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对46例患者术前进行饮食以及肠道准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
结果全部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临床好转出院。
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配合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结肠癌常发年龄41~50岁,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
结肠癌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46例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对46例结肠癌患者实施了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年龄60~75.4岁,平均64.2岁;其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7例,46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伴排便习惯的改变。
以腹泻者居多,便秘伴腹泻者次之。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为结肠癌。
其中27例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症状。
20例患者出现贫血,32例患者表现为脓血或黑便,31例患者有体重下降。
左半结肠切除11例,右半结肠切除21例,横结肠切除10例,单纯造瘘术4例。
全部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临床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患者一般会存在紧张、恐惧、信心不足,担心疾病预后,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解释手术必要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2.1.2 饮食指导患者术前流质饮食,必要时可以静脉补液以补充营养,必要时可少量多次输血,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这样可以增强手术耐受力,进一步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1.3 肠道准备控制饮食,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流质饮食,患者术前1d禁食;术前3d患者口服肠道抗生素,同时给予患者口服维生素K;,术前3d,让患者每晚用番泻叶泡饮,护理人员术前2d每晚给予患者用肥皂水灌肠,术前1d晚清洁灌肠。
肠道清洁采用全肠道灌洗法,总灌洗量不少于6 000ml,手术前12~14h 开始口服37℃左右等渗平衡电解质溶液,以产生容量性腹泻,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术日晨放置胃管和导尿管,如果肿瘤位于直肠前壁,护理人员术前3d给予患者每晚冲洗阴道。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全麻未清醒时取平卧位,清醒后给予半卧位,患者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注意观察患者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情况,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测定,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并发症。
患者多翻身拍背,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的发生。
2.2.2 腹部情况的观察及护理术后注意患者腹壁切口的观察,注意有无腹痛,腹胀等腹部情况。
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患者回病房后,应将各引流管
道用文字在管外作好标记,接上相应的引流装置,必须保持引流管通畅。
仔细固定好各种引流管,护理人员应定时挤捏引流管。
防止阻塞,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成分、引流量等。
2.2.3 结肠造口的护理结肠造口,如果患者外层敷料渗湿后,护理人员要及时更换。
在造口开放前,用凡士林纱布外敷结肠造口,保护腹壁切口,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d开放,让患者取侧卧位,使有造口的一侧在上。
使患者腹壁切口与结肠造口隔开,从而可以防止流出的稀薄粪便污染腹壁切口。
当造口袋内充满1/3排泄物时,要及时更换,更换造口袋时,先用中性皂液清洁造口周围皮肤,为了防止皮炎和皮肤糜烂,造口周围皮肤涂上氧化锌软膏,造口拆线愈合后,每日扩肛一次,防止造口狭窄[2]。
3 讨论
目前随着肠道肿瘤发病率的升高,结肠癌已经成为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5年生存率一般维持在在50%~70%左右,实践证明术前进行饮食以及肠道准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
进行多层次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显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结肠癌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进一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对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辉,杜永成,王斌全,等.临床系统护理化常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刘丽萍,陈蕴铂.结肠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