35:20.48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7期作者:韦丹[导读]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韦丹(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药学部;广西南宁530021)关键词:利奈唑胺; TP;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利奈唑胺是首个获批的全合成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临床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都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是治疗常见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替换药物及最后防线[1]。
2007年利奈唑胺被引进我国以来,已被临床广泛地用于革兰阳性菌重症感染的治疗中。
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TP)的发生率高达17%-42%[2],因此,利奈唑胺引起的TP越来越受到关注。
临床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往往对其诱导的TP发生风险预测不足,导致患者发生出血危险以及由于被迫停药带来的治疗风险。
为此,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就利奈唑胺致TP的危险因素及防范策略进行综述,为降低利奈唑胺所产生的TP风险提供参考。
1 利奈唑胺致TP危险因素1.1血小板基线目前,国内外多认为使用利奈唑胺产生TP与患者的血小板基线值有关。
蔡妙甜[3]等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利奈唑胺相关TP的危险因素,发现患者基线PLT计数≤100×109/L与利奈唑胺相关T P的发生有关,为利奈唑胺相关TP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李佳等[4]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小板基线值<200×109/L是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后并发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
沈赟等[2]通过ROC曲线的绘制,得到基线血小板的临界值为236.5×109/L,即老年患者在予利奈唑胺治疗前血小板值低于临界值,则其发生TP的风险增加,研究表明低血小板基线患者较高血小板基线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约5倍。
重症患者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分析
重症患者利奈唑胺所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分析穆玉;范春芳;朱铁梁;吴志恒【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12(012)001【摘要】目的了解ICU危重患者利奈唑胺治疗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利奈唑胺治疗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利奈唑胺治疗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3.8%,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组血小板基线值(PLT baseline)较未并发组低[(144.11±47.88)×109/L∶(234.96±112.82)×109/L,P =0.021],APACHEⅡ评分高[(24.67±5.15)∶(17.45±6.55),P=0.003];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利奈唑胺治疗中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OR 57.03,95%CI 2.629~1237,P=0.010),用药时间(OR 47.46,95%CI 1.814~1241,P=0.020)和APACHEⅡ评分(OR 41.53,95%CI 2.695~640.0,P=0.008).结论危重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应警惕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尤其是血小板基线值≤200×109/L,APACHEⅡ评分≥20分和用药时间≥10d的患者.【总页数】5页(P10-14)【作者】穆玉;范春芳;朱铁梁;吴志恒【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ICU,300052;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9;R378.1【相关文献】1.肝硬化患者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蔡妙甜;李侗曾;段忠辉;牟丹蕾;梁连春2.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宋艳3.利奈唑胺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刘晓慧; 张赞玲; 袁雪峰; 汤渝玲; 何鸽飞; 张顺芝; 李燕飞4.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J], 王全军;赵颖5.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J], 刘彦鑫;刘婷婷;魏歌;闫鹏;方向群;解立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0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20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自雪梅;张峻;冯朴琼;何瑾【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24(24)1【摘要】目的:采用Logistic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并预测该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标准的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联合ROC曲线预测血小板减少发生风险。
结果:120例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治疗期间,29例(占24.17%)发生血小板减少。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础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和用药时间,利用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方程变换后得到联合预测因子计算公式,联合预测因子=0.172×利奈唑胺谷浓度-0.019×基础血小板计数-0.184×白蛋白水平-0.023×肌酐清除率+0.222×用药时间,联合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0.928,95%CI=0.972~0.984,P<0.001)优于其他指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Youden 指数最大时(0.766)的切点为ROC曲线上的最佳界值(-2.63)。
结论:利奈唑胺谷浓度、基础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和用药时间是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使用利奈唑胺时,可用独立危险因素计算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血小板减少的发生风险,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页数】5页(P51-54)【作者】自雪梅;张峻;冯朴琼;何瑾【作者单位】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药剂科;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药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相关文献】1.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2.利奈唑胺致老年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3.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4.肝胆外科肿瘤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奈唑胺注射剂致血小板减少26例文献分析
利奈唑胺注射剂致血小板减少26例文献分析刘丛海;彭绍贤;孙小东;冯靖熊【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13)004【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注射液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化期刊群>和<维普医学期刊数据库>1979~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共收集利奈唑胺注射剂致血小板减少27例,除1例联合可疑致血小板降低抗菌药头孢哌酮舒巴坦外,其他26例均可排除其它可疑药物,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男21例(76.92%),女6例(23.08%%);其中年龄最大96岁,最小1岁;给药剂量除1岁患者150mg外,其余均为600mg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7~14天(60.00%),停药后恢复时间3~25天.结论掌握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特点将有助于该药的安全使用.【总页数】3页(P67-69)【作者】刘丛海;彭绍贤;孙小东;冯靖熊【作者单位】635000,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635000,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635000,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635000,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利奈唑胺致视力损害的文献分析 [J], 孙吉;张顺芝;刘晓慧;吴昭君;黄娟娟;陈恒;何鸽飞2.33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文献分析 [J], 黄丽;陆向红;罗佳3.枸杞二黄汤加味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观察[J], 李文静;王志伟;赵田华;王文晋;侯兰芬;李素欣;胡兴茂4.利奈唑胺致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J], 常苗苗;赵冠人5.静脉滴注利奈唑胺致儿童舌色素沉着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J], 高明娥;吴国丽;赵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可忽视利奈唑胺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不可忽视利奈唑胺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胡小玲;严毅【摘要】本文中1例因重症肺炎引起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发生严重血小板下降。
尽管已对血小板的指标进行了监测,但由于对该药可引发严重血小板下降的原因认识不足,仍然发生了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故对利奈唑胺在肾功不全患者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需高度警惕,当低于正常值或基础值的25%时须及时停药,以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安全性。
%In this paper, 1 cases of severe pneumonia caused by renal insufficiency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linezolid in the process of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was reported. In spite of platelet parameters were monitored, due to the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may caused by the drug, and other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for those people with renal dysfunction with the use of linezolid. Once thrombocytopenia appears, it requires a high degree of vigilance. When it is less than 25% of normal values or basic values, the patient shall stop the medicine promptl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safety.【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6(013)008【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作者】胡小玲;严毅【作者单位】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3;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利奈唑胺(linezolid)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通过与细菌50S亚基的23S核糖体RNA上的位点结合,阻止形成细菌和转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性70S始动复合物,从而发挥抗菌作用,与其他抗菌药物间不太可能产生交叉耐药性[1]。
1例利奈唑胺致MRSA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
1例利奈唑胺致MRSA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姜继锋;王丽;童凌斐【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6(013)023【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ption of the drug and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 specific condition with MRSA infection and promot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ing a case tetralogy of fallot with infectious endocarditis induced by MRSA and pulmonary infection.Results: The platelet continuously decreased during th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with the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and linezolid, which is linked with the linezolid.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fter changing the drug programs.Conclus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clinical disease,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must master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monitor the related index.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need to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judge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specific condition when they face to the possible adverse reaction.%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在特殊情况下的药物选择及不良反应监测,以提高医疗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车仙花;王晓雪;姜哲;陈文倩;张丹;李朋梅;张相林【摘要】利奈唑胺为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和皮肤感染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引起的感染.血小板减少症是利奈唑胺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很高.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为高龄、长时间用药及肾功能不全.临床应用利奈唑胺时,应重视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密切监测血常规及药物浓度.【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8(018)011【总页数】3页(P1450-1452)【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药物监测【作者】车仙花;王晓雪;姜哲;陈文倩;张丹;李朋梅;张相林【作者单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吉林延吉 133000;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吉林延吉 133000;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利奈唑胺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唑烷酮类抗菌药物,于2000年4月在美国被批准上市,2007年以来在我国广泛应用。
利奈唑胺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该药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独特,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有良好的组织和体液分布特征,给药方法便捷,使其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血小板减少症[1-2]。
已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利奈唑胺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之一[3-5]。
因此,部分学者提出,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1 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及抗菌活性利奈唑胺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50 s亚基,与细菌50 s 亚基上核糖体RNA的23 s位点结合,阻止形成70 s始动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抑菌作用,而以往的抗菌药物均未将此阶段作为抑制细菌蛋白合成的靶位。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王立刚;刘智勇;杜晓明【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评价》【年(卷),期】2018(35)6【摘要】目的:对使用利奈唑胺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探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 对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某院260例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采用t检验 (参数) 和Mann-Whitney U检验 (非参数), χ2检验逐个分析各指标的组间差异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标准回归系数 (影响程度) .检验水准α=0.05.结果:纳入研究的260例患者中, 有67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发生比例为25.77%.单因素分析年龄分组中>65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为35.40%(χ2=9.80, P=0.02) ;≥3个联合用药组中发病率较高, 为34.07%(χ2=11.02, P=0.01) .分析表明, 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小板基础值、用药天数、白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与血小板减少症有关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小板基础值、用药天数、胆红素、肌酐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ROC诊断曲线预测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738, 灵敏度68.71%, 特异度71.50%, Youden指数0.40.结论:使用利奈唑胺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应重点关注高龄(≥65岁) 、联合用药(≥3种) 、基础血小板值低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 血小板基础值、用药天数、胆红素、肌酐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Objective:Retrospective study investigati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using linezolid,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linezolid-related thrombocytopenia.Methods:Usingretrospective case study survey analysis, analysis of patients taking linezolid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7 at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nd analysis of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related thrombocytopenia in 260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nezolid.The t-test (parameter) and the Mann-Whitney U test (non-parameter) were used, and theχ2test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groups.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events and their standard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degree of influence). α=0.05. Resul ts:In this study, 67 patients developed thrombocytopenia after the use of linezolid, with an incidence of thrombocytopenia occurrence rate is 25.77%.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blood was 35.40%(χ2=9.80) in the age group over 65 years old.The incidence rate of 3 or more combined drug groups was 34.07%(χ2=11.02%). Analysis showed that laboratory indicators, platelet basis values, days of medication, albumin, creatinine, urea, uric acid and thrombocytopenia were associated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backward:wald) showed that:platelet basic value, medication days, bile duct.The area under the predictive curve of ROC diagnostic curve was 0.738, sensitivity was 68.71%, specificity was 71.50%and Youden index was 0.40.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thrombocytopenia after linezolid is high,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s that we should focus on the elderly (≥65 years old), combined therapy (≥3), and basic platelet value.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platelet basal value, medicationdays, bilirubin and creatinine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thrombocytopenia.【总页数】5页(P450-454)【作者】王立刚;刘智勇;杜晓明【作者单位】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沈阳 110036;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沈阳 11003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 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相关文献】1.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张素贞2.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宋艳3.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分析 [J], 梁军4.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危险因素分析 [J], 梁军;5.利奈唑胺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J], 王全军;赵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50 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对这50 例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项目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白蛋白、血红蛋白、用药时间、直接胆红素、血肌酐、尿素等指标上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致病菌感染的患者时,应密切关注其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对于血小板基础值低于正常范围、肾功能不全、患有血液疾病、高龄的患者,在用药前应密切监测其血常规、血生化指标,避免该药物与其他造成血液系统损伤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从而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影响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latelet -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duced by linazolamide.Methods 120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nazolamide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collected,among which 50 patients developed thrombocytopenia.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telet count,RBC count,albumin,hemoglobin,medication duration,direct bilirubin,creatinine,urea,etc.,P<0.05.Conclusion using rina thiazole amine treatment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fection patients,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ts cause the phenomenon of thrombocytopenia,platelet basis for value below the normal range,renal insufficiency,patients with blood diseases,age,before the medication should be closely monitored the blood routine,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avoid the drugs and other blood system damage for joint application of drugs,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ationali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Keywords] linazolamide;Thrombocytopenia;Occurrence;Factors affecting the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是人工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其能够选择性地结合到50S亚单位的23S核糖体核糖核酸位点,抑制细菌核糖体的翻译过程,最终防止形成含有70S核糖体亚单位的起始复合物[1]。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李智勤【摘要】1例89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双肺间质纤维化.给予利奈唑胺片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出现血小板明显下降.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详细排查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探讨可能药物与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考虑其血小板减少可能由利奈唑胺引起.给予停药及相关对症治疗,加强对血常规等指标的监护,确保用药安全.【期刊名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7)006【总页数】3页(P63-65)【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药学监护【作者】李智勤【作者单位】泰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利奈唑胺作为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均有非常良好的抗菌活性,但随着利奈唑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而利奈唑胺相关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中,血小板减少相对较为多见。
本文通过对1例高龄重症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分析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9岁,主因间断咳嗽咳痰30余年,发热15天于2016-10-31入院。
主要化验指标(10.31):WBC 10.72×109L-1,N%82.7%,RBC 2.68×1012L-1,HGB 84g · L-1,PLT 173×109L-1;PCT 0.69ng· mL-1;CRP 104mg·L-1;白蛋白24g/L;ALT 54IU/L,AST 45IU/L,尿素35.44mmol/L,肌酐258.0umol/L。
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钟玲;邵华;陈燕;胡琳璘;于锋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年(卷),期】2018(23)10
【摘要】利奈唑胺(linezolid,LZD)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耐药肺炎球菌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具有良好活性,但血小板毒性大大限制其应用。
近年来,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linezolid-induced thrombocytopenia,LIT)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LZD被发现与骨髓抑制、抑制巨核细胞释放、氧化应激及免疫破坏等机制密切相关。
此外,大量临床研究也总结出LIT的风险因素,并探索出LZD的剂量调整方法,成为LIT防治的突破口。
然而不同文献中LIT发病机制、风险因素和LZD剂量调整的差异较大,本文对此开展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LIT提供思路。
【总页数】5页(P1196-1200)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风险因素;剂量调节
【作者】钟玲;邵华;陈燕;胡琳璘;于锋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8.2
【相关文献】
1.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J], 窦林杰;韩欣妍;董海燕
2.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车仙花;王晓雪;姜哲;陈文倩;张丹;李朋梅;张相林
3.探讨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J], 王琳
4.探讨利奈唑胺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J], 王琳
5.泰迪唑胺、利奈唑胺与血小板减少症 [J], 毋海兰(摘译);刘笑芬(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
一例利奈唑胺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发表时间:2020-04-30T09:29:36.44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3期作者: 1蒋祖艳 2张颖[导读] 通过对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选用利奈唑胺抗感染造成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的用药分析和讨论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选用利奈唑胺抗感染造成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的用药分析和讨论,为临床提供用药指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选用利奈唑胺抗感染造成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与转归情况,分析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
结果: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造成血小板较少的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LIT 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
LIT?往往导致LZD 停药,为规避不良结果,识别相关风险因素至关重要。
用药前应先进行评估进行风险筛查。
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中需要使用利奈唑胺覆盖未涉及的抗菌谱,但也应结合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在不同的阶段作出相应调整。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Analysis of a case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linezolidJiang Zuyan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the Ministry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nationa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base for major child development diseases, Ministry of pharmacy, Chongqing 400014)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use of linezolid in the treatment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septic shock,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us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a case of septic shock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treatment and outcome were observed, and the mechanism of thrombocytopenia caused by linezolid was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Results: it is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less platelet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linezolid glucose injection in patients. The pathogenesis of lit has not been clarified yet.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may be multiple mechanisms that may cause thrombocytopenia. Lit often leads to LZD discontinuation. In order to avoid adverse result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dentify relevant risk factors. Risk scree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before medication.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use linezolid to cover the untouched antimicrobial spectrum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but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antibiotic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s and mak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s at different stages. [Key words]: linezolid; Thrombocytopenia; adverse reactions前言:利奈唑胺(linezolid,LZD)为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其可在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起到抗菌效果。
老年与中青年病人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比较
老年与中青年病人应用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比较刘洋;何玮;梁培;许莹;曲晨;顾勤;董丹江【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年(卷),期】2022(36)2【摘要】目的比较老年与中青年病人应用利奈唑胺治疗致PLT减少的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90例接受静脉注射利奈唑胺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45例、中青年组(18~59岁)45例,比较2组基线水平,以是否发生PLT减少为因变量,将基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药物相关PLT减少的危险因素。
结果老年组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初始PLT计数高于中青年组,胆红素、肌酐清除率低于中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是PLT减少的重要预测因素(P<0.05)。
结论老年病人使用利奈唑胺时应密切监测PLT计数。
【总页数】4页(P173-176)【作者】刘洋;何玮;梁培;许莹;曲晨;顾勤;董丹江【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R978【相关文献】1.利奈唑胺致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2.老年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分析3.枸杞二黄汤加味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观察4.利奈唑胺致重症肺部感染病人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5.1例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and to predict the risks of linezolid-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by logis- tic model 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METHODS Data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linezolid were extracted.The risk factors of linezolid-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were analyzed,logistic model was set up,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was drawn in order to find the best cut-off value to predict the risks of thrombocytopenia.RESULTS 151 patients(107 male and 44 female)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nd thrombocyto- penia occurred in43 patients(43/151,28.5%).Based on a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only age(≥65 years)(OR= 3.52;95% CI,1.46-8.49;P=0.005),weight(OR=0.92;95% CI,0.88-0.96;P<0.000 1),baseline platelet count(< 200 ×109/L)(OR=7.21;95% CI,2.61-19.91;P<0.000 1),were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risks for linezolid-associated thrombo- cytopenia.The ROC area of the joint predictor,which was larger than the other three single indicators,was the more superior predictive value.When the Youden index was the largest(0.576),the best cut-off value was 466.89;corresponding to the sensi- tivity 79.1% and the specificity 78.5%.CONCLUSION The risk factors of linezolid-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 included age (≥65 years),body weight,and baseline platelet count.In clinical practice,we could calculate the joint predictor by the age, weight,and baseline platelet value of the patients.Using calculation formula(Yjoint=XPLT -2.636*Xage+7.091 * Xweight),we can predict the risk of the patients who may occur linezolid-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in order to adjust the dosing regimen, and enhancing patient medication monitoring. KEY WORDS:linezolid;thrombocytopenia;logistic model;ROC curve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第33卷第22期 Chin Hosp Pharm J,2013 Nov,Vol 33,No.22
·研究论文·
· 1827 ·
Logistic模型和 ROC 曲线对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预测分析
董海燕1,邹雅敏1,董亚琳1,孙金钥1,王陶陶1,谢姣1,胡 萨 萨1,魏 友 霞1,封 卫 毅1,王 茂 义1,赵 英 仁2 (西 安 交
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药学部,2.感染性疾病科,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 目的:应用 Logistic模型和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危重感染患者发生相关血小 板 减 少 症的危险因素,并对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风险进行 预 测。 方 法:收 集 利 奈 唑 胺 治 疗 的 危 重 感 染 患 者 资 料 ,分 析 接 受 利 奈 唑 胺 治疗的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 Logistic模型,绘制风险因素的 ROC 曲线并寻找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 症 的 最 佳界值,以预测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危险性。结果:151名患者(男性107名,女性44名)纳入研究,43名患者(28.5%)发 生 血 小板 减 少 症。 多 因 素 Logistic模 型 分 析 显 示,年 龄 (≥65 岁 )(OR=3.52;95% CI,1.46~8.49;P=0.005)、体 质 量 (OR= 0.92;95% CI,0.88~0.96;P<0.000 1)、基础血小板值(PLT<200×109/L)(OR=7.21;95% CI,2.61~19.91;P<0.000 1) 等是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 Logistic模型分析的结果,分别用年龄、体质量、基础血小板值及联 合 预 测 因 子 构建 ROC 曲线,联合预测因子的 ROC 曲线下面积(0.847;95% CI,0.781~0.912;P<0.000 1)大于其他3 个 单 一 指 标,风 险 预测价值较优,Youden指数最大(0.576)时的切点为 ROC 曲 线 上 的 最 佳 界 值(466.89),对 应 切 点 的 敏 感 度 为79.1%,特 异 度 为78.5%。结论:与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的独立危险 因 素 包 括 年 龄 (≥65 岁)、体 质 量、基 础 血 小 板 值。 在 临 床 实 际 工 作 中 可 将 患 者 年 龄 、体 质 量 及 基 础 血 小 板 值 代 入 联 合 预 测 因 子 计 算 公 式 (Y联合 = XPLT -2.636*X年龄 +7.091*X体质量 ),计 算 联 合 预 测 因 子 ,预 测 患 者 可 能 发 生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的 风 险 ,以 便 调 整 给 药 方 案 。 [关 键 词 ] 利 奈 唑 胺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Logistic模 型 ;接 受 者 工 作 特 征 曲 线 [中 图 分 类 号 ]R9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5213(2013)22-1827-05
渐趋于恢复 。 [2-5] 虽 然 此 种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发 生 的 机
素。 参考相 关 研 究 结 果 ,与 [3-4,10,12-16] 使其发生率的变化较大, 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年
范围从2.4% ~64.7% 不 等 。 [2,4,6-9] 而 且,有 关 血 小 板减少症发生的危 险 因 素 研 究 结 果 差 别 也 较 大,至 今无统一结论,如 Matsumoto等 认 [3] 为 肾 功 能 可 以 作 为 利 奈 唑 胺 致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的 指 示 器 ;然 而 ,Ger- son等 却 [4] 认 为,血 小 板 减 少 症 在 血 液 学 异 常 或 较 低血液学基础值的患者中更常见。
因此,本研究分 析 了 接 受 利 奈 唑 胺 静 脉 治 疗 的 危重患者发生相关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的 危 险 因 素,并 以 多因素回归分 析 的 结 果 为 基 础,构 建 Logistic模 型 方程,绘制接受 者 工 作 特 征 曲 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 线 ),探 寻 预 测 临 床 实 践中用于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危险性评估 的 简 便 、可 行 的 方 法 ,以 提 高 利 奈 唑 胺 临 床 治 疗 中 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研究对象 本 研 究 为 回 顾 性、单 中 心、观 察 性 研 究 ,2008 年 4 月 -2012 年 5 月 我 院 151 名 危 重 感 染患者因临床需要 使 用 了 利 奈 唑 胺,研 究 数 据 从 医 院中心数据库的电子医学病历中采集。隐去患者姓 名和/或住院号存入计 算 机。 由 一 名 药 师 进 行 数 据 整理分析,另一名 药 师 进 行 确 认。 本 实 验 经 院 伦 理 委员会批准同意。 由 于 是 回 顾 性 研 究 分 析,所 以 免 除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奈唑胺(linezolid)是 全 球 第 一 个 人 工 合 成 并 上市的 叶恶 唑 烷 酮 类 抗 菌 药 物,对 葡 萄 球 菌 属、肺 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01490) [作 者 简 介]董 海 燕,女,副 主 任 药 师,E-mail:dhy260113@qq.com [通 讯 作 者]董 亚 琳 ,女 ,教 授 ,电 话 :029-85323241,E-mail:dongyalin@medmail.com.cn;赵 英 仁 ,男 ,教 授 ,E-mail:zhaoyingren@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