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文】《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湖北省黄石市第八中学度(上)七年级历史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训练题(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第八中学2021-2021学年度〔上〕七年级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训练题一、选择题1.北魏太武帝讨灭北凉后,将北凉的3万户佛教信徒迁徙到平城。
由于鲜卑人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亟需安抚汉人,所以具有麻木作用的佛教在北魏境内兴盛起来。
唐朝时,山西佛教进入极盛时期,以五台山为中心的山西佛教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
以下表述不能从材料中提取到的是〔 A 〕A. 佛教在北魏时期传入中国B. 对统治者来说佛教能缓解社会矛盾C. 北魏政权是鲜卑族人建立D. 山西佛教在唐朝时开展到极盛时期2.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治末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 A 〕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霍去病3.以下著名的旅游景点,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 D 〕①秦兵马俑②白马寺③青城山④云冈石窟。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4.四大创造是中国带给世界的最大奉献。
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要影响的是〔 A 〕A. 造纸术、印刷术B. 火药、指南针C. 造纸术、指南针D. 印刷术、火药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B 〕A. 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 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 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 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6.以下内容搭配不当的是〔 B 〕A. 祖冲之--圆周率B. ?伤寒杂病论?--华佗C. ?史记?--司马迁D. 贾思勰--?齐民要术?7.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B 〕A. 众多的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 佛教有利于维护统治C. 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开展影响深远D. 忠诚地信佛,来世可以得到幸福8.以下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选项是〔 D 〕A. 华佗──麻沸散B.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 贾思勰──?齐民要术?D. 祖冲之──造纸术9.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以甘肃为例
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以甘肃为例1、【单选题】()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2分)A 2013B 2011C 2012D 20142、【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通”原则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2分)A 协作交流B 经济流通C 贸易融通D 贸易畅通3、【单选题】()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分)A 2013B 2011C 2014D 20124、【单选题】 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分)A 丝绸之路经济带B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 丝绸之路合作经济带D 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5、【单选题】(),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建设。
(2分)A 亚洲基础设施合作银行B 亚洲文化产业投资银行C 亚洲投资银行D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6、【单选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2分)A 丝路投资基金B 丝路投资合作基金C 丝路基金D 丝路产业发展基金7、【单选题】2019年1月甘肃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持续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坚持“()”“走出去”相结合,努力取得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2分)A 引进来B 请进来C 派出去D 引进去8、【单选题】()年5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建设总体方案》。
(2分)A 2013B 2012C 2011D 20149、【单选题】2019年1月甘肃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融入“一带一路”的具体举措:奋力抢占“一带一路”建设五个制高点;提升口岸经济发展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分)A 深化国际交流B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C 深化国际合作D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10、【单选题】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应该坚持共商、()、共享原则。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要求,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A.10%B.20%C.30%D.50%【答案】 C2、下列行为中,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的是()。
(新教材已删除)A.购买股票B.土地使用权转让C.购买新设备D.发行债券【答案】 C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需经()审查同意。
A.国家民政部B.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国务院D.中国人民银行4、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到()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到本世纪中叶【答案】 C5、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风险()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A.预防、预警、监督、问责B.预防、监督、处置、问责C.预防、预警、问责、执纪D.预防、预警、处置、问责【答案】 D6、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中,一个拥有海外净要素收入的国家,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
A.国民总收入小于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大于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D.不确定7、根据《循环经济促进法》,负责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部门是()A.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C.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答案】 D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特征是( )。
A.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约束性B.战略性、综合性、技术性、差异性C.综合性、技术性、基础性、指令性D.战略性、差异性、指导性、操作性【答案】 A9、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中,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归根到底是为了()A.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实现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答案】 C10、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2岁,大学生。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03月28日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双语 “一带一路”官方文件怎么译?都在这里!【系列策划之二】
双语“一带一路”官方文件怎么译?都在这里!【系列策划之二】《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Vision and Actions on Jointly Building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should be jointly built through consultation to meet the interests of all,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integrat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rafted and published the Vision and Actions on Jointly Building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itiative, instill vigor and vitality into the ancient Silk Road, connect Asian, Europe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more closely and promote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to a new high and in new forms.《“一带一路”计量合作愿景与行动》“The Belt and Road”Vision and Actions for Cooperation in Metrology2015年3月,中国政府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中国和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明确将计量作为合作重点,既体现了计量的重要基础地位,也体现了互利共赢的共同需要,为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计量合作提供了路径指引。
中考地理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专题练习含解析
专题10世界人口的分布1. 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
”以下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A. ①旱、②寒、③热B. ①寒、②旱、③热C. ①热、②旱、③寒D. ①寒、②热、③旱2. 读下面某大洲轮廓图,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主要分布于东部、东南部和南部B. 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C.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 所有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3. 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C. 环境污染严重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4. 亚洲的东亚、南亚人口密集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B.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口大量迁入C. 自然条件优越,人类聚居的历史悠久D. 工业发展最早,商业贸易活动频繁5. 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A. ①B . ② C.③ D.④(2)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 经济发达B. 气候寒冷 C. 炎热干燥 D. 地势高峻6. 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 ①B . ② C.③ D.④(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C.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7. 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 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是人类历史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B. 商业贸易活动最频繁的地区C. 工业、金融、贸易发达D. 水、陆交通运输便利8. 下列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B. 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C. 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D.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9. 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 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C.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非洲D. 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10. 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B. 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 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 D. 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11. 读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抓住机遇以援助方式更好促进内蒙古与蒙古国的合作
抓住机遇以援助方式更好促进内蒙古与蒙古国的合作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倡议与落地实施,我国政府大幅增加了对外援助项目的金额且援外资金重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
内蒙古对蒙古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向蒙古国全方位开放的基本格局。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内蒙古的定位是利用区位优势联接俄蒙。
全面深化内蒙古与蒙古国的合作,把内蒙古建设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是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重大责任,也是内蒙古转变发展方式的契机,更是我国贯彻“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体现。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尤其是“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下以援助促合作的方式探索与创新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的合作机制,是提升双方合作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蒙俄经济走廊”;内蒙古;蒙古国;以援助促合作中图分类号:D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XX)03-0045-0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地处中国正北方的内蒙古外接俄蒙,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内蒙古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内蒙古将加快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1]。
在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尤其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应抓住机遇以援助方式更好地促进与蒙古国的合作。
一、以援助方式促进合作(一)抓住机遇争取国家和其他省区资金和合作支持,并以援助方式更好促进内蒙古与蒙古国的合作内蒙古作槲夜北部边疆重要省份,联通俄蒙,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内蒙古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做好向北开放的同时,也要联通更多的区域,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积极主动地向国家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通过加强与国内经济腹地和港澳台的合作,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2]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总体规划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经济,贸易•【公布日期】2019.04.22•【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正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目录前言一、进展(一)政策沟通(二)设施联通(三)贸易畅通(四)资金融通(五)民心相通(六)产业合作二、贡献(一)共商:从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二)共建:共同打造和谐家园(三)共享:让所有参与方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四)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展望(一)和平之路(二)繁荣之路(三)开放之路(四)绿色之路(五)创新之路(六)文明之路(七)廉洁之路前言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中国政府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3月,中国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中国还先后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
5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影响力日益扩大。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
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国家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历史传统、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风俗习惯,是和平发展、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共同发展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都欢迎参与。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解读“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
解读“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各方期盼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酝酿已久,发布正当其时。
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正式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布。
至此“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主席2021年九、十月份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之后正式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覆盖全球超过64%的人口、全球30%的GDP,为务实推进“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中国还倡导成立了金砖银行、丝路基金和亚投行。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酝酿已久,在博鳌论坛上推出正当其时。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形式特殊,权威性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是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批准。
这是第一份关于“一带一路”的政府白皮书,可视为中方有关“一带一路”带有规划性质的文件。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原则、框架思想、合作重点与机制、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号召积极行动共创美好未来。
文件全面系统,富有透明度、针对性和包容性,回答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
这份文件由三部委统一部署,并充分听取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建议,也吸收了中国国内方方面面的意见,应该说是内外统筹,集思广益的成果,是各方智慧与合作的强强联合的结晶。
之所以称之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是因为这是一个方向性、框架性、意向性的设计,“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初步的构想,未来中国还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协商来共同完善。
2024年5月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真题及解析(管理类和其他类)
在上述沟通过程中,小王接收到的信息是:() A.既有事实性信息,也有推论性信息 B.只有事实性信息,没有推论性信息 C.没有事实性信息,只有推论性信息 D.既无事实性信息,也无推论性信息 •(6).针对某食品致癌的网络传言,某市卫生防疫中心通过媒体公开拓谣,指出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这履行的 公共责任是:() A.保障公共服务的供应 B.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C.确保公共产品的运用效率 D.爱护社会公众利益 •(7).“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实现“良法善治”的关键是:() A.做到有法可依 B.提高立法质量 C.做到有法必依
A.这规定了实行“限牌”措施必需遵循的程序 B.这是把“限牌”的行政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 C.这是要让政府“限牌”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D.这有利于使“限牌”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13).在法治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体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社会规范有:() A.团体章程 B.市民公约 C.乡规民约 D.行业规章 •(14).苏某于Z公司发布上年度报告之后购买其股票并发生亏损,Z公司因财务信息虚假及重大事项隐瞒被证 监会惩罚。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Z公司赔偿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证监会对Z公司的处理属于行政惩罚 B.Z公司不应当再担当民事赔偿 C.苏某有权要求Z公司担当赔偿责任 D.信息持续公开是全部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义务
•三、公文实务题(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 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XX市人民政府关广加强S景区管理的XX
X政发[2015)06号
S景区是市民及游客的休闲游憩空间和滨水公阳。为进•步加强景区管理.为广大市民和
C.小张上周上班不开车,本周买菜自带菜篮 D.小王为了减肥,在医生的指导下起先节食
北京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
北京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第一篇:北京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试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东临中国四川,西连帕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面横亘着喜马拉雅山脉,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距今1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从赤道以南俯冲过来与欧亚大陆相撞,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使中国西南边界与印度板块形成巨大的海拔落差,在两千余里的边界地带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进入山地的怀抱,形成了西面依山、东面傍水的地缘优势。
青藏高原北缓南陡的地形,使西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国的中原政权发生紧密联系,这使西藏天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北缓南陡及海拔自西向东缓慢下落的地形,将西藏北与青海、新疆,东与云南、四川等地紧密连为一体,因此西藏动荡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部入侵西藏,清朝遂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和五十九年(1720年)两次发兵进藏平叛。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问题就是全局问题。
青藏高原对中国的影响也是辐射性的。
从青藏高原之巅俯瞰,丝绸之路从亚洲由东向西伸向欧洲,至其中腰,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南,陆上丝绸之路核心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北,屹立其中的青藏高原则像护卫两条丝路的冲天石堡。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从此,延绵数千年的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
战略布局:“一带一路”与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
推动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 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 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二、共建原则
“一带一路”战略共建原则
共建原则
坚持开放 合作
坚持和谐 包容
坚持市场 运作
坚持互利 共赢
三、框架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
涵盖范围
中亚、南 亚、西亚、 东南亚、
欧洲
65个新兴 经济体和 发展中国
家
占世界 GDP30%
以上
40亿以上 人口
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布: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目录
前言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中国积极行动 八、共创美好未来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各地方开放态势
西北
东北 地区
西南 地区
沿海 和港 澳台 地区
内陆 地区
西南地区开放态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挥广西与 东盟国家陆 海相邻的独
特优势
加快北部湾经 济区和珠江- 西江经济带开
放发展
构筑西南地区开放发展新形态
构建面向东盟 区域的国际通
道
打造西南中南 地区开放发展 新的战略支点
形成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与丝绸之路经 济带有机衔接 的重要门户
近中期: 共建利益共同体
长期:
打造命运共同体 打造利益共同体 打造责任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
重点畅通
中国经中亚、俄罗斯 至欧洲(波罗的海)
中国经中亚、西亚至 波斯湾、地中海
经济基础知识竞赛试题
经济基础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PEST 分析模型中的“S”指的是:()。
A.政治B.环境C.社会(正确答案)D.道德2.SWOT 分析法中的“O”指的是:()。
A.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正确答案)B.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C.企业内部的优势D.企业内部的劣势3.市场细分的客观基础是:()。
A.需求的差异性(正确答案)B.需求的同质性C.需求的客观性D.需求的有效性4.影响企业目标市场策略的因素主要有:()。
①企业资源②产品同质性③市场特点④顾客特点⑤竞争对手的策略⑥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正确答案)D.①③④⑤⑥5.“4P”中的促销组合,是一种组织促销活动的策略思路,主张企业运用( )的基本促销方式组合成一个策略系统。
①广告②人员推销③公关宣传④营业推广A.①②③④(正确答案)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亨利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可以归入三大类,即( )A.领导角色、人际角色与信息角色B.人际角色、信息角色与决策角色(正确答案)C.人际角色、信息角色与技术角色D.领导角色、决策角色与技术角色7.在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 中,某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而业务增长率较低,这种产品是()A.明星产品B.金牛产品(正确答案)C.幼童产品D.瘦狗产品8.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顺序,下列哪一项是正确()①提取法定盈余公积②弥补以前年度亏损③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向投资者分配利润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正确答案)9.下列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是()A.存货(正确答案)B.无形资产C.信誉D .长期应收款10.作为会计要素的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
A.营业收入(正确答案)B.投资收益C.全部收入D.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11.著名的品牌管理学家凯文 ·莱恩 ·凯勒教授提出了“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 (Customer – based brand equity)概念。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研究与探讨-带-路”倡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21世纪最为重要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之 一,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的 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在很 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同沿线各国及地 区间的贸易往来,也在推进了我国外 向型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全 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一带一路”的概念及现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 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引起了国 际社会高度关注。
这是我国21世纪最 为重要的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之一,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 的重要推进力量,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选择。
2015年3月28日,我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 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愿景与行动》,标志着我国“一带一 路”倡议的正式推进。
根据中国一带一路网的数据显示,在这5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 贸活动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86(X Z美元,在沿线国家建立了 82个经贸开发区,总投资超过280亿美元,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必要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面临着包括 经济增速放缓、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以 及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等在内的诸多 问题,因而双边及多边经济合作机制 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在经济下行压力下 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 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此外,我国 作为制造业大国,出口贸易中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给我国制造业的发□河南济源刘静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利于我国国际市场的扩大,因而,在世界多极化的区域发展压力下,我国主导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已成为不可搬的趋势。
1.“一带一路”倡议促使我国过剩能源资源的合理消耗。
我国的第二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得都过于迅速,从而滞留下了许多能源资源。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会对当地的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建设,这可以合理地将原本过剩的能源资源进行消耗。
丝绸之路英文作文
丝绸之路英文作文篇一:丝绸之路意义和价值(英文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Silk RoadAbstract:Silk Road, a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road which have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of the history. This semester we have learned knowledge about all aspects of the Silk Road, and now, when we look again toward the road with vicissitudes in the sand and the long silence, as if we can also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of time to see it’s prosperity. This road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people, includ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scholars, professors and ordinary students, businessmen, tourists. What is the value of it? What’s significance that we understand it, learn it, research it, and develop it?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Silk Road: including trad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litical, ethnic, religious, artistic; academic research value of Silk Road: for history, geography, sociology, etc.;the value of the Silk Road tourism development.Key Words :Silk Road; significance; value1. IntroductionThe Silk Road refers to the road opened up in the Han Dynasty, starts with Chang ‘an (now Xi’an) or Luoyang, pass with Gansu, Xinjiang to Central Asia, West Asia, and links the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land access. This roa d is also known as the “overland Silk Road” or “Oasis Silk Road”. Generalized Silk Road refers throughout Eurasia or North Africa and East Africa, including the general term of the long-distance business and cultural exchange lines began to form from antiquity.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route, including grassland Silk Road formed in about the 5th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ute formed in medieval early years and played a huge role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Silk Road which appeared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Northwestern Silk Road’s formation, and replacedit as the overl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the early Song Dynasty. 2.Historical SignificanceFirst, caravan on the Silk Road transported the rare animals, plants, leather goods, herbs, spices, jewelry from the west to east, then trade them for Chinese silk, tea, porcelain, and other goods. These goods eiched Western and Eastern people’s daily life. Secondly,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 smelting and sinking technique of the Central Plains spread to the Central Asia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cial production level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China’s four great inventions and Silkweaving technology, lacquer arts also via the Silk Road pass all parts of the world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world civilization. Thirdly,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Silk Road,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diplomatic activity between Western Regions and central China closed political ties of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some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Persian, Roman Empire also sent envoys to China. That promoted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ourth, Buddhism, Zoroastrianism, Manichaeism and Nestorian came with the Silk Road in China becoming many people’s faith and spread to the Korean Peninsula, Japan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along the Silk Road branch. In addition, the Silk Roa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ethnic blend of art and cultural exchange.3.the Value of Academic ResearchThe Silk Road is a typic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has a very distinct linear cultural identity: (1) is a linear or ribbon cultural heritage area, range, including the legacy of many kinds of human activities reflect the form of rich. Both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tual exchange and accumulation of history blend;(2) scale, can refer to a water system across many cities and towns throughout the basin; throughout many countries, a trade route can alsorefer to; (3) bearing contac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eraction and exchange, constitut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ure to bring cultural remains, diversity and typical derivative colorful look and internal closely related; (4) involves to the huge economic value and complexity of the natural ecosystem. These feature makes it in history, geography, soci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have considerable research value.3.1HistoryOn the history, from the Han Dynasty Silk Road opened up to flourishing trade and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s in the Tang Dynasty Silk Road, rise of the Yuan Dynasty Grassland, Maritime Silk Road flourished in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until the decline of the Silk Road on today, it’s history throughout China’s.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e Silk Road is not only confined itself, it also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and evidence of the political systems, economy and culture, nation and religion of ancient China and even those in Central Asia, West Asia and Europe.3.2GeographyOn the geography, the Silk Road starting with the central China, through Xinjiang province, Central Asia, West Asia, arrived in Europe and joins the North African, after a different geographical pattern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circles, the Silk Road knowledge can be used to help the study of physical geography vicissitude. It can also be used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national cultural differences.3.3SociologyOn the sociology, the reasons and process of ethnic blend, the media and way of cultural spread, formation, differences and mutual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cultural circles are hot researchtopics. And the Silk Road is a channel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of course it has unusual meaning and value for the sociology.4.the Value of the Silk Road Tourism DevelopmentSilk Road culture is able to displ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and promote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Cultural tourism is the best carrier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ilk Road culture. And cultural tourism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day.Silk Road tourism and cultural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Silk Road tourism may include: the ancient cities on the Silk Road such as Chang’an (now Xi’an), Luoyang and four counties in Hexi(now Wuwei, Zhangye, Jiuquan and Dunhuang in Gansu province) and ruins of the ancient Western Regions countries; the Silk Road grotto and Buddhist art treasures such as Dunhuang Cave, Tianshui Maijishan Grottoes, Yulin Grottoes; ruins of famous ancient pass likes Yang Guan, Yumen pass and Jiayuguan; natural scenery likes desert, oasis, snow mountains in Xinjiang province along the Silk Road.Tourism good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vel route of the Silk Road. Including diet series, crafts knit, sculptures, antique clearance Wen dish, personalized tickets, personalized merchandise, as well as “optional” postcards, stamps, etc.Silk Road culture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Include organizing various tourism festival; strengthen the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travel source markets; take full advantage of a variety of media publicity, promo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exchanges meeting.5.ConclusionThe Silk Road connected East Asia, Central Asia, India, West Asia, the Mediterranean and other world civilization circle. It have great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Today, ou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Silk Road will create inestimable value.篇二:丝绸之路--作文丝绸之路如果有一天,我穿越时空来到了汉代的鼎盛时期,这里到处都是硝烟弥漫的,匈奴人民多次骚扰汉武帝,汉武帝下令让张骞去西域和西域人讨论国家的友好发展关系,讨论对抗匈奴。
一带一路政策论文2000字(2)
一带一路政策论文2000字(2)一带一路政策论文2000字篇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摘要:随着国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关于如何如何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文章将通过对一带一路实施的国内国际背景、存在的发展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加以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意见,以期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优势;挑战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概况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
随后国务院在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要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2015年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三部委在3月2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文件。
文件中提到未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将会以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展开与各国的合作。
目前政府敲定的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省份共包括沿海及内陆地区的18个省份。
主要路线包括:路上丝绸之路的路线3条即1.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2.中国-中亚-西亚-地中海3.中国-东南亚-印度洋;海上丝绸路线中国-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中国-南海-印度尼西亚-太平洋这两条。
目前政府已从多个方面出发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战略规划,以谋求在中国改革的攻坚时期满足国内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合作的重要举措。
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一)国际背景1.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刻不容缓目前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下的关于国际贸易规则的“多哈回合谈判”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意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公平贸易的机会和权利已陷入了停滞状态,而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地位得到不断上升,尤其是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力量,然而出于本国利益考虑美国政府不愿再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贸易优惠待遇。
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近日,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是学优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全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构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倡议,对于我国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落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一)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分享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以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提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下简称五通)的绿色化水平,将生态环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增进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分享我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撑和保障。
(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
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是顺应和引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是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动力的有效途径。
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融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全过程,促进企业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促进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公文】《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
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
“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
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
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
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框架思路“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四、合作重点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
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政策沟通。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
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
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
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
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
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贸易畅通。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
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
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
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
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
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
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
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
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
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
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
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
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
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
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
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