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

合集下载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DOC374页)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DOC374页)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DOC374页)第一节质量特性数据的统计规律一、总体、集体与样本产品的质量可以用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来表示。

这里的特性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例如灯泡的寿命,钢的成分等都是定量特性;而按规范判定产品为〝合格〞或〝不合格〞,那么是一种定性特征。

在质量管理中,通常研讨一个进程中消费的全体产品。

在统计中,将研讨、调查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例如某个工厂在一个月内依照一定资料及一定工艺消费的一批灯泡。

总体是由集体组成的。

在上例中,这批灯泡中的每个特定的灯泡都是一个集体。

假设总体中包括的集体数不大,而对产质量量特性的观测(例如测量)手腕不是破坏性的,任务量也不大,那么有能够对总体中的每个集体都停止观测,以失掉每个集体的质量特性值。

但是假设总体中的集体数N很大,甚至是有限的,或许观测是破坏性的或观测的费用很大,那么不能够对总体中的每个集体都停止观测。

通常的做法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或多个集体来停止观测。

抽出来的这一局部集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所包括的集体数目称为样本量。

经过对样本的观测来对总体特性停止研讨,是统计的中心。

上述总体、集体和样本的概念是统计的基本概念,从下面的表达中,这些概念都可以是详细的产品。

但有时为了表达的方便,当研讨产品某个特定的质量特性X时,也常把全体产品的特性看做为总体,而把一个详细产品的特性值x视为集体,把从总体中抽出的由n个产品的特性值x1,x2,…,x n看做为一个样本。

[例1.1-1]从一个工厂一个月内消费的一批灯泡中抽取n=8个灯泡,停止寿命实验,失掉这8个灯泡的运用寿命为(单位为小时): 325,84,1244,870,645,1423,1071,992 这8个灯泡或相应的运用寿命即为一个样本,样本量n=8。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称为抽样。

为使抽取的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样本不能是有选择的,最好应是随机抽取的,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要详细解释。

二、频数(频率)直方图及累积频数(频率)直方图为研讨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需求研讨它的某个质量特性(这里为了表达复杂起见,仅讨论一个质量特性,有必要时也可以同时讨论多个质量特性)X的变化规律。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讲义(ppt 29页)

质量专业基础知识讲义(ppt 29页)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
顾客期望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营销管理的核心。 2. 领导作用:领导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确立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3. 全员参与:人员是组织之本 4. 过程方法:识别和确定过程、确定可预测的结果、识别并测量过程的in和out,接口、管理过程的职责权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规定了自我评定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2三角,5个结果) 共有7大类别: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改进、经营结果
领导作用三角: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 资源过程和结果三角:资源、管理过程和经营结果 5个结果: 顾客与市场的结果、财务结果、资源结果、过程有效性结果、组织的治理和社会责任结果
强制性标准分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使用企业自愿使用条件下标准
推荐性标准又称自愿性标准,任何单位有权决定是否采用,一旦采用,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或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
不合格处置:由实施检查部门责令限期整改---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公告---责令停业限期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制度: 属于买卖合同的范畴,即时结清的。
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由销售者承担责任
基本形式是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
质量奖励制度:
中国名牌产品: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发展评价
企业资源评价,过程不收费
5. 相互承认原则:实现互认的先决条件是检验和认证团队的高可信度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

(1)t 分布:设x 1,x 2,…,x n 是来自正态总体N (μ,σ2)的一个样本,则有:x ~N(μ,n 2σ),对样本均值x 施行标准化变换,则有:()σμσμ-=-=x n nx u /~N (0,1),当用样本标准s 代替上式中的总体标准差σ,则上式u 变量改为t 变量,标准正态分布N (0,1)也随之改为“自由度为n-1的t 分布”,记为t (n-1),即:()()()∑=---=-=n i ix x n x n sx n t 1211μμ~t (n-1)。

(2)χ2分布:自由度为n-1的χ2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半轴上呈偏态分布。

(3)F 分布:设有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N (μ1,σ2)和N (μ2,σ2),它们的方差相等。

又设x 1,x 2,…,x n 是来自N (μ1,σ2)的一个样本;y 1,y 2,…,y m 是来自N (μ2,σ2)的一个样本,两个样本相互独立。

它们的样本方差比的分布是自由度为n-1和m-1的F 分布,其中n-1称为分子自由度或第1自由度;m-1称为分母自由度或第2自由度。

F 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半轴上呈偏态分布。

考点17:参数估计 重点等级:※参数主要是指:①分布中的未知参数,如二项分布b(1,p)中的p ,正态分布N (μ,σ2)中的μ,σ2或σ;②分布的均值E(X)、方差Var(X)等未知特征数;③其他未知参数,如某事件的概率P(A)等。

上述未知参数都需要根据样本和参数的统计含义选择适宜的统计量并作出估计。

参数估计有两种基本形式: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考点18:点估计 重点等级:※※※※1.点估计优良性标准 无偏性是表示估计量优良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只要有可能,应该尽可能选用无偏估计量,或近似无偏估计量。

有效性是判定估计量优良性的另一个标准。

2.求点估计的方法--矩法估计 由于均值与方差在统计学中统称为矩,总体均值与总体方差属于总体矩,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属于样本矩。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第78讲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第78讲

多项选择二、多项选择:1.设某试验的样本空间共有25个等可能的样本点,其中事件A含有15个样本点,事件B含有7个样本点,A与B的交含有4个样本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P(A|B)=4/7B.P(B|A)=4/15C.P(A|B)=7/15D.P(B|A)=7/25答案:A、B解析:P(A|B)=P(AB)/P(B)=4/7P(B |A)=P(AB)/P(A)=4/15解析:r=0时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不相关。

9.设单因子试验的方差分析表为12 在正交试验的表头设计中,混杂现象包括() A.在同一列中出现一个因子;B.在同一列中出现两个因子;C.在同一列中出现一个因子和一个交互作用;D,在同一列中出现两个交互作用。

答案:B、C、D13.按检验特性值的属性可将抽样检验分为()。

A计数抽样检验B 随机抽样检验C 计量抽样检验D 跳批抽样检验答案:A、C14 特殊检验水平主要用于( )。

A.大批量检验B.检验费用高的产品批验收C.生产质量不稳定的批交检D.允许有较大的误判风险的情形E.较高质量保证的场合答案:B、D15.极限质量是指( ).A 限制在某一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B 受限制的不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C 使用方风险对应的质量水平D 生产方风险对应的质量水平答案:A、C16.在GB/T 2828.1中,规定的抽样检验严格程度有( )。

A.正常检验B.加严检验C.特宽检验D.放宽检验E.暂停检验答案:A、B、D17.在确定AQL时应同时考虑()。

A.检验费用B.检验的时间C.批量大小D.检验人员多少答案:A、B18.连续抽样检验方案由参数( )组成。

A I (连续合格品数)B f (抽样比率)C N (批量)D n (样本量)答案:A、B综合分析题A 9B 10C 8D 1(4)当α=0.01时,用F法检验x对y的影响是() A.不显著B.显著C.不能确定1.从检验记录表中可以判断出对A类不合格从第( )批开始由正常检验转为加严检验。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名师讲义、真题、预测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名师讲义、真题、预测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中级)》名师讲义、真题、预测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理论
专业
基础知识
教材
基本概念
辅导
可靠性
实务
考试
真题 质量
分析
专业
统计
详解
技术
真题
过程
抽样
内容摘要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参考教材和相关法律法规 编写了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的辅导资: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中级)》名 师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本书是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科目《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中级)》 的配套辅导书。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1)名师讲义。由圣才名师根据多年的考试辅导经验,浓缩最新考试教材, 整理核心讲义,每章的讲义中均有精选的例题。该讲义覆盖考试的所有命题点,并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 纳和拓展。(2)历年真题及详解。精选了近年的考试真题,按照最新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法律法规对全部真题 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3)预测试卷及详解。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2 套预测试卷,其试题数量、难易程度、出题风格与考试真题完全一样,方便考生检测学习效果,评估应试能力。
第一节统计过程控制概述 第二节控制图原理 第三节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 第四节常规控制图的做法及其应用 第五节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 第六节过程控制的实施
第一节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 第二节基本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第三节可靠性试验 第四节可信性管理

质量中级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第一章06PPT课件

质量中级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第一章06PPT课件

第三节 统计基础知识
【例题·多选】样本量为2的样本x1,x2的方差是( )。
2
A. xi x 2 i 1
B. x1 x2 2 2
C. x1 x2 2 2
D. x12x22x1x2 2 2
第三节 统计基础知识
答案及分析:因为n=2,所以样本x1,x2的方差
s 2 1
2
n 1 i1
D.162
第三节 统计基础知识
答案及分析:
因为 x 1 ( 1 5 0 4 1 6 0 8 1 7 0 6 1 8 0 2 ) 1 ( 6 0 0 1 2 8 0 1 0 2 0 3 6 0 ) 1 3 2 6 0
2 0
2 0
2 0
1 6 0 8 1 7 0 6 1 8 0 2 ) 1 ( 6 0 0 1 2 8 0 1 0 2 0 3 6 0 ) 1 3 2 6 0 1 6 3
第三节 统计基础知识
【例题·多选】设总体X的均值μ未知,方差σ2已知,
则( )为统计量。
x
A.x
B . n C . x ( n ) D. x ( 1 )
答案及分析:不合未知参数的样本函数是统计量,
因此,x(n),x(1)是统计量,
故选A、C、D。
第三节 统计基础知识
【例题·单选】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了两个样本,一个样本的样
(158×20+152×10)/30=156。故选择D。
第三节 统计基础知识
【例题·单选】有一个分组样本如下:
区间
纽中值 频数
(145,155] 150 4
(155,165] 160 8
(165,175] 170 6
(175,185] 180 2
该分组样本的均值为( )。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精讲班第1讲课件讲义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精讲班第1讲讲义.doc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精讲班第1讲课件讲义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精讲班第1讲讲义.doc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精讲班第1讲课件讲义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精讲班第1讲讲义第一节概率基础知识概率基础知识一、内容提要1、随机现象2、随机事件3、事件的运算4、概率一一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二、考试要求1.掌握随机现象与事件的概念2.熟悉事件的运算(对立事件、并、交与差)3.掌握概率是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的概念三、讲解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在所有过程的运行和结果中均可观察到变异,提高质暈的途径便是减少变异。

而统计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观察到的变异进行测暈、描述、分析和解释,更好理解变异的性质、程度和原因,从而有助于解决、甚至防止由变异引起的问题,并促进持续改进。

作为质量工作者,质量工作的核心技术便是统计技术,而要想更好地了解统计技术并应用到到活动中,就需要掌握必要的概率统计知识。

第一节概率基础知识一、事件与概率(一)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有两个特点:(1)随机现象的结果至少有两个;(2)至于哪一个出现,事先并不知道。

只有一个结果的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

例如,太阳从东方出,同性电荷相斥, 异性电荷相吸,向上抛一石子必然下落等。

例1.M以下是随机现象的一些例子:(1)一天内进入某超市的顾客数;(2)—顾客在超市屮购买的商品数;(3)—顾客在超市排队等候付款的吋间:(4)一棵麦穗上长着的麦粒数;(5)新产品在未来市场的占有率;(6)一台电视机从开始使用到发生第一次故障的时间;(7)加工某机械轴的误差;(8)一罐午餐肉的重量。

可见,随机现象在质量管理中随处可见。

认识一个随机现象首先要知道它的一切可能发生的基本结果。

这里的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随机现象一切可能样本点的全体称为这个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常记为Q。

“抛一枚硬币”的样本空间Q = {正面、反面};“抛一颗骰子”的样本空间Q二{1, 2, 3, 4, 5, 6};“一顾客在超市中购买商品件数”的样本空间Q二{0, 1, 2, •••};“一台电视机从开始使用到发生第一次故障的时间”的样本空间Q二{t:t$O};“测量某物理量的误差”的样本空间Q二{x:・s(二)随机事件(二)随机事件随机现象的某些样本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改进)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改进)

第八章质量改进第一节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一、质量改进的概念1.概念按GB/T 19000—2008标准的解释,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具体地讲,质量改进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产品、过程或体系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使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2.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的区别①定义的区别GB/T 19000—2008标准对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定义分别为: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即质量维持;而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②实现手段的区别质量改进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而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检验、试验、调整和配备必要的资源,使产品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2)两者的联系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是互相联系的。

质量控制的重点是防止差错或问题的发生,充分发挥现有的能力;而质量改进的重点是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首先要搞好质量控制,充分发挥现有控制系统能力,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使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然后再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进,在控制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改进工具和方法,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服务,达到一个新水平,不断满足顾客要求。

没有稳定的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效果也无法保持。

【例题8.1.1】下列关于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质量控制是通过消除偶发性问题,使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B.质量改进是通过消除系统性问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C.质量控制致力于增强质量要求的能力D.质量改进是通过日常的检验、试验调整和配备必要的资源来实现的E.没有稳定的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效果就无法保持【答案】ABE【解析】C项,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而质量控制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D项,质量改进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而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检验、试验调整和配备必要的资源,使产品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

高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二)

高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二)

(1 ) t 分布:设X i , X 2,…,X n 是来自正态总体N (□,/)的一个样本,则有: X 〜N2一u(卩,n ),对样本均值x 施行标准化变换,则有: 当用样本标准s 代替上式中的总体标准差b,则上式 u 变量改为t 变量,标准正态分布 N (0 ,1)也随之改为"自由度为 n-1的t 分布”,记为t (n-1 ),即:(2) x 2分布:自由度为n-1的x 2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半轴上呈偏态分布。

(3) F 分布:设有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N (M,/)和N (卩2,/),它们的方差相等。

又设X 1 , X 2,…,X n 是来自N (口1 , b 2)的一个样本;y 1 , y 2,…,y m 是来自N (卩2,62 )的 一个样本,两个样本相互独立。

它们的样本方差比的分布是自由度为n-1和m-1的F 分布,其中n-1称为分子自由度或第1自由度;m-1称为分母自由度或第2自由度。

F 分布的概率密 度函数在正半轴上呈偏态分布。

考点17 :参数估计重点等级:※参数主要是指:①分布中的未知参数,如二项分布b(1 , p)中的p ,正态分布N (卩,/ )中的卩,/或b ;②分布的均值E(X)、方差Var(X)等未知特征数;③其他未知参数,如某事件的 概率P(A)等。

上述未知参数都需要根据样本和参数的统计含义选择适宜的统计量并作出估 计。

参数估计有两种基本形式: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考点18 :点估计重点等级:※探※※1 •点估计优良性标准无偏性是表示估计量优良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只要有可能,应该尽可能选用无偏估计量,或近似无偏估计量。

有效性是判定估计量优良性的另一个标准。

2 •求点估计的方法--矩法估计由于均值与方差在统计学中统称为矩,总体均值与总体方差属于总体矩,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属于样本矩。

获得未知参数的点估计的方法称为矩n1 i 1X it (n-1 ) o〜N (0 , 1 ),法估计。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第56讲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第56讲

可信性评审四、可信性评审可信性评审是运用及早告警原理和同行评议的原则,对可信性设计等有关可信性工作进行监控的一种管理手段,是尽早发现设计缺陷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

它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设置若干关键的控制节点,组织非直接参加设计的同行专家和有关方面的代表,对设计、试验等可信性工作进行详细的审查,以便及时地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加速设计的成熟、降低决策风险。

可信性设计评审是最重要的一种评审,可信性设计评审的作用有:(1)评价产品设计是否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及有关标准和准则;(2)发现和确定薄弱环节和可信性风险较高的区域,研讨并提出改进建议;(3)研制、开发、监督、检查及保障资源是否恰当;(4)检查可信性保证大纲的全面实施;(5)减少设计更改,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全寿命周期费用。

可信性设计评审并不改变原有的技术责任制,更不能代替设计师做出决策,只是在设计决策之前增加了一个监控点,以降低决策风险。

设计评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结论的一种正规审查程序,评审结论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应引起设计决策者的足够重视和充分注意。

对限于条件不能实施的也要做出说明,采纳的改进意见应制定计划由有关部门实施并由管理部门监督跟踪。

可信性评审应分阶段进行,如果设计评审不能通过,原则上不能转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小结:一、基本概念1.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可靠性概念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规定条件是指:产品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条件越恶劣,可靠性越低。

规定时间是指:规定的工作时间,随着工作时间越长,可靠性越低。

可靠性是时间的递减函数。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格书给出的正常工作的性能指标。

可靠性与产品性能最大区别是:性能是确定性概念,“看得见,测得到”;而产品可靠性是不确定性概念,事先“看不见,测不到”的。

(2)可靠性分类按使用状况分为A、固有可靠性:产品在设计、制造中赋予的可靠性。

B、使用可靠性:产品在使用中表现出的一种能力特性,它与固有可靠性、安装、操作、维修等有关。

质量中级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第一章06

质量中级工程师《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第一章06

第五节 假设检验
一、基本思想不基本步骤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原假设、备择假设、检
验统计量、拒绝域、两类错误、检验水平及显
著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根据所获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总体 X的某种假设H0作出接受或拒绝的判断。
第五节 假设检验
2.基本步骤 (1)建立假设 如H0:μ=μ 0(μ 0为给定已知常数),这是原假设,不 H0相反的假设是H1:μ ≠μ 0,这是备择假设。 (2)选择检验统计量,给出拒绝域的形式。
条件
σ已知 σ未知 μ未知
1-a置信区间
σ
μ未知
第四节 参数估计
【例题·多选】正态标准差σ的1-α置信区间
依赖于( B.样本量 C.样本标准差 D.t分布的分位数 E.X2分布的分位数 )。
A.总体均值
第四节 参数估计
答案及分析:正态标准差σ的1-α置信区
间为:
因此不S(S2)和X2分布的分位数有关。
(3)给出显著性水平α。
(4)确定临界性C,给出拒绝域W。 (5)判断。
第五节 假设检验
【例题·单选】在假设检验中,接受原假设H0时,
可能( )错误。 A.犯第一类 B.犯第二类 C.既犯第一类,又犯第二类 D.丌犯任一类
第五节 假设检验
答案及分析:接受原假设H0,但实际原假设 H0丌真,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样本落在接受 域内,从而导致接受H0,犯第二类错误,其 发生的概率为β。 所以选择B。
中级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
精讲班
主讲老师:张斌
第三节 统计基础知识
三、统计量 (一)统计量的概念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统计量的概念
丌含未知参数的样本函数称为统计量。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与质量管理(圣才出品)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与质量管理(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师讲义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一、质量的基本知识(一)质量的概念以及要点1.质量的概念根据GB/T19000—2008标准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概念的理解①关于“固有特性”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

可以有各种类别的特性,如物的特性、感官的特性、行为的特性、时间的特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和功能的特性。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b.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c.产品的固有特性与赋予特性是相对的,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②关于“要求”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a.“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b.“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c.“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d.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

【例题1.1.1】质量定义中的“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这里“通常隐含的”是指()。

A.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提出的要求B.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C.法律法规要求的或强制性标准的要求D.顾客的偏好【答案】B【解析】质量定义中,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其中所指的含义包括:①“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②“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③“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④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

(2)质量的内涵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四)

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讲义(四)

质量改进的过程是PDCA循环,它的步骤如下六方面:(1)选择课题:企业需要改进的问题会有很多,经常提到的不外乎是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激励、环境六方面。

选择课题时,通常也围绕这六个方面来选,如降低不合格品率、降低成本、保证交货期等。

选择课题的注意事项:①在我们周围有着大小数不清的问题,为确认最主要的问题,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方向、市场的要求和内部运行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灵活运用现有的数据,从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一个作为课题,并说明其理由;②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必须向有关人员说明清楚,否则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甚至半途而废、劳而无功;③设定目标值的根据必须充分,合理的目标值是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

设立的目标值要具有挑战性、通过改进是能够达到的,以激励改进小组的信心、提高积极性;④要制定改进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期限。

预计的效果再好,不拟定具体的时间往往会被拖延,被那些所谓“更重要、更紧急”的问题代替。

(2)掌握现状:掌握现状就是把握当前问题的现状。

把握问题现状的有效工具是调查表。

活动内容为:①抓住问题的特征,需要调查若干要点,例如时间、地点、问题的种类、问题的特征等等;②如要解决质量问题,就要从人、机、料、法、环等各种不同角度进行调查;③去现场收集数据中没有包含的信息。

(3)分析问题原因:分析问题原因是一个设立假说,验证假说的过程。

(4)拟定对策并实施:注意事项:①对策有两种,一种是应急对策(去除现象);另一种是永久对策(消除引起结果的原因,防止再发生)。

应急对策是一种临时措施,是在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尚未找到之前,为消除该问题而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而永久对策是通过现象观察、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后所采取的对策。

②采取对策后,常会引起别的问题,因为质量或过程的许多特性都是相互关联的。

③采取对策时,有关人员必须通力合作。

(5)确认效果:活动内容:①使用同一种图表(如排列图、调查表等)将采取对策前后的质量特性值、成本、交货期等指标进行比较。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圣才出品)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圣才出品)

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概念(一)主要术语1.审核审核是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理解要点:(1)审核是收集、分析和评价审核证据的过程;(2)审核是确定审核证据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的过程;(3)审核是系统地、独立地、形成文件的过程;(4)审核可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5)审核还包括结合审核、联合审核等其他类型的审核。

2.审核准则审核准则是指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理解要点:(1)审核准则是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2)审核准则又称审核依据;(3)审核准则包括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4)针对一次具体的审核,审核准则应形成文件。

【例题2.3.1】在进行管理体系审核时,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称为()。

[2010年真题]A.审核证据B.审核发现C.审核结论D.审核准则【答案】D【解析】审核准则是指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理解要点主要包括:①审核准则是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②审核准则亦称审核依据;③审核准则包括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④针对一次具体的审核,审核准则应形成文件。

3.审核证据审核证据是指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理解要点:(1)审核证据包括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这些信息可通过文件的方式(如各种记录)得到,也可通过陈述的方式(如面谈等)或现场观察的方式获取;(2)审核证据是能够证实的信息,不能证实的信息不能作为审核证据;(3)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信息;(4)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如员工的质量意识,也可以是定量的,如电冰箱的冷藏温度。

4.审核发现审核发现是指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理解要点:(1)审核发现是评价的结果。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与标准化(圣才出品)

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名师讲义-质量与标准化(圣才出品)

第二节质量与标准化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1.标准的定义及其特殊性(1)标准的定义我国国家标准GB3935.1—1996《标准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对“标准”所下的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2)标准的特殊性标准是一种文件,而且是一种特殊文件。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是经过公认机构批准的文件;②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经验成果制定的文件;③是在兼顾各有关方面利益的基础上,经过协商一致而制定的文件;④是可以重复和普遍应用的文件;⑤是公众可以得到的文件。

2.标准化的定义我国国家标准(GB3935.1—1996《标准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对“标准化”的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指制定标准、宣传贯彻标准、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根据标准实施情况修订标准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

每一个循环完成后,标准化的水平和效益就提高一步。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

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是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的。

所以标准化活动不能脱离制定、修订和贯彻标准,这是标准化最主要的内容。

【例题1.2.1】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010年真题]A.技术和经济的一致性B.质量安全的可靠保障C.最佳效益D.最佳秩序【答案】D【解析】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是一种文件,而且是一种特殊文件。

(二)标准化的作用1.生产社会化和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精讲班课件讲义2001版(21-40)

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精讲班课件讲义2001版(21-40)
c控制图用于控制一部机器,一个部件,一定的长度,一定的面积或任何一定的单位中所出现的缺陷数目。如布 匹上的疵点数,铸件上的砂眼数,机器设备的缺陷数或故障次数,电子设备的焊接不良数、传票的误记数,每页印 刷错误数,办公室的差错次数等等。
注: SPD就是利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与诊断,从而达到缩短诊断异常的时间、以便迅速采 取纠正措施、减少损失、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SPD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SPC理论的重要组成 部分。
二 常规控制图 1.常规控制图的构造
常规控制图的组成:横坐标表示时间或样本序号,纵坐标表示样本统计量的数值。参见 图3.1-1。
员。统计质量控制不是简单地解决对特定工序用什么样控制图的问题,它强调整个过程,SPC的重点就在 于“P (Pro ces s)”,重在过 程 。
3统计过程诊断 SPC可以判断过程的异常,及时告警。但早期的SPC不能告知此异常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发生于何处,即不能进
行诊断。而在现场迫切需要解决诊断问题,否则即使要想纠正异常也无从下手。故现场与理论都迫切需要将SPC加以 发展,现代SPC已包含了这部分内容,也即统计过程诊断(Statistical Process Diagnosis,简称SPD)。
UCL、CL与LCL统称为控制线(Control Lines),它们是互相平行的。若控制图中的描点落在UCL与LCL之外或 描点在UCL与LCL之间的排列不随机,则表明过程异常。 3 注释: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是美国休哈特(W.A.Shewhart)在1924年提出的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本章将主 要讨论常规控制图,也称休哈特控制图(Shewhart Control Charts)。
控制图的作用按下述情形分别考虑: (1)应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如出现图3的上升趋势,显然过程有问题,故异因刚一露头,即可发现,于是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这当然是预 防。但在现场出现这种情形是不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六西格玛管理第六节六西格玛管理六西格玛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质量改进方法,在通用电气、联合信号、摩托罗拉等世界级企业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六西格玛被广泛运用于改善产品的质量,尤其是生产制造业,以降低缺陷和减少不合格为核心。

现在,六西格玛也大量应用于服务业。

一、六西格玛管理的含义六西格玛管理是通过过程的持续改进,追求卓越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的一种突破性质量改进方法论,是根据组织追求卓越领先目标,针对重点管理项目自上而下进行的管理变革和改进活动。

1.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特征(1)体现质量经济性管理尽管质量与经济紧密联系,但以往的质量管理理论稍方法却很少在质量与财务业绩之间建立明显的联系,在质量实践中也很少有公司关注质量方面的努力对其利润方面的影响,质量成了一个游离在企业经营体系之外的“孤岛”。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对质量和质量活动进行更明确的定位,即质量和质量活动不是找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同时能为顾客、员工和整个公司创造价值和经济利益。

六西格玛就是这样一种质量实践,它注重质量的经济性,通过减少缺陷降低成本,以及通过关注顾客增加收入的两条途径来实现顾客与组织的双赢。

(2)强调测量和数据说话六西格玛将“基于事实的管理”的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从一开始就澄清了衡量质量、衡量过程的尺度和指标,并强调应用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建立对关键变量的理解和获得优化成果。

GE航空发动机公司副总裁KenMeyer先生在谈到六西格玛管理的经验时说:“改进一个流程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各种数据中,解决问题要靠科学方法。

”数据是过程运行情况的客观反映,数据以它特有的方式告诉我们过程发生了什么以及改进的机会在何处。

六西格玛管理及其改进流程要求并约束我们使用数据做出正确的统计推断,用数据帮助我们准确地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做出改进决策。

(3)系统的方法及操作体系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系统的改进方法和操作体系,不仅从管理上提供了执行框架,还针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质量改进的系统流程,并将各种支持工具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支持每个环节的工作目标的达成。

图6.6—1说明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综合体系框架,其核心是两种结构化的改进模式,即DMAIC改进模式和六西格设计DFSS,并通过管理承诺、各方参与、培训方案和测量体系4方面要素的支持,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六西格玛项目来达成改进目标。

六西格玛统计含义2.六西格玛统计含义六西格玛管理强调对组织的过程满足顾客要求能力进行量化度量,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改进目标和寻找改进机会。

这里,西格玛水平(通常用英文字母Z表示)是过程满足顾客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

西格玛水平越高,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过程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西格玛水平越低,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低,过程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大。

“西格玛”一词源于统计学中标准差σ的概念。

标准差σ表示数据相对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

“西格玛水平”(或σ水平)则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顾客要求的目标值、规范限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

这里,目标值是指顾客要求的理想值;规范限是指顾客允许的质量特性的波动范围。

假定过程输出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目标值重合(如图6.6-2所示,即无偏移情况),那么σ越小,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就越靠近于目标值,同时该特性落到规范限外的概率就越小,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

理论上6σ质量水平是指,正态分布从-6σ到+6σ均在规范下限到规范上限范围内。

过程输出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顾客要求的目标值附近。

此时,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很高。

显然,过程输出分布越集中,则输出落在规范下限和规范上限外的概率就越小,过程输出出现缺陷的可能性就越小。

以下是无偏移情况下,各西格玛水平Z0(通常无偏情况下的西格玛水平)对应的过程出现缺陷的概率为:实际上,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目标值完全重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且由于过程在长期运行中总会受到来自人、机、料、法、测、环(即5M1E)方面的影响,使过程输出的分布中心偏离目标值。

因此,在计算过程长期运行中出现缺陷的比率时,一般将上述正态分布的中心向左或向右移动1.5σ(如图6.6—3所示)。

在有偏移的情况下,西格玛水平记为Z。

因此,通常所说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对应于3.4ppm缺陷率,是考虑了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相对目标值有±1.5σ偏移的情况,是过程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缺陷的概率。

为了避免引起混淆、常采用六西格玛(或6SIGMA)来区分统计意义上的6σ。

表6.6-1给出的是对四西格玛水平与六西格玛水平的对比,可以看出从四西格玛质量提高到六西格玛质量的意义。

六西格玛与四西格玛的比较例2.六西格玛管理是通过过程的(),追求卓越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的一种质量改进方法。

A.持续改进B.策划C.实施D.总结答案:A二、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六西格玛项目通常是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的。

六西格玛组织(OFSS)是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基础,六西格玛管理的全面推行要求整个企业从上至下使用同样的六西格玛语言和采用同样的六西格玛工具。

因此,要建立一支符合项目开展要求的六西格玛专业队伍。

1.六西格玛团队的关键角色与职能通常,组织的六西格玛管理是由执行领导、倡导者、黑带大师(也称主黑带或大黑带)、黑带、绿带和项目团队传递并实施的。

其中的关键角色与职责有:(1)执行领导(Executives)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推动的。

其在六西格玛管理中负有以下职责:①建立组织的六西格玛管理的愿景;②确定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组织业绩的度量系统;③组织确定六西格玛项目的重点;④在组织中建立促进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与工具的环境。

(2)倡导者(Champion)六西格玛管理倡导者是实施六西格玛的组织中的关键角色,他们负有以下职责:①负责六西格玛管理在组织中的部署;②构建六西格玛管理基础,例如:部署人员培训、制定六西格玛项目选择标准并批准项目、建立报告系统、提供实施资源等;③向执行领导报告六西格玛管理的进展;④负责六西格玛管理实施中的沟通与协调。

(3)黑带主管(又称黑带大师)(MBB—Master Black Belt)一般来说,他们是六西格玛管理的专家。

他们为倡导者提供六西格玛管理咨询,为黑带提供项目指导与技术支持。

他们负有以下职责:①对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具有较深的了解与体验,并将他们传递到组织中来;②培训黑带和绿带,确保他们掌握了适用的工具和方法;③为黑带和绿带的六西格玛项目提供指导;④协调和指导跨职能的六西格玛项目;⑤协助倡导者和管理层选择和管理六西格玛项目。

(4)黑带(BB—Black Belt)六西格玛黑带是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关键角色。

在一些组织中,他们是专职的并具有一定的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背景。

在任职期间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六西格玛项目并为组织带来相应经济效益。

他们负有以下职责:①领导六西格玛项目团队,实施并完成六西格玛项目;②向团队成员提供适用的工具与方法的培训;③识别过程改进机会并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和技术实现改进;④向团队传达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建立对六西格玛管理的共识;⑤向倡导者和管理层报告六西格玛项目的进展;⑥将通过项目实施获得的知识传递给组织和其他黑带;⑦为绿带提供项目指导。

在我国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取得中级质量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已基本掌握黑带所需要的工具和知识,如果已完成几个有效的六西格玛管理项目,就可以由有关机构授予黑带资格了。

质量专业资格的考试内容完全可以作为六西格玛管理的培训主要内容之一。

(5)绿带(GB—Green Belt)六西格玛绿带是组织中经过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与工具培训的、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六西格玛项目的人员。

一般,他们是黑带领导的项目团队的成员,或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涉及范围较小的六西格玛项目。

通常其职责为:①提供过程有关的专业知识;②与非团队成员的同事进行沟通;③收集资料;④接受并完成所有被指派的工作项目;⑤执行改进计划;⑥参加会议和活动。

六西格玛团队的组织管理2.六西格玛团队的组织管理形成六西格玛团队的关键是取得团队的共识和团队领导(黑带)及成员(绿带)的选择。

通常团队成员代表着过程中不同的工作部门,人数3—10人不等。

倡导者、黑带主管与黑带都是六西格玛改进的领导人,应慎选合适的对象。

尤其是黑带的挑选,是为团队选择一个带头人。

六西格玛黑带应具备许多资格条件,即必须拥有卓越的领导力及项目管理技巧,更必须知道如何在特定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六西格玛工具。

(1)团队组成要素拥有高度热忱的团队成员与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领导人同样重要。

表6.6—2为团队成员必须确定的内容。

(2)团队激励六西格玛团队必须讲求团队技巧。

个人的成效是有限的,团队的绩效优于个人成效。

所以,黑带的挑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些黑带不仅必须具备使用统计方法的能力,同时必须拥有卓越的领导力与亲合力。

为了真正的成功,六西格玛团队队员必须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并成为项目的共同负责人。

黑带作为团队的负责人,要使其成员都成为项目的共同责任人,激励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3)项目团队活动阶段团队生命周期的一些主要阶段适合于几乎所有的六西格玛项目活动,当然这些阶段会因公司不同而有所变化。

主要的项目活动阶段有:阶段1:项目的识别及选择在本阶段,管理评价一系列潜在的六西格玛项目并挑选出最有希望被团队解决的项目。

处理好项目的优先顺序对团队工作是否能有所回报非常重要。

阶段2:形成团队问题的确定和团队领导的选择是同时进行的,这两方面也是相关的。

管理层在挑选团队成员时应该挑选那些对问题情况有足够的知识,但又不是陷得很深的人,否则他们本身可能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阶段3:确定特许任务书特许任务书是一份提供关于项目或问题的书面指南的重要文件,任务书包括开展项目的理由、目标,基本项目计划、范围和一些其他的考虑以及角色和职责的评价。

通常,任务书的一些部分由倡导者起草,由团队来补充和完善。

事实上,在六西格玛项目进程中,任务书通常会有所改动。

阶段4:培训团队培训的重点是六西格玛改进(DMAIC)过程和工具。

典型的培训将持续一至四个星期,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延伸。

在培训第一个星期之后,团队的领导和/或成员将回到他们正常的工作中,但要为做项目留出一部分时间;工作二至五个星期后,开始第二部分培训。

然后是另一个工作期和另一个培训周。

阶段5:开始六西格玛改进(DMAIC)并实施解决方案几乎所有的团队都有责任实施他们自己找到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把解决方案交到另一组人的手中。

团队必须为解决方案开发项目计划、培训、指导和程序,他们有责任使解决方案被实施并通过测量和监控结果确保它们的确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