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深静脉血栓治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诊治指南2021年版

深静脉血栓诊治指南2021年版英文回答: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is a condition where blood clots form in the deep veins of the body, most commonly in the legs. It is a serious medical condition that can lead to complications such as pulmonary embolism if not properly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2021,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VT have been updated to provide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ith the most up-to-date and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The diagnosis of DVT typically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clinical assessment, imaging tests,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Common symptoms of DVT include pain, swelling, and redness in the affected leg. However, these symptoms are not always present, and the diagnosis may requ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 Imaging tests such as ultrasound, ven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an be used to visualize the blood clot and confirm thediagnosis.Once a diagnosis of DVT is confirmed, treatment should be initiated promptly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is the use of anticoagulant medications, which help to prevent the blood clot from getting larger and reduce the risk of pulmonary embolism. Examples of anticoagulant medications commonly used include heparin, enoxaparin, and warfarin. In some cases, thrombolytic therapy may be necessary to dissolve the blood clot.In addition to medication, other measures can also be taken to manage DVT. Compression stockings can be worn to improve blood flow and reduce swelling in the affected leg. Elevation of the leg and regular exercise can also help to prevent complications. It is important for patients with DVT to follow up regularly with thei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monitor their condition and adjust the treatment as needed.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guidelines for th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VT may vary slightly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or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stayupdated with the latest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specific to their practice setting.中文回答: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在身体的深静脉中形成血栓的疾病,最常见于腿部。
深静脉血栓

基础疾病
骨折 烧伤 糖尿病
DVT
心功能不全 重症胰腺炎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表现类型
症状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与病变的部位 ,范围和演变的程度有关,临床上可分三 种:
1、周围型 2、中央型 3、全肢型
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表现
1、肢体肿胀、疼痛最常见,站立或行走时明显加重。 2、Luke征在患肢的腓肠肌前后位压迫时疼痛明显,即所谓 的Luke征。 3、Homan征为患者仰卧位,轻压膝关节并屈膝,将踝关节 急速背曲,可引起腓肠肌疼痛。阳性率达44-99%。 4、Lowen试验用测定血压袖带,加压于胫骨部,观察出现 疼痛时左右下肢的压力差,所谓的Lowen试验,患侧比健 侧低20-30mmHg时为阳性。当血栓延伸到股、髂静脉时 ,股静脉处可触摸到一条有压痛的束状物。 5、皮肤颜色改变有两种:蓝色炎性疼痛症或股蓝系静脉内 淤积的还原血红蛋白所致。白色炎性疼痛症系水肿使组织 内压大于微血管灌注压,导致局部皮肤发白。
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
三、药物治疗
常用的有华法灵、新抗凝和新双香豆素等,一般用药后 24-48小时开始发生效用,故常与肝素联合应用。一般在 联合用药2天后,停止应用肝素,而用本药维持量。维持 抗凝治疗时间,应按照病情和血栓形成的部位而定。小腿 深静脉血栓形成,需维持4-7周;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需 3-6个月。用药期间,应检测凝血酶原时间,使其控制在 20-30秒左右。目前临床常用华法灵,一般第一日1015mg,第二日5mg,以后应维持量,现在临床多以每日 3.0mg开始,每日2.5mg左右。
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表现类型
3、全肢型:无论原性病变位于髂-股静脉向远侧蔓延,或 位于小腿肌肉小静脉丛的向近侧扩展,都构成了全肢型病 变,这是酿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最常见的类型, 临床表现兼有上述二型的特点。根据病程长短不同,从造 影发现可区别为4类。深静脉完全闭塞,病程大都在6个月 以内;深静脉部分再通,仍以阻塞为主,病程平均3年; 深静脉再通的程度大于闭塞,全程已形成比较连续的通道 ,病程在10年左右;深静脉完全再通,扩张而迂曲,病程 一般在20年以上。病程演变是以闭塞过渡到再通,也就是 从回流障碍过渡到倒流性深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评估、预防、诊断、治疗、随访、质控的全流程管理, 降低VTE的发生率和致残率、致死率, 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2.目标规范管理。
3.适用范围全院临床、医技科室4.名词定义5.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VT) 和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 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
6.内容5.1组织架构5.1.1 院内VTE防治管理委员会。
职责: 制定院内 VTE 防治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院内 VTE 防治管理实施方案及防治工作手册;制定院内 VTE 防治的关键数据指标、监测指标及考核指标;制定院内 VTE 防治的计划, 定期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建立 VTE 救治绿色通道;定期召开 VTE 专题培训和教育; 8每季度召开 VTE 防治管理委员会会议。
5.1.2 院内VTE防治管理办公室。
职责: 负责医院内 VTE 防治工作的具体执行, 对医院内 VTE 防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对 VTE 防治管理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 提出改进措施并指导实施, 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不断的评议和改进;定期评价改进后的效果;对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医院内 VTE 防治培训并考核。
5.1.3科室VTE防治管理小组:职责:各科主任作为科室第一责任人, 全面负责本科室 VTE 防控管理的各项工作;对本科室的发生的 VTE 病例及 VTE 防控环节进行监测, 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本科室 VTE 发病率;发生院内 VTE 时, 及时采取措施, 将危害降低到最低, 24小时内填写院内VTE 事件上报表报送医务处和护理部, 并组织分析;对本科室医护人员医院 VTE 防治知识培训;每月对本科室人员落实 VTE 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抽查、考核和持续改进。
深静脉血栓诊疗指南

深静脉血栓诊疗指南(二)DVT的临床表现1、症状: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好转。
偶有发热、心率加快。
2、体征: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是主要特点,皮肤多正常或轻度淤血重症可呈青紫色,皮温降低。
如影响动脉,可出现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可出现血栓部位压痛(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Homans征:患肢伸直,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牵拉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
Neuhofs征(即腓肠肌压迫试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
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DVT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的表现。
(三)DVT的诊断一、DVT的辅助检查:1、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对有症状的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费用较低。
但对无症状DVT的敏感性差、阳性率低。
2、血浆D二聚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敏感性较高(>99%)。
急性DVT,D二聚体大于500 μg/L有重要参考价值。
由于术后短期内患者D二聚体几乎都呈阳性,因此对于DVT的诊断或者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但可用于术前DVT高危患者的筛查。
另外,它对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并非特异,如肿瘤、炎症、感染、坏死等很多可产生纤维蛋白的情况,D二聚体也可大于500μg/L,故预测价值较低,不能据此诊断DVT。
该检查对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特异性较低,不宜用于这些人群。
3、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为无创检查,适用于对患者的筛选、监测。
仔细的非介入性血管超声可以使敏感性保持在高达93%~97%,特异性保持在94%~99%。
高度可疑者,如阴性应每日复查。
结合有无血栓的好发因素,在进行超声检查前可以将患者分为高、中、低度DVT可能性。
深静脉血栓指南ACCP指南解读

深静脉血栓指南 ACCP指南解读1. 前言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形成血栓,常见于腿部。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DVT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CCP)发布了深静脉血栓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本文将对抗凝治疗部分的ACCP指南进行解读。
2. ACCP指南解读2.1 抗凝治疗适应症ACCP指南建议对以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急性DVT患者•慢性DVT患者•肺栓塞患者•易栓症患者•抗凝治疗预防复发性DVT患者2.2 抗凝药物选择ACCP指南推荐使用以下抗凝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凝血酶抑制剂(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2.3 抗凝治疗剂量ACCP指南建议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具体剂量请参考相关药物说明书或专业指南。
2.4 抗凝治疗时长ACCP指南建议:•急性DVT患者抗凝治疗时长为3-6个月•复发性DVT患者抗凝治疗时长为6个月其他•预防复发性DVT患者抗凝治疗时长为6个月其他,根据患者情况可延长至12个月或更长时间2.5 抗凝治疗监测ACCP指南建议:•定期监测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无需常规监测•凝血酶抑制剂患者需根据药物特点进行监测3. 总结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抗凝治疗是DVT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ACCP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抗凝治疗的适应症、药物选择、剂量调整、治疗时长和监测等方面的建议。
遵循指南,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有助于提高DVT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本文为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内容仅供参考。
静脉血栓栓塞专家共识(2021精选文档)

2.低剂量普通肝素(LDUH):LDUH皮下注射可预防 VTE.
三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与安慰剂比 较,使用LDHU明显降低了无症状DVT的患病率, 住院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ICU患者中,与安慰剂比较,使用LDHU者 VTE发生的相对危险降低55%。
• LDHU的有效剂量为5000U,3次/d。3次/d疗效 是否优于2次/d尚不明确。一项8000例患者的荟 萃分析中,3次/d组的主要出血事件明显增加。而 LDUH2次/d组的VTE事件虽有增加,但未达到统 计学意义。
1.机械性预防措施: • 分级加压弹力袜(GCS) • 间歇充气加压泵(IPC) • 足底静脉泵(VFP)
疗效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
一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GCS联合IPC预防VTE优于单用GCS,应用10d后 经超声诊断的DVT发生率在联合预防组为4.7%, 而单用组为15.9%。
4、维生素K拮抗剂(VKA):以VKA预防内 科住院患者VTE效果的研究较少。
5、磺达肝癸钠:临床研究证实磺达肝癸钠 2.5mg,1次/d,同样可有效预防内科住院 患者VTE的发生。治疗6-14d后磺达肝癸钠 组VTE总体患病率为5.2%,安慰机组 1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充血性心衰 (NYHAⅢ、Ⅳ级)、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染性疾病患者及入院时同时存在多 个危险因素的患者中,磺达肝癸钠组预防 VTE的疗效由于安慰机组。
DVT患病率和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在1762例急性缺 血性脑卒中LMWH较LDUH预防dvt尤其是近端DVT的 发生更有效,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由于LMWH得疗效不亚于LDUH并且其生物利用度 更好,蛋白结合率更低,不良反应更少,加之不需要监 测APTT、全血激活凝血时间(ACT)等凝血指标,临床 应用简便易行,因而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费用较高。
2021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之XXX创编

2021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之XXX创编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疾病,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通常发生在下肢。
DVT的主要不良后果是肺动脉栓塞(PE)和血栓后综合征(PTS),这可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DVT的诊治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级医院对DVT的诊治工作,特制订本指南。
DVT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因素和继发性因素。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患者等。
DVT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下肢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等,体检患肢呈凹陷性水肿、软组织张力增高、皮肤温度增高,在小腿后侧和/或大腿内侧、股三角区及患侧髂窝有压痛。
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
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青肿,是下肢DVT中最严重的情况。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漂移、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根据肺循环障碍的不同程度引起相应PE的临床表现。
因此,对于DVT的诊断和治疗,应该高度重视,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在下肢深部静脉内形成血栓。
静脉造影是目前诊断DVT的金标准,但其缺点是有创、造影剂过敏、肾毒性以及造影剂本身对血管壁的损伤等。
因此,临床上已逐步用超声检查来部分代替静脉造影。
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下肢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来评估DVT的临床可能性。
评分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三个等级。
对于血栓发病因素明显、症状体征典型的患者,首选超声检查。
当患者无明显血栓发生的诱因、症状体征不典型、Wells评分为低度可能时,行血D-二聚体检测,阴性排除血栓,阳性者,进一步超声检查。
DVT的基本治疗是抗凝,它可以抑制血栓蔓延、利于血栓自溶和管腔再通、降低PE发生率和病死率。
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栓、降低PTS发生率。
2021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规范(全文)

2021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规范(全文)下肢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深静脉血液异常凝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肢体出现肿胀、皮温高、疼痛和功能障碍。
血栓脱落会发生肺栓塞(PE)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介入技术介入技术已成为我国下肢DVT首选治疗方法。
在抗凝治疗基础上,下肢DVT介入治疗包括:①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术、取出术;②溶栓治疗,如经足背浅静脉置入留置针行患肢浅静脉顺行溶栓、导管接触溶栓;③经皮腔内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④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
围术期常见并发症与处理对策01 出血和周围部血肿①术前应了解患者凝血功能,在手术允许情况下尽量采用直径较小鞘管,术中细致、轻柔操作,减少穿刺次数;②规范、有效按压穿刺部位,按压时间根据个体差异,以穿刺部位不出血为宜;③指导患者取正确体位,过床时注意术侧肢体保持伸直位,过床后取平卧位,术肢伸直制动6~12h或根据医嘱实施;④告知患者术侧肢体伸直制动目的和重要性,可在床头悬挂制动时间警示标识,以便随时提醒家属和医护人员;⑤溶栓过程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如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有无颅内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阴道出血、血便、血尿等;⑥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血红蛋白,关注患者有无头痛、腹痛等不适;⑦遵医嘱定时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动态调整肝素和尿激酶泵入速度,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控制在正常值的 1.5~2倍;⑧指导患者用软毛牙刷,穿棉质宽松衣服,禁止抠鼻、剔牙;⑨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的同时,应教会家属正确观察有无穿刺部位出血现象,嘱患者翻身、咳嗽时先用手压住股静脉穿刺点上方敷料,再轻轻咳嗽或缓慢翻身,避免腹内压升高引起出血。
02 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术前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询问有无过敏史。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应用对比剂后的反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
一旦发现对比剂不良反应:①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②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等药物静脉补液扩容;③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喉头水肿,做好气管切开或插管准备;④严重荨麻疹伴有血压下降时,及时给予肾上腺素皮下或静脉注射。
202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全文)

①患肢消肿程度:测量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患肢与健肢腿围周径,并计算患肢与健肢周径差。肢体消肿率=(溶栓前腿围周径差- 溶栓后腿围周径差)/溶栓前腿围周径差×100%;②血栓清除率:根据患者手术前、后血管造影图像,评估血栓清除率(<50%为Ⅰ级,50%~99%为Ⅱ级,>99%为Ⅲ级)。
经患肢足背浅静脉顺行溶栓治疗——经足背浅静脉置入留置针,持续、小剂量输液泵顺行溶栓治疗,建议溶栓期间采用肢体气囊压力带阻断下肢浅静脉[11- 13],目的是通过下肢浅静脉交通支使溶栓药物直接到达深静脉,提高深静脉内溶栓药物浓度。肢体气囊压力带具有压力可读、可控的优势,且可记录压力值,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经足背浅静脉顺行溶栓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见表4。
应警惕是否出现腹腔脏器出血观察患者腹部体征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行腹部ct经足背浅静脉溶栓肢体气囊压力带阻断浅静脉血流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气囊加压部位皮肤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足背浅静脉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留置针有效期及透明敷料是否在位完好平整1112
202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全文)
注意事项[11- 12,14]:①首次测量需同时测量患肢和健肢周径,以作对比观察,便于判断肢体肿胀程度;后续重点关注患肢周径,计算患肢周径差并记录;测量时需同时记录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并倾听患者主诉。②定皮尺、定部位、定时间监测,用油性笔画出皮尺宽度的双线标记,便于固定皮尺摆放位置[11- 12,14],严格按照标记位置测量。③告知患者平卧位并垫高患肢,有利于肿胀消退。
3.2 IVCF置入与取出术
IVCF是目前预防下腔静脉系统血栓脱落发生PE的有效装置[2,4- 7,9]。为了防止患者溶栓治疗期间发生PE,排除禁忌证后可行IVCF置入术。其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见表2。下肢静脉和下腔静脉造影证实已不需要IVCF保护时,可行IVCF取出术。其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见表3。
术前深静脉血栓诊治指南2021

术前深静脉血栓诊治指南2021## 2021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Prophylaxis Guidelines.Introduction.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is a blood clotting disorder that can occur in the leg veins or lungs. VTE includes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a blood clot in a deep vein, usually in the leg, and pulmonary embolism (PE), a blood clot in the lungs.Risk Factors.VTE can occur in anyone, but some people are at higher risk, including:People over the age of 60。
People who have had VTE before.People who are overweight or obese.People who smoke.People who have cancer.People who have a family history of VTE. Symptoms.DVT and PE can have different symptoms. DVT:Swelling in one leg.Pain or tenderness in the leg.Warmth or redness in the leg.Skin discoloration.PE:Shortness of breath.Chest pain.Coughing up blood.Rapid heart rate.Lightheadedness or dizziness.Diagnosis.VTE can be diagnosed with a physical exam and imaging tests, such as:Duplex ultrasound.CT scan.MRI.Treatment.VTE is typically treated with anticoagulants, medications that help to prevent blood clots. Anticoagulants can be given as injections or pills. In some cases, VTE may require surgery.Prevention.There are several things you can do to prevent VTE, including:Getting regular exercise.Maintaining a healthy weight.Quitting smoking.Elevating your legs when sitting or lying down.Wearing compression stockings.Taking anticoagulants if you are at high risk for VTE.Conclusion.VTE is a serious medical condition, but it can be prevented and treated. If you have any of the symptoms of VTE, it is important to see a doctor right away.## 中文回答:2021 静脉血栓栓塞 (VTE) 预防指南。
深静脉血栓诊断和治疗指南

( 患肢伸直, 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
Homans 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
阳性)。
*
8
2021/7/15
严重的下肢DVT 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
➢
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
*
1. 指南制定的背景
2. 病因和危险因素
3. 临床表现
4. 诊断
5. 治疗
1
2021/7/15
*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
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 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
血小板计数;HIT 诊断一旦成立,应停用普通肝素。
25
2021/7/15
(2)低分子肝素:
出血性不良反应少,HIT 发生率低于普
通肝素,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凝血
功能。临床按体质量给药,每次100U/kg,
每12 小时1 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全者
慎用。
26
2021/7/15
(3)直接Ⅱ a 因子抑制剂(如阿加曲班):
蛋白C缺乏
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Ⅴ因子Lei den 突变(活化蛋白C抵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纤溶酶原缺乏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异常
纤溶酶原血症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过多
蛋白S 缺乏
凝血酶原20210A基因变异
Ⅻ因子缺乏
5
2021/7/15
术前深静脉血栓诊治指南2021

术前深静脉血栓诊治指南2021英文回答: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refers to the formation of blood clots in the deep veins, usually in the legs. Preoperative DVT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as it can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pulmonary embolism. To address this issu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eoperative DVT have been developed.Th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DVT recommend the use of imaging techniques such as ultrasound, ve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hese tests can help identify the presence of blood clots in the deep veins and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he clot. Additionally, laboratory tests such as D-dimer levels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likelihood of DVT.Once a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DVT is confirmed, treatment should be initiated promptly to preventcomplications. The guidelines recommend the use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which involves the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s that inhibit blood clotting. Commonly used anticoagulants include heparin and warfarin. These medications help prevent the growth of existing clot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new clot formation.In addition to anticoagulant therapy, the guidelines als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echanical prophylaxis. This involves the use of compression stockings or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s to improve blood flow and prevent clot formation. Mechanical prophylax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patients who are at a high risk of bleeding and cannot receive anticoagulant therapy.Furthermore, the guideline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s. The management of preoperative DVT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patient's overall health, the extent of the clot, and the type of surgery planned. For example, a patient with a small clot who is undergoing minor surgery may only require a short course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while a patient with a large clot and undergoing major surgery may require more aggressive treatment.In conclusion, the 2021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preoperative DV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of early diagnosis and prompt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The use of imaging techniques, anticoagulant therapy, and mechanical prophylaxis are key components of the management plan.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s should b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atient's specific circumstances. By following these guideline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can effectively manage preoperative DVT and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中文回答:深静脉血栓(DVT)是指在深静脉中形成血栓,通常发生在腿部。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和护理.2021最全PPT

治疗与护理
定义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深 静脉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 并伴有继发性静脉腔内血栓形 成的疾病
病因
• (1) 血流滞缓 • (2) 静脉壁损伤 • (3) 血液高凝状态
血流滞缓
• Kakkar发现血流滞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 静脉淤血后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导致凝血酶积聚。 • 细胞破坏后释放血清素和组胺,凝血酶、血清素和组胺等物质均可诱发血栓的形成。 • 因手术或重病卧床,长时间行走或长时间乘车船旅行、产程过长等都可使血流滞缓,极易引起DVT。
可迅速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患肢肿胀。病变
多发于腓肠肌静脉丛或髂-股静脉,除部分血栓可
溶解或局限于发病部位外,其余血栓可能向近、
临床表现
•
浅静脉曲张:浅静脉曲张是浅静脉血栓 形成后的激发代偿反应。如果血栓累及 深静脉主干,特别是髂-股静脉段,腹股 沟的浅静脉曲张。
• 全身反应:静脉血栓形成后均会引起 程度不同的全身反应,体温升高,心 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等。体温一 般不超过38.0℃,有些起病急促,疼 痛剧烈,数小时内整个患肢出现肿胀,体温降低,发绀,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肿胀肢
• 3、烦躁易怒型患者的护理 护士要给予耐心说服和安慰,向其讲解怒而伤肝,而肝主疏泄,肝郁气结,则 气血运行不畅,同样可以导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而加重病情的道理,使其配合治疗。
临床表现
DVT 病人相当一部分并无症状,当血栓导致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以及血 严Ⅰ格12执5纤行维栓医蛋嘱堵白,原用塞摄药入剂静量脉准确腔。 ,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后,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性期主要表现为: 疼痛、 六率、增饮 快食,下及白生细肢活胞指计肿导数增胀高、等。代 偿 性 浅 静 脉 曲 张 、 全 身 反 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深静脉血栓治疗指南2017年,ESVS启动了制定这个指南的流程。
指南涉及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上肢DVT(UEDVT),浅表静脉血栓形成(SVT)和异常部位的血栓形成。
该指南文件还涵盖了治疗以外的主题,包括调查和健康经济学,还包括特殊患者人群。
静脉血栓形成的主题很大,因此该指南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处理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和其他暴露于这种情况的患者的临床医生可能经常遇到的情况。
这个指南文件是由ESVS的16名成员编写和批准的。
本文对这个静脉血栓指南中的推荐内容作简介:I C对于怀疑有深静脉血栓需要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建议首选超声检查。
IIa C对疑似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超声扫描阴性,5-7天后复查超声评估。
IIa C对于怀疑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超声评估不确定或不可行,应考虑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磁共振静脉造影,或静脉造影。
I C对疑似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建议采用全腿超声。
III C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不建议常规检查无症状或体征的隐匿性肺栓塞。
I A对于无原因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建议进行临床检查和性别特异性癌症筛查,而不是常规的广泛筛查,以发现隐匿性恶性肿瘤。
III C对于诱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凝血试验。
III C对于无明显诱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不建议常规检测遗传性血栓性血友病。
IIa C对于无原因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和一级亲属有静脉血栓栓塞家族史的患者,应考虑进行遗传性血栓性疾病的检测。
IIaC对于无原因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如果考虑停止抗凝,应考虑抗磷脂抗体检测。
I A对于大多数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门诊治疗。
I A对于有一个短暂性危险因素而诱发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尽快抗凝治疗三个月。
IIaA对于有一个短暂性危险因素而诱发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超过6个月及以上仍建议抗凝治疗三个月。
I A对于近端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治疗阶段推荐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物而不是维生素K拮抗剂。
IIa C对非恶性肿瘤的持续性危险因素诱发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评估血栓和出血风险后,应考虑抗凝治疗超过3个月,并定期重新评估。
IIb C对有轻微瞬时危险因素而诱发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评估血栓和出血风险并定期重新评估后,可以考虑抗凝3个月以上。
I A对于无诱因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主要治疗阶段推荐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而不是使用低分子肝素和维生素K拮抗剂。
I C对于无诱因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建议在继续抗凝3个月以上之前重新评估出血风险。
I A对于无诱因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且有中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延长抗凝3个月以上,并定期重新评估出血风险。
IIa B对于无诱因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抗凝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应考虑直接口服抗凝治疗,而不是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
IIa B对无诱因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且要求延长抗凝超出6个月的患者(非高复发风险),应考虑减少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血剂阿派沙班(2.5毫克,一天两次)或利伐沙班(10毫克每天)。
III A对于无诱因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延长的抗血栓治疗。
IIb C对于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结束时可考虑复查全腿超声,以确定新的基线状态。
I B对于第二次或紧随发生无诱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延长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
IIa C对于符合治疗条件的复发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应考虑改变抗凝类型,增加低分子肝素剂量或直接口服抗凝药物至治疗剂量,或改用具有更高国际标准化比值目标的维生素K拮抗剂。
IIb B对于可能需要延长抗凝时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决策过程中应考虑残留静脉超声检查和/或D二聚体水平。
I C对于在治疗阶段有抗凝禁忌症的近端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临时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III B对于因深静脉血栓而抗凝的患者,不建议常规使用下腔静脉滤器。
I A对于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在24小时内用多层绷带或弹力袜进行30-40mmhg早期压迫,,以减轻疼痛、水肿和残留的静脉阻塞。
IIa A对于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考虑使用膝关节以下弹力袜,以减少血栓后综合征的风险。
I A对于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如Villalta评分所述症状体征有限的患者,建议限制使用膝以下长袜6个月或12个月。
IIa A在有症状的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应考虑早期血栓清除策略。
III B对于局限于股静脉、腘静脉或小腿静脉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不推荐早期血栓清除。
I C对于早期取栓治疗的深静脉血栓患者,无论有无支架植入术,抗凝时间至少应与单独抗凝时间相同。
IIa C对于早期吸/取栓的中央型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根据治疗医师的经验判断来决定抗凝等治疗方案。
IIa C对于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根据症状、进展的危险因素和出血风险来决定是否抗凝。
I C对于需要抗凝治疗的症状性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尽早抗凝治疗3个月。
I C对于需要抗凝的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直接口服抗凝药物,而不是低分子肝素或维生素K拮抗剂。
IIa C对于有症状的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和癌症活跃期患者,应考虑抗凝3个月以上。
I B对于症状性小腿深静脉血栓未抗凝的患者,建议临床重新评估,一周后重复全腿超声检查。
I B对于怀疑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进行全腿超声扫描,确定血栓范围,排除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
III C对于孤立性下肢浅静脉血栓B超下长度小于5cm的患者,若无高危因素,如恶性肿瘤、遗传性高凝状态、靠近深静脉系统等,不建议抗凝治疗。
I B对于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距离深静脉连接处大于等于3cm,长度大于等于5cm的,推荐每日一次2.5mg的磺达肝癸钠(商品名:安卓)。
IIa B对于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距离深静脉连接处大于等于3cm,长度大于等于5cm的,可以考虑使用中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替代磺达肝癸钠。
I B对于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距离深静脉连接处大于等于3cm,长度大于等于5cm的,建议抗凝治疗45天。
I C对于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交界处3cm以内的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推荐治疗性抗凝。
IIb C对于具有高危临床和/或解剖因素的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考虑抗凝3个月疗程。
III C对于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急性浅静脉介入治疗。
IIa C对于下肢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至少在最近血栓事件发生3个月后,一旦急性炎症和血栓前期结束,就应该考虑切除无功能的浅静脉。
I C对于怀疑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超声作为初始影像学检查。
I C对于原发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建议抗凝治疗3个月。
III C在有症状的原发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不建议早期吸/取栓。
IIb C在特定的年轻、活跃且症状严重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可在起病前两周内考虑溶栓。
IIb C对于早期取栓治疗的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如有明显的静脉胸廓出口综合征证据,可考虑行第一肋骨切除术。
IIa C对于导管相关血栓患者,当:(1)不需要导管;(2)无功能性;(3)抗凝禁忌症;(4)抗凝治疗不能缓解症状;(5)血栓形成危及肢体或生命时,应考虑拔除导管。
IIa C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患者,应考虑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或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后再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至少3个月。
I C儿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管理应由具有儿科血栓形成和止血专业知识的临床医生指导。
III B对于怀疑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孕妇,不推荐使用D二聚体和Wells 评分。
I B对于患有深静脉血栓的孕妇,建议在怀孕期间至少3个月和产后至少6周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剂量。
IIb B在预产期前两周内患有深静脉血栓的孕妇,可以考虑使用临时下腔静脉滤器。
I A对于癌症相关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在初始和主要阶段抗凝时使用低分子肝素。
I C对于活动性癌症相关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在治疗3 - 6个月后从低分子肝素改为口服抗凝剂。
IIa A在恶性肿瘤不位于胃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的癌症相关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应考虑直接口服抗凝药物用于初始、主要阶段治疗和长期治疗。
I C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高风险遗传性高凝状态患者(如抗磷脂综合征、纯合子V因子Leiden突变或蛋白C、S或抗凝酶缺陷),建议全剂量延长抗凝治疗,并定期重新评估。
III B三阳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合并有动脉或小血管血栓形成史的深静脉血栓患者,不应直接使用口服抗凝药物。
IIa B对于深静脉血栓合并三阳性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应该考虑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来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2-3之间为目标。
I C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高风险遗传性高凝状态患者,建议由相关专业专家长期随访。
IIa C对于需要抗凝的深静脉血栓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应考虑监测抗凝水平和减少剂量,因为抗凝剂大多是通过肾排泄的。
I C对于使用低分子肝素、戊肝素或直接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深静脉血栓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建议定期重新评估肾功能。
I C对于体重过轻或超重且需要抗凝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建议调整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癸钠的剂量。
Ref: Kakkos Stavros K,Gohel Manjit,Baekgaard Niels et al. European 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ESVS) 2021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Venous Thrombosis. [J] .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20, undefined: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