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教育统计与测评综合测试2答案

合集下载

福师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考试批次《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同时掷两个骰子,出现11个点的概率为()A、1/6B、1/12C、1/18D、1/362、复本信度和重测信度这两种方法的最大差别是()。

A、不是同一批被试B、计算误差大小C、不是同一份测验D、计算方法3.之所以中学校长不能直接用高考各科原始分数来评价各科教师教学质量,是因为( )A.考试信度不高B. 原始分可比性差C. 考试内容不同D.考试效度不好4、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

A、测验内容和试验题型的抽样方案B、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目的抽样方案D、测验时间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5、若根据题目答案的范围和评分误差的大小,可以把测验题目分为()。

A、选择题和填空题B、选择题和供答题C、客观题和主观题D、论文题和操作题6.简单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

A. 分布范围B. 差异大小C.整体取值水平D. 离散程度7.标准分数Z与百分等级之间关系()。

A、可以互相推出B、没有关系C、百分等级PR大于Z分数D、在一定条件下Z分数和PR值一一对应8、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46百分位数是64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64分的考生人数比例为()。

A、36%B、46%C、54%D、64%9.下列分类是属于按照解释结果的参照点划分的()A、形成性与总结性测量与评价B、智力与成就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D、诊断性与个人潜能测量与评价10.在正态分布中,已知概率P(0<Z≤1.96)=0.4750,试问:概率P(Z>1.96)的值为()。

A、0.9750B、0.9500C、0.0500D、0.0250答案:1.C2.C3.C4.B5.C6.C7.D8.C9.C 10.B二、绘制统计图(共10分)请按以下的分布统计资料,绘制相对次数分布直方图与多边图(可画在同一个坐标框图上)答案提示:本题目考察的课件中第一章第三节的次数分布直方图的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相对次数在本质上是简单次数和总次数为比值。

()A.正确B.错误2.计数数据的结果多表现为整数。

()A、错误B、正确3.既是样本,就不可能成为总体。

()A、错误B、正确4.确定性现象又称非随机现象,是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错误B、正确5.对于平均数来讲,下列哪句表述是正确的()。

A.平均数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B.平均数计算不准确C.平均数位于数据的正中间D.平均数本身没有意义6.当相关系数r=0时,称为完全相关。

()A、错误B、正确7.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它的方法主要有()。

A、分半信度B、库德理查逊信度C、复本信度D、克龙巴赫(cronbach)系数8.相关系数r=0,称为完全相关。

()A、错误B、正确9.按测验材料来分,可把测验分成()。

A.语文测验B.语言测验C.操作测验D.数学测验10.测试题目中的论述题属于()。

A.选择型B.供答型C.客观性D.主观性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B,D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C10.参考答案:BD。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填写在答题卡上。

1. 教育统计主要研究的是:A. 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B. 学生的学习动态C. 教育领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D.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在教育统计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A. 访谈法B. 观察法C. 实验法D. 调查法3. 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关系是:A. 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一个子学科B. 教育测量是教育统计的一个子学科C.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是相互独立的学科D.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无关联4. 全国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一个典型的:A. 教育统计研究B. 教育测量实践C. 教育评估项目D. 教育政策制定5. 教育测量主要研究的是:A. 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试B. 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C.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D. 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6. 在教育统计中,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探索性统计分析C. 推论性统计分析D. 财务分析法7. 教育测量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A. 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B. 评估测量和评价测量C.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 连续测量和离散测量8. 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是:A. 帮助教育决策者了解教育现状B. 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C. 制定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D. 以上皆是9. 教育测量中的信度指的是:A.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D. 测量结果的有效性10. 教育统计中的抽样方法包括:A. 随机抽样B. 方便抽样C. 分层抽样D. 以上皆是11. 在教育测量中,效度是指:A. 测量结果与测量目标的一致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12. 实际使用的教育测量工具中,常见的包括:A. 问卷调查B. 观察记录C. 测试题D. 全部以上13. 在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有:A. ExcelB. SPSSC. SASD. 以上皆是14. 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全部以上15. 教育评价中的“三维度”指的是:A. 效果、效率、公平B. 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综合素质C. 量化评价、定性评价、质量评价D. 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16. 教育统计中的数据展示方式包括:A. 表格B. 图表C. 饼图D. 以上皆是17. 教育统计与测量方法的选择应根据:A. 研究目的B. 研究对象C. 研究问题D. 以上皆是18. 在教育统计中,数据的可靠性对研究的影响是:A. 会使研究结果失真B. 会使研究结果波动较大C. 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D. 不能确定19. 教育评价主要用于:A.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B. 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C. 评估学校的综合素质D. 以上皆是20. 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发展趋势是:A. 信息技术的应用B. 多元评价的发展C. 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D. 以上皆是第二部分: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请用适当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0春【福建师范】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在线作业二答案资料

20春【福建师范】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在线作业二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是将不同类型的行为或不同科目的学习在同一时间横断面上进行相互比较,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书面评语和建议等。

A、个人发展横向参照B、个人发展纵向参照C、个人潜力发展参照D、课程目标参照正确答案:A第2题,()是指指标达到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行为的优劣程度,又称定性标准。

A、标度B、强度C、频率D、标尺正确答案:A第3题,教育测量专家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其公式是()。

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B、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C、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D、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推断正确答案:C第4题,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的效度种类是()。

A、时间效度B、内容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结构效度正确答案:B第5题,随机猜答一道“四选一”的选择题,猜对的概率为()。

A、0.4B、0.25C、0.5D、0.1正确答案:B第6题,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反映这组数据的()。

A、分布范围B、差异大小C、取值水平D、集中位置正确答案:D第7题,()指的是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力、文字表达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

A、评定量表评价B、表现性测验C、客观题测验D、主观题测验正确答案:B第8题,()指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A、斯塔费尔比姆B、布鲁姆C、格兰朗德D、泰勒正确答案:D第9题,()是利用头脑积极思维,进行智力碰撞,激发智慧灵感,从而提出评价指标的一种常用方法。

A、反头脑风暴法B、头脑风暴法C、哥顿法D、德尔斐法正确答案:B第10题,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反映这组数据的()。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和答案)doc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和答案)doc资料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和答案)福建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试卷年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名词解释(20%)1、积差相关: 研究两种现象,两种行为或两个事物,一句话,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时,积差相关是应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相关分析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2、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就是根据评价的目标,由评价指标的设计者分解出来的,能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它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3、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大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4、测验的信度:任何测量都必须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即测量结果不能随测量者、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作为测量、测量的可靠性问题就是测量的信度问题。

二、简答题(45%)1、怎样制作命题双向细目表?答:现就双向细目表的制作提出如下建议:(1).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教案、教材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题量以中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答完为限。

(2).双向细目表中反映学生学习水平一维采用“识记(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内容中的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考核目标。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目标分类对应的试题所占分值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8:28:30:24,因课程性质不同,可作适当的调整,但其调整范围控制在10%左右。

最新华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最新华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要考查对事物的辨别和判断的能力,宜用的题型是____。

A. 简答题B. 选择题C. 论文题D. 填空题满分:2 分2. 将简答题、填空题归于客观题的理由是____。

A. 评分客观B. 简单C. 易于回答D. 方便批改满分:2 分3. 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____。

A. 单位是厘米B. 单位是米C. 单位是平方厘米D. 无单位满分:2 分4. 情境测验的主要类型有____种。

A. 1B. 2C. 3D. 4满分:2 分5. 标准正态曲线从-∞→+∞之间所包含的面积是____。

A. 50%B. 80%C. 90%D. 100%满分:2 分6. 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A.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 完全随机取样满分:2 分7.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A. 总体正态且相关B. 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 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 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满分:2 分8. 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满分:2 分9. 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____。

A. 方差B. 平均差C. 算术平均差D. 中位数满分:2 分10. 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A. 编题难度较大B. 评分主观C. 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 保密性差满分:2 分11. 随机抽样的原则是()A. 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 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 总体应较大D. 样本应较大满分:2 分12. 91.5是一个连续数据,它的真正范围是____。

A. [91.45,91.55]B. [91.4,91.5]C. [91.46,91.56]D. [91.45,91.56]满分:2 分13. 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____。

福师20春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20春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在线作业二答案

(单项选择题)1:中学校长不能直接用高考各科原始分数来评价各科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原因是().Λ:测试信度不高B:原始分可比性差C:测试内容不同D:测试效度不好正确答案:A(单项选择题)2:对于平均数来讲,以下哪句表述是正确的O.A:平均数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B:平均数计算不准确C:平均数位于数据的正中间D:平均数本身没有意义正确答案:A(单项选择题)3: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反映这组数据的().A:分布范围B:差异大小C:取值水平D:集中位置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4:O是向被试提出问题,需要被试用自己的语言形成一份较长答案的试题. A:简做题B:论述题C:作文题D:操作题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5: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O.Λ:测验内容和试验题型的抽样方案B: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目的抽样方案D:测验时间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6:重测信度的用途有时也在于评估所测特质在短期内的O.A:有效性B:稳定性C:可测性D:等值性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7:Z分数).量表是(B:等距量表C:顺序量表D:比率量表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8:()是将不同类型的行为或不同科目的学习在同一时间横断面上进行相互比拟,对学生各方面的开展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书面评语和建议.Λ:个人开展横向参照B:个人开展纵向参照C:个人潜力开展参照D:课程目标参照正确答案:A(单项选择题)9:教育评价专家斯塔费尔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是为了O.A:评量B:评定C:证实D:改良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10:评价标准一般确定O个等级为宜.A:2-5B:3-5C:3-7D:2-6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11:将被试者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拟,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测量与评价类型是O.A:常模参照B:标准参照C:潜力参照D:终结性评价正确答案:A(单项选择题)12:一批数据,其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称为O.A:平均差B:标准差C:方差D:变差正确答案:C(多项选择题)13:属于客观性试题的包括O.A:简做题B:填空题C:论述题D:选择题正确答案:Λ,B,D(多项选择题)14: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表,是实施教育评价的关键步骤,主要表现在O.A:有利于提升评价的客观性B:有利于提升评价的全面性C:有利于提升评价的有效性D:有利于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正确答案:A,B,D(多项选择题)15:测量的三要素分别是O.A:测量的量具B:测量的参照点C:测量的单位D:测量的起点正确答案:A,B,C(多项选择题)16:合成测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O.A:先易后难B:同类组合C:讲究测验题目编排的方式D:题型应多样化正确答案:A,B,C(多项选择题)17:论述题的局限性表现在().A:取样范围比拟小且不均匀B:评分的主观性强C:难于测得预期结果,重点容易失控D:被试作答和评分阅卷都相当费时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18:结构效度的验证的步骤包括O.A:提出有关理论结构的说明,并据此设计测量用的试题B:提出可以验证该理论结构是存在的假设说明C:采用各种方法收集实际的资料,以验证第二步提出的假设的正确性D:收集其他类型的辅助证据,淘汰与理论结构相反的试题,或是修正理论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19:对每项评价指标分配权重,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是制定教育评价表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确定权重的方法包括().A:关键特征调查法B:两两比拟法C:专家评判平均法D:倍数比拟法E:头脑风暴法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20:等级相关适用的情况包括O.A: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B: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C: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D:两个变量中的一个是连续变量,另一个是二分类的称名变量正确答案:A1B(多项选择题)21:按测验材料来分,可把测验分成O.A:语文测验B:语言测验C:操作测验D:数学测验正确答案:B,C(多项选择题)22:效度主要有三类,它们分别是O.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复本信度D:效标关联效度正确答案:A,B,D(判断题)23:t分布曲线与自由度有关.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4:既是样本,就不可能成为总体.()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5:正态分布曲线是单峰对称的曲线.()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6:教育评价表在结构上是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三局部组成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7:表述组限和实际组限看上去没差异.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8:分半信度,该方法适合于测验题目全部为二分记分题的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9:比率变量的零点是绝对的.A:错误正确答案:B(判断题)30:比率变量的零点是相对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1:点双列相关是根据两列顺序变量的等级差数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2:即使样本相关系数r=0.4,其总体的相关系数是P也有可能为零.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33:结构效度就是测验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域的代表性程度.()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4:根据概率的定义,概率的取值范围在区间[7、1]上.1)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5:内容效度就是测验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域的代表性程度. Λ: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36:样本统计量是个随机变量.()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37:确定性现象又称非随机现象,是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8:确定性现象也称非随机现象,是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正确答案:A(判断题)39:零假设就是总体参数为零的假设.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40:效度就是一次测量的有效程度.()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1:t分布曲线与自由度有关.1)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2:计数数据的结果多表现为整数.()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3:描述统计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1)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44:所谓确定性现象,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其结果一定相同的现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5:所谓标准分数常模,就是以常模团体在某一测验上的实测数据为根底,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根本标准分数Z或转换到更大的标准分数T量表上,能够揭示每个测验分数在常模团体测验分数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组内常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6:标准分数是以方差为单位表示测验成绩与平均分数之间的距离.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47:使用重测信度首先要构造出两份或者两份以上的真正的平行测验.()正确答案:A(判断题)48:效度就是一次测量的有效程度.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9:统计假设检验是在一定概率值保证下的统计决策.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50:1型错误是人们可知且可控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1:中学校长不能直接用高考各科原始分数来评价各科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原因是().A:测试信度不高B:原始分可比性差C:测试内容不同D:测试效度不好正确答案:A(单项选择题)2:对于平均数来讲,以下哪句表述是正确的O.A:平均数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B:平均数计算不准确C:平均数位于数据的正中间D:平均数本身没有意义正确答案:A(单项选择题)3: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反映这组数据的().A:分布范围B:差异大小C:取值水平D:集中位置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4:O是向被试提出问题,需要被试用自己的语言形成一份较长答案的试题. A:简做题B:论述题C:作文题D:操作题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5:测验蓝图设计是关于O.Λ:测验内容和试验题型的抽样方案B:测验内容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C:试验时间和测验题目的抽样方案D:测验时间和考查目标的抽样方案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6:重测信度的用途有时也在于评估所测特质在短期内的O.A:有效性B:稳定性C:可测性D:等值性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7:Z分数量表是().A:称名量表B:等距量表C:顺序量表D:比率量表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8:()是将不同类型的行为或不同科目的学习在同一时间横断面上进行相互比拟,对学生各方面的开展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书面评语和建议.A:个人开展横向参照B:个人开展纵向参照C:个人潜力开展参照D:课程目标参照正确答案:A(单项选择题)9:教育评价专家斯塔费尔比姆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是为了O.A:评量B:评定C:证实D:改良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10:评价标准一般确定O个等级为宜.A:2-5B:3-5C:3-7D:2-6正确答案:B(单项选择题)11:将被试者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拟,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测量与评价类型是O.A:常模参照B:标准参照C:潜力参照D:终结性评价正确答案:A(单项选择题)12:一批数据,其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称为O.A:平均差B:标准差C:方差D:变差正确答案:C(多项选择题)13:属于客观性试题的包括().A:简做题B:填空题C:论述题D:选择题正确答案:A,B,D(多项选择题)14: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表,是实施教育评价的关键步骤,主要表现在().Λ:有利于提升评价的客观性B:有利于提升评价的全面性C:有利于提升评价的有效性D:有利于提升评价的科学性正确答案:Λ,B,D(多项选择题)15:测量的三要素分别是O.A:测量的量具B:测量的参照点C:测量的单位D:测量的起点正确答案:A,B,C(多项选择题)16:合成测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O.A:先易后难B:同类组合C:讲究测验题目编排的方式D:题型应多样化正确答案:A,B,C(多项选择题)17:论述题的局限性表现在O.A:取样范围比拟小且不均匀B:评分的主观性强C:难于测得预期结果,重点容易失控D:被试作答和评分阅卷都相当费时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18:结构效度的验证的步骤包括O.A:提出有关理论结构的说明,并据此设计测量用的试题B:提出可以验证该理论结构是存在的假设说明C:采用各种方法收集实际的资料,以验证第二步提出的假设的正确性D:收集其他类型的辅助证据,淘汰与理论结构相反的试题,或是修正理论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19:对每项评价指标分配权重,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是制定教育评价表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确定权重的方法包括().A:关键特征调查法B:两两比拟法C:专家评判平均法D:倍数比拟法E:头脑风暴法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20:等级相关适用的情况包括O.A: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B: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C: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情况D:两个变量中的一个是连续变量,另一个是二分类的称名变量正确答案:A,B(多项选择题)21:按测验材料来分,可把测验分成O.A:语文测验B:语言测验C:操作测验D:数学测验正确答案:B,C(多项选择题)22:效度主要有三类,它们分别是O.Λ: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复本信度D:效标关联效度正确答案:A,B,D(判断题〕23:t分布曲线与自由度有关.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4:既是样本,就不可能成为总体.()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5:正态分布曲线是单峰对称的曲线.()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6:教育评价表在结构上是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三局部组成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27:表述组限和实际组限看上去没差异.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8:分半信度,该方法适合于测验题目全部为二分记分题的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29:比率变量的零点是绝对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30:比率变量的零点是相对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1:点双列相关是根据两列顺序变量的等级差数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2:即使样本相关系数r=0.4,其总体的相关系数是P也有可能为零.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33:结构效度就是测验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域的代表性程度.()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4:根据概率的定义,概率的取值范围在区间[-k1]±.()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5:内容效度就是测验题目样本对于应测内容与行为领域的代表性程度.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36:样本统计量是个随机变量.()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37:确定性现象又称非随机现象,是统计学的主要研窕对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8:确定性现象也称非随机现象,是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39:零假设就是总体参数为零的假设.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40:效度就是一次测量的有效程度.()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1:t分布曲线与自由度有关.()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2:计数数据的结果多表现为整数.()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3:描述统计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1)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44:所谓确定性现象,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其结果一定相同的现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5:所谓标准分数常模,就是以常模团体在某一测验上的实测数据为根底,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根本标准分数Z或转换到更大的标准分数T量表上,能够揭示每个测验分数在常模团体测验分数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组内常模.()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6:标准分数是以方差为单位表示测验成绩与平均分数之间的距离.Λ: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47:使用重测信度首先要构造出两份或者两份以上的真正的平行测验.()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判断题)48:效度就是一次测量的有效程度.Λ: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49:统计假设检验是在一定概率值保证下的统计决策.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判断题)50:1型错误是人们可知且可控的.Λ: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

教育统计与测量网上综测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网上综测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网上综测答案1、正正态分布有哪些特点:左右对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等;曲线下面积为1;概率与标准差有关2.独立性检验:卡方检验用于检验根据两个分类标记分类的数据是否独立。

3、试述测验项目得分的恰当难度:难度|常模参照测验|难度系数|0.5|标准参照测验|教学目标|区分度|恰当难度4.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是什么?简单随机抽样;机械取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5、称名变量:指用字母或数据代码的形式来区别事物不同种类,从而形成的变量6.推断统计:主要研究如何使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并使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推断整体特征和关系7、小学常用的心理测验主要包括哪些种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教育测验;8、常见的抽样分布有哪些?: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

9、圆形图:用圆形内扇形面积的大小来说明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构成比例的图形。

10、试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反证法|虚无假设|备择假设|抽样分布|统计量|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原理|显著性水平11.简要描述与等级相关的应用范围:具有等级特征的数据;测量数据数量少或不符合正态分布;12、完全相关:指相关联的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也相应地成比例变化13.据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5公斤,体重标准差为3.7公斤,平均身高为110厘米,身高标准差为6.2厘米。

体重和身高之间的差异程度是多少?14.8%|5.6%|大于14、中位数: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间的数据。

15.抽样分布:抽样统计的概率分布16、试分析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规律:小样本|大样本|总体标准差|已知|未知|正态分布|自由度| t分布17、标准分数:原始数据与其所在团体中算术平均数之差再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18、简述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描述、推论、统计19.一个城市参加数学奥林匹克学校入学考试的人数为2800人,只有140人被录取。

这次考试的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8分。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21年8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考复习题答案.doc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21年8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考复习题答案.doc

单选题1.中学校长之所以不能直接用高考分数来评价各科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因为()A.原始分数可比性差B.考试效果不好C.考试信度不高D.考试内容不同答案: A2.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A.0和1B.-1和1C.-3和3D.-4和4答案: A3.某次考试之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得第56百分位数是66分,这意味着考分高于66分的考生人数比例为()A.34%B.44%C.56%D.66%答案: B4.某变量的观测值只可以进行加、减、乘三种运算,其属于()变量A.称名B.顺序C.等距D.等比答案: C5.两列变量一列为严格考试得出的分数,一列为顺序变量,计算相关可用()A.点双列相关B.等级相关C.列联相关D.积差相关答案: B6.如果需要寻找一个测验外在的、客观的标准判断测验有效性,这种效度是()A.表面效度B.结构效度C.内容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答案: D7.按解释结果分类,教育测量与评价可分成()A.形成性、诊断性和终结性参照测量与评价B.个人横向参照、个人纵向参照和目标参照测量与评价C.标准参照、常模参照和个人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D.智力、能力、成就和人格测量与评价答案: B8.教育测量专家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以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其公式是()A.评价=测量+评定+价值判断B.评价=测量+定量描述+定性判断C.评价=测量+非测量+价值判断D.评价=测量+非测量+统计推断答案: C9.投掷一粒骰子,出现“4”点的概率是()A.1/6B.1/5C.1/3D.1答案: A10.统计假设检验中,犯I 型错误的概率为( )A.B.C.D.答案: A计算题1.(符号无法输入可以用文字语言描述,比如平均数,分数之间的概率,Z 的临界值等)某次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共有800人参加,平均分为75,标准差为5。

问:⑴80分到90分之间有多少人?70分以下有多少人?⑵如果有240人不能进入下一轮选拔考试,那么淘汰分数定多少合适?答案: 根据标准分数公式 QUOTE ,90分对应的Z=3,80分对应的Z=1,70分对应的 Z=-1所以80-90分以上人数比例0.15731,163人,70分以下人数比例0.15866,127人; 淘汰的比例为0.3,查表P=0.2,Z=-0.52,面试分数为73。

(2021年整理)教育统计与测评综合测试2答案

(2021年整理)教育统计与测评综合测试2答案

(完整)教育统计与测评综合测试2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教育统计与测评综合测试2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教育统计与测评综合测试2答案的全部内容。

1、什么是次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叫次数分布或变量分布.2、什么是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是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内,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显著性是对差异的程度而言的,程度不同说明引起变动的原因也有不同:一类是条件差异,一类是随机差异。

它是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事先确定一个可允许的作为判断界限的小概率标准。

3、什么是正相关?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4、“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没有多大区别",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

教育统计是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的技术与方法.教育测量是指根据教育目标,按照一定规则和程序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你认为“测验效度和测验信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正确。

效度就是一个测验对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测量到什么程度的估计。

效度系数等于有效分数的方差与观测分数的方差之比.而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

6、简述教育评价的特点。

1。

评价目的转变.2。

评价对象的扩展。

3. 评价结果形式的革新.4. 强调评价对象的参与。

7、简述教育统计与测评的应用价值.(1)是教育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3)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4)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8、试论述国内外教育评价的历史与发展脉络.国内:古代教育评价—近代教育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国外:教育测验运动—教育评价形成时期—教育评价发展时期—教育评价专业化时期9、某校评估小组经过对全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工作过程和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严格量化,逐项计分,从而计算出教师的评估分数。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致力于以心理学与统计学为工具来研究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科学化的美国学者是(C)A、卡特尔B、皮尔逊C、桑代克D、华生2、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对全班同学进行排名:第1名、第2名第3名,等等。

这类数据属于(B)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等比数据3、下列统计方法,不属于推断统计的是(B)A、参数估计B、差异系数C、卡方检验D、方差分析4、为探究考试成绩与焦虑程度的关系,宜采用的统计分析图是(A)A、散点图B、直方图C、条形图D、圆形图5、一组数据:34、57、69、78、70、56、80。

这组数据的中数是(D)A、57B、78C、70D、696、百分位数P10=50表示该次数分布表中(A)A、有10%的个案低于50分B、有10%的个案高于50分C、有50%的个案低于10分D、有50%的个案高于10分7、在正态分布中,如果均值μ增大,则正态分布曲线(D)A、上移B、下移C、左移D、右移8、多个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值偏差的平均数为0,该性质描述点估计评价标准(A)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9、为比较3个不同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从每个地区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则组内自由度为(C)A、2B、10.C、27D、2910、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回归系数b表示(A)A、x变化1个单位,y随之变化b个单位B、x变化1%,y随之变化b%C、y变化1个单位,随之变化b个单位D、y变化1%,x随之变化b%11、用数字代表特定事物的量表是(A)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2、16PF是一种(D)A、智力测验B、能力倾向测验C、成就测验D、人格测验13、下列题型不属于客观题的是(A)A、辨析题B、选择题C、判断题D、匹配题14、阅读理解题满分为50分,全校30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0分,则该阅读理解题的难度系数为(B)A、0.50B、0.60C、0.70D、0.8015、某道试题的鉴别指数D为0.60则表示该题的区分度(A)A、很好B、良好,修改后会更好C、尚可,仍需修改D、差,必须淘汰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教育测量与评价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A、测量评定B、事实判断C、价值判断D、问题诊断E、区分选拔2.配对数据下对两个总体平均数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要用“两相关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

()A、错误B、正确3.对于平均数来讲,下列哪句表述是正确的()。

A、平均数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B、平均数计算不准确C、平均数位于数据的正中间D、平均数本身没有意义4.一组数据的离差之和为()。

A.难以确定B.1C.0D.大于05.线性或直性相关是所有关联模式中最简单的一种。

()A.正确B.错误6.点双列相关是根据两列顺序变量的等级差数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

() A、错误B、正确7.即使样本相关系数r=0.4,其总体的相关系数ρ也有可能为零。

()A.正确B.错误8.某变量的观测值可以对它们进行加、减、乘、除4种运算,这一变量属于()变量。

A、称名B、顺序C、等距D、比率9.在一批考试分数中,第90百分位数是63分,这意味着比63分低的考生人数占全部考生总数的比例是:()。

A、63%B、90%C、10%D、37%10.零假设就是总体参数为零的假设。

()A.正确B.错误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DE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D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n m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本科一、 名词解释1.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2.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3. 算术平均数: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4.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5.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6. 测验效度:就是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7.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8.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9. 离散变量: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10.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11.教育测量学: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教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力、品格、学术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12. 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13.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14. 连续型变量: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15.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16. 正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17. 同质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叫做同质性χ2检验..18. 难度:就是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19. 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20. 样本: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个体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21.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了mm≤n次;则m与n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 ;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22. 负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的相关..23. 独立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要判断两种分类特征之间是否有依从关系;叫做独立性χ2检验..24.情境测验法:指的是把被试置于一种特定情境中以观察其行为反应;然后对其人格特征作出评鉴的一种方法..25.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部分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数量特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推测和判断未知的全体统计对象数理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26.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27.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某些事先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28. 双向表:按两种分类标志编制成的表就是双向表..29.心理测验:是通过对一组标准刺激所引起的行为样组的客观分析;对人们的心理特征及个别差异进行估测;描述和诊断的一种方法..30.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一种旨在预测未来成功可能性的测验..31. 非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32.个体:是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位..33.心理量表:就是按照科学方法及系统的程序所编制的心理测验..34.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部分;然后从各部分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35. 标准误:某种统计量在抽样分布上的标准差;就叫做该种统计量的标准误..36.零假设:就是关于当前样本所属的总体指参数值与假设总体指参数值无区别的假设;一般用H0表示..二、填空题1.统计学含_数量统计学____和__应用统计学___ 两大类..2.依据变量的性质;变量分为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__比率变量___..3.X1=1;在数轴上只表示一个点;则X 变量是__离散变量___..91.45;91.55___..5.一次全县调考后;算得其标准差为δ=15;某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49人;其标准误是X δ=___..6.教育测量具有_间接性____、_多元性____ 和__随机性___ 的特点..7.口头测验的方法有 高声朗读教师提问;随机抽答;专题发言;小组讨论;师生一般会谈;__情境讲述__ 和 _角色扮演____ ..8.情境测验的主要类型有_品格教育测验和情境压力测验_ ..9.教育统计具有 数量性 和 比较性 的特点..10.教室里有20个学生;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_比率变量____..11.Y1=1;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区间;则y 变量是__连续变量___..12.资料来源有两个方面;即____经常性资料和专题性资料_____..13.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图目__图形 和 图注__ 五部分构成..14.点二列相关在教育测验中可用来计算__区分度___.. 15.标准正态分布也称Z 分布的离差统计量公式是__Z=___nX δμ-143.24915≈=n δ16.效度分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__效标关联效度___..17.教育统计具有_数量性____ 和 _比较性____ 的特点..18.统计表一般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和表注组成..19.教育测量的主要工具是__测验___ ..20.测验题目的编排形式有两种;即_并列直进式和混合螺旋式_ ..21.将简答题、填空题归于客观题的理由是_评分客观____ ..22.独立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的公式是_____ ..23.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α=.05时的临界Z值是Z=1.65和Z=1.9624.一般正态曲线有___无数__ 条..25. 编制统计图表的工作属于_描述统计____..26.问卷调查法分为两类;分别是 _自填式问卷____ 和 _访谈式问卷____ ..27.统计表的种类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28.教育测量有四种量表;它们是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29.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 __12___ 个测验..30.客观题中最灵活的一种题型是 __选择题___..31.相关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的公式是_____32.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α=0.01时的临界Z值是_Z=2.58和Z=2.33_..33.依据变量是否具有随机性;变量分为 __随机变量___ 和 _非随机变量____..34.在一次体育比赛中;某班获得团体第1名;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35.非随机误差包括_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36.教育调查的常用方法有_问卷法____和_访谈法___..37.A班50人;B班48人;要比较两班某次考试后的成绩分布状况;应该用多边图说明:必须先编制频数分布表____ .图形表示..38.教育测量学研究内容主要是 _测验的编制、使用以及结果的评价____ ..39.智力超常人的智商是 _1.30____;智力正常人的智商是__70-130___ ;低常人的智商是_70以下___ ..40.布卢姆把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__评价___六个层次..41.将学生的兴趣分为“很有兴趣、有兴趣、较有兴趣、无兴趣、很无兴趣”五个等级;并分别用“5、4、3、2、1”表示..取这些数值的变量称为__顺序变量___ ..42.随机误差的来源包括观测误差和抽样误差..43.数据14、2、17、9、13的中位数是_13____44.一个小组有10个学生;从中选一个组长;若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是相等的;选到张明或李华的概率是_____..如果进行两次选举;两次都选到张明的概率是_____..45.教育测量的两个要素是 ____参照点 和 单位_____..46.根据课堂教学运用测验的一般顺序;学业成就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 终结性测验..47.根据测验内容的性质;心理测验可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创造成力测验和人格测验48.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有 ___1__ 条..三、判断题1.我们把能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对2.总体中的个体一定是人的某种属性..错3.我们研究某区高三英语会考成绩时;这是个无限总体..错4.样本中个体数目大于30称为大样本..对5.样本中个体数目小于30称为小样本..错6.反映总体内个体间分散程度的一种统计指标称为总体平均数..错7.教育调查从调查范围来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对8.统计数据按来源可分为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错9.取值个数无限的不可数的数据;称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据..对10.统计表一般由标题、表号、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构成..对11.标题应写在统计表的下方..错51100112.表号应写在统计表的左方..错13.表注是统计表必要的组成部分..错14.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对15.某一个随机时间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称为这个随机事件的频数..对16.统计图由标题、图号、标目、图形、图注等构成..对17.统计图中图注的字体应和标题的字体一样大..错18.直条图是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错19.圆形图是表示间断变量的统计图..对20.线条图和频数分布图都可以用做表示连续变量的统计图..对21.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对22.集中量不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点集中的情况..错23.常用的集中量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对24.算术平均数可以简称为平均数或均数..对25.各观察值与其算术平均数之差的总和等于零..对26.中位数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值..错27.中位数是百分位数中的特例..对28.众数有理论众数和实践众数两种定义方法..29.几何平均数是倒数平均数..30.表示一组数据变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量称为差异量..对31.全距是集中量指标中一种..32.全距反应很灵敏;能体现一组数据中间数值的差异..33.四分为距比全距更可靠..对34.标准差的值越大;表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即数据越参差不齐;分布范围越广..对35.全距、四分位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是绝对差异量..对36.差异系数是相对差异量..对37.差异系数是有单位的相对数..38.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等于1..39.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对40.正态分布是一种间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错41.样本分布是某一种统计量的概率分布..错42.抽样分布是一个理论上的概率分布..对43.总体参数估计可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对44.平均数差的标准误来源于差的方差..对45.两个样本内个体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这两个样本称为独立样本..错46.对两个独立样本方差是否齐性;要进行F检验..对47.总自由度可分解成组间自由度及组内自由度..对48.比率的抽样分布是一项分布..错49.两个变量之间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称为相关关系..对50.一元线性回归是指只有两个自变量的线性回归..错四、简答题1.数据分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每个数据必须归于某一组;也只能归于这一组..2.在教育管理中;如何正确看待算术平均数答:算术平均数有很多优点;是较好的集中量数;它是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较好代表值..但它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因此;在教育管理中;仅以平均数来看待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不够科学的;它容易使教师忽视差生;甚至讨厌差生..3.对于积差相关系数r;我们应明确哪几点答:10≤|r|≤1..2r的正负值之间无优劣之分..3r的值不能进行四则运算..4.t分布有什么特点答:t分布特点主要有:1是单峰对称分布;2不与基线相交;3是一簇分布5.假设检验的步骤是怎样的答:假设检验的步骤为1提出假设;2确定检验统计并计算其值;3统计决断6.教育和心理测验中;可能造成测量误差从而影响信度的因素大致有哪些答:教育和心理测验中;可能造成测量误差从而影响信度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一些:1测验项目抽样不妥;2语言表达不准;引起误解;3施测环境的影响;4施测过程中指导语;完成时限;主被试关系的影响;5评分过程的偏向与误差;6被试的动机和情绪..7.教育统计学的作用是什么答:教育统计学是对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要重工具..具体而言;教育统计学的作用主要有:1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顺利地阅读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报告和文献..2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3为学习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打下基础..8.下面的统计表中有哪些错误答:有以下错误:1无标题和表号2顶线、底线没有其他线条粗3左右两边封口4小数点没有对齐5同一列中;保留的小数位数不一致..9.某同学语文考了90分;数学考了80分;他的语文比数学考得好一些;这句话对吗答:不一定对;应该看一看90分和80分在班上的名次;也就是要看这两个分数在各自团体中的地位..10.正态曲线有什么特点答:正态曲线的特点有:1曲线在X=0处为最高点;2曲线以Z=0处为中心;双侧对称..3标准正态分布上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4曲线向左右两端无限延伸;但永不与基线相交..X=1和Z=-1处为曲线的拐点..11.相关样本和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检验之前;为什么不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答:因为相关样本和独立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检验都没有用到汇合方差..12.χ2 检验有哪些特点答:χ2检验的特点有:1χ2检验的数据属于间断变量数据;2对总体分布不作要求;3属于自由分布的非参数检验..13.编制简单频数分布表的步骤有哪些答:编制简单频数分布表的步骤为:1求全距;2决定组数和组距3决定组限4登记频数14.汇合方差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汇合方差的前提条件是两个总体方差相等;即 15.χ2值的特点是什么答:χ2值的特点有:1具有可加性;2永远是正值;3大小随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差的大小而变化..16.教育测量与教育统计学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教育测量是为了获得数据;而教育统计则是对教育测量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的整理;分析和推断17.形成性测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形成性测验的主要作用是为师生双方提供有关学习成效的连续反馈登信息;以便改进学习与教学..18.简述创造力与学业成就及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答:创造力与智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创造力与学业成就也存在一定程度正相关;但我们既不能简单地用智力测验或成就测验来推测人的创造力;也不能用创造力测验简单地来预测人的智力与学业成就;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更不能抛开智力开发和课堂教学引导而凭空地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19.算术平均数有哪些优点答:算术平均数的优点有:反应灵敏、严密确定、简明易懂、计算简便、适合代数运算、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20.一天;甲对乙说:“ 我和你的关系好过我和丙关系的3倍..”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人与人的关系是相关关系;相关程度有强弱之别;无倍数之分..21.对同一组对象;如何区分Z 检验还是t 检验答:主要看:1δ是否已知;2n 是大样本还是小样本..22.χ2分布有什么特点2221δδ=答:χ2分布的特点有:1呈正偏态;右侧无限延伸;但永不与基线相交;2随自由度的变化而呈一簇分布..23. 应如何正确使用教育测量答:正确使用教育测量应该做到:测验的选择要慎重;使用者应具备一定的资格;内容要保密;施测过程要严格控制误差;正确解释和看待测验结果..24.诊断性测验有哪些独特性答:诊断性测验的独特性表现在1它更注重诊断有关的目标;2测验题目依据于对成功学习教学技巧的分析以及常见学习错误的研究;3题目难度一般较低;4一般只针对部分内容进行.. 25.积差相关系数的使用条件有哪些答:25.1必须是测量数据..2变量的总体是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3必须是成对数据..且n ≥30..26.请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守株待兔”的故事..答: 兔子撞树而死这样的事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的;或者说发生的概率非常小;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此;老农待在树下是很难再捡到兔子的..27.χ2检验的作用是什么答:χ2检验的作用是:1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2总体分布的拟合性检验;3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之间的独性检验28.教育测量的功能有哪些答:教育测量的功能主要有:因材施教、选拔人才、诊断补救、评价教学和就业指导..29.终结性测验有哪些特点答:终结性测验的特点有:1测验所包括的教学内容更广泛;2具有更高的概括水平3测验题目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4测验题目分布的全距更大一些..30.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有哪些答: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有:人才选拔;人员安置与人事管理、临床心理学研究..学校心理学服务以及建立和检验假设..31.二列相关与点二列相关的区别是什么答:二列相关与点二列相关的区别在于:两个变量中的另一个变量是否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二列相关是人为划分的;而点二列相关则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32.标准误有什么作用答:标准误的作用表现在它是统计推断可靠性的指标、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的可靠度越大;反之亦然..33.t 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标准正态分布是t 分布的特例34.教育测量在教育中的地位有哪些答:教育测量有十分主要的地位、表现在:第一;它是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工具;第二;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三;是相关学科的基础..35.标准参照测验有哪些用途答:.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有;1说明学习者掌握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程度;2给学习者提供个人学习经历和已达水平的证明资料;3评价课堂教学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36.口头测验在哪些领域更能发挥作用答:口头测验在下列领域更能发挥作用;即;1使用特定语言回答问题;2综合有关信息提出问题;3阐述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作解释与辨护;4口头表达时的逻辑思维与概括的情形;5知识理解的广度与深度;6态度、气质与情感的特殊表现..五、计算题1.某校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评定由三方面的成绩组成;学生评分占0.3;同行评分占0.4;领导及专家评分占0.3..某位老师的三种分数分别为94分;72分和79分;求该教师的总平均分数.. 解:2.计算下列112个学生测验分数的算术平均数..112个学生测验分数的频数分布表解: 13.75 X3.根据下表;求身高为166厘米同学的百分等级;并说明其意义某校学生身高的频数分布表解:∵166厘米在164;167这一组..∴X=166cmLb=164cmFb=165cm;f=26;i=3;N=210;代入公式3.24得即身高为166厘米的同学的百分等级是86.83;也就是在这210人当中;身高低于166厘米的同学占86.83%..4.某小学个人卫生得分的平均数为52.8;其中某班28名学生平均分数为49.5;标准差为7.8;问该班学生成绩是否低于全校的平均水平解:|t|=2.198;t270.05=1.703<2.198<2.473=t270.01;0.01<P <0.05;在0.05显着性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该班个人卫生得分显着低于全校平均水平..5.语文测验模拟资料如下表所示;试求内部一致性系数α的值..解: ∵S ①2=1.88 S ②2=3.07 S ③22.71 S ④2=2.22 S ⑤2=3.01 S02=51.51∴α=0.83提示:可以采取列表的办法;主要是求6组数据的方差6.求下列原始数据的全距和四分位距23、26、20、25、33、31、27、29、36解决:R=16 7.用5个数字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不同的五位数解:=120个8.某班13名学生期中语文名次和期末语文成绩如下;问两次考试相关程度如何解:rR ≈0.919.某市全体7岁男童体重平均数为21.61kg;标准差为2.21kg;某小学70个7岁男童体重的平均数为22.9kg..问该校7岁男童体重与全市是否一样解:|Z|=4.88>2.58=Z0.01P <0.01;在0.01显着性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即该校7岁男童体重与全市有极其显着的差异..10.某班地理测验5个男同学的得分为70、72、69、67、71;11个女同学的得分为46、89、91、83.863)164166(26165210100=⎥⎦⎤⎢⎣⎡-⨯+⨯=x PR 4=QD56、80、84、51、99、42、64、48..问男女同学地理测验成绩是否有显着性差异 提示: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解:11、112个学生的测验分数的频数分表根据上表资料;计算:百分位距解:=23.5512.某项考试成绩分布表1计算标准差用两种方法2计算方差解: =87.4813.欲调查某区重点中学720名高一学生的视力;首先按视力情况将他们分成上108人、中360人、下252人三部分;若要从中抽取120人进行调查;1应该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法 2上、中、下视力的学生各抽多少较合适解:1分层抽样的方法..2视力上等: 人视力中等: 人视力下等: 人 14.已知某校高二10名学生的物理测验为92、94、96、66、84、71、45、98、94、67..1求此次测验全年级标准差的估计值;2此次测验平均数的95%的置信区间..已知 =2.262解:1S= 18.586;295%的置信区间为67.405<μ<93.9951090P P -2X δ42252720120=⨯15.某标准化技能测验;间隔两周向同一代表性被试组先后施测两次..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求测验信度的稳定性系数..解:∵n=10;∑Xi=278 ∑Xi2=77284 ∑Yi=261 ∑Yi20=68121∑Xi2=7880 ∑Yi2=6973∑Xi Yi=7398 ∴rxy=0.9116. 从4个不同的字母中;每次取出了3个进行排列;一共有多少种排法答: = 24种17某校学生对中学文理分科赞成者占25%;不置可否者35%;反对者占40%..校某班36名学生中赞成的有7人;不置可否的有10人;反对的有19人..问该班学生对文理分科各种态度的人数比例与全校是否一致答:χ2=2.45<5.99= ;P>0.05..保留H0;拒绝H1;该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比率与全校无显着性差异..18.测得甲、乙两所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高如下表;问他们的身高是否有显着性差异解:|Z|=4.00>2.58=Z.01;P<0.01;在.01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两校学生身高有极其显着性差异..19.一个n=10的配对样本;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如下表;试比较两种教学法是否有显着性差异解: ==4.280>3.250=t90.01;P <0.01;在0.01显着性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两种教法有极其显着性差异..20.下面是某项考试成绩分布表;求其标准差..答: ==87.48;δX=9.3521.求正态曲线下列各区间的面积1X=0→X=1.64 2X=-1.64→X=03X=0→X=1.96 4X=-1.96→X=0解:1P=0.44950 2P=0.4495034P 205).2(χt 2X δ3P=0.47500 4P=0.4750022.某校在关于某种奖学金制度的宣传工作前后;对150个学生进行调查;其结果如下表;问宣传工作是否有显着性效果解:χ2=6.43;=3.84<6.43<6.63= 0.01<P<0.05;在.05的显着性水平上拒绝H0;接受H1;宣传工作有显着效果..23.某校8名自由体操队员训练前后两次得分如下表..问训练是否有显着效果解:|t|=0.564<1.895=t7.05;P>0.05;保留H0;拒绝H1..训练无显着效果..24.某测验上;16名被试某题得分与测验总分情况如下表;试求该题区分度..该题区分力强吗 解:.D=0.304提示:用“高低分组法”计算..区分力较弱..δ男=7.733 S 男≈8.472δ女=10.987 S 女≈11.43525.某次数学竞赛;甲校6名男同学的成绩为69;73;84;91;86和76;13个女同学的得分为90;62;58;74;69;85;87;92;60;76;81;84;77..问男女同学数学竞赛成绩是否有显着性差异 解:查表知:F12;50.05=4.68>1.297=F ∴保留H0;拒绝H1;方差齐性.26. 甲、乙两个学生三门学科的成绩及该班的平均成绩和标准差..问甲、乙两生谁考得更好 甲、乙学生及该班整体成绩情况表 解:如果是水平参照考试;两人总分一样;排名也应该一样;但甲有一门不及格..如果是选拔性考试;则乙的标准分数Z 分数为正分;而甲的标准分数为负分..显然;乙在团体中的地位比甲要高得多..27.某区拟对参加数学竞赛的2000人中的前500人予以奖励;考试的平均分数为75分;标准差为205).1(χ201).1(χ。

(完整word版)《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

08下半年《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下午10:4708下半年《教育统计与评价》作业]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为A、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B、教育现象C、教育现象的数量方面D、教育评价的质量方面[C]2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概括或计算出能够反映教育现象的综合指标,这种方法称为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量统计D、相关统计[A]3教育评价的作用A、导向作用B、鉴定作用C、定向作用D、激励作用[ABD]4依评价的方法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C、安置评价与诊断评价D、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ABD]5依评价的功能分,教育评价可分为A、诊断评价B、横向评价C、安置评价D、终结性评价[ACD]6指标设计的方法有:A、目标分解法B、问卷调查法C、多元统计法D、布鲁姆“分类学”法[ABCD]7需要对指标进行排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是: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C] 8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中,哪些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A、经验法B、对照配权法C、咨询法D、主成分分析法[BC]9制定教育评价的标准的原则有哪些?A、方向性B、时效性C、客观性D、激励性[ABCD]10在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B、问卷法C、访问法D、测量法[ABCD]11对提出问题事先安排好答案,让对方从中选择的问卷类型是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A]12在不易简明扼要地表达答案的意思时,最好选用哪一种类型问卷A、限制式B、开放式C、半限制式[C] 13既可表示事物的分类、顺序,也有相等的计量单位,但无绝对零点的量表是: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C]14下列哪些量表所测得的数据为测量数据?A、类别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CD]15测量的可靠性是指测量的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B]16分析测试内容与预测内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种测试效度的方法叫A、效标关联度B、内容效度C、结构效度D、预测效度[B]17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产生的,没有固定倾向的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C] 18常用的综合指标有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ABCD]19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规模总量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A]20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程度或幅度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B]21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水平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C]22反映某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差异情况的指标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D]23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标准差[C]24反映数据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绝对数B、标准分数C、平均数D、标准差[D]25某一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66,政治成绩74,语文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65和13;政治的全班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75和10。

教育统计与测评 综合测试一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评 综合测试一答案

问题1得0 分,满分 5 分1.下列属于差异量的是()答案所选答案: C.中数正确答案: B.平均差回答反馈: 很遗憾!答错了,正确答案是B.问题2得 5 分,满分 5 分2.一次测验,同一批被试先后两次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好,说明这次测验()较好。

答案所选答案: B.信度正确答案: B.信度回答反馈: 效度恭喜你!答对了,请再接再厉!问题3得0 分,满分 5 分3.效度是测量的()的综合反映。

答案所选答案: C.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正确答案: B.系统误差回答反馈: 很遗憾!答错了,正确答案是B.问题4得 5 分,满分 5 分4.当试题的平均难度接近()时,试题的区分度最佳。

答案所选答案: C.0.5正确答案: C.0.5回答反馈: 恭喜你!答对了,请再接再厉!问题5得 5 分,满分 5 分6.测验的编辑不包括()答案所选答案: C.试题的鉴定正确答案: C.试题的鉴定回答反馈: 恭喜你!答对了,请再接再厉!问题6得 5 分,满分 5 分5.依据教育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一个具体明确的(),是编制良好测验的重要基础。

答案所选答案: B.双向细目表正确答案: B.双向细目表回答反馈: 恭喜你!答对了,请再接再厉!问题7得 5 分,满分 5 分7.一份完整的问卷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答案所选答案: C.标题、指导语、个人基本信息、问题正确答案: C.标题、指导语、个人基本信息、问题回答反馈: 恭喜你!答对了,请再接再厉!问题8得 5 分,满分 5 分8.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所选答案: A.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正确答案: A.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回答反馈: 恭喜你!答对了,请再接再厉!问题9得 4 分,满分 4 分.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所选答案:对正确答案:对回答反馈: 恭喜你!答对了,请再接再厉!问题10得 4 分,满分 4 分2.信度是效度的保证,凡是信度高的测验,其效度也高。

(完整word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及答案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考试卷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测量是()A.观测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内部心理特征B.直接测量个体内部心理特征C.测量个体外在行为表现D.根据个体心理特征,推断其外在行为表现2.下列数据中,运算结果只是反映位次顺序关系的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特点的是()A.离散性B.顺序性C.变异性D.规律性4.某校某班学生的家庭出身统计情况是:农民32%,工人28%,干部30%,其他10%。

若要直观描述这组统计数据宜采用()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D.圆形图5.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体重为25千克,标准差为3.7千克,平均身高为110厘米,标准差为6.2厘米,那么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的关系是()A.体重差异程度小于身高差异程度B.体重差异程度大于身高差异程度C.体重差异程度等于身高差异程度D.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无法比较6.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A.百分等级常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7.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误差可以避免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8.高考属于()A.标准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形成性测验9.选择题的优点是()A.编题要求技巧不高B.能考查学生思维发散力C.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D.能测量理解、应用领域中复杂的高级的学习成就10.小概率事件是指()A.P<0.05B.P<0.1C.P>0.05D.P>0.111.下列不属于...发散性思维特征的是()A.流畅性B.变通性C.突发性D.独特性12.在次数分布表中,若要用代数区间来表示“60~65”,恰当的是()A.[59.5,64.5]B.[59.5,64.5)C.(59.5,64.5]D.(59.5,64.5)13.衡量测验工具的正确性的指标是()A.测验难度B.测验效度C.测验信度D.测验区分度14.对两独立总体大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采用()A.F检验B.t检验C.χ2检验D.Z检验1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区分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关键在于()A.样本的分布B.临界值的确定C.检验的目的D.总体参数是否已知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推断统计 17.离中趋势 18.抽样分布 19.I 型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简述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教育统计与测评在线测试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评在线测试答案

第一章:C C B A CD B D B C判断题是:对错对对15. 教育统计学是把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及其方法应用于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它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含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部分。

16. 依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依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变量和数量变量;根据变量是否成为某特定研究所操作的因子或者条件,可分为研究变量和非研究变量;根据其所表示的数据的性质可分为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比率变量。

17. (1) 重点调查的调查对象在研究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或比重虽然不大,但在被研究现象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

典型调查是研究者根据需要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或个体)进行的调查。

(2)重点调查是选取一部分重要样本就行调查,这些重要样本在量的方面占优势;而典型调查是有目的的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就行调查,侧重该样本的质的方面。

第六章A B B B D A C B 错错对错对14题:1.被试样本的影响2.测验长度的影响3.测验难度的影响15题:1.增加题目数量2.难度适中3.内容同质4.程序统一5.时间充分6.评分客观16题: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信度是任何一种测量的必要条件。

因为教育测量的对象主要是精神现象,所测量的特性不易把握,为了能真实地反应测验对象的某种特点,需要更加注意测量的信度,从而正确地判断测量结果的价值。

2.信度高的教育测量,能给教师和教育工作的领导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为他们的教育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3.信度高的教育测量,能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变得客观和可靠,也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更符合实际情况,从而有助于改进教与学的方法。

4.信度高的教育测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第七章bbbcb dad 对错对对错14. 答:1.控制系统误差;2.精心编制量表3.有效组织测验4.扩大样本容量5.增加测验长度15.效度(Validity)是研究方法中关于测量方式能否如实反映所欲测量或衡量标的的程度。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4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4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所谓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是指所建立的指标和标准必须能反映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的客观规律,找出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的关键性因素。

()A、错误B、正确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教育管理的功能表现在()A.教师管理B.目标管理C.经验管理D.过程管理3.结构效度的验证的步骤包括()。

A、提出有关理论结构的说明,并据此设计测量用的试题B、提出可以验证该理论结构是存在的假设说明C、采用各种方法收集实际的资料,以验证第二步提出的假设的正确性D、收集其他类型的辅助证据,淘汰与理论结构相反的试题,或是修正理论4.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它的方法主要有()。

A、分半信度B、库德理查逊信度C、复本信度D、克龙巴赫(cronbach)系数5.通过对少数典型事例进行研究而设计评价指标的方法是()。

A、头脑风暴法B、典型研究法C、理论推演法D、因素分解法6.百分比一致性指标是指用同一测验或两平行测验先后多次施测,其对被试的分类结果一致的比例。

()A.正确B.错误7.指标是达到标准的程度,它说明什么样的程度属于什么等级。

()A.正确B.错误8.积差相关是根据两列比率变量的等级差数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

()A、错误B、正确9.关键特征调查法是先请被调查者从所提供的备择指标中找出最关键、最有特征的指标,再对指标进行筛选并求出其权重的方法。

()A.正确B.错误10.重测信度的用途有时也在于评估所测特质在短期内的()。

A.有效性B.稳定性C.可测性D.等值性11.根据测验材料,可把测验分成()。

A、语文测验B、语言测验C、操作测验D、数学测验12.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对立的。

()A.正确B.错误13.确定性现象也称非随机现象,是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错误B、正确14.按照概率的定义,概率的取值范围在区间[-1、1]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word版)教育统计与测评综合测试2答案1、什么是次数分布?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叫次数分布或变量分布。

2、什么是显著性水平?
显著性水平是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内,可能犯错误的概率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显著性是对差异的程度而言的,程度不同说明引起变动的原因也有不同:一类是条件差异,一类是随机差异。

它是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事先确定一个可允许的作为判断界限的小概率标准.
3、什么是正相关?
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

4、“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没有多大区别”,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

教育统计是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的技术与方法。

教育测量是指根据教育目标,按照一定规则和程序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

5、你认为“测验效度和测验信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正确。

效度就是一个测验对其所要测量的特性测量到什么程度的估计。

效度系数等于有效分数的方差与观测分数的方差之比.而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
6、简述教育评价的特点。

1。

评价目的转变。

2。

评价对象的扩展。

3. 评价结果形式的革新。

4. 强调评价对象的参与.
7、简述教育统计与测评的应用价值.
(1)是教育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
(4)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8、试论述国内外教育评价的历史与发展脉络。

国内:古代教育评价—近代教育评价-现代教育评价
国外:教育测验运动—教育评价形成时期—教育评价发展时期—教育评价专业化时期
9、某校评估小组经过对全校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工作过程和工作效果等方面进行严格量化,逐项计分,从而计算出教师的评估分数。

并根据教师所得的评估分数来对教师作出年度考核的结论,即是否称职,依此结论给予相应的奖惩。

联系实际,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对该校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测评的内容主要由前提素质、过程素质、教学绩效和其他工作构成。

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构成。

教师测评的常用方法有绩效考评法、教学档案袋评价法、课堂听课评价法和微格教学评价法,分别从各种方法的定义、开创者、目的、操作流程、类型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该校的做法比较客观合理对教师进行测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