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画外之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画外之意——

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

鸟画、人物画。

说明:本课内容较多,鉴于课程安排和知识分析,我选材于教材二十九页中国传统花鸟画进行知识衍生,挖掘“美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人生关系”这个知识点为本课的重点内容。花鸟画是中国人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重要艺术载体,我认为通过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诗书画印和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相结合来来鉴赏中国传统花鸟画是很有必要的。教材中的部分图像是有题画诗来补充说明画面含义,结合艺术家的生平和个性特点,充分利用这些诗歌来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内容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虽然教材提供的这些美术作品都具有“画外之意”,但画面本身的造型因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美术作品毕竟不是文学和诗歌,即使要表达某种意义,也是通过视觉形象来进行的。虽然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使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但实际上每幅作品表达隐含意义的方式都不一样,保持着自己的特点。从教材中可以看出,借用传统的视觉图式不会束缚美术家的自我情感,例如,“四君子”这样的题材在中国是通用的图式,但每个美术家画出来的具体形态都不一样,所赋予这些题材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也不一样,画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的认知,影响着作品的表达,我们从教材里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作品来分析美术作品与画家的人生关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国画作品的“画外之意”。

教学工具

1、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他们在初中美术课上学习过一些美术鉴赏知识,但大部分学生不重视美术课,学生的美术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鉴于此情况,在中国传统花鸟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浅显的例子,直观的语言去启发式的教学,提升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再适当拓展一些美术知识,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

2、在课堂上,我发现高一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烈,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对于传统绘画知识了解很少,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对作品上的题跋展开研讨,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人生关系。

教学资源

图片1.png图片2.png图片3.png图片4.png国画图片5-18.rar画外之意-多媒体课件ppt.pptx花鸟画示范视频.mp4画外之意课件(二案).pptx画外之意.pptx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到美术家表达自我的

一些方式,尤其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学生学会观察美术作品时借助画家的背景材料和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义,思考艺术家与美术作品之间的潜在联系。学生能进行综合性的美术鉴赏,理解传统绘画中关于意境的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象征手法为导入点,观看梅、兰、竹、菊视频,学生小组讨论王冕的《墨梅图》和朱耷的《安晚贴》,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是反映画家心里感情的的媒介,体会画家表达自我感情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节课的学习致力于学生在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人处事中能体现君子品行,像《墨梅》一般保持崇高的气节,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美术作品中的隐喻手法,文字内容和视觉形象的关系,作品与艺术家个人思想感情的关系,掌握一些基本鉴赏传统中国花鸟画的方法。

2、教学难点: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引导学生能够明白画面上的形象不是单纯地描写某一物品,而是要表达某种观念,这些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美术家的自我是相关联的,从而理解国画的画外之意。

教学方法

画外之意

——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人生关系

1、四君子:梅:向雪兰:高洁托物寄情作品————自我

竹:谦逊菊:傲霜韵律个人经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希沃白板展示梅、兰、竹、菊“四君子”图片

教师提问:请问图中画的是什么?

学生齐答:梅、兰、竹、菊。

教师提问:古人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它们会被称为“四君子”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观看《梅》《兰》《竹》《菊》影视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竹:虚心、劲节(比喻“气节”)。菊:傲霜。梅:傲骨(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兰:高洁(比喻人品“清高”)他们具有如此崇高的气节,才能被称为四君子。

(意图:引发学生兴趣,利于教学顺利进行;梅、兰、竹、菊是君子的象征,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君子品行)

(二)师生共赏

1、观赏王冕作品:《墨梅图》。

引导学生鉴赏《墨梅图》的枝条蜿蜒曲折,苍劲有力(韵律感)

提问:同学们知道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吗?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红色?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题跋,“个个花开淡墨痕”为什么作者要画成“墨梅”?

学生讨论。(不是古代没有红颜料)

教师继续引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不注重颜色,这是王冕的气韵所在,画家是用他的心境,通过美术作品来表示他的观念)

提问:如果让大家画梅花,会用什么颜色画?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PPT:观看梅花言志说明。

教师归纳: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王冕是借用传统的表现方法,但在这里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不要人夸好颜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以此来抒发自已的情感:不追求外表的光鲜,只留那清新的香气在人间。运用托物寄情的手法来体现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

2、观赏两幅“鱼”的作品

朱耷的大写意《安晚帖》与现代国画花鸟工笔画相对比。

提问:请同学们找出两幅图最大的不同处,这些不同处带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不是同一种鱼、用笔不同)

意图:增加课堂活跃性,引发学生集体思考,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教师小结:左边是水墨工笔画,鱼生动活泼;右边是水墨写意画,整幅画面很空,鱼显得比较呆滞,白眼向人。左边的画用笔细腻,右边用笔概况。

教师用希沃白板展示朱耷的《安晚贴》中的题跋与生平经历,解释朱耷的生平经历和题跋的含义。

教师归纳:此鱼的外在形象与朱耷内在心境的特殊含义,虽是画鱼,却画的是自已的心境,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讲究的是意境,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与艺术家本身情感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展示课件欣赏朱耷其他作品(异曲同工之妙)。

(三)总结

每幅画都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感,有的含蓄,有的直接,鉴赏一幅作品,不能只看作品本身,还要结合题跋和画家生平经历来赏析。

意图: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理解画外之意。

(四)课后作业

任意选择四君子其中之一为题材,借鉴王冕、朱耷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