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集中学八年级语文指导学案--绿和囚绿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精彩
龙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教师:尹寒总计__________课时学生_____________
课题_囚绿记课型新授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种种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
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其散文善于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缜密、淳厚,感情深沉、朴实。
2、字词积累
1.瞥(piē):很快地看一下。
2.涸辙:干涸了的车辙。
涸,水干,枯竭。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3.揠(yà)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揠,提拔。
4.婆娑(suō):盘旋舞蹈的样子。
5.急不暇择:迫切,来不及选择。
注意“暇”勿写为“瑕”。
6.移徙(xǐ):移动。
徙,迁移。
注意“徙”勿写为“徒”。
二、预习导航、
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完成《学习与评价》1-3题
2、按照指定顺序进行“读书动笔”:
(1)用“”(圈内带数字)符号在段首标出段序,用“·”在文中标出生字和生词。
(2)在书本给课文分段,并在空白处写上段意。
(3)用“”符号标出关键词语,用“__”符号标出总括句、重要句,用“”符号标出佳妙句。
(4)用“☆”符号标出重要段落,用“(”符号标出段内层次,加在层次的开头。
(5)仿照《绿》一文“读书动笔”示例,在草稿纸上,逐一写出批注文字。
三、课堂导学
(一)预习检查: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完成相应内容,老师监督指点
更精彩
1、阅读课文后,写出文章的内容提要
2、在文章画出下列语句,反复朗读后,写出自己的评论
(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 2).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3).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 4).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
(三)合作探究;如果觉得独立完成有困难,请与身边同学共同研究。
问题:作者既然喜爱绿色,为什么还要囚禁绿色呢?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四展示答疑:学生充分展示,老师适当点拨
(五)内容总结:
四、巩固提升
1、学习与评价1-6题
2补充习题1-4题
3、对下列语段进行批注
如果问一只雄癞蛤蟆美是什么,绝对的美是什么?它就会回答说是它的雌癞蛤蟆,因为她的小小的头上有两只凸出的又大又圆的眼睛,有一只又大又平的鼻子,并有黄色的肚皮和褐色的后背。
如果问一个来自几内亚的黑人美是什么?他便会说,美就是黑得油亮的皮肤,深陷的眼睛和一个扁平的鼻子。
如果问魔鬼,他会告诉你美就是一对角、4只爪子和一条尾巴。
最后,如果去向哲学家们请教,他们的回答将是夸大了的胡言乱语,他们认为美就是某物符合美的原型并在本质上与其是一致的。
我曾经和一个哲学家一起去看一出悲剧。
“多么美好!”他说道。
“你在这里面发现了什么美好的东西?”我问他。
“是因为作者已达到了他的目的。
”他说。
第二天他吃了一些对他身体有好处的药。
“它达到了它的目的”,我告诉他说,“多么美好的药!”
我们一起去了英国:同样那出戏也在那里上演,翻译得一字不差;可它使得所有的观众都打起了哈欠。
“呵,呵!”他说,“美的理念对英国人来说和对法国人来说不一样。
”良久思索以后,他得出结论:美是很相对的,就如同在日本是正派的事到了罗马就不正派,在巴黎最
更精彩
时髦的东西到了北京未必是,于是他使自己省却了写一篇有关美的长篇论文的麻烦。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检查课后练习
2课文朗读
二、课堂导学
(一)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完成相应内容,老师监督指点
1:作者在文中对“绿”的感情有无变化?如果有,是怎样变化的?
2: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展示答疑:学生充分展示,老师适当点拨
(三)内容总结:
三、巩固提升
(一)《学习与评价》《补充习题》中其他题目
(二)
爬上窗台的绿色
①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反顾地爬了上来。
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②望着这线积极蓬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
③确切地说,这束绿色来自一株黄瓜和一株莓豆。
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攀援于小院南侧,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夏季艰辛地生长着,暑气和干旱丝毫没有抵消它们坚强向上的意志,它们的信念,永远是忠诚于脚下这片临时堆砌的菜园和我那朝夕呵护的妻子。
除了寒冬,已经没有什么能让这群绿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天,远离了燥夏的绿色反而越加显现出遮掩不住的郁葱,在院落、窗台无声地抖动着朗朗秋波。
④这时爬上窗台的绿色犹如举向天空的思想和灵感,带着大地和秋天独有的体温,干脆利落地扑向你,让人觉得这绿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在这里等你,让你怦然心动,让你热血奔涌。
⑤仰望天空,仰望这线执著的绿色,总令我心旷神怡,思绪万端,无以言说的沟通感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与我们一样,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心热爱脚下的一方水土和苦乐生活呀。
有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________,________。
而我一直相信在宇宙规律的作
更精彩
用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你无法评说谁更伟大谁更渺小谁更有益于对方。
就像今晚,秋空如洗,夜凉如水,银河横波,一盘银月垂至天幕中央,说不出是欲升欲沉还是欲远欲近,最主要的是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线绿色,它笼在迷人的夜色里,梯次排开的豆荚和瓜纽如同披上了一身轻纱,轮廓分明地在秋风下回忆曾经汗流浃背的夏天的火热,算计着丰硕的收成,说不定一声秋虫的低吟浅唱就成全了豆荚们瓜纽们酝酿了整夏的爱情,刚刚坠入甜蜜的小生命于是急不可待地探出绿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一肚子的幸福与快乐说给你听。
⑥若是在晌午呢,前庭的阳光并不火辣,只是响脆脆地跌在这线绿色上,那些叶呀花呀瓜呀豆呀的心情和爱情虽被一夜寒露湿透,却能在顷刻间还你会飞的欢笑与娇媚。
就在不远处,建筑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轰鸣,也因了这绿色的宁静抚慰而富有节奏感。
绿色,就这样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同时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动愉悦。
黄瓜和莓豆共同托举着绿色,克服了来自韭菜、芹菜、油菜等园内其他蔬菜的嫉妒嘲讽,选择唯一向上的道路来到我的窗前,让绿阴、生机、果实、清新悄然挤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它相信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绿色,有家的地方就该布满生机。
这时候,绿色的内心便会感到不虚此行,并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
赏析生命是坚强的、积极向上的。
本文则以爬上窗台的瓜藤豆蔓为素材,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热情讴歌了蓬勃向上的绿色生命。
训练
1.根据对文义的理解,第②段和第⑦段画线的两句中“唯一心愿”和“简洁纯真的心愿”分别指代什么?
①“唯一心愿”
②“简洁纯真的心愿”
2.细读第⑤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结合对文义的理解,仿照横线前面句子的形式,再写一个句子。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写“江水”“树木”等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3.文章赞美的绿色来自黄瓜和莓豆,在最后一段却写到“韭菜、芹菜、油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绿色给人以愉悦,绿色给人以想像,绿色给人以启迪。
请联系本文回答问题。
①从全文看,“爬上窗台的绿色”中“绿色”具有哪些方面的精神品质?
②“绿色”一词在生活中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如“绿色通道”中的“绿色”主要指安全、畅通而不受任何阻碍。
请你再举一例说说它的另一种内涵。
5.这篇散文的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多处运用拟人、比喻来丰富“绿色”的内涵,来揭示“绿色”的精神。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上面题目涉及的语句除外),作一点具体分析。
更精彩。
龙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备课教师:尹寒总计__________课时学生___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___ 课型新授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如何抓住“文眼”来组织材料。
4、掌握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定居扬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与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字词积累 1).踞:蹲。
2).倏:极快地,忽然。
3).皱缬(xiã):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皱折着。
缬,有花纹的丝织品。
4).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5).尘滓(zǐ):这里指杂质。
6).蕴蓄:积蓄而未显露。
7).明眸善睐: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
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睐,看,向旁边看。
二、预习导航、
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完成《学习与评价》1-3题
2、为何要求我们要“读书动笔”?,怎样进行“读书动笔”?
参阅课本211页“读书动笔”
3.常用的读书动笔的符号有哪些?
参阅课本216页“圈点符号”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更精彩
3).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4).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5).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6).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7).——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5、把上题涉及的内容在文中标出,并反复朗读,力争能背诵
三、课堂导学
(一)预习检查: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完成相应内容,老师监督指点
1读课文《绿》,写出文章内容提要
结构层次
第一段:开门见山,一语点题——惊诧于“绿”。
第二段:从几个不同的观察点写梅雨瀑。
第三段:从多个角度描写梅雨潭的绿。
第四段: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
2、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
这篇散文的文眼是: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情-惊诧,表象对象—梅雨潭,重点-绿)
3、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几个?每个立足点写了什么景物?
作者写三个景物: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由远而近
第一个观察点在山边,看到的是梅雨潭的远景;第二个观察点在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第三个观察点在梅雨潭边,写梅雨潭的绿。
不同地点,不同角度,写不同景物---“移步换景”
4、找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句
走到山边——坐在亭边——站在水边:由远而近,从高到低,从各个方面细看梅雨潭的美丽景色
(三)合作探究;如果觉得独立完成有困难,请与身边同学共同研究。
题目:作者是怎样抓住“文眼”来写“绿”的?
开头点题——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然后紧扣“惊诧”,从不同方面来写梅雨潭的绿:作者写三个景物: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由远而近
第一个观察点在山边,看到的是梅雨潭的远景;第二个观察点在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第三个观察点在梅雨潭边,写梅雨潭的绿。
不同地点,不同角度,写不同景物---“移步换景”后文章照应开头“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可以说“惊诧”之感贯穿始终,体现了“绿”给人留下的强烈的印象》(文眼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惊诧”)
(四展示答疑:学生充分展示,老师适当点拨
(五)内容总结:
山边仰望,写梅雨潭的远景;亭中平视,写梅雨潭的近景;潭边俯视,写梅雨潭的绿。
这便是观察点移动的线索。
全文依次写了潭——亭——绿,处处流露
更精彩
出作者的狂喜之情,把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会到一片绿色之中。
四、巩固提升
1、课后完成《补充习题》1-4题
2反复阅读课文第三段,并记住其中你喜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看拼音,写汉字
chà qiàn liǔ zǐ yùn bó
惊( ) 镶()几()尘()()蓄()阴
xiã móu lài mó
皱()明()善()抚()
2读记下列词语和诗句
绿意盎然、绿草如茵、绿叶成荫、青山绿水、青枝绿叶、桃红柳绿、花红柳绿、
苍翠欲滴、翠绕珠围、苍松翠柏、绿水青山、绿林好汉、郁郁葱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课堂导学
(一)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完成相应内容,老师监督指点
1:作者重点要描写梅雨潭的绿,为何又要写梅雨瀑?
解答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梅雨瀑,写山,写岩,写亭,写草,这些都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
而写梅雨瀑又是为了衬托出梅雨潭绿的美。
这样层层烘云托月,集中突出了梅雨潭绿的美。
2 “女儿绿”有什么深刻内涵?
解答“女儿绿”是作者在与绿的对话中为绿的性格做的定位,因为只有“女儿绿”才会如此柔美、妩媚,不由得让人心旌动荡,与前面的“处女的心”相照应。
3:作者是抓住梅雨潭绿的哪些特点加以描写的?
解答作者抓住梅雨潭绿的可爱、醉人、浓淡相宜、明暗适当的特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多角度来描写,突出了它清亮、鲜嫩、柔软、纯净的特征,成功运用
更精彩
了烘托和衬托的手法突出梅雨潭绿的美。
(三)合作探究;如果觉得独立完成有困难,请与身边同学共同研究。
1文章中哪些内容是说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的?请从读过的文章中找一个同样美的“恰到好处”的事物加以叙述
2在第3段中,作者已开始都是称“绿”为“她”,而后来改称呼为“你”,这是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文章的结尾和开头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样写好吗?
4、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加以赏析。
1.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赏析“绿”是作者惊诧的原因,开篇点题,感情倾泻而出,“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是全篇文眼之所在。
2.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赏析“踞”突出了梅雨亭险峻之势,给人以凌空突起的感觉。
3.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赏析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花的色泽、形状、数量之多和不断舞动的姿态。
4.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赏析“招引”和“追捉”突出了梅雨潭绿色的无穷魅力,写出了“我”对这绿色倾心的喜爱;“揪”、“攀”、“探身”、“鞠躬”等动词,则极为准确、自然地写出“我”探奇览胜的急迫,对“闪闪的绿色”的无限喜爱。
5.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赏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潭水的深度、情态、形状、质地、亮度、色彩等不同角度,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把对绿色的倾慕、喜爱、向往之情融为一体。
6.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赏析通过对比的手法,以及运用比喻、反问、拟人等修辞方法,写出了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实在是恰当、独特而又无法比拟。
7.——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赏析这一语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九个“你”,又用了“拍”“抚”“掬”“吻”等富于亲切感、抒情性的动词,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四展示答疑:学生充分展示,老师适当点拨
(五)内容总结:1、烘托和衬托手法 2 语言准确生动,抒情性很强3叠词运用,增强了音韵美4比喻生动贴切,增强文章美感与表现力。
更精彩
(六)学习读书动笔方法,看书中批注内容,重点阅读第三段,写出你的批注三、拓展提高
1.liàn yàn wān yán qún mâi
2.写溪水是为了写绿,只有在一片绿色的映衬下,溪水才会显得分外好看。
3.具体写树的绿和青苔的绿: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概括的写: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点拨此题重在考查详略得当。
4.感到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
5.示例: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叶绿的特点。
点拨本单元学习要点之一是学会评点,此题考查的正是这一点。
龙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学生版)
备课教师:尹寒总计__________课时学生_____________
课题____绿____ 课型新授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如何抓住“文眼”来组织材料。
4、掌握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定居扬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与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字词积累 1).踞:蹲。
2).倏:极快地,忽然。
3).皱缬(xiã):潭水泛起波纹,好像有花纹的绸缎(微微)皱折着。
缬,有花纹的丝织品。
4).挹(yì):舀,把液体盛出来。
5).尘滓(zǐ):这里指杂质。
6).蕴蓄:积蓄而未显露。
更精彩
7).明眸善睐:指明亮的眼珠善于左顾右盼。
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睐,看,向旁边看。
二、预习导航、
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完成《学习与评价》1-3题
2、为何要求我们要“读书动笔”?,怎样进行“读书动笔”?
3.常用的读书动笔的符号有哪些?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_______________,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4).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便到了_____________潭边了。
5).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_________!
6).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我怎么________得出呢?
7).——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我从此叫你_________,好么?
5、把上题涉及的内容在文中标出,并反复朗读,力争能背诵
三、课堂导学
(一)预习检查: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完成相应内容,老师监督指点
1读课文《绿》,写出文章内容提要
2、这篇散文的“文眼”是什么?
3、作者写景的立足点有几个?每个立足点写了什么景物?
4、找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句
(三)合作探究;如果觉得独立完成有困难,请与身边同学共同研究。
题目:作者是怎样抓住“文眼”来写“绿”的?
(四展示答疑:学生充分展示,老师适当点拨
(五)内容总结:
四、巩固提升
更精彩
1、课后完成《补充习题》1-4题
2反复阅读课文第三段,并记住其中你喜欢的内容
3看拼音,写汉字
chà qiàn liǔ zǐ yùn bó
惊( ) 镶()几()尘()()蓄()阴
xiã móu lài mó
皱()明()善()抚()
4、读记下列词语和诗句
绿意盎然、绿草如茵、绿叶成荫、青山绿水、青枝绿叶、桃红柳绿、花红柳绿、
苍翠欲滴、翠绕珠围、苍松翠柏、绿水青山、绿林好汉、郁郁葱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二课堂导学
(一)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课文完成相应内容,老师监督指点
1:作者重点要描写梅雨潭的绿,为何又要写梅雨瀑?
2 “女儿绿”有什么深刻内涵?
3:作者是抓住梅雨潭绿的哪些特点加以描写的?
(三)合作探究;如果觉得独立完成有困难,请与身边同学共同研究。
1文章中哪些内容是说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的?请从读过的文章中找一个同样美的“恰到好处”的事物加以叙述
2在第3段中,作者已开始都是称“绿”为“她”,而后来改称呼为“你”,这是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更精彩
3、文章的结尾和开头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样写好吗?
4、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语句,并加以赏析。
1).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3).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4.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5).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6).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7).——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四展示答疑:学生充分展示,老师适当点拨
(五)内容总结:
(六)学习读书动笔方法,看书中批注内容,重点阅读第三段,写出你的批注三、拓展提高
①平生最喜游山逛水。
六月间,我第四次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也没有秋意。
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
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
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
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我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②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几天中我首先领略了一个“绿”字,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亭旁溪水,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③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的印象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