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6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eed1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d.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6篇)《夜莺的歌声》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并将学习结果在全班汇报展示。
2.能抓住具体语句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掌握一些研读句子的方法。
3.能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培养朗读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课前准备:写有学习提纲的小黑板。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归纳主要内容。
上节课我们预习了13课,请你根据各部分的小标题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文中的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机智勇敢)二、小组合作根据提示学习第一部分。
文中是怎样体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我们以小组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出示学习提示:(1)放声朗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找出体现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句子。
(2)读这些句子,想办法理解,看这些句子是从哪一方面反映小夜莺的机智勇敢(语言、动作、神态)。
(3)带着你的理解,把这些句子有感情地读读。
(4)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随手记下来。
三、小组合作学习。
四、各组汇报,师生归纳研读句子的方法。
五、各组提出这部分你们还没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
:《夜莺的歌声》是“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单元课文的第一篇。
课文讲了苏联卫国战争时,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敌人的故事。
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篇幅较长,所以在本节课我只安排学生学习第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这样便于他们独立学习其他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这也是我们搞“自能读书、小组合作课堂学习模式的探讨”这一课题的主要目的之一。
整堂课,感觉学生能“动”起来。
一是在自主阅读时他们能动嘴读,动手画,动脑想;二是在小组学习时能发言;三是汇报展示时组里每个成员都能参与。
学生参与面很广。
我想,这也缘于各个环节设计衔接自然,自学提纲的制定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因此,课堂上学生才能够主动参与,在学习提示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学习。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898ef4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0.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重点词句等。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分析法: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教学过程导入部分:通过播放一段夜莺的歌声,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夜莺是什么吗?”“夜莺的歌声有什么特点?”等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初读部分: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精读部分: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夜莺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品读部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小夜莺与德国军官的对话,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总结部分: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然后提问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然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小夜莺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良好。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0269f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1.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夜莺的歌声》及反思课标解读: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处于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应该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易形成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些对学习本课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6个字。
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蘑菇、呻吟、宛转、垂头丧气、以防万一、兴致勃勃”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评价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齐读课题,通过本组课文的导读语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2、交流对“夜莺”和“夜莺的歌声”的理解。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利于学生质疑破题,直奔课文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二、检查预习1、交流预习中的发现,提出不懂的问题。
2、用简练的词语概括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3、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设计意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
有效的课前预习可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高效。
而通过对预习情况的检查,教师进一步了解学情,及时调整学案和教案,做到以学定教。
人教版《夜莺的歌声》语文板书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夜莺的歌声》语文板书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8b75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0.png)
人教版《夜莺的歌声》语文板书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夜莺的歌声,让学生初步感受夜莺的美丽。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夜莺吗?它有什么特点?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纠正字音。
3.分析课文(1)提问: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提问: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关爱生命?6.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夜莺的作文。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讨论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3.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
4.在板书设计上,注重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5.在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这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成长。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夜莺与人类和谐共处的主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尊重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夜莺的录音,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夜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关注字词读音和朗读节奏。
小学语文_12.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12.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d941d7d58f5f61fb636663c.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字。
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蘑菇、呻吟、宛转、垂头丧气、以防万一、兴致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入侵。
这就是苏联卫国战争。
故事开始了。
有一天,战争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出示第一段)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故事的第一自然段。
读得不错,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读完后你看到了什么,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些怎样的画面?哦,你关注到的是碎瓦这个词,再加上黑色这种颜色,这种烟熏火燎的战争的残片就一下子展现在我们眼前,你们看,作者多会选择材料,就黑色的碎瓦这一简简单单的道具,就激起了我们对战争的无限遐想。
谁还看到了其他画面,有其他的一些感受?这同学你来读一读。
哦,你力求表现出空旷,烧焦,和垂头丧气这些形容词。
这里垂头丧气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
是的,花园没有了往日的生机,树木也不再拥有绿色,一切景物都是垂头丧气着,死气沉沉又让人觉得窒息。
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全班再来一起读一遍。
好,故事的开头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阴影正在笼罩着,让人觉得可怖又狰狞。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故事却有着一个十分优美的名字---夜莺的歌声,显得相当突兀。
乍看这五个字,你有怎样的疑问?哦,夜莺是谁?夜莺的歌声是什么呀?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课文。
课文比较长,请同学自己默读这个故事,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二:初读。
同学们都读的非常认真,连生字朋友们都想出来和你们打个招呼。
(出示)我们先来看第一组,谁愿意当一回小老师,带领大家来读一读?你来,嗯,读得很好,你把呻吟这两个字的前鼻音读得非常准确。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e6eb3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5.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认识“屑、挺、拧、蘑、鬼、呻、吟、宛”8 个生字,会写“削、喂、哨、挺、斯、甩、踢、枪、防、鬼、汉、滚、毁、惯”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不慌不忙、杂草丛生、聚精会神、模模糊糊、以防万一”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内容和主题。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和语言美。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夜莺的歌声,让学生感受夜莺的歌声的美妙。
提问:你们知道夜莺吗?夜莺是一种什么样的鸟?教师介绍夜莺:夜莺是一种鸟,叫声清脆悦耳,非常动听。
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有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他用夜莺的歌声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法西斯强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夜莺的歌声》。
1. 2. 3. 4. 1. 2. 1. 2. 3. 4. 1. 2. 3.(二)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2)强调“削、挺、拧、蘑、鬼、呻、吟、宛”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f71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5.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夜莺的歌声》的主要内容,体会夜莺歌声的美妙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夜莺歌声的美妙。
2. 学会珍惜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1. 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夜莺的歌声》及相关资料。
2.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3. 夜莺歌声的音乐素材。
4. 学生分组合作所需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夜莺歌声的音乐素材,让学生初步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
(2)引导学生谈论对夜莺歌声的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夜莺歌声的特点,体会夜莺歌声的美妙。
(3)讨论:为什么人们如此喜爱夜莺的歌声?3. 体会情感:(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夜晚的森林中,倾听夜莺的歌声。
(2)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4. 小组合作:(1)让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个关于夜莺歌声的短剧。
(2)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展示夜莺歌声的美妙。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夜莺歌声的美妙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找一找关于夜莺的歌曲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2. 写一篇关于夜莺歌声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夜莺歌声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夜莺的歌声》板书教案及课后反思素材
![《夜莺的歌声》板书教案及课后反思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bec67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5.png)
《夜莺的歌声》板书教案及课后反思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夜莺的歌声》,使学生了解夜莺的特点及其歌声的美丽,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夜莺的特点及其歌声的美丽,培养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夜莺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谈论对夜莺的认识。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夜莺歌声的美丽。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夜莺的特点及其歌声的美丽。
4. 观察与描述:让学生观察相关图片或视频,描述夜莺的外貌和歌唱场景。
5. 创作练习:让学生以夜莺为主题,进行绘画、写作等创作活动。
6.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交流心得。
五、课后反思素材:1. 学生对夜莺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在观察、描述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5.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观察、描述和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观察、描述和创作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对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义。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6dcac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7.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夜莺的歌声》。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故事情节,理解夜莺歌声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夜莺的歌声》。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故事情节,理解夜莺歌声的作用。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夜莺的歌曲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夜莺的歌曲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夜莺的兴趣。
(2)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强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故事情节:(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夜莺歌声的作用,探讨故事主题。
5. 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表现夜莺歌声的美妙。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感受夜莺歌声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夜莺的歌声》。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夜莺的小作文。
3. 思考:你认为夜莺歌声的美妙在哪里?你能想到哪些生活中的美妙声音?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见过的夜莺或者听到过的夜莺歌声。
2. 推荐阅读其他关于夜莺的文学作品,如《夜莺与玫瑰》、《夜莺与黄鹂》等,感受不同作品中的夜莺形象。
七、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精选9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9548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f.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精选9篇)《夜莺的歌声》及课后反思篇1实实在在地上好一堂课——《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沉寂”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初步领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背景(板书:夜莺)这是一种鸟,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孩子也叫夜莺。
(板书:的歌声)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苏联卫国战争。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卫国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理清顺序,感知课文师:夜莺,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代表,这歌声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让我们走进夜莺,倾听夜莺的歌声。
1、细心的同学早就发现了,这篇课文在排版上有什么特点没有?(课文中的三个空行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
)2、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每部分讲了什么?知道了每部分的内容,也就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围绕每部分的内容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把话讲清楚,讲得有条理。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排版的特殊格式,引导学生既理清了叙述顺序,从中感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感受联系,初识夜莺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这两部分有什么联系?小结:这在结构上就叫——首尾呼应。
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结束,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再读读,联系课文想一想,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结构安排,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
使学生明白小夜莺在村口放哨这是他的职责,夜莺的歌声而是他传递信息的暗号。
小学语文_《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cd3a00449649b6649d7472f.png)
17 夜莺的歌声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
3.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4.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了解“一语双关”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品读小夜莺的语言、动作描写,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他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搜集苏联卫国战争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刚才我们是伴着悦耳的歌声来上课的。
有的歌声能够愉悦心情,有的歌声能引起我们美妙的遐想,而有的歌声则与众不同、意义非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夜莺的歌声》。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和多音字。
2.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概括小说类文章主要内容,可以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进行概括。
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小夜莺、德国军官、游击队)师板书:小夜莺2.文章有几部分?你是怎么发现的?(四部分、文中有三处空白。
)四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呢?试着用小标题概括一下。
生交流。
把人物加到情节中去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谁来试一试?3.生根据黑板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读了课题,你的问题是什么?生交流.学习就是这样,能够质疑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四、精读课文,重点探究(一)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1.出示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体会到的,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在旁边写一写体会。
2.小组合作学习。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师:麻雀、乌鸦、猫头鹰指的是谁?(德国军官)师:像这样一个词语涉及到两个意思,这种写作手法就是一语双关。
(板书:一语双关)课文哪儿还有一语双关的写法,你能说一说吗?指名回答。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5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d8fb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3.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范文(5篇)第一篇: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句。
3、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教学重点: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相互照应。
课时安排:两课时基础知识:1、正音字dī qū yín堤岸曲折呻吟2、多音字削_iāo (削苹果)_uē(剥削)拧nìng (拧脾气)nínɡ(拧毛巾)nǐng (拧螺丝)钻zuān (钻研)zuàn(钻头)3、区别字屑(不屑)埃(埃及)宛(宛转)莺(夜莺)霄(九霄)挨(挨打)碗(饭碗)鹰(老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
二、整体感知1、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2、快速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目标完成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战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文记叙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2、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按照“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的顺序分段或以歌声为线索也可。
第一段(从开头到“听懂了吗?”)小孩学夜莺叫,用歌声引诱德国兵。
第二段(从“队伍出发了”到“就不再问了”)写小孩给敌人带路。
第三段(从“树林深处”到“新鲜的意思了”)写小孩发出情报做好消灭敌人的准备。
第四段(从“德国兵”——全文结束)写小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机智摆脱了敌人。
3、教师总结,学生质疑,解答问题。
小学语文_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96ed5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3.png)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德国兵的凶残狡猾,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学习“抓描写,凸个性”的学习方法。
过程与方法:会灵活运用“抓描写,凸个性”的学习方法,分析课文中的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夜莺、张嘎等革命志士的爱国精神,感情升华。
活动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重点:通过作者对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感受“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形象,体会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抓描写凸个性”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喜欢读书吗?(喜欢)老师觉得爱读书的孩子是最美的孩子。
孩子们,你们平时都在看什么书?(……)老师最近在看一部革命小说《红岩》,老师特别喜欢里面的人物—江姐,老师觉得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把江姐的个性凸显的淋漓尽致,老师每每读到精彩的部分,都不禁拍案叫绝。
你们在阅读有关描写人物的文章时,都抓住人物的什么进行阅读?(动作、语言、心里等描写),写黑板上。
噢,这些都是读书的好方法。
也就是说抓住人物的描写,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板书:抓描写凸个性)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夜莺的歌声》,(板书,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题目是夜莺的歌声,内容却是讲的一个小男孩。
生:夜莺的歌声是什么样的歌声?)师:孩子们学习贵在有疑,你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有同学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吗?(生:夜莺的歌声是传递信息的歌声。
生:夜莺的歌声诱引敌人的歌声。
)师:多么会思考的孩子,借助课文内容把课题中的问题解答了。
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通过预习,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德国兵?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夜莺?二、整体感知,对比体会课件:我看到了一群()的德国兵。
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德国兵?生1:我看到一群凶残狡猾的德国兵。
生2:我看到一群残暴的德国兵。
……课件:我看到了一个()的小夜莺。
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夜莺?生1:我看到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夜莺的歌声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文章所表现的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3、巩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懂得“夜莺的歌声”的真正含义,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
整合阅读主题丛书《小兵张嘎》片段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在已经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之后,突然进攻苏联。
苏联人民开始了卫国战争。
在奋起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苏联的敌后游击队非常活跃,积极配合红军奋勇作战,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本文《夜莺的歌声》记述的就是这无数事例中的生动一例。
2. 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夜莺”指的是谁?二、精讲点拨,随文的法(一)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批注自己的理解。
交流:1.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从表面上看,这两句话在描写夜莺的歌声,但联系上下文,便可发觉其中还有其他的意义,“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唱起来”,机警的小夜莺已发觉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2.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学夜莺唱,学杜鹃叫”,以便后来他用不同的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时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看似自然而然的动作——准确形象的动作描写。
欢快的鸟鸣,无所顾忌的游戏,多么顽皮的小孩啊!其实,这是在麻痹敌人。
既进一步让敌人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又为后面同游击队联络做准备。
3.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关键时刻清晰地传递情报。
游击队员能听得到听得清。
4.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报告敌情后,不露痕迹。
也有提前庆祝胜利的愉悦。
5,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胜利后,男孩又回到河岸边,继续学夜莺叫,继续在等待着新的敌人。
男女生对读夜莺的歌声的句子。
总结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课文开头写了夜莺的歌声,结尾也写了夜莺的歌声,这样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这样的首尾呼应,你感觉有什么好处?(孩子学夜莺叫消灭敌人不是偶然的事情,经常这样做。
更能让人感受到孩子的机智勇敢爱国的精神。
)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故事情节严谨完整,更吸引读者,大家可以在平时的习作中注意运用这种表达方法、(二)嬉笑怒骂,巧对盘问——精彩的语言描写在歌声中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勇敢、机智、爱国)作者是怎样写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品质)默读第一部分画出语言描写的句子,谈谈感受。
⑴“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还有要报复“我们”的村民吗?有军队、游击队员吗?“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
叫声婉转优美的夜莺只有我一个,但你们不是什么好鸟!“不谙世事,不问战事,不知仇恨——单纯贪玩的小孩”(2)“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借村民的喊话痛骂敌人“野兽”,回答村子因“野兽”罪恶空无一人!语气还是体现出天真的“不懂事”孩子。
(3)“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愚蠢的军官放松警惕,开始信任小夜莺,想让小夜莺带路。
“怎么会不认识!”信心满满。
“我和叔叔常……钓鱼。
那儿的狗鱼能吃小鹅!”真是天真贪玩的孩子!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
(4)“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
”警告威胁!“你们这儿有游击队吗?”冷不丁突然发问,狡猾,仍有顾虑!“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如果说前面小夜莺的回答还多少带一点“实答”的话,小夜莺这时的回答全然是“虚答”,答非所问。
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了一起。
正是小夜莺的这一回答,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
前面敌人多少还有点疑虑,有点警觉,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顽皮的孩子,所以“就不再问了”。
(三)分角色朗读,丰满人物形象机智的语言,巧妙地周旋,最终把敌人引入了游击队员的埋伏中,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在对话中再次感受孩子的机智勇敢。
指名分角色朗读四、拓展阅读学法迁移在我国抗日战争中也涌现出了不少小夜莺这样的小英雄,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位,请大家自由朗读《小兵张嘎》中的片段,请大家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谈谈感受。
阅读《小兵张嘎》片段:“找我爹吃饭。
”小嘎子歪着脖儿说,“老总要找什么?”“找八路!”“白脖”用枪苗子把他一戳,吆喝说,“领我们进去!”小嘎子翻翻眼睛,笑着耍开了赖皮:“我说老总,要什么,我麻利给你拿去不成吗?我家里有个八十岁的老奶奶,一见拿枪的就又拉又尿,她害怕!……”可那两个小子举起枪来要捣他:“滚你的!哪来的这些个废话!”小嘎子一见拦不住了,便朝里大声喊道:“奶奶!外边有老总,非要上咱们家来!”就听区队长沉静的声音问道:“几位呀?”“两位!”学生自由读交流: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张嘎,可以抓住其中的一处语言或者动作,神态描写谈感受。
五.拓展阅读:1,继续阅读《小兵张嘎》:注意品读小兵张嗄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句子感悟张嘎的小英雄形象.2,主题丛书2:“战火中成长”中的故事,认识更多的小英雄。
听。
《夜莺的歌声》学情分析《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新课标第八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文中的小夜莺与四年级学生年龄相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但本文篇幅长,语句含义深刻,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而且战争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很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他们只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对于面对面跟敌人周旋,他们觉得很刺激同时又是不可思议的。
学生能从描写小夜莺言行的句子中,体会到他的机智勇敢。
但对于课题为什么用“夜莺的歌声”作题目不大理解,这是教学的难点。
另外学习时,学生容易只停留在“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层面上,并不能深入体会战争给当时的人们带来哪些苦难,难以得到“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情感升华。
四年级孩子的默读能力在逐步提高,因此面对篇幅较长的课文,我继续培养孩子的默读能力,并初步培养快速默读的能力,提醒孩子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搜集最需要的信息。
《夜莺的歌声》效果分析这篇课文篇幅非常长,我引导学生在理清课文思路的基础上,化长为短,实现了长文短教。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就抓了3个大问题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
我给孩子们出示的第一道思考题: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记叙,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有什么意义?由歌声分析孩子的心理活动。
再由开头的歌声和结尾的歌声引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点,这是第二个问题。
接着由谈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出精彩的语言描写,品读机智巧妙的语言描写,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精彩的分角色朗读中,感受孩子的机智勇敢。
并以此为切入点拓展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中《小兵张嘎》中的语言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认识了另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以读、说、悟,思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熏陶。
目标达成度高,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夜莺的歌声》教材分析《夜莺的歌声》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接着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再写游击队消灭德国兵,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
“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夜莺的歌声》评测练习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都有什么意义?2,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这一处是人物的什么描写?3,课文开头写了夜莺的歌声,结尾也写了夜莺的歌声,这样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这样的首尾呼应,你感觉有什么好处?4,在歌声中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怎样写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5,请大家自由朗读《小兵张嘎》中的片段,请大家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谈谈感受。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
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的。
课文的重点一是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
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很勇敢,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这篇课文篇幅非常长,四年级的孩子还很少训练快速朗读课文的能力,因此我在预习指导课中做足了功课,让学生理清了课文思路,概括了每部分标题并串连成一句通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写了小夜莺的很多的语言和动作,因此本堂课我就抓了3个大问题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
我给孩子们出示的第一道思考题: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记叙,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有什么意义?由歌声分析孩子的心理活动。
再由开头的歌声和结尾的歌声引出“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训练点,这是第二个问题。
接着由谈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出精彩的语言描写,品读机智巧妙的语言描写,在此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精彩的分角色朗读中,感受孩子的机智勇敢。
并以此为切入点拓展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中《小兵张嘎》中的语言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认识了另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总之,本课以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为重点,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说、悟,思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