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的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的发展历程
这次做PPT我们小组是演讲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亭,而我主要负责的是亭的发展历程这部分的,我在PPT中讲的亭的发展历程只是我总结那么多资料后的一个综述,而现在就写一篇亭的发展历程来详细的介绍亭的历史。
由于亭建筑和我国很多古建筑一样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年代久远的亭是很难追诉到的,只能在一些文献资料,壁画中找寻它们的足迹。正因为如此,所以亭到底起源于何时,这个问题是众说纷纭的,有的说在周代,有的说秦汉时期才有亭,也有魏晋南北朝中后期才算是正在亭的起源。而我看过那么多资料更偏向于商周时期就有了亭的起源。
中国记载出现的最早的亭可以追溯到商周苑囿中出现供帝王停歇的高台,《批文切字集》曰:“有上盖的高台”,这种高台可以算是亭的雏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亭的功能和形式后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亭的性质的演变大致以魏晋南北朝为界;秦汉以前的亭与隋唐以后的亭在功能和形式上都不尽相同。汉以前,亭的实用价值高于观赏价值,而隋唐以后,观赏价值又逐渐地超过了实用价值。早先的亭与现在的亭已经完全不是同一概念了。
亭的文字也是比较晚才出现的,在甲骨文时期都没有
发现亭这个字,最早出现的亭字是在先秦时期的古陶文中
发现的,这可以侧面反映亭也该在商周时期出现的。从古
陶文中象形文字可以看出那时的亭是有比较高的支架支撑
起来且上边有盖顶的一种建筑物。而与现在亭的形象是完
全不一样的。
汉以前的亭按其功能分可以分为四种。
1.城市中的亭
城市中的亭,如街亭、市亭、都亭、旗亭等,这些都
是比较高的建筑物,作为标志的建筑物。能让人们看到这个亭就知道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用途的。例如,旗亭就是市场的标志,它的作用是便市官能够随时居高临下,俯察市场,便于管理市场。
2.译亭,邮亭
秦汉时期在交通干道上设亭,兼有驿站和旅社的作用。以作为旅途歇息之用和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后来,逐渐变成了一种离人,相思相关,变成了一种富有伤感的建筑,如《长亭送别》等。
3.边防中的作报警用的亭
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战争,常在边防之处设置亭,置亭长,那时候叫亭侯,有亭燧,在敌人来时点燃亭燧,作信号的作用。
4.行政办公用的亭
秦汉时期,在乡村十里设一亭,置亭长,管治
安,理明事。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做过泗水亭长的小
官。
从右图汉代的石画像中可以看出,亭的整体形
态跟商周时期刚并没有多大改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自相残杀,人们
更追求返璞归真,把自然视为至善至美这成为造园艺术发展的推动力。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亭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了供游览观赏的亭。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所描述的兰亭,是行旅的路亭还是专门建来观赏这里山湖景色的虽无从考证,但这可以证明亭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已出现观赏性质的亭,与汉代以
前的使用功能已完全不同。建于园中最早的亭也是在这时期记载的,是北魏时期文人对华园的一段描述中出现了“临涧亭”,这种亭已经和现代园林中的亭差别不大了。
隋唐以后,亭已经成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建筑物,成为代表性的园林建筑形式。随着亭建筑的功能和性质的转变,亭的造型和形式也发生巨大的改变。唐代及唐代以前的亭除了一座始建于北魏时期石做的鲁班亭外,都已无存。只能从一些出图的铜亭还有日本同时期建造的亭式建筑中了解那时候的亭。从敦煌莫高窟的一些亭的壁画中可以看出那时候亭的平面突破了四角方形,出现了六角,八角亭和圆亭,屋顶的也出现了攒尖,庑殿,歇山等形式。从一些文献诗词中可以读出亭的用材也出现了竹,木,石,茅草等。这时期产生的亭与后来宋元明清时期的亭已经大体上相像了。另外这时候宫苑中出现的亭在规模上也比较大,有的还在亭中开窗。
宋元时期:到了宋代,亭的建造也更加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开始运用“借景”的手法来建造亭,往往把亭与人工池沼相结合。由于此时期造园活动高涨,而且伴随着文学诗词,特别是绘画的发展,对自然美的认识不断深化,筑亭的活动已经把人的主观意识,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加入到筑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情感。在亭本身制造方面也更加精细,宫苑中的亭,常用十字脊,琉璃瓦为鼎,十分金碧辉煌。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最后兴盛时期,在重视亭造型本身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于亭的位置选择及与其他建筑的关系。由于文人,和画家加入到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方面的创造,人们运用各种手段,寓情于景,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入到筑亭中。所以明清时期的造园活动,在建筑的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十分成熟而又趋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中国古典亭发展的鼎盛时期。如今我问见到的古典亭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几本关于亭的著述。明末造园家计成的《园冶》、雍正由工部编订的《工程作法》、清末姚承祖的《营造法原》和清末李斗的《工段营造录》等几本书都有关于亭的叙述,从理论上阐述了亭的构造、选址等加以分析,为后人了解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