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通用13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目标2

三、教学难点:目标3

四、课前准备:课件、音乐欣赏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文言文题目,直接导入。

1、板书:伯牙绝弦

同学们,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呤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大屏幕出现课题《伯牙绝弦》)

2、释题――大屏幕出示

“伯牙”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绝:断绝。“伯牙绝弦”讲述的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的故事。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以此为题,直接点出课文内容,简洁明了。

(二)

1、复习文言文学习方法。

⑴反复朗诵。⑵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⑶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2、(大屏幕出示)文言文在节奏和重音的读法。(全班读、男生读、女生读、个别读)

3、根据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讨论回答)

4、感知内容。

⑴文言文写了谁和谁(板书:伯牙、子期)。他们俩互为什么?什么是“知音”。

⑵从哪里看出伯牙和子期互为知音?(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板书:善鼓琴善听,所念必得。

5、品读体味,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

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样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

6、口味知音之情。

正当伯牙为遇到知音而高兴时,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伯牙悲痛欲绝。难一句话表现了伯牙悲痛的心情呢?(齐读)板书:绝弦之死

伯牙为什么把琴摔了,终身不弹琴?(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知音难得。

7、深悟知音。

⑴为了追悼知音,伯牙写了一首短歌(大屏幕出示短歌)

师领读,学生齐读。

⑵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答以前那无人理解的生活中去,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人们根据这个动人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听的乐曲。曲名叫《高山流水》,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曲子。

⑶听完曲子你感受到什么?你们是从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画面去感受的,你们感受到伯牙用琴声表达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了吗?你们感受到他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智慧了吗?

8、升华感悟

⑴读完这课,你们有什么感受?

⑵小结

⑶请学生收集到古今交友。老师出示大屏幕的名人名言。

学生齐读。

9、有感情背诵文言文。

《伯牙绝弦》教案设计篇2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一定离不开朋友,来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的故事,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伯牙绝弦》,教师板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是我们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二、检查预习,指导朗读

1、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步是读通读顺课文,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下面请同学们在下面自由读课文。

2、找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同学们读得很好,但读文言文要注意适当的停顿,这样读出来才会有之乎者也的味道。这篇文章应该是这样的停顿,出示大屏幕本文的停顿方法。为什么要这样停顿呢?等你们理解了课文之后,自然就会明白,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式在下面练习读一读,稍后教师抽查。

三、揭示课题,理解课文

1、同学们,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说说,你对题目是怎么理解的?从字面来看是伯牙断绝了琴弦,但是这种说法我们还是不能够明白,那么换一种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该怎样说呢?对,我们可以说伯牙不再弹琴了,学习文言文就应该这样,学会变通,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对句子的理解。伯牙为什么不再弹琴了呢?这其中必有蹊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还有哪个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学生回答: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伯牙无缘无故为什么会摔破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学生回答:子期死,子期死了,伯牙为什么就会破琴绝弦呢?学生回答:伯牙谓世再无知音。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什么是知音?知音是普通朋友吗?那到底什么是知音呢?我们稍后再做分析。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该怎样说

呢?教师出示大屏幕,给学生以引导作用。

3、子期死了,伯牙就摔断了琴弦,从此不再弹琴了。那么伯牙与子期到底是何许人也呢?我们来看一下文中对他们的介绍,找同学读一读这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在下面拿笔画出这一句中,你不理解的字或词,然后通过注释或者同位之间交流把它弄明白,之后,我们再来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同位交流后,教师指导纠正并总结。同学们刚才这句话的学习,我们是先理解句子中的难以理解的重点字词,然后再来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

4、伯牙和子期一个善弹,一个善听,这真是一对绝配,文中对他们俩配合得相当默契的有一小段描速,谁能说说文中是怎样描述的?“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刚才我们通过先理解句子中的难以理解的重点字词,然后再来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的方法来学习的,接下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依然采取这个方法。这一次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适当点拨。

5、同学们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就会揣测得到,那子期是通过什么猜到的呢?对,是琴声。伯牙心里所想的,可以通过他高超的琴技流露出来,那我们试试看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朗读流露出来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然后在头脑中构画老师所描绘的景象。师朗读,学生倾听。请同学们把眼睛睁开,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学生回答:高山流水。请同学们保留住头脑中的影像,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相信感觉肯定不一样。

6、伯牙心里所想的,可以通过他高超的琴技流露出来,伯牙的琴声中,肯定不仅仅只有高山流水,可能还会有徐徐的春风,绵绵的细雨,悠悠的白云。现在老师是伯牙,你们都是子期,老师在弹琴,心里想到什么,你们可不可以也像子期那样称赞一番呢?来我们试试。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学生回答: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志在细雨――,学生回答:绵绵兮若细雨…….不论伯牙心中想到什么,都会通过他高超的琴技流露出来,而子期就会通过音乐感受得到,这用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