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大宪法事件
5个短的真实宪法案例

5个短的真实宪法案例十大宪法事例1、三鹿毒奶粉事件2、北京机动车限行令3、广东法院判决企业禁止员工外宿违背宪法精神4、重庆等地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5、梁广镇身兼两地人大代表事件6、电影《苹果》遭禁7、《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8、律师依据《律师法》会见当事人遭拒9、贵州瓮安县群体性突发事件10、国务院为汶川大地震死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山西黑砖窑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是一个涉及到人权保障、政府责任的宪法性事件。
它反映的是当地政府在人权保障职责上的缺席和失职。
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我们正式确认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这一原则不仅仅是国家在人权保障方面的态度宣示,同时意味着国家要对人权保障承担尊重和保障的现实责任。
因同居者“不签字”致孕妇胎儿死亡案件:宪法所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中包括生命权的内容。
生命权是承载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
该案件将生命权与制度规范的关系、紧急救助与责任机制的关系问题摆在了政府与公众面前。
69名专家学者签名建议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事件:目前劳动教养制度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全国人大的直接立法,特别是缺乏与立法法的衔接。
在此背景下劳教制度的合宪性,以及,法律保留原则的贯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深圳华为公司七千员工辞职等事件: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将更有利于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这一基本的权利。
但如何解决劳动责任规避现象,以及政府在此中的管理职责需要人们的思考。
山东淄博淄川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人大代表事件城乡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对现行选举法的突破,有利于公民平等权的实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与厦门PX项目事件此二事件直接体现了现代法治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由表达权应当得到保障。
上海市人大否决上海市政府医保议案事件:人大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
2016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出炉

2016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出炉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发起的“2016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评选结果今日出炉。
以具有法治影响力的重大事件来观察中国法治发展的社会现实状况,把握中国法治发展的具体路径,并且揭示中国法治发展的方向。
以评选活动促进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关注和认识,并且引导社会法治共识的形成。
2016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入选事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意见一、法治意义:《意见》首次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的平等保护原则,触及重大宪法问题,体现出财产权平等的市场经济法治观念,将推动宪法修改,具有重大的法治意义。
二、事件概述: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
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
《意见》强调,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有恒产者有恒心,经济主体财产权的有效保障和实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解决我国产权保护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在事关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体现法治理念。
坚持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共同参与和标本兼治几项原则。
《意见》特别强调:“坚持平等保护。
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意见》明确了产权保护的十大任务: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各项制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2016年十大宪法事件

十大宪法事例依次如下:1.辽宁贿选案2.聂树斌案3.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第104条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5.全面放开二孩6.住宅用地使用权争议7.同性恋者申请婚姻登记第一案8.快播案9.国务院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10.网约车新政2016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简介:1、辽宁贿选案2016年9月1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筹备组发布公告称,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过程中,有45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拉票贿选,总计有523名辽宁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
9月13日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此会议通过了《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确定45名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当选无效。
2、聂树斌案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鹿泉县人聂树斌因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认为全案缺乏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原审认定的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故意强奸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3、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第104条香港立法会选举后,候任议员梁颂恒及游蕙祯等宣誓时辱国并宣扬"港独",引起了爱国民众极大的愤慨。
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明确了宣誓的法律意义,对宣示的形式、内容要求与效力问题做了清晰说明。
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定于12月19日至2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将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10大宪法典型案例

10大宪法典型案例摘要:1.导语:介绍10 大宪法典型案例的重要性和价值2.我国宪法的基本情况3.10 大宪法典型案例的介绍和解析3.1 案例1:基本权利保障案例3.2 案例2:政府权力制约案例3.3 案例3:民主制度建设案例3.4 案例4: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案例3.5 案例5:民族区域自治案例3.6 案例6:特别行政区制度案例3.7 案例7:立法制度案例3.8 案例8:司法独立案例3.9 案例9:选举制度案例3.10 案例10:环境保护案例4.结语:总结10 大宪法典型案例的价值和对我国宪法实施的意义正文:一、导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宪法案例是宪法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宪法的精神和内涵。
本文将介绍10 大宪法典型案例,以期对我国宪法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情况我国宪法经历了多次修改,现行宪法为2018 年修改的版本。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等内容。
在实际运作中,宪法案例对于宪法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10 大宪法典型案例的介绍和解析3.1 案例1:基本权利保障案例基本权利保障案例主要涉及公民的人身权、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的权利。
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2 案例2:政府权力制约案例政府权力制约案例主要关注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如何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
这些案例有助于规范政府行为,防止权力滥用。
3.3 案例3:民主制度建设案例民主制度建设案例主要涉及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案例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善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3.4 案例4: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案例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案例主要关注如何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些案例有助于我们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
3.5 案例5:民族区域自治案例民族区域自治案例主要关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宪法十大案例

宪法十大案例1. 诉讼权保障案件:2003年,王云山因为抗议垃圾场被捕后,被关押五天。
他起诉警方非法拘禁,案件最终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法院确认了市级以上政府的有关部门和公民的诉讼权利和自由,保障了公民的诉讼权利。
2. 言论自由维护案件:2015年,一位网民发表带有侮辱内容的评论,被指控犯有诽谤罪并判刑一年。
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处理上诉时进行了侵权行为的界定,维护了言论自由的权利。
3. 工人权益保障案件:2016年,SSF-ROHTAK工厂的工人提出工资欠薪、伤亡赔偿等权益维护要求,最高法院裁定支持工人要求的所有权益,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权益。
4. 人权保障案件:2003年,江苏南通市少女陈小叶因违反校规被罚站后,被教师殴打致死。
最高法院在处理此案时,确认校方应为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的行为负责,加强了人权保护。
5. 民众团体参与案件:2003年,四川省绵阳市木里藏族自治县群众集体上访要求政府保护生态环境,限制开发。
最高法院支持民众团体参与司法程序,保障了环境权益等。
6. 刑事过程保障案件:1998年,一名被告在陕西省洛南县被警方非法逮捕、拘禁、鸡肋审判,刑期十年。
最高法院破案,确认被告人原司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加强了刑事过程中被告及辩护人等权益保障。
7. 选举权维护案件:2011年,南阳市政府决定将扶风县晋安镇一座民房重划,在计划中将此地址列为“无人居住”。
但结果居住在该房屋的陕西省人大代表杨广涛无法选举。
最高法院确认选举权的重要性,维护了杨广涛的选举权。
8. 合同权益维护案件:2013年,一位消费者因虚假承诺购买商品,向法院提出请求。
最高法院裁定其中违反合同权益,给其赔偿,加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
9. 诉讼费用减免案件:2017年,一名农民工起诉金盈泰公司拖欠工资,最高法院遵循诉讼费用总额不能超过实际收入的法定原则,减免农民工诉讼费用,减轻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
10. 建设工程索赔案件:2021年,顺德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财产损失。
中国宪法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宪法十大经典案例一、齐玉苓案——受教育权被侵犯后的宪法救济。
1. 故事。
齐玉苓和陈晓琪都是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的初中毕业生。
1990年,齐玉苓通过了中专预选考试,取得了报考统招及委培的资格,而陈晓琪在中专预选考试中落选。
但是呢,陈晓琪的父亲陈克政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让自己的女儿冒用齐玉苓的姓名去山东济宁商业学校上学。
齐玉苓呢,后来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只能去打工。
2. 宪法意义。
这个案子可是个大事件,它让大家看到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如果被侵犯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救济的。
当时法院依据宪法中关于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判定陈晓琪等侵犯了齐玉苓的受教育权,这是中国宪法司法化的一个重要开端,就好像给宪法这个高高在上的大法接上了地气,让老百姓知道宪法权利被侵害不是没人管的。
二、孙志刚案——推动收容遣送制度变革。
1. 故事。
孙志刚是一个大学毕业生,2003年在广州被错误地当作“三无人员”(无身份证、无暂住证、无用工证明)收容。
在收容期间,他遭受了恶劣的对待,最后被殴打致死。
这事儿一出来可不得了,整个社会都震惊了。
2. 宪法意义。
这件事引起了大家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从宪法角度看,公民的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受到了严重侵犯。
孙志刚案之后,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这就体现了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力量。
如果没有宪法精神的指引,这样不合理的制度可能还会持续伤害更多的人呢。
三、乙肝歧视第一案——平等就业权的宪法保障。
1. 故事。
安徽的张先著在2003年报考公务员时,笔试和面试成绩都很不错。
可是在体检的时候,因为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被当地的人事局判定为体检不合格,从而不被录取。
张先著很不服气啊,他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工作,就因为这个乙肝的事儿被拒,太不公平了。
2. 宪法意义。
这个案子凸显了宪法中关于平等权的重要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就业等方面不应受到歧视,这是公民平等权在就业领域的体现。
这个案子也促使社会更加关注乙肝群体的权益,在后来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社会观念转变上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09年,有哪些宪法性事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法治进程?12月25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许崇德宪法学发展基金主办,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中国宪政网协办的“2009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揭晓了2009年度中国十大宪法性事例。
这些事例,不会随着2009年的远去,而淡出我们的视野,因为它们产生的影响,不仅在现在,而且在将来。
•1、成都自焚抗拆事件■事件回放:2009年4月,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依法对胡昌明违法建设实施过一次拆除,胡昌明、唐福珍及其亲属阻挠致使拆除行动被迫取消。
11月13日,该局执法人员再次依法实施拆除,在相持近三小时后,唐福珍情绪失控,向自己身上倾倒汽油并用打火机点燃。
11月29日夜,唐福珍终因伤情严重,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12月,北大5位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审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随后,国务院法制办召开座谈会,讨论拆迁制度,并表示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颁布实施之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废除。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表示,全国人大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拆迁条例的修改,目前更加紧了这方面的工作。
■点评: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这一事件促使我们发出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合法性审查的呼声,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座谈会透露的消息,该条例有违宪法、物权法的相关规定,终将被废止。
此事带来的启示是:我国需要一部关于土地征收问题的法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土地的征收,都应成为其规制的对象。
2、云南“躲猫猫”事件■事件回放:2009年1月,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进入晋宁县看守所,2月8日受伤住院,2月12日死于“重度颅脑损伤”。
对于死因,晋宁县公安机关称,李荞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不小心撞到墙壁所致。
结论一出,舆论哗然,“躲猫猫”一词迅速走红网络。
十大宪法案例

十大宪法案例
1. 米兰德诉路易斯安那州案:判定州法禁止在公立学校讲授进化论违反第一修正案的宗教自由保障。
2. 布朗诉教育局案:判定种族隔离违反宪法平等保障。
3. 米勒诉加利福尼亚州案:确认同性婚姻是宪法保障下的基本权利。
4. 奥伯格菲尔德诉霍奇斯案:判定根据性别进行招聘歧视违反平等保障。
5. 美国诉尼克松案:裁定总统没有权利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新闻媒体的公开报道。
6. 布克诉加恩斯案:确认胎儿的权利只到到足月出生前。
7. 汉密尔顿诉雷托案:裁定宪法规定的“商议同仁”权利不适用于民间合同争议。
8. 菲尔德诉威斯康星州案:认定抗议者的特定表达形式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
9. 美国诉理查德·尼克松总统案:确认总统在司法程序中没有特权。
10. 美国诉弗格森案:明确职业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待遇差异是种族歧视的证据。
违反宪法的典型案例4个

违反宪法的典型案例4个违反宪法的典型案例4个一、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案案例:王某在初中读书时,由于好打架斗殴,不思证书,成绩不佳,多次被老师批评,1985年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在家住闲。
此期间,其父因犯强奸罪被判刑。
1986年其父托人将他送入职中,因为其父犯罪,使他受连累,同学骂他是杂种。
同时,又因学习不好、好斗,老师也歧视他。
这使他心理受压抑而不满,乃至怨恨这个社会不公平。
于是他偷偷写了一张攻击社会主义的大字报,并连夜贴在县政府大门口的墙上,3天后被捕。
评析:王某由于家庭和个人的问题,由怨恨而牵怒于政府,进而仇视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王某的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构成的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为了维护宪法的尊严和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王某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二、破坏国空制度和国家机构案案例:孙某,男,19岁,运输公司工人。
杨某,男,20岁,红星变压器厂工人。
高某,男,21岁,仪表厂工人。
孙某、杨某、高某从1984年4月起,多次共谋策动劫持飞机,准备外逃投敌。
7月25日,他们利用骗取的介绍信,购买了机票,携带炸药、匕首、指南针、民航示意图混上飞机。
当飞机抵无锡上空时,他们手持凶器,身绑炸药,冲进驾驶舱,威逼机组人员改变航向劫机外逃,并刺伤机组人员和旅客,叫嚣要杀死共产党员,呼喊批革命中号。
经机组人员和旅客奋起搏斗,罪犯当场被抓获。
评析: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孙某等劫机投敌的行为,是仇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仇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犯罪行为,并且手持凶器,身绑炸药,威逼驾驶员改变航向,呼喊反革命口号,叫嚣要杀死共产党员,实施了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
这种行为实属对国家和对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我国司法机关对其必将依法惩处。
2016十大法治新闻

【 黠 】
摊 透 中莘 人 民共 和 圆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匾 基 本 法 ,
马
毫
号
此 犟意 味 著我 囡 民法 典 编 纂 道 出 嗣键 一 步 。我 囡 民 最 根 本 的就 是要 坚 持 和摊 凌r 一 圆 。少敷 人 挑 戟r 一
法典编纂分 r 雨步走 j: 第一步 , 编纂 民法典德则编 囡丽 制 j方 针 政策 , 故意 曲解基 本 法 , 特 刖 是香 港 立
一
2 0 1 6 十 大 法 治 新 闻
本刊 者 韩 玉 婷
南 法 制 日板 社 主 辨 , 以 梳 理 度 法 治 新 陶 , 连 仃部 署 , 寅 观 r良好 局
推 勤 圆法 治 遣 程 j 羯 宗 旨的 《 法 制 日揪 》2 01 6年 度_ 卜 大 法 治新 同 迭 结 果 1 月 l 3 t 3揭 晓 。觯 初 押委
二 次 謇 菇 稿 在 中 圆人 大 纲 全 文公 怖徵 求 意 兄 。 1 2月 有利於 遏制 r 港猬 J势力 , 维 蘸中囡囡家意法 和香 2 5日 , 十 二 届 全 囡 人 大 常 委 舍 第 二 十 五 次 舍 菘表 泱 港 基 本法 的 槎威 , 捍 衔 囡 家 的主 榷 、 统 一 和 领土 完 整 ;
届 伞 人 大 常 委 合笫 ■ 卜次 含 装 表 决 通 逊 厂全 国人 入 腮法 治宣傅教 育 , 有 利 於 世 少 谣搁f 法 清 的引
大常委 合硐於 朋展第 L 侗五年法治宣傅教育的泱装 , 镇 和规 筢 作 用 , 全 面 寅 施
檩 菇著 L 瓦 j 普 法 T作 止 式 拉 明 怍幕 .泱 菇指 f } { , 建 成小 康 社 台营 造 良好 的法 治 境 。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2013年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3年12月29日,2013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601徐建国际报告厅正式召开。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国家行政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共计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法制晚报》以及法律出版社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导。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致开幕词,感谢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希望每年一度的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会能够对中国的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并预祝本次发布会圆满成功。
发布会上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翔教授主持,首先作为特别事例,播放了12月28日新闻联播通报的湖南省衡阳市破坏选举案,并由中国政法大学焦洪昌教授进行点评。
焦洪昌教授首先从人大选举的制度方面指出这类现象在原先是少有的,其次从选举的组织领导的方面指出了该次事件的现实因素,第三从法律本身的角度出发,指出在该事件的处理上,法律可能遇到了新的问题。
在焦洪昌教授对特别事例进行了精彩点评之后张翔教授宣布了2013年的十大宪法事例,依次如下:1.唐慧案2.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3.甘肃初中生发帖被刑拘4.交通运输部强制安装车载导航5.人大代表提案收回税收立法权6.广西武鸣错发二胎准生证7.司法公开破除“司法神秘主义”8.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判决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有效案9.最高检检察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反贪腐专项报告10.“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第一场讨论是唐慧案,评论人是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熊文钊教授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齐小力教授。
熊文钊教授首先对唐慧案的社会影响度抒发了自己的意见,指出唐慧案本身涉及了多方面的宪法性问题,其中劳动教养制度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熊教授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8日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定,围绕着唐慧案对劳动教养制度,从人身自由和行政强制、处罚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与宪法有关的新闻案例

与宪法有关的新闻案例
1. 美国宪法遭到质疑: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特朗普
竞选团队被指控与俄罗斯进行了非法勾结,涉嫌干预选举结果。
这一事件激起了对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和第二修正案(持枪权)的重新思考和辩论。
2. 印度宪法修正案引发争议:2019年,印度执政党提出了一
项涉及公民身份问题的宪法修正案,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议示威。
该修正案被批评为违背了宪法中关于宗教自由和平等权益的原则,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3. 欧洲宪法的未来: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引发了欧盟宪
法的重新评估和重新谈判。
这个事件引发了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各成员国宪法权力和主权的思考和辩论。
4. 越南宪法修正:2013年,越南国家主席提出了一项关于宪
法修正的提案,旨在加强党的领导地位和加强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修宪的过程引发了国内外人权组织和学者的关注和争议,涉及到宪法所保障的公民权利和言论自由等问题。
5. 日本宪法解释争议:日本的宪法第九条规定了日本放弃发动战争的原则。
然而,近年来,有一些政治人物和团体开始争论是否需要重新解释和修改这一条款,以扩大日本国防的范围。
这一争议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和辩论,涉及到日本宪法及其作为战后秩序的重要性。
近几年违反宪法的案例

近几年违反宪法的案例从我国的宪法颁布,一直都有违反宪法的例子,但是近几年的违反事件特别多,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近几年违反宪法的案例,希望大家喜欢!近几年违反宪法的案例(一)1、成都自焚抗拆事件2009年11月13日,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大队拆除违法建筑时,市民唐福珍阻止拆违。
其间,唐福珍往自己身上倾倒汽油并引燃,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
点评:近年来,全国各地因房屋拆迁而引发的暴力执法和暴力抗法事件频发,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唐福珍事件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典型。
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合宪性问题,多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早在2003年7月,杭州市的刘进成、金奎喜等人即已就该条例向全国人大会提出了违宪审查的建议,唐福珍事件后,北京大学五学者又向全国人大会建议对该条例进行违宪审查。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为保护公民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规定只能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律程序,才能进行征收或者征用。
而在房屋拆迁过程中,较难证明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律程序。
宪法修正案规定,即使在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律程序,对私有房屋进行征收时,必须给予补偿。
但在实际房屋拆迁过程中,不能及时补偿或者不能足额补偿的情况比较严重。
拆迁条例能否适用于对农村房屋的拆迁,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躲猫猫”事件24岁的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死在了看守所,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
晋宁县公安机关对此事件的解释是,李乔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
结论遭网民一片质疑,后经调查系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
点评:犯罪嫌疑人在被限制人身自由、身处不利境地的情况下,作为公民的生命权保护问题,是值得宪法关怀的。
在本案中,看守所是否尽到了保护的职责、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义务,是值得讨论的。
《看守所条例》是国务院于1990年制定的,属于行政法规,而依据《立法法》第8、9条的规定,行政法规不得规定对公民人身自由进行限制的行政处罚和强制措施。
十大经典宪法案例[最新]
![十大经典宪法案例[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69b7f1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b.png)
十大经典宪法案例(1)【案例一】违宪审查的一般原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Marbury v.Madison, 5 U.S.[1 Cranch]137[1803]),,,【1】事件概要,,,在18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联邦党人遭到惨败,但即将卸任的联邦党人总统约翰?亚当斯利用仍然在职的机会任命了42名联邦党人担任哥伦比亚特区的治安法官。
不过时任亚当斯总统国务卿的约翰?马歇尔却没有把委任状全部发出。
当新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继任总统以后,他命令其国务卿詹姆士?麦迪逊不向其中的17人颁发委任状,其中包括威廉?马伯里的委任状。
马伯里决定提起诉讼。
他所依据的理由是1789年《司法法》第13条的规定,即,“最高法院……有权在法律制度和习惯授予的权限的范围之内……向在合众国任职的人员……发布法院的命令状”(命令状是法院签发的一种要求具有法律责任的官员履行职责的命令)。
马伯里通过他的律师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最高法院向国务卿麦迪逊发布一道命令状,命令他发放委任状。
但最高法院的发言人约翰?马歇尔(当时已经成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则认为,1789年《司法法》第13条与联邦宪法第3条第1款相抵触,因为宪法本身把最高法院的初审权限制在“涉及到大使、公使、领事以及以州为当事人的案件”。
由于马伯里不属于以上的任何一类,最高法院不愿意受理此案,尽管《司法法》第13条与宪法相抵触。
,,,【判决内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此案中主张:尽管马伯里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并应当得到法律救济,但是,联邦最高法院对这一属于政治性的问题却没有管辖权,并且最高法院认为,马伯里所依据的1789年的《司法法》的有关规定违宪无效,不能适用于本案。
据此,最高法院驳回了马伯里的诉讼请求。
,,,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J.Marshall)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首创联邦最高法院有违宪司法审查解释的权力。
马歇尔在判决中详细地阐述了联邦最高法院享有违宪司法审查解释权的理由,,,一、马歇尔认为,美国国会的立法权是有限的,限于宪法列举为国会有立法权(美国宪法第1条第8款),而又未曾禁止国会行使立法权(第1条第9款)的事项。
2016年10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法宝盘点

2016年10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  法宝盘点【编者按】北大法律信息网每月初准时为您奉上过去一月重大政策立法、典型案例及热点案例梳理。
带您一起快速回顾上月重大法治事件。
中央重大政策立法一、五部门发布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二、银监会印发《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10月13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银监发[2016]11号)。
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是整治和取缔互联网企业在线上线下违规或超范围开展网贷业务,以网贷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
分类处置标准以《指导意见》和有关监管要求等作为主要依据:一是网贷机构满足信息中介的定性。
二是业务符合直接借贷的标准,即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机构实现的直接借贷。
三是不得触及业务“红线”,即设立资金池、自融、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大规模线下营销、误导性宣传、虚构借款人及标的、发放贷款、期限拆分、发售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等产品、违规债权转让、参与高风险证券市场融资或利用类HOMS等系统从事股票市场场外配资行为、从事股权众筹或实物众筹等。
四是落实出借人及借款人资金第三方存管要求。
五是信息披露完整、客观、及时,并且具备合规的网络安全设施。
三、证监会等公布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10月13日,证监会、中央宣传部、中央维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网信办、国家信访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5部门联合公布了《股权众筹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证监发〔2016〕29号)。
2016年(2016年重要事件2016年未定事件)

2016年重要事件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
2月7日——除夕
2月8日——春节
2月14日——情人节
2月22日——元宵节
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91周年
5月——在唐山市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6月9日——端午节
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香港回归中国19周年。
7月6日——朱德元帅逝世40周年。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9周年。
8月5日至21日——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举行。
8月8日——第八个中国全民健身日。
北京奥运会八周年,
九月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
9月15日——中秋节
十月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
10月10日——辛亥革命105周年。
十一月
11月8日——美国第58届总统大选。
十二月
12月1日——台湾著名、顶级女作家林海音逝世15周年纪念日;朱德元帅诞辰132周年。
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23周年。
第 1 页共1 页。
宪法十大案例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因刚果(金)案解释香港基本法
二、深圳大运会期间清理治安高危人群
三、“金山”诉“360”引发微博言论自由之争
四、李承鹏等人在人大直接选举中自荐参选
五、清华女生起诉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要求信息公开
六、重庆、上海开征房产税
七、广电总局禁止电视剧插播广告
八、居民身份证添加指纹信息
九、成力因裸体“行为艺术”被劳动教养
十、乌坎村民因土地问题向政府抗议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十大宪法案例

康菲公司渤海湾漏油事件时间:2011年6月4日地点:山东蓬莱2011年6月4日,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康菲中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B、C平台分别发生溢油事故。
七月份,国家海洋局才公布了19-3油田溢油事故情况,并限康菲公司于8月31日前完成溢油点的添堵与治理工作,然而,这一要求并未得到认真对待,在8月份,康菲公司还将新增的漏油点称为是原有的漏油点,漏油情况进一步恶劣。
蓬莱19-3油田,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的渤海中,距山东省龙口市仅48海里,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是国内建成的最大海上油气田。
入选理由:在此事件中最大的受害方应当是渤海湾的渔民,然而他们的诉讼却被海事法院驳回,他们面对三难:立案难、评估难、取证难,并且诉讼费高,他们无力承受。
而在今年三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报告时表示: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试问:《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而本案中,为何诉讼要被驳回?云南李昌奎事件时间:2011年3月4日地点:云南2009年5月16日,云南省巧家县茂租乡鹦哥村村民李昌奎,将同村的19岁女子击昏后强奸,之后将此女子与其3岁的弟弟一同杀害。
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昌奎死刑。
但是2011年3月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自首”为由,二审推翻原一审判决,判处李昌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云南省高院副院长田成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二审是考虑到国家的刑事政策以及法律的基本精神,而不是像公众想的那样存在任何黑幕或者法官徇私枉法的问题,并且他表示“我们不能以公众狂欢的方式杀死一个人”。
但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药家鑫案),法学界也对云南省高院的判决表示质疑,2011年8月28日,云南省高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并当庭宣判撤销原二审死缓判决,改判李昌奎死刑,又返回到一审判决。
世界十大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美国: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1954年)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是美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件之一。
此案的核心问题是种族隔离政策是否违反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该案,宣布种族隔离政策违宪,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学校种族隔离。
这一判决不仅结束了美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学校种族隔离,也推动了民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二、美国:辛普森案(1995年)辛普森案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案件之一。
1994年,美国著名橄榄球运动员奥逊·辛普森的前妻妮可·布朗·辛普森和她的朋友罗纳德·戈德曼在洛杉矶被谋杀。
1995年,辛普森被控谋杀罪名成立,但随后在民事审判中获胜。
此案引发了关于证据、种族偏见、媒体炒作和司法公正的广泛讨论。
三、英国:泰坦尼克号沉船案(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案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海难之一。
1912年,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首次航行中撞上冰山沉没,造成1500多人丧生。
此后,英国政府成立了泰坦尼克号沉船调查委员会,调查沉船原因。
此案暴露了当时海上安全监管的漏洞,促使国际社会加强海上安全监管。
四、德国:纽伦堡审判(1945-1946年)纽伦堡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纳粹德国战争罪犯进行的审判。
1945年至1946年,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23名纳粹高级将领和官员进行了审判,最终判处7人死刑,其余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纽伦堡审判不仅是对纳粹德国战争罪犯的审判,也是对战争罪行的明确界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南非:曼德拉案(1962年)曼德拉案是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的重要事件。
1962年,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因煽动罢工和非法入境被判处5年监禁。
此后,曼德拉一直被软禁或监禁,直到1990年获得自由。
曼德拉案成为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象征,也是曼德拉个人传奇生涯的起点。
六、美国:奥布赖恩诉菲尔德案(1952年)奥布赖恩诉菲尔德案是美国最高法院关于堕胎权的重要案件。
22年十大宪法案例

22年十大宪法案例摘要:一、引言二、2022 年十大宪法案例概述1.案例一:全国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案2.案例二:李某迪涉嫌嫖娼案3.案例三:某市政府强拆民居案4.案例四:张某网络散布虚假信息案5.案例五:王某侵犯烈士名誉案6.案例六:全国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案7.案例七:赵某破坏疫情防控案8.案例八:周某虐待子女案9.案例九:陈某破坏公共安全案10.案例十:林某环境污染案三、案例分析及宪法原则体现四、结论正文:一、引言2022 年,我国司法领域涌现出许多备受关注的宪法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人权、财产权、言论自由、疫情防控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个案例,进行简要梳理和分析。
二、2022 年十大宪法案例概述1.案例一:全国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案该案涉及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2.案例二:李某迪涉嫌嫖娼案该案涉及到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和名誉权问题,引发了社会对名人权益保护的关注。
3.案例三:某市政府强拆民居案该案涉及到公民的财产权和政府行政权力的边界问题。
4.案例四:张某网络散布虚假信息案该案涉及到言论自由与公共秩序的关系问题。
5.案例五:王某侵犯烈士名誉案该案涉及到对英雄烈士名誉的保护问题,体现了对历史和先烈的尊重。
6.案例六:全国首例个人信息保护案该案涉及到个人信息安全和公民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7.案例七:赵某破坏疫情防控案该案涉及到疫情防控政策与公民个人权益的平衡问题。
8.案例八:周某虐待子女案该案涉及到家庭暴力问题,关注儿童权益保护。
9.案例九:陈某破坏公共安全案该案涉及到公共安全与个人行为的关系问题。
10.案例十:林某环境污染案该案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公民社会责任问题。
三、案例分析及宪法原则体现通过对这十大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宪法原则在各个案例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如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如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等;在保障言论自由方面,如网络言论、新闻报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宪法事例依次如下:
1.辽宁贿选案
2.聂树斌案
3.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第104条
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5.全面放开二孩
6.住宅用地使用权争议
7.同性恋者申请婚姻登记第一案
8.快播案
9.国务院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10.网约车新政
2016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简介:
1、辽宁贿选案
2016年9月1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筹备组发布公告称,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过程中,有45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拉票贿选,总计有523名辽宁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
9月13日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此会议通过了《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确定45名全国人大代表因拉票贿选当选无效。
2、聂树斌案
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鹿泉县人聂树斌因故意杀人、强奸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
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认为全案缺乏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原审认定的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故意强奸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3、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第104条
香港立法会选举后,候任议员梁颂恒及游蕙祯等宣誓时辱国并宣扬"港独",引起了爱国民众极大的愤慨。
11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明确了宣誓的法律意义,对宣示的形式、内容要求与效力问题做了清晰说明。
4、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3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定于12月19日至2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将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5、全面放开二孩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16年1月1日,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施行,该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据推算,此次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影响到的目标育龄妇女人群在8000万人左右,政策实施第1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大致为500万。
6、住宅用地使用权续期争议
2016年4月,温州一批20年产权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地方政府要求续期须按一定比例
缴费。
实践中,各地使用权期限不一,出让金补交方法各异,引发极大争议。
11月27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明确要“研究住宅建设用地等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续期的法律安排,推动形成全社会对公民财产长久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
”
7、同性恋者申请婚姻登记第一案
2016年4月13日,全国首例同性恋婚姻维权案在长沙开庭。
当事人孙文麟、胡明亮认为,《婚姻法》的原文并不是“一男一女”,而是“一夫一妻”,“一夫一妻”并非单指一男一女的异性恋。
湖南长沙芙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夫一妻需为一男一女,现行法律没有为同性恋登记婚姻的规定,行政机关只能依据法律行政,因此芙蓉区民政局做出的行政行为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遂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图为孙胡二人败诉后于长沙举行公开婚礼)8、快播案
2016年9月13日,快播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宣判,快播公司被罚一千万元,CEO王欣被判刑3年6个月并罚一百万。
法院认定快播公司负有网络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的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具备承担义务的现实可能但拒不履行。
其及各被告人均明知快播网络系统内大量存在淫秽视频放任其传播,行为有非法牟利目的,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单位犯罪。
该案对电子数据证据的审查判断引发热议。
10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9、国务院出台文件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2016年8月24日,针对现行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的现状,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明确,改革主要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加快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领域推进。
这对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具有重大意义。
10、网约车新政
2016年7月27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网约车经营行为、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作出规制。
针对网约车这一新兴产业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共享经济”等新理念,各地新政亦相继出台,“京人京车”、兰州网约车新政均引起各方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