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件(春华)
第一章 总论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
平均每个月应负担12分之一, 3月份的应作为费用入账 的财产保险费为50 000元。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 会计核算基础。他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一 律以实际的款项收付为标志。它是以收到 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 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 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 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 付实现制。
• 二、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 (三)会计的特点 •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2.以合法有效的凭证为依据。 • 3.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具有全面性、综合性、
连续性和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 二、会计的职能 • 1.会计的核算(反映)职能 • 2.会计的监督(控制)职能
• 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的关系。
• 三、财务报告目标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 一、会计的概念 •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社会赖以发展的
基础。在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极 为简单,对生产过程的耗费和收获,只能凭头脑来记忆。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社会化,生产过 程与经济关系逐渐地复杂起来,人们为了掌握生产过程 的情况和安排好生产,就必须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 和财力的耗费以及取得的成果作出必要的记录,以便更 有效地组织生产和管理经济活动。这时作为记录和计算 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与取得成果的会计科学,也就随之而 产生。由此可见,会计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 活动而产生的,是生产过程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
04
会计的方法
设置账户
总结词
设置账户是会计的基本方法之一,用于分类 记录经济业务。
详细描述
设置账户是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性质, 为其设置一个或多个分类账户,以便于记录、 汇总和报告经济业务数据。
复式记账
总结词
复式记账是一种会计记账方法,通过双重记 录来反映经济业务。
详细描述
复式记账要求对每一笔经济业务进行双重记 录,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 登记,以确保经济业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披露财务信息的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 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编制财务报表需要对账簿中的数据进行汇 总、分类和整理,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等重要信息。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持续经营
总结词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不会面临破产或清 算。
详细描述
持续经营假设是建立在企业持续正常经营的基础之上,该假设使得会计主体能够稳定地运行其经济活 动,从而使得历史成本、现值等会计原则得以应用。它也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基础,因为只有在持 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能被合理地计价和列报。
填制和审核凭证
要点一
总结词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用于证明经济业 务的发生和真实性。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和经过的原始单据,会计人员需 要认真填制和审核凭证,确保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登记账簿
总结词
登记账簿是将凭证中的经济业务数据分类记录到相应的 账户中。
详细描述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 章总论)
《基础会计学》PPT课件
原材料的采购和核算
核算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 费等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记录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工资、奖金、 津贴等
产品生产业务核算
01
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归集到产品成本中,并按
销售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根据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条款 和条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并计量销售收入的金额
销售成本的核算
记录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 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 售的业务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 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核算
记录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加强 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
结账与对账工作流程
结账前准备
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已 全部登记入账,检查账户记录是 否正确。
结账工作
结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 末余额,并将余额结转下期或转 入新账。
01 02 03 04
对账工作
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账表核对。
编制会计报表
根据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相关 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种产品上
02 03
在产品的核算
记录尚未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 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要继续加工的半 成品
完工产品的核算
记录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 半成品、代制品、代修品等
产品销售业务核算
会计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核算职能是指会 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 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 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 性进行审查。
《基础会计》全套课件
《基础会计》全套课件第一部分:会计基础理论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职能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对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连续、全面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报告,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等。
1.2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个方面。
了解会计要素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3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公式,表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会计等式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通过会计等式,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1.4 会计假设与原则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货币计量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假设。
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2.1 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汇总和反映的标识。
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五大类。
了解会计科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
2.2 会计账户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会计账户包括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了解会计账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章:会计凭证与账簿3.1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了解会计凭证有助于我们正确记录经济业务。
3.2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用于反映经济业务的账册。
会计账簿包括总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簿、日记账簿和辅助账簿。
了解会计账簿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四章:会计报表4.1 会计报表概述会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基础会计PPT课件
应收款项管理与核算
应收款项的定义与分类
解释应收款项的概念,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
应收款项的管理原则
介绍应收款项的管理原则,如风险控制、信用政策、收款管理等。
应收款项的核算方法
详细阐述应收款项的核算方法,包括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坏账 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应收票据的贴现与背书转让等。
存货管理与核算
应付债券
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长期应付款
核算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 款项,如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 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内容及方法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核算企业按照章程规定或合同、协议约定,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 的资本。
存货的定义与分类
解释存货的概念,包括原材料、 在产品、产成品等。
存货的管理原则
介绍存货的管理原则,如保证生产 需要、合理储备、加速周转等。
存货的核算方法
详细阐述存货的核算方法,包括存 货的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价方 法、期末存货的计量与披露等。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及其使用情况。
未分配利润
核算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08
基础会计实务操作演示
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演示
原始凭证的识别与
分类
展示不同种类的原始凭证,解释 其含义和重要性,并演示如何对 其进行分类和整理。
记账凭证的填制
详细讲解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和 填制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根 据原始凭证正确填制记账凭证。
2024年度基础会计ppt课件完整版
会计等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包括静 态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动态等式(收入-费用= 利润)。
5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原则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这些前提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和条件。
会计核算原则
会计核算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 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这些原则是保 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
2024/2/2
21
对账与结账操作流程
2024/2/2
对账内容
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确保账簿记录与实际情况 相符。
对账方法
采用逐笔核对、余额核对等方法进行对账。
结账流程
包括结账前准备、编制结账分录、计算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划线结 账等步骤。
22
错账更正方法
2024/2/2
划线更正法
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上方填写正确 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 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2024/2/2
7
02
账户与复式记账法
2024/2/2
8
账户设置及分类
01
02
03
账户设置原则
根据会计要素及经济业务 特点,遵循会计科目设置 原则进行设置。
2024/2/2
账户分类
按照经济内容、用途和结 构进行分类,如资产类账 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 权益类账户等。
账户结构与内容
包括账户名称、日期、凭 证号数、摘要、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和余额等。
《基础会计》精品课件
要点二
内容
现金流量表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 融资活动现金流量三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通 过销售商品和服务所获得的现金收入和支付的现金支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购买或处置长期资产和其他投 资所获得的现金收入和支付的现金支出;融资活动现金流 量是指企业借款和还款所产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包括可靠性、 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02
会计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原理
01
复式记账原理是会计记账的基本原理,它通过记录经济业务的双重分录,确保 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从而完整地反映经 济业务的全貌。
06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1 2 3
定义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包括财务报表 和其他相关信息。
目的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 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信息, 以便他们做出决策。
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 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等部分。
05
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
成本计算的概念及种类
成本计算的概念
成本计算是会计工作中将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 核算,确定各类型费用金额,为企业做出经营决策和目标利润预测提供依据。
成本计算的种类
直接成本计算、间接成本计算、完全成本计算和变动成本计算。
资产负债表
定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是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列 出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
基础会计课件(整本书)PPT
3)一贯性原则 也称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
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如 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 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 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60
4)相关性原则
也称有用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 的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 策。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 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0
现代企业会计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 形成的历史背景:起源于西欧的工 业革命,促进工厂的建立;企业的组织 形式由合伙演变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 规模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资本市场的 发展;这些都大大推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环境的许多因素的变化也促进 了会计的发展和变化。
31
三、会计在经济管理中作用
➢ 9、账务处理程序
10
一、什么是“会计学原理”
1. 三基 (1) 会计学的基本理论 (2) 会计学的基本知识 (3) 会计学的基本技能
导言
11
注意:
➢ (1) 对“三基”的具体理解: ➢ a. 关于会计的基本理论 ➢ b. 关于会计的基本知识 ➢ c. 关于会计的基本技能 ➢ (2) 基础会计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作为一个专门的 信息系统而发挥作用。
会计信息是货币性的数量信息,又 称作会计数据。
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企业管理中 能够正确有效的得到利用,可以对企 业改善财务状况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 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32
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本身 存在着局限性:
1.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仅在于反 映,而无法改变影响客观的经济过 程、经济状况。
1
《基础会计》
2
第11章 会计循环《基础会计》PPT课件
1.预收收入 预收收入是指企业本期或前期已收到现金并已入账,但 要待以后会计期间才能确认的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收 收入会逐渐转为已实现的收入,因此,在会计期末要将已实 现的预收收入确认为本期收入,未实现的收入递延到以后各 期等待确认。
第二节 账项调整
(二)递延项目的调整 2.预付费用 预付费用是指本期或前期已付出现金,但受益期要延续
第一节 会计循环的含义与步骤
一、会计循环的含义
会计循环,是指企业在一ຫໍສະໝຸດ 会计期间内,从取得或填制 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起,到编制出会计报表为止的 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
二、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账项调整
一、账项调整的含义
账项调整,就是在每个会计期末结账前,按照权责发生 制原则对部分会计事项预以调整的行为。账项调整时所编制 的会计分录,就是调整分录。
二、应予以调整的项目
(一)应计项目的调整 1.应计收入 应计收入是指本期期末已获得但尚未收到款项的各种收入,
如应收租金、应收利息等。
第二节 账项调整
(二)递延项目的调整
所谓递延,就是指将已支付的费用或已收到的收入推迟 到以后期间予以确认。这些已经收到的收入即为预收收入, 已支付的费用即为预付费用。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基础会计》PPT课件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会计科目表
编号 2211 2221 2231 2232 2241 2501 2502
4001 4002 4101 4103 4104
5001 5101
名称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四、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第二节 会计账户
一、账户的含义
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进行分类记录、 反映的工具。
二、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概 念。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根 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三、账户的结构
(一)账户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第二节 会计账户 第三节 账户的分类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含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 设置账户和填制会计凭证的依据,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
二、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
类
按照提供核算指 标详细程度分类
总
明
分
细
类
分
科
类
目
科
编号
1001 1002 1012 1101 1121 1122 1123 1131 1132 1221 1231 1401
1403
1404 1405
表2-1
名称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其他应收款 坏账准备 材料采购
基础会计学完整版PPT课件
账户设置应遵循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等原则,确保账户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 经济活动。
复式记账法原理
01 02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 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的 ,用于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如收款 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等。
会计账簿种类及登记方法
日记账
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 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如现金
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分类账
按照账户分类登记的账簿,包括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登记方法
根据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按照 账户分类和规定的登记方法,将 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登记到相应
利润分配
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 损的弥补情况,以及历年 分配(或弥补)后的结存 余额。
所得税费用
核算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 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 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等。
04
会计凭证与账簿
会计凭证种类及填制方法
原始凭证
记录经济业务最初发生或完成情况的 凭证,如发票、收据等。
记账凭证
填制方法
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选择适 当的凭证种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 容逐项填制,确保凭证的真实、完整 和准确。
05
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
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1 2
资产类项目编制
按照流动性强弱顺序排列,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 动资产。
负债类项目编制
按照偿还期限长短顺序排列,包括流动负债和非 流动负债。
3
所有者权益类项目编制
基础会计课件(全)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即对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地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是按照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常见的会计科目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等。
结账
资产类账户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存货
固定资产
房屋及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工具
无形资产
专利权
03
其他长期资产
01
对子公司的投资
02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
长期待摊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
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资产负债表结构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要依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通过日常会计记录和账簿数据汇总得出。
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列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的增减情况。
利润表定义
利润表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
复式记账法采用复式记账原理,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这样可以相互核对和验证,确保记账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不仅可以记录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静态信息,还可以反映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动态信息,从而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会计分录可以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类型。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而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复合分录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基础会计课件(春华)
基础会计讲课提纲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与发展1、会计的概念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连续地、系统地、完整地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前者主要向企业外部利益集团提供过去的相关会计信息,后者主要为企业内部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提供未来的相关会计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1、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指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
(2)监督-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检查。
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经济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按不同的监督主体,会计监督分为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2、会计的其他职能(1)评价(2)预测(3)决策第二节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含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管理工作。
第三节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是某一会计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图示1、资金的进入-投资者投入、向债权人借入。
2、资金在企业内部的循环和周转。
3、资金的退出-支付税款、支付股利、归还借款和支付利息等。
第四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2、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各单位不得任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讲课提纲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与发展1、会计的概念是经济管理的重要部分,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连续地、系统地、完整地对一个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前者主要向企业外部利益集团提供过去的相关会计信息,后者主要为企业内部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提供未来的相关会计信息。
二、会计的职能1、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指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
(2)监督-利用会计核算提供的各种会计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检查。
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经济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按不同的监督主体,会计监督分为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2、会计的其他职能(1)评价(2)预测(3)决策第二节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含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管理工作。
第三节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是某一会计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
以工业企业为例:图示1、资金的进入-投资者投入、向债权人借入。
2、资金在企业内部的循环和周转。
3、资金的退出-支付税款、支付股利、归还借款和支付利息等。
第四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必须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2、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各单位不得任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申请人符合基本报名条件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 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
第五节会计法规体系一、会计法律。
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
如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会计法》。
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二、会计行政法规。
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会计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办法、规定等具体名称出现。
如:《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会计规章是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如《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05年1月22日发布,自2005年3月1日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年2月15日发布,2007年1月1日实施)等。
2、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所内容制定并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如《企业会计准则-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 应用指南》《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四、地方性会计法规。
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与《宪法》、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发布的的会计规范性文件。
第六节、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即会计假设,是为了进行会计核算,事先对核算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等方面做一些假设。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会计主体可能是一个法律主体,也可能是企业内部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部门。
可以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独资和合伙企业、企业集团、个体工商户、分厂、车间等。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
这样企业对资产才能够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和折旧,费用才能够定期进行分配,负债才能够按期偿还。
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指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真实性(客观性)-会计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明晰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要变更,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横向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上看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从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资产。
6、重要性-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职业判断时,不能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企业按会计制度规定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充分体现了谨慎原则。
企业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
8 、及时性-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三、会计核算方法: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静态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反映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动态的要素)一、资产-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问题:下列是资产吗?1、合同中所签订的拟购买的材料()2、计划购置的自动化设备或汽车()3、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如租店面)()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公交公司融资租入的汽车()5、仓库储备的材料、产品()6、企业车间里正在使用的机器()7、已经淘汰的技术、设备及生产的废品()资产按其流动性大小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1、流动资产-预计在一年内(含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原材料、在产品即生产成本、库存商品)2、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问题:购入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但因为股价跌得太多,持有1年以上。
是流动资产还是长期股权投资?()二、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问题:下列是负债吗?1、计划向银行贷款50万元()2、已经归还的前欠货款10万元()3、已经获得豁免的债务100万元()4、购买原材料所欠的货款()负债按其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预计在一年内(含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2、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三、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通过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两个账户体现)四、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具体内容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按主次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收入不包括:出售固定资产收入、罚金收入、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