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系统功能监测及进展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凝血功能是维持血液在血管内保持液态同时在出血时能迅速形成凝块以止血的重要生理过程。
凝血功能检测主要用于评估体内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可以帮助医生对出血疾病和血栓相关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本文将对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评估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Ⅶ、Ⅴ、Ⅹ和凝血酶原这些依赖维生素K的因子的活性。
PT延长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缩短可能提示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估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Ⅹ、Ⅶ和凝血因子Ⅴ等的活性。
APTT的延长可能提示存在一些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的疾病。
3.凝血酶时间(TT):TT用来评估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TT延长可能与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功能异常有关。
4.纤维蛋白原定量(FIB):FIB是评估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指标,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原会被凝血酶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凝块。
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异常可能提示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5. D-二聚体(D-Dimer):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可以作为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高水平的D-二聚体可能暗示存在血栓,而低水平则排除了血栓的可能性。
1.出血疾病的诊断: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一些与出血相关的疾病,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功能异常等,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血栓相关疾病的诊断:一些血栓相关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会导致凝血功能的改变。
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血栓,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3.手术和治疗前的评估:在拟进行一些手术或特定治疗前,特别是涉及出血风险的手术,如心脑血管手术、外科手术等,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以便医生做出风险评估和相应的处理。
4.监测抗凝药物治疗: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抗凝药物的疗效,如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物,以确保其在治疗安全范围内。
凝血功能四项报告解读
凝血功能四项报告解读
凝血功能四项报告是一种常规的血液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人体凝血系统的功能。
这四项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
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凝血
酶时间(TT)。
下面是对这四项指标的解读:
1. 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衡量凝血因子活动水平的指标,它通常用于评估凝血系统中外源凝血途径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PT的值应在特定的范围内。
PT延长可能表示凝血因子活性降
低或缺乏,可能与肝功能异常、维生素K缺乏或出血性疾病
有关。
2.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APTT也是评估凝血因子活
性水平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内源凝血途径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APTT的值应在特定的范围内。
延长的APTT可能与凝血
因子缺乏、纤维蛋白溶解增加或抗凝血物质增加有关,也可能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或被海因斯-阿多森病引起。
3.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用于标准化PT结果的指标,它在监测抗凝治疗(例如华法林)时特别有用。
INR的正常范围因疾病和治疗而异。
INR增高可能与凝血活性降低有关,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4. 凝血酶时间(TT):TT用于评估凝血事件的速度。
延长的TT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或受到抗凝剂的影响。
这可
能与出血性疾病、肝功能异常或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有关。
需要指出的是,解读凝血功能四项报告时,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如果有任何异常指标,建议咨询医生以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研究血液凝固系统的功能和调节
研究血液凝固系统的功能和调节一、血液凝固系统的功能血液凝固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机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出血时快速形成血栓以止血,并在伤口愈合后重新溶解。
这个系统由多种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组成,它们在损伤部位迅速聚集并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网络,促进伤口愈合。
1. 快速止血:当身体受到外伤或损伤时,动脉或静脉会受损并破裂,导致出血。
此时,血液凝固系统通过多个步骤来阻止流出的血液。
首先,在止血物质接触到空气或损伤表面后,会激活血小板进行粘附和聚集。
随后,凝血因子被激活并形成骨架结构支持痕量凝块。
最后,在红细胞参与下,纤维蛋白被转化为强大的纤维支架来加固流动的塊栓。
2. 损伤修复:一旦出现创可贴存在的那种血栓形成,细胞和其他天然抗凝物质开始溶解这个塊栓。
通过这个过程,新生的血管会重新连接受损区域,逐渐回复正常状态。
由于血液凝固系统促进了創傷局部於組織修復時埋入细胞,并最终深化整个修复过程,因此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 抑制出血:除开进行止血和损伤修复外,血液凝固系统还能调整出血量。
通过释放一系列的激活及抑制分子,并控制各个步骤的速度和强度,该系统能够有效地限制不必要或过量的凝块形成,并保持适当的出血阈值。
二、血液凝固系统的调节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凝血和抗凝机制保持平衡,以确保恰到好处的止血反应。
调节凝固系统有多种方法:1. 补体蛋白家族:一些特定蛋白负责在损伤后激活化学信号传递过程。
例如,组织因子(一种在伤口处产生的蛋白质) 会引发血小板激活及聚集,促进出血止住。
而纤维蛋白溶酶也是具有高亲和力于痕块的成倍活性酶。
2. 抗凝机制:为了避免过度凝固,人体内还有多种调节因子能有效抑制血液凝固系统。
其中,最重要的抗凝因子之一是抗凝四因子(PAT),它能够抑制原始凝装反应,并阻断纤维蛋白网络形成。
此外,現存很多成果认为有效降低异常凝結程度中的另一个关键物质就是转化抑制剂(如对于Xa、IIa) ,由于它与各部分特异性地保持着向上连接。
凝血系统功能监测及进展
凝血系统功能监测及进展自及和分别提出凝血的瀑布学说后,人们对凝血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认识到凝血是一系列血浆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凝血过程一般被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其中包括凝血的共同途径),两条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凝血因子不同,内源性凝血系统涉及因子、、及,外源性凝血系统有组织因子()及因子,因子、是两者的共同通路。
两条凝血途径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密切联系,在机体的整个凝血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凝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凝血活酶生成阶段、凝血酶生成阶段、纤维蛋白形成阶段。
血液凝固后,纤溶系统开始启动,完成纤维蛋白溶解,其主要作用是将沉积于血管内外的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是正常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它在清除血管和腺体排泌管道内形成和沉积的纤维蛋白,保证管道畅通,防止血栓形成,排除伤口或炎症灶内的纤维蛋白,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凝血过程和纤溶过程在体内呈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复杂手术的大量出血与外伤失血均可对病人生命造成巨大威胁。
术中异常出血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加以大量输注库存血使得术中出凝血情况更为复杂。
对这些病人的处理仍然是个难题,凝血是一个动态过程,用终点检测法难以提供有关凝血的性质和动态方面的资料。
传统的凝血功能测试法如凝血酶原如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等,常常不能直接反映凝血障碍的原因,亦达不到监测凝血的目的。
临床上需要有一种简单、敏感和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大量失血病人的凝血功能状况,以便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病人凝血障碍的原因,并据此指导输血治疗,避免多种凝血测定法延误时间,从而及时纠正凝血障碍,减少失血和输血。
常规凝血试验()常规凝血试验包括有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激活全血凝固时间()、血小板计数()等。
测定是在被检血浆中加入和组织因子(组织凝血活酶),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
凝血功能检测技术
凝血功能检测技术凝血功能是人体血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测凝血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出血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凝血功能检测技术中的四个主要方面: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以及凝血酶时间(TT)。
一、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它通过检测血液在特定条件下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能力来评估凝血系统的完整性。
在PT测试中,血液与试剂混合后,观察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约为12-14秒。
PT 延长通常表明缺乏凝血因子或存在抗凝物质。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主要反映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
它检测的是血液在特定条件下,由血小板释放的促凝物质引发的内源性凝血过程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约为30-45秒。
APTT延长可能表明缺乏内源性凝血因子或抗凝物。
三、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血小板计数是衡量血小板数量的直接指标,而血小板功能检测则包括血小板聚集试验和释放试验等,以评估血小板的反应性和聚集能力。
这些指标对于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疗效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是反映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的多聚体,并形成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的多聚体,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参考值约为16-18秒。
TT延长可能表明存在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
凝血功能检测技术对于评估人体凝血系统功能、诊断出血性疾病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四个方面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以及凝血酶时间,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人体凝血系统的不同方面。
通过这些指标的检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患者的凝血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麻醉科术中血液凝固监测与处理
麻醉科术中血液凝固监测与处理在麻醉科手术中,血液凝固监测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凝血功能的紊乱可能导致手术过程中出血不止或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因此,麻醉科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血液凝固监测在麻醉科手术中,我们通常使用一些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来监测患者的血液凝固状况。
其中,常用的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检测。
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外在凝血通路的功能的指标。
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或缩短,我们可以了解患者在手术中血液凝固的情况。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Quick法和INR法等。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评估内在凝血通路的功能的指标。
通过检测APTT的延长或缩短,我们可以判断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钟刺法和凝血酶原法等。
3.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检测血小板是血液中负责凝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对于了解其凝血功能的状况至关重要。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血小板计数法、血小板形态学检查和血小板功能检测等。
二、血液凝固处理当我们发现患者的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1.补充凝血因子在麻醉科手术中,如果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补充凝血因子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凝血因子浓缩物或者凝血因子7等来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2.抗凝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心脏手术、血管介入治疗等,为了防止血栓形成,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避免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3.血小板治疗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较低或血小板功能异常时,我们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来纠正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凝血功能是人体维持血液在血管内正常循环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当血管受损时,凝血机制能够迅速启动,形成血栓止血,防止血液大量流失。
而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临床问题。
因此,凝血功能检测成为诊断血液疾病、评估手术风险、监测抗凝治疗效果以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
一、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1.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是通过观察血浆中凝血因子活化与血栓形成开始的时间,来评估外源性凝血通路的功能。
常用于检测肝功能异常、抗凝药物治疗或凝血因子异常等情况。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通过观察血浆中凝血因子活化与血栓形成开始的时间,来评估内源性和共同凝血通路的功能。
常用于评估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血液病或凝血酶抑制剂等情况。
3.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检测血小板是凝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血管损伤后的初步止血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检测,可以评估凝血状态的一部分。
常用的方法包括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测定和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等。
4.非特异性凝血功能指标非特异性凝血功能指标反映出整体凝血功能的变化,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元浓度和D-二聚体浓度等指标。
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1.诊断和监测凝血系统疾病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友病、凝血因子缺乏、血栓性疾病等。
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等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及早诊断疾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2.评估手术风险和指导治疗在一些手术前,如心脏手术、重大创伤手术等,病人的凝血功能状况需要事先评估。
通过检测凝血功能,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能力是否正常,从而预测手术中出血的风险,并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出血。
同时,在对抗凝治疗(如华法林治疗)中,通过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可以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目标。
3.指导结石病手术治疗在结石病手术中,如肾结石碎石术、尿路镜手术等,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如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凝血机制的监测和DIC
凝血因子
因子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是凝血系 统中的一“中心”蛋白质,在凝血酶作用下,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血浆浓度 2.0-4.0g/L,半衰期90小时。 Ⅱ:凝血酶原,prothrombin,150200mg/L,(VitK)凝血酶原活化后变成具有蛋 白水解活性的凝血酶。半衰期60小时
Figure 1. Initiation of the coagulation protease cascade by the TF· FVIIa complex. TF is a transmembrane glycoprotein that localizes FVII/FVIIa to the cell surface. The substrates FIX and FX are proteolytically cleaved by FVIIa to form proteolytically active FIXa and FXa.
凝血机制的监测及DIC
一.概述
出血是ICU危重病人的常见病。 在有危重基础疾病的病人,如严重外伤, 感染及恶性肿瘤,常有凝血功能障碍。
出血障碍涉及范畴
凝血及纤溶障碍, 血小板功能障碍, 血管完整性障碍。
正常的止血过程
血管的止血功能 血小板 凝血途径 抗凝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凝血因子
Ⅸ:血浆凝血激酶,hemophilia B(血友病B) 血浆 凝血活酶成分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 /Christmas因子,3-4mg/L,(Vitk),半衰期12-24 小时 因子Ⅸ的作用是在凝血过程中酶解激活因子Ⅹ使其活 化为因子Ⅹa。 在正常人的血浆中,因子Ⅸ是以酶原形式存在,不具 备酶解活性,它只在被激活转为因子Ⅸa,并要在钙存 在条件下,于磷脂膜表面与因子Ⅷa形成复合物(因子 Ⅸa •因子Ⅷa )。因子Ⅸ被激活转为Ⅸa 过程通过因 子Ⅺa或因子Ⅶa •组织因子复合物对Ⅸ中特定肽键的 裂解,并需要钙参与。
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
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和干预措施,对身体内的凝血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节,以维持凝血功能的正常状态。
凝血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它可以防止出血和维持血流稳定。
然而,当凝血系统功能失常时,就会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等病理状态。
因此,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凝血功能的监测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等。
其中,凝血酶原时间用于评估外源凝血通路的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用于评估内源凝血通路的功能。
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则反映了凝血系统中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状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浆中凝血因子的水平和功能进行检测,如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等。
这些检测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凝血系统的状态,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凝血功能的调控主要针对凝血系统功能异常的病理状态进行干预和治疗。
根据具体病情,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控。
对于凝血功能过低的病人,可以通过输注血浆制品或凝血因子来提高凝血功能。
常用的血浆制品包括新鲜冰冻血浆和凝血因子浓缩物。
对于凝血功能过高的病人,可以采取抗凝治疗来降低凝血功能。
抗凝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来实现,包括华法林、肝素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手术和介入治疗来解决凝血功能异常的问题,如血栓清除手术、血管成形术等。
除了上述的干预治疗方法外,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还需要结合一些预防措施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凝血功能。
其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外伤、手术等,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血药物、使用弹力袜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适当的药物预防,如阿斯匹林等,来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
总之,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凝血功能常规
凝血功能常规凝血功能常规是指检测一系列与凝血过程相关的指标,旨在评估凝血系统的正常功能和诊断凝血相关疾病。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凝血功能常规指标。
1. 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是血浆中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所需的时间。
它主要用于监测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如凝血酶原、凝血因子VII、凝血因子IX和凝血因子X)的功能。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IX、凝血因子XI和凝血因子XII)功能的指标。
它还可以反映血液中凝血酶前途径的功能。
3. 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是形成凝块的最终步骤。
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可以用来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凝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参与血液凝块的形成。
通过检测血小板计数,可以了解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以及凝血功能的基本状态。
5.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活动度是指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能力。
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检测可以评估凝血酶原的功能是否正常。
6. 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是通过模拟凝血酶的形成和凝血的过程来测定凝血功能的指标。
除了上述凝血功能常规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测指标可用来评估凝血功能,如凝血因子的测定、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检测等。
总的来说,凝血功能常规指标能够提供凝血系统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凝血功能的评估,同时也可用于判断凝血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但应注意,单个指标的异常不一定代表存在疾病,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因此,凝血功能的检测应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解读和分析。
凝血功能的检测和解读
4. 抗凝血机制
• 细胞抗凝机制:巨噬, 单核细胞吞噬凝血过 程中物质
• 抗凝系统:AT-Ⅲ, 肝素辅助因子Ⅱ
• 蛋白C/蛋白S系统 •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检测)
血小板的监测 1。 血小板数量,血小板相关的免疫球蛋白 2。血小板功能的监测
血块退缩,血小板黏附
1、血小板计数(plt count)
[正常值](100-300)×109/L
➢ [临床意义] ➢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增多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急 性白血病、 MDS等;
➢ 5) 促使血块收缩(血栓收缩蛋白) ,形成稳固血栓
3. 凝血系统
• 11个经典因子I-XIII(FVI=Va) பைடு நூலகம்分子量激肽原(HMWK)和前激肽释放酶(PK)
• 除(Ca++)外,均为蛋白质。大多数由肝脏 产生。
• II、VII、IX、X 合成依赖于Vitk, 称Vitk依赖因子
凝血活酶 生成期
化疗后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和骨髓纤维 化
血小板
• 血小板数量: • 血小板〈50*109/L,有出血倾向; • 血小板〈20*109/L,可有明显出血; • 血小板〈10*109/L,可致严重的致命出
血。 • 血小板〉400*109/L,出现血栓。
血小板输注的阈值
人为的血小板减少血症; • 适当标本静止和人工计数器的计数会导
致血小板计数增多; • 枸橼酸和EDTA-收集的标本血小板的差
凝血功能检测和解读
凝血功能检测和解读凝血功能检测是一系列实验室检查的集合,用于评估血液的凝血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出血或凝血异常的原因,以及指导治疗方法。
凝血功能检测通常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测定(FIB)等。
首先,血小板计数是测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常规检查。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50-400×10⁹/L。
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血液细胞,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低血小板计数可能是由于减少的生产、持续的破坏或异常的分布所致,造成机体易于发生出血。
其次,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是测量血浆凝血系统对外界活化途径的凝血反应时间。
PT的延长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
PT的结果通常通过与参考值(比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比较来进行解读。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是测量凝血系统内在凝血途径的活化过程中凝血反应时间的指标。
APTT的延长可能意味着血浆凝血系统中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包括凝血因子Ⅷ、Ⅸ、Ⅺ、Ⅻ以及纤维蛋白原等。
APTT结果也需要与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进行解读。
纤维蛋白原测定(Fibrinogen,FIB)是测量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的检测项目。
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中的关键蛋白质,参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活化。
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异常可能提示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如纤维蛋白原减少可能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
除了上述几个常见的检查项目外,凝血功能检测还可以包括其他项目,如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抗凝血酶Ⅲ活性(Anti-thrombin Ⅲ Activity,AT-Ⅲ)等,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的其他方面。
对于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凝血功能检测课件
3
检测方法
采用自动化凝血分析仪,通过凝固法、发色底物 法等方法测定血液中相关成分的活性或浓度。
02
凝血功能检测的方法
Chapter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01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凝血功能检测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功能 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
02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通过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来评估凝血功能。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1-15秒,超过正常值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该检测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对于判断出血倾向和血 栓形成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04
凝血功能检测的注意事项
Chapter
检测前注意事项
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应在检测 前一周停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
凝血功能检测时应确保身体处于 正常生理状态,避免过度疲劳、 剧烈运动等。
饮食要求 药物影响 避免创伤 生理状态
凝血功能检测前应保持正常饮食 ,避免过度进食高脂、高糖食物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预防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 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严重后果,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 及早发现并预防。
凝血功能检测的原理
1 2
血液凝固机制
凝血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与凝血相关的 各种成分和酶活性,了解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变化 。
常用凝血功能检测项目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
01
凝血功能检测可以用于监测血栓 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 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 梗死等。
02
在这些疾病中,凝血系统的异常 激活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通过凝 血功能检测可以评估血栓形成的 风险和治疗效果。
凝血功能怎么检查
凝血功能怎么检查凝血功能检查是指对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的一系列检验。
凝血系统是维持机体正常止血和避免异常出血的重要系统,包括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等多个组成部分,其平衡状态对于维持血液循环的稳定至关重要,因此对凝血功能的检查对于评估机体出血和血栓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主要检测凝血因子Ⅶ、Ⅹ、Ⅴ、Ⅱ和纤维蛋白原等的活性,APTT则检测凝血因子Ⅻ、Ⅺ、Ⅸ、Ⅷ、Ⅶ、Ⅹ、Ⅴ、Ⅳ和纤维蛋白原等的活性。
通过对PT和APTT的测定可以初步判断机体在发生出血时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
2. 凝血酶原活动度: 通过测定凝血酶原的活性来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通常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表示。
INR可以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监测抗凝治疗的效果。
3.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浓度的升高提示机体发生了血栓形成,因此可以作为评估出血和血栓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纤维蛋白原: 通过测定人体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来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
纤维蛋白原是凝血因子Ⅰ的前体蛋白,其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反映凝血功能的异常。
5. 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 通过测定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状态来判断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
血小板计数可以通过血液常规检查获得,而血小板功能可以通过测定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等方面进行评估。
6. 凝血酶原活化时间(TCT): TCT是一种直接测定凝血过程中凝血酶的形成时间的方法。
TCT的延长可能与凝血因子活性异常相关。
以上只是凝血功能检查中的一些常见项目,根据不同的临床需要,还可以进行更加详细和专业的检测项目。
在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时,医生会综合分析各个项目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评估凝血功能的异常程度和对应的疾病诊断。
凝血四项原理及测定
凝血四项原理及测定凝血四项是指常规凝血检查中的四项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以及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活动度(FIB)。
这四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凝血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于评估出血和凝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凝血酶原时间(PT)是检测凝血系统外源激活途径的常用指标。
健康人的PT一般在11-14秒,PT延长则可能表示凝血因子减少或功能异常,如维生素K缺乏、肝病等。
PT的测定原理是在体外加入磷脂、凝血酶原、钙盐等试剂,通过观察无蛇毒活化时间的延长来判断凝血酶原活动的缺陷。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是检测凝血系统内部激活途径的常用指标。
APTT的正常参考范围一般在25-35秒。
APTT延长可能表示凝血因子因子VIII、IX、X、XI和XII等的功能异常或减少、抗凝血酶的增加、纤溶功能的异常等。
APTT的测定原理是在体外加入磷脂、活化时间和钙盐等试剂,通过观察凝血时间的延长来判断凝血系统内部激活途径的功能。
血小板计数是检测凝血系统血小板数量的指标。
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一般在150-450×109/L。
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参考范围可能表示炎症、恶性肿瘤、巨大输血、感染或骨髓增殖异常等。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可能表示血小板减少症或破坏性出血病等。
血小板计数的测定原理是通过血液在血球计数器中的流动性分析来计数。
凝血酶原活动度(FIB)是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的指标。
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凝血酶的前体物质,主要由肝脏合成。
正常成年人的FIB一般在2-4g/L。
FIB的降低可能表示肝功能不全、消耗性凝血病或凝血酶溶解功能亢进等。
FIB的测定原理是在体外加入活化凝血酶,测定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后形成的血栓的重量,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凝血四项检测的原理和测定方法都是通过体外试验来反映体内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和凝血疾病的原因,并且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及意义(1)
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及意义(1)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及意义手术是现代医学治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目前医生们对疾病进行治疗、诊断的最佳方式之一,出血是手术术后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手术前,准确的了解病人的凝血系统状况,合理地评估术后出血风险,对于术后的手术效果、病人的康复情况都非常重要,这时,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术前凝血功能检查的定义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是指在病人手术前,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学及病理学检查,对病人的凝血功能状态和病因进行评估,以为术后减轻或避免出血风险。
术前凝血功能检查的内容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是一项非常全面的检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鲍曼指数检查鲍曼指数是评估病人凝血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值为0.6-1.2。
鲍曼指数的高低可以反应病人的红细胞容积与血小板数量关系、血浆中凝血因子、抗凝血物质以及血流动态参数的变化。
2. 凝血酶原时间检查(PT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是指在外在凝血途径中,负责凝血酶的生成。
因此,对于病人凝血功能进行评估时,PT值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PT值的检查,可以了解病人凝血系统的状况。
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查(APTT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指在内在凝血途径中,负责凝血的组分,也是判断病人凝血功能的一项指标。
通过APTT值的检查,可以了解病人的血管内层及血小板作用、凝血因子(XI、IX、VIII、XII)、血浆喀糖酰肽——血小板因子的活性等状况。
4.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指评估病人凝血系统好坏是否充分和充足的一项指标,也是判断病人出血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对于术前准备进行血小板计数是非常重要的。
术前凝血功能检查的意义1. 评估病人术后出血风险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病人的术后出血风险。
通过检查病人的凝血功能,可以合理预备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出血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
2. 减轻术后风险通过术前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病人凝血系统中某种疾病所引起的异常情况,掌握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使手术中和后的风险降至最低。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
①高FIB血症; ②钙离子存在时或标本有微小凝结块及PH呈酸性 监控:可用于粗略检测肝素抗凝治疗。
五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 正常参考值:2-4g/L
临床应用: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 中的主要蛋白质,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 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 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 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 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 肝硬化和溶栓治疗时。
四 、凝血酶时间(TT) 正常参考值:11-18秒
临床应用:TT是反映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 浆中肝素样物质的多少。前者增多和后者减少时 TT缩短,否则延长。可用于肝素用量的检测。
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 ①纤维增多或肝素、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SLE、 肝素、肾病)以及AT-Ⅲ显著提高; ②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的增加(如DIC纤 溶期); ③纤维蛋白原减少; ④纤维蛋白原机能障碍; ⑤纤维蛋白原分子异常; ⑥尿毒症。
七、血浆D-二聚体
正常参考值:0-0.8mg/L
临床应用: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针对的重 要依据,是机体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 是筛查与诊断血栓性疾病最常用指标,也用于监 测溶栓治疗。
增加:
①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
②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DIC时血浆D-D显著升 高;
③溶栓治疗后。
八 、标本的采集、制备、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注意事项
PT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 ①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 及肝硬化; ②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Ⅱ、V、Ⅶ、Ⅹ减少及纤维蛋 白原的缺乏; ③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 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 缺乏; 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 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
凝血项目检查及临床意义
凝血项目检查及临床意义凝血项目检查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测血液中的凝血功能的项目,用于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状态。
凝血系统是维持人体内血液凝固和止血的重要系统,其中包括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多个组分。
凝血项目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凝血项目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T和INR是评估外因性凝血途径功能的指标,主要用于监测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和调整剂量。
PT和INR延长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II、V、VII、X等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凝血异常。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估内因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功能的指标,常用于监测低分子肝素、肝素和抗凝酶等抗凝药物的疗效。
APTT延长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VIII、IX、XI、XII等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凝血异常。
3.凝血酶时间(TT):TT是评估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速度的指标,主要用于检测纤维蛋白稳定性的异常。
TT延长可能是由于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凝血异常。
4. D-二聚体(D-dimer):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用于评估血栓溶解过程的活性和血栓形成的程度。
D-二聚体水平升高常提示体内存在血栓形成或炎症状态。
5.血小板计数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血小板计数是评估血小板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
APTT-A是通过测量血小板与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后的凝血活性来评估血小板功能状态。
6.非特异性凝血指标(PTA、APTA、FIB):PTA(凝血酶原活动度)和APTA(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是描述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指标,常用于评估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
FIB(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可以反映纤维蛋白生成的能力。
1.评估出血和血栓风险:凝血项目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风险。
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是一种用来评估人体凝血系统功能的检测方法。
凝血是人体应对出血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它可确保血液在受伤的地方迅速凝结并形成血块,从而停止出血。
凝血功能检测通过测量凝血因子的活性、测定血小板数量和功能、评估纤维蛋白的形成和降解等指标,可以发现凝血系统功能的异常,以及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与凝血功能有关的疾病。
凝血功能检测的常见方法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功能检测、凝血酶时间(TT)等。
其中,PT是衡量机体外凝血系统活性的指标,通常用来检测肝功能、维生素K缺乏和凝血因子缺乏等情况。
APTT则是通过测量血浆中各种凝血酶和凝血酶原之间的反应时间,用来评估机体内在凝血系统的功能。
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检测可以了解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异常情况,如血小板减少、异常血小板聚集等。
而TT是测定凝血酶酶解纤维蛋白的时间,用于评估纤维蛋白形成与降解的平衡。
凝血功能检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凝血功能检测可用于诊断和监测凝血系统相关疾病,如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等。
其次,凝血功能检测也是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通过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可以评估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术后出血。
此外,凝血功能检测还可用于监测抗凝血治疗的效果,如华法林治疗。
然而,凝血功能检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对于某些凝血异常的诊断,单一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可能并不足够,常常需要多种指标的综合考虑。
其次,仅依靠凝血功能检测往往无法确定凝血系统功能异常的具体原因,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可能是必要的。
最后,凝血功能检测的结果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干预、妊娠、疾病状态等,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因素进行解读。
总之,凝血功能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凝血系统功能,并辅助诊断和治疗凝血功能相关的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和解读,以指导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凝血检测发展史
凝血检测发展史
凝血检测是指针对血液中凝血系统的功能和活性进行检测的一项技术,其主要用于评估病人出血和血栓病的风险,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以下是凝血检测的发展史:
1.传统凝血试验
传统凝血试验是指观察血浆中血凝块形成的过程。
最常用的传统凝血试验是凝血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检测。
这些测试基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激活并在反应级联中互相连锁的概念。
2.血小板功能测试
血小板功能测试有助于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和活性以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响应。
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PAT)和多重电极血小板阻抗聚集试验(MEA)是目前最常用的血小板功能测试。
3.全血凝血时间
全血凝血时间(CT)试验旨在评估钙离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在血凝块形成中的作用。
这种试验还可以通过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数量来监测肝功能和血栓病的治疗效果。
4.全自动化凝血检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自动化凝血检测仪的推出为实现高精度、高通量的凝血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全自动化凝血检测仪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凝血测试,并且具有更高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5.分子诊断技术
分子诊断技术是指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核酸序列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技术。
例如,通过检测基因突变、SNP、DNA甲基化等来对肝癌、血液病等疾病进行准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凝血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生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病人的凝血功能和活性,从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系统功能监测及进展自Macfarlane及Davies和Ratnoff分别提出凝血的瀑布学说后,人们对凝血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认识到凝血是一系列血浆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
凝血过程一般被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其中包括凝血的共同途径),两条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凝血因子不同,内源性凝血系统涉及因子XII、XI、IX及VIII,外源性凝血系统有组织因子(III)及因子VII,因子V、X是两者的共同通路。
两条凝血途径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密切联系,在机体的整个凝血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凝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凝血活酶生成阶段、凝血酶生成阶段、纤维蛋白形成阶段。
血液凝固后,纤溶系统开始启动,完成纤维蛋白溶解,其主要作用是将沉积于血管内外的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是正常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它在清除血管和腺体排泌管道内形成和沉积的纤维蛋白,保证管道畅通,防止血栓形成,排除伤口或炎症灶内的纤维蛋白,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凝血过程和纤溶过程在体内呈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复杂手术的大量出血与外伤失血均可对病人生命造成巨大威胁。
术中异常出血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加以大量输注库存血使得术中出凝血情况更为复杂。
对这些病人的处理仍然是个难题,凝血是一个动态过程,用终点检测法难以提供有关凝血的性质和动态方面的资料。
传统的凝血功能测试法如凝血酶原如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PT)、血小板计数(PL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等,常常不能直接反映凝血障碍的原因,亦达不到监测凝血的目的。
临床上需要有一种简单、敏感和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大量失血病人的凝血功能状况,以便在较短时间内检测出病人凝血障碍的原因,并据此指导输血治疗,避免多种凝血测定法延误时间,从而及时纠正凝血障碍,减少失血和输血。
常规凝血实验(RCT)常规凝血试验包括有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血小板计数(PLT)等。
PT测定是在被检血浆中加入Ca2+和组织因子(组织凝血活酶),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
它是反映外源系统凝各凝血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正常参考值为11~15s,当测定值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
PT延长主要见于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和血中抗凝物质增多;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和血栓性疾病。
APTT测定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磷脂)和Ca2+后,观察其凝固时间。
本试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
正常参考值手工法:35~45s,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s以上为异常。
APTT延长见于血友病、凝血酶原重度减少、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DIC等。
TT时间测定是将标准化凝血酶加入受检血浆,观察血浆凝固时间。
正常值为16~18s。
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DIC、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TT时间缩短常见于血样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
FIB测定目前推荐使用Clouse法(凝血酶比浊法),在受检血浆中加入一定量凝血酶,后者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FIB的含量。
正常参考值2~4g/L,FIB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梗、休克、大手术后、妊高征及血栓前状态。
FIB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及重症肝病等。
据工作中的经验及临床医生的要求,PT、APTT、TT、FIB临床应用可综合为:①凝血功能筛选试验,使用PT、APTT、TT、FIB四个检测项目,作为术前病人的常规检验。
②口服抗凝药监控。
检查PT。
③肝素治疗监控。
检查APTT、TT。
④溶栓治疗监控:检查PT、APTT、FIB。
⑤DIC的实验室检查:筛查实验检查PT、APTT、PLT等项目?PLT是计数单位容积周围血中血小板的含量,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
减少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PLT只是对血小板一个量的体现,也不能代表血小板功能,Becker等研究发现有些病人血小板计数低至50,000-10,000/μl仍有很好的凝血表现,而另外一些病人血小板计数较高但血小板功能很差。
ACT是用于体外循环术中监测抗凝状态和确保足够的肝素中和的一种较为可靠的监测手段,但ACT不能监测纤溶亢进、纤维蛋白原过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
使用抑肽酶可以延长ACT 值,因此ACT不能准确反映肝素的抗凝程度。
凝血的实验室检查检查项目正常值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11~15s(Quick法)超过正常对照值3s以上为异常,延长主要见于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和血中抗凝物质增多;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和血栓性疾病。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ing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手工法:35~45s 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s以上为异常,APTT延长见于血友病、凝血酶原重度减少、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DIC等。
凝血酶时刻(Thrombim time,TT) 16~18s 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DIC、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缩短常见于血样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100~300×109/L 减少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1、Sonoclot分析仪的工作原理Sonoclot分析仪是于1975年由Von Kaulla等发明。
其工作原理为在血液标本 ml)中上下振动的管形探针随着止血的各个阶段变化所遇到的运动阻力通过一种模拟电子信号反映到Sonoclot分析仪中(图1),然后以凝血信号的方式报告出来。
随着血液标本的凝结,止血系统的机械变化改变凝血信号值,这样凝血过程就经此凝血信号值相对于时间的曲线图在热感曲线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即为Sonoclot标记曲线图(图2)。
2、Sonoclot标记各参数的意义及正常值范围(图2)T1又称SonACT,指加入血液标本到纤维蛋白开始形成的时间,也就是血液标本保持液体状态的时间,主要与凝血因子有关,与常规的ACT监测相一致,正常值为85~145s。
Rl称为凝结速率,是曲线上升的第一个斜率,反映了进一步的纤维蛋白形成及发生凝结的速率,是纤维蛋白凝胶形成的特征,主要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关,正常值为15~45mm/min。
R2是曲线上升的第二个斜率,反映纤维蛋白与血小板之间发生交联后产生凝血收缩,其正常值为15~45mm/min。
R3是曲线下降的斜率,表示进一步的凝血收缩直至完成,其正常值为-(2~8) mm/min。
Peak代表纤维蛋白形成结束,其高度反映凝血收缩发生的强度,正常值为70~90 mm。
TP为到达顶峰的时间,反映凝结收缩的快慢程度,正常值<15min。
T3反映纤维蛋白溶解,一般很难在曲线上看见,如果T3回到或低于基准线(Tl)则表示存在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由此可见,血小板功能及数量主要反映在R2、R3、Peak、TP这一段曲线上,TP时间越短说明血小板功能越强,R2、R3越陡说明收缩越强烈。
常规凝血试验只能体现凝血机制的某一独立的方面,不能反映凝结级联及凝血系统全过程中的内部反应情况。
Sonoclot分析仪可提供凝血系统变化的动态指标,全面反映止血过程。
Sonoclot分析仪采用粘弹性的方法对血液样本进行动态监测,可提供全部止血过程的精确资料,检测一系列的凝血性疾患,包括血小板机能失调、凝血因子缺乏、抗凝血作用、高凝倾向及纤溶亢进,预测术后出血,鉴别出血原因,指导治疗,并且具有方便、可靠、迅速等优点。
3、Sonoclot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鉴别高凝患者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常有血液凝固性增高的倾向,肝移植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血管内血栓栓塞。
防止血栓栓塞重在早发现、早预防。
Poak等采用Sonoclot分析仪发现高凝状态患者达64%~79%,如果与纤维蛋白酶生成试验(TGT)结合起来检出率可达79%~100%。
监测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临床上某些预防及治疗用药如阿司匹林类药物对机体凝血功能产生的影响而使其应用可能受限,或者使用某些药物期间经验性地输入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Stern等采用Sonoclot分析仪对CPB术后的病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给予阿司匹林组R3值较不给阿司匹林组有明显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认为CPB术后服用阿司匹林不会引起出血增加。
因此,临床上在使用影响病人凝血功能的药物时最好有合适的监测,以决定是否适用,早期发现可能并发的问题,并及时处理。
监测血小板功能,预测术后出血,指导输血治疗术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方面因手术止血不完善,另一方面则因机体内部止血功能缺陷,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纤溶亢进等。
Sonoclot分析仪通过对止血系统全过程动态的分析,鉴别出血的原因,预测术后凝血病。
文献报道Sonoclot 分析仪预测术后出血准确率达74%,而常规凝血测试仅33%。
这样Sonoclot分析仪可为合理使用血制品提供理论依据,减少了并发症及两次手术风险率。
Chapin等研究认为Sonoclot 分析仪很适用于肝脏移植术中监测血小板功能及凝血因子的变化。
Sonoclot分析仪可广泛应用于临床监测凝血及血小板功能,鉴别出血原因,指导输血治疗。
但它同其他任何实验室检查一样,不应将Sonoclot分析仪的结果做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必须与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其他检验结果综合考虑。
凝血/血栓弹性扫描仪(Thrombelastography,TEG)凝血弹性描记仪是一种从整个动态过程来监测凝血过程的监测仪,于1948年由Harter发明后,之后它一直用于实验研究,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用于临床。
198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Kang及其同事首先将TEG用于肝移植手术指导术中输血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已成为围术期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TEG的工作原理凝血弹性描记仪可以从一份血样本全面评估凝血功能,从血小板-纤维蛋白相互反应开始记录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固级联反应,包括血小板聚集、血凝块强化、纤维蛋白交叉连接最后到血凝块溶解的整个过程。
所描记的图形可提供有关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