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古代名中医脾胃学说的探讨

龚旭琴黄娜蔡敏陈梦亚陈楚欣

摘要:本文搜集了古代名中医关于脾胃学说的理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学者更好地理解古代名中医的脾胃学说。

关键词:古代名中医(张仲景李杲叶天士张锡纯等)脾胃学说

1.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初创脾胃病辩证体系

主要探讨张仲景“顾胃存津”、“四季脾旺不受邪”、“实脾”等顾护脾胃的思想。

1.1 《伤寒论》“顾胃存津”思想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然而,仲景的“顾胃存津”思想却贯穿于该书的始终。张仲景认为脾胃六经病的发生,必因正气虚弱而引起。而正气虚弱原因当中,胃气虚损、津液受伤是主要因素。胃强津伤,病从热化;胃气虚弱,阳气受伤,病从寒化。胃气强弱对伤寒六经病的发展及传变起关键用。胃气存亡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胃气强或胃气得以恢复则预后佳。正因脾胃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伤寒论》以“顾胃存津”为其立法施治之本。

1.2 《金匮要略》的“四季脾旺不受邪”思想

“四季脾旺不受邪”的古代论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明确提出“四季脾脏不受邪”的观点。强调脾气健旺是人体抗病的基础,只有脾气健旺,外邪才不能侵入人体为病。这实际上是指出脾胃功能旺盛在养生中的作用。倘若脾胃功能失职,则可产生多种疾病。如脾胃运化失司可导致水饮停滞,随处留积,在肠胃为“痰饮”,在胁下为悬饮”,溢于肌肤为“溢饮”,上迫胸肺为“支饮”,走肠道为“泄泻”,更可导致“腹满”、“宿食”、“水气病”、“呕吐”、“下利”等病证出现。六经病发生的内因就是以胃气虚损,津液受损为主。后世李杲“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与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1.3 “实脾”治未病

如果说“四季脾旺不受邪”仅从病因上阐述脾胃的重要性,那么,“治未病”思想则明确指出“实脾”是有防病养生的作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里“治未病”含义有二,一是对于未病而言,要做到未病先防,实际就是养生防病;二是对已病而言,要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笔者认为张仲景“治未病”中“肝病实脾”例子的引用并非偶然,而是在于他对脾胃功能旺盛可防止疾病发生的认识。故张仲景引用“肝病实脾”例子而不引用其他脏腑传变例子有其深刻意义。[1]

2.李杲《脾胃论》:开创脾胃病学派(重脾阳)

李东垣注重调理脾胃,开创了中医脾胃学说之先河,认为“治未病”始终要重视脾胃的调养,以扶助正气,抵抗邪气。他在张元素的脏腑辨证思想影响下, 总结《内经》、《难经》等古典医著和仲景、元素、钱乙等前辈医学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提出了“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 创立了脾胃学说, 并充实、发展了中医学, 其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

2.1其学术思想体系为:

2.1.1创论脾胃, 强调升发

2.1.2脾胃气充, 元足体强

2.1.3人赖阳生, 阳源脾胃

2.1.4人赖精奉, 精源脾胃

2.1.5人赖营养, 营源脾胃

2.1.6人赖阴长, 阴源脾胃

2.1.7脾胃健运, 元气充沛

2.2.1精气升降, 脾胃为枢

2.2.2精气升降, 长夏为枢

2.2.3精气升降, 脾胃为枢

2.2.4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

2.2.5脾病及胃, 胃病及脾

2.2.6脾胃气衰, 心火独盛

2.2.7脾所不胜, 病及肝胆

2.2.8脾胃虚弱, 肺金受邪

2.2.9脾胃虚弱, 肾水泛滥

2.2.10脾胃虚弱, 九窍不通

2.2.11强调升发, 喜用升柴

因论述较长,这里不予叙述,有需要者请参看:谢文英•《李杲<脾胃论>浅析》[2]。

2.2其学术成就有:

2.2.1.内因脾胃为主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2.2.2.相火为元气之贼说;

2.2.

3.升发脾胃阳说;

2.2.4.甘温除大热说;

2.2.5.创立不少有效新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系列名方)[3]

3.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脾胃思想的创新阐发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历代医家不断努力,经过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果。仲景脾胃学说论述了脾胃分治观、阳明胃腑宜通宜降、时时顾护胃气、脾无阳不运、注意保存胃津、土虚木乘论、胃气资助营卫、药后饮食调摄等诸多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脾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承前启

后的重要作用。从《内经》中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的基本脾胃理论,至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再到叶天士以其对前人脾胃观点继承的全面性和对胃阴学说的创新阐发,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体系。

综观《临证指南医案》中对内伤杂病的辨治,可以发现叶天士对《脾胃论》推崇备至,提出“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内伤必取法乎东垣”。对脾阳不足之证,他继承了东垣补脾升阳之法,善用东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加减化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了通补胃阳说。鉴于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养阴不足,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胃阴辨证论治理论,并以胃阴辨证论治理论为核心,提出了脾胃分治、胃分阴阳的观点,从而完善和丰富了中医脾胃理论。其脾胃理论之精髓具体体现在脾胃异治、胃阴虚、护胃阳三个方面。

3. 1 脾胃异治

叶天士认为,脾与胃虽同属中土,但其功能有别,喜恶不同,故提出了“胃喜润恶燥”的观点。他指出: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不仅指

出了脾与胃的不同特性,弥补了东垣温补脾阳学说之不足,而且为创制养胃阴一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东垣升降之法,常用四君、异功、补中益气汤等是针对脾气虚所设,对胃腑而言,提出“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如《医案·脾胃》陈案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