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593f5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3.png)
中康复治疗的 科研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临床研究,推动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
06
脑卒中康复治疗案例研究
案例一:年轻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历程
总结词
年轻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显著
详细描述
一位35岁的男性患者,因突发脑卒中导致右侧肢体偏瘫。经过早期康复治疗, 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患者在6个月内恢复了大部分肢体功能, 并重返工作岗位。
05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患者心理障碍
01
总结词
心理障碍是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
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影响康复进程。
02 03
详细描述
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功能的丧失或降低,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容 易产生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此外,患者可能对康复治疗失去信心,对 治疗效果产生怀疑,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总结词
认知障碍康复治疗需综合评估与个性化方案
详细描述
一位52岁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判断力下降。经过综合评估,为其制定 了个性化的认知康复方案,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等。经过6个月的康复治疗,患者的 认知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感谢您的观看
适用人群
Brunnstrom技术适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肢体功能 障碍的患者。
详细描述
Brunnstrom技术强调早期康复治疗,通过诱发肌 肉收缩、促进关节活动等手段,帮助患者逐渐恢 复运动功能。该技术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 有不同的治疗重点和方法。
技术特点
Brunnstrom技术注重阶段性治疗,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强调被动和主动运动相结 合,以促进患者肌肉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脑卒中恢复期指南
![脑卒中恢复期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f4411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b.png)
脑卒中恢复期指南一、概述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临床症状。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脑卒中后的恢复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及时、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旨在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的康复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提高康复效果。
二、康复评估1. 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评估,包括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3. 康复治疗计划应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方面内容。
三、康复治疗1. 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2.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3. 降血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4. 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血脂。
5.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等,用于改善神经功能。
2. 物理治疗1. 运动疗法:通过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2. 平衡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平衡能力,预防跌倒。
3. 转移训练: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 功能性电刺激:通过电刺激疗法,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3. 职业治疗1. 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食等。
2.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职业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4. 言语治疗1. 针对患者存在的语言障碍,进行针对性训练。
2. 提高患者的沟通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四、生活管理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等。
3. 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控制好体重,避免肥胖。
5.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五、心理支持1. 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151c0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e7.png)
CATALOGUE目录•概述•急性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治疗•后期康复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总结与展望定义与分类脑卒中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康复措施,帮助患者减轻残疾、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生活环境、个人需求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个体化原则综合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长期坚持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全面改善患者功能。
康复治疗应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改善程度。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耐心和坚持。
床边康复急性期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是指通过电刺激的方式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肌肉急性期物理治疗是指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生理反力量的恢复和预防肌肉萎缩。
急性期作业治疗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训练柔韧性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职业技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吞咽治疗言语和吞咽治疗1康复训练计划23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康复目标等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认知疗法等。
制定个体化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目标,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训练强度和时间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康复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训练计划康复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改变训练计划、调整药物等,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要。
调整治疗方案心理评估进行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康复方法、护理技巧等,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康复意识和能力。
提供咨询在康复过程中,为患者提供咨询,解答患者的疑问和困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脑卒中康复的方法与生活指导
![脑卒中康复的方法与生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a6e15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d.png)
脑卒中康复的方法与生活指导一、脑卒中康复方法脑卒中(Stroke)是指脑循环突然中断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它可分为两类: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卒中,康复是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以下将介绍脑卒中康复的主要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抗凝血、抗栓、溶栓等药物有助于恢复供血和保护受损脑组织;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需要控制血压并使用降低颅内压力的药物。
此外,必要时可以利用镇痛药和抗抑郁药来缓解疼痛和情感困扰。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脑卒中后恢复功能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肌肉控制、平衡感和步态重新建立,并且能够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物理治疗师通常会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方案,包括各种运动、物理疗法和自我锻炼方法。
3. 言语治疗许多脑卒中患者在病发后都存在语言障碍问题。
言语治疗可以通过练习发音、口腔肌肉控制和口部动作等技巧,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此外,靠近失去功能区域的其他区域可能逐渐接管原先受损的功能,因此早期干预是关键。
二、脑卒中康复中的生活指导脑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保持健康并促进恢复。
1. 饮食健康饮食对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选择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
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利于促进康复。
此外,需要避免烟酒和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摄入,以维持身体健康。
2. 心理健康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建议积极参与心理辅导和支持小组活动,倾诉自己的困扰。
亲朋好友的支持也是重要的,他们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心情,并给予鼓励与帮助。
3. 保持积极活力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进行适度的体力和认知锻炼,如散步、日常家务等。
这有助于恢复功能、增加自信心和社交机会。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脑卒中的康复诊疗指南
![脑卒中的康复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079ac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6.png)
脑卒中的康复诊疗指南经急性期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约2-4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1、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不再恶化;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4、无严重影响生命或康复治疗的并发症;5、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二、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常规检查1、血尿便常规。
2、肝肾功、血脂、血糖、离子。
3、心电图检查、胸透或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4、如入院前半月内未复查头颅CT或MRI,入院后检查,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复查。
(二)选择性检查根据患者病情能够选择以下检查:1、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试验,感染性疾病筛查(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梅毒、艾滋病等)、心肌酶谱;2、下肢动静脉彩超;颈动脉、脑血管超声或全脑血管造影检查;3、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4、心脏彩超、心、肺功能检查。
三、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2、II级防备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3、延续性临床治疗:调治血压、颅压,改良脑供血、营养脑神经、对症撑持治疗等;4、改良言语、认知、生理、吞咽、活动、膀胱和肠道功能停滞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5、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置惩罚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感染的治疗;2、痉挛: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治疗、矫形器应用治疗。
3、压疮:体位处理、换药治疗等;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4、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
5、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的防治等。
四、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估出院后5天内进行早期评估,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估,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估。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https://img.taocdn.com/s3/m/27cf83d2ed630b1c58eeb521.png)
④功能电刺激和常规训练相结合可以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II级推荐,B级证据)
第十四页,共37页。
6、强制性运动疗法
①符合CIMT基本标准的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病程>3月,推荐 使用标准的CIMT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
③推荐为尿便失禁的病人制定和执行的膀胱、 肠道训练计划。(III级推荐, C级证据)
第二十四页,共37页。
(八)心肺功能障碍
①一旦患者下肢肌群具备足够的力量,康复训 练应包括增强心血管适应性方面的训练。(Ⅱ 级推荐,A级证据)
②对卒中后呼吸睡眠暂停的患者推荐使用 CPAP作为一线治疗方法(Ⅱ级推荐,A级证据), 对不愿意使用CPAP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口部装 置或者调整体位。(III级推荐, C级证据)。
疗法或手术纠正等方法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③痉挛导致的疼痛、皮肤不卫生或者功能下降时,特别是全身性肌肉
痉挛的病人,建议使用口服巴氯芬、替扎尼定、丹曲林等药物治疗。 替扎尼定可应用于慢性期的卒中病人。(Ⅱ级推荐,B级证据) ④在卒中的恢复期,不推荐使用安定或其它苯二氮卓类药物。(Ⅱ级 推荐,B级证据) ⑤对局部肌肉痉挛者,建议使用肉毒毒素治疗。(Ⅰ级推荐,A级 证据)
同时采用强制疗法效果更佳(II级推荐,B级证据)。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2、构音障碍
①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生物反馈和扩音 器提高语音和改变强度,使用腭托代偿腭咽闭 合不全,使用诸如降低语速、用力发音、手势 语等方法(Ⅳ级推荐,D级证据)。
②采用增强和代偿性交流系统对严重构音障碍 患者的功能活动可能有益(Ⅳ级推荐,D级证 据)。
脑卒中康复指南
![脑卒中康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91e6b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b.png)
脑卒中康复指南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疾病,也被称为中风。
它是由于脑血管突然断裂或堵塞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大脑功能的丧失。
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综合性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本文将提供一份脑卒中康复指南,帮助患者及其家庭了解和应对这一挑战。
第一部分:理解脑卒中在进入康复指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脑卒中的原因和类型。
脑卒中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缺血性和出血性。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堵塞而引发的,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
这两种类型的脑卒中都可能对大脑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
第二部分:早期治疗和康复护理脑卒中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并且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的大脑功能。
当一个人出现脑卒中的症状时,紧急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治疗通常包括溶栓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性手术等。
在脑卒中后的早期阶段,康复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康复护理师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等。
第三部分:康复阶段脑卒中的康复过程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
在康复阶段,患者和他们的家庭需要积极参与并采取一系列治疗措施来最大限度地恢复受损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措施: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师将设计一套特定的运动和锻炼方案,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2. 语言治疗:语言治疗师将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沟通能力。
这可能包括言语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练习等。
3. 职业治疗:职业治疗师将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洗涤、穿衣、进食等。
4. 心理支持: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脑卒中可能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困扰,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可能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或支持。
第四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康复脑卒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康复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康复建议:1. 饮食:脑卒中患者应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
2022脑卒中康复的预防和治疗全文
![2022脑卒中康复的预防和治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ebd0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1.png)
2022脑卒中康复的预防和治疗(全文)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 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脑卒中高居国内致残致死原因中的第一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如何帮助脑卒中患者康复、调节失能、预防再发、提高生活质量,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01三级康复救治脑卒中患者我国脑卒中具有〃四高〃特点,即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WHO数据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年新增病例约300万,增长率约为8.7%β 70%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约40%为重度残疾。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三级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建立了脑卒中绿色通道,为脑卒中患者快速救治提供保障。
此外,显微镜手术、达芬奇手术等各类临床诊疗技能的开展,全面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各级医院三级康复措施也逐步建立,一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其中卒中单元已经成为脑卒中规范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早期康复治疗与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有机地结合,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为康复创造条件;二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恢复早期的康复治疗,最大程度改善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三级康复是指脑卒中恢复中后期和后遗症期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降低脑卒中致残率的有效手段。
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物理治疗(声、光、电、磁、力及高压氧等),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医学针灸、推拿,康复工程(如支具与矫形器),康复护理技术以及居家康复技术等。
此外,随着经颅磁、经颅直流电、仿生电刺激、情景训练、脑机接口、机器人及微创康复技术、再生康复、数字康复与智慧康复等治疗手段的实施,脑卒中的致残率明显降低,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患者功能更好地恢复。
02、中药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脑卒中患者早期常伴有意识障碍、昏迷、偏瘫、肺部感染、二便失禁等症状;肩痛、痉挛、肢体障碍、吞咽和言语障碍、肺炎(吸入性或坠积性\ 癫痫、情感障碍等症状常发生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
中 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
![中 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6e498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7.png)
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脑卒中,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早期阶段,身体和心理都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
这个时候,及时、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
早期康复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能够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那么,什么样的康复治疗才算是早期呢?一般来说,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的 48 小时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康复治疗了。
当然,具体的时间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早期康复治疗的内容丰富多样。
首先是运动功能的康复。
对于肢体偏瘫的患者,康复治疗师会通过各种手法和训练,帮助患者活动关节、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
比如,会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床上翻身、坐起、站立等动作,逐渐过渡到行走。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除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的恢复也不能忽视。
有些患者在脑卒中后会出现感觉减退或异常,比如对温度、疼痛的感知不灵敏。
康复治疗师会通过各种刺激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感觉功能。
认知和语言功能的康复同样重要。
脑卒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康复治疗师会设计专门的训练课程,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和语言能力。
心理康复也是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然患病的打击,往往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心理治疗师会通过心理疏导、支持性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康复治疗方案应该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或病情变化,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2022版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2022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5468c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9.png)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2022版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指由脑血管阻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由于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对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科研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水平,针对2022年的最新研究和专家共识,本文将对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一、诊断1. 临床表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昏迷、偏瘫、失语等。
对于怀疑脑卒中的患者,临床医生应该尽快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瞳孔状况、肌力评估等。
2. 影像学检查脑卒中的影像学检查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有CT扫描、MRI等。
CT 扫描可以快速确定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而MRI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脑部结构信息。
二、治疗1. 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尽早恢复的重要环节。
根据最新的治疗指南,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和对症治疗。
(1)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脑卒中急性期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恢复梗死脑区的血流。
目前,rt-PA是唯一获得批准用于溶栓治疗的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
(2)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的再发,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和用药管理。
(3)对症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还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防止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 恢复期治疗脑卒中发作后的恢复期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主要包括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1)功能锻炼脑卒中患者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受损的肌力和认知功能。
功能锻炼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康复方案。
(2)药物治疗恢复期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为了改善脑功能和预防再发。
常用的药物有脑代谢活化剂、神经保护剂等,但需要注意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同时,还需要严密的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病情稳定。
脑卒中康复指南
![脑卒中康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3274e2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5.png)
02
急性期康复管理
早期评估与干预策略
01
02
03
04
神经功能评估
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对患者神 经功能进行准确评估,为后续
治疗提供依据。
吞咽功能评估
针对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吞咽障 碍,进行专业评估,制定相应
康复策略。
运动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肌肉力量、肌张力、 平衡能力等,制定个性化运动
康复方案。
早期干预策略
被动关节活动
对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保持关节 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理疗方法
如热敷、冷敷、电刺激等,缓解肌肉 疼痛和僵硬。
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减轻疼痛和 炎症反应。
情绪障碍识别和干预手段
心理评估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识别焦虑、抑郁等 情绪障碍。
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和负担。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和情绪。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情绪障碍症 状。
05
长期随访与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安排及内容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进展 ,设定合理的随访频率, 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等 。
随访方式
可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 访、网络随访等多种形式 ,以便及时了解患者康复 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早期康复 干预策略,如良肢位摆放、被
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药物治疗及护理配合
药物治疗
依据患者病情,遵循指南推荐, 规范使用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 聚集、降压、降脂等药物。
护理配合
配合药物治疗,实施专业护理, 如定时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 症等。
心理支持与家庭教育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42145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a.png)
针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支持,提高患者自 信心和应对能力。
家属心理辅导
对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家属更好地应 对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05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与并发 症预防
注意事项
早期康复
全面评估
脑卒中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以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在康复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身体状况、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等, 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家庭与社区康复的结合与未来发展
家庭与社区康复的结合
家庭和社区是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有效的康复 支持网络。
未来发展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家庭和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推动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普及 化和规范化。同时,应加强科研和临床研究,为康复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和方法。
03
康复评定与制定康复计划
康复评定方法与内容
01
02
03
临床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感 觉系统等方面的功能状况 。
神经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了解脑卒 中病灶的位置、大小及对 周围组织的损害程度。
神经电生理检查
如脑电图、肌电图等,评 估神经传导功能和肌肉功 能状态。
制定康复计划的原则和步骤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引言 • 脑卒中康复治疗概述 • 康复评定与制定康复计划 • 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 • 康复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与并发
症预防 • 家庭康复与社区康复的推广与
应用
01
引言
指南的目的和意义
脑卒中康复指南
![脑卒中康复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22c42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9.png)
脑卒中康复指南脑卒中(Stroke)是指脑部供血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受损或死亡的临床病症。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它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康复是脑卒中患者恢复功能和重新适应生活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为您介绍脑卒中康复的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早期康复脑卒中发生后的早期康复对于恢复功能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在就医的第一时间,患者应得到专业的急诊治疗,包括溶栓治疗等。
随后,患者应进入康复治疗的阶段。
1. 生命体征监测:早期康复治疗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稳定。
2. 运动治疗:早期康复的重点是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
康复治疗师会根据患者情况设计恰当的运动方案,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锻炼,以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度和协调性。
3. 情绪支持:脑卒中患者在早期康复阶段往往伴随着情绪波动,可能会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
二、康复阶段脑卒中康复的时间跨度长,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
康复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运动康复: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康复性运动等。
通过系统训练,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和肌力增强。
2. 语言康复: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理解障碍等。
语言治疗师会通过言语训练、口腔肌肉锻炼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语言交流能力。
3. 吞咽康复:脑卒中偏瘫患者常常出现吞咽困难,这可能会导致进食和喝水困难,甚至引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康复治疗师会通过吞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
4.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逐渐重建独立生活的能力,包括洗漱、穿衣、进食等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5. 家庭支持和教育: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在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康复治疗师会向家属提供必要的康复教育和指导,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照顾患者,并且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并恢复独立生活。
2022年医学专题—脑卒中的康复
![2022年医学专题—脑卒中的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f2a5929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1.png)
• 勺子(sháo zi)
• 吸管
• 杯子
– 果冻、布丁、蛋羹、豆腐
– 罐头桃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八页。
稠的食物较为安全
30o仰卧位头部前倾姿势(zīshì)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八页。
二、间接训练:
• (1)门德尔松(Mendelsohn)手法
• (2)呼吸训练
•
•
•
•
(3)咽部寒冷刺激
(4)屏气——发声运动
护等反应,引起(yǐnqǐ)运动和巩固RIP的疗效。
在痉挛等高肌张力状态消失之后,采用触觉
和本体感觉刺激,以进一步促进运动功能恢
复。
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
Brunnstrom疗法
Brunnstrom的方法集中在脑卒中后偏瘫的评价和治疗上,
尤以其评价方法为著名。现仍广泛使用,在其基础上,西
方发展(fāzhǎn)出了Fugl-Meyer评价法,东方发展(fāzhǎn)出了上
平形成和谐的运动控制。对瘫痪患者的皮肤感
受器反复施加正确的刺激,就可能重建正确的
运动模式。
第十三页,共四十八页。
PNF疗法
利用牵张、挤压关节和牵引、施加阻力等本
体感觉刺激和应用螺旋、对角线状运动模式
来促进运动功能(gōngnéng)恢复的治疗方法。
第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MRP疗法
运动(yùndòng)再学习疗法以大脑的可塑性和功能
•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yīn sù),做好二级预防,防止脑卒中复发。
第六页,共四十八页。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zhìliáo)
原则
• 抑制异常运动模式
• 促进正常运动模式
• 鼓励病人主动参与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试行草案)一、中国脑卒中康复现状与未来概述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
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一百五十万,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
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
患者功能的改善又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潜在的长期护理所需的高额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现状中国现代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原因,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康复治疗体系不健全和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规范和普及程度差等方面,严重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
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近十年来,国家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有了较大投入,国家九五、十五关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课题的完成,为脑卒中康复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大大推进了我国脑卒中康复医学的发展。
脑卒中康复的特殊性脑卒中的康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一个集体协同的工作模式,既包括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又包括急慢性期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
脑卒中康复与其他临床医学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脑卒中康复发展历史较短,但康复理论、康复学说众多,各种学说都有其理论基础,既相互包容,又各有特点,另外脑卒中康复评价和治疗方法多样性。
总体来说,脑卒中的康复具有很大的经验性和直觉性,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师和治疗师的经验和治疗技术的熟练程度,这与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有些相矛盾。
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将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专业知识与当前最佳的干预证据结合起来,将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治疗措施用于自己的病人。
制定脑卒中的康复指南,规范康复治疗,是提高脑卒中康复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传统康复医学模式的挑战。
国际脑卒中康复指南的制订情况和局限性近二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神经科学的发展,脑卒中康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际脑卒中康复领域专家对脑卒中的康复机制、医学管理和康复理念、康复治疗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
同时,关于脑卒中的康复,国内外学者愈来愈多地从循证学角度来选择评价方法和康复手段。
苏格兰、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出版了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用于指导本地区的脑卒中康复治疗。
但是,由于脑卒中康复的特殊性,有关脑卒中康复有价值的研究证据不是太多,这些指南多数覆盖面窄,原则性的指导意见较多,对脑卒中康复的具体方面指导意义较少,可执行性较差,相应地临床指导意义就存在一定局限性。
另外由于研究的异质性导致康复干预的强度同功能预后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的证据不足。
这些都是目前脑卒中康复指南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康复实践来不断修订和完善,同时也为将来的脑卒中康复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目标。
制订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意义我国近些年经济水平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增高,卒中病人对卒中后生活质量和康复需求也相应提高。
但是脑卒中康复不是随意的,只有通过规范化的脑卒中康复方案才可使患者在卒中后最佳恢复时间内得到充分的持续康复,将患者的功能障碍降至最低水平,最大限度的获得生活自理能力。
制订符合我国自己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才能改变目前我国脑卒中康复的无序状态,规范康复治疗方案,真正提高我国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水平。
制订康复指南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可以规范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更有效的发挥康复疗效,可以使更多患者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继续做贡献,为家庭承担应尽的义务;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按照循证的设计好的治疗方案进行操作,以便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改善,最大限度的提高自理能力,并且改善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它还为缺乏康复病2房的医疗机构提供了卒中治疗的建设性方法,并保证卒中患者可以得到类似的治疗,便于临床医生用来为他们的病人确定最好的治疗时机,更好的划分卒中患者的层次,减少再入院,优化卫生资源的利用。
将来新的技术和更多的研究将会改善患者的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能够协助确定研究效果和资源的分配。
作为循证实践的结果,随着数据的收集和评价,新的实践基础上的证据将会出现。
我国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草案已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牵头制订完成,正进行临床试用阶段,这将对指导和规范我国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提高治疗水平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发展我国脑卒中康复事业,尽快与国际接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张通)二、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循证医学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成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
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的增加,脑血管病发病率仍趋于上升的趋势。
如何进行更有效的一级、二级预防和脑卒中治疗,如何使卫生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这就涉及到“循证卒中学”,即在脑卒中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中贯彻循证医学的思想。
近十年来,脑卒中研究方面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就是对大脑的可塑性(platicityofbrain)的深入了解和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作用。
大量基础研究结合近年兴起的先进技术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功能核磁共振(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经颅磁刺激等临床应用,证实了许多急性脑卒中发生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的理论和假说。
Meta—分析目前所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中,最为有效的疗法是卒中单元(StrokeUnit),OR值达到0.71,其它依次为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抗凝治疗,OR值依次为0.83、0.95、0.99。
国际上也成立了卒中单元试验协作组,专门从事卒中单元的循证医学研究。
由于康复治疗的特殊性,一般医生认为难以贯彻治疗实验的设计原则,难以进行盲法对照研究,使得康复治疗效果评价在过去很长时间多停留在经验总结、病例累积报导上。
但是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于康复的科研越来越重视,美国康复医学会(AmericanCongreofRehabilitationMedicine,ACRM)提出学会的宗3旨首先就是加强康复研究,而且在美国有专业的康复科研机构如美国国立康复研究院(NCMRR)、国立残疾与康复研究所(NIDRR)。
TeaellR等统计了从1997至2000年仅有近100个特别涉及脑卒中康复治疗的RCT研究,但是仅2001年就有270个RCT研究报导。
我国的“九五”、“十五”计划都有脑卒中康复的课题。
由此可见,循证卒中康复学也正在蓬勃发展。
截止2007年底,涉及到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循证系统分析有:a)全部的服务措施:住院病人的护理(卒中单元);帮助急性卒中患者避免住院的措施;减少急性卒中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在家患者的康复治疗。
b)服务措施的组成内容:卒中的护理方法;卒中患者及其陪护者的信息提供。
c)语言治疗:卒中后的失语症;非进行性脑损害所致的构音障碍;卒中后的失语症患者的药物治疗。
d)运动疗法:姿势控制和下肢功能恢复的运动疗法;体质训练;活动平板上减重步行训练。
e)作业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问题患者的作业疗法;认知康复;卒中后注意障碍;卒中后记忆障碍。
f)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措施。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有大规模的RCT研究来进一步解决,对众多结论不一的小规模RCT研究也需要进行Meta—分析。
另外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上也有待提高,EtherMJ等统计了1966-2002年共18个关于作业疗法的RCT研究,仅约三分之一有较高的方法学质量。
目前国内康复医学研究多数存在未作随机取样、未设立对照组、没有使用盲法、统计方法不恰当等等问题,急需在科研方法学上得到改进;同时应加强科室、医院、地区之间的合作研究,使研究规模上也有大的提高。
本指南旨在根据脑卒中康复评定与治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进展,推荐临床诊断、监测以及治疗的共识性意见,以利于低血容量休克的临床规范化管理。
推荐级别依据Delphi分级法(见表1)表1推荐级别与研究文献的Delphi分级推荐级别A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4B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C仅有Ⅱ级研究结果支持D至少有1项Ⅲ级研究结果支持E仅有Ⅳ级或Ⅴ级研究结果支持研究文献的分级Ⅰ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Ⅱ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较低Ⅲ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Ⅳ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Ⅴ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脑卒中康复的网上资源:康复医学及相关治疗协作组:(张小年)三、脑卒中康复治疗规范指南1.脑卒中康复体系1.1医院和康复中心康复1.1.1卒中单元卒中单元(trokeunit)是加强住院脑卒中病人医疗管理的模式、是提高疗效的系统,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
文献中所描述的卒中康复模式包括:5图1脑卒中一级康复流程图患者需要康复介入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经急性期规范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以后48小时初期康复评定启动脑卒中2级预防,并预防并发症根据卒中的严重程度、功能状态和社会支持度决定康复的性质和程度是否患者ADL、IADL能自理吗是严重卒中/或全部依赖和功能恢复预后差的患者对患者/家属进行关于将来治疗计划的教育患者出院回到以前的家中/社区(N)患者出院回归家庭/疗养院在基层医疗机构安排医疗随诊11转至专门康复机构图2脑卒中二级康复流程图住院康复的卒中病人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运动、感觉、交流、认知和ADL的筛查根据患者的障碍决定康复小组组成康复评定、制定康复计划和开始治疗重新评价进步情况,未来的需求和危险因素参考/咨询康复小组患者是向康复目患者准备好社标进步吗?区生活了吗坚持治疗和阻碍改善的原因:-如果病情不稳定,建议急性期治疗-如果有精神卫生方面的原因,建12是否否是是否2.1.3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患者可以进行社区生活后,康复医生可以准备一份患者病情的诊治经过,进行社区康复需要做的康复治疗,以及在病情观察时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社区康复医生在患者二级康复的基础上,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
如果患者功能达到最佳功能或者达到了平台期,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或照顾者进行教育,使患者可以在家13中进行常规的锻炼,维持功能。
如果患者功能仍有持续的改善,建议重新评价患者的功能,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制定新的康复计划并继续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