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叙事学分析
从叙事学视角观《伊利亚特》第三卷中古希腊命运观的体现
![从叙事学视角观《伊利亚特》第三卷中古希腊命运观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6aeac035bd64783e09122b61.png)
外国文学鉴赏WAI GUO WEN XUE JIAN SHANG·24·《伊利亚特》第三卷在整部史诗中地位极其重要,该卷主要讲述阿勒珊德罗斯与墨涅拉奥斯决斗的情节,对战场上下以及作战双方主要参战人物的描写亦堪称《伊利亚特》中的经典。
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主体、叙事情节等叙事学视角分析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并通过对人性与神性的叙述分析,探求其中展现的古希腊命运观。
一、前言探讨《伊利亚特》中古希腊命运观的体现,需要考虑史诗的内外两方面因素。
外部因素即作者,其主观感情与视角会影响史诗的叙事方式、对人物的刻画、对主题的表现;内部因素即史诗本身,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
综合内外双重因素便容易把握史诗想要传达的思想,能从字里行间品味出命运的味道。
二、叙事视角与叙事主体:旁观者全知视角与参与者历史再现的统一(一)叙事视角叙述视角指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美国叙事学家华莱士·马丁认为,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述视角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
即视角的选择本身就隐含着叙事判断和价值倾向。
《伊利亚特》的整理定型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且民间多有传唱之时,加之战争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终,因此在史诗的叙事中便会多少植入一些民族主义情结与主观感情,叙事的价值倾向便由此体现。
在第三卷的开头,史诗写道:特洛亚人列好队,……给侏儒种族带去屠杀和死亡的命运,它们在大清早发动一场邪恶的斗争。
阿开奥斯人却默默地行军,口喷怒气,满怀热情,互相帮助,彼此支援。
这是对战前双方战况的生动概括。
对于特洛伊军队,史诗多用“邪恶”“屠杀”等贬义词,而对希腊一方则用“互相帮助”“彼此支援”,体现其内部的团结,预示了希腊的胜利。
另外,在形容王子帕里斯时,史诗用词已经不凡,“向阿尔戈斯人中最英勇的将士挑战”;而形容墨涅拉奥斯时,史诗却通过帕里斯的视角进行更有表现力的侧面描写:“神样的阿勒珊德罗斯也这样害怕阿特柔斯的儿子,退到勇敢的特洛亚人的队伍中间迅速躲藏。
古希腊神话与文学: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比较分析
![古希腊神话与文学: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b4850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3.png)
古希腊神话与文学: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比较分析1. 引言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希腊文学中最突出的两部作品之一就是荷马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
这两部作品在描绘古希腊英雄神话世界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奥德赛》和《伊利亚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叙事结构、主题内容以及形式表现等方面的异同。
2. 叙事结构比较2.1 奥德赛《奥德赛》以英雄奥德修斯回到家乡伊萨卡岛为主线,通过一系列冒险描写了他十年的旅程。
故事情节丰富多样,扣人心弦。
2.2 伊利亚特《伊利亚特》讲述了特洛伊战争期间发生的事件。
它以战争为背景,通过描述各个英雄角色的战斗经历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2.3 异同点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在叙事结构上都采用了史诗的形式,各具特色。
奥德赛更注重讲述主人公奥德修斯的冒险旅程以及回到家乡的过程,而伊利亚特则更专注于战争场景和英雄角色的战斗故事。
3. 主题内容比较3.1 奥德赛《奥德赛》主要关注家庭、荣誉和勇气等价值观。
作品中描绘了奥德修斯与妻子佩内洛普、儿子泰勒马克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与各种人物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
3.2 伊利亚特《伊利亚特》则着重探讨战争、命运和荣耀。
作品通过描述战士们在战场上面对种种困境时所展现出来的英勇精神,展示了古希腊英雄们有限但极富激情并为了荣耀而战的生命。
3.3 异同点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在主题内容上略有不同。
奥德赛更侧重于家庭、爱情和智慧等方面,故事情节发展受到主人公奥德修斯与其家人之间关系的影响。
而伊利亚特则更关注英雄主义、战争和命运等题材,围绕特洛伊战争展开。
4. 形式表现比较4.1 奥德赛《奥德赛》采用韵文写作风格,通过描写详细的景物、人物形象以及对话来展现情节。
4.2 伊利亚特《伊利亚特》同样使用了韵文来书写,以清晰的描写方式展示了战斗场景和英雄们的壮丽形象。
4.3 异同点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在形式表现上相似,都采用了古典诗歌形式去描绘故事情节。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a891d5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4.png)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
《伊利亚特》是希腊史诗《荷马史诗》中的一部分,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这部史诗的叙事特色有以下几点:
1. 英雄主义:史诗中的主角均是英雄,如阿喀琉斯、赫克托尔等。
他们勇猛无畏,不畏强敌,展现出了古代希腊人的英雄主义精神。
2. 口头传统:史诗的创作和传承是通过口头传统完成的。
这意味着史诗被口头讲述和传唱,而不是通过书面文字传递。
这也是史诗中存在大量口头表达和修辞手法的原因。
3. 神话元素:希腊神话被广泛地融入到史诗中,如奥林匹斯众神的介入、勒托的神话等。
这些神话元素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
4. 描述细腻:史诗中的叙述非常细腻,如描述战争场面时,不仅描绘了战士们的勇猛和武器的威力,还描述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变化。
这种描写方式丰富了故事情节,也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
总之,《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丰富多彩,反映了当时希腊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 1 -。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7827e2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b.png)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伊利亚特》是希腊古代史诗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故事。
这部史诗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特色著称,下面分步骤进行分析。
一、史诗的神话色彩《伊利亚特》中多次出现众神的介入,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决定了人类的生死。
例如,雅典娜帮助阿喀琉斯,而阿波罗则支持特洛伊一方。
这些神话元素使得史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希腊人的信仰体系。
二、使用英雄叙事在《伊利亚特》中,英雄们的事迹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都得到了广泛的赞美。
例如,史诗中最著名的英雄——阿喀琉斯,他的战争能力是无人能及的,就连被他击杀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英勇和力量。
这些英雄形象的刻画为史诗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让读者对古希腊文化更加亲近。
三、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伊利亚特》中的人物不仅是简单的英雄形象,同时也有深入的心理描写。
史诗中阿喀琉斯仇恨齐王阿伽门农,而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则常常为自己的决策而烦恼不已,这些描写都为史诗增添了更多的人性元素。
同时,这些人物心理描写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英雄,更加理解他们所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四、使用复杂的比喻和形象语言《伊利亚特》中的比喻和形象语言极为丰富、多样化,描写细腻,富有韵律感。
例如,“战争如洪水,从一座山脉流入另一条河流”,“月亮像金色轮盘,飞翔在夜空中”等等。
这些形象化的句子让史诗更加美妙动人,也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形势。
总之,《伊利亚特》在史诗叙事的多种元素方面表现出色,通过神话色彩、英雄叙事、人物心理描写以及比喻和形象语言的运用,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丰富、纷繁的世界。
这部史诗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类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
伊利亚特赏析
![伊利亚特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e58f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6.png)
伊利亚特赏析摘要:一、概述《伊利亚特》二、作品主题与价值1.英雄主义2.人类命运与命运观念3.战争与和平三、情节分析1.作品结构2.主要人物形象3.经典场景赏析四、艺术特色1.荷马史诗风格2.语言技巧3.比喻与象征手法五、影响与传承六、结论正文:一、概述《伊利亚特》《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一部史诗,约为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作品。
它是荷马史诗中的第一部,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全诗共24卷,通过描绘战争的各个方面,展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英雄主义、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
二、作品主题与价值1.英雄主义《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们是古希腊社会的代表,他们的勇敢、忠诚、荣誉等品质受到高度重视。
作品通过描述英雄们在战争中的表现,传递出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
这种精神财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类命运与命运观念在《伊利亚特》中,命运观念占据重要地位。
作品中的人物坚信命运女神的安排,勇敢地面对人生的起伏。
这种命运观念反映出古希腊人对人生观的探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3.战争与和平《伊利亚特》以战争为主题,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
同时,作品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描绘,表达了人类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这种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情节分析1.作品结构《伊利亚特》结构紧凑,以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城为线索,展现了战争的全貌。
诗中涉及众多人物和事件,形成一个丰富的故事体系。
2.主要人物形象《伊利亚特》中的主要人物有阿基琉斯、赫克托耳、帕里斯等。
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如阿基琉斯的英勇无畏、赫克托耳的忠诚仁爱、帕里斯的浪漫多情。
这些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典范。
3.经典场景赏析作品中有许多经典场景,如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决战、阿伽门农与阿基琉斯的争吵、奥德修斯智取特洛伊等。
这些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同时也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解读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5cd23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d.png)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解读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作为古希腊两大史诗之一,《伊利亚特》以其宏大的叙事气势、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哲理内涵,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
本文将对《伊利亚特》进行解读,探讨其主题、人物形象、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涵。
《伊利亚特》的故事背景设定在特洛伊战争期间,主要讲述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与特洛伊王子赫克托之间的冲突。
整部史诗通过对战争、爱情、荣誉、命运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古希腊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其中,阿喀琉斯作为史诗中的主要人物之一,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英雄形象。
他既有着超凡的战斗力和勇气,又深受命运的摆布和情感的困扰。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展现出了对荣誉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暴露出了他的脆弱和矛盾。
通过阿喀琉斯这一形象的塑造,荷马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除了阿喀琉斯,赫克托、安德洛玛刻、希克斯等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也是《伊利亚特》中的重要角色。
赫克托作为特洛伊的英雄,展现了忠诚、勇敢和悲壮的形象,他与阿喀琉斯之间的对决成为史诗中的经典场景。
安德洛玛刻则代表了母爱和家庭的力量,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赫克托,不惜一切,展现出了母亲的伟大情感。
希克斯则是一个智慧而机智的角色,他在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策略家和谋士角色,为特洛伊一方出谋划策。
这些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丰富了《伊利亚特》的叙事内容,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古希腊世界。
在价值观念方面,《伊利亚特》强调了荣誉、勇气、友谊、忠诚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古希腊人崇尚英雄主义和荣誉观念,他们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和对家族、朋友的忠诚。
在特洛伊战争中,各方英雄为了捍卫荣誉和信仰,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
然而,史诗中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脆弱,阿喀琉斯的悲剧命运和赫克托的悲壮结局,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尊严。
诗作故事的秘密皈依——浅析史诗《伊利亚特》的叙事经验
![诗作故事的秘密皈依——浅析史诗《伊利亚特》的叙事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c6a4388852458fb760b5680.png)
诗作故事的秘密皈依——浅析史诗《伊利亚特》的叙事经验摘要单是从古希腊人怎样“讲故事”的层面来看《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的部分,其实已经是得其琼玉了。
《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符合史诗模式的所有想象,因为它所展现出来的风格是宏大而壮丽的;英雄人物的性格和神祇的形象,都在后世被奉为艺术典型:英雄的伟岸与狂躁、高义与英勇成为战事格局变动不居的核心力量,这就是“人物改变时势”的原初模型,也是人性光芒的浅切体现;神灵的“人化”,其贪欲、嗜赌、好胜心都与人间无异,而其至尊的地位却始终供人望洋而叹,这是古希腊语境中的“神灵”,是意志力集中体现的生命存在的本体。
这些无疑都成为西方后世创作的“彼岸对象”,意义毋庸赘论。
然而,《伊利亚特》叙事的计谋远远超出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笔者看来,史诗真正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将故事的记忆和作者的经验珠联璧合、并最终在读者面前形成了一副真假虚实混淆不清的梦幻图景,而在这副图景中,讲故事的人(或是歌手)却始终保持着对于故事链条的系联,将外延的形式尽可能配合史诗的基调,却不出一丝纰漏。
关键词史诗故事形象比喻经验记忆一、引言本雅明说,没有另一种人类交流的方式比史诗的形成和消亡更徐缓。
[ 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论尼古拉·列斯科夫》,张旭东、王斑译,引自本雅明文选《启迪》,三联书店2008年版]史诗形式的嬗变,犹如山水在大地间的铺陈,悠游婉转而不失波澜。
但其实本雅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是无论是出版业的兴起还是近代资本的引导,都难以变更史诗原本的形式;它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要尝试施加影响,并以“陌路人”的身份和讲故事狭路相逢,如果我们把后者定义为“小说”,那么不得不承认的是,史诗以一个长着高贵而深沉的姿态,完全有能力睥睨众生。
笔者在这里仍然想用“讲故事”来指称史诗,是因为其中的“叙事”概念完全是独立于现代语境的,但讲好故事的技巧与魅力却是无出其右。
《伊利亚特》的故事性相对较弱,在这一点上难以和戏剧匹敌;然而其形式却依然逃不开叙述的牢笼,而几次大战的前因后果均成为渲染情境的必备条件,无论是对英雄气质的营造、还是整体悲壮的实现,亦或是古希腊命运观念的映射,都有合力的作用。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解读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344cc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1.png)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解读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开山之作。
本文将对《伊利亚特》进行解读,探讨其主题、结构和艺术特点。
一、主题《伊利亚特》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与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之间的斗争。
主要描写了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进程以及战争的结局。
通过英雄们的战斗、牺牲和人性的探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二、结构《伊利亚特》共分为24卷,每卷都以一个主题展开。
整个史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从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开始,一直到特洛伊城被希腊军队攻破。
每一卷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如第一卷描写了阿喀琉斯的愤怒,第九卷描写了阿喀琉斯的复出等。
通过这种结构,荷马将整个史诗的情节有机地串联起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战争的发展过程。
三、艺术特点1. 叙事生动:荷马以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丽。
他通过描写战斗的细节、英雄的形象和他们之间的对话,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英勇。
2. 人物形象鲜明:《伊利亚特》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勇猛的阿喀琉斯、智慧的奥德修斯、忠诚的赫克托耳等。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3. 反战思想:《伊利亚特》中不仅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还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
荷马通过描写英雄们的痛苦和牺牲,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破坏,呼吁人们追求和平与和谐。
4. 口头传统的运用:《伊利亚特》是一部口头传统的史诗,它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荷马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韵律,使史诗具有鲜明的口头传统的特点。
总之,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以其生动的叙事、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反战思想,成为了古希腊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还呼吁人们追求和平与和谐。
这部史诗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本
![书本](https://img.taocdn.com/s3/m/95d4313bed630b1c59eeb550.png)
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而是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利用空间
来安排小说的结构,甚至利用空间来推动整个叙事进程。从女 主人公说“今天我要自己去买花”到她走进了花店,视角在无
形之中发生了多次转变,而读者的思绪也会随着空间的转换而
当赛普蒂默斯自杀的消息传到了达洛维夫人的宴会
上时,画面由宴会闪到了他自杀的现场,“猛地摔下去 ,只觉得地面升腾,向他冲击,墙上密布的生锈的尖钉 刺穿他,他遍体鳞伤,躺在地上,头脑里发出重浊的声 音:砰、砰、砰……”在这种想象之后,她从沉思中猛 然醒悟,重新回到客厅中与宾客们在一起,她要从死亡 中获得生存的力量,她要与孤独与恐惧作斗争,她要把 大家凝聚在一起。这样的精神与《伊利亚特》中肯定人 的尊严与力量,对人顽强精神的赞颂的精神内核是一致 的。
事上的思路是有差异的。如果
说把阅读文学作品当做一次体 验不同风景的旅行,那么空间 叙事的景色恐怕要更丰富一些, 毕竟,两者的“路线图”是这 样的。
对于文学作品进行空间叙事上的分析,还是
很有必要的。文学作品的空间叙事研究的核心问题 是挖掘空间的叙事功能,换句话说就是空间是怎么 样影响叙事的。实际上空间叙事大多数情况下是依 托场景转化,来塑造小说的结构的。 而另一个概念,叙事空间则是一种想象性构 建。对艺术品而言,叙事空间的核心是想象。从作
然而,空间叙事的“威力”远不止此。当你我翻开 《达洛维太太》,从第一句开始女主人公就决定自己去买 花后,视角转换了n次,接着看了n页之后,她仍然没走到 花店时,当时的心情几乎是崩溃的„„
空间叙事通常采用影视作品中蒙太奇的手法。说通俗点 就是“触景生情”和“节外生枝”,比如看到一个特别 能勾起回忆的东西,然后镜头一模糊,抛下正在进行的 情节不管,画面直接跳到n年前或者千里之外。而这种叙 事方式放在文学作品中,就很考验读者了。
伊利亚特第一章叙事结构
![伊利亚特第一章叙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67730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4.png)
伊利亚特第一章叙事结构伊利亚特(Iliad)是古希腊史诗的代表作品,由荷马创作。
作品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描绘了希腊勇士阿喀琉斯与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之间的一系列战斗与争斗。
伊利亚特的第一章叙事结构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部分。
首先,第一章的开头是诗人对着受伤的阿喀琉斯祷告,希望他与卡拉迪翁(Thetis)母亲求助于乌洛斯(Zeus),以便报复阿伽门农(Agamemnon)对他的伤害。
这部分叙述引出了整个史诗的主题:冲突和报复。
接下来,诗人回顾了导致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冲突的原因。
阿伽门农因为自己的女儿克里瑟阿伽门农(Chryseis)被祭司克里瑟斯(Chryses)所要求而拒绝,结果克里瑟斯向阿波罗祈祷,神明发怒,导致特洛伊军队遭受瘟疫。
阿伽门农通过祭司的启示,才明白瘟疫的原因,只能同意克里瑟斯将女儿克里瑟阿伽门农夺回去。
但为了弥补失去的娱乐对象,他从贫困士兵布瑞塞斯(Briseis)手中夺取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并将他踢出了战场。
之后,诗人详细描述了特洛伊战争的背景和参与战争的各位勇士。
他提到了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赫克托耳(Hector),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等重要人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特洛伊和希腊两大军队。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整个战争的结构和背景。
另外,第一章还描写了阿伽门农下令整军纳粮,并编制战斗队形的过程。
这部分叙述具体展示了战争筹备的细节,说明特洛伊战争不仅仅是勇士之间的争斗,更是一个充满组织和配合的大军行动。
最后,伊利亚特第一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对战神阿瑞斯(Ares)和女战神雅典娜(Athena)之间的对话的描写。
他们在神明的会议上争论特洛伊和希腊的命运,表达了神明们对于战争的关注和干预。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第一章的叙事结构相对简单,但提供了读者对于整个史诗的基本背景和重要人物的了解。
通过这一章,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战争的起因,各方势力的分布以及冲突的引发者。
伊利亚特赏析
![伊利亚特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e456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a.png)
伊利亚特赏析
标题:《伊利亚特赏析》
伊利亚特,又称《伊利亚特传奇》,是古希腊史诗《奥德赛》的姊妹篇,由荷马创作。
它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英勇战斗,以及战争对人性的考验。
本文将对《伊利亚特》进行赏析,探讨其文学价值和人文主题。
《伊利亚特》的文学价值在于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形象描绘。
荷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诸多英雄人物,如阿喀琉斯、赫克托耳等,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智慧。
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暗喻等修辞手法,丰富了作品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更加容易沉浸其中。
除了文学价值,伊利亚特也探讨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作品中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英雄们在战斗中付出巨大代价。
然而,他们也展现了自己的勇敢和忠诚,以及对荣誉的追求。
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荷马传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使读者思考战争带来的人道主义问题。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尽管《伊利亚特》作为经典之作,但在阅读时也要注意避免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标题应准确地概括文章内容,以避免对读者造成困惑。
其次,文章中不应添加任何广告信息,以保证阅读体验和文章质量。
此外,为了避免版权争议,我们需要尊重荷马的原创权,不擅自引用作品中的内容。
同时,文章中也不应出现敏感词汇或其他不良信息,以确保文章的正常展示。
总之,《伊利亚特》作为古希腊文学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主题。
通过对英雄的描绘和对战争的思考,荷马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世界,让我们重新审视战争对人性的影响和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因此,在阅读和赏析《伊利亚特》时,我们要保持文章的清晰思路和流畅表达,避免任何可能对阅读体验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点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83626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8.png)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点伊利亚特 (The Iliad) 是荷马史诗中的一部,它讲述了特洛伊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故事和事件。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点主要包括:史诗叙述、英雄主题、动作和战斗描写、神话与人性冲突等。
首先,伊利亚特以史诗的方式进行叙述。
史诗叙述是一种讲述英雄故事的艺术形式,它结构严谨,语言华丽,旨在追溯历史的根源和英雄们的事迹。
伊利亚特以荷马作为口述者,以史诗体裁进行叙述,使得故事更具有神圣和传奇性。
其次,伊利亚特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英雄的荣耀和命运上。
故事中的英雄们为获得荣耀而奋勇战斗,追求战争中的胜利,无论他们是否具备正义的理由。
而他们的命运也被描绘为被众神所操纵和决定,英雄们的努力和英勇往往被神灵的干涉所左右,并最终导致他们的命运。
第三,伊利亚特中有大量的动作和战斗描写。
由于特洛伊战争是整个故事的背景,因此战斗和战争场景成为叙事的重要部分。
荷马以生动的方式描绘了英雄们在战场上的举动和表现,描述了他们的勇猛和技巧。
这其中包括长篇的战斗描述、英雄之间的格斗、使用武器和战争策略等。
最后,伊利亚特中蕴含着神话与人性冲突的元素。
神话与人性的冲突在整个史诗中贯穿始终。
伊利亚特中众神和人类之间的争斗和冲突时常出现。
神明们干预人类事务,影响英雄们的命运和战争的结果。
此外,英雄们的人性和情感也在伊利亚特中得以展示,他们既有伟大的行为和品质,也有弱点和错误的判断,使得角色更加真实、有血有肉。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作为一部史诗,以其独特的叙事特点展示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史诗叙述方式、英雄主题、动作和战斗描写以及神话与人性冲突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伊利亚特的独特魅力,使得读者能够从中体味到荷马创作的史诗之美。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点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53870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c.png)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点
亚特的叙事特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展示神秘主义的天才。
通过主人公伊利亚特,他展示了一种感觉
强烈、无法把握的神秘氛围,这就是所谓的"神秘主义"。
他的神秘气息来
源于他的思想,对宇宙之谜的强大好奇心,以及他在自然界的深度体验,
激发了他的灵感。
二是突出自然和生命的精神性。
他试图把生命和自然联系起来,让读
者感受到其真正的精神价值,直接体验到大自然中的奥秘,感受到人的心
灵在自然的环绕中的温暖。
三是展示文学独特的审美格调。
他的叙事特点展示出一种新颖的审美
格调,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其对艺术抒情的独特理解,用他那特殊的审美,来感受美的真谛,描绘人世间的美好景色。
《伊利亚特》的艺术表述手法
![《伊利亚特》的艺术表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9333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a.png)
《伊利亚特》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它的艺术表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结构巧妙,布局完整:史诗以截取一段时间,重点描写几天内发生的事件的手法,将历史十年的事件高度集中,使得史诗繁而不乱。
2.以点带面,用中心情节穿插各个方面的描写:以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为中心组织情节,使得史诗的情节更加紧凑和有吸引力。
3.采用客观叙事的方法:仿佛是作者亲眼目睹一样的客观描写,使得史诗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4.善用比喻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史诗善用比喻,用语十分准确有力,虽然有重复现象,但这正是口头文学的特点之一。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的艺术表述手法体现了古希腊人对战争和英雄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208853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f.png)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伊利亚特》是古希腊史诗,被认为是西方叙事诗的开山之作。
它由希腊史诗大师荷马创作,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以及英雄阿喀琉斯在战争中的冒险和奋斗。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次,人物形象鲜明。
《伊利亚特》中塑造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主人公阿喀琉斯是一个勇猛无畏的战士,他的爱情和友情也是故事的重要部分。
而赫克托耳则是特洛伊的英雄,他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指挥官,为了保卫家园奋勇作战。
此外,众神和其他参战的英雄也各具特色,形象生动。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荷马为读者展示了各种不同性格和行为方式的英雄,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他们。
第三,描写具体细腻。
《伊利亚特》中的描写极其具体细腻,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各种场景和情境。
例如,在描写战斗时,荷马详细地描述了战士们的动作和武器的使用,使读者仿佛亲身置身于战场。
他还描写了特洛伊城的美景,英雄们的宴会和竞技等,使读者对史诗世界的图景有着清晰而具体的印象。
最后,语言优美流畅。
作为史诗大师,荷马的叙述流畅而优美。
他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精妙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人物和情节,使整个史诗充满了韵律和美感。
《伊利亚特》被广泛认为是古希腊文学中最优美的作品之一,其文字的流畅和优美给人带来了极高的阅读享受。
总之,荷马的《伊利亚特》以其独特的叙事特色成为了西方叙事诗的经典之作。
通过自成体系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具体细腻的描写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荷马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生动而丰富的史诗世界,让人沉浸其中。
他的叙事特色不仅影响了后世文学,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美学上的享受。
《伊利亚特》史与诗的价值浅析
![《伊利亚特》史与诗的价值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db5d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c.png)
《伊利亚特》史与诗的价值浅析伊利亚特(Iliad)是公元前8世纪著名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的缩写,由古希腊作家荷马(Homer)写成。
它是古典古希腊文明的集大成之作,也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伊利亚特》讲述了十年汉斯罗战役中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军队的战争,以及双方之间的人类爱恨情仇。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点,主要是以叙事的方式描绘出古希腊战争的真实面貌,表现出希腊战士和特洛伊战士之间的友谊以及彼此间的勇敢与刻薄,展示了古希腊战争情节中多变的亚当斯家族谋变之间的关系。
作品中强调了希腊战士的和特洛伊战士之间针锋相对的战斗,同时也把古希腊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融入到文中,表达了古希腊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传统文化。
另外,从审美角度来看,《伊利亚特》史诗是一部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运用着传统希腊语言体系来抒发作者情感,其诗词精彩绝伦,流畅而抑扬顿挫,抒发出英雄主义情怀,是一部十分优美和情节复杂的作品。
在伊利亚特史诗中,给世界文学带来了很多宝贵的价值,不仅启发了现代的审美情趣,而且也成为古代文学的一块珍贵遗产,长盛不衰。
其一,《伊利亚特》史诗塑造了古希腊古代英雄形象,帮助世人了解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其二,《伊利亚特》史诗在传统文学和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大量诗歌、小说和散文的前身,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三,《伊利亚特》史诗体现出古希腊战争中的形式主义思想,把人类爱恨情仇表现得淋漓尽致,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西方文学创作理念;其四,《伊利亚特》史诗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为世人展示了审美精神的无限魅力,也是西方文化中一个活跃的艺术精神的代表作品。
综上所述,《伊利亚特》史与诗的价值,体现在它所展示和弘扬的古希腊英雄主义精神,所表达的精湛技巧和所引发的审美情趣,以及它作为古代文学经典的影响和代表性。
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经典作品,也是一部非凡的古代文化遗产,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076f5f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0.png)
伊利亚特的叙事特色《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著名史诗《奥德赛》的姊妹篇,是荷马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为一部叙事诗,《伊利亚特》展示了独特的叙事特色。
以下是其主要特点:1.英雄情节:《伊利亚特》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作品中充满了英雄主义的情节,英雄人物们的勇敢、智慧和牺牲精神成为了故事的核心。
特洛伊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而《伊利亚特》通过叙述战争中英雄们的事迹,展现了他们的伟大和历史价值。
2.人物塑造:《伊利亚特》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荷马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他们的品质和奇特之处。
如阿喀琉斯的勇猛、奥德修斯的智慧、赫克托尔的忠诚等等,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3.多结构叙事:《伊利亚特》是由多个独立的故事线构成的。
除了主要的战争叙事,其中还穿插了不少的插叙。
这些插叙既可以是战争的背景介绍,也可以是对英雄人物的提及,有时还有其他神话故事的插入。
这种多结构叙事的方式,使整个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增强了叙述的层次感。
4.启示和道德教诲:《伊利亚特》不仅仅是一个战争史诗,也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作品中荷马通过英雄们的经历,向读者传递了一些深刻的启示和道德教诲。
比如,作品中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意义性,以及英雄们对于家庭、友谊和义务的态度。
这些内容使得《伊利亚特》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的文学作品,更是对人类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5.口传传统的叙述:《伊利亚特》的创作时代是古希腊的口头传统时代,这种传统的特点也体现在作品的叙事风格中。
荷马的作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口头传承而来的,所以在叙述上有很强的口头传统影响。
作品中的叙述方式饶有趣味,节奏明快,适合口头传诵。
总之,《伊利亚特》作为一部叙事诗,具有独特的叙事特色。
它通过英雄情节、人物塑造、多结构叙事、启示和道德教诲以及口头传统的叙述方式,展示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和古希腊英雄的传奇经历。
作为一部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伊利亚特》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发展。
《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27e300433d4b14e842468c8.png)
《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一、对比:《伊利亚特》叙事方式和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Classic Hollywood Narrative System),又被尼尔巴奇(Noel Burch)在《实用电影理论》(Theory of Film Practice)一书中称为“表达的程序性格式”(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 Representation ,IMR)。
著名电影人安德烈巴赞说:“理解影片表达什么,最好先懂得它是怎么表达的。
”赫曼G温伯格则说,叙述故事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伊利亚特》是一部较为古老的西方文学经典,美国好莱坞电影则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但是二者在叙事方面却有着某种惊人的一致性。
莎士比亚说:“阳光下面无新事。
”这是否又是一次对经典的回归呢?1、在经典叙事结构中,故事中的事件是围绕着谜和解谜的基本结构来组织的。
故事开始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意外的事件打破了虚构的业已存在的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现在,叙事的任务就是要着手对付失衡的世界,并重新找回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伊利亚特》虽然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一个片断,却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团结到分裂,再到团结的故事,或者说是由愤怒到愤怒消解的故事。
《伊》开篇,希腊联军已经和特洛伊及其盟友对峙九年,“阿尔戈斯人并不松懈,只是因为特洛亚人养精蓄锐,对于他们很少攻击,所以他们转而侵略特洛亚城附近的地区”。
这是一种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但是,阿基琉斯的愤怒打破了这种平衡。
状况一,希腊联军内部分裂,失去了阿基琉斯,实力的天平开始向特洛亚倾斜。
失去了维持平衡的支点,特洛亚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状况二,为给阿基琉斯复仇机会,宙斯诱惑阿伽门农,希腊联军贸然出动,使秩序更加混乱。
随后《伊》叙事的任务就是解决矛盾,使阿基琉斯回到战场,战争又回到两军对垒的正常秩序。
2、经典叙事将会采取不同的手法来解决发生的问题,重建虚构世界的秩序。
伊利亚特第一章叙事结构
![伊利亚特第一章叙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bf48a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b.png)
伊利亚特第一章叙事结构
第一章:伊利亚特的叙事结构分析
伊利亚特,希腊史诗大师荷马的作品之一,以其宏大的篇幅和复杂的叙事结构
而闻名于世。
在伊利亚特的第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荷马独特的叙事技巧和精妙的故事构建。
第一章的叙事结构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序言、时间回溯和冲突建立。
首先,第一章以一个引人入胜的序言开篇。
荷马巧妙地通过提及“愤怒的主题”
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暗示了接下来精彩纷呈的故事。
他描绘了伊利亚得到神力的英雄阿喀琉斯的愤怒,这一愤怒将推动整个史诗的情节发展。
接着,荷马在第一章中回到了战争的起源,讲述了一系列事件和冲突,以帮助
读者了解故事的背景。
他回溯到了战争的起因,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从斯巴达王后海伦身边带走了她,并引发了希腊和特洛伊之间的长期冲突。
通过这种时间回溯,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战争的起因和各个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在第一章的结尾,荷马通过描述希腊和特洛伊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来建立紧张气氛和冲突。
战斗中,希腊军队的士兵展现出了英勇的战斗精神,而特洛伊军队则被迫采取防御措施。
荷马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动作场景的切换,将读者带入了激烈的战争环境中。
总之,伊利亚特第一章的叙事结构展示了荷马卓越的叙事才能和故事构建的独
特之处。
通过引人入胜的序言、时间回溯和冲突建立,他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并为后续精彩纷呈的情节奠定了基础。
这种巧妙的叙事结构为整个史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利亚特》叙事学分析【摘要】作为重量级的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尤其是其叙事方法,对后来欧洲叙事诗,乃至再后来的小说叙事方式和技巧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和小说一样,史诗在素材的形式安排、人物形象的刻画、场景的描绘及语言的运用上都独具匠心,体现了作品高超的文学性。
史诗与小说最大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讲故事,因此,笔者将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史诗的情节构建、叙述视角及叙事时间展开分析,从而丰富《伊利亚特》的叙事学解读。
【关键词】伊利亚特;叙事;情节构建;叙述视角;叙事时距《伊利亚特》是西方最早的叙事史诗之一,是西方古典文学的典范,古今中外对于它的研究数不胜数。
20世纪以后,我国学者也逐渐表现出了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兴趣,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对于《伊利亚特》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学者们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对史诗人物形象和性格分析、对于道德与社会冲突的探讨、对英雄主义以及命运和神意的解读等。
另外也有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剖析,还有不少学者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将《伊利亚特》与国内经典诗歌,小说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
随着叙事学的发展,21世纪以后,陆续有一些国内学者开始对荷马史诗进行叙事学方面的研究。
比如,陈中梅先生通过揭示不吁请叙事在荷马史诗里的广泛运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荷马的神赋论;李志雄对史诗中的“重复”进行研究,认为“重复”是构成其繁复叙事的重要原因和机制;徐亚杰从文学自身规律及现象本质,即史诗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寻找史诗的艺术魅力;周弘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史诗情节和性格的必然律研究。
施晶晶和朱漱珍对史诗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和艺术风格进行分析,展现了作品艺术构思;陶铖不仅对《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宏大叙事和整一性进行了探讨,还对包括聚焦及顺叙、插叙等叙事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展示了史诗叙事艺术。
刘小菠对荷马史诗的叙事范式和叙事方式进行了深入地探究,认为《伊利亚特》是多种叙事范式和多种叙事方法灵活运用的产物。
以上学者为研究《伊利亚特》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他们对这部史诗的叙事学研究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但并不全尽,事实上这部史诗在叙事学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蒋原伦认为荷马史诗作为希腊神话发展的成熟形态,是西方叙事艺术的典范。
事实上他发现荷马史诗中的各种叙事方式和叙事技巧都与19世纪小说手法相差无几。
[1]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传统叙事理论,更多的现代叙事学理论和术语也可以被地借用过来对其进行研究或解读。
笔者在此将承接上述学者对《伊利亚特》的叙事学分析,从人物性格和神明的叙事功能出发,研究史诗的情节构建,从叙述视角切入探讨情感距离的塑造与传达,并从叙述时距入手对叙事时间展开一定的探讨,希望为《伊利亚特》的叙事学解读添砖加瓦,作出一点微薄的努力。
一、情节构建《伊利亚特》的情节构建和人物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史诗中的神明也不仅仅是“人格化的神明”,他们同时是“文学化的神明”,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功能,对史诗的情节构建功不可没。
(一)人物性格与情节。
这里所说的“情节”,又被米克·巴尔称作“故事”,是以一种特定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的素材;而米克·巴尔的“素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故事”,是按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或经历的事件。
[2]换言之,情节就是经过艺术加工,以特定形式,而不是以素材的自然形态呈现的一系列事件。
然而,素材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组合?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诗人对事件的安排除了满足“头”“身”“尾”的完整性,所描述人物或事件要满足可然律或必然律之外,“悲剧是行动的募仿,而行动是由某些人物来表达的,这些人物必然在‘性格’和‘思想’两方面都具有某些特点(这决定他们的行动的性质)(‘性格’和‘思想’是行动的造因),所有人的成败取决于他们的行动。
”[3]也就是说,情节模仿人物行动,而人物在“性格”和“思想”方面的特点又导致了他们行动的成败,即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影响情节的走向和安排。
《伊利亚特》取材于特洛伊战争,主要讲述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由于被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激怒而拒绝参战,直到好友帕特克罗斯被特洛伊杀死他才愤然出战,一举杀死特洛伊统帅赫克托耳为好友复仇为自己恢复荣誉的故事。
整个叙事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展开。
阿喀琉斯是这部史诗的中心人物,他是人神之后,勇武强悍,骁勇善战,是希腊联军中最强大的将领(这应该是故事展开之前的背景知识)。
他刚正不阿,因此在受到不公待遇后敢于直接叫板联军首领阿伽门农;同时他自私妄为,因此才会在受辱之后通过母亲祈求宙斯给予希腊联军最沉重的打击,以显示自己的重要性;而且他自尊自大,即使联军节节败退,希腊联军死伤无数,阿伽门农派遣使团用重金都无法说服他出战;但他最根本的品性还是正直善良、重情重义,不然他也不会在瘟疫降临时出头查明原因,不会在阿伽门农妄图以联军其他将领的战利品补偿自己失去祭司之女的损失时斥责不公,不会在好友帕特克罗斯被敌人杀死后毅然决定出战复仇,更不会为普里阿摩斯打动归还赫克托耳的尸体;然而他最突出、最重要的性格特征是易怒,阻止他上战场是因为阿伽门农的所作所为让他恼羞成怒,他重返战场是由于好友被杀让他极度悲愤。
可以说主人公阿喀琉斯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决定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正如加斯帕·格里芬所说“要是阿喀琉斯也跟狄俄墨德斯一样,恐怕根本不会有《伊利亚特》了;如果他跟普通闹意气的英雄一样,帕特克罗斯也不会被杀死,史诗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性。
”[4]而其他人物的性格,比如阿伽门农的贪婪自私、专横跋扈,帕特克罗斯的温和仁善,帕里斯的轻浮懦弱,赫克托耳的忠诚勇敢、成熟稳重都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复杂的人物性格造就了曲折的故事情节,反过来曲折的故事情节又塑造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史诗经口头反复传唱,听众难免会把诗中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和观照,从而也逐渐帮助形成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的是非观与道德观,也算是实现了诗的“道德教化”作用。
(二)神明的叙事功能。
在《伊利亚特》中,除了性格特色鲜明的人物,神明无处不在。
像史诗中的英雄一样,神明们有令人敬畏、庄严宏伟的一面,却也有着喜怒无常、自私轻率的一面,因此,他们是“人格化的神”。
但加斯帕认为我们在史诗中读到的“神”并非真正的神明,而是“文学性的诸神”。
[5]由于受历史和认知条件的限制,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人格化的神”,他们的思想行为都募仿现实中的人,却不用经受人类的苦难和命运,他们有着超越人类超越自然的力量和权力,可以说是诗人理想化的人的化身。
但正是由于神明们这种理想化和超自然力量,诗人具有了更多叙述上的自由。
“借用神话做叙述材料,诗人们可以无拘无束……神话叙事的自由首先是虚构的自由,虚构不单单是凭空把慌撒圆,虚构中也包含着诗人的理想和欲求……在这个隐喻的世界里,但凡神能干什么,诗人就能干么,诗人想干什么,神们就干什么。
正是假借神的名义,诗人取得了一切事物的处置权。
”[6]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说,带有神话色彩的,《伊利亚特》里的神明是诗人按照叙事原则或是为了满足叙事上的需求而有意安排的。
除了本身也作为故事的人物以外,诸神应该还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功能,对于故事情节的构建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米克.巴尔认为,故事的(叙述)模式始于故事成分间的一种“目的论关系”,即行为者渴望实现某种意图或目标;不同类别的行为者被称作行动元,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行为者被称为一个行动元,其成员在实现故事的目的上发挥着相同的功能。
[7]据此,可以把《伊利亚特》里的诸神可以看做是承担着不同叙事功能的行动元,他们不仅有着辈分、等级和司职之分,力量和权限也有大小之别。
以第一卷故事的起因为例:太阳神阿波罗的祭司赎女被拒→阿波罗给希腊联军带来瘟疫→英明正义的阿喀琉斯查明瘟疫的起因→阿伽门农同意归还祭司之女但要求以阿喀琉斯的女奴代之→阿喀琉斯愤怒欲拔剑杀之→雅典娜出手阻拦→阿喀琉斯向母亲忒提斯求助报复阿伽门农→忒提斯祈求宙斯协助儿子泄愤,宙斯同意。
从这一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神降的瘟疫,就没有阿喀琉斯的愤怒及后面一系列的事件了。
当阿喀琉斯被激怒时,two ways to drew his discursive part,if from his thigh his sharp sword drawn, he should make room about Atrides’s person (Agamemnon),slaughtering him,or sit anger out, And curb his spirit.[8]阿喀琉是应该“slaughter him”(杀死他),还是“curb his spirit”(隐忍)不仅是人物心理上的一个两难选择,也是一个叙事上的选择,如果此时他一剑刺死阿伽门农泄了心头之恨的话,显然故事就进行不下去了,那将成为一个极其单调的叙事。
因此,雅典娜的出现,不仅让人物的心理矛盾得以化解,也让故事可以节外生枝,继续发展下去。
史诗中不乏这样的场景,再比如潘达洛斯暗伤墨涅拉乌斯导致议和失败也被描述成是雅典娜的杰作,才引发了两军对垒。
因此,如若没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的干预,没有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互助或对抗,这场跨越十年的战争,包括史诗所讲的这个故事都会早早收场。
然而命运的主宰,也是故事进程与结果的最终决定者—最高主神宙斯—以直接参与或命令的方式直接或间接操控着人类命运的同时也操控着叙事情节发展,从而让故事以曲折地方式向着他想要实现的方向发展。
神明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承担着推动情节发展的叙事功能。
诗人以神力操控情节走向,更加笃定地向笃信神明的听众传达了一种不可抗拒命运观。
二、叙述视角叙述视角,也称为聚焦,指观察故事的角度。
根据观察者(感知者)所处位置(是处于故事之内还是故事之外)又可分为“内视角(点)”和“外视角(点)”;根据感知范围的局限性又可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选择性)视角;根据讲述者的不同,又主要有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一人称叙述。
[9]在对叙述视角进行描述时,通常将以上范畴进行结合。
陶铖认为“总体上说史诗采用的是全知全能的外视点叙事(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作为叙述主体的作者立身事外,统管全局,讲述着史诗的全部故事。
”[10]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诗人为什么要用这种视角进行叙事,这种视角有什么特点和优点?在第三人称全知叙述中,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甚至无所不能,所以又被称作“上帝般的俯视”。
在《伊利亚特》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中,根据情节的需求,必要时叙述者可以置身战争前线,眼睁睁地看着两军对峙、厮杀;时而,他又隐形地游走于奥林波斯诸神之间,坐看他们施神弄法,作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