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专科)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专科)

《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学习要求: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入门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结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全面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以及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以及临床专业课程等打下基础。

本大纲以全日制护理专科《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为蓝本,兼顾医学专科各专业特点编写而成,供医学各专业学生专升本入学考试参考使用。

第一章绪论重点:解剖学的概念、人体器官的划分及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第一节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主要知识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第二节人体解剖学的分科主要知识点:人体解剖学的分科第三节人体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主要知识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人体系统的划分第四节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主要知识点:解剖学姿势、方位、切面和轴第五节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观点和方法主要知识点:学习的观点和方法第二章运动系统重点:骨的构造,躯干及四肢骨的组成、形态特点,颅的组成、颅的整体观。

关节的基本结构,脊柱的整体观,胸廓的构成,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骨盆的构成及性别差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肌的形态构造,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胸锁乳突肌的起止和作用,胸大肌、前锯肌的位置,肋间外内肌的作用,腹肌的名称、层次及肌间结构,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作用,手肌的分群,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作用。

第一节骨主要知识点:骨的概述、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颅骨第二节关节主要知识点:概述、躯干骨的连接、颅骨的连接、上肢骨的连接、下肢骨的连接第三节骨骼肌主要知识点:概述、躯干肌、头颈肌、四肢肌第三章消化系统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牙的形态、构造、牙周组织和牙式,舌的外形、黏膜、舌肌,咽的分部、各部的结构及临床意义,食管的位置,分部和狭窄,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各部的结构,大肠的分部,结肠和盲肠的形态特点,阑尾的形态、位置和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结肠的分部,直肠的弯曲和皱襞,肛管的形态和结构。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教授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系统地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组织结构。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能够运用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临床案例。

三、课程内容1. 人体解剖学引论- 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分类2. 头颈部解剖学- 头颅骨骼和面部解剖- 头颈部肌肉和血管解剖3. 躯干解剖学- 脊柱和骨盆解剖- 胸部和腹部器官解剖4. 上肢解剖学- 上肢骨骼和肌肉解剖- 上肢神经和血管解剖5. 下肢解剖学- 下肢骨骼和肌肉解剖- 下肢神经和血管解剖6. 解剖学与临床- 常见疾病与解剖学联系- 解剖学在医学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授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程内容。

2. 实验:组织实验室实,帮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人体标本,加深对解剖结构的认识。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临床案例,通过解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疾病。

五、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覆盖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

2. 实验报告:根据实验室实所得数据和观察结果,编写实验报告。

3. 小组讨论:根据分配的临床案例,展开小组讨论,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

六、教材1. 主教材:《解剖学教程》(作者:XXX)2. 参考书籍:- 《解剖学图谱》(作者:XXX)- 《解剖学临床案例分析》(作者:XXX)七、参考资料1. 《解剖学导论》(作者:XXX)2. 《解剖学研究综述》(作者:XXX)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如有变动将另行通知。

请学生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研究和准备,祝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人体解剖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教学大纲

绪论Introduction【目的要求】1.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2.熟悉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3.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和分科。

4.了解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地位和分科。

2.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3.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自学内容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运动系统The locomotor system第一章骨学Osteology第一节总论 Introduction 【目的要求】1. 掌握骨的分类及骨的构造。

2.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3.了解骨的表面形态。

4.了解骨的发生、发育和骨的可塑性。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 骨的分类,骨的表面形态,骨的构造。

2.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3.骨的发生和发育,骨的可塑性。

第二节中轴骨骼Axial bones【目的要求】1.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

2.掌握颅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

3.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及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

4.掌握胸骨角的概念。

5.熟悉肋骨和胸骨的形态、分部。

6.熟悉颅底内面的三个颅窝及重要孔裂。

7.熟悉骨性鼻腔的构成和各鼻旁窦的位置。

8.熟悉躯干骨和颅骨的重要骨性标志的位置及重要性。

9.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的变化。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躯干骨:椎骨、胸骨、肋。

2.颅骨:脑颅骨、面颅骨。

3.颅的整体观。

4.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第三节附肢骨骼Bones of limbs【目的要求】1.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

2.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

3.熟悉四肢的主要骨性标志的位置。

4.了解四肢骨常见的变异和畸形。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上肢带骨、自由上肢骨。

2.下肢带骨、自由下肢骨。

●自学内容上、下肢骨常见的变异和畸形。

第二章关节学Arthrology第一节总论 Introduction 【目的要求】1. 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2.熟悉骨连结的概念及种类。

人体解剖学(人卫版)教学大纲:简介

人体解剖学(人卫版)教学大纲:简介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人体解剖学
二、课程性质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大专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教育学,心理学共同构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本专业采用系统解剖学的体系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重点阐述神经系统。

三、课程教学目的
旨在让学生一方面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从生理学角度理解其它学科,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采取讲授、谈话、实验、参观、练习等教学方法。

五、课程总学时
本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总教学时数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建议学时分配
2、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医学影像专业使用)一、教学目标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的学科。

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

2.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二)智能的培养1.自学能力:大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

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主要讲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

2.基本技能:人体表面标志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

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

4.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5.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6.外语:七年制班要求教材、大课讲授章节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

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词汇及阅读部分贡文参考资料。

(三)参考学时教学时数共171学时,理论和实验课时数比例为2:7。

二、教学大纲前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为使学生在只有200学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解剖操作时间,加强学生解剖基本技能的训练,本大纲采取按“系统解剖学一局部解剖学一中枢神经解剖学”,由简到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三段安排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解剖中正确、完整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学到扎实的解剖学知识。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4年制护理、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检验、公卫和药学专业使用)一、说明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学好解剖学,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如生理、病理学等)和临床医学课程(如外科、内科学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绪论【掌握】解剖常用术语【熟悉】人体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的变异和畸形第一篇运动学第一章骨学【掌握】1.骨的形态和构造2.全身各部骨的组成、形态及主要特征3.全身各部重要骨性标志及其临床意义【熟悉】1.颅骨的组成与分部2.颅整体观的主要形态结构3.新生儿颅的特征【了解】1.骨的理、化特性2.骨的发生及可塑性3.骨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第二章骨连结【掌握】1.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装置2.躯干骨连结的主要结构3.肩、肘、桡腕、髋、膝、距小腿关节的组成、特点和功能4.骨盆的组成、分部【熟悉】1.骨连结的分类2.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和功能【了解】1.全身其他各部骨连结的名称、性质和特点第三章肌学【掌握】1.全身肌的分群、分层、名称及主要功能2.膈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作用3.腹壁局部结构(腹白线、腹直肌鞘、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腹壁层次)4.全身常用肌(腱)性标志【熟悉】1.肌的分类、结构、起止及辅助结构2.主要肌的起止及作用(咬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3.四肢局部结构(腋窝、肘窝、腕管、股三角、股管、收肌管、踋窝等)4.颈部分区及颅顶层次【了解】1.颈部、背部、四肢的筋膜配布2.四肢肌的滑液囊及肌腱鞘3.四肢肌作用概述第二篇内脏学第一章总论【掌握】胸腹部标志线及分区【熟悉】内脏概念【了解】内脏的一般结构第二章消化系统【掌握】1.消化系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2.消化系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熟悉】消化系各器官的毗邻关系及体表投影【了解】消化系各器官的构造概况第三章呼吸系统【掌握】1.呼吸系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呼吸系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3.胸膜、胸膜腔的概念,胸膜分部及其下界体表投影4.纵隔的概念【熟悉】1.鼻腔的分部、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开口部位及临床意义2.喉的组成,喉软骨的名称、特征3.喉腔的分部和结构特点4.纵隔的境界和分部【了解】1.呼吸系各器官的结构特点2.喉肌的名称及主要作用3.纵隔的内容第四章泌尿系统【掌握】1.泌尿系的组成、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及主要特征2.肾的大体构造、肾的被膜3.输尿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4.膀胱的分部,膀胱壁的构造及其与腹膜的关系【熟悉】1.肾的位置及其固定因素2.输尿管的行程3.女性尿道的形态特征【了解】1.肾的毗邻、肾段的概念2.膀胱的毗邻第五章生殖系统【掌握】1.男、女生殖器的组成,各器官属性、位置、形态和主要特征2.精索的概念,男性尿道的分部,弯曲和狭窄部位3.输卵管的分部,子宫分部及其固定韧带的名称和作用4.会阴的概念,广义会阴的境界和分区【熟悉】1.男、女性各生殖器官的构造概况2.会阴的主要结构【了解】1.男、女性各生殖器官的年龄变化2.睾丸下降及阴囊层次3.男、女性生殖细胞的体外运行途径第六章腹膜【掌握】1.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2.腹膜与脏器的关系3.腹膜形成的陷凹【熟悉】1.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网膜、系膜和韧带)2.腹膜形成的皱襞和隐窝【了解】1.腹膜的性状和功能2.腹膜腔的分区第三篇内分泌系统【掌握】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名称及位置【熟悉】内分泌系统各器官的形态和分部【了解】内分泌的概念,各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篇脉管系统第一章心血管系【掌握】1.心血管系的组成,大、小循环的径路2.心的位置、外形、心腔和心包3.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分部及各部分支4.全身各部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分布(侧重腹部动脉)5.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主要属支及收集范围(侧重全身浅静脉及肝门静脉系)【熟悉】1.心壁的构造,心传导系,心的血管,心的体表投影2.全身各主要脏器的血管配布3.全射动脉触搏点及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了解】1.血管的吻合、侧副支、侧副循环及变异情况2.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的结构概况第二章淋巴系【掌握】1.淋巴系的组成、淋巴循环的径路2.淋巴干的名称及其收集淋巴的部位3.淋巴导管的名称、合成、起止、行程及收纳范围4.脾的位置和形态【熟悉】1.淋巴结的形态,全身各部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2.胸腺的位置和形态【了解】1.全身各部淋巴结群的流注关系及临床意义2.淋巴结、脾、胸腺的构造概况及生理意义第五篇感觉器官【掌握】感觉器、感受器的概念【了解】感受器的分类和作用第一章视器【掌握】1.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及形态结构2.眼球内容物和名称、位置和结构特征3.房水循环的途径【熟悉】1.眼副器组成、名称、位置和结构特征2.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外界光线至视细胞的传导径路【了解】1.视器诸结构的主要生理作用2.眼的血管和神经第二章前庭蜗器【掌握】 1.耳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位置、结构、特征2.位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的名称、位置和结构【熟悉】1.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布2.中耳鼓室的位置、结构特征3.小儿咽鼓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4.声波的传导途径【了解】耳廓的形态结构第六篇神经系统第一章总论【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术语【熟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第二章周围神经系统【掌握】1.脊神经的组成、分支和分布规律2.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3.膈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胸神经前支、股神经、坐骨神经的主要行程、分支分布及损伤后主要表现4.脑神经的名称、序号、性质和经颅部位5.Ⅲ、Ⅴ、Ⅶ、Ⅸ、Ⅹ诸脑神经的分支分布概况6.自主神经的概念、区分和特点7.交感神经和付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8.主要的交感神经节和付交感神经节的名称、位置【熟悉】1.腋神经、肌皮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的主要行程,分布范围和临床联系2.脑神经的相关神经核、连脑部位、损伤后主要表现3.Ⅰ、Ⅱ、Ⅳ、Ⅷ、Ⅺ、Ⅻ诸脑神经的分布概况4.交感干的组成、位置、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和性质5.主要自主神经丛的组成,位置及分布范围【了解】内脏神经的中枢部、内脏感觉的特点。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研究人体结构和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理解和感知。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结构、位置和功能;2. 理解人体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作用;3. 理解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相应的解剖结构;4. 掌握常见疾病与解剖学之间的关联。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课程将根据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划分,分为以下主要内容:1. 人体基本组织结构-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组织学分类与组织结构2. 骨骼系统- 骨骼的分类和组成- 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骨骼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3. 肌肉系统- 肌肉组织的分类和结构- 肌肉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肌肉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4.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消化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5.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呼吸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6.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心血管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循环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7.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泌尿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8.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神经组织的分类和特点- 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9. 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雌雄生殖器官的位置和特点- 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与解剖学关系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实验观察、解剖模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2. 评估方式: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主教材:- 人体解剖学教程辅助参考资料:- 临床解剖学图谱- 人体解剖学教学视频以上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疾病诊断中。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时安排:总学时30小时,分为15个单元,每个单元授课2小时-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及解剖示教相结合课程目标- 了解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及其功能-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和互动关系- 理解解剖学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课程内容单元1:人体的基本组织与细胞结构- 人体组织的分类及特征-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单元2:骨骼系统解剖- 骨骼系统的分类- 骨骼的构成及功能- 骨骼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3:关节与肌肉系统解剖- 关节的分类与结构- 肌肉的分类及功能- 关节与肌肉系统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单元4:循环系统解剖-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血液循环的过程-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5:呼吸系统解剖- 呼吸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呼吸过程的解剖学基础-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6:消化系统解剖- 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消化器官的解剖学特点-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7:泌尿系统解剖- 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肾脏的解剖学基础-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8:生殖系统解剖- 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与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 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9:神经系统解剖- 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特点-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0:内分泌系统解剖-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内分泌腺体的解剖学基础- 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1:感觉器官解剖- 视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听觉器官的结构及功能- 嗅觉和味觉的解剖基础单元12:免疫系统解剖- 免疫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 免疫系统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3:皮肤及其附件解剖- 皮肤及其附件的结构及功能- 皮肤保护机制的解剖基础- 皮肤及其附件常见疾病与异常单元14:胚胎发育和生长解剖-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生长和发育的解剖学基础- 胚胎发育和生长异常的解剖特点单元15: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解剖学在诊断和手术中的应用- 掌握解剖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强调解剖学知识对临床医生的必要性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80%-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占总成绩20%以上为《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教学进度及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本科)

课程代码:学时:56 学分:3.5理论学时:56 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与医学各科的联系密切,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先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并对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新进展有所了解,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护理课程提供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医学教育科学中的先修课和必修课。

教学中要求正确阐述人体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位置及毗邻关系,使护理学生能正确辨认和描述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毗邻关系。

正确把握主要器官形态特征和重要的体表标志、脏器及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和常用穿刺部位的解剖学关系。

使护理学生能较全面、完整和系统的获得有关人体结构知识,为以后学习其它基础课、专业课和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核打下必需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直观性很强,要求教师少而精的讲授,辅以标本、模型、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多媒体教程等多种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辨认人体形态结构,并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课程教学改革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石,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坚实的形态学基础。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眼”、“脑”、“手”三者结合,使学生快速地熟悉和掌握解剖学知识,挖掘学生形态思维能力,并将临床常见病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1学时知识点: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分科,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基本术语。

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教学大纲

解剖学教学大纲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为解剖学课程提供清晰的指导,确保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深入了解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系统的名称和组成部分。

- 熟悉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方法。

- 理解人体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人体解剖学概述- 人体结构的分类和组成- 解剖学的历史和发展2. 组织学- 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器官和器官系统的组织学特征3. 骨骼系统- 骨骼的组成和生理功能- 不同部位的骨骼结构4. 肌肉系统- 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及其功能- 肌肉与骨骼系统的协调运动5. 循环系统- 心血管解剖学和生理学- 血液循环的路径和心脏功能6. 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过程的调控和气体交换7.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消化过程的控制和营养吸收8. 泌尿系统- 泌尿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尿液形成和排泄过程9. 神经系统- 神经元和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0. 生殖系统- 雌雄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课方式传授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

- 实验:进行解剖学实验,直接观察和探索人体结构的特点。

-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解剖学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评估方式-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通过解剖学实验获得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参考资料- Moore, K. L., & Dalley, A. F. (2018).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Wolters Kluwer.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Wolters Kluwer.- Netter, F. H. (2018).Atlas of Human Anatomy. Elsevier.Atlas of Human Anatomy. Elsevier.。

《人体解剖学B》教学大纲全套

《人体解剖学B》教学大纲全套

《人体解剖学B》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Human Anatomy B总学时:64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32学分:3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人体解剖学》是针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之间联系,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0.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在医学中的地位和分科0.2学习人体解剖学必须具备的观点0.3人体结构概述0.4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0.5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轴和面教学要求:L了解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体解剖学发展史。

2.掌握人体的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授课方式:讲授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5学时)教学内容:1.1总论1.2躯干骨1.3附肢(四肢)骨骼1.4卢页骨教学要求:L掌握骨的一般形态、构造和功能。

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2.了解脊柱的组成、分部和功能。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

了解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功能。

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与分部。

3.掌握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模骨的位置和形态。

了解腕骨、掌骨、指骨的形态和位置。

4.掌握骸骨、股骨、胫骨的位置和形态。

了解馥骨、腓骨、附骨、跖骨、趾骨的形态与位置。

5.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分部。

掌握脑颅、面颅诸骨名称,位置。

掌握颅底内面观的境界及主要结构,理解颅底外面观的结构,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了解眶、骨性鼻腔的构成。

授课方式:讲授+实验第二章:关节学(4学时)教学内容:2.1总论2.2躯干骨的连结2.3附肢骨的连结2.4颅骨的连结教学要求:L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了解骨连结的形态分类及滑膜关节的分类。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共五篇)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共五篇)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共五篇)第一篇: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前言[目的要求]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功能系统(运动系统、内脏系统、脉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研究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

是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是;在总的培养目标下,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为其它基础课、临床课以及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以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本要求,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逻辑思维的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真正掌握系统解剖的主要内容,了解相关知识,增强运用人体形态结构的“三基”内容的灵活性和实践性。

[教学内容与三基要求]一、理论讲授人体解剖学绪论。

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关系及机能意义,血管的分支走行等(包括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

常用的表面解剖学及体表投影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位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功能意义及其在临床应用的意义。

感觉器官的组成、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意义。

内分泌腺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意义。

(二)实践部分按各系统顺序在讲授的基础上进行分组示教与实践,结合活体、标本、模型、投影片、挂图、录像、等反复实践。

建立立体形象,增强记忆,从纵的方面加深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要求:能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和正常位置与形态;能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人体的各形态结构等内容。

[教学安排]1 根据口腔、预防、高护各系的特点及学校对五年制教学计划的安排、系统解剖学暂定32学时,以小班讲课与实验相结合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本学科是实践性强的科学,通过标本、模型、多媒体等各种教具的形态学教学,充分理解其形态结构与功能意义。

[使用说明]1.本大纲按运动系、内脏系、脉管系、感觉器、神经系、内分泌等顺序排列。

2.本大纲依据解剖学的教学模式,以小班讲课与实验为主,可以小班讲授、示教、自学与实践及小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理论课程得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得基本知识与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得形态结构特点,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课程及运动康复与健康实践等奠定坚实得人体形态学基础。

通过实践课程得学习,使学生加深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形态结构得理解,并掌握解剖学中基本得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二、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纲要(一)理论部分绪论内容提要: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我国人体解剖学发展历程;人体得器官系统;解剖姿势、方位术语与人体得轴与面。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学得标准姿势、轴、面与方位术语。

教学难点:人体得体型、器官得变异与异常。

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内容提要:总论;中轴骨骼;附肢骨。

教学重点:骨得形态、构造与功能;躯干骨得组成;上肢骨得组成与排列;下肢骨得组成及排列。

教学难点:颅得组成、位置与功能。

第二章关节学内容提要:总论;中轴骨连结;附肢骨连结。

教学重点:滑膜关节得基本结构与辅助结构;滑膜关节分类;滑膜关节运动形式;脊柱得组成与功能;胸廓得组成与功能;肩、肘、腕关节得组成、形态、结构特点;髋、膝、踝关节得组成、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肩、肘、腕关节得结构特点与运动;髋、膝、踝关节结构特点与运动。

第三章肌学内容提要:总论;头肌;颈肌;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

教学重点: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得分群、分层与排列概况。

教学难点:骨骼肌得形态、构造与起止点;肌群配布与关节运动轴得关系。

内脏学第四章总论内容提要:内脏得概念、形态、结构、位置及功能特点;内脏得一般形态构造。

教学重点:内脏得概念、形态、结构、位置及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内脏得一般形态构造。

第五章消化系统内容提要: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胰。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得组成及功能,咽淋巴环得组成、功能,胃得形态,小肠、大肠得形态,肝得形态、功能。

教学难点:肝内管道系统及肝分段。

第六章呼吸系统内容提要:鼻;喉;气管与支气管;肺;胸膜;纵隔。

教学重点:呼吸系统得组成及功能,鼻结构,喉形态、结构,肺形态、结构,支气管树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肺段,纵膈形态结构。

第七章泌尿系统内容提要: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教学重点:泌尿系统得组成及功能;肾得大体结构、膀胱形态结构。

教学难点:肾得显微结构、肾得血液循环及尿得形成。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内容提要:男性内生殖器;男性外生殖器;男性尿道;教学重点:男性生殖系统得组成及功能。

教学难点:睾丸得形态、结构,前列腺形态、位置。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内容提要:女性内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

教学重点:女性生殖系统得组成及功能。

教学难点:卵巢得形态、固定装置,子宫形态、位置。

第十章腹膜内容提要:概述;腹膜与腹盆腔脏器得关系;腹膜形成得结构;腹膜腔得分区与间隙。

教学重点:腹膜形成得结构,腹膜腔得概念及腹膜得机能。

教学难点:腹膜与器官得关系。

脉管系统第十一章心血管系统内容提要:总论;心;动脉;静脉;教学重点:心血管系统得组成、机能意义;体循环与肺循环得概念及途径;心得位置、外形;心得各腔得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心脏传导系统得构成与机能;体循环动脉得起止、行程及分支;体循环静脉得起止、行程及属支;肝门静脉系统。

教学难点:心纤维支架得概念、组成与功能;房间隔与室间隔得形态结构。

第十二章淋巴系统内容提要:总论;淋巴导管;淋巴结得位置与淋巴引流范围;部分器官得淋巴引流;胸腺;脾。

教学重点:淋巴系得构成及配布特点。

教学难点:胸导管得行程及其收集得范围。

感觉器第十三章视器内容提要:眼球;眼副器;眼得血管与神经。

教学重点:眼球得构造;眼球折光装置得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学难点:眼副器得构造特点。

第十四章前庭蜗器内容提要:外耳;中耳;内耳。

教学重点:耳得组成特点。

教学难点:内耳得位置与分部;声波传导得途径。

神经系统第十五章神经系统总论内容提要:神经系统得区分;神经系统得组成;神经系统得常用术语;神经系统得活动方式;神经系统得研究与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得区分;神经元得基本构成。

教学难点:白质、髓质、纤维束、灰质、皮质、神经核、神经与神经节得概念;反射弧得基本组成。

第十六章中枢神经系统内容提要:脊髓;脑。

教学重点:脊髓得位置与外形及其主要功能;脑干得组成;小脑得位置与机能;大脑半球得主要沟裂,脑回等表面结构及分叶;大脑皮质主要得机能定位中枢。

教学难点:中枢神经器官得结构特点。

第十七章周围神经系统内容提要: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系统。

教学重点:脊神经得纤维成份及功能;脑神经得名称、功能性质。

教学难点:脑神经得性质。

第十八章神经系统得传导通路内容提要:感觉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

教学重点: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与精细触觉深部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痛温觉与粗触觉传导路;听觉传导路;皮质脊髓束。

教学难点:传导路得组成。

内分泌系统第十九章内分泌系统内容提要: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胰岛;胸腺;生殖腺。

教学重点:内分泌器官得功能。

教学难点:内分泌腺得结构特点。

(二)实验部分实验一躯干骨内容提要:躯干骨得组成及形态结构。

教学重点:躯干骨得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躯干骨得骨性标志。

实验二颅骨内容提要:颅骨得形态结构。

教学重点:颅骨得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颅骨得骨性标志。

实验三上肢骨内容提要:上肢骨得组成及形态结构。

教学重点:上肢骨得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上肢骨得骨性标志。

实验四下肢骨内容提要:下肢骨得组成及形态结构。

教学重点:下肢骨得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下肢骨得骨性标志。

实验五躯干骨连结内容提要:躯干骨连结得形态结构与运动。

教学重点:脊柱、胸廓得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椎骨得连结。

实验六附肢骨连结内容提要: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得形态结构与运动。

教学重点: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得形态结构与运动。

教学难点: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得形态结构。

实验七躯干肌内容提要:躯干肌得组成及形态结构。

教学重点: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与腹外斜肌形态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与腹外斜肌得起点与止点。

实验八上肢肌内容提要:三角肌、肱肌、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得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三角肌、肱肌、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得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三角肌、肱肌、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得起点与止点。

实验九下肢肌内容提要: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及小腿三头肌得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及小腿三头肌得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及小腿三头肌得起点与止点。

实验十消化系统内容提要:消化系统得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胃得位置与形态;小肠得分段;肝得位置与形态;肝外胆道系统得组成。

教学难点:肝得位置与形态;肝外胆道系统得组成。

实验十一呼吸系统内容提要:呼吸系统得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肺得位置与外形、构造。

教学难点:鼻旁窦及喉得位置与构造。

实验十二泌尿系统内容提要:泌尿系统得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重点:肾得位置与外形及其内部构造。

教学难点:肾得内部结构。

实验十三内脏观察内容提要:内脏器官得形态结构。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胃得位置与形态;小肠得分段;肝得位置与形态;肝外胆道系统得组成。

呼吸系统:肺得结构。

泌尿系统:肾得位置、外形及内部构造。

教学难点:内脏器官得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十四心脏内容提要:心脏得形态结构。

教学重点:心腔得构造。

教学难点:心脏得血管及传导系统。

实验十五动脉内容提要:体循环动脉血管得形态结构及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体循环动脉血管得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体循环动脉血管得分布特点。

实验十六静脉内容提要:体循环静脉血管得形态结构及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体循环静脉血管得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体循环静脉血管得分布特点。

实验十七脑干内容提要:脑干中脑神经核得名称、性质及位置。

教学重点:脑干得外形、组成。

教学难点:脑干得内部结构。

四、成绩评定及考试方法2、考试方法平时成绩: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得20%,根据出缺勤、课堂讨论发言等情况评定,成绩分数以百分计。

实践成绩: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得30%,根据实验观察得情况、实验报告得完成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成绩分数以百分计。

理论成绩: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得50%,课程结束后由教研室组织出题,进行闭卷考试,成绩分数以百分计。

五、执行本大纲得措施与建议本课程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验并重,教学内容也相互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得始终,故授课地点应安排在科技实验楼实验室,实验所需实验器材、标本等应予以保障;理论部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实验部分注重观察,并采取分组教学,以保证教学质量。

六、教材及参考书1、柏树龄主编、系统解剖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成令中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于频主编、系统解剖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顾德明主编、运动解剖学图谱、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解剖学(第二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